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8%A7%80%E5%AF%9F%E7%B9%BC%E7%BA%8Cgdp%E8%87%B3%E4%B8%8A%E4%B8%BB%E7%BE%A9%EF%BC%9F-91807
另外,任總全文可以看這
https://thestandnews.com/finance/%E4%BB%BB%E5%BF%97%E5%89%9B-%E9%A6%99%E6%B8%AF%E5%85%AC%E5%85%B1%E8%B2%A1%E6%94%BF%E7%AE%A1%E7%90%86/
繼續GDP至上主義?
前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出山」發表網誌,認為應考慮以赤字預算刺激經濟增長,引起各界討論。有的討論其動機,為何沉寂多年突然出手,是否為林鄭「理財新哲學」開路。筆者也同意這看法,不過今次文章想聚焦回任總的論點本身,及其所隱含的GDP至上主義。老實講,我看不到他和林鄭的見解有幾嶄新。
任總文章中有些觀點,我其實是同意的,例如說基本法沒有指明政府支出跟GDP比例是限死在20%,以及沒有禁止逆周期的財政赤字。事實上,香港的政府支出一向都是GDP20%左近,而非剛剛好20%,而逆周期的赤字預算,金融風暴到沙士期間都見過,近十年也制訂過幾次,只是最終政府收入高過預期,「估錯數」赤字變盈餘。所以任總這兩點根本向來都是如此,不是發現新大陸。
個人比較不同意的,一是說政府「守財奴」拖經濟後腿,二是說經濟增長過慢應該用赤字預算刺激,三是說這樣做能在將來人口老化時仍能達至財政平衡。
現在增長太慢,那幾多才夠?
首先,任總似乎認為現在香港經濟增長不夠。當然這是建制派常講的,像是新加坡增長幾多,深圳又幾多,香港GDP從佔中國兩成跌至3%云云。那我想問,他們是否心目中有個指標是香港GDP增長應該有幾多呢?既然增長過慢要刺激,那當然要有個指標是幾多才夠,否則怎麼知道幾時無須再刺激呢?就像美國聯儲局加息減息是要參考經濟數據一樣。
跟深圳比是不切實際的,雙方基數和人口都不同,而且大陸也不是每個城市做到深圳那股增長,被深圳超越的城市多不勝數 (現在只剩北上廣三處未被深圳超越,而其他城市被深圳超越又不見有人訓斥他們抓緊一帶一路和大灣區機遇云云),甚至有地區是出現經濟衰退 (遼寧省被揭數據造假後GDP大跌23%)。
跟其他發達地區比呢?香港又做得不差。過去10年香港GDP每年增長都有2至3%,累計約33%,比美國的14%和德國的13%都高得多。新加坡是增加了58%,但我們要留意新加坡引入了大量外勞,人口增長大過香港,如果講人均GDP,兩地過去10年增長都是約25% (數據來自IMF)。
所以我不覺得香港現時經濟增長特別慢。既然任總和建制派覺得現在慢,幾多才合他們心水?是否GDP增長未到一年4或5%都要以赤字預算刺激經濟?又,如果說香港GDP佔中國3%少,那佔幾多好呢?單是增加1個百分點到佔4%香港GDP就要激增1/3了,期間大陸還會一路增長,怎麼做到呢?我想他們應該交代一下。
著眼點不同花錢方法也不同
筆者完全同意政府現在大量盈餘和儲備,有能力著量花多些錢,但這是出於我認為很多民生問題需要改進,而不是出於認為GDP增長不夠。滴漏效應早已證明有限制,提高GDP不等於市民就會分享得到,民生就會同步改善。例如,是否GDP增長快一些就能解決房屋問題?當然不會,可以是GDP和樓市上升而市民收入完全追不上。即使在經濟增長快到建制派流晒口水的深圳,同樣有很多民眾投訴收入追不上樓價,當局要不斷推出新招打壓。新加坡住屋問題較小,也不是因為GDP增長,是因為政府大力建設房屋。港府是否準備好被指干預市場?
再一個誇張點的例子,愛爾蘭2015年GDP在一年之間多了26%,是否愛爾蘭人收入就一下子增加了1/4?當然不是,這完全是數字遊戲。愛爾蘭該年GDP激增,是因為美國修改稅制,很多公司將總部搬到低稅率的愛爾蘭,而愛爾蘭將這當成投資計入了GDP。但這些公司在愛爾蘭的實際活動和人手招聘其實相當有限,GDP增長主要是帳面上的。
即使是要刺激GDP增長,著眼點是長線或短線,做法也可以不同。例如基建在建設中的時候可以提高GDP,不過起完之後的效益就不一定了。相對的,教育、科研和發展新行業未必能立即提高GDP,但長遠來說社會知識和技術提高了,生產力和GDP會上升。又,任總說想減輕人口老化帶來的負擔,這不一定需要靠提高GDP,早一步改善醫療和市民健康也有幫助。最近流感爆發令公立醫院疲於奔命,如果老人整體健康一點或者我們早點識別病人,在他們入院前就醫治好,會不會資源運用上更有效率?
如果說香港政府理財哲學守舊拖後腿,我不覺得是政府不肯花錢刺激GDP的問題,是政府對於錢花在哪裡沒有新見解的問題。林鄭說她的看法跟任總很近,但如果她指的是看著GDP數據來做人,那我實在不覺得她的「理財新哲學」有幾嶄新。香港政府花多些錢是為了什麼?應該花在哪裡?社會需要更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