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單議席單票制如何改變民意

講了要寫單單議席單票制的問題,總算寫起了。希望不會太難閱讀。



以前看過有網民指,馬來西亞、新加坡跟香港的選舉的結果,各政黨獲得的選票跟議席明顯不成比例,因此是假民主。老實說,除非選舉本身有明顯操控或舞弊行為,否則單是憑選票跟議席分配不成比例這件事,是很難將之稱為「假民主」的。在香港,一般人都認識的兩大類種選舉制度,是「比例代表制」跟「單議席單票制」。前者都有名字給你叫,議席分配是偏向依照選票比例分配的,相對來說,就是後者一定不會成比例,而且差異還可以很大,今次就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馬來西亞跟新加坡的選舉結果。

新加坡國會選舉 (2011)
人民行動黨 121萬票 (60.1%) 81席 (93.1%)
工黨 26萬票 (12.8%) 6席 (6.9%)
國民團結黨 24萬票 (12.0%) 0席

馬來西亞國會選舉 (2013)
國陣 524萬票 (47.4%) 133席 (59.9%)
民陣 562萬票 (50.9%) 89席 (40.1%)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才拿得6成選票,卻獲得9成議席,對方幾乎沒有任何議席。嘩!真離譜!肯定是假民主吧?馬來西亞更厲害,反對派「民陣」票數較多,卻是執政派「國陣」議席較多,還不是操控選舉假民主?如果閣下這樣想的話,我們來看看一些一般被視為是正統民主國家,英國和美國的例子。

選票跟議席不成比例:真‧民主國家的例子

英國下議院選舉 (2005)
工黨 1072萬票 (40.7%) 413席 (62.5%)
保守黨 836萬票 (31.7%) 166席 (25.2%)
自民黨 481萬票 (18.3%) 52席 (7.9%)

工黨只有4成票卻有6成議席。保守黨跟自民黨的得票加起來多於工黨,議席加起來卻只有工黨的一半。選票跟議席,明顯地不成比例。再來看看英國另一次選舉。

英國下議院選舉 (1974 Feb)
工黨 1165萬票 (37.2%) 301席 (47.4%)
保守黨 1187萬票 (37.9%) 297席 (46.8%)
自由黨 606萬票 (19.3%) 14席 (2.2%)

這場選舉出現了逆轉的情況,工黨總得票少過保守黨22萬,卻多4席。如果閣下認為這些都是N年前的事,不能跟現在相比,或者這一勿的差異不算很大,那我們看一場去年在美國舉行的選舉。

美國眾議院選舉 (2012)
共和黨 5797萬票 (47.7%) 234席 (53.8%)
民主黨 5954萬票 (49.0%) 201席 (46.2%)

去年美國的眾議院選舉也是有逆轉的情況。共和黨的總得票低過民主黨,卻取得較多議席,而且差距不少。將眾議院選情逐個州分開看,總得票跟總議席數目的差異則更大。以下是一些跟新加坡的選舉結果類似,即幾乎由一個黨全勝、另一個黨全敗的州份。

Connecticut
民主黨 95萬票 (64.9%) 5席
共和黨 49萬票 (33.5%) 0席

Maryland
民主黨 163萬票 (62.9%) 7席
共和黨 86萬票 (33.2%) 1席

Massachusetts
民主黨 154萬票 (66.0%) 9席
共和黨 69萬票 (29.7%) 0席

Kentucky
共和黨 103萬票 (58.9%) 5席
民主黨 68萬票 (39.2%) 1席

Oklahoma
共和黨 86萬票 (64.6%) 5席
民主黨 41萬票 (31.0%) 0席

South Carolina
共和黨 103萬票 (56.9%) 6席
民主黨 74萬票 (41.2%) 1席

接下來則是一些跟馬來西亞類似,明明共和黨整體得票較少,卻逆轉地取得較多議席的州份。

Michigan
民主黨 233萬票 (50.9%) 5席
共和黨 209萬票 (45.6%) 9席

North Carolina
民主黨 222萬票 (50.6%) 4席
共和黨 214萬票 (48.8%) 9席

Pennsylvania
民主黨 279萬票 (50.3%) 5席
共和黨 271萬票 (48.8%) 13席

難道美國也是假民主?這其實是單議席單票制的設計上必定有的漏洞,就是逐個選區分開計,跟全部選區加起來計,可能出現重大差異的問題。

單單制與「人造多數」

先從「單議席‧單票‧簡單多數制」Single member district-plurality(*),簡稱「單單制」的運作開始講起,這個選制從本質上就不可能出現按得票比例分配議席的情況,不然就不會另外有個選制叫「比例代表」啦。

(* 因為有些選制是即使只有一個議席,卻規定超過50%票才當選,或是可以有超過一輪投票進行,所以要強調現在在講的是單議席+單票+簡單多數。)

每個選區只有一個議席,只有最高票的一個候選人能夠當選,而且不限要取得過半票才可以當選。也就是說,即使當選人的得票低於50%,只要他的票高過其他人,就可以當選。英文通稱這選制做「最快過終點」First past the post。可以想像成是只設冠軍的一場賽跑或跑馬,只有最快跑過終點的一人或一馬可以拿到獎杯。這個選制的好處是簡單直接,很快就可以知道由誰當選。但對落敗者來說,無論得到幾多人支持拿了多少票,還有跟第一名的差距多少,都是得不到議席。這個情形被形容為「勝者全取」(winner takes all)。

假設某個英國的選區,選舉結果是這樣:
工黨 1072票 (40.7%)
保守黨 836票 (31.7%)
自民黨 481票 (18.3%)
其他候選人 245 (9.3%)

那勝者毫無疑問是工黨,因為他取得最大支持。正如剛才所說,這個制度簡單易明。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選區內其實有近6成的選民沒有投工黨,那到底工黨是否適合代表這整個選區呢?甚至到底工黨算不算是獲得選民授權呢?另一方面,分別獲得3成和2成人支持的保守黨和自民黨都沒有議席,也就是說選區內有過半人都沒有代表進入議會,這樣是否不妥?單單制度是否公平,甚至是否民主,其實也值得討論,但今次文章重點不是政治哲學,就暫不深究。

當多個選區都同時出現這種,沒有取得過半票也贏得議席的情況,就能令一個政黨在沒有取得全國總票數的一半下,仍然能夠控制議會。極端點來說,如果各黨的支持者是在各個選區平均地分布,例如在所有選區都都保持工黨 40.7%、保守黨 31.7%、自民黨 18.3% 的選情,工黨將在所有選區都勝出,奪得100%議席。這個情況不算很出奇,我們在上面也看到不少美國州份是這樣,例如其中兩個州的詳細選情:

Connecticut
district 1 Dem 69.7% Rep 27.7%
district 2 Dem 68.3% Rep 29.4%
district 3 Dem 74.7% Rep 25.3%
district 4 Dem 60.0% Rep 40.0%
district 5 Dem 51.3% Rep 48.7%

Oklahoma
district 1 Rep 63.5% Dem 32.0%
district 2 Rep 57.3% Dem 38.3%
district 3 Rep 75.3% Dem 20.0%
district 4 Rep 67.9% Dem 27.6%
district 5 Rep 58.7% Dem 37.3%

在 Connecticut,民主黨在所有選區都高票過共和黨,於是州內所有議席都由民主黨獨佔。在 Oklahoma 則是相反,所有議席由共和黨獨佔。

當然,一般來說不太可能全國的選民都是如此平均地分布。我們知道有地區差異這回事:支持哪一個政黨哪一套政見,可能跟選民的社會背景有關,如果某地區的人都有同類社會背景,某政黨就能在該地區,取得較其他地區高的票,即所謂的票倉。從全美國的角度來看,上面的 Connecticut 就是民主黨票倉,Oklahoma 則是共和黨票倉。再極端的情況,就會演變成地區性政黨,只以該地區的利益為先,如英國的蘇格蘭黨和加拿大的魁北克黨。

政黨即使沒有獲得整體過半票數,仍可取得議會過半議席的情況,是所謂的「人造多數」(manufactured majority) 情況。勝出的政黨並沒有獲得過半選民支持,完全是靠選舉制度的幫助。上面提及的某個英國選區的例子,其實是參照英國2001年的下議院選舉結果。當時三大黨的得票和議席:

英國下議院選舉 (2001)
工黨 1072萬票 (40.7%) 413席 (62.5%)
保守黨 836萬票 (31.7%) 166席 (25.2%)
自民黨 481萬票 (18.3%) 52席 (7.9%)

在英國,人造多數是司空見慣的事。很多所謂的「壓勝」,如97年工黨貝理雅 (Tony Blair) 上台,甚至79年保守黨戴卓爾 (Margaret Thatcher) 上台,都是沒有取得過半票,或是調轉角度看,即是有超過一半人不是投給他們。英國上一次有政黨取得全國過半全數選票,已經是1931年的時候。戴卓爾和貝理雅到底有沒有得到英國人民「授權」執政呢?就大家自己想想罷。

英國下議院選舉 (1979)
保守黨 1370萬票 (43.9%) 339席 (53.4%)
工黨 1153萬票 (36.9%) 269席 (42.4%)
自由黨 431萬票 (13.8%) 11席 (1.7%)

英國下議院選舉 (1997)
工黨 1352萬票 (43.2%) 418席 (63.4%)
保守黨 960萬票 (30.7%) 165席 (25.0%)
自由黨 524萬票 (16.8%) 46席 (7.0%)

單單制的特性

從實際選舉的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單單制有幾個特點:

一、勝者全取,敗者的票完全沒用
二、個別選區結果,跟全國整體結果,可以有很大差異
三、地區性政黨的出現
四、可能 (甚至是經常) 造就人造多數
五、如果有一個政黨的得票明顯地較其他黨派多,那它也會不成比例地得到更多議席
六、如果兩黨得票差不多,選情會變得非常激烈,勝負難料
七、當兩黨拉鋸時,萬一民意逆轉,有一黨忽然支持度急升,那整體選情也會急速扭轉

一至四都講過了,現在再講講五至七。繼續以英國為例。1983年選舉中,保守黨的票較1979年時少了,議席卻反而多了!為什麼呢?先看看數字:

英國下議院選舉 (1979)
保守黨 1370萬票 (43.9%) 339席 (53.4%)
工黨 1153萬票 (36.9%) 269席 (42.4%)
自由黨 431萬票 (13.8%) 11席 (1.7%)

英國下議院選舉 (1983)
保守黨 1301萬票 (42.4%) 397席 (61.1%)
工黨 846萬票 (27.6%) 209席 (32.2%)
自由黨 778萬票 (25.4%) 23席 (3.6%)

保守黨的得票數和得票率都下跌,卻多了58席!這是因為工黨的票數下跌得更多。正如前面提過,單單制是所謂 First past the post「最快過終點」,所以即使你跑慢了,其他人卻跑得更慢,那你還是可以贏。1979年時保守黨比工黨多7.0%票,1983年時差距卻擴大到14.8%,令保守黨少了票也能在更多選區擊敗對手。另外,需留意儘管兩大黨很多票流了去自由黨處,令自由黨得票追近工黨,但議席還是差了幾乎N倍。這又是怎麼回事?

正如上面所說,如果所有選區都是保守黨勝出,那將出現100%議席由保守黨或工黨霸佔的情形,沒有變成這樣,是因為各政黨支持者的分布並不平均。分布不均,可能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為製造出來的。人為地,為了令某黨容易贏獲輸掉議席而劃出選區,以政黨利益為主要考慮去劃出選區,被稱為 Gerrymandering。英國的國會選區是由政府劃定的,全部人都知道有 Gerrymandering 的問題存在,每個政黨一主政都會將國會選區劃成對己方有利。由於保守黨和工黨都執政過,而自由黨沒有 (或至少很久沒有),選區的劃分方法當然是對自由黨最不利,所以即使他們的票數上升了這麼多,議席還是少得可憐。

再來看看另外兩場選舉。

英國下議院選舉 (2005)
工黨 955萬票 (35.2%) 355席 (55.0%)
保守黨 878萬票 (32.4%) 198席 (30.7%)
自民黨 599萬票 (22.0%) 62席 (9.6%)

英國下議院選舉 (2010)
保守黨 1070萬票 (36.1%) 306席 (47.1%)
工黨 861萬票 (29.0%) 258席 (41.5%)
自民黨 684萬票 (23.0%) 57席 (9.1%)

在2005年時,工黨得票只比保守黨多3%,議席卻幾乎多一倍,這顯示選區劃分對工黨有利。這在英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畢竟工黨自1997年起執政,這一個選區劃分是由工黨主導的。自民黨則依然是不成比例地少議席。到2010年,有約一百多萬票改變了立場,保守黨得票反超前工黨7%,一般來說應該可以贏得過半議席的了,但因為選區劃分對工黨有利,工黨仍控制住相當多的議席,令保守黨無法取得過半議席。保守黨得票率高7.1%、議席卻只多5.6%。另外,自民黨的得票明明增加了,議席竟然還少了!

Gerrymandering:如何在單單制下「造馬」


Gerrymandering 如果劃得夠好,甚至可能出現得票最高的政黨反而不是取得最多議席的情況!但在講解如何以較少得票取得較多議席之前,先講一個所謂「被浪費」選票 (wasted votes) 的概念。

所謂浪費,即是這些票無助政黨取得額外議席。這個浪費是雙向的:對落敗者而言,其所取得的所有票數,都是被浪費掉,因為輸了就是輸了,所有獲得票都無助他取得議席;而對得勝者而言,其較第二高票候選人多出的票,也可以被視為浪費,因為即使沒有這些票,他也仍然可以當選。由於單單制是「勝者全取」,只會有一個勝出者,所有其他候選人都是落敗者,選票「被浪費」的問題會較同時有幾個人當選的比例代表制嚴重得多。

需要留意的是,高票當選其實也是壞事,因為既然51%票就已經肯定可以贏,你拿到90%的票做甚麼?只是浪費選票。不如將這些票撥去其他選區幫補一下吧!如何盡量令自己黨少一些「被浪費」的票,提高整體效率,即以同樣票數盡量爭取更多議席,是一項大學問。

具體做法就是集中與分割。將敵人的票倉歸入一個選區內,分薄敵人在其他選區的得票,然後將敵人逐個擊破。可以參考「田忌賽馬」的故事。現在有兩位馬主在賽馬,兩人各有一隻上、中、下等馬,共三隻馬,三盤兩勝。如果三場馬都是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那會是平手收場。但如果是上馬對下馬、中馬對上馬、下馬對中馬,那後一位馬主就能贏。Gerrymandering 其實是一種「造馬」之術。特地避開敵人的票倉輸了一場,贏了另外兩場,那總的來說你還是會贏得較多議席。

假設有 400 名選民,支持A黨跟B黨的鐵票200人,要分成4個選區。

最平均的分法自然是:
選區(1) 50:50
選區(2) 50:50
選區(3) 50:50
選區(4) 50:50
每個區100人,A跟B黨支持者各50人,兩黨當選的機會均等,只要有一個選民改變立場就會改變選情。

但假如是分成這樣...
選區(1) 20:80
選區(2) 60:40
選區(3) 60:40
選區(4) 60:40

則除非有大量游離票倒向B黨,不然A黨將以3席對1席的結果勝出。A黨故意輸掉選區(1),卻能贏得另外3個選區。B黨雖然在選區(1)以高票當選,但這卻反而造成大量選票被浪費,不值得高興。

有沒有可能將選區分得這樣剛剛好呢?那要視乎選民分布跟民意調查準確度,有足夠資源的話是可以操作得到的。美國有個網站叫 redistricting game,就是介紹 gerrymandering 的具體做法。上面有一幅地圖,地圖上有多個格子,每一格都寫清楚內有多少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選民。玩家的任務是要劃出民主肯定贏、共和肯定贏、或是兩黨能平分議席的3種情況。玩了之後可以發現,只要仔細研究數據,做好集中和分割,同一張地圖,同一個選民分布,的確可以巧妙的組合出不同的選舉結果!

(1) 共和黨 60%、(2) 民主黨 53%、(3)民主黨 54%、(4) 民主黨 52%
民主黨3席、共和黨1席

(1) 共和黨 53%、(2) 共和主黨 52%、(3) 共和黨 52%、(4) 民主黨 60%
共和黨3席、民主黨1席

在玩完之後,這個網站有一條問題問玩家:「你以為你的一票有作用嗎?再想一想。」(you think your vote counts? guess again)

還有,某黨幾乎一定會贏的議席稱為「安全議席」(safe seat),選情激烈、現任議員隨時會輸的叫「邊緣議席」(marginal seat)。上一次文章也說過,美國很多選區都已經被 Gerrymander 成安全議席:在2012年的眾議院選舉中,有270/435個選區的勝出者是得到60%票以上,敗者只有不足40%,差距極大。除非有超過10%選民轉態,從投勝出方變成投落敗方,落敗者才有可能贏,但這麼多人同時轉態的機會相當渺茫。由於多數議席都是安全議席,幾乎可以肯定下次選舉也是由同一政黨勝出,對多數議員來說根本是躺著也能贏,最大威脅反而是來自黨內初選,被人挑戰黨內提名。

如何以較少得票贏得較多議席

而更諷刺的,大概是總票數較少的一方反而取得較多議席這個情形。來看看美國 Pennsylvania (中文簡稱賓州) 在去年眾議院的結果:

民主黨 279萬票 (50.3%) 5席
共和黨 271萬票 (48.8%) 13席

兩黨的得票明明非常接近,民主黨還多一點,為什麼卻是共和黨贏得這麼多議席?就是靠將民主黨的票倉集中在少數選區,再在其他選區將剩餘的民主黨逐一擊破。


民主黨在(1)、(2)、(14) 等選區以高票當選,但這只是造就大量浪費票,共和黨則在多個選區都是以約 5x vs 4x 的較小差距過關。總的來說,民主黨被浪費的票,遠多於共和黨被浪費的票。民主黨的票被集中到 (1)、(2)、(14) 等少數選區,共和黨故意在這裡輸掉,再在其他選區將被分割掉的共和黨逐一擊倒。

著名 Gerrymandering 例子

順帶一講,Gerrymandering 這個字是怎麼來的呢?話說在19世紀初,有位 Massachusetts 州長 Elbridge Gerry 在改劃選區時,為了令己黨得利,硬將選區扭曲,有評論員說劃出的選區就好像一條 Salamander (火蜥蜴 / 沙羅曼蛇),於是 Gerry + Salamander 就變成一個新動詞 Gerrymander,用作名詞時是 Gerrymandering。沒錯,Gerrymandering 是一個有二百年歷史的美國民主傳統。這些選區實際上是有多像一條蜥蜴 / 蛇呢?可以看看以下幾個選區的形狀有多不規則: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c/Illinois%27s_17th_congressional_district.gif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5/United_States_House_of_Representatives%2C_Maryland_District_3_map.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e/NC-Congress-3.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4/47/FL22_109.PN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0/IL04_109.gif (注:這雖然很像是兩個分開的選區,但的確是同一個選區)

你以為你的一票有作用嗎?還是被政客擺弄、扭曲掉?再想一想。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0/0c/2012_Pennsylvania_congressional_districts_by_party.png

這一幅圖則是 Pennsylvania 的選區劃分,紅色是共和黨勝出,藍色是民主黨勝出。有看到一些形狀不規則的選區嗎?

Mal-approtion:選民分佈不均

Gerrymandering,如果再配合 Mal-apportionment,即選民數目分佈不均的話,效果更明顯。民主選舉,香港人愛講「一人一票」,但「一票」指的不只是人們可以在投票站投下一票,而是指每個人的票的價值是相等的,對選舉結果有同樣的影響力。最具體表現就是選出,每個議席的選民人數應該要對等,同樣多的人可以選出同樣多的議席,沒有人能發揮較大的影響力。如果選區的選民分怖 (apportionment) 不均,其票值卻會不同,即使選民同樣都是在選舉中投一下一票,仍然是違反「一人一票」原則。令一方面,只要票值相近,人人有兩票、三票都是不違反民主原則的。

例如德國上議院的議席分配是這樣:

Nordrhein-Westfalen 1785萬人 / 6席
Bayern 1254萬人 / 6席
Baden-Württemberg 1075萬人 / 6席
Niedersachsen 792萬人 / 6席
Hessen 607萬人 / 5席
Sachsen 415萬人 / 4席
Rheinland-Pfalz 400萬人 / 4席
Berlin 346萬人 / 4席
Schleswig-Holstein 283萬人 / 4席
Brandenburg 250萬人 / 4席
Sachsen-Anhalt 234萬人 / 4席 
Thüringen 224萬人 / 4席
Hamburg 179萬人 / 3席
Mecklenburg-Vorpommern 164萬人 / 3席
Saarland 102萬人 / 3席
Bremen 66萬人 / 3席

66萬人的 Bremen 有3席,而有1785萬人的 Nordrhein-Westfalen 卻只有6席。前者是每22萬人選一個議員,後者是297萬人選一個議員,選民基礎相差13.5倍。單從數學上說,Bremen 的選民投下的一票,較 Nordrhein-Westfalen 的選民投下一票,影響選舉結果及上議院組成的可能性較大。

我們再看另一種計法。德國有16個州,人口較少的10個州共有2251萬人,在上議院有36席,而人口較多的6個州有5937萬人,在上議院中只有33席。也就是說單從數學上來看,人口少的10個州,有可能在上議院的投票中擊敗人口較多的6個州。2251萬人的意願可能凌駕5937萬人的意願。

美國的參議院也是選民分佈不均,50個州中每個州都是選出兩名參議員,但每個州的人口卻可以有很大差異:人口最多,有3904萬人的加州 (California),跟人口最少,只有58萬人的懷俄明州 (Wyoming),同樣是在參議院有2席。差距高達67倍!人口較少的25個州,共5千萬人,有50席:人口較多的25個州,同樣是50席,卻是有著2.6億人。5千萬人的意願有可能凌駕2.6億人的意願。

這裡要先講明一下 Mal-approtion 跟 Gerrymander 的分別,因為感覺很多人都會弄錯,之前很多香港傳媒報導馬來西亞的情況時就是不斷搞錯這兩隻字。(早兩個星期看報紙文章,連某位正在「幫港出聲」的大學政治系教授都搞錯) Gerrymandering 是為政治理由,為令某黨得益而劃分選區。Mal-approtion 是選區人口分布不均。Gerrymandering 不一定出現選區人口分布不均的問題,選區人口平均分布一樣可以劃到令特定政黨得益。美國眾議院選區的人口幾乎都是相等的,但處處有 Gerrymandering。Mal-approtion 雖然不公平,但不一定是為政治理由和為令特定政黨得益。美國參議院選區的人口不均,是因為200多年前立國時指定每個州要有一樣議席,並非為令特定政黨得益,當時亦還未有民主黨/共和黨。事實上參議院的選區根本就是不能更改的,那如何被人Gerrymander 呢?(那位幫港出聲教授的文章就是說美國參議院有 Gerrymandering,真是笑死我)

馬來西亞跟新加坡

當然 Mal-approtion 如果跟 gerrymander 配合,則更能夠令選票少的一方取得較多議席。馬來西亞現在就是這樣。先看他們各州的人口跟議席數目:

Selangor 541萬人 / 22席 = 24.6萬
Johor 323萬人 / 26席 = 12.4萬
Sabah 312萬人 / 25席 = 12.5萬
Sarawak 242萬人 / 31席 = 7.8萬
Perak 226萬人 / 24席 = 9.4萬
Kedah 189萬人 / 15席 = 12.6萬
Kuala Lumpur 163萬人 / 11席 = 14.8萬
Pulau Pinang 152萬人 / 13席 = 11.7萬
Kelantan 146萬人 / 14席 = 10.4萬
Pahang 144萬人 / 14席 = 10.3萬
Terengganu 102萬人 / 8席 = 12.7萬
Negeri Sembilan 100萬人 / 8席 = 12.5萬
Melaka 79萬人 / 6席 = 13.1萬
Perlis 23萬人 / 3席 = 7.6萬
Labuan 9萬人 / 1席 = 8.5萬
Putrajaya 7萬人 / 1席 = 6.8萬

MALAYSIA (total) 2757萬人 / 222席 = 12.4萬

按整體國民跟國會議席的比例計算,應該是每12.4萬名選民有一席。但上面列表可以看到,人口最多的 Selangor 卻是平均 24.6萬名選民一個議席,而人口最少的 Putrajaya 是6.8萬人一席,兩者相差甚遠。另外人口遠較 Selangor 少的 Johor、Sabah、Sarawak、Perak 等四個州份,選出的議席都較 Selangor 多。德國上議院雖然分布不平均,但人少的州的議席,卻不可能多過人多的州。馬來西亞的選區劃分明顯有問題。而且看回詳情,人口多而議席少的 Selangor 正正是反對派票倉,而人口少議席多的 Sarawak 則是政府的票倉。有沒有可能是巧合這麼巧合呢?馬來西亞 Mal-approtion 和 gerrymander 都用上,難怪反對派輸得這麼慘。

馬來西亞國會選舉 (2013)
國陣 524萬票 (47.4%) 133席 (59.9%)
民陣 562萬票 (50.9%) 89席 (40.1%)

再來談談新加坡。雖然新加坡並非單單制,是多議席制,但他也是勝者全取,即每個選區中最多票的政黨,可以一次過取得分配給該選區的所有議席。例如某選區有5席,得票最多票的政黨,可以一次過拿下5席。這個邏輯也是「勝者全取」,而非比例代表,因此可以跟單單制作比較。

新加坡國會選舉 (2011)
人民行動黨 121萬票 (60.1%) 81席 (93.1%)
工黨 26萬票 (12.8%) 6席 (6.9%)
國民團結黨 24萬票 (12.0%) 0席

人民行動黨的得票明顯地遠高於其他黨派,取得9成議席,在勝者全取的邏輯下,其實是正常表現!因為他的確是在絕大部份選區中都是最高票的政黨!而且這又不算人造多數,因為他確實取得6成的過半選票。即使是用比例代表,他也絕對可以取得過半議席。我們最多只可以說這個結果是不成比例,但不成比例本來就是勝者全取的邏輯下的必然結果。真要批評的話,也應該是人民行動黨從多方面打壓反對派和反對聲音,整個政治環境根本不公平。

是否假民主?

那這些做法是否一定是假民主呢?正如我在上面舉的例子顯示,這些做法在西方主流民主國家也是存在的。如果說他們假民主,那很多西方主流民主國家也立即要變成假民主了。我們要看回他們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

先講 mal-apportion。上面提到的美國和德國,都是聯邦制國家,需要平衡不同州份的權力,確保人口少的州份可在議會中繼續發聲,不會被人口多的州份壓倒,因此人口多的州份,議席不可拋離人口少的州份。而且他們都是只有上議院是選民數目不均,下議院是規定選民要大致平均的。兩個院之間做平衡,就可以「溝淡」其影響。

至於 gerrymandering,重點是在於要是對政黨有利的。但如果我們明知某某地區的居民是自然地偏向某政黨,因此該地區總是選出某政黨的人,我們又有沒有需要硬是將它拆開呢?例如美國某某選區內的選民很多都是黑人/拉美人/華人,他們由於各種原因是偏向投民主黨的,選出來的議員亦多是少數族裔人士。我們又是否要因為他們都是偏向民主黨,就硬是將他們拆散入不同選區呢?如果拆掉,這些少數族裔人士就很難進入國會了。

所以,我們很難因為有 gerrymandering 或 mal-apportion,就指一個地方的選舉制度就是不民主或假民主。單純為政黨利益而亂劃選區當然有問題,但如果是為其他原因,就要再研究了。

解決辦法?

要堵塞這些漏洞,第一個很理所當然的辦法,是棄用單單制,改用比例代表制。因為比例代表制下每個選區有多個議席,可以有多個人同時當選,不會有「勝者全取」的問題,選票「被浪費」的幅度會大大小於單單制,出現「人造多數」的機會亦較微。有些國家像荷蘭和以色列,採用全國單一選區比例代表制,即以全國作為唯一的選區,全部候選人一起競爭。由於不劃分選區,根本不可能有 gerrymandering 或 mal-apportion 的問題。

第二個辦法是採用同樣是單議席,但要求候選人一定要取得過半票數才能贏制度,如兩輪投票制或排序法,但效果不如比例代表制般明顯。

第三個辦法,美國和英國也一直有人主張,就是由第三方、無政黨背景的機構去劃分選區。雖然無法保證劃出來的結果一定公平,但至少不會是從政黨私利出發去劃。

我一向都是非常反對單單制的。的確,單單制容易令一黨奪得國會控制權 (靠造成人造多數),令立法過程較順暢,但也能輕易地令選民意志被政客擺弄和扭曲。比例代表制容易造成多黨制,但這可能正正是反映了民意,畢竟民意本來就是多元,甚至是混亂和難捉摸的。如何談判和整合,不正是政客的工作,是對他們的一個考驗嗎?

2013年10月30日

美國政治僵局:單單制如何選出激進派

香港很多人講起選舉制度跟政治環境的關係,總是可以像標準答案地背出:單議席單票制製造兩黨制有利政局穩定、比例代表制製造多黨制令政局不穩。但現實政治是否如此簡單呢?如果我們看最近的外國情況,似乎是倒過來才對:用比例代表制的德國,總理可望第三度連任;用單議席單票制的美國,卻出現國會停擺、政府關閉、甚至差點賴債、連累全球經濟。選制只是整個政制框架中的一部份,不能將所有政治現象都歸咎於選制。今次就談談使用單單制的美國,為何這麼多激進派可以當選進入國會,逼出政治僵局。

略談今次政治僵局

今次美國政治僵局,源於共和黨議員佔多數的眾議院,因為反對屬於民主黨的總統奧巴馬的醫療改革政策,將政府預算案和國債發行量跟醫改捆綁,要求取消醫改,不然就不通過預算案,和不提高國債發行量。不通過預算,政府就沒錢用要關門;不提高國債發行量,美國政府就可能無法再發行國債,甚至現已發行的國債會違約,屆時整個國際金融體系都會出現混亂。也就是說,共和黨將全球經濟跟奧巴馬醫改方案捆綁在一起,這當然是極為無理的做法。但共和黨即使被各界譴責,仍要拖3個星期才肯跟民主黨談出個妥協方案,放棄要求取消醫改。

新聞報道一般都將製造麻煩的矛頭指向共和黨內的激進經濟右派、重視削減財赤、減少政府干預市場的「茶黨」(Tea Party) 派系。美國是由民主、共和兩黨把持政壇的兩黨制,茶黨只是共和黨內的一個派系,並非獨自一個政黨。那到底這批激進派人數多不多呢?報道都指,國會內的茶黨議員數目不過二三十人,而國會兩院共有535人,即茶黨只佔全國會5%左右。單論共和黨內部,共有278名議員,茶黨也只佔一成左右。無論怎樣看,茶黨似乎都是少數派。但雖然茶黨議員及支持者人數不算多,由於他們可以左右共和黨的黨內初選選情,發揮了大於其人數的影響力。

我們看回國會最終表決妥協方案的情形:

參議院 100席
民主黨 54席:54票全部贊成
共和黨 46席:27票贊成、18票反對、1人不在場
總數:81票贊成、18票反對

眾議院 435席
民主黨 200席:198票全部贊成、2人不在場
共和黨 232席:87票贊成、144票反對、1人不在場
空缺 3 席
總數:285票贊成、144票反對

* 參議院民主黨54席,包括2名無黨籍、但實際上跟民主黨一致行動的議員

雖然傳媒說茶黨議員只有二三十人,但最終反對妥協的共和黨議員仍有162人,遠超過茶黨議員數目,甚至超過整體共和黨議員 (278) 的一半,可見今次並非只是少數人在鬧事。另外須留意,參議院的共和黨員是多數支持方案,眾議院的共和黨員卻是多數反對方案,也就是說眾議院中有較多激進派。這一點之後會詳細分析。先講回為何單單制下,激進派也能有這麼大影響。

套用 Duverger 法則的盲點:地區差異

「單單=兩黨、比例=多黨」的理論,是由法國政治學家 Duverger 在1950年代提出的,人稱「Duverger 法則」(Duverger's law)。但至今已經有不少學者和研究指出,選制並不是只有單單/比例一個層面可以分析,可以影響政治環境的因素亦絕對不止選舉制度,我們還要看整個政制框架的其他部份。這個法則並不如自然科學中的法則般是絕對正確,套用在實際情況時要小心。

這個法則的基本運作是甚麼呢?首先,單議席即是選區內只會有一位,拿到最高票的候選人可以當選,其他候選人那怕是跟最高票的候選人只差1票,都是落選,一切努力付諸東流 (wasted)。無論是政客還是選民,一個理智 (rational、會考量行動結果得失) 的人都不會想當落敗的那邊,所以政客會傾向聯合起來以免分散票源,選民亦會策略性投票投給較有機會當選的候選人。結果就是只會剩兩個大黨,因為第三黨、第四黨等落選的機會大,不會有人加入或支持。比例代表制則相反,每個選區選出的議席較多,候選人和政黨取得不是那麼高的票也可以當選,大家沒有壓力要聯合起來,可以隨意參選和投票,也就較容易出現多黨制。

但是否如此簡單呢?需留意此理論的分析單位是選區,「單單=兩黨、比例=多黨」是逐個選區計,並非整個議會計。假設某個使用單單制的國家的選舉中,A選區是甲乙兩黨爭、B選區是丙丁兩黨爭、C選區是戊己兩黨爭,其實並沒有違反理論,因為的確是每個選區內只有兩個黨在競爭!選區間的情況差異,與及地區性政黨的出現,是很多人套用 Duverger 法則時忽略的盲點。

例如加拿大就有個魁北克黨在國會卡位,令好幾次選舉都沒有一個黨可以取得過半議席。英國也有蘇格蘭民族黨、威爾斯黨和幾個北愛爾蘭小黨,雖然現在議席很少不足以左右大局,但回到一百年前愛爾蘭還未獨立時,愛爾蘭在英國國會可是有近一百個議席,試過幾次選舉都是因為愛爾蘭政黨卡位而沒有政黨可以取得過半議席。印度就更極端。由於種姓、語言、地域文化等多種因素,雖然是用單單制,國會內卻有近40個政黨,當中大部份都是只有不足10席的小黨。印度國會最大黨兼執政黨 INC 只有206/545席,第二大黨兼最大反對黨 BJP 更是只有116/545席。印度國會上次有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已經是1984年的事 (ps 正是 INC)。

那比例代表制又是否一定有多黨制?這就視乎選民的投票取向。的確,採用比例的國家大都是多黨制,但分裂程度則有很大差異。比利時、以色列長期有十幾個政黨,德國、奧地利則只有4~5個,前者執政聯盟組成經常更改,後者則非常穩定。比例代表制是容許小黨有發展的空間,但不一定就會小黨林立,講到底還要看民意是否分裂,選民是否會棄大黨而選小黨。有人脫離大黨自己參選,不代表選民就一定會投他。政黨數目亦未必跟政局穩定性或政府能力有關。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政局其實都算穩定,過去三十年政府更替次數跟芬蘭和挪威差不多,但一方淪落為歐豬,另一方則經濟和社會穩定。

再說一次,選制只是整個政制中的一部份,不可將一切政治現象都歸咎在他們身上。事實上 Duverger 法則本身也沒說死兩黨一定穩定、多黨一定不穩。美國雖然用單單制,也的確產生出兩黨制,但弄至今次的政治僵局,還有很多其他考慮因素。

中間選民理論的實際操作問題

另一個更直接地指出單單制會製造穩定的,是「中間選民定理」(Median voter theorem),此理論認為單單制會選出立場較中間 (極端的相反) 的候選人。

我們先假設現在是以單議席單票制進行選舉,有A和B兩位候選人參選,而競選是圍繞某一議題進行。我們再將選民依其對議題的立場從左至右排成一列,而選民會投票給立場跟自己最接近的候選人。最終當選的會是立場較靠近中間位置的那位候選人。

因為例如A是左派、B是右派。比A左的人一定投A、比B右的人一定投B、關鍵在誰拿到中間那堆人,特別是位置在最中間的那位「中間選民」。在只有兩人競爭的情況下,誰贏得中間選民就是比對面多一票,足以勝出。當然A和B誰越靠近中間就越能爭取到中間選民,所以他們會不斷將立場往中間移。簡單來說,中間選民定理認為,在單單制下,政黨會為了爭取中間選民而不斷向中間靠攏,最終也會選出較靠近中間選民立場的議員。
即使有多一位候選人參選,他一日仍站在極端位置,也只會分掉自己那邊的票,拿不到足夠的票當選,結果當選的仍是向中間靠攏的候選人。

聽起來合理,但實際政治操作絕對比理論來得複雜。

一、現實不會只有一個政策範疇。除了最重要的經濟和福利,還有房屋、醫療、交通、教育、環保、外交、軍事......無數範疇,要找出一個真正的中間點其實並不實際。在美國,槍械管制、同性婚姻、墮胎、移民......都可以成為議題。即使我們假設有90%人是看經濟/福利來決定投票,剩下看槍械、同性婚姻、墮胎、移民......等偏門議題的人只有10%好了,這10%人也仍然可以發揮影響力。

例如現在兩大黨候選人在重視經濟/福利的選民方面爭持不下,各有45%票。此時有2%其他選民跳出來,表明只會投票給支持放寬槍械管制的候選人。那除非支持放寬槍械管制會流失大於1~2%的票,而我們假設不會,因為其他選民只重視經濟/福利,那2大候選人當然是會搶住支持放寬槍械管制了。同樣地,可能又有2%其他選民,表明只會投票給支持以色列打壓巴勒斯坦的候選人,那2大候選人當然是會住支持以色列了。

人數少,不代表這群人沒影響力,有時候也可以成為關鍵少數,要看他們跟其他人的互動關係。

二、極端多元對溫和多元的差異。一般來說大家都以為民意是呈一個正態分佈 normal distribution,即立場偏向中間的人多,偏向極端的人少,但這並不一定。意大利學者 Sartori 就提出過「兩極化多元政治」(Polarized pluralism、相反為「溫和多元政治」 moderate pluralism),即民意是兩極化,多數人是明顯地偏左或右,而中間的人少的情形。在這情況下,因為明顯地左或右的政黨能集合到較多的票,站在中間反而會被左右夾擊,政黨未必會走向中間。

不講遠的,看香港,所有議員都會被定性為泛民/建制派,在重大議題上也一定是集體投票。頂多有溫和/激進派,卻沒有中間派,會一時泛民一時建制。即使香港是比例代表制,小黨可以出選,還是沒怎麼見過有中間派。

三、現實中選民和政客的行為不能完全依理性計算,或至少不是理論中的那麼簡單直接。我們知道現實中人還講感性的,選舉不只是看候選人立場,還講信任度。如果選民覺得候選人面目可憎,從一開始就不信任他,又怎會還投票給他呢?理論說候選人可以不斷向中間靠攏來爭奪中間選票,但候選人改變立場,不一定能取信於中間選民,還有機會令原有支持者干脆不投票。所以一般來說現實中的政黨不會像理論中不停改變立場。(雖然香港的確是有這種左搖右擺的政黨啦,看看某富人黨最近談電視發牌...)

事實上,也有學者指出如果真的完全從理性、計算得失的角度去解釋人的行為,那投票本身就是件怪事,因為人能從投票中直接得到的好處是近乎零,而投票時失去的時間和機會成本則明顯存在,所以某程度上投票本來就不是一件理性的行為,而是出於感性的行為。

一、二、三加起來,可以概括出現實會出現一班「真心膠」。我們從日常觀察也可以發現,政見較強烈的人通常會更踴躍投入政治。他們可以是政客,不顧勝算地參選,目標只是要在選舉中發出聲音,挑戰主流派。他們也可以是選民,明知非主流派會敗也仍然投票支持他們,甚至捐錢和做義工,因為他們的確政見相同,或是純粹不想投主流派。

相對的,即使中間立場的人人數眾多,也不一定會表達出來,不一定去投票,所以才有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政客目標是當選,當然是看實際會投票的人的立場,如果其他人真的沉默到連票都不投,人多又怎樣?不用理會,理了也沒好處。甚麼幫沉默的大多數出聲,其實是違反常理的。正常的政客往往傾向表現出較鮮明的政治立場,選民才會投票給他們,也有助搏取上新聞的機會。

看回現實,極端人士往往能對主流派施加一定壓力。例如在英國,排外主張的冒起,就令保守黨向右移,加緊批評歐盟和新移民。儘管暫時來說排外勢力離當選仍有很大距離,他們卻可以分走保守黨的支持者,影響保守黨的選情,因此保守黨才這麼多人怕了他們。美國共和黨人怕茶黨也跟這個原理有關,即儘管茶黨自己組黨不會當選,他們可以影響共和黨的選情,特別是各共和黨議員在黨內初選中的選情。

中間選民定理的問題都稍為談過了,但即使我們撇除以上的考慮,照用原版的中間選民理論了,美國依然可以選出一堆激進派。接下來要談談美國的黨內初選制度 + 選區劃分問題。

初選機制如何製造激進派

美國的政黨有黨內初選制度,應該是眾所周知。每次美國總統選舉,相關新聞往往要糾纏一整年,因為在正式選舉日前好幾個月都會有一連串黨內初選要進行。除了總統,參議員、眾議員、州長、州議會......等等全部都有黨內初選。聽起來很民主、很尊重黨員意見嘛,但也有其問題。

首先,由於黨的候選人是由初選決定而非黨中央決定,兩黨的領導層對議員的控制力其實很薄弱。即使議員不聽領導層的話來投票,領導層也不能炒了他。所以今次,就算共和黨高層明白繼續耗下去對己黨形象不利,並同意作出妥協方案,仍然有大量共和黨議員自行投反對票。領導層要考慮整個黨的選情,但個別議員只需要考慮自己的選情,最重要還是自己能否連任,保得住議席。

那議員有甚麼要考慮呢?由於要先贏了黨內初選才有要機會參加正式選舉,所以某程度上贏黨內初選比贏大選還要大件事。而黨內初選是只有左/右其中一邊的選民參加的,因此議員在初選時都要站在較明顯地較左/右傾的「黨內中間」位置。初選完後議員則要移向「全體中間」,迎戰正式選舉。假設當選了,他們又要連任,而連任時又是要先經黨內初選,所以到時候又要將立場從中間移回左/右傾......

這就是茶黨出現的時候了。茶黨雖然是少數派,可能只佔全國選民的一兩成,但在共和黨初選中卻是很重要的票源,共和黨議員要連任要贏初選,就一定要考慮他們的票會怎麼投法。茶黨更經常都威脅要「票債票償」,如果有共和黨議員不聽他們話,就會在初選中狙擊他們。狙擊方法包括直接派候選人打對台、給黨內對手政治獻金、賣競選廣告不斷唱衰、發掘黑材料......等等。所以一定是有很多共和黨議員,特別是眾議員,會怕了茶黨。這跟選舉周期有關。

眾議員任期是2年一任。考慮到初選在正式選舉前半年舉行,初選前又要先花半年時間籌募經費,每次競選周期要花差不多一整年,也就是說眾議員在2年任期去到一半,就要開始連任的選舉工程了。要在這麼短時間內從左/右傾走向中間又走回左/右傾,根本浪費時間,不如一直都維持左/右傾好了。參議員則是6年一任,反而有較多空間走位。眾議員需要長期將立場放在較激進的位置,隨時迎戰黨內初選,參議員則不用。

而有時候,由於選區劃分的關係,選區內的選民本來就多數都是共和黨支持者,那議員只需要鞏固共和黨支持者就可以當選,不需要向全體中間靠攏,茶黨的影響力就更加大了。

安全議席和選區劃分如何製造激進派

在美國,有所謂「紅州」(Red state) 和「藍州」(Blue state) 的講法,即該州的居民是一面倒地支持共和黨 (紅色) 或民主黨 (藍色) 的意思,而沒既定立場、在兩黨之間走來走去的則叫「搖擺州」(Swing state)。粗略點算過:在1996至2012年的5場總統選舉中,有31/50個州是5次都支持同一個黨的候選人,沒有改變過立場。

紅州和藍州是怎麼形成的呢?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因為兩黨的支持層多數來自既定的社會階層。例如自由派、年輕人、少數族裔、工會人士多數投民主黨,保守派、老年人、白人、基督徒和摩門教徒多數投共和黨。所以如果州份內有較多類似社會階層的人,那政治立場也就很大機會是偏向其中一個政黨。

另一方面,美國行聯邦制,各州可以自訂多個範疇的政策。如果人民不滿一個州的施政,可以自行搬到其他州份。假設某州的自由派人士居多,通過了同性婚姻或墮胎法案,自然會吸引其他自由派的人搬到該州,保守派人士則會搬走,結果州內居民的聲音和立場越來越一致。

而既然這些州份已經擺明會投票支持其中一個黨,大局已定,政黨和總統候選人在大選時就不會投入那麼多資源去這些州份拉票,也就令這些州份的選民更加不會改變立場了。

同樣地,國會也有經常支持民主/共和其中一黨的議區。總統和參議院選舉的選區是依州份範圍劃死的,但眾議院則是大部份都可以更改,而且還是由政客自己組成的委員會更改。那就糟了,又是另一個令眾議員激進的因素。

政客可以故意將選區劃成是,選民由其中一黨的支持者佔多數,保障該黨的候選人肯定能贏,即所謂的「安全議席」(safe seat)。由於某黨的候選人一定在正式選舉中勝出,該黨的黨內初選實際上就等於正式選舉,議員只需專注打贏初選,一路站在較左/右傾的位置,鞏固己方票源就可以連任了,根本不用走向中間。越是「安全」的選區,越是容易選出較激進的議員。故意將選區劃成對特定人士有利,被稱為 gerrymandering,詳細操作有機會再講,但只要有充足數據,可以看出哪個票站/地區是哪一個黨的票倉,或是哪裡的居民主要來自哪個社會階層  (也就是說傾向支持哪個黨),將選區劃成由一個黨的支持者佔多數是絕對可行的。

我們以60%做一條界線好了。美國的選舉只有兩黨參加 (即使有外人參加也不會成氣候),一個黨拿到60%即是另一個黨不足40%,要扭轉局面起碼要10%的選民改變立場,而一般來說很難有這麼多的選民同時改變立場,所以一個黨能拿到60%選票可說是相當安全的議席。

這些60%的安全議席有多少個呢?粗略點算過,在2012年的眾議院選舉中,有270/435個選區的勝出者是得到60%票以上 (包括因另一黨無派人參選而自動當選),是安全議席。也就是說眾議院中6成的議員都是只須專注如何在初選勝出,一路站在較左/右傾的位置,就可以連任了。

現時國會整體的民望是很低的,根據蓋洛普 (gallup) 民調中心在本月初的調查,只有11%美國人認同國會的工作表現,不認同的高達85%。看回過去10年,即從04年至今,國會支持率最高也只去過48%,自05年開始已是長期低於30%,自10年至今更是低於20%,國會一路以來都是民望極低的,絕對低過香港的立法會。

http://www.gallup.com/poll/1600/congress-public.aspx

儘管如此,議員的連任率卻一路高企,在2012年眾議院選舉中,有353/435個議員連任,比率高達81.1%。國會整體民望低是一回事,個別議員在自己選區內的支持度是另一回事。正如上面一大串分析所講的,全國的民情,跟個別選區內的民情,可以有很大差別。加上眾議院選區可以被 gerrymander 成安全議席,即使國會甚至政黨整體民望低,議員只要專注選區內的工作,專注打贏黨內初選,連任也沒難度。激進甚至可能是好事。

參議院則不同,選區是劃死的,不能被 gerrymander,安全議席較少,中間派較多。同樣在2012年,參議院有33個議席改選,卻只有20人成功連任,連任比率是60.6%,低過眾議院得多。另外,參議院100位議員中有2位是無黨籍 (雖然基本上跟民主黨一致行動),眾議院有435個議員卻無一個是無黨籍,也顯示參議院有較大空間當中間人士。

美國的三權分立也有關

最後,美國整體政制框架也是一大關鍵。美國採用總統制,是個三權分立、政制框架複雜的國家,總統、參議院、眾議院都是分開進行選舉,令三者可能由不同政黨控制,即「分開授權」(split mandate) 的情況。現時就是總統和參議院由民主黨控制、眾議院由共和黨控制,而兩黨都可以聲稱自己有人民支持和「授權」。由於程序上,議案是要參眾兩院各自通過後,再交由總統簽署同意才正式實行,萬一三缺一,有其中一個不同意,就會出現政治危機。相反,英國和多數歐洲國家行議會制,不實行三權分立,政府由議會選出,令兩者肯定是來自同一個政黨,或至少是互相支持,則不太可能出現美國這種政府跟國會對峙的政治僵局。

眾議院議長 John Boehner 在今次事件中的角色也值得講一講。在美國,參眾兩院的議長角色很不同。美國參議院議長是由副總統兼任 (也是副總統實際上的主要工作),由於嚴格來說他並非議員,通常是不會投票,也不會參與辯論,只負責主持會議,政治工作是由兩黨黨團代表,稱為多數派領袖 (majority leader) 和少數派領袖 (minority leader) 商量決定。參議院的議會運作模式,加上上面介紹過的選舉制度,有利參議院傾向中間政治立場。相反,眾議院議長是由多數派領袖兼任,也就是說議長要向自己的黨友負責,因此在主持會議跟決定議程時,有較大機會偏幫己方。加上上面介紹過的選舉制度,眾議員容易傾向激進,也就容易令眾議院議長也傾向將事情政治化。現時眾議院議長由反對黨出任,就出事了。

議會議長在不同國家可以有不同角色,有些有政治立場,有些保持政治中立,也有些是由不同黨派輪流出任。另外,在議會制國家中,由於政府跟議會往往是由同一個黨控制,即使議長保持中立,議會中也會有足夠的議員支持政府提案,確保施政順利。

英國下議院議長由執政黨黨員出任,但他一般只是主持會議,不投票也不參與辯論。這一點香港立法會主席是學英國的。德國和日本則規定議長由執政黨控制,副議長由在野黨控制。而意大利,慣例是參議院議長由執政黨出任,眾議院議員長由其他政黨出任 (可以是執政聯盟一部份,但一定不是最大黨)。現任參議院議長是跟總理萊塔同屬 PD 的 Pietro Grasso,眾議院議長則是由一個在野小黨 SEL 的 Laura Boldrini 出任。Laura Boldrini 以前長年在聯合國和非政府機構工作,本身政黨色彩也較淡。意大利在80年代是由親美國的基民黨 DC 執政,參議院議長由執政黨黨員出任,但眾議院卻選出跟蘇聯關係密切的意大利共產黨 PCI 黨員任議長。

今次政治僵局中,屬於共和黨的眾議院議長 Boehner 就因為受到黨內激進派施壓,一直都跟總統奧巴馬及民主黨談不攏。結果是先由參議院的共和黨領袖 Mitch McConnell 跟民主黨領袖 Harry Reid 談出妥協方案,參議院通過,再拋給 Boehner 在眾議院議程中插隊提早表決,才成功令兩院都通過方案,可以交由總統簽署作實。

去年底的財政懸崖危機 (fiscal cliff) 也出現類似情況:奧巴馬跟 Boehner 談不成,轉由參議院負責談判,最終副總統拜登跟參議院共和黨領袖 McConnell 達成協議,參議院先通過方案,再由眾議院通過。當時這個妥協方案也是在參議院得到較多共和黨人支持:

參議院 100席
民主黨 53席:49票贊成、3票反對
共和黨 47席:40票贊成、5票反對
總數:89票贊成、8票反對

眾議院 435席
民主黨 191席:172票贊成、16票反對
共和黨 240席:85票贊成、151票反對
空缺 4 席
總數:257票贊成、167票反對

兩次事件都證實參議院的激進份子較眾議院少這一點。那激進派只在共和黨內存在嗎?民主黨當然也有安全議席,也有激進派,但他們都明白己方是執政黨,奧巴馬是他們的總代表,如果他的政府倒台了,對自己也會不利,因此能團結地支持奧巴馬。在野的共和黨則沒有這種考慮,反而奧巴馬越衰對他們可能越好。何況今次爭拗是圍繞醫保改革,民主黨內不論溫和還是激進派都是同意要推行的,當然全部人都投票支持了。倒是財政懸崖救亡方案,有十幾位民主黨議員因不滿削赤內容而投了反對票。

一些背景

其實直至80年代,藍州紅州的對立情況都不如現在突出。1984年「列根」(Ronald Reagan) 尋求連任時,他可是得到近乎全國一面倒的支持,在50個州中贏了49個 (唯一輸了的是對手 Walter Mondale 的鄉下 Minnesota 州)。最近20年幾位總統都是只能贏到約30個州。以往總統跟另一黨成功合作的次數也多。翻查紀錄,幾位共和黨總統,包括艾森豪威爾 (Dwight D. Eisenhower)、尼克遜 (Richard Nixon)、和列根在位時,國會都是長期由民主黨控制,似乎又沒怎麼聽過出現政治僵局。為什麼有這個分別呢?國會,特別是眾議院,越來越激進,越來越政治化,有幾個因素。

第一個是60年代美國民權運動高漲,種族、同志、女權等議題開始打入主流討論,令民主黨和共和黨要靠邊站,一個越來越傾向自由派,另一個越來越傾向保守派。近年藍州跟紅州在推行相關政策時越走越遠,選民投票意向越來越受這些議題影響,令差異更突出。當然,Gerrymandering 也變得越來越容易。90年代蘇聯倒台,少了個共同敵人,大家也就更關注國內議題和差異了。

60年代也是引入初選制度的時候。在此之前黨的國會甚至總統候選人,都是由一班有人脈和金脈的黨領導商討決定的,他們傾向以全國整體選情為考慮,會挑出 (他們認為的) 立場較中間、較有可能在正式大選中勝出的候選人。這些議員當選後也要顧慮黨中央的意思,不能隨便走向激進。

最近看文章也有個講法,說美國現時經濟增長較十幾廿年前放緩得多,是第一次需要大刀闊斧地削赤、要認真思考政府財政理念的時候,故較容易引發社會強烈反彈。

好主意加起來變壞主意?

從原則上來說:單單制好嗎?製造兩黨制和穩定嘛,好。初選好嗎?大家有份選嘛,好。任期短一些、選舉多一些好嗎?選民能更緊密追蹤議員表現嘛,好。三權分立好嗎?多些監察和制衡嘛,好。但這些本應是好的主意全部實行起來,卻助長了美國的政治僵局。反而同樣是用單單制,但沒有初選、沒有三權分立、議員任期較長的英國,政府運作順暢得多。除了選舉制度,整體政制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有些人說香港特首梁振英不是普選產生令施政困難,奧巴馬和馬英九也是普選的,同樣是施政困難。又有人說香港立法會比例代表制容易產生多黨制、激進派和政治混亂,美國和台灣是兩黨制,近年政治也很混亂,議會也是有激進派。沒有一個選制是能解決所有政治問題的。

不少外國評論都指出,美國可能需要改變整個政制框架,才能減少出現政府三權對立引致空轉的情形。但美國很多人都自詡自國是最成功的民主國家,體制當然也是最好,而且政制框架是立國寫憲法時就訂定,是偉大的國父們留下的珍貴遺產,神聖不可侵犯。要改?難上加難。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美國政制是「錯」。正如沒有選制可解決所有問題,也沒有一種政制框框是絕對正確的。當年的美國國父們可是故意將政制設計得這麼麻煩,故意令各方互相制衡,故意製造潛在的施政障礙的。香港人愛談政制改革,但到底其他國家的政制是怎樣的呢?而這些國家為何要設計出這樣的政制?想要達到一個怎樣的政治環境?考慮了甚麼因素?作了甚麼取捨?都是值得我們參考的。要再寫下去就長到不知哪裡了,先講個結論,就是香港人談政改時愛談的直選政府首長和三權分立,其實並不為多數民主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所採用。

取得較少票、贏得較多議席

最後預告一下,希望下一篇能詳細寫 gerrymandering。單單制本身就容易產生「人造多數」(Manufactured majority),即一個政黨沒有取得過半總票數,卻得到過半總議席的情況。再加上gerrymandering 去到極致,甚至可以令整體得票較少的一方,取得較多議席。

以賓夕法尼亞州 (Pennsylvania),簡稱賓州,為例好了。賓州本身是個藍州,在2012年的選舉中,無論是總統、參議院、眾議院,整體來說都是民主黨多票過共和黨:

總統
Barack Obama (Dem) 299萬票 52.0%
Mitt Romney (Rep) 268萬票 46.6%

參議院
Bob Casey Jr. (Dem) 302萬票 53.7%
Tom Smith (Rep) 251萬票 44.6%

眾議院 (18選區總和)
All Democratic Candidates 2,79萬票 50.3%
All Republican Candidates 2,71萬票 48.8%

但賓州的18個眾議院議席中,卻是共和黨贏了13個、民主黨只贏得5個!

同樣地,看回整個眾議院435個議席,民主黨得到5997萬票 (48.9%)、共和黨得5852萬票 (47.7%),議席方面是共和黨贏234席、民主黨201席。在眾議院選舉中,民主黨拿多140萬票,卻比共和黨贏少33個議席!為什麼會這樣呢?

早前馬來西亞選舉,也有很多人批評馬來西亞的選制,指反對派拿到較多票,卻是執政黨繼續贏得較多議席,不公平,假民主,但原來美國也是這樣!希望有時間可以講解一下單單制如何產生這個怪現象。

2013年10月5日

具黎巴嫩特色的選舉

今次談談黎巴嫩國會和香港藝術發展局採用的「跨界別全票制」。

黎巴嫩與藝發局

事緣有同事參加了香港藝術發展局的選舉。老實說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我根本不會關注這場選舉,甚至可能不知道有這場選舉。當日看報紙時見到他的名字被點了出來,真的嚇了一跳:「佢又搞邊科?」看到他參選的界別,又想:「佢幾時做了XXXX界的人?」再看對手,也是資深傳媒人跟大學教授。嘩,難選。改天見到他,他立即就大吐苦水:「制度咁奇怪,都唔知點選!」又追加一句:「阿乜乜乜 (筆者本名),這樣的選舉制度,你聽過未丫?」

藝發局委員有10個位開放選舉,10個位分成10個界別,候選人須循其中一個界別參選,選民則可以每個界別都投一票,即最多投10票。也就是說候選人雖然身份上只代表其中一個界別,實際選舉時卻要面對全部選民。

想了一下,好像有印象,又不太肯定。翻查了資料,終於可以確定:藝發局是採用具黎巴嫩特色的選舉制度。(為免有讀者忘記了:黎巴嫩 Lebanon 是中東國家,位於以色列北面、敘利亞西面。)

黎巴嫩的「跨界別全票制」

先講一點黎巴嫩政治的背景。黎巴嫩的特點,是她的族群分裂是中東各國中最複雜的一個。雖然黎巴嫩大部份國民,依種族分都是阿拉伯人,但由於歷史和地理因素,他們的宗教信仰非常多元,單是政府公認具法定地位的宗教派系已經有18個,包括多個耶教和回教分支。(由於耶教在中東的發展跟西歐的很不同,難以將他們歸為一般認知中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故本文統稱他們為耶教。)

黎巴嫩過往曾多次出現派系衝突,在1975-90年的內戰中,黎巴嫩這個只有400多萬人口的小國就有超過10萬人死亡。為了阻止再有衝突發生,黎巴嫩各派系希望能設立一個較有包容性、能平衡不同派系利益的體制,增加派系合作的誘因,減低對立的風險。於是各方締結和約的同時,誕生了一個非常複雜,圍繞著派系利益而建的制度。具體來說,就是為每個派系預留一定的官職數目。

在國家領導人方面,黎巴嫩規定三大職位須由指定派系的人擔任:總統必定是耶教徒、總理必定是遜尼派回教徒、國會議長則是什葉派回教徒。這個規定算簡單的了,國會更麻煩。

黎巴嫩國會現時有128席,參考人口數據,分配給不同派系出選。整體來說,一半議席由耶教徒出選,另一半則由回教徒出任,兩者下面再分不同的分支派系。現在的分法是這樣:

(全體耶教徒 Christians 64)
馬龍尼禮教會 Maronite 34
東正教會 Greek Orthodox 14
東方天主教會 Greek Catholic 8
亞美尼亞教會 Armenian Orthodox 5
其他耶教教會 other christians 3

(全體回教徒 Muslims 64)
遜尼派 Sunni 27
什葉派 Shi’ite 27
德魯茲派 Druze 8
阿拉維派 Alawaite 2

(p.s. 因為大都是比較少見的教會名稱,我都是盡量查資料譯,不確定是否官方譯名。)

全國又分成26個選區,每個選區獲分配的派系議席又不同。例如首都 Beirut 的第3選區有10席,以回教徒為主:Sunni 5、Shi’ite 1、Druze 1、Greek Orthodox 1、other christians 2。首都東面一個叫 Matn 的選區則8席全都屬於耶教徒:Maronite 4、Greek Orthodox 2、Greek Catholic 1、Armenian Orthodox 1。

參選人必須申報他的宗教信仰,並且須循所屬派系的議席出選。例如某君是 Sunni,他就只能在有 Sunni 議席的選區,循 Sunni 議席參選。沒有 Sunni 議席的選區,例如上面提到的全是耶教徒議席的 Matn 選區,信奉 Sunni 的某君就不能參選了。

投票方面採用一種特殊的「跨界別全票制」。選民在投票時可以投多於一票,也可以投給其他派系的候選人,但不能超過每個派系的應選議席數。例如一位 Beirut 第3選區的選民,最多可以投10票,就是相應地投給5個 Sunni 候選人、1個 Shi’ite、1個 Druze、1個 Greek Orthodox、2個其他少數派系。他不可以將10票投給5個 Druze 和5個 Orthodox,因為這兩個派系各自只會選出1個議席。但他又可以只投4票,給4個 Sunni 候選人,因為沒有超出派系的應選議席數。

投票可以跨派系,但點票時又回復成每個派系分開計算。如果選區會選出N個派系議席,就由循該派系出選的N位最高票人士當選。我手上沒有實際選舉數字,假設一堆好了。

假設 A 選區有1萬名選民,有8席,Sunni 2、Shi’ite 2、Maronite 4,以下是選舉結果:

Sunni (1) 8000 **
Sunni (2) 6000 **
Sunni (3) 4000
Sunni (4) 2000

Shi’ite (1) 7000 **
Shi’ite (2) 7000 **
Shi’ite (3) 3000
Shi’ite (4) 3000

Maronite (1) 7000 **
Maronite (2) 7000 **
Maronite (3) 6000 **
Maronite (4) 5000 **
Maronite (5) 4000
Maronite (6) 3000
Maronite (7) 3000
Maronite (8) 2000
Maronite (9) 2000
Maronite (10) 1000

當選者就是2位最高票的 Sunni 候選人、2位最高票的 Shi’ite 候選人、以及4位最高票的 Maronite 候選人。留意即使 Shi’ite (3) 得到6000票,比 Maronite (3) 和 (4) 都多,依然是由後者當選,因為 Shi’ite 議席的配額已經用完了。

黎巴嫩國會選制大致上是這樣運作。

選制背後考慮

這個制度的設計本應是用來平衡各派系利益,減少衝突。因為這樣既保障選出來自不同派系的議員,又可以確保他們須向其他派系的選民拉票,不會只顧自己派系的利益。但仔細點想,這樣選出來的議員到底會代表誰的利益呢?如果候選人是出身自 A 派系,循 A 派系議席出選,但在該選區內卻是 B 派系的選民較多,那候選人到底應該向  A 派系的選民拉票,還是 B 派系的選民拉票?其實都幾自相矛盾!

看看實況,來自不同派系的黎巴嫩政客,在選舉時的確會結盟,呼籲支持者配票,增加當選機會。但這個結盟多數是純粹從選舉角度著想,不是從政治取態角度著想,不代表選完他們真的會繼續在國會合作。反正就是入了議會再講。

加上全票制的特性是,只要有過半選民都以同樣方式配票,那不管其他選民怎麼投票,都一定是前者支持的候選人全部當選。例如在上面的假想選區中,有大約7千名選民的投票方式是基本上一樣,將自己手中的8票都投給同樣的8位候選人,那這8位候選人就每人都至少會有約7千票在手,幾乎肯定全部當選。雖然他們來自不同派系,但仍然可能是屬於同一個政黨,或同一個選舉同盟。拉攏選區內佔多數選民的派系的支持,也因此變得更重要,少數派的聲音反而變得更加不重要。

還有,那些在選區內人口少到沒有獲分配議席的派系又怎麼辦呢?例如上面提到的 Matn 選區,雖然有8席,卻全都是分配給耶教徒。萬一我是住在 Matn 的少數中的少數的回教徒,不就只好保持沉默?誰來幫我出聲?白頭髮資深傳媒人?

再想深一層,是否每個派系都獲分配議席就是最好做法?制度如此重視派系,會否反而令政治繼續圍繞著派系在轉?

到底該採用一個怎樣的選制才最好,不同派系和政黨都有不同看法。近期似乎又有政黨提出應該採用大選區比例代表制,讓不同派系和政黨直接對戰,才更能反映選民真正看法。

不過黎巴嫩政治最惡搞的,還是很多人根本不會跟著制度和規則來玩。例如被歐美國家視為恐怖組織的「真主黨」(Hezbollah),在國會中只有12席,但他前有武裝勢力 (游擊隊),後有外國勢力 (敘利亞和伊朗),跟他吵起來他就放個炸彈殺死你當解決,大家都怕了他,實際影響力遠遠超過國會中的議席。

回來香港

香港藝發局的選舉,只有10個議席,每個界別亦只會有1名候選人,比黎巴嫩的簡單。但上面提出的一些針對黎巴嫩的問題,也可以應用在今次藝發局選舉中。到底候選人應該代表整個藝術界還是自己的所屬界別?候選人會否重視向選民多的界別拉票,而忽略選民少的界別?有不同界別的候選人組成聯盟,互相配票,到底有何意義?最後就是,即使選了進去,其實這10個委員只佔整個藝發局的一部份,能發揮多大影響力?

為很多人咎病的選民登記制度就更不用提了。有些所謂藝術團體可以幫大量顧客會員註冊為藝發局選民,與此同時很多自以為是文化人的個體戶卻註冊不到或不知道如何註冊。結果就是幾個團體的會員已經佔了大半選民,誰能拉動他們的票,基本上已經等於贏了一半。

雖然中央常常說「不要照搬西方那一套」,也不用搬黎巴嫩那套吧?不過嚴格來說黎巴嫩的方位也是在西方呢......

香港最近談改革功能組別,也有人提到類似「界別提名、全港投票」的意見。但一改動選民基礎,就一定牽涉到功能組別的定位和性質問題,特別是議員將會代表誰的利益的問題,非常敏感。要克服這些問題相當困難,大家提出和分享意見本身是好事,但個人來說並不看好能夠成功改革功能組別。至於功能組別是否值得我們費心去研究怎麼改革,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2013年10月3日

貝盧斯科尼煽風點火變後欄起火

意大利再次陷入政治危機。本來已經脆弱的執政聯盟,成員之一的「自民黨」(PdL) 聲稱因不滿政府的加稅方案而脫離聯盟,總理「萊塔」(Enrico Letta) 決定攤牌,要求國會進行信任投票,測試政府是否仍有國會過半支持。如果信任投票不獲通過,萊塔政府就要倒台,意味意大利很大機會要提早大選。距離上次選舉 (今年2月) 還不到一年時間。

貝佬搞事只為自己

外界相信自民黨退出的真正原因,是領袖「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以下簡稱「貝佬」) 的逃稅案在上月被法院終極判處敗訴,即是一直以來來多管齊下逃避官司和刑責的貝佬,終於要面對判罰。根據相關法例,國會將在本周五表決是否褫奪貝佬議員資格和禁止參政,預計國會內多數政黨都會投贊成。萬一貝佬失勢,其他纏著他不放的官司也會接踵而至、加速審判,到時貝佬肯定輸得更慘。所以他決定盡地一鋪,逼國會提早解散來拖延時間。其實貝佬早前已要求萊塔通過司法部介入,或希望總統「納波利塔諾」(Giorgio Napolitano) 特赦,但都被兩人明確拒絕,指會損害法治。

重新大選只會令局勢更亂。根據上星期的民調 (即在危機爆發前調查),目前貝佬領導的自民黨,跟萊塔所屬的「民主黨」(PD) 支持度不相佰仲,而反建制、表明不會跟兩大黨任何一方合作的「五星運動」(M5S) 亦有一定支持,重新大選也難說誰會勝出。即使選舉結果是自民黨稍勝一籌,由於意大利國會選制複雜,他也不可能在國會,特別是參議院,獲得過半議席,無法順利執政,打破各派互不相讓的政治僵局。

也就是說,現在貝佬推倒萊塔政府重新大選,對意大利政局全無好處,唯一好處就是可以延遲自己被踢出政壇這件事,他這樣煽風點火純粹是為了個人利益!但貝佬這樣搞事,如意算盤會打得響嗎?不少自民黨黨員都公開表明不贊同貝佬這個決定,指出不應該在歐債危機還未過去時再加深政局亂象,不排除會集體倒戈投票支持萊塔政府,貝佬搞事的結果是後欄起火!在考慮到各種可能情況後,貝佬最終屈服,放棄推倒萊塔政府,指示自民黨在信任投票中投贊成票。萊塔出乎眾人所望,贏了貝佬一場。

萊塔政府要撐下去需有自民黨員倒戈

先來看看現時意大利國會組成,幫萊塔政府數數票。意大利國會分參眾兩個議院,權力相當,萊塔政府需同時在兩院都得到支持才能施政。

簡單講一講意大利的選舉制度。意大利現時採用「半開放」比例代表制:幾個政黨可以合組一個「政黨聯盟」參選,選票上會列出所有參與的政黨,選民投票時投給個別政黨,而點票時會先將聯盟各黨的總票數加起來,計算聯盟獲得的整體議席,然後再計算聯盟內各政黨分得多少議席。由於最高票的聯盟可以自動得到額外議席,而且進入國會有門檻、低於一定票數不會有任何議席,政黨多數都會合組聯盟谷高總票數。

眾議院方面,全國最高票的政黨聯盟可自動得到55%議席。由於這個機制,總理萊塔的民主黨在眾議院有293席的近半數議席 (316過半),加上支持政府的「公民選擇」(SC) 的47票 ,執政聯盟單憑自己本來已經掌握的議席,已可在眾議院通過信任投票。

意大利眾議院議席
民主黨 PD 293 (左派、支持政府)
五星運動 M5S 106 (反建制、反對民主黨也反對自民黨)
自民黨 PdL 97 (右派、已退出政府)
公民選擇 SC 47 (中間/改革派、支持政府)
左翼環保 SEL 37 (左派、反對政府)
北方聯盟 LN 20 (右派、反對政府)
其他 30
Total 630

但參議院不同,最高票的聯盟可得到的額外議席並不是全國計,而是逐個省份分開計,所以左右兩大黨都分別在幾個省份拿到額外議席,結果就是雙方勢均力敵,民主黨並無優勢。正是由於雙方都沒優勢,大選後民主黨和自民黨這兩個死對頭才被迫合組執政聯盟。

意大利參議院議席
民主黨 PD 108 (左派、支持政府)
自民黨 PdL 91 (右派、已退出政府)
五星運動 M5S 50 (反建制、反對民主黨也反對自民黨)
公民選擇 SC 20 (中間/改革派、支持政府)
北方聯盟 LN 16 (右派、反對政府)
其他 36
Total 321

現在自民黨退出,靠民主黨和公民選擇只有128票,離過半的161票還差33票,一定要拉攏其他參議員支持。在其他類別的36個參議員中,大約有10人傾向支持政府,但剩餘的應該很難再說得動,而北方聯盟也是不可能支持政府的,所以萊塔政府唯一能指望的,就是自民黨跟五星運動的141個參議員中,有二十多人願意倒戈。

(部份政黨雖然不支持萊塔政府,但也不支持貝佬,所以將貝佬逐出國會的決議,預料會同時得到民主黨、五星運動、公民選擇及其他小黨們的絕大多數議員支持。)

五星運動是由前搞笑藝人、現在擔著反建制大旗、經常在寫 blog 和街頭演講時爆粗大罵兩大黨的 Beppe Grillo (筆者稱為「意大利版黃X民」) 最近組成,今年2月大選第一次參選即有多人當選。五星運動的議員多是純粹為了在參選名單上湊夠數、拉雜成軍、全無從政經驗的路人,因此 Beppe Grillo 對他們的控制力有多強實在很難評估。萊塔希望以大義名份說服部份路人倒戈支持,但要從這裡湊過二十多票始終相當困難,接下來就要旨意自民黨員倒戈了。

自民黨員雖是貝佬屬下,但也有理據可以說服他們倒戈。

自民黨員倒戈現在是最好時機

首先,正如我之前所分析的,推倒政府和重新大選只是對貝佬個人來說有幫助,對其他人,即使是貝佬的下屬,其實也無甚好處。重新大選,前景不明,但如果選擇留在執政聯盟,至少自己還是高官,可以拿高薪、出入大場面、擺官威,感覺良好。對自民黨這批已經加入了萊塔政府的人來說,繼續支持政府反而有好處。而對本應是支持右派和貝佬的商界來說,政局穩定和萊塔政府推行的改革也有助營商,貝佬胡亂引爆炸彈加深歐債危機反而不妙。

而且現在跟貝佬反面也有其時機性。如果倒戈者自行組成新黨,繼續跟萊塔政府合作,捱到國會今屆任期結束,那將會是5年後的2018年,屆時政府應已穩定局勢,執政聯盟民望應可回升,說不定能在重新大選中勝出,繼續執政。自民黨則會因分裂失去大量議席,難以再威脅政府,加上貝佬被逐出國會和受連串官司困擾,5年後又已經82歲 (貝佬剛過77歲生日),較難東山再起。當然,倒戈者要夠多才有用,人太少則容易被貝佬反過來擊破。早前傳媒報導有至少25個參議員計劃倒戈,最多可能會達40人,考慮到自民黨參議院黨團只有91人,倒戈人數算相當多。

過去貝佬每次遭遇打擊,最後都能拼出個絕地大反擊,可謂打不死的蟑螂,不可小看。他過去曾3次出任總理:1994-95年、2001-06年、2008-11年,總共9年,前後跨越近20年,綜觀全球也很少人能跟他相比。貝佬能縱橫意大利政界廿年,一直在右派陣營中無人能夠挑戰其地位,一來他本身很有錢可以大灑金錢競選,二來不可否認他出鏡時有其個人風格和魅力,三來也是最重要的,他控制著意大利多間傳媒,可以一直洗支持者的腦,說他所有的壞新聞都是被人抹黑和陷害。他的手下也深明背叛他有很大風險,但還是有這麼多人願意倒戈,最終逼得貝佬投降,這在意大利政壇可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

其實自民黨在幾年前也面對過一次分裂。2010年時,本屬黨內極右派的眾議院議長 Gianfranco Fini 見貝佬受歐債危機影響民望不斷下跌,自行組成新黨「未來與自由黨」(FLI)。貝佬在2011年黯然下台,Gianfranco Fini 等人跳船似乎是正確決定。但 FLI 一直搞不出甚麼新花樣,在今年的大選中得票不足1%,幾乎全軍覆沒,Gianfranco Fini 本人更落選。相反貝佬在旗下傳媒大肆宣傳加玩民粹狠批新政府改革措施後,民望神奇反彈,雖不至於贏回國會多數議席,但仍足以左右大局。事件令意大利人再次記起貝佬這個人有多難纏。

但 Gianfranco Fini 的反叛跟今次自民黨內亂畢竟有很多差別。Gianfranco Fini 雖然有知名度,但勢力只是一般,亦非貝佬嫡系,脫黨時未能帶走其他重量級人馬 (一個政府部長級人士也沒有),只帶走了自民黨約400個議員中的30多個。現在跟貝佬公然反檯的有多個黨內要員,甚至包括多年來擔任貝佬副手、被視為他可能繼承人的黨秘書長 Angelino Alfano,對自民黨整體甚至貝佬個人來說都是重大打擊。當年 Gianfranco Fini 帶走的人數完全不足以動搖貝佬政府,但今次倒戈人數眾多,可令形勢大幅傾向萊塔政府。加上貝佬今次失敗後,個人權勢只會有減無增,大圍形勢跟當年差很遠。

貝佬現在肯屈服,也是因為明白自己堅持推倒萊塔政府的話將會有大量議員倒戈,屆時不但推不倒政府,反而令自民黨分裂和影響力大減,自己也依然會被逐出國會,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毫無益處。相反肯退讓的話,雖然自己仍會失去議席資格,但至少自民黨不會分裂,自己仍可透過手下能發揮一定影響力,不至於全敗。

無論如何,今場仗貝佬都肯定是打輸了。

意大利政局圍著貝佬走已經整整廿年

意大利戰後,右派陣營一直由受美國和天主教會支持的基民黨 (DC) 一黨獨大,左派則由親蘇聯的共產黨 (PCI) 和親英美的社會黨 (PSI) 兩黨瓜分,所以基民黨往往能成為國會最大黨。從1946至1993年的47年中,有41年總理都是由基民黨員擔任,而剩下的6年基民黨也有參加執政聯盟,一黨獨大的情況跟跟日本的自民黨類似。

可是這個維持了將近半個世紀的政局卻在1993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年數名專門調查黑手黨案件的檢察官和法官接連被殺,輿論開始要求政府加強打擊貪污問題,隨之而來的是多宗涉及當權政客、商人、甚至黑手黨的案件同時曝光。作為執政黨的基民黨和社會黨支持度在數個月內崩潰,多名基民黨高層甚至前總理都要出庭受審,屬於社會黨的前總理 Bettino Craxi 更在1994年流亡突尼西亞逃避官司。

貝佬就是在這個時候踏入政壇。作為立場偏保守的意大利首席傳媒大亨,貝佬被剩餘的右派人士推出來擔任新領袖,以「有賺錢能力=有管治能力」作為主力賣點,兼且繼續大罵左派是共產黨不可信任。加上他的傳媒王國造勢,輕易吸納離開基民黨的右派選民,在1994年的大選中急速冒起,瞬間成為國會第一大勢力。當時貝佬創立了一個叫「意大利前進黨」FI 的政黨,後來改名為自民黨 PdL,一直是右派的龍頭。

左派方面,意共雖然基本上沒有牽涉入貪污案件,但也因為蘇聯瓦解,世界潮流不再流行共產主義,在1991年將黨名改為左翼民主黨 PDS。此黨跟部份基民黨剩餘左派,以及社會黨剩餘人士整合,在2007年再改為民主黨 PD。由於左派在整合後放棄共產主義銜頭、向中間靠攏,開始得到中間選民支持,終於有望跟右派爭奪政權。(現任總統納波利塔諾也是前共產黨黨員和前左翼民主黨黨員,只是由於當總統要保持政治中立,在2006年上任後已經退黨。)

1994年至今的歷屆意大利總理:

1994-95:Silvio Berlusconi (右派)
1995-96:Lamberto_Dini (獨立、官僚)
1996-98:Romano Prodi (左派、前基民黨左派)
1998-00:Massimo D'Alema (左派、前共產黨)
2000-01:Giuliano Amato (左派、前社會黨)
2001-06:Silvio Berlusconi 2nd time (右派)
2006-08:Romano Prodi 2nd time (左派、前基民黨左派)
2008-11:Silvio Berlusconi 3rd time (右派)
2011-13:Mario Monti (獨立、官僚)
2013-:Enrico Letta (左派、前基民黨左派)

1994至2013年這廿年間,政局不再像之前般由基民黨一黨獨大,而是左右派互有勝負。但無論是叫前進黨還是自民黨,這個右派的龍頭政黨都是圍繞著貝佬一個人在運作的政黨,貝佬變成右派的化身,無人能挑戰其地位。意大利政壇表面上是左右對決,實際上是貝佬對反貝佬的對決。

這廿年的黨爭並沒為意大利人民帶來多大益處,官商黑道依舊勾結,經濟長期停滯,社會缺乏進步。加上歐債危機爆發,民眾對兩大黨的失望不斷加深,也因此大罵兩大黨是廢柴的 Beppe Grillo 和他的反建制五星運動能在近期極速冒起。但五星運動加入戰圈後,左右兩大黨均流失選票,在參議院選制偏向比例代表制的情況下,更難有政黨在參議院得到過半議席,反而令政局更加不穩。

現在自民黨部份黨員寧願冒險倒戈也要支持萊塔政府,令貝佬權勢下滑,有望維持一個左右共治的格局,穩定意大利政局。貝佬為自己利益而煽風點火,卻引至後欄起火,甚至可能是引火自焚。希望他快點學周處除三害,自己除掉自己這個意大利政壇的毒瘤,為意大利、歐洲、甚至全世界做一件好事。



P.S. 題外話。筆者估計,跟貝佬有深仇大恨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Economist) 編輯部正在開香檳慶祝,並且準備在下一期中大篇幅地繼續向貝佬落井下石。經濟學人曾多次在封面直接唱衰貝佬,指他為害意大利十多年,應該盡快自動消失、退出政壇。貝佬亦曾多次反擊,控告經濟學人誹謗,但都敗訴兼被經濟學人加多兩錢重地恥笑。

2013年9月29日

2013德國大選:默克爾的魔力

德國上周日舉行大選 (9月22日),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CDU) 繼續成為國會第一大黨,默克爾料可順利連任,差別只是在她要找另一個政黨做執政聯盟拍檔。外界也關注她連任後會如何應對歐盟改革的問題。

德國選制:等同比例代表制的一人兩票

又是從選制講起。德國國會有上下兩個議院。上議院不設直選,由各州政府委任,亦無任期限制,視乎各州政府決定何時換人。下議院權力較大,負責選出總理,全民直選產生,最長4年要改選一次,今次的德國大選就是指國會下議院選舉。

德國下議院的標準議席數目是598席,採用一人兩票,有兩種議席。「第一票」是投給單議席單票制的299席「單單議席」,「第二票」則是投給參考比例代表制分配的299席「調整議席」,分配議席過程其實幾複雜。一、先根據全國第二票總得票比例,計算各黨的目標議席。進入國會門檻是全國5%得票,即只有高於此數字的政黨才會獲得議席。二、計算各黨贏了多少單單議席。三、將各黨目標議席,減去已經取得的單單議席,計算各黨可以得到多少調整議席。就這樣講可能不太明,來看看實際運算的例子。

例如今次選舉,第二票的全國得票比例是這樣:
政黨‧得票比例‧較上次
基民盟 CDU 34.1% (+6.9%)
社民黨 SPD 25.7% (+2.7%)
左派黨 LINKE 8.6% (-3.3%)
綠黨 GRÜNE 8.4% (-2.3%)
基社盟 CSU 7.4% (+0.9%)
自民黨 FDP 4.8% (-9.8%)
新選項黨 AfD 4.7% (+4.7%)
其他 6.3%

首先,只有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社民黨 SPD、左派 LINKE、綠黨 GRÜNE 等4個黨通過5%得票的國會門檻,因此之後的計算都只需計此4黨。自民黨 FDP 和新選項黨 AfD 過不到5%,一席都拿不到。可以進入國會的4個黨的總得票是84.3%,此為分配議席的基數。例如 CDU 的得票率是34.1%,所以其目標議席比例就是 34.1% / 84.3% = 40.5% 議席。SPD 的得票率是 25.7%,所以其目標議席比例就是 25.7% / 84.3% = 30.5%議席。如此類推。

政黨‧單單議席 + 調整議席 = 總議席 (議席比例)
基民盟 CDU 190 + 65 = 255 (40.5%)
社民黨 SPD 59+ 133 = 192 (30.5%)
左派黨 LINKE 4 + 60 = 64 (10.2%)
綠黨 GRÜNE 1 + 62 = 63 (10.0%)
基社盟 CSU 45 + 11 = 56 (8.9%)
自民黨 FDP 0
新選項黨 AfD 0
其他 0

接下來,CDU 的目標議席是40.5%,但它在單單議席方面已經贏了190個選區,所以在調整議席方面只取得65席,好讓兩種議席加來達到40.5%。SPD 在單單方面只贏到59席,要達到30.5%的議席數目,就要在調整議席方面拿多一點,有133席。LINKE 和 GRÜNE 支持率較低,幾乎贏不到任何單單議席,獲得的議席以調整議席為主。CSU 跟 CDU 一樣,單單議席遠多過調整議席。

德國下議院的議席分配基本上是這樣計出來。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人兩票,其中一半為單議席單票制,但在另一半的議席都是用作調整之下,整體議席數目其實跟全按比例代表制分配沒有分別。

此一人兩票制,跟香港、台灣、日本等地的不同。在港台日,兩種選票投出來的兩種議席是互不相干,分開計算的。例如香港,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是分開計,在台灣,地區立委和不分區立委是分開計,日本也是小選區和比例區分開計。兩票分開計的叫「並立制」。而在德國,如上面所介紹,是兩者會互相影響,得到多少單單議席會直接影響得到多少調整議席。兩票互相關連的則叫「聯立制」。英文名比較複雜,並立制叫 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MMM),而聯立制叫 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MMP),一個強調 majoriarian 即單單制的存在,另一個強調 proportional 反映最終議席傾向按比例計算。

如果有讀者夠「神心」,拿計數機核對一次,會發現今次國會共有630席,而非開頭講的標準的598席。這涉及一個叫做「懸掛議席」(overhang seat) 的額外加位制度,但因為太複雜了,不再另外講,總之大家明白德國下議院大致上是按比例計算議席就可以了。選制的事情講到這裡。

德國政黨簡介

選舉前,德國的執政聯盟由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 加上自民黨 FDP,2個黨組成。但今次選舉中 FDP 只有4.8%票,達不到進入國會的5%門檻,這個執政聯盟組合已經不可能繼續,CDU/CSU 必須另覓拍檔。招攬對象當然是能力進入國會的剩餘3個政黨:社民黨 SPD、左派黨 LINKE 或綠黨 GRÜNE 其中一個。一般都預期結果會是 CDU/CSU + SPD 組成新一屆政府,而屬於 CDU 的總理默克爾可以順利連任。

有沒有可能是 SPD、LINKE 和 GRÜNE  3 個黨,排除掉 CDU/CSU,自己合組新執政聯盟呢?數學上可能,實際政治上不可能。又為什麼總是將 CDU/CSU 並列,將他們倆講成是同一個政黨般呢?接下來要講解一下德國政黨間的關係。

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兩者名字不同,成員也不同,但一般會將兩者當成同一個政黨,因為兩者政治取態大致一樣,也合作無間。兩者都以C字 (基督教) 為銜頭,主要支持層是中間偏右、偏保守的耶教徒 (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教)。那兩者不就會互爭選票嗎?又不會,因為 CSU 只會在南部的「巴伐利亞」州 (英 Bavaria 德 Bayern) 活動,而 CDU 則是在巴州以外地區活動,所以完全不會爭票。這個現象跟德國的歷史背景有關,主要是南部巴州的歷史和政治文化跟北部不同,因此會自己有一套政黨,保持一定獨立性。CDU/CSU 在國家層面上每事合作,每次都一起組成政府和支持同一個人當總理,但兩黨在架構上仍是分開的,無主從關係。例如 CDU 曾在2次大選中支持 CSU 的「總理候選人」(Chancellor candidate) 選總理,只是該2次大選中他們都落敗,所以至今仍未出現過由 CSU 代表出任總理的例子。(德國是議會制國家,總理並非由全民直選而是由國會選出,所以政黨在選舉時會推薦一位「總理候選人」,預先告知選民如果自己進入國會會推薦誰當總理。)

社民黨 SPD 為德國歷史最久的政黨,也是最主要的中間偏左政黨,二戰後所有德國總理不是出自 CDU 就是出自 SPD。出於執政的需要,兩黨早已向趨向務實、向中間靠攏,實際上他們的立場已經越來越相近,甚至曾經合作籌組執政聯盟,這在1966至1969年,還有2005至2009年出現過兩次。其中05至09的一次時就是由默克爾擔任總理,而出任財長的,正是默克爾在今次選舉中的主要對手、SPD 總理候選人 Peer Steinbrück。因此外界也傾向相信兩派在今次選舉後會再次合作,尤其是當國會剩下的兩個黨,左派黨 LINKE 和綠黨 GRÜNE 的政見都比 SPD 更左傾,也就是說跟 CDU 的差距更大、更難合作。

左派黨 LINKE 是德國國會內最左的政黨,立場本來就跟其他政黨有距離,但更致命的是,他是由前東德共產黨的餘孽創立的。如果邀請 LINKE 加入執政聯盟,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肯定會惹起很大爭議,所以 CDU 和 SPD 都從不願這麼做。支持 LINKE 的,主要是那些統一後生活無大改善、或是適應不到社會環境改變、甚至是仍然真心支持共產主義的前東德老左派。(東德共產黨正名是「統一社會黨」SED,德國共產黨 KPD 另有其黨。)

最後一個成功進入國會的政黨是綠黨 GRÜNE。他的名字「綠色」,點出了他是一個支持環保主義、干預市場的政黨。GRÜNE 的得票在前東德較低,在大城市和南部較高,支持者多是年輕、都市、中產人士,是個偽左膠政黨。

簡單來說,新一屆德國國會的4/5大政黨的立場從左至右排列的話:
(左傾) 左派黨 LINKE >> 綠黨 GRÜNE >> 社民黨 SPD >> 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 (右傾)

只得到4%得票而未能進入國會的兩個黨,自民黨 FDP 和新選項黨 AfD,可以放在比 CDU/CSU 更右的位置。兩黨的情況會在稍後再講。

從數學上看,SPD + GRÜNE + LINKE 夠票達到國會過半數,可以組織執政聯盟,但上面都講過,其他政黨一向是不讓 LINKE 「埋堆」的,所以這個組合不會實現。CDU/CSU + LINKE 也是不可行,SPD + GRÜNE 則不夠過半,所以剩下的選擇就是 CDU/CSU + SPD 或 GRÜNE。一般相信新一屆政府將是 CDU/CSU + SPD。

無論如何,屬於 CDU 的總理默克爾都一定能夠連任,問題只在於她的執政聯盟合作對象是 SPD 還是 GRÜNE。

德國政界的和理非非

CDU/CSU 和 SPD 兩大黨,本應是競爭對手,不是應該奉行兩個凡是 (凡是敵人支持的都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都支持),在議會內惡鬥一番才是嗎?竟然合作?德國這種政黨不分執政黨反對黨,沒有永遠敵人的政治文化,被稱為「合作/共識民主」(consociational / consensus democracy),跟納粹黨和希特拉這段黑歷史有很大關係。時間回到上世紀20年代 (192X年)。當時德國剛剛廢除帝制,人民初嘗一人一票選政府的滋味,但由於採用比例代表制,國會內多黨林立,政黨間紛爭不斷,還有無數反民主勢力一直希望政制倒退,政府運作非常困難。後來納粹黨和希特拉以一副救世主姿態出現,不斷用震撼人心的演說稱德國需要強人政治,德國人還真的「落搭」支持他,結果落得慘烈下場。(早前很多人寫文講希特拉怎樣靠暴力團上位,但暴力團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所以德國人在戰後投票時往往非常務實,不會再輕信政客口號,一定要看實際政績,盡量「和理非非」。(順帶一提,奧地利也是因為這段黑歷史,戰後政壇也是長期和理非非。) 即使德國選制實際上仍然是比例代表制,而且門檻只是5%不算高,一路以來選民都是傾向投「大路」政黨,很少會投給新興政黨,能夠進入國會的政黨非常少。

1949年戰後德國 (西德) 的第一次選舉,CDU/CSU + SPD 2大黨已經一舉取得國會近7成議席,情況更戰前差天共地。1953年的第二次選舉時選民投票更集中,CDU/CSU + SPD 取得8成議席。1957年大選,向大黨傾斜的現象去到顛峰,CDU/CSU 破天荒地在比例代表制下取得50%過半票數及53%議席,可以單獨執政。加上 SPD 的話,兩大黨共得到82%選票和88%議席。之後在60和70年代,德國國會整整廿年都只有 CDU/CSU + SPD + FDP 3個政黨。

隨著80年代環保主義受到重視,還有90年代東德的拼入,國會才出現新勢力:GRÜNE 和 LINKE。今屆選舉 FDP 被踢走,國會只剩4個,而當中 CDU/CSU + SPD 兩大黨加起來有67% 選票和80%議席,可見德國政治在戰後並沒有如戰前般,因為採用比例代表制就趨向分裂。(順帶一提,香港的所謂第一大黨民建聯,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的地區直選中取得20%選票和25%議席。)

再給一些參考資料。德國在戰前的1919至1933年的14年間,換過14次總理,剛好一年換一次。而戰後的1949年至今的64年間,只有過8位總理,平均每人做8年。由於默克爾再次連任,這個平均數還會再提高。

當然,SPD 現階段都放風說不會輕易跟 CDU 組成聯盟,畢竟如果一開始就講明會合作,那選民還投你票幹嘛?不如直接投 CDU 啦!何況合組聯盟也有不少考慮。要談判一套新的聯盟政綱,還有兩黨各分配多少內閣官職,根據過去經驗是不難解決的,問題在選民到下屆選舉時會如何評價兩黨呢?兩黨的差別會不會模糊化呢?政府做得好是誰的功勞呢?是不是可以「榮辱與共」呢?這些在加入執政聯盟時也是很大考慮。

就講回現時執政聯盟 CDU/CSU + FDP 的情況。上次2009年選舉時,CDU/CSU是得到33.8%票,FDP 有14.6%,合共48.4%。今次選舉2黨加起來仍有46.3%,但卻是 CDU/CSU 升至 41.5%,而 FDP 暴跌至只有 4.8%,連進入國會的5%門檻都過不了!過去4年的合作期間,選民明顯對兩派的評價明顯有差異,將功勞都歸給默克爾和 CDU/CSU,並且將票全都投給 CDU/CSU,FDP 明明也是執政聯盟一部份卻玩完。FDP 高層,在現屆執政聯盟內出任副總理的 Philipp Rösler 和外長的 Guido Westerwelle 等人,不但沒得繼續做高官,連國會議員都不行,變成雙失政客!

不然再看2005年和2009年的差別。這段期間 CDU/CSU 是跟 SPD 合作,但選民也是對 CDU/CSU 評價好過 SPD。經過4年,CDU/CSU 得票從 35.2% 變成 33.8%,相差不遠,但 SPD 就從 34.2% 急跌至 23.0%!莫非默克爾身上有魔咒,誰跟她拍檔都是死路一條?因此也有分析不排除 SPD 拒絕再次跟默克爾這個死神合作,最終 CDU 要找 GRÜNE 合組新政府。

默克爾的魔力

默克爾從2005年開始出任總理,2009年連任,已經做了8年,再連任並且做滿任期,即是做到4年後的2017年的話,就是當了12年總理。12年總理,算很長了,沒甚麼他國民選領袖能相比。(但12年在和理非非的戰後德國仍只是第3長時間,有2位總理試過連任更多次。) 她還是德國歷來第一位女總理。我們也不可忘記,默克爾是東德出身,1990年東德共產黨倒台、東西德確定合併才開始從政,這麼快能爬到統一後的德國總理寶座還坐這麼久,絕對不是簡單人物。除了施政能力,她在掌握民意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強,每次有政治炸彈爆發都能安全過關,是她能長期在位的關鍵。

每次有內閣成員爆出醜聞,默克爾都能毫不留情地切割。例如在2005年起已經擔任教育部長,是默克爾長期幫手的 Annette Schavan 在今年初爆出博士論文有抄襲 (plagiarism),默克爾也很快就接納 Annette Schavan 的請辭。(咦,教育部長論文抄襲,性質聽起來好像發展局長經營劏房和囤地...) 2011年時,被視為 CSU 明日之星,年僅40歲的國防部長 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 也是因為論文有抄襲而要辭職。默克爾兩次都是一開始保人,但見民情洶湧,最終也跟他們切割,不讓他們成為政府施政的負累。

默克爾也關注黨的支部在地方選舉的情況,每次地方選舉失利,她都是能立即順應民意改變立場。例如 2011年3月的「巴登‧符騰堡」州 (Baden-Württemberg) 選舉,本來執政的 CDU 已經因硬推首府「斯圖加特」(Stuttgart) 市區重建計劃而民望下跌,加上日本爆發核危機,重視環保和反核的 GRÜNE 支持度爆升,眼看原本執政的 CDU 要大敗,默克爾突然跳出來宣佈同意德國要無核化,將會逐步關閉核電廠。但其實默克爾一路以來都是主張要繼續發展核電的,她這樣做完全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180度轉身高難度動作,但她為了選票還是做了!儘管如此, CDU 接下來的得票依然大減,GRÜNE 的州份支部領袖 Winfried Kretschmann 在 SPD 支持下當選州長,德國巴符州成為了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環保人士管治的地區。(參考資料:巴符州人口約1078萬、面積跟台灣差不多。)

這樣反客為主,將對手的政綱拿來己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雖然一開始未必有效,但隨著默克爾越講越多,講成好像這些招數本來就是她的,就令對手難以繼續攻擊她,選民還會因為她才是實際執行這些政策的人而歸功於她。結果就是搶對手招數也搶到對手選票。

也因此今次選舉中,對手都很難找到漏洞攻擊默克爾,默克爾陣營也多談實用,少談主義,不斷強調默克爾執政帶來穩定和安全,想德國繼續沒事就請繼續投給這張安全牌。在德國的和理非非政治文化中,這個做法絕對是非常有效,雖然也令選情更加悶局。《經濟學人》雜誌上月以 banal 來形容今次選舉,此字有平凡、老土、陳腐的意思。英國廣播公司 BBC 也說早前舉行的選舉辯論完全沒爆點,民眾看完後討論得最多的,竟然是默克爾戴的頸鍊的顏色,可見今場選舉有多悶。

默克爾連外表也是打安全牌,髮型師奶、衣著密實、一副「大媽」樣。說來她曾經試過一次希望改變形象,在出席一個晚會時穿低胸晚裝,露出事業線!(真是不敢想像...) 結果是劣評如潮,成了整個西方傳媒的笑點,有傳媒還笑說德國也製造了「大殺傷力武器」,連政府發言人都被記者追問為什麼她這樣穿。之後好像都沒怎麼見過她在公開場合這樣穿了。 (想看默克爾大媽露事業線可以在 google 圖片 search "Merkel cleavage"......話說真的有人會想看嗎?)

講到個人作風跟和理非非,今次選舉中默克爾的主要對手,SPD 總理候選人 Peer Steinbrück 就完全相反,講說話直腸直肚,但也因此有過不少失言,被人笑是德國版 Berlusconi :Peerlusconi 。(說來諷刺,他曾經因為說貝佬是歐洲政壇小丑,被意大利總統點名批評叫他不要亂講話。) Peerlusconi 甚至在選舉前夕爆出在接受訪問時向記者舉中指的小風波。雖然我個人理解他是玩野成份居多,不妨一笑置之,但考慮到他是在跟默克爾爭做德國總理、其中一個世界強國領袖,收到的劣評多過正評還是可以理解。儘管這是今場悶爆選舉中的唯一笑料,這段插曲也可能影響了 SPD 的選情。(想看中指照可以在 google 圖片 search "Peer Steinbrück finger")

總之,默克爾並不是一個典型的西方民選領袖,並不是以個人魅力為強項,不會講偉論和動人演說,沒有 soundbite,甚至不輕易讓人知道她的政見和立場,凡事安全至上,跟某些香港評論員愛講的領袖風範沾不上光。但看回她的經歷和實際政治操作方式,也許她才是真正 的馬基維利式現實政治 (Machiavellian、Realpolitik) 政治家。

對歐盟的影響

今次選舉過後,即使執政聯盟合作對象有改動,預料默克爾推行的政策暫時不會有大變動,因為她早就將對手的招數都取來自用。外界比較關注的是她會否趁選舉完結重開歐盟改革的議題。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留意,由於歐債危機爆發,之前一兩年歐洲政界談了很多歐盟改革計劃,像甚麼中央財政部、股票交易稅、銀行制度監管等等,但這些議題過去幾個月卻突然完全消失於歐洲政界之中。主要原因,是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今年年初在「下薩克森」州 (英 Lower Saxony,德 Niedersachsen) 的地方選舉中落敗,默克爾擔心講歐盟改革會在今次國會大選中趕客,於是絕口不提此事。而其他歐洲政要,見在歐盟中最具權威的默克爾都不講了,也跟著不講,結果歐盟改革的話題就突然消聲匿跡幾個月了。如果大選完了,默克爾暫時不用怕得失選民了,是否會重新啟動歐盟改革進程?這是很值得關注的事。

但她要更換執政聯盟拍檔,是否代表會改變對歐洲政策呢?難說。因為德國政黨的左右之分,主要是計在國內的立場,對德國國民的政策是左是右,而不是對其他歐洲國家的政策是左是右。SPD 和 GRÜNE 在部份歐盟議題上雖然跟 CDU 有差,但都是關乎細節的比較多,例如怎樣加強監管銀行業和各國財政、緊縮之餘是否要加強刺激經濟等等。不能讓歐豬國那些懶蟲吃甜頭,是全體德國人的共同想法,SPD 和 GRÜNE 也不能違背這個主旋律。事實上以往默克爾提出的救市方案都多次得到 SPD 和 GRÜNE 的共同支持,在德國國會以極大比數通過,因此這兩黨在今次選舉也沒法在這方面怎麼攻擊默克爾。默克爾和 Peer Steinbrück 在選舉辯論中對歐盟問題也是點到即止,談國內政策的篇幅較多。

所以今次選舉對歐盟的影響,只是在於重開改革這個話匣子,並不能立即預示默克爾會帶領歐盟走向哪個方向。

德國右派有待再整合

最後談一談由於達不到5%的進入國會門檻,連一席都拿不到的自民黨 FDP 和新選項黨 AfD。這兩黨都是右派,加起來有9.5%選民支持,不算少,如果加上 CDU/CSU 的 41.5%,其實整體右派選民有51%,是佔多數的,但因為 FDP 和 AfD 都未能進入國會,右派政黨只剩下 CDU/CSU 一個,在國會內反而是左派政黨佔多數了。故此即使CDU/CSU 議席大升,數字上默克爾是「大勝」,她一日不能單獨執政,需要跟左派合組政府,還是不能說她是「完勝」。

FDP 自1949年戰後首場選舉至今都留在國會之內,雖然議席不多,但一直都站在關鍵位置,影響德國政府組成。尤其是在1960至70年代,國會只有 CDU/CSU + SPD + FDP 3個政黨,無論是 CDU 還是 SPD 都必須拉攏 FDP 才能組成政府,FDP 成了名符其實的造王者。1949年至上屆為止的17次選舉中,只有5次是選後 FDP 沒有加入政府。近年由於加入了另外兩個左派政黨 GRÜNE 和 LINKE (早年亦稱 PDS),才令德國政壇的組成改變,CDU 從此傾向跟 FDP 合作,SPD 則多跟 GRÜNE合作。但今次選舉 FDP 被丟出國會,這個左右分法又行不通了。

如果 FDP 以後都回不去國會,將會嚴重影響德國籌組執政聯盟的過程,因為 CDU 再沒有其他右派政黨可以合作,就一定要跟左派政黨合作,可能會令德國政府越來越左傾。其實假如 FDP 今次稍為多拿個1%票,就已經足以留在國會,甚至很大機會夠票延續 CDU/CSU + FDP 的執政聯盟。可惜 FDP 的支持度真是太低了,CDU/CSU 又不肯配票,令這個設想成空。

至於 AfD,是個所謂的極右政黨。叫做「所謂」,是因為 AfD 是非典型極右,不反對移民,也不反對歐盟,但就反對德國繼續留在歐元區,也質疑救市策略。這在德國可是個異數,因為作為歐盟創立國兼最大國,德國政界向來是對歐盟表示一致支持的,也所以上面提到 SPD 和 GRÜNE 都曾支持默克爾的救市方案。AfD 全名是 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德國的另類選擇,指的就是在歐元立場上的另類選擇。AfD 的出現,顯示德國國民不再跟從政客一面倒支持歐盟和歐元。當然,AfD 現時勢力仍不大,通過不到5%國會門檻,但4.7%仍是較之前預料的稍高。加上 AfD 會分到右派的票,默克爾不可不小心。

無論如何,今次選舉後 CDU/CSU、FDP、AfD 這三個右派政黨會怎麼互動和重整,特別是反歐元勢力能否再擴大,將會對德國政治甚至歐盟政治發展有很大影響。

我向來有個講法,歐盟雖然由28國政府組成,按理來說28國人民都有份,但實際上只有德國人民說了算,因為德國國民透過影響默克爾,可以影響整個歐盟運作。例如那些歐豬國政府雖然是自家國民民選產生,但受到救市方案制肘,實際上要施行甚麼政策,是要聽默克爾的話多過聽自己國民的話。也就是說控制歐豬國政策的,並非歐豬國民自己,而是德國國民。德國人和歐豬人自己未必意識到這一點,但細心想一下的話會發現這個講法有一定道理。這幾個月歐盟改革就因為德國大選在即完全停滯下來就是一例。所以 AfD 這個只有 4.7% 票和零議席的小黨,未來會否影響整個歐盟運作?並非沒有可能喔。

2013年9月11日

挪威選舉、執政聯盟理論和香港

挪威剛剛舉行國會選舉,我這個讀政治的怪咖只關注新政府的組成怎麼配合政治理論。今次會用挪威大選做引子,介紹一下近月在香港好像很流行講,但就很少人真正分析的執政聯盟理論。

執政聯盟種類及考慮因素

執政聯盟,或稱聯合政府 (Coalition government),即是政府由超過一個政黨組成,一般是在「議會制」(Parliamentary system)國家,因為國會沒有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而出現。沒有過半議席,不但法案不能獲通過,還有機會被其他人發動「不信任議案」而趕下台。組成執政聯盟,一般會在選舉後由各政黨間談判,交換條件,整合政綱,確定官職分配,最後向外宣佈。也有些政黨會在選舉前就放風傾向跟誰合作。政府之首,一般稱首相或總理,通常由最大黨領袖擔任,但也不是必然,畢竟最大黨不一定就能跟其他人成功談判組成新政府。

會組成一個怎樣的執政聯盟,起碼可以看3方面要素:

1. 議席數目:需要組成聯盟,是因為無政府黨單獨取得過半議席,因此組成聯盟的目標當然就是要達到過半議席。數字是其關鍵。單純從數學上去計算,任何政黨之間的組合也可以湊夠過半數,問題在政黨之間有沒有意願去合作。

2. 政黨理念:其中一個令政黨不合作的原因,是理念不合,談不攏組成政府的話應該採用誰的政綱和政策。與其要放棄自己的理念,令支持者失望,倒不如不入政府。而即使談好加入政府,總要作出妥協和讓步,該怎麼跟選民解釋改變?

3. 政黨數目:政黨越多,越會溝通困難,也越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利益,越大風險出現內部混亂。同時,政黨越多也就代表權力越分散,單一個政黨越難控制政府。組成政府但又控制不到政府,那參加來幹嘛?因此一般來說會盡量由較少的政黨數目組成政府。

除此之外,組成執政聯盟的最具體表現就是邀請各黨成員加入政府做官,而由誰人當哪一個官職,例如誰掌財政、外交、環境、房屋等等,都可以成為爭拗點,畢竟不同官職的權力和影響力都不同。不同成員和政黨負責不同官職,那立功時由誰領功?出事時又由誰負責?是成員本人?他所屬的政黨?整個政府?套香港某政黨的講法,會不會變成有辱無榮?有榮無辱?有辱有榮或無辱無榮?組成執政聯盟有很多不同考慮,有時當在野黨,反而比做執政黨更輕鬆。

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出3種聯盟形態 (其實政治學中提及的不只3種,但這裡只簡單介紹):

1. 剛好聯盟 (Minimal Coalition):議席過半,而少了任何一個聯盟成員就會失去過半多數的政府,即所有聯盟成員都是必需的
2. 過大聯盟 (Oversize Coalition):議席過半,而即使少了個別聯盟成員也不會失去過半多數的政府,即並非所有聯盟成員都是必需的
3. 少數政府 (Minority government):議席不過半的政府

剛好聯盟

剛好聯盟 Minimal Coalition 是較常見的一種執政聯盟。上面也提過,政黨數目越多,麻煩也可能越多,權力也越分散,組成執政聯盟一定是傾向盡量少政黨。

英國現在的保守黨+自民黨政府,就是一個剛好聯盟。英國 2010 年出現約30年來第一次沒有政黨單獨取得過半數的情況。最終組成執政聯盟的,是保守黨+自民黨這個最簡單直接的結果,因為兩者加起來的議席剛好過半 (306+57 = 363/650)。如果是工黨+自民黨是不夠的 (258+57=315/650),其他小黨的議席又太少,左湊右湊很麻煩。至於保守黨跟工黨之間合作嘛,數學上可行,政治上免談。

UK general election 2010
Conservative 306
Labour 258
Liberal Democrat 57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8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6
Sinn Féin 5
Plaid Cymru 3
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 3
Greens 1
others 3
total 650

2010年內閣剛成立時,有23名閣員,保守黨和自民黨協議好各佔18和5人。幾星期後自民黨有閣員爆出醜聞要辭職,是由黨友遞補。2012年又有另一位自民黨閣員爆出醜聞時,也是由黨友遞補。兩黨始終根據最初的議協瓜分閣員數目。2012年卡梅倫改組內閣,內閣成員減少1人至22人,兩黨的閣員數目亦改為17和5。

日本現在的自民黨+公明黨政府,也是個剛好聯盟。雖然自民黨在眾議院單獨過半,但參議院就不夠,因此需要組成聯盟。那如果自民黨在參議院也單獨過半,是否就不會組成聯盟?這就難講,畢竟兩黨在選舉時已經協議好要合作配票,自民黨能大勝,跟公明黨的配票也有關係,這就多了一重考慮因素了。

日本眾議院 2012
自民 294
民主 57
維新 54
公明 31
大家 18
未來/生活 9
共産 8
社民 2
其他 7
total 480

日本參議院 2012
自民 115
民主 59
公明 20
大家 18
共産 11
維新 9
社民 3
未來/生活 2
其他 5
total 242

日本內閣方面,自民黨就沒這麼客氣了,19個成員中自民黨佔了18人,公明黨只分得1人。

過大聯盟

既然目標是越少政黨越好,那怎麼會出現「過大聯盟」,有些政黨是沒有必要加入,即使離開聯盟也不會令聯盟失去過半議席的呢?

以現時的意大利政府為例。在年初的大選中,左派的民主黨 (PD) 由於選制的關係,以較少的票數就贏得下議院 297/630 席。本來加上同是左派的環保黨 (SEL),或支持前總理蒙蒂的中間派公民選擇 (SC),已經夠過半,但因上議院選制和議席不同,這個方法行不通,逼著跟死敵,另一位前總理貝佬的自民黨 (PdL) 合作。另一個有著眾多議席的五星運動 (M5S) 早就拒絕合作。

Italian lower house (elected 2013)
Democratic Party (PD) 297
Five Star Movement (M5S) 109
People of Freedom (PdL) 98
Left Ecology Freedom (SEL) 37
Civic Choice (SC) 37
Lega Nord (LN) 18
Brothers of Italy (FdI) 9
Union of Christian and Centre Democrats (UdC) 8
Democratic Centre (CD) 6
South Tyrolean People's Party (SVP) 5
others 6
Total  630

Italian upper house (elected 2013)
Democratic Party (PD) 111
People of Freedom (PdL) 98
Five Star Movement (M5S) 54
Monti for Italy (SC+UdC) 19
Lega Nord (LN) 18
Left Ecology Freedom (SEL) 7
others 8
Total  315

民主黨 (PD) + 自民黨 (PdL),在下議院有 297+98 = 395/630,上議院則有 111+98 = 209/315,本身已經過半。但因兩黨一左一右,分歧始終較大,需要有人做夾心緩衝,所以加入了中間派的公民選擇 (SC) 和基督民主黨 (UdC)。這兩個黨支持前總理蒙蒂和他的經濟改革,拉他們入局也可以加強新政府中的改革派,取信於投資者和金融市場。現時意大利內閣成員中,左派民主黨10人、右派自民黨8人、中間派或獨立7人,可以互相平衡。

Enrico Letta Cabinet
Democratic Party (PD) 10
People of Freedom (PdL) 8
Civic Choice (SC) 2
Union of Christian and Centre Democrats (UdC) 1
Others / Independent 4

另一個經常要組織執政聯盟的國家是芬蘭,而現屆芬蘭政府的超大聯盟也是經典的。在芬蘭國會的8個主要政黨中,有6個都加入了執政聯盟,是有紀錄以來最多,所佔議席達 123/200。聯盟由國家黨 (Kok)、社民黨 (SDP)、左翼黨 (VA)、綠黨 (VI)、瑞典人黨 (SEP)、基民黨 (KD) 組成。看看下面數字,除了國家黨 (Kok) 和社民黨 (SDP) 之外的4個小黨,任何1個,甚至2個,退出執政聯盟亦不會令議席變成少數。為何要組成這麼大的聯盟呢?

Finnish parliament (elected 2011)
National Coalition (Kok) 44
Social Democratic (SDP) 42
True Finns (PS) 39
Centre (K) 35
Left Alliance (VA) 12
Green League (VI) 10
Swedish People's Party (SFP) 9
Christian Democrats (KD) 6
Left Group 2
MP for Åland 1
Total 200

回到籌組政府的階段講起。國家黨 (Kok) 的議席最多,順理成章由它領導新政府,那合作對象是誰呢?第3大的真芬蘭人黨 (PS) 因為反對歐盟和歐元而合作不能。原本有份執政的中間黨 (K) 因為表現差,議席大跌,自我放逐,表明不會加入新政府。在扣除這兩個黨的74席之後,如果再失去社民黨 (SDP) 的42席,將不可能湊夠過半數,因此國家黨 (Kok) 一定要跟社民黨 (SDP) 合作。國家黨 (Kok) 邀請社民黨 (SDP)、綠黨 (VI)、瑞典人黨 (SFP)、基民黨 (KD) 加入政府,但社民黨擔心右傾的佔多數,要求拉多個左翼黨 (VA) 入政府,中和整個聯盟。結果就成了6個黨互相平衡的局面。

現時芬蘭內閣成員的所屬政黨:
National Coalition (Kok) 6
Social Democratic (SDP) 6
Left Alliance (VA) 2
Green League (VI) 2
Swedish People's Party (SFP) 2
Christian Democrats (KD) 1

綜合來說,要拉入額外的政黨加入聯盟,多數是為了溝淡,政黨間有默契互相平衡,不要有人獨大。而人數多也能起保險作用,即使有人退出或臨場在議會沒投票,也不至於令法案被否決或政府倒台。

另一個現在較少用到的原因,是想向外界顯示政府得到廣泛泛支持,做到「沒有a營b營,只有xx營」的效果。例如第二次大戰時,英國保守黨本身已經有國會大多數議席,但為了彰顯國家團體結,仍然跟工黨組成聯合政府,由保守黨的邱吉爾做首相,工黨的艾德禮做副首相,擺出一副「英國營」的姿態。

少數政府

最後是最不合邏輯,也最高難度的少數政府。不合邏輯,因為要籌組聯盟,目標一定是要至少過半數控制議會。結果組成的政府是沒有過半的,那是想要做甚麼?最高難度,因為政府沒有過半數還怎麼通過政策和法案?怎麼管治?但現實的確有少數政府這個矛盾的東西存在,而且它出現的次數意外地多,之後會講一些例子。

少數政府的出現,多數源於左湊右湊也真的沒有足夠政黨有意願組成執政聯盟,大家又不想重新大選 (畢竟重選也未必就能改變議會組成),於是就要最大黨先組成個政府,而其他政黨都同意暫時不會提出不信任議案推倒政府。那少數政府要怎麼運作、怎麼管治呢?真的呆坐等夠鐘可以重選就算嗎?當然不可以,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一個應對辦法是針對每項法案,逐次分開跟不同政黨談判,再視乎反應,鎖定一兩個適合的合作對象,再修改法案,總之最後通過到就可以。這也被視為「輪轉執政聯盟」,即視每次跟不同政黨合作通過法案為一次聯盟改動。當然,這是個很高難度的動作。人家憑甚麼跟你合作?為什麼今次合作下次不合作?

這很視乎該國的政治文化。美國的荷蘭裔學者 Arend Lijphart (荷蘭也是經常需要組成執政聯盟的國家) 提出過「多數民主」(majoritarian democracy) 跟「合作/共識民主」(consociation/consensus democracy) 兩種政治文化。前者認為民主選舉是人數之爭,人多的一方就是正確,勝選的一方就是有了民意授權,突顯多數派與少數派的差異和對立。後者則強調要尊重不同派系意見,沒有勝敗之分,政黨間傾向不論多數還是少數派都會合作、商討和妥協。很明顯地,少數政府,甚至組成執政聯盟本身,都需要有合作/共識民主的文化。

第二個應對辦法是跟特定政黨建立無需加入政府的合作協議,也就是說該政黨並不正式加入政府內閣,但會跟政府商討政策,並會在國會投票時予以支持。在「政府以外合作」做法下,政府雖無執政聯盟之名,卻有執政聯盟之實,較「輪轉執政聯盟」穩定。為甚麼明明支持政府又不肯加入?

一個可能是觀感問題,雙方由於各種理由,一般是選民支持層不同,不想予人一種兩黨融為一體的感覺。二來不加入政府,沒有人當官,自然就不用為政府的錯而負責,抽身離開時也較輕鬆,整體來說靈活性較直接加入政府為高。

以下是一些少數政府的例子。

加拿大在2004年至2011年間的7年都是由少數政府管治。2004年大選,由於主張魁北克省獨立的魁北克黨剛卡住位置,左右陣營都無法湊合成執政聯盟,由取多最多135/308席的自由黨單獨組成少數政府。2006年大選,繼續被魁北克黨卡位,但最大黨轉為124/308席的保守黨,由保守黨單獨組成少數政府。2008年大選,保守黨以143/308席連任。2011年大選,魁北克黨得票大跌,保守黨以166/308席連任,並升格成為多數政府。在這段期間,自由黨跟保守黨都並沒特定合作對象,是採用「輪轉執政聯盟」的策略。

順帶一提的是,加拿大是採用很多香港人都相信會選出較少激進派、造成兩黨制、較為穩定和高效率的單議席單票制。

荷蘭最近在2010-12年也出現了少數政府。在2010年大選,右派的自民黨 (VVD) 成為最大黨。本來荷蘭以往也有左右合作的例子,但今次自民黨 (VVD) 跟工黨 (PvdA) 就削赤問題談不攏,加上他們兩黨加起來也不過半,於是自民黨 (VVD) 要向其他右派政黨著手。在右派之中卡住位的是自由黨 (PVV),沒有左派和它的話,自民黨 (VVD) 幾乎要同時跟所有剩餘政黨合作才有過半數,因此自由黨 (PVV) 是自民黨 (VVD) 的重點拉攏對象。但自由黨 (PVV) 是以反移民、反回教、反歐盟聞名的極右政黨 (黨魁甚至被英國政府禁止入境),因此不適應宜直接加入政府。最終協議結果是,自民黨 (VVD) 和基民黨 (CDA) 組成內閣,自由黨 (PVV) 則提供政府以外合作,跟政府商議政策及在議會投票支持。政府本身只有 31+21 = 52/150 票,但加上政府以外合作的24票,就足以湊夠 76/150 票剛剛好過半。

Dutch parliamentary election 2010
People's Party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VVD) 31
Labour Party (PvdA) 30
Party for Freedom (PVV) 24
Christian Democratic Appeal (CDA) 21
Socialist Party (SP) 15
Democrats 66 (D66) 10
GreenLeft (GL) 10
ChristianUnion (CU) 5
Reformed Political Party (SGP) 2
Party for the Animals (PvdD) 2
total 150

2年後,自由黨 (PVV) 停止支持政府,令政府倒台,要重新大選。選舉結果是自民黨 (VVD) 和工黨 (PvdA) 分別取得41和38席,是最容易湊夠過半數的組成,也順理成章組成立新政府。

挪威:早已習慣少數政府

挪威從1973至2005年的32年間所有政府都是少數政府:

1973 工黨 62/155
1977 工黨 76/155
1981 保守黨 53/155
1985 保守黨+基民黨+中間黨 50+16+12 = 78/157
1986 工黨 71/157
1989 保守黨+基民黨+中間黨 37+14+11 = 62/165
1990 工黨 63/165
1993 工黨 67/165
1997 基民黨+中間黨+自由黨 25+11+6 = 42/165
2000 工黨 65/165
2001 基民黨+保守黨+自由黨 22+38+2 = 62/165

2005 工黨+社會黨+中間黨 61+15+11 = 87/169
2009 工黨+社會黨+中間黨 64+11+11 = 86/169

經常出現少數政府,一來因為政黨之間真的不肯合組政府,二來挪威沒有提早大選機制,在野黨即使以不信任議案推倒政府,也不能換來提前大選,對改變議會勢力分佈毫無幫助,因此一般都不會隨便推倒政府,少數政府也能生存較長時間。2005年,過去一直獨來獨往的工黨終於「的起心肝」跟其他政黨合作,組成穩定的多數政府,才結束長年由少數政府執政的局面。

外界容易認定少數政府就是不穩定,施政混亂。相對多數政府的確如此,但這只是相對,並不代表真的會搞到天掉下來。至少挪威在這三十幾年間並沒出現大混亂。

接下來講回挪威最新的選舉結果。挪威國會有169個議席。其中150個基本議席由19個選區選出,每區的議席由3至16席不等。另外還有19個「調整議席」,如果有政黨的基本議席比例少於其全國總得票比例,就從19個「調整議席」分配,以讓國會整體較平均。最終結果是類似整國採用比例代表制,以全國總票數分配議席數目。

Norweg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 2013
Labour Party (A) 55
Conservative Party (H) 48
Progress Party (F) 29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 (KF) 10
Centre Party (SP) 10
Liberal Party (V) 9
Socialist Left Party (SV) 7
Green Party (G) 1
Total 169

上一屆執政聯盟是工黨 (A) + 中間黨 (SP) + 社會黨 (SV),這個聯盟在今次選舉中輸了14席,只剩 55+10+7 = 72席,不夠過半,因此工黨即使仍舊是第一大黨,依然要讓出政權。將會領導新政府的將是第二大黨保守黨 (H),它現時有48席,距離過半的85席,還差37席。保守黨可以怎麼選擇呢?

扣除上屆政府的3個政黨後,剩下還有3個黨可以組合:進步黨 (F)、基民黨 (KF)、自由黨 (V) (綠黨只有1席根本沒有用)。而無論怎麼計算,當中最大的進步黨 (F) 的支持都是都是必須的:基民黨和自由黨加起來也只有19席,遠遠不夠跟保守黨組成過半。即使我們放鬆一點條件,讓有加入上屆政府但立場較中立的中間黨,也轉態支持保守黨,仍然是不夠過半。保守黨要組成新政府不可能沒有進步黨支持。

為什麼焦點會放在進步黨呢?主要是因為它是挪威最具爭議性的政黨:進步黨是個擺明車馬反移民的政黨,過去其他政黨都一直不敢跟它合作。兩年前策動恐怖襲擊的瘋漢 Anders Behring Breivik 就曾經加入進步黨,儘管他在2006/7年已經退黨,也無跡象顯示襲擊跟進步黨有關連。但受到事件影響,進步黨的支持度確實已經下跌不少 (上次大選有41席是第二大黨),進步黨本身亦嘗試跟極端思想切割,走溫和路線。但無論如何,任何計算方法下,右派都必須要有進步黨支持才能組成新政府,避無可避。

如果保守黨跟進步黨合作,就有48+29= 77 席,離過半只差8席。這麼一來,外加基民黨 (KF)或自由黨 (V) 其他一個都可以湊夠數。如果只拉一個進來就會變成「剛好聯盟」,拉兩個就變成「過大聯盟」,而後者的機會並不小,因為拉越多政黨加入就越能溝淡進步黨的影響力。

保守黨也可以採用「政府以外合作」形式的「少數政府」,跟小黨合組政府兼由進步黨在外合作,或是調轉過來,跟進步黨合組政府而由小黨在外合作。這個作法可以讓對進步黨感到不舒服的其他政黨,避開跟進步黨共處一室的局面。現時外國傳媒也揣測最終採用「政府以外合作」模式的機會頗大。

無論採用哪種模式,進步黨的反移民政見都一定會被其他人溝淡,因此挪威的移民或國民身份政策會否因進步黨的加入而有大變,還是言之尚早。對當地人來說,經濟政策由左轉向右多少可能還比較大影響。外媒另一焦點是保守黨和進步黨的黨魁都是女性,新政府很大機會幾個高層都是女子。

最後回到香港

香港近月對有沒有執政聯盟的議題有過不少討論,當然這些都是落後於多年來已經組過無數次執政聯盟的歐美國家很多,畢竟香港不行政黨政治,議會不是普選,也不行議會制。

不少人說執政聯盟不穩定,但現實是歐洲很多國家如北歐、德國、瑞士等都是這樣,而他們沒有不穩,執政聯盟跟穩定不穩定無必然關係。我也可以說政府推出政策跟國會支持劃上等號反而令施政更順暢。也有人說這樣不民主,因為是由政黨秘密交易得出結果,但由代議士商議決定本來就是代議政治的本質。又有人說這樣選民無法直接選擇領導人,但選出領導人後他不能控制議會其實也沒有意思呀。(以色列在90年代曾經直選總理,但過了幾年發現總理不能控制國會非常麻煩,結果取消直選,改回由國會選出。)

那以上的執政聯盟理論是否能夠套用在香港?我的分析非常政治不正確:香港有兩個管治梯隊,一是中聯辦一「吹雞」就歸位的「西環過大聯盟」,二是思歪吹極雞都吹不出甚麼的「中環少數政府」(嚴格來說現在搬到金鐘了吧...)。前者「西環過大聯盟」有很多議員並不是必須才能達到過半的,所以偶然有些「豉油黨」或「法律超人」搞事,甚至有尊貴人士「三點不露」都不至於亂了大局。後者「中環少數政府」,本來以為自己是得到「政府以外合作」,政策推出一項建制派就會自動支持一項,但現實是推出一項跪低一項,要不斷求建制派支持才行,是變相的「輪轉執政聯盟」。

那香港要怎麼搞呢?今次文章已經夠長了,就別在這裡再開一個話題,有機會再談吧。

2013年9月7日

澳洲政界下剋上文化與AV選制 (二)

澳洲大選在即。執政的工黨早前由於民望低,發動宮廷政變突然更換黨魁,由「陸克文」(Kevin Rudd) 取代「吉拉德」(Julia Gillard),希望可以挽回民望,但現時來看效果有限,工黨民望仍然落後對手,在野的自國盟。在澳洲,為了選情得益,政黨臨急更換領導人是很常見的事,但今次陸克文的復仇戰確實額外具傳奇性,畢竟三年前是陸克文被吉拉德趕下台,今次卻是陸克文來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反過來趕走吉拉德。三年前的政變固然令人錯愕,三年後的政變卻更令人錯愕。也順便介紹一下澳洲的 AV (Alternative Vote) 跟 STV (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選制,畢竟香港最近有人提出將來要用來選特首。

兩人的恩怨情仇

陸克文跟吉拉德兩人的關係可以從2006年開始講起。當時澳洲是由「自國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 執政,該聯盟的領袖「霍華德」(John Howard) 自1996年起已出任澳洲總理連續10年,在野工黨不斷嘗試找人挑戰霍華德,期間已換過3個人做黨魁都失敗。結果個人形象較好的陸克文在06年當選為新任黨魁,吉拉德則當選副黨魁。這對搭檔成功領導工黨在次年 (07年) 的大選中擊敗自國盟,兩人分別出任總理和副總理。

吉拉德 (Julia Gillard) + 陸克文 (Kevin Rudd)
兩人當初應該沒想到會展開一段如此錯綜複雜、
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吧
可是2010年,陸克文的民望開始下滑至危險邊緣。工黨不少有勢力人士擔心會拖累大選選情 (澳洲國會3年1屆,所以07年後下一次大選須在10年舉行),加上陸克文被指在政府內作風太專橫強硬,令黨內醞釀更換黨魁。結果得到有勢力人士暗中支持的吉拉德突然逼宮,要求陸克文讓位,否則會提出重選黨魁。陸克文評估過形勢,發現自己已失去有不少有勢力人士支持,重選的話無法湊夠票,自行退位,吉拉德「下剋上」成功。

換人雖然令工黨民望提升,但在其後的大選中亦只能勉強保住政權。吉拉德的個人民望更是一直都升不上去。

政績方面,吉拉德最為人疚病的是,她上台前承諾會繼續振興經濟,不會令政府出現財赤,和不會推出陸克文想推的碳排放稅。雖然澳洲經濟相對飽受金融海嘯摧殘的歐美為好,但上個年度政府還是出現了財赤,而吉拉德在上台後還是重新包裝推出了碳排放稅。

吉拉德的個人形象也總是不為民眾受落。首先她上台是靠背刺其搭檔,陸克文的支持者很多都一直未能能釋懷。她也多次捲入各種另類事件而成為話題人物,作為澳洲史上第一位女總理,捲入性別爭議相關的事件尤其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ZS-CId_hs
吉拉德訪問印度時,卡到高跟鞋而趴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9BPqIols8
吉拉德被示威者包圍,在保安護送離開時趴街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3/jun/25/gillard-ridiculed-knitting-royal-kangaroo
吉拉德動手做針織被批太假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22852742
反對派聚會餐單寫「吉拉德式炸雞‧小胸‧粗大腿」被轟人身攻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d7ofrwQX0
吉拉德指責反對派領袖、自國盟的「阿博特」(Tony Abbott) 歧視女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PlCG1zxd8
跟埃及(前)總統穆爾西對談時,對方做出不雅動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tj3gDaE64
吉拉德回應馬雅末日預言:至少我不用再到國會答辯

但最致命的還是已經敗陣的陸克文及其支持者始終不肯認輸,一直蠢蠢欲動想推倒重來。吉拉德面臨黨內和黨外的夾攻,更令民眾質疑她的領導能力。

「N屆不選」與下剋上

自從2010年吉拉德下剋上成功後,陸克文的支持者見吉拉德支持率後繼無力,在2012年啟動重選黨魁,但陸克文並未取得足夠支持,吉拉德再次勝出。今年3月,隨著大選將近,吉拉德為穩定軍心自行啟動重選黨魁,最終因陸克文自認為仍未有足夠支持而不參選,吉拉德得以自動連任。陸克文每次都說自己認輸,在今年3月時還說過自己「N屆不選」,我們來看看他當時是怎麼說的:

http://www.abc.net.au/news/2013-03-22/rudd-says-he-will-never-be-leader-again/4588644
Mr Rudd has said consistently over the last 12 months that he would not challenge for the Labor leadership and that he would contest the next election as a local member of Parliament at the next election. That position has not changed. Furthermore, Mr Rudd wishes to make 100 per cent clear to all members of the parliamentary Labor Party, including his own supporters, that there are no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he will return to the Labor Party leadership in the future.
(陸克文已多次強調他不會挑戰工黨黨魁之位,他會以一名普通議員的身份參選下屆國會選舉。陸克文亦想清楚表明,無論在任何情況,他未來都不會回任工黨黨魁。)

事實上他的支持者一直沒放棄重奪政權,澳洲人也不相信陸克文真的會「N屆不選」。吉拉德要自己啟動重選來證明自己地位,其實也變相承認了陸克文一派仍然不聽話。

隨著大選越來越近,民調清楚顯示工黨將會慘敗,黨內有勢力人士決定倒戈策劃讓陸克文回鍋。結果只隔了3個月,工黨又再重選黨魁,曾自言「N屆不選」的陸克文反口,成功重奪黨魁跟總理寶座,吉拉德則宣佈退出政壇。

這時候就要用回毛澤東的名句了: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內有黨爭並不奇怪,但在澳洲卻好像特別流行。澳洲政黨內部鬥爭一向都很激烈,民眾對此習以為常。工黨單是在過去10年,已有過7次黨魁選舉,分別是03、05、06、10、12、13(3)、13(6)。至於工黨的對手自國盟,也在霍華德下台後,在07、08、09年都換過黨魁,頻密度不下於工黨。目前的黨魁「阿博特」(Tony Abbot) 將和陸克文爭奪總理寶座。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跟選制有關。澳洲的選制規定候選人必須在選區內取得過半票才能當選,所以要贏就要盡可能擴充票源。一些掌握催票機器的個別有勢力人士,如果為特定的黨魁候選人背書,可以大大影響其他幹部的投票取向。

當然,換人也是為了要贏。講到底,陣前易帥這種做法為一般選民所接受,換完人支持度真的會反彈,政客們才會這麼肆無忌憚地去做。看看民調,工黨換人後支持度的確明顯反彈:

黨魁個人支持度
21–23 Jun 2013 吉拉德 33% 阿博特 45%
28–30 Jun 2013 陸克文 49% 阿博特 35%

政黨支持度 (第一意願票 vs 最終得票,兩個數字的分別會在選制的部份解釋)
21–23 Jun 2013 工黨 29% / 43% 自國 48% / 57%
28–30 Jun 2013 工黨 35% / 49% 自國 43% / 51%

在個人支持度方面,吉拉德敗阿博特12%,但陸克文則勝阿博特14%。政黨方面,換人前是兩黨最終得票差14%,換人後急速收窄至只差2%。工黨成員為了在9月大選後保住政權而逼走吉拉德,似乎並非沒有理據。但最新的調查又顯示,陸克文的支持度已經稍為回落,工黨再次陷入劣勢。

澳洲眾議院AV選制

在更詳細地分析最新選情前,先講一下澳洲的選制。澳洲國會分為參眾兩院,兩院的選制都是很少其他國家用的「排序投票制」(preferential or ranked voting),其中眾議院用 AV 制而參議院用 STV 制。因眾議院影響力較大,也決定首相人選,先集中講眾議院選情。

澳洲眾議院採用的是單議席排序投票制 (Single member district - preferential voting),在英文通稱 AV 或 IRV。雖然跟一般香港人認識的單議席單票制 (Single member district - plurality 又稱 fisrt past the post) 一樣,每個議區只選出一個議員,但並非單純取得最高票就當選,而是必須取得過半票才能當選。為此,選民須在選票上標明第一、二、三......意願。如果在第一輪點票中沒有候選人立即取得過半票,就將得票最少的候選人的票,轉移給票上得第二意願,再重新點票。仍然沒有人過半,就將新的最低票候選人的票轉移,如此類推,直至有人獲得過半票為止。

例如現在某假想選區有 a 至 e 5位候選人。在第一輪點票中,根據所獲得的第一意願票獲得以下排名:

澳洲國會選舉模擬選票
a 400
b 350
c 300
d 250
e 200
total 1500 (half = 750)

由於沒人獲得過半票,那就要將最低票的 e 的票,轉移給票上的第2意願候選人。

a 400
b 550 (+200)
c 300
d 250
total 1500 (half = 750)

仍未有人過半,那就將 d 的票轉移。

a 550 (+150)
b 600 (+50)
c 350 (+50)
total 1500 (half = 750)

仍未有人過半......

a 650 (+100)
b 850 (+250)
total 1500 (half = 750)

最後只剩下兩個候選人,終於結束。要求當選者必須過半票,及可以根據意願排序轉移選票的做法,相比單單制可以有很大差別。

單單制只要求最高票就可以當選,政黨只得到一部份選民支持也可能勝出,只需要確保自己比其他人都多票就可以,而對手越多越分化,就越容易做到。例如在上面的假想選區中,如果用單單制的話,a 只有400票也能當選。但有轉移機制跟要求過半票的話,對手多也不一定能分散票源,因為轉移機制會將低票的候選人逐個篩走,選票最終會集合到兩三個候選人身上。在上面的假想選區中,因為 a 吸引額外支持的能力不及 b,結果是由 b 勝出。單單制選出的是最多人強烈希望當選的候選人,而AV選出的是最多人接受或不反對的候選人。而在「中間選民理論」(median voter theorem) 下,這即是政黨必須拉攏中間選民支持才行,所以這個選制有助確保勝出者是偏向中間派立場。

轉移機制同樣也會造就策略性投票 (strategic voting,即配票)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b 一開始是落後的,但 e 的支持者全部將 b 列做第二意願,就令 b 的得票急升,最終可反超前 a 而勝出。從選民角度看,他們可以放心將第一意願票投給小黨,之後才將選票轉移給大黨。這可以用來量度小黨的實力。而從政黨角度看,小黨可以藉此跟大黨合作,以手上的票作一些條件交換。所以AV容許小黨生存之餘,也有助促進政黨合作。

現時澳洲政局中的兩大派,是左派的「工黨」(Labour Party) 對右派的「自國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後者由自由黨跟國家黨組成,選舉時會兩黨都會派出候選人,但就會叫支持者將第二意願票互投給對方。之前提及工黨內部一些掌握催票機器的有勢力人士能有很大影響,也是出於同一個原理。

AV相對明顯的缺點大概是點票程序繁複得多吧,但現在好像是用電腦點票的,所以還是很快就可以有結果。

澳洲大選選情

看看澳洲上一次選舉的結果。

Australian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Election 2010
政黨 | 第一意願 | 最終得票 | 議席
工黨 38.0% / 50.1% / 72
自國 43.3% / 49.9% / 72
其他/獨立 18.8% / -- / 6
total 150

在第一輪投票中,只計第一意願票的情況下,是自國盟高於工黨。但轉移選票後,工黨增加了12.1%票,而自國盟只增加了6.6%,結果是工黨以極微優勢勝出,議席數目更是一樣。工黨議席不過半,要拉攏綠黨 (Green Party) 跟獨立議員支持才可維持政權。

Opinion Poll
28–30 Jun 2013 工黨 33% | 47% 自國 45% | 53%

最近的民調顯示,在只有工黨跟自國聯盟兩者選擇的情況下,它們的最終得票分別會是47%對53%。既然上次得票一樣工黨也只是勉強「贏」出,今次跌票的話會輸的機會挺大的。以47%對53%來計算,大約會有10至15個議席易手,也就是說會從72對72,變成62對82。陸克文今回恐怕只是場百日天下迴光返照,阿博特有較大機會能當總理。但如果是早前吉拉德仍在的話,易手的議席隨時更多,達到20席以上,工黨全面慘敗。考慮到這一點,也難怪工黨會急跳牆換人,至少「輸少當贏」嘛。

陸克文,香港人應該聽過他講中文,對他跟中國搞好外交關係有點印象。阿博特呢?似乎在外交政策方面沒甚麼亮點。但外交一般來說並非選舉的重點,選民始終是比較關心經濟、稅收、福利等較貼身的議題。那自國盟在這方面有亮點嗎?其實也是好像沒有......阿博特本人的民望也只是一般,經常失言,特別是涉及女性。如果自國盟能贏,應該是出於選民對工黨失去信心,以及澳洲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 旗下媒體全力封殺工黨和陸克文。幫助自國盟的也不止梅鐸,澳洲主要報章中有9成都支持自國盟。考慮到輿論這麼一面倒,現在民調顯示自國盟仍然只是比工黨好那麼一點點,其實正正就顯示自國盟本身的實力相當有限吧......

澳洲參議院STV選制

最後來談參議院。參議院選制更複雜,是採用「多議席單票可轉移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STV。STV跟AV類似,都是要選民投票時排出第N意願的次序,分別在 AV 只有一個議席而 STV 有多個議席,因此候選人只需要取得一定比數得票就可以當選,無需取得過半票。例如用回這堆數字:

a 400
b 350
c 300
d 250
e 200
total 1500

假設選出三席,門檻為 (1/議席數+1) = 1/4 = 375票,因此只有 a 在第一輪點票就當選,之後要從最低票的那位開始篩走並轉移選票。

a 400 **
b 550 (+200)
c 300
d 250
total 1500

b 的票過了門檻,可以當選,但他多出來的票又要被轉讓,就變成:

a 400 **
b 375 (-175) **
c 400 (+100)
d 325 (+75)
total 1500

最後是 a b c 三人當選......運作是這樣。其實 STV 的邏輯跟 AV 差不多,但小黨能夠當選的機會相對高一點。例如現時參議院76席中,工黨有31席,自國盟亦只有34席,有11席不屬於兩大黨。其中9席是綠黨,佔百份比是11.8%,但在眾議院綠黨只有1/150席,可見兩種選制的分別。有人叫 STV 做比例代表制的一種,不同的是STV能減少「浪費」選票的情況,因為票數會不斷轉移至當選者身上。STV 很少國家採用,比較多人研究的例子只有愛爾蘭。

但用在澳洲還有一個變化。例如今次新南威爾士州 (New South Wales,6席) 有44個團隊,110個候選人參選。

http://www.aec.gov.au/election/nsw/gvt.htm

嘩,要為110個候選人排次序,豈不煩到嘔?隨時會填選票填到眼花。據說選票也是超大張。所以有一個捷徑:選民可以選擇只投一個政黨,由該政黨代選民排次序。

具體來說,選票分為上下兩部份,上部份只有政黨名,下部份是全部候選人的名。選民可以選擇自己在選票下面部份為所有候選人逐一填上優先次序,或只在上面部份投給一個政黨。由於每個政黨都會推出一份推薦名單,將所有候選人排序,選民如果直接投給該政黨,就會按該黨的推薦名單將候選人排序。

透過每個政黨的推薦名單也可以看得出他們之間的關係。當然,跟 AV 制一樣,各政黨之間都能以此表態支持誰或跟誰合作。以今次新南威爾士州的混戰為例:

工黨將自己團隊的6人全部排在第1至6意願,較友好的綠黨的6人則排第7至12,競敵自國盟的6人是排到差不多最尾的96至101。

綠黨將自己的6人排第1至6,海盜黨排第7和8 (Pirate Party,關注互聯網自由),維基解密黨排第9和10 (Wikileaks Party,就是那個維基解密),性愛黨排33和34 (Sex Party,照字面譯就是性派對,語帶雙關)。工黨雖然只排44至49,但仍然高於自國盟的58至63。

自國盟兩個黨合組一張名單,第1、3、5、6是自由黨人,第2和4是國家黨人,工黨排80至85,綠黨更排100至105。

三個黨都將被視為有種族歧視、排外傾向的「一國黨」(One Nation Party) 排成最尾的108至110位。

要查看上面條 link 列出的 44 個團隊提供的推薦名單其實真的幾麻煩,因為44個團隊分別將110 個候選人排序,即是有總共 4400 個配對列了出來......大部份人都只會查看主要政黨的推薦名單,甚至不理那麼多,總之就投自己最支持的那個黨。會慢慢自己研究要怎麼為110個候選人排序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香港常常有政客說,候選人太多,選民會混亂,不知道怎麼選,而且容易選出激進派,議會分裂。人家澳洲一個選區百幾人不都是照樣選了嗎?議會也沒有分裂。真的是選制的問題嗎?選民質素的問題?還是政客質素的問題?

2013年8月24日

民主化的成功與失敗?順便談埃及

埃及自從2011年2月爆發革命,將長年實行專制統治的「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 推翻,至今已超過2年。一開始,大家都對「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 甚有期望,以為推翻專制後就能成立民主。但其實任何一個有認真地研究各國民主化經驗的人都會知道,推翻舊制度與建立新制度所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因素。革命後試圖民主化卻停滯不前,甚至以失敗告終,是經常發生的事。今次會談一些關於民主化的理論,以及對埃及局勢的分析,雖然我本身對中東的事務不夠歐美等地熟悉。

也許出於良好意願,大家總是一聽到「革命」啦、「變天」啦,「民主派」啦等等就會興奮地認為是「正」,需要支持 (正相對邪,最近香港流行「正邪論」嘛)。但有「革命」、「變天」、「民主派」是否就能建立民主呢?革命跟民主是兩個不同的階段。推翻、破壞一個制度容易,建立一個新制度困難,影響兩者成敗的因素並不相同。綜觀歷史,發生革命後沒變成穩定民主的經驗還不少。不講遠的,中國有過幾次革命?推翻過幾次專制政府?有達成民主嗎?

香港很多對民主的討論,都集中在討論民主作為一個概念或理想好不好,相對來說,真的去研究外國的民主制度是怎樣運作,或民主化過程中做了甚麼的討論,只是集中在少數人中。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很多香港人連實行民主也不贊同。說明這個概念的好壞,說服他人支持民主,有其必要性。但如果對實行的細節的認識不夠,那我們說要建立民主時,到底是想要建立一個怎樣的民主?建立民主制度,是否止於有所謂的普選?須小心淪為空中樓閣。

民主/專制不能只用二元對立

一般人喜歡簡單的思考模式,喜歡二元分法。例如看國家和政府,不是民主就是專制,不是專制就是民主。或者民主就一定是自由,不民主就一定不自由。專制政府都是壞人,革命份子都是好人......但其實近年學界已經不再這樣簡單地劃分民主/專制。例如美國智庫 Freedom House 就將全球國家分為「自由、部份自由、不自由」3種 (free, partly free, unfree);英國刊物 Economist 則分為「完全民主、缺陷民主、混合制度、專制政權」4種 (full democracies, flawed democracies, hybrid regimes, authoritarian regimes)。

現在很多學者都同意「民主化」,即由專制政權轉型為穩定的民主的過程中,會有一些不太算民主但又不太算專制的模糊狀態,而且這條轉型之路亦非每個國家都能一直線地進行,有些國家前進得較快,有些較慢,有些會停滯不前,有些甚至會打回頭路。

專制和民主大家都應該有概念大概是甚麼,那「穩定民主」呢?跟普通的民主有甚麼分別?為什麼要加「穩定」兩隻字?民主跟專制最大的差異,不止是民意受到重視,還有就是民意可以改變執政團隊,而政府交替的過程是和平順利地進行,不會引發抗爭和動亂等等。一日未能做到和平順利地政權交替,人們接受民主制度及選舉結果,一日都未算成為穩定的民主。也有人將這情況稱為「成熟民主」(matured democracy) 或「鞏固民主」(consolidated democracy),但我在此先用「穩定民主」(stable democracy) 一詞。

民主化中的可能變化

這個轉型過程中間可能出現的階段,概括來說可以出現3種情況:

1. 未穩定的民主
2. 混合制度
3. 倒退回專制

情況一,是指民眾雖然可以透過選票更換政府,但政治環境和文化尚未成熟,做不到和平順利地政權交替的這個民主的特點,更換政府往往會伴隨政治問題和糾紛,甚至動亂和危機。台灣在早幾年有這種情況,輸了的人都指責選舉不公,但近年已經不再有,趨向穩定民主。不是每個國家都可能轉危為機的,也有可能是不再走向穩定民主之路,而是走向另外兩種情況。

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 攝於羅浮宮
情況二「混合制度」hybrid regime,是指民眾雖然仍然可以投票,也有一定的人權自由,但都受到嚴格限制,未必能真的更換政府,不太算民主又不太算專制,因此叫混合。新加坡及伊朗可算是這種情況,人民有權投票,但投票後不一定帶來改變,人權自由亦受到多種限制。香港也可算是一種 hybrid regime,有人權自由但沒有民主。如果人們滿足於混合制度,民主化有機會就此停滯不前。

情況三,就是最壞的情況,發生危機後有軍人或政治強人接管,聲稱民主會造成壞後果,直接取消民主制度,倒退回專制。推翻獨裁者的,自己也可能變成獨裁者。

以搞革命最有名的法國為例子,講講民主之路可以有多反覆好了。

法國大革命其實也是「失敗」收場

法國在1789年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House of Bourbon) 之後,曾短暫建立過第一次共和政府 (1st Republic),但在1801年又被拿破崙奪權結束。1830年,法國再次出現革命,將「波旁王朝」趕走 (英俄奧普聯軍擊敗拿破崙後,波旁王朝復辟),取而代之的是「奧爾良王朝」(House of Orléans)。1848年,法國人又推翻「奧爾良王朝」,建立第二次共和政府 (2nd Republic),但在總統選舉中當選的拿破崙姪兒拿破崙三世,不久後又學伯父稱帝,結束共和。1870年,拿破崙3世在戰場上中被敵軍俘虜,留在巴黎的共和黨人自行宣佈建立新政府,成立第三次共和政府 (3rd Republic)。第三共和最終成功保持住,直至二次大戰被納粹德國打敗。

1789、1830、1848、1870,法國共出現過4次革命,當時成功推翻君主,但頭3次都以變回君主制告終,計落法國經歷了近100年才進入穩定民主狀態 (只是說制度穩定,政局並不穩定,法國第3共和經常更換執政團隊,像近年的日本)。民主路可以有多反覆,看這個民主強國的例子也可見一班。另外,由於有過多次革命,外界很容易會混淆。例如名畫「自由女神帶領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儘管不少人會將它跟法國大革命=1789年那次扯上關係,但它其實是在1830年革命時畫的。法國名著「孤星淚」(Les Misérables) 中男主角參加的起義,則只是一場個別革命黨人發起的小起義,不屬於4次革命中的任何一次。

當然,也有國家最終是民主化成功的,不然我們現在就不會見到有民主國家啦?法國現在也成為了民主國家啦。到底差別在哪裡?

民主化成功的因素?

一般認為民主要順利實行就需要「民主質素」。之前也說過建立新制度困難,但再仔細點講的話,建立一個制度的硬件難,要建立軟件讓制度運作順利更是難上加難。寫出一套保障很多人權自由的憲法,計算出一套選舉制度,如果只是紙上談兵,人民根本不關心,那也很容易會被有心人利用奪權。

例如法國大革命以失敗告終,而美國革命就成功,法國著名政治學者「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 在他的名著「民主在美國」(Democracy in America) 中就分析指,是因為美國人有較強的民主素養。(由於中國副總理王岐山的推薦,托克維爾分析革命的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The Old Regime and the Revolution 在中國大陸甚為有名,但其實在歐美地區,分析民主的「民主在美國」更為有名。)

美國是移民國家,人民都是來此追求新世界的自由人,身份平等地建立新家園,行多勞多得的資本主義,較重視自由和平等,老早就有自治體制。相反,法國的封建制度遺害極深,多數人民活在個沒有流動性的社會,沒有自由、平等、自主等的概念,革命只是少數人的事。因此美國革命前後,差別只是趕走頭頂上一個不斷在收稅的宗主國,相反法國在趕走國王後,要建立一套全新的政治、經濟、社會體制,培養人民自由、平等、自主等有利民主的概念,難度高得多。第一次革命是如此,但幾十年後,自由平等博愛 (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 的口號已成為法國人的核心價值,要維持君主制漸漸變得不可接受,因此得以在1870年後成為穩定民主。(為免誤會,這一段並不全是托克維爾的觀點,例如他1859年就死了,總不可能知道1870年的事吧。)

但民主質素不止於支持自由、自主。如果人們喊自由、自主,但不願意承認這個民主制度,不跟從這個制度去做,這樣的話是不能持久的。人們需要明白民主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合作總伴隨妥協,不可能事事如你個人的意,要接受民主程序得出的結果。對民主程序得出的結果,甚至民主程序本身有不滿,可以發聲,可以向其他人表達,但不適宜凡事都反對這樣否定那樣,應該想辦法大家一起去完善這個結果或民主程序。

民選政府的表現也會影響到人民的信心。雖然民望跟認受性是兩回事,前者是針對個別執政團隊,後者是針對整個制度,但如果很多個團隊都接連出事,那就不得不令人懷疑會否是制度也出問題了。二戰前的德國和意大利也已經行民主制度多年,但因為政府表現不佳,人們對整個制度失去信心而被獨裁者有機可乘。美國的「皮尤」(Pew) 研究中心的調查也指,很多前東歐蘇聯國家,人民對民主的信心度都跟政局和經濟穩定有關。

因此也有認為用漸變式民主,各派坐下來商討出一個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的政制,慢慢向民主邁進,由於對社會和經濟造成的打擊較小,有助人民適應和接受改變。英國、北歐等沒有爆發革命的地方是這個講法的主要例子 (雖然他們也並非就沒有革命份子或民主運動)。

左:Democracy in America
右: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甚至有認為外國勢力干涉可以幫助建立民主,用的例子是二戰後的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德國、意大利和日本人在經歷大戰後,民族性本來就可能出現了大改變 (德國尤其明顯)。近年較多的例子則是東歐國家在歐盟支援下成功民主化。

也有認為社會富裕跟中產階級的存在也對民主有利......雖然這一點我是比較不相信就是。其他的觀點也不盡錄了。總之,影響民主化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單是發生了「革命」、「變天」等等並不足夠建立民主。

民主化成功的例子?

當然,民主化不一定成功,並不是不開展民主化的理由。過去百多年,世界各地始終不斷有國家成功民主化。學界亦已累積了不少經驗和分析,有助往後的國家進行民主化。我們應該加強學習、宣導民主化成功的例子。例如早幾日在某個談「佔中」的論壇上,某「爆粗傳媒人」大大聲說,近年東歐有哪國革命後是成功的?他這麼一問,我又真的去查。如果從1989年「蘇東波」共產陣營瓦解後計起,還真不少。看人均GDP的話 (香港跟祖國最愛談GDP增長嘛):

GDP PPP per capita in current int'l $ (IMF data)
Estonia 6,240 (1995) 20,657 (2011) +231%
Latvia 5,106 (1995) 16,717 (2011) +227%
Poland 7,262 (1995) 20,013 (2011) +176%
Slovak Republic 8,801 (1995) 23,366 (2011) +165%
Czech Republic  12906 (1995) 27112 (2011) +110%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國家的民主化過程,都是始於公民抗命式的和平革命。波蘭有過「團結工聯」(Solidarity) 發起的多次舉國大罷工,捷克和斯洛伐克有名為「天鵝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 的連續多日示威,愛莎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Lithuania,因IMF無該國1995年資料而未有列出) 有過所謂的「波羅的海之路」(Baltic Way) 三國聯合示威......美國智庫「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就發表過一篇研究文章「從公民抗命到穩定民主」(How Freedom Is Won: From Civic Resistance to Durable Democracy),裏面提到,以人民自發、和平理性、得到廣泛認同和支持的公民抗命逼走專制政權,是最大機會邁向穩定民主的。

看完東歐,看看同期香港的經濟表現呢?
HKSAR 23,115 (1995) 50,296 (2011) +118%

哎呀,增長比甚麼愛莎尼亞、拉脫維亞、斯洛伐克都低,肯定是被反對派、激進80後、佔領行動、外國勢力拖累了!看來還是不要民主好了......但明明愛莎尼亞、拉脫維亞、斯洛伐克都是民主化成功了......到底是民主好還是不民主好?唉,反正我只是寫寫網誌,投一下稿咋,大佬!別對我那麼高要求啦。我又不是大學教授,又不是中學雞資深傳媒人兼公關顧問 (雖然他每次登場都變成公關災難,我都不明白他怎麼做公關顧問),這裡只有幾千字的篇幅嘛,怎麼可以寫到民主好不好這麼大的話題嘛。講回埃及好了。

現在的情況,很明顯地,埃及並沒走到穩定民主的第一步,成為了不穩定的民主。但會變成一個由軍人主導,但仍有其他派系能參與的混合制度,還是完全封殺所有其他派系,變回專制政府,甚至會不會爆發內戰就仍要觀察。事情為什麼會演變成這樣?又來先講講背景。

簡述近代埃及

埃及的歷史,一般人大概會聯想起金字塔、木乃伊和法老王,但這些事物跟現代埃及基本上沒有關係 (除了去旅行會看到)。我會從19世紀講起。19世紀初時,埃及由在阿拉伯世界擁有龐大勢力的「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 統治,但由於土耳其本土力量不斷衰落,埃及當地的總督漸漸地脫離中央,實際支配埃及。在1805-48年擔任埃及總督的 Muhammad Ali Pasha 將埃及當成一個自己的王國來統治,不但將總督之位變成由自己家族世襲,還自行派兵佔領蘇丹,甚至攻打同屬奧斯曼帝國統治的巴勒斯坦和敘利亞。至此,雖然在外交規格上,埃及仍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土,但實際上已經是個獨立國家。

要爭取全面獨立,就要富國強兵及外國承認,之後的埃及「總督」因而向英國和法國靠攏,實施改革。當然英國和法國就不安好心,其實是想將埃及變成殖民地。埃及越是改革就越要錢,越要錢就越要借,越是借錢就越是被債主控制。不知不覺間,埃及政府已經被英國和法國控制住,後者更直接派駐士兵和官員到埃及。埃及想獨立,結果變成了殖民地 (好聽點是叫「保護國」)。作為有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怎麼能接受變成西方帝國主義者的殖民地?埃及興起不少民族主義和穆斯林組織,反對西方列強及已經被他們控制的政府,當中包括現在知名的「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1928年創立,以下簡稱「兄弟會」)。

1952年,終於連軍人也忍夠,發動了政變推翻政府。政變領袖「納賽爾」 (Gamal Abdel Nasser) 期後自任總統,並開始一連串民族及民粹主義的政策,包括農地改革、將原本由英法控制的「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 國有化、與以色列開戰等等。納賽爾被視為令埃及復興,恢復國威的民族英雄,亦受到非歐美陣營 (共產陣營及第三世界國家) 尊重。1970年逝世時,數百萬人湧到首都開羅街上悼念他。但他也有打壓反對派,特別是兄弟會,令兄弟會跟埃及政府及軍方成為世仇。

納賽爾向民眾揮手
繼任的是納賽爾的副手「薩達特」(Anwar Sadat),他同樣是軍人出身。但他上台後卻將外交政策180度反轉,反蘇聯親歐美,更與以色列和平談判,雖然換來個諾貝爾獎,但也惹來民族主義者和穆斯林組織仇視。薩達特於1981年被穆斯林份子暗殺,繼任的「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 延續其政策,並加緊打壓穆斯林組織,後者的反彈亦更大。1997年的「樂蜀屠殺」(Luxor massacre) 中,62名參觀古代神殿的遊客被穆斯林份子殺死,當中58名人是外國人。

2011年,受到突尼西亞爆發革命影響,埃及人因政府長年失政而起義,穆巴拉克嘗試鎮壓,但因迅速失去軍方支持而失敗。這之後發生的事大家都應該有一定印象,在此簡單列出:

2011年2月 穆巴拉克辭職,權力由「最高軍委會」(Supreme Council of the Armed Forces) 接管

2012年1月 埃及國會選舉,穆斯林派佔多數議席

2012年6月 埃及總統選舉,兄弟會代表「穆爾西」(Mohamed Morsi) 當選,軍委會交出權力

2012年8月 穆爾西下令前軍委會主席 Mohamed Hussein Tantawi 退休

2012年11月 穆爾西突然自行宣佈擴大總統權力

2013年6月 穆爾西上台一周年,各地出現大型示威要求下台

2013年7月 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穆爾西,任命大法官 Adly Mansour 為臨時總統

2013年8月 軍方連日鎮壓穆爾西/兄弟會支持者,估計逾千人死亡

埃及:4派亂鬥

很多人看到埃及亂象,奇怪明明穆爾西是埃及人自己選的,為何選完又不滿呢?埃及人的分裂其實早有跡象,現時埃及人至少可以分為4派:

1. 建制派:由舊時代既得利益者,與及最關心的是維穩、不關心是否有民主的人組成
2. 自由派:支持民主化及世俗化 (即反對以伊斯蘭教教義主導政策) 的人組成
3. 兄弟會穆斯林派:支持穆斯林兄弟會、強調穆斯林教義
4. 其他穆斯林派:不屬於兄弟會,但同樣強調穆斯林教義

這4派的相對勢力怎麼量度呢?可以參考去年的總統選舉來計算。

埃及總統選舉採兩輪投票制,跟法國相同,候選人必須取得過半票數才算當選,如果沒有候選人獲得過半票數,那就只由最高票的2人進行第2輪投票,只剩2人的話其中一人必定可以取得過半票。一般分析會集中在第二輪投票的結果,因為這是選出最終勝利者的一輪,但其實在兩輪投票制中,第一輪的結果同樣值得分析。因為第一輪投票有較多候選人,較能反映不同派系的基本盤,第二輪投票是逼人投給最後2個候選人,當中有很多選民是抱著「2個爛橙選1個」心態的游離票,他們並不一定真心支持候選人。而且,兩輪投票中的差異,特別是第一輪落敗者的選票流向哪一個第二輪候選人,也有助分析之後政局發展。我們看回票數:

2012 Egypti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Round 1
(兄弟會成員、自由與正義黨代表、兄弟會穆斯林派) Mohamed Morsi 24.8%
(前空軍司令、前總理、建制派) Ahmed Shafik 23.7%
(社運人士、左翼人士、自由派) Hamdeen Sabahi 20.7%
(前兄弟會成員、穆斯林光明黨背書、其他穆斯林派) Abdel Moneim Aboul Fotouh 17.5%
(前外交部長、自由派? 建制派?) Amr Moussa 11.1%

2012 Egypti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Round 2
(兄弟會成員、自由與正義黨代表、兄弟會穆斯林派) Mohamed Morsi 51.7%
(前空軍司令、前總理、建制派) Ahmed Shafik 48.3%

如果只看第二輪投票結果,會得出穆爾西支持度答51.7%的結果,但如果我們再看第一輪投票結果,可以看到穆爾西的真正基本盤其實只有24.8%。他多出來的票應該主要來自另一位穆斯林派候選人 Abdel Moneim Aboul Fotouh 的17.5%。整個穆斯林派的總得票有42.3%。建制派及世俗派的基本盤則各有2至3成,但自由派沒有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自由派就成為了該輪選舉中的關鍵遊離票。最終穆斯林派的得票從4成上升至51.7%,而建制派則從2成幾上升至48.3%,可見失去明顯支持目標的自由派,是倒向建制派的比較多。這也預示了兩點:

1. 很多自由派寧願支持建制派也不想讓穆斯林派當政
2. 穆斯林派本身的支持度未必足夠單獨執政,有需要拉攏或至少撫平其他派系

各派未能妥協:極端的「多數民主」心態

可惜的是,穆爾西及兄弟會上台後,未有理解到這兩點,只顧增加自己的勢力,不斷擴大總統和議會權力。建制派和自由派本來已經不喜歡穆爾西和兄弟會,見到他們包攬權力就自然要反對。而穆斯林派亦不是無條件支持兄弟會,畢竟還有其他穆斯林派政黨選擇,如光明黨 Al Nour Party。兄弟會施政失效,無法改善經濟及民生,穆斯林派支持者也可能不再支持他們。在這個情況下,建制派及自由派合共近5成的人一起反對穆爾西,而穆斯林派的4成人中亦有不少不再支持穆爾西,則令反對的民眾遠多過支持的民眾,令軍隊有機會藉勢奪權。

問題的根源,是人人都認為民主就是要政府服從人民的意願,但同時又以為自己的意願就等於人民的意願,政府不跟從自己的意願就是反人民反民主,不肯接受,不肯妥協。兄弟會以為當選了就可以為所欲為、自由派以為發起示威政府就一定要下台、軍隊聲稱民眾支持推翻穆爾西就可以推翻他......全部人都不理會其他派系的意見,亦不理會現行制度,於是成了不穩定的民主。

這種心態是一種極端的「多數民主」(Majoritarian democracy)。多數民主認為民主選舉是人數之爭,人多的一方就是正確,當選的一方就是有了民意授權,突顯多數派與少數派的差異和對立。現在埃及就是各派都抱著極端的多數民主心態,將自派和其他派的差異,從人民內部矛盾提升至敵我矛盾,為了打擊對方不擇手段,最終即使以流血收場也在所不惜,對家有人命傷亡又與我何干。

與「多數民主」相對的是「合作民主」或「共識民主」(Consociation / Consensus democracy),強調要尊重不同派系意見,政黨間傾向不論多數還是少數派都會合作、商討和妥協。雖然政治學者創造了這兩個相對的概念,但實際上完全的多數民主是少有的。

如果政治是一場只計算議會議席分布的簡單數學遊戲,那多數民主也許行得通,但議席分布是由一場選舉產生,而一場選舉只反映一個特定時間點的民意,選舉與選舉之間民意可以有很大改變。如果政客只計算議席分布而忽略了民意的改變,認為得到一時的授權之後就可以為所欲為,那是不會得到民眾原諒的。埃及兄弟會和穆爾西就是犯了這個錯。當然,穆爾西下台後,又輪到軍方犯這個錯。

埃及軍方從無打算退讓

軍隊奪權後,如果有心讓民主政治繼續下去,本應吸收兄弟會失敗教訓,與不同黨派合作。最初他們的確有跟自由派及其他穆斯林派商討新政府應該怎麼組成和工作,但後來血腥鎮壓兄弟會,最新更釋放前總統穆巴拉克,又打壓自由派領袖之一的 Mohamed ElBaradei,自由派及其他穆斯林派應該很難再支持軍隊。如此一來,各派再次分裂,將難以再組織一個有廣大民眾支持的政府。跟其他幾派不同的是,軍隊畢竟是軍隊,有武器在手,操生殺大權,即使沒有民意基礎,仍可以以強權鎮壓來延續執政。

事實上,儘管前總統穆巴拉克走了,建制派作為一個整體,一直都沒有消失。先是穆巴拉克走後由軍委會接管,然後是法院多次以對建制派有利的方式去解讀憲法和作司法覆核,再來是派出前總理參加總統選舉......建制派其實一直都不肯放棄權力。穆爾西上台後將軍委主席  Mohamed Hussein Tantawi 逼走,改為任命 Abdel Fattah el-Sisi 為國防部長,外界一度視為軍方終於被壓倒,但回頭看,這樣想未免太天真。穆爾西有權任命 el-Sisi,不代表 el-Sisi 就一定要聽命於他,因為埃及憲法本來就訂明國防部長一定要由軍人擔任,穆爾西總是要任命個軍人。這個情況其實跟二戰前的日本一樣,當年日本軍方可以透過撤回陸/海軍大臣人選,來推倒政府內閣,對政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埃及軍方也是有著各種特權,如果說換個人做頭頭就是軍方勢力衰退,未免將事情想得太簡單。

美國有動靜的話真能起作用?

不少評論將矛頭指向美國,指美國是政變幕後黑手。的確,美國有其責任要負,但美國如果改變政策是否就能改變局勢,卻很難說。美國在埃及的目標是維穩,無論是誰上台,只要不出亂子,不跟以色列打仗,都無所謂,以往支持穆巴拉克就是如此。有人說美國反對穆爾西,但當穆爾西承諾不針對以色列,協助巴勒斯坦解決政治危機,都受到美國贊賞,美國亦沒有在穆爾西當政期間減少對埃及的金援。不少自由派/建制派人士甚至指責美國對穆爾西太好!

現在美國對埃及最大的直接影響是金援,但減少金援是否就能改變埃及軍方想法?埃及軍方的首要考慮當然是自己的權力,拿了金援失去權力,跟保住權力失去金援,要如何做取捨?甚至是否需要作取捨?現在埃及軍方還有其他阿拉伯國家,如沙特阿拉伯,作為資金來源支持,即使美國減少支助,沙特也可能會願意將自己的支援加碼,補償美國少了的那一份。

有評論指沙特是美國盟友,這樣可能是一個當黑臉一個當白臉,但沙特本身也有很大動機去支持埃及軍方,因為沙特政府同樣憎恨兄弟會。沙特雖然也是個保守的國家,國內政策重視穆斯林教義 (如對女性有諸多限制),但沙特政府是個王國,政府重視的是王室的權力,穆斯林教義只是維持統治的手段,而兄弟會等穆斯林組織重視的是神權,視穆斯林教義為最高宗旨,兩者其實是有衝突,是敵對關係。沙特長年以來也是打壓不認同政府的穆斯林份子,跟美國友好很大原因也是要合作反恐。

突尼西亞:穆斯林派要跟他黨合作

接下來會將埃及的情況跟其他國家比較一下,第一個是突尼西亞 (Tunisia)。突尼西亞的革命和民主化,跟埃及的同期進行,政局尚不算穩定,但並未像埃及般出現接近內戰的情況。主要差別在於,突尼西亞的建制派迅速承認失敗,交出權力,而穆斯林也願意跟自由派合作組織聯合政府,並非單獨掌政。

突尼西亞的軍方在革命中的角色亦遠較埃及和土耳其的低調。獨裁者「本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 辭職並流亡國外後,繼任為臨時總統的是根據憲法規定的國會議長 Fouad Mebazaa,並非軍方,而這位本身屬於建制派的臨時總統也迅速跟反對派談判,籌組臨時內閣和舉行選舉。

突尼西亞的政制設計跟選制也跟埃及不同。埃及是行總統制,全民直選總統,但如之前所說的,這就造成強逼選民投票給一個人,當選者未必真正得到過半人支持的現象。相對來說,突尼西亞行議會制,總統及總理均由國會選出,而國會又由比例代表制選出,雖然會造成較多政黨林立,但這亦較能反映民意,難以由一個黨獨贏。選舉後,國會內勢力最大的穆斯林派「復興運動黨」(Ennahda Movement) 也只有4成議席,必須跟其他政黨合作,而他選擇了的合作對象是自由派的「共和黨」(CPR) 跟「工人自由黨」(FDTL)。在聯盟協議下,內閣由3個政黨及獨立人士組成,總統由共和黨的 Moncef Marzouki 出任,總理是復興黨的 Hamadi Jebali,而國會議長是工人自由黨的 Mustapha Ben Jafar。外界難以批評政府是一黨獨大或一味實施伊斯蘭教義政策。

可是由於經濟未有大改善,又接連有反對派政客被暗殺,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漸大。突尼西亞已經宣佈會在年底重新選舉國會。

黎巴嫩:以合作式民主原則創作的政制

像突尼西亞這種高官由不同政黨甚至不同族群的人來擔任的做法,在黎巴嫩 (Lebanon) 可是有法律規定。黎巴嫩人以民族來分,基本上都是阿拉伯人,但由於處於東西南北交界之地,宗教信仰非常多元化,有4成人信奉耶教 (當地流行的是古代的耶教派系,因此不適宜以中文理解的天主/基督教概括稱之),3成人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3成人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很容易產生宗教糾紛。

為此,黎巴嫩憲法規定政府三大要員必須由不同宗教教徒擔任:

總統是耶教徒
總理是遜尼派
國會議長是什葉派

國會的128席亦預留給具不同宗教背景的人士出選:

約1/4是 馬龍尼禮教會 (Maronite,一個只在黎巴嫩流行的耶教派系)
約1/4是 伊斯蘭遜尼派 (Sunni)
約1/4是 伊斯蘭什葉派 (Shia/Shiite)
剩餘的是由其他教派瓜分,如東正教會,或其他非主流教派

黎巴嫩被視為是合作民主 (Consociation democracy) 的經典例子之一,雖然如此,實際上會否合作還是人民質素和政治文化的問題,並非單純靠制度可以解決。黎巴嫩的規定並未實際消除社會上各族群間的矛盾,而且也有批評指黎巴嫩的規定太死板,缺乏靈活性,民情如果有變也很難反映。何況並非人人都會按遊戲規則玩。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 在國會只有一成議席,但由於他們有自己的武裝部隊,對黎巴嫩政局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

土耳其:同樣經常有軍事政變

另一個可跟埃及做比較的是土耳其。土耳其在一戰後被軍人統治,1950年政府放權才第一次有民主選舉,但之後軍方多次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1960、1971、1980、1997年總計4次,大都跟穆斯林派 vs 世俗派的鬥爭有關。可見伊斯蘭國家民主路上受困,絕非罕見。

不過講到土耳其,近期較受觸目的應該是早幾個月的大型反政府示威,跟埃及一樣是自由派 + 世俗派 + 建制派 vs 穆斯林派。為何土耳其的穆斯林政府今次就維持得住呢?土耳其的「正義與發展黨」(AKP) 執政已經10年,建制派特別是軍隊的實力已被蠶食,經濟又較好,政府的支持度高得多,是強勢政府,跟埃及的弱勢政府不同。

總結

現在很多人擔心埃及會變成內戰,這還很難說,因為穆斯林派的武力遠不及埃及軍方,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軍方是否會再次舉行選舉和交出權力,埃及短期內都不可能成為穩定民主。軍方不將權力交出,固然是倒退,但即使真的舉行選舉,因為幾派分裂的問題不會突然解決,只要沒有一派能大勝,各派不肯合作,政局還是會繼續混亂,同樣不是穩定民主。

但人是會從失敗中吸收教訓的 (至少我希望如此),埃及人總會明白民主不是一有不滿就喊要推翻政府,還需要建立新制度,而且他們也會知道建制派和軍方始終是信不過的。埃及以往都是由軍人統治,人們是初嘗民主、自由、法治、平等等的滋味,不習慣並不出奇。最重要的是能將一次民主化的失敗,轉化為將來再次民主化的累積經驗。

2013年8月6日

人人自危的比利時政治

上上星期,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二世」(Albert II) 宣佈退位,由兒子「菲利普」(Philippe) 接任成為新的比利時國王。香港人一般應該只認識英國的王室吧?的確,比利時等歐洲小國 (雖然某程度上英國也不見得是大國...) 的王室在國際上並不高調,外界對他們的關注和認識亦不多,但在我個人來說,至少比利時的政治和歷史還蠻值得一看的。

今次讓位事件,外媒比較關注的是新國王能否保持國家統一,保住自己份工。近年比利時的政治越趨混亂,政府經常很快倒台,甚至很多時根本無法組成執政聯盟,變成「無政府」狀態,無論國王還是首相都人人自危。這主要源於比利時國內兩大勢力的對峙,要求國家一分為二的聲音越來越高漲。

比利時分裂危機的源頭

肯特 (Ghent) 舊城區
比利時的分裂,源於國內人民講兩種不同語言。北部的「法蘭德斯」(Flanders) 地區的人民講荷語,南部的「瓦隆」(Walloon) 地區人民則講法語。由於比利時行聯邦制,兩個地區有各自的政府,兩套語言、文化、經濟政策,兩地人民活在不同的世界,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一國兩制」。當然,除了語言之外還有其他分歧,好像北部人口較多、經濟實力較強、歷史文化資產也較優。北部的大城市如安特衛普 (Antwerp)、布魯日 (Bruges)、肯特 (Ghent) 等都是自中世紀就相當有名的富庶城邦,安特衛普現時仍是歐洲最大級的港口之一,布魯日則是著名旅遊城市。南部過往以工業為主,但因現在工業不吃香,經濟差過北部,人口也只有北部的一半左右。北部較南部強勢,要求跟南部分家的聲音亦較強。

南北分裂也令比利時政治環境變得額外複雜。一般國家的政治光譜,有所謂左右派之分。比利時也有左右之分,但同時還有法語和荷語之分。所以全國來計,總共有法語左派、法語右派、荷語左派、荷語右派4大派。南北兩地有兩個分開的政黨系統,而中央是四派亂鬥,因此比利時組成聯邦政府執政聯盟的難度也較一般國家高一倍。在上次2010年的大選之後,總共花了541天才組成新政府,破了世界紀錄。而且我們還要考慮一點,就是當時正值歐債危機,債息飆高的現象正開始從「歐豬」國蔓延到比利時 (比利時國債對GDP比率接近100%),才逼到比利時政客趕緊組成新政府,盡快穩定市場信心。如果這場危機沒有殺到比利時,籌組新政府所需的時間可能更久。

讀者可能會問了,語言、歷史文化、經濟這些分別又不是現在才有,為什麼現在才鬧的這麼大?既然兩地不合,比利時這個國家一開始怎麼來的?怎麼不一開始就分做兩國?其實比利時的立國是立得頗為倉促的。

比利時成為統一國家的由來

布魯日 (Bruges) 的運河
比利時作為一個統一國家的時間,相比其他西歐國家為短。比利時、荷蘭、盧森堡,這個夾在法國和德國之間的地區,今日被稱為「比荷盧」(Benelux),在中世紀則被稱為「低地國家」(Low countries),由17個城市和領地組成,即所謂的「十七省」(17 provinces) ,並非一個統一的國家。

16世紀時,低地國家由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王室支配,但改信基督教的北部省份不滿王室的宗教政策,在1581年宣佈獨立。北部成功獨立後,成為了「荷蘭共和國」,南部沒有改宗的省份則沒有獨立。(其實國家的正名應該是「尼德蘭」Netherlands,荷蘭嚴格來說只是其中一個省份。Netherlands 為「低地」之意,法文也是叫荷蘭做 Pays-Bas 「低國」。)

時間又過了二百幾年,來到1815年,席捲歐洲的拿破崙被終極打敗,歐洲各國的邊界要重畫。低地國家南部省份被拼入荷蘭,低地國家全部成為荷蘭領土。(此時荷蘭已變為王國,國王由此前帶領獨立運動,一直擔任荷蘭省督的「奧倫治家」 House of Orange 出任。) 可是正如200年前兩地沒有合併一樣,這時候兩地仍有相當多的分歧,包括:

一、南部人不滿王室和高官都來自北部 (荷蘭),政策和發展向北部傾斜
二、宗教分歧,南部以天主教為主,北部則信基督教
三、語言分歧,政府想推動荷語,激起南部法語系人民不滿

南部省份於是在1830年宣佈獨立,成為了新的國家比利時。荷蘭最初想奪回比利時,但後者得到英國和法國支持,最終還是成功獨立了。

可是來到今日,上面提到的幾個令比利時得以創立的的因素,都已經逐漸消失:

一、矛盾從荷蘭 vs 比利時,變成法蘭德斯 vs 瓦隆
二、天主教會的影響力不斷下降
三、以往法語的國際地位高,很多荷語系的人也會學法語,但今時今日荷語和法語系人民的分歧已經無法挽回
四、其他國家亦無動機去介入

仍能維持一個國家,一是靠王室,二是靠布魯塞爾爭議。先講王室。

一建國就是君主立憲的比利時

前面也提過,比利時這個國家以往是西班牙、奧地利、荷蘭等其他大國的附屬領地,在1830年才立國。那比利時這個王室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呢?

原來當年比利時獨立時,臨時國會向歐洲各地的王公貴族廣發英雄帖,邀請人擔任國王。最後國會選出了一位來自德國貴族「薩克森-科堡-哥達」家族 (House of Saxe-Coburg-Gotha) 的王子,成為了「利奧波德一世」(Leopold I)。(國王由選舉產生雖然少有,但在歷史上的確有過這個做法。) 利奧波德一世這回可真是要迎難而上,一來這是個全新的國家,還處於戰爭狀態 (荷蘭一開始仍想奪回比利時),而且他是突然空降到比利時,需要想辦法拉近跟民眾的距離,以德服人。還好,他也安於擔任一個沒有實權,服從憲法的國王。

布魯塞爾 (Brussels) 市政廳及廣場
比利時跟英國等政制是慢慢演化的國家不同,一立國就是君主立憲國家,先有國家才有國王,因此主權在民的觀念很強。君主是「虛位元首」並無實權,實權由民選的國會及政府掌握,君主不可違背民意。君主的功用,就是履行一些儀式上的公務 (如在大型場合現身、在文件上簽字),及在政局混亂時出現裝作能穩住局勢。

主權在民這一點,從國王的名銜中也可以看出。比利時元首的正名其實並非「比利時國王」(King of Belgium; 法文 Roi de Belgique),而是「比利時人的國王」(King of the Belgians; 法文 Roi des Belges),這有國王要向人民負責,國家並非國王個人所有的意味。在比利時,一位國王死後,新的國王並非立即自動就任,必須宣誓遵從憲法,才算正式就任。因此一個國王死後,至新國王正式宣誓就任之前,嚴格來說可能會出現一個短暫沒有國王的時間。

接下來看看利奧波德一世之後的比利時國王的遭遇。

殺人最多的歐洲君主

利奧波德一世在1865年逝世,其子「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 登基,但他並不安於現況。二世環看周圍其他歐洲國家,都在非洲和亞洲有著大片殖民地,只有比利時沒有,努力遊說民選政府也來搞個強國崛起計劃,可是政府以要先搞好經濟和民生問題為由拒絕了。不死心的二世,決定自己出資派人到當時仍未開發的非洲剛果河流域,美其名為探險、科研、傳教、傳播文明等等,實際為搶奪土地和資源。剛果河流域成為了二世的私人殖民地,不屬於比利時政府。

隨著越來越多外人到剛果經商和探險,二世在當地的殘酷統治終要曝光。他的手下將當地土人當成奴隸驅使,不斷榨取農產品和礦物等天然資源,效率低達不到 quota 的人會被鞭打、斬手斬腳、甚至殺死。(有歷史學者估計剛果在二世治下死了超過一千萬人,將他與希特拉等人並列。) 結果剛果的狀況成了國際大醜聞,二世的民望一落千丈,比利時政府在1908年強行將剛果從國王手中收歸國有。二世於1909年逝世,後繼人為侄子「阿爾貝一世」(Albert I)。

戰鬥到底

之前提過,英國和法國支持比利時獨立。其中一個考慮是比利時的位置為兵家必爭之地,希望它發揮一個緩衝區的角色。這個緩衝角色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似乎不怎麼有效。德國一向法國宣戰,就發動著名的「施里芬計劃」(Schlieffen Plan),繞道比利時進軍法國,比軍在質素差幾條街的德軍面前很快就被打敗,德國得以殺入法國。

雖然軍隊很快就被打敗,阿爾貝一世仍然堅持下去,戰鬥到底,盡可能組織殘兵反抗,成為國家抵抗外敵入侵的象徵。最終阿爾貝一世守得雲開,戰爭以德國的失敗告終,王室得以凱旋重回宮城。阿爾貝一世在戰後還推動國會通過一人一票的普選安排,跟其伯父利奧波德二世不同,非常受人民愛戴。

還有一樣要提的是,阿爾貝一世考慮到家族名「薩克森-科堡-哥達」(Saxe-Coburg-Gotha) 太有德國 feel,將家族名改為「比利時」(法文:de Belgique)。沒錯,比利時國王是姓比利時的。

間接被推翻的國王

同樣是面對戰爭,阿爾貝一世的兒子「利奧波德三世」(Leopold III) 的表現就差天共地。三世在1934年即位,6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再次採取取道比利時攻入法國的戰略 (不是說同一招別用兩次嗎...),而比利時也再次被打敗。三世見大勢已去,宣佈投降。他投降前被民選政府警告,比利國君主並沒權力自行決定這樣做,但他還是做了。民選政府最終流亡英國,三世則留在布魯塞爾,被德軍控制,最後更被帶到德國。

布魯塞爾大法院外的紀念兩次大戰雕像
(可以見到寫著 1914 1918 1940 1945 的年份)
戰後比利時被解放時,三世成了個爭議人物,越來越多民眾認為他不適合繼續做國家元首,民選政府提醒三世不要立即返國,以免引起更多麻煩,並宣佈他「不適合管治國家」(impossible to reign)。1950年,比利時進行公投,58%人民希望三世回國,政府宣佈三世變回「適合管治」,邀請他回來。表面上看三世應該是沒事了,但實際上這代表有42%國民已經不再視他為國王。當他再次踏足國土,全國立即出現大罷工和暴動,政府亦隨即要求三世退位以平息民憤,顧全大局。眼見國家變成如此局面,三世宣佈讓位予兒子「博杜安」(Baudouin)。

想否決議案也沒辦法的國王

博杜安任內並沒怎麼直接干政,最大的事件是1990年的另類憲政危機。當年國會通過法案放寬墮胎,但作為虔誠天主教徒的博杜安拒絕簽署法案。國會於是宣佈他「不適合管治國家」,由政府代為簽署法案,並於完成簽署後又宣佈他再次「適合管治」。

從這幾位國王的經歷都可以看得出來,國王的最大工作,就是遵守憲法,乖乖做個聽從民意的簽名機器。如果不聽民意,後果可以很嚴重,從資產被國有化,到被宣佈不適合管治國家,甚至直接逼宮下台,都可以發生。

人人自危的年代

博杜安於1993年逝世,由弟弟「阿爾貝二世」(Albert II) 接位,阿爾貝二世任內的最大事件,是自2007年開始接連出現政黨無法組成執政聯盟的問題。從他的哥哥博杜安任內開始,法語和荷語系人民矛盾增加,比利時亦從只有一個中央政府的政體,逐步變為分做法蘭德斯和瓦隆兩大地區的聯邦體制,政治環境越來越複雜和惡劣。2007年6月的大選,支持分裂的政黨議席上升,令籌組中央政府變得更困難。

在憲法框架下,國王需委任一名「協調員」(informateur),跟各政黨開會調解紛爭,商討組成執政聯盟,研究哪一位政黨領袖有最大機會可以得到足夠支持組織政府。可是協調員多數也是政客,本身有政黨背景,不一定中立,亦不一定真的想解決困局。在幾輪協調都失敗後,阿爾貝二世終要親自出馬,自己也跟政黨代表開會,並指示協調員應該怎麼做。在選舉後194天,荷語系政客「萊特姆」(Yves Leterme) 終於組成新政府。

安特衛普 (Antwerp) 大教堂鐘樓
跟中世紀名畫家魯賓斯 (Rubens) 像
但好景不常,受金融危機打擊,比利時大型銀行「富通」(Fortis) 陷入財困被國有化,萊特姆政府因處理不善,只上任了9個月就總辭!

萊特姆辭職後,由黨友「范龍佩」(Herman Van Rompu) 遞補擔任首相。但范龍佩政府也只維持了11個月就結束,原因更加匪夷所思。范龍佩政府當時並沒有陷入甚麼政府醜聞,他辭職純粹是因為自己找到份新工要跳槽:他當選為歐盟權力中心「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 的名義主席!

范龍佩走後,再次由萊特姆頂上,但6個月後政府又再次因為法語系跟荷語系政黨起爭執而要總辭。結果2010年6月的大選後,再次陷入了難以籌組新政府的困局,阿爾貝二世即使出盡混身解數仍無進展,大選後一年都未組得成新政府。這時候又傳來壞消息,在這段空白期署任首相的萊特姆,又學范龍佩那樣找了另一份新工做,就是去經合組織 (OECD) 做副秘書長。

連首相都好像人人自危般,騎牛找馬去見新工,這個國家真是有夠難搞!

還好,歐債危機不失時機地燒到比利時。2011年11月25日,標準普爾將比利時國債評級降低,息率立即急升,震動比利時政界,各黨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次日的11月26日,協調員法語系政客「迪呂波」(Elio Di Rupo) 宣佈有足夠政黨支持一份組成新政府的協議。迪呂波在10日後的12月6日當選首相,比利時政治困局在541日後暫時解決,國債息率亦隨之回落。(題外話:迪呂波也是首位已經出櫃的男同性戀國家領導人。)

菲利普接任

講回現在,阿爾貝二世傳位給兒子菲利普,也有三重考慮。一是自己已經年老,是時候給較有活力的年輕人一個機會。(雖說菲利普也已經53歲。) 二是現屆政府狀況相對穩定,這時候傳位不用怕兒子立即就要面對個政治炸彈,可以多點時間熟習環境。三是鄰國荷蘭的女王「貝婭特麗克絲」(Beatrix) 在4月時,也是趁大選後完成組織新政府,就讓位了給兒子「威廉-亞歷山大」(Willem-Alexander),阿爾貝二世可能是受了此事影響。

雖然如此,比利時分裂的根本源頭仍未解決,新國王菲利普未來的路仍然是荊棘滿途。

布魯塞爾爭議

另一個令南北難以分裂的因素,是雙方未能解決布魯塞爾的定位問題。事實上,上次籌組政府嘈了541日,最大的爭議就是布魯塞爾的選區劃界。

布魯塞爾是比利時首都,地理上位於法蘭德斯,但人口卻是講法語為主 (畢竟法語在國際上的通用性較高),因此在南北分裂的爭議上,誰會拿到布魯塞爾一直是個主要爭拗點。布魯塞爾目前是一個特區,並不屬於法蘭德斯或瓦隆兩個地方政府,是比利時唯一同時用法語跟荷語的地方,也是唯一同時有兩個語系的政黨參選的特區。因此布魯塞爾這個特區的範圍有多大,囊括多少選民,會影響到選舉中兩個語系的相對勢力。

而要切割布魯塞爾的另一個難處,是它同時是歐盟的「首都」。嚴格來說歐盟有三個首都:歐盟委員會總部 (行政) 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總部 (立法) 在法國斯特拉斯堡、歐洲法院總部 (司法) 在盧森堡,但布魯塞爾仍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個,多數NGO和智庫都集中在布魯塞爾工作。如果要切割布魯塞爾,那歐盟總部以後是屬於哪一個國家?為歐盟總部和工作人員提供水電煤等支援的帳單怎麼計?都是可大可小的問題,也無人解答得到。不將布魯塞爾切割,甚至不將比利時切割,也是為了歐盟。

比利時和歐盟相比?

布魯塞爾 (Brussels) 的歐盟委員會總部 Berlaymont 大樓
事實上外國不少評論都將比利時的情況跟歐盟作比較,例如兩者同樣是組成的成員國貌合神離、地方漸漸對中央權力不滿、每次開會都為些安排上的問題嘈餐死、北部富有南部要錢......等等。的確,當年「歐洲理事會」設立主席一職,找上比利時首相「范龍佩」出任,其中一個理據就是說他在協調政治工作方面非常有經驗,相信在歐盟也能發揮所長云云,弦外之音就是說歐盟跟比利時一樣亂。(另一個理由是找比利時人出任可以平衡新、舊、大、小幾種不同成員國的意見。)

歐盟成立的宗旨,是希望融合西歐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令歐洲不再分裂和發生戰爭。(當然也有抗衡共產陣營的意思。) 但現在,只有保持和平一個目標達成了,各成員國仍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反歐盟的情緒在多個國家陸逐浮現,改革歐盟體制近年都是講多過做,到底接下來該怎麼做呢?比利時立國了百多年,從統一走向分裂和混亂,是不是預示了歐盟的前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