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在野黨混亂有利安倍

文章已在 am730 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37400



「安倍經濟學」失靈,日本陷入經濟衰退,加上閣員接連爆出醜聞,安倍晉三民望持續下跌,他卻在此時宣布提前大選。面對連串打擊,按常理應該會怕輸掉選舉才對,為何安倍偏要在此時大選?這是因為在野黨的形勢比安倍更不妙,令他有信心以現時的民望也足以勝出。

自民黨現在能贏是怎麼計出來的呢?首先,日本眾議院六成議席是採用單議席單票制,對大黨有利 (其餘議席採用比例代表制)。自民黨即使本身民望不高,只要高過晒其他對手,再跟盟友公明黨配票 (通稱「自公聯盟」),就足以取得大量議席。看回上一屆大選,自公聯盟在單單議席方面的總得票率其實只有44%,幾個敵對政黨的票加起來超過五成,但後者互鬥分散票源,每個黨只拿到一至兩成票,就令他們無法勝過自公聯盟。自公聯盟在上次選舉中取得八成幾的單單議席,非自公的幾個黨只拿到不足兩成。計入比例議席,自公聯盟共得全個國會68%議席。

現時日本傳媒對政局有兩個常用辭彙,分別是「一強多弱」和「野黨再編」,後者指的是如何整合在野黨一起挑戰自民黨。只要在野黨繼續分裂,自公聯盟就可以大安旨意地勝選,而這正是安倍在民望下滑中仍然夠膽提前大選的緣故。

在野黨有多分裂呢?上一屆選舉時,非自公的政黨包括:當時是執政黨的民主黨、前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和大阪市長橋下徹共同領導的維新會、其他小黨如大家的黨、未來黨、共產黨、社民黨等。而過去兩年,野黨再編都無實質進展。

民主黨落敗後,前首相野田佳彥退任黨魁,改由海江田萬里領導,但他未能令民主黨民望恢復過來,黨內不少人亦不服他。維新會方面,正所謂一山不能藏二虎,石原慎太郎和橋下徹兩位極具野心的人物,只是為選舉合作,選完很快就分裂,其中石原派支持安倍的右傾政策,組成次世代黨,橋下派則自組新的維新黨。大家的黨就成為民主黨和維新黨的爭奪對象,有成員跳槽到維新黨,亦有成員打算跳到民主黨。未來黨改了名做生活黨,但沒甚麼人再提。社民黨也是冇影。共產黨反而比較突出,他旗幟鮮明地反對安倍的政策,反對修憲、反對加稅、堅持廢除核能,吸引了一些不滿政府的選民。

隨著安倍宣布提前選舉,野黨再編的討論再次湧現。大家的黨預料近日會宣布解黨 (*),多數成員會併入民主黨。民主黨亦和維新黨嘗試協調參選人數,免得再互搶票源。即使如此,多數評論都不認為這種程度的野黨再編足以對自民黨構成威脅。總之,日本講了野黨再編足足兩年都仍然是山頭多多,亂到連日本人自己都快要跟不上最新發展,令自民黨能擺出一副捨我其誰的姿態,仍有信心能贏。加上安倍已同時宣布順應民意押後下一輪加稅,可能也能短暫地提高民望,有助選情。
(* 按:因排板關係文章遲了幾日刊出,大家的黨經已宣布解黨)

最後是時機的問題。日本眾議院任期是四年一屆,上次選舉是2012年,最遲2016年一定要再選過。對安倍和自民黨來說,他們是沒有把握到時民望能夠回升,亦沒有把握到時選舉一定能贏,但如果提前下個月就大選,再下次選舉就可以延至2018年。平衡風險之下,趁現在仍然能贏就大選比較有利,至少可以確保能執政到2018年,爭取更多時間推行改革。另外,下一輪加稅押後至2017年,如果2018年才再次舉行大選,也夠時間消化加稅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今次贏了是否就代表安倍地位穩固呢?也不然。今次勝選,穩固的只會是自民黨作為最大黨的地位。萬一選舉後安倍民望繼續下跌,他仍然有機會在黨內被推倒,畢竟自民黨內有很多次突然更換首相的往績,所以安倍在選舉過後仍然要想辦法提高民望。

有評論認為安倍會在外交上更加右傾,以爭取支持,但筆者並不認為這樣做會有用。安倍民望下跌的原因,就是他搞錯政府施政重點,大部份民眾最關心的經濟他搞不好,拜靖國和推修憲這些只有一部份民眾關心的事他卻猛出力。早前看一些日本民調,有七成人反對短期內再增加消售稅,更有近八成人感受不到安倍經濟學有為自己帶來好處。如何推行經濟改革,改善經濟,才應該是安倍未來施政的重點。所以安倍今次提前大選,主打的應該是跟隨民意押後下一輪加稅。如果他只顧著再搞些激怒中韓的小動作,對日本經濟和自己的地位都無好處。

2014年11月22日

學生很危險,快回火星吧

看新聞說,某位前教育署署長 (98-00)、前教育統籌局局長 (00-02)、前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 (02-06)、全國人大代表 (08-)、行政會議成員 (12-) 接受傳媒訪問時說,最近多了人因為怕了香港的年輕人上街示威、不夠和諧而移民。

我想了想,她講得真是對極了,這樣學生要一天到晚都上街示威的社會,真是病了,不適合人住了,我也要為自己打算了。於是我很好奇地上了 google 大神查一查,哪些適合移民的國家是學生很和諧,不會上街示威的呢?以下是我在 google 上搜到的圖輯:

香港
台灣































英國
法國
美國
加拿大
澳洲
嗯......看來香港人很流行移民去的台灣、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地,的學生都是會上街示威,很危險的耶......那怎麼辦好呢?看來我這種80後年輕人終究是太過缺乏國際視野,才會不知道哪些地方是沒有學生會示威的。那唯有發揮一點想像力地答「火星」吧。畢竟那邊連「學生」這個物種都不存在,當然不可能有學生示威啦,對不對?

報道又說,該位曾經長年主管香港教育的前高官兼現屆政府要員表示,自己不同意這些人的看法,認為問題不在學生身上,「問題在成年人,包括父母、老師和社會人士如何引導他們。」

我對此也非常認同。那甚麼社會人士應該負責引導香港的年輕人呢?我想,該位曾經長年主管香港教育的前高官兼現屆政府要員的女士,正正就是最適合的人選。畢竟現在街上的年輕人,很多都是在她掌政時推出的教育改革下成長的,她就是一直在引導著這些年輕人的人。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現在由她負責更正問題不就是最順理成章嗎?

2014年11月19日

勿陷入政客式邏輯

香港雨傘運動將近2個月,終於有示威者按捺不住,將行動從佔領馬路「升級」為衝撞立法會大樓。筆者理解有示威者感覺運動停滯不前,政府和建制派在等你自己消耗到盡,不能再這樣下去,有需要將行動「升級」。但示威者行動前必須想想,何為目標何為手段,自己採取的手段到底對運動幫助在哪裡,千萬不能陷入「政客式邏輯」politician's logic。

Politician's logic 這個講法是我以前看某英國劇集時看到的 (提示:查閱 wiki 條目能找到劇名),內容如下:

1. We must do something
2. This is something
3. Therefore, we must do this.

類似的形式還有:

1. To improve things, things must change
2. We are changing things
3. Therefore, we are improving things.

然後我再用回我在一個月前,10月10日文章的講法:

「示威者需要不斷動員人上街製造聲勢,而動員人要消耗很多資源和耐性,總有其極限。執政者則有優勢,畢竟有權力和資源在手,絕對可以死拖爛拖,拖到示威者能量燃燒完畢,成效可能較鐵腕鎮壓更佳。......

如果政府真的採用以逸待勞的策略,消耗運動能量,也挑撥市民對運動反感,運動是否要有新的行動尋求突破呢?」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10/blog-post.html

老實說,筆者也看不到這樣下去運動能有何終局,但無論如何,不可以令本來對運動持正面印象的人變成負面,否則失敗的不只是今次運動,還可能是以後同類的社運,甚至是整個香港民主化。我始終認為,民意支持是雨傘運動重要的籌碼,沒有民意支持只會更容易失敗。如果越來越多人改為認同「袋住先」,不就更加令所謂「溫和民主派」有理由轉態通過「袋住先」,令雨傘運動參與者所付出的心力被白費嗎?還有,現在港府和中共不用武力清場,也跟民意有關,就是他們發現越是用武力民意越是同情示威者。民意對運動不利的話,這一層顧慮消失,港府就更加能夠清場。或許不用講到那麼遠,如果連其他運動參與者都不服你,還有甚麼好說?

留意我在上次文章中說是為行動「尋求突破」,用的字不是「進」或「退」。因為我不認為向前衝就是「進」,不向前衝就是「退」,也不應該對所有不是衝的意見就質疑是退場。運動參與者不應該這樣限制自己的選擇,應該探討不同的發展方向。很遺憾很多建議很快就被扳倒。我本來是希望學生能跟政府繼續對話,同樣地很遺憾這方面沒能更進一步。

最後是運動分裂的問題。我覺得先要搞清楚到底各方 (如有這些「方」,畢竟有些人說沒有人能代表自己嘛) 的分歧在哪,還有沒有合作空間。有人說千萬不可切割或分裂,但我一向覺得,如果各方都同意分開好過在一起,那就不要強求,分吧,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大家各自看誰最能爭取到群眾支持吧。

舉香港近排很流行講的甘地做例子。他的確是公民抗命行動的主要發起人和領導人,但就絕非整個印度獨立運動的唯一領導人,印度獨立運動也是有分裂,甘地也有跟其他派系鬧切割的。甘地是印度國大黨成員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沒錯,甘地是政黨中人),主要負責群眾工作,但黨內還有其他人是負責政治部署和地區工作,例如印度獨立後成為首位總理的尼赫魯,而這些其他領導人也不是每次都贊成甘地的行動 (雖然多數最後都會一起行動)。

wiki 圖片:Jinnah 和甘地合照
除了國大黨,印度獨立運動還有其他黨派參與,例如穆斯林聯盟 (All-India Muslim League)。聯盟領袖 Muhammad Ali Jinnah 質疑甘地和國大黨,無法保障印度獨立後穆斯林的權益,要求英國將英屬印度分割為印度教徒區和回教徒區,獨立成兩個國家。前者成了今日的印度,後者成了巴基斯坦和孟加拉。Jinnah 被巴基斯坦視為國父。

wiki 圖片:Bose 和甘地合照
最後還有極具爭議的勇武派領袖 Subhas Chandra Bose。他曾是國大黨領導層之一,但他在二戰開打後認為跟德國結盟,以武力打倒英國,才是爭取印度獨立的最佳方式,跟主張和平非暴力的甘地等主流派決裂。英日開打後,他又改為跟日本結盟,支持日軍「解放」英屬印度,甚至組織志願軍,和日軍裏應外合。Bose 敗戰後隨日軍逃走期間在台北墜機身亡。

wiki 圖片:Bose (最右) 跟東條英機 (中) 和汪精衛 (左三) 等人合照
如果連基本行動方針也不能同意,那還怎麼一起行動呢?分裂也沒辦法吧。短期內,這樣可能會連支持度也分割掉,但換轉頭,這樣可能更有利各方部署自己的行動。重點是分裂了不等於要互相仇視和鬥爭,主要敵人另有其人。

2014年11月12日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英國篇

每年年尾,英國社會各界人士,從首相到一般人,都流行在胸前佩戴一棵小紅花。這種紅花叫 poppy,是用來紀念英國傷亡士兵,做法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年流行一首詩 In Flanders Fields,講述 Flanders (比利時北部) 的戰場在戰事後上開滿了紅色的 poppy。紅色也令人聯想到流血。自此 poppy 就成了紀念傷亡士兵的象徵。英國人佩戴的小紅花多是為軍隊/傷兵/退伍兵籌款時賣的膠花,即是賣旗。今年正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100周年,倫敦 Tower of London 外有一個由88萬支 poppy 拼成的展示品,紀念大英帝國在一戰戰死的88萬將士。

順帶一提 poppy 可以指虞美人花也可以指罌粟花,英國紀念士兵用的 poppy 是虞美人花不是罌粟花,也跟鴉片或鴉片戰爭無關。

然後,又有人會說佩戴 poppy 的現象好像強迫症,不戴就政治不正確,甚至說軍國主義。戴不戴,的確是個人自由不應干涉,但講到軍國主義又似乎太誇張。紀念一下死人、回想一下戰爭都不可以?

由此開始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英國篇。

之前寫過法國篇和德國篇,前者主要集中在一戰如何是法國最後一次擺得上檯面的大戰,後者主要集中在兩戰如何影響德國政治環境。在英國,兩戰是重要的社會集體回憶和國民身任認同,也對英國政治甚至民主都造成重大改變。

大英帝國圖......好啦這是1937年即是打完一戰後的......


























20世紀初,可說是英國國際地位達到巔峰的時期。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國土、人口、經濟力、軍力等各方面都是公認的世界強國。但在國內,英國正面對著三項動搖到國本的政治變化。

一,民主改革。1909年,非民選、由保守黨控制的上議院,否決了民選、由自由黨控制的下議院所編撰的財政預算案,令英國社會牽起一股有需要改革政制、令國家更民主、政府更跟民意的熱議。(通稱「人民預算案」People's Budget 事件。)

二,社會主義崛起。英國作為工業革命的開始國,工人勢力一向存在,但要整合為一股有組織的政治勢力和政黨,要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1900年,英國工黨正式成立,改變19世紀英國政界由保守黨及自由黨壟斷的局面。

三,愛爾蘭獨立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是愛爾蘭獨立運動聲勢越來越強的時候。愛爾蘭當時被當成英國本土一部份,有約100個英國國會議席是由愛爾蘭選出,而當時這些議席主要由要求落實愛爾蘭自治的人士當選。可是自治一直未能實現,激進獨立派開始抬頭。

隨著一戰來到,英國這三重撕裂突然暫停,但戰事結束後將再次引爆。

19世紀末/20世紀初各國領導人






































一戰前的歐洲分為兩大陣營,一是英、法、俄組成的三國協約 (Triple Entente),二是德、奧、意組成的三國同盟 (Triple Alliance)。由於被條約綑綁,其中一國開戰都有機會拉其他一眾國家下水,演變成世界大戰。雖然有些國家是會中途反悔......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俄羅斯盟友塞爾維亞宣戰,隨即拉動俄羅斯、德國、法國等相繼參戰。

施利芬計劃 Schlieffen Plan 示意圖






































當年德國和法國仇口甚大,兩國接壤邊境防衛深嚴。德軍於是制定了繞道北面比利時攻入法國的作戰計劃「施利芬計劃」Schlieffen Plan。一戰開打後,德國的確攻入了比利時,而英國亦根據外交協定向德國宣戰。這是1914年8月4日。

大英帝國呼籲海外領土人民參軍的海報,
從法國軍事歷史博物館借來用







































英國由於海軍強大,德軍根本沒辦法攻上英國本土,英軍主要是被派遣到法國和中東跟德軍交鋒。此時加拿大和澳紐等海外領土仍相當聽命於英國本國,都有派遣士兵參戰。

一戰各國領導人的介紹



























一戰開打對英國社會造成很大改變。由於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英國全國上下都被動員,成為一個戰爭機器,男的當兵被派到海外戰場,女的則要負起在本國當家作主的重任。為了穩定軍心,政府也有傳媒管制和大量文宣。

美軍裝備和海報?






































1917年俄國革命,共產黨上台,決定退出戰事,一度令英法陣營受挫。但次年美軍加入英法陣營,投入大量士兵,又令形勢扭轉。

「大戰結束」的報紙頭條






































1918年11月11日,雙方簽署停戰協定,一戰結束。

英國王室其實是德國裔,是外國勢力:維多利亞女王的祖先來自德國 Hanover,王夫艾伯特則出身自德國 Saxe-Coburg-Gotha。因此兩人的孫兒、一戰期間的英王喬治五世 (上圖中人) 為了擺脫外國勢力影子,將家族名改為「溫莎」Windsor。Windsor 是地方名,位於倫敦西面,有座著名古堡「溫莎堡」Windsor Castle,王室經常都會造訪。

另外的冷知識:當時歐洲王室流行互相通婚,因為要門當戶對嘛,所以英國、德國、俄羅斯的國王其實全都是親戚。英王喬治五世跟沙皇俄羅斯尼古拉二世尤其長得像!

和會及條約的介紹



























停戰後仍有很多條款細節要商討,這就是次年舉行的「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會後簽署的「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 對德國訂下多條嚴苛的懲罰。

國內方面,英國因戰事未能舉行選舉,1910年選舉選出的國會一直沒變。1918年12月14日,即停戰之後,英國總算再次舉行國會大選。今次大選有三大大事:

一、首次普選。為了回應國民上下一心報答國家的付出,英國國會在1918年2月通過政改方案,讓所有人民都有平等的政治權利:21歲以上男性及30歲以上女性全部獲得選舉權。(好啦男女還是有別...) 1918年的這場選舉而是成了英國史上首次普選。

二、愛爾蘭獨立。是次選舉中,南愛爾蘭的73席全部由支持立刻獨立的新芬黨奪得。他們拒絕到倫敦就職,而是在都柏林集會,宣布愛爾蘭獨立,並就職為愛爾蘭獨立後的首屆國會議員。英國立即派兵鎮壓,引發愛爾蘭獨立戰爭,1921年時以英國承認愛爾蘭獨立結束。

三、政黨大風吹。1918年終戰時的英國首相 David Lloyd George,其實是在1916年的宮廷政變中推倒黨友 H. H. Asquith 才當上首相的。於是在這場選舉中,兩人所屬的自由黨分裂為兩派內鬥。結果兩派都只取得少數議席,保守黨和之前仍只是個小黨的工黨則從中得利。這開始了英國政壇變成保守vs工黨的局面。

Neville Chamberlain 揮動著跟希特拉簽署的「和約」,英國史上最大黑歷史之一
由於一戰損害極大,英國社會變得厭戰。後來希特拉在德國大打民族主義牌上台,聲言要推翻凡爾賽條約的嚴苛懲罰,甚至侵略外國,英國都沒怎麼干涉。1938年9月30日,時任英國首相的 Neville Chamberlain 到德國慕尼黑跟希特拉簽約,要求希特拉不可對外侵略後,回到倫敦對記者說「和平時代來到!」(Peace for our time!)

開戰的報紙頭條






































可是希特拉沒理會條約,照樣殺入捷克和波蘭,令 Chamberlain 「懦」爆。1939年9月3日,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Chamberlain 於1940年5月10日辭職。



















英王喬治六世讀出戰爭宣言,即電影 The King's Speech 現實背景,的相關展示品。HM 是「陛下」his majesty的縮寫。在女王的情況下縮寫仍是 HM,變成了 her majesty。

喬治六世是一戰期間那位喬治五世的二兒子,他的哥哥=五世的大兒子是愛德華七世,於就任後因為想跟一位離婚婦人結婚,但周遭的人告訴他這樣不可能為民眾所接受,而「不愛江山愛美人」讓位給弟弟。

喬治六世從小到大都沒想過會當國王,據悉他為此相當緊張和擔心,但結果他也成功跟英國渡過二戰。英王一家在戰事期間四出探望民眾,對凝聚軍心起了很大作用。






































Chamberlain 下台後,輪到大家熟悉的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上台了!

邱吉爾是貴族出身,父親做過政府高官,因此很年輕就步入政壇,一戰時已經是內閣成員。不過邱吉爾戰後跟社會主流唱反調,擔心厭戰心態會令英國忽略外交威脅,一早警告希特拉是危險人物,但都沒人聽,試過陷入低潮期變成「舊電池」,直到開戰後才東山再起。

空襲照片






































英法跟德國開打後,法國很快就被打敗和投降,英國在邱吉爾領導下堅持抵抗下去,希特拉因此下令德國空軍大舉空襲英國本土,英國稱這段大規模空襲為 The Blitz。再上面那張報紙,中間也有一段寫著 "Official warning to everyone, What to do during air raids."

英國本土已經很久沒受過這樣的大破壞。這次君民共渡時艱的經歷,尤其是很多人仍活到今日,是英國社會重要的集體回憶。







































最有名的文宣口號:Keep calm and carry on

二戰歐洲地圖







留意當時歐洲大陸只有英國和蘇聯是在抵抗納粹德國......而蘇聯是到1941年6月才參戰,美國是1941年12月參戰,也就是說1939年底至1941年中這段期間,英國是獨力在抵抗納粹德國。英國人以自國這段堅毅不屈的歷史自豪。
















博物館展出英國二戰名將「蒙哥馬利」Bernard Montgomery 曾經乘坐的坦克。





























直到1943年,戰況才開始轉為對英美蘇有利。1944年6月6日,盟軍在法國北部諾曼地海岸登陸,全面反擊納粹德國。跟一戰時一樣,加拿大、澳洲等英聯邦成員也有派兵參戰。

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通稱「歐洲勝利紀念日」VE day (Victory in Europe Day)。日本投降日則是 VJ day。

選舉海報



大戰在歐洲結束後2個月,1945年7月5日,英國迎來10年來第一次的國會大選 (因二戰押後)。二戰大英雄邱吉爾,自信滿滿自己和保守黨能贏出這場選舉,可是結果爆大冷,保守黨竟然輸給工黨,邱吉爾也要下台讓位給工黨黨魁艾德禮 Clement Attlee!

邱吉爾戰時內閣名單:左上是邱吉爾、左下是艾德禮
Clement Attlee 是誰呢?原來他在二戰期間當過邱吉爾的副首相,因為當時工黨跟保守黨放下政黨之爭,組成聯合政府共抗外敵。但為什麼他能贏呢?事後分析認為,隨著英國社會結束臨戰狀態,士兵回國,厭戰氣氛再現,民眾不認為好戰的邱吉爾是適合帶領國家戰後重建的人選,反而較認同工黨提出的政策如改善醫療和社福。還有邱吉爾在選舉期間不斷唱衰工黨和 Attlee 如何沒用如何不能執政,但明明你們之前才都是同事耶......

工黨上台後,英國開始步向福利社會。但這個福利社會不是某些人口中是民粹主義的結果,而是英國人經歷二戰元氣大傷後認為要先搞好民生的結果。

英國海軍宣傳海報
國力大耗的英國,在二戰後也逐漸無力維持殖民帝國,而且工黨出於左翼反殖思維,也無意跟殖民地獨立運動份子糾纏。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獨立。1948年,緬甸和斯里蘭卡獨立。英國一下子失去了大片的殖民地。

舊的英國銀紙
1952年,喬治六世逝世,其女兒伊利莎白繼位,是為伊利莎白二世,即是現在的英女王。不知不覺她也在位62年了,大部份英國人甚至世人,除了她之外就沒見過另一位英國君主。


二戰前英國管轄著中東大片土地,戰後成了大爆彈。這就又有一段故事講。

話說中東在一戰前是土耳其的領地,但土耳其在一戰中加入了德奧陣營,英國為了搗亂土耳其大後方,游說中東各地貴族土豪酋長起兵反抗土耳其,並且聲言成事的話會讓他們獨立。連猶太人,英國政府都在1917年發出宣布 (Balfour Declaration) 支持他們建國。於是一戰土耳其敗下來後,中東被英法瓜分,但接手的是一堆民族主義高漲的燙手山芋,特別是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同時聲稱擁有的巴勒斯坦地區。簡而言之,今日中東搞到這麼亂,英國佬也是要負責任.......





























在歐洲,冷戰來臨。圖為從東柏林翻牆到西柏林的人。



















福克蘭戰役,英國戰後少有的大勝仗。








































最後,倫敦也成了各處外國勢力角力的場所。上圖是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中關於間諜戰的介紹,根據 wiki 的補完這位人兄是:

Anthony Frederick Blunt (26 September 1907 – 26 March 1983), known as Sir Anthony Blunt, KCVO from 1956 to 1979, when he was stripped of his honours, was a British art historian who was exposed late in his life as a Soviet spy. Blunt was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of Art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director of the 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 Surveyor of the King's Pictures in London. He was exposed as a member of the Cambridge Five, a group of spies working for the Soviet Union from some time in the 1930s to at least the early 1950s.

社會賢達、德高望重、在英女王身邊工作,這樣的人原來也是外國勢力。換轉頭想,間諜就是要是你想不到的人嘛。電台報紙、街邊阿伯阿嬸、地鐵路人,全部都知道你是外國勢力的話,還怎麼做間諜工作?



介紹歷史到此為止,接下來介紹一下,以上圖片主要拍攝自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 Imperial War Muesum (IWM) 在倫敦的三個場館:

倫敦本館 IWM London:主要介紹兩戰,還有展出大量戰車、戰機、大炮

貝爾法斯特號 HMS Belfast:使用退役海軍軍艦貝爾法斯特號 (巡洋艦) 改裝成的博物館,停泊在倫敦塔橋 Tower Bridge 附近,可以看艦上裝備

邱吉爾地堡 Churchill War Rooms:位於英國政府總部地底,二戰時為了防避德軍空襲而使用的防空設施,展品主題圍繞著邱吉爾

對歷史和軍事有興趣的人,去倫敦時可以去看看喔。

2014年11月9日

看圖說故事之三幅牆

柏林圍牆倒下25周年,筆者也來貼一下一些關於「牆」的照片,來個小學功課式的看圖說故事。

二戰後東西歐分裂


時間回到1945年夏天,盟軍殺入柏林擊敗納粹德國,蘇聯和美英同意駐軍德國,將德國分為蘇美英法四區管理。但隨著失去共同的敵人,兩個屬於不同意識形態的陣營逐漸分裂,蘇聯將整個東歐赤化,協助捷克、匈牙利等的共產黨上台執政。

「你正在離開美國管理區」的告示牌




在德國,蘇聯管理區成為了共產主義的東德,美英法管理區則成為了資本主義的西德。柏林雖然地理上位於東部,但也細分為蘇美英法四區,蘇聯管理的東柏林成了東德一部份,美英法區組成的西柏林則歸西德。西柏林成了地理上被東德領土包圍的孤島。

按正常程序往來東西柏林需要經過檢查站,
圖為其中一個較著名的「查理檢查站」Checkpoint Charlie (重建物)


可是西柏林獨特的位置,反而成了東德一些不想受共產主義和蘇聯管治的人的目標,希望透過逃入西柏林加入西德。每年以各種辦法嘗試逃入西柏林的人數都以萬計,令東德政府非常頭痛,於是東德政府打算加強管制的傳言甚囂塵上。

柏林某大廈觀景台上的展示物



1961年6月15日,東德總書記 Walter Ulbricht 在一場記者上聲言「沒有人打算建一道牆!」

可是2個月後的8月12日,東德突然出動大批保安部隊完全封鎖西柏林,並且沿著界線建設一道牆......只能說共產黨講的話真是不要信......

之後東德政府不斷加建多重牆壁和哨站,形成一道軍事堡壘般的長城,確保再也沒有人能自行逃到西柏林。嘗試翻牆的人多數都會被士兵察覺到和擊殺。

 Imre Nagy 受審時的樣子
這段期間東歐也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1956年的匈牙利革命。新上台的匈牙利總書記 Imre Nagy 決定推行政改,改革經濟管控、容許多黨參與選舉、甚至打算讓匈牙利脫離華沙公約 (以蘇聯為首的軍事聯盟) 變成中立國。結果蘇聯不容許這些附庸國反叛,派軍殺入匈牙利, 並且殺一儆百將 Imre Nagy 處死。

布拉格之春被鎮壓的情況
另一件是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捷克共產黨總書記 Alexander Dubček 同樣嘗試推行改革,又是同樣遭蘇聯派兵鎮壓。不同的是 Alexander Dubček 沒有被處死,只是被逐出政府和黨。

注:1 Schritt = 一步
總之,蘇聯的強硬立場令東歐人明白,即使在國內反抗,也是很難成功。東西柏林,雖然只是一牆之隔,卻是兩個世界。可是如果蘇聯也改變呢?

 Mikhail Gorbachev
由於經歷長期的計劃經濟,蘇聯的經濟不斷落後美國,世界強國地位開始動搖。1985年當選蘇共總書記的 Mikhail Gorbachev 決定推行開放政策,而且不只是經濟開放,還有政治開放,對東歐國家的管制也逐漸放鬆。

寫著通往奧地利的匈牙利路牌
1989年夏季,匈牙利政府屈服於國內改革聲音,為匈牙利革命領袖 Imre Nagy 平反,並且宣布放寬跟奧地利 (資本主義國) 的邊防。大量東德人於是藉著到匈牙利放暑假的機會 (東歐國家之間可以互相旅行,但要申請簽證) 逃入奧地利,並轉到西德。而蘇聯方面並無叫停。

Monday demonstrations in Leipzig
東德國內的反對聲音也逐漸增強。其中在 Leipzig 市,民眾發起每周一晚上集會抗議一次,人數不斷增加,但警方並未驅散,各地的人紛紛模仿。

東德人推倒並穿過柏林圍牆
最終在國內龐大壓力,加上蘇聯沒表態「撐」之下,東德政府在11月9日通過開放邊防。但在宣布此一新措施的記者會上,當政府發言人被記者問到措施何時生效時,發言人竟然不知道何時生效,口快講了一句「現在」。大量東德人立即湧到柏林圍牆,要求進入西柏林。邊防人員在不知如何是好之下唯有放行,柏林圍牆就此被推倒。

柏林圍牆倒下後,東德共產黨進入放棄狀態。1990年3月,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公平選舉,共產黨得票僅16%,支持東西德盡快統一的黨派贏得大多數議席,東西德隨即開展談判,並最終在1990年10月3日實施統一。德國將近半個世紀的分裂局面結束。

今日,柏林圍牆已經不再分隔東西柏林,大部份都被撤走,只有少部份被保留下來展示,其中最多人知道和最好看的是 East Side Gallery,牆身畫滿精緻的塗鴉。

另外有調查指東西德統一後,前東德地區的經濟到今日仍未追上前西德地區,亦有一部份前東德人仍然掛念共產時代的「大鑊飯」......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描繪蘇聯領袖 Leonid Brezhnev 和東德領袖 Erich Honecker 親吻的畫。親吻是真實發生過,事緣當年共產政權為了顯示他們之間有「兄弟情」會進行「兄弟之吻」Fraternal Kiss......




















 這樣的塗鴉都有? (不是我寫的喔)








接下來來到布拉格的連儂牆。嗯......這邊的故事就短得多了。總之不知在1980年代的何時開始,這道在布拉格一座修道院旁的牆壁,開始不斷出現以披頭四為主題的塗鴉,而且夾雜批評政府的字句。政府批評塗鴉人士搞事、反社會、勾結外國勢力、崇拜西方物質主義,並且多次清除塗鴉,但每次「清牆」後又很快再有塗鴉出現。這道牆於是成了反政府的象徵。

時至今日,這道牆成了觀光景點,而且仍然不斷有各式各樣的新塗鴉出現。

筆者到訪時的披頭四畫像版本






































那就順便講一下捷克共產黨的事吧。話說1945年德國被打敗後,捷克名義上是未被蘇聯控制的,但共產黨受益於反抗納粹的形象,聲勢不俗。在1946年的戰後首場選舉,共產黨獲得最多議席,得以組織政府,並且不斷滲透和控制警察和公務員。1948年2月,其他政黨不滿共產黨專橫,要求解散政府,但並未成功。共產黨藉機加緊清除異己,並在同年5年重新選舉國會,但候選人全部經過篩選,都是共產黨或親共產黨人士,選民只能投支持,不能反對,除非填白票或廢票。共產黨於是完全控制捷克。

Velvet Revolution。右面的頭像是反對派領袖、期後當選捷克總統的 Václav Havel



1968年布拉格之春的事上面提過了,直接跳到1989。

捷克共產政權的結束,跟東德和匈牙利等類似。在蘇聯自己都改革,加上國內經濟不行的情況下,捷克共產黨到1989年時在國內外都面對龐大壓力。隨著11月9日柏林圍牆倒下,捷克國內反對聲音更大,布拉格和布拉迪斯拉發 (現為斯洛伐克首都) 等地都出現大規模示威。警察嘗試驅散,但反而引發更多人上街。電視、電台、報紙等相繼終止政治審查,加入反對派。11月24日,共產黨領導層集體辭職,新領導層數日後宣布結束一黨專政。捷克共產政權結束。事件被稱為天鵝絨革命 Velvet Revolution。

回到香港。其實我覺得這面牆最有意思。可能也是因為我讀得懂上面寫的字啦,但這面牆上貼滿一個個香港人的心意,我覺得即使歷史意義可能不及柏林圍牆,至少它所帶出的民意是再清晰不過的了。真的很感動。





























左上角好像混入了別種心意......
























































































明顯有外國勢力參與。


繼續有外國勢力。




這個未免美化太多了吧?雖然作者真的是漫畫家....


 話說柏林圍牆未倒下前,也被人叫過做 wall of shame。


到處都有外國勢力的影子。



依然是外國勢力。(沒誤)

這些就不是來自牆上的了,純粹是我個人很想貼出來的標語而已。





當然少不了最經典的這位。



看圖說故事,完。最後的部份根本就沒怎麼講到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