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1日

[X場新聞] 松井石根:南京大屠殺你哋幾多歲?


[X場新聞] 針對近日再起的教科書爭議,本報嘗試電話訪問這方面的權威人士,前日本皇軍大將松井石根的看法。當電話接通,記者表示想詢問教科書內容應否包括南京大屠殺時,電話另一邊的松井立即打斷問道:「你講多次你邊間報館既?朝日定赤旗?定你其實係日教組既?咁關心教科書做乜?關你咩事?南京大屠殺 (編按:松井的實際用詞為「南京攻略」) 你哋幾多歲?」

松井繼續連珠炮發:「二次大戰 (編按:松井的實際用詞為「大東亞戰爭」) 咁多場戰役,做乜係要提南京大屠殺咁雞毛蒜皮既事?你話死幾多人話?就算當你地中國 (編按:松井的實際用詞為「XX」) 講既30萬係真,成場二次大戰死左過千萬人,30萬係一個零頭之嘛,何況南京大屠殺根本冇死咁多人。大把野更加值得學啦,中國後來響共產黨統治下死仲多人啦係咪?你地有冇教呀?」

「一日最衰都係日教組班死左膠,成日投訴教依樣教果樣,又話咩言論同思想自由,奏國歌時又肯唔起立,又唔肯唱,教壞晒依家的細路。你不如關心依D啦,點解唔做個報道講下日本國旗國歌法幾失敗呀,都迫唔到D人尊重國旗國歌,迫唔到人起立同齊唱。」當記者嘗試再發言,松井又說:「冇你咁得閒呀,係咁先!」就掛掉電話了。

注:朝日新聞為左傾的日本報章,赤旗是日本共產黨黨報,日教組即日本教協

2017年10月30日

麻生太郎謎言集

共同社網頁截圖
之前在 fb page 上提過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說自民黨勝選要「多得北韓」(北朝鮮のおかげ),其實他從政這麼多年來都以失言生成器聞名,以下是在網上搜尋到的一些代表作 (翻譯為大意):
衛報網頁截圖
「殺了幾百萬人的希特拉,即使動機正確都是不行的」<< 被批說希特拉大屠殺動機正確
(何百万人を殺したヒトラーはいくら動機が正しくても駄目だ)

衛報網頁截圖
「(希特拉將) 威瑪憲法不知不覺改成納粹憲法,學習那樣的做法如何?」<< 被批說修憲要學希特拉

(ワイマール憲法もいつの間にかナチス憲法に変わっていた。あの手口を学んだらどうか)


「(射導彈令國際重新關注北韓問題) 看來不感謝金正日不行了」<< 被批說要多謝金正日
(金正日に感謝しないといけないのかもしれませんが)

「律師出身的議員很多是得把口的,不過高村正彥(自民黨)副總裁不是這樣」<< 引發律師出身的議員 (高村正彥以外) 反彈
(弁護士あがりの議員は口先だけの人が多いけど、高村副総裁だけは違う)

「讓野中廣務那樣的部落 (日本古代對從事低賤工作者的蔑稱) 出身的人做日本首相是不行的吧」<< 引發部落民和野中廣務 (前自民黨幹事長) 反彈
(野中のような部落出身者を日本の総理にはできないわなあ)

「(反自民黨的美濃部亮吉當選東京都知事) 是因為女人都被美濃部的微笑吸引了,這是給予女人投票權後最大的失敗」<< 引發女性反彈
「東京で美濃部革新都政が誕生したのは婦人が美濃部スマイルに投票したのであって、婦人に参政権を与えたのが最大の失敗だった」

「老實講,醫生很多是缺乏社會常識的」<< 引發醫生界反彈
(はっきり言って医者は社会的常識が、かなり欠落している人が多い。)

「還好只是安城和岡崎下暴雨,名古屋 (三地都屬於愛知縣) 的話這邊全部都會水浸喔」<< 引發安城和岡崎的人反彈
(岡崎の豪雨は一時間に一四〇ミリだった。安城や岡崎だったからいいけど、名古屋で同じことが起きたらこの辺、全部洪水よ)

「7.8萬円和1.6萬円哪一邊更貴,老人痴呆的人都知道吧」<< 引發老人反彈
(7万8000円と1万6000円はどちらが高いか。アルツハイマーの人でもわかる)

「沒有錢的話最好不要結婚,我也是這麼想」<< 也有人說某程度上沒說錯
(金がねえなら結婚しない方がいい、おれもそう思う。)

「沒有像日本這麼安全的國家了,醜的人美的人都可以在晚上安全地外出」<< 謎言
(日本ほど安全で治安の良い国はない。ブサイクな人でも美人でも、夜中に平気で歩けるのだから)

當然更謎的是他失言不斷都可以繼續做副首相,08-09年間還做過首相。因為他家族和黨內背景雄厚呢。麻生家族是九州礦業大王,本來憑$$$已經在政界有很大影響力,還透過政治婚姻進一步擴大勢力,例如麻生太郎的媽媽是前首相吉田茂的女兒,太太是前首相鈴木善幸的女兒,妹妹則嫁了給三笠宮寛仁親王 (現任天皇堂弟)......所以可以在日本政界橫行無阻呢。

另外麻生也以是漫畫迷出名 (所以說也有上等人是喜歡動漫的),例如被看到在機場候機時看漫畫,辦公室書櫃有一欄是漫畫,讚揚 pokemon go 令宅宅出外,提出「漫畫外交」,當選首相時一度令動漫相關公司股價上升等等。不過在看過另一位前首相竹下登的孫女 (BL漫畫家) 的漫畫後說「看不懂」。也可說是首個重視網上宣傳的日本政客 (因為跟某類網民很談得來)。

2017年10月22日

繼續談日本大選

關於有網民提到年輕人因為經濟好轉而支持安倍的事。

首先,筆者的分析焦點是為何安倍民望偏低仍能連任,尤其是為何之前差不多要下台的樣子現在卻能大勝,因此經濟並不是重點,始終經濟是長期因素,不會在短時間內扭轉民意。有部分選民因為經濟好轉而支持安倍,還有年輕人傾向支持安倍,這兩點都是對的,但對我想做的分析來說重要性較低。

下圖來自日本總務省,可以看到最近一次 (上屆) 大選,20多歲組別的投票率只有32.6%,相對的50歲以上的投票率達到6成,而考慮到年輕選民本身也較中老年選民少,一般來說年輕選民對選舉的影響是較小的,除非年輕人投票率突然急彈。


我們也可以參考以下連結中的資訊,筆者在 fb 上也貼了出來。雖然不是正式調查,但這網站在安倍作街頭演說時訪問了一些民眾為何支持安倍,大部分說是穩定、守護國家等,沒有人提及經濟。

https://www.buzzfeed.com/jp/saoriibuki/why-support-abe?utm_term=.fnBQwy23QO#.ugVNgEXnNG

相對的,立憲民主黨枝野幸男演講時的圍觀民眾,大部分批評安倍講大話、不聽民意、反對修憲等,也可以反映是甚麼人支持立憲民主黨。

https://www.buzzfeed.com/jp/saoriibuki/why-not-support-abe?utm_term=.gggbez2Gb4#.yek39Bvz3D

好了,再多講一些選舉制度和策略的事。以上一篇文提過的東京2區為例:

自民 辻清人 103,954票 42.6%
民主 中山義活 58,407票 23.9%
維新 大熊利昭 44,550票 18.3%
共産 石沢憲之 32,296票 13.2%
其他 犬丸勝子 4,668票  1.9%

自民候選人的得票其實只有4成,考慮到選舉協作下公明沒有參選,呼籲支持者投自民,而公明的平均支持度約1成,即自民的實際支持度為3成左右。確實,在比例代表議席方面,自民在東京的得票率為32%,即撇除單單議席候選人質素和公明配票的效果後,自民在東京的實際支持為32%。可是在東京全部25個單單議席中,自民贏了22個,公明贏了1個,剩下2席分別由民主黨和維新黨取得。

換個講法,單在東京來說,雖然投自公的人只有4成,自公卻拿了92%議席,進一步講,自民支持度只有3成,卻拿了88%議席。這就是單單制的所謂「製造多數」(manufactured majority) 效果。

還有,由於投票率只有5成幾,實際投票給自民黨的人其實只佔全體日本人的1成幾,加上公明黨是大約2成,但這已經足夠讓他們取得國會3分2議席。所以說安倍無需要有高民望也可連任,有足夠鐵票,和公明協作,及反對黨不成氣候,已經足夠。

2014年日本眾議院選舉,主要政黨的比例得票的全國合計,與總議席數的比較

比例得票
得票率
單單+比例
議席率
自民
1765.9萬票
33.1%
291
61.3%
公明
731.4萬票
13.7%
35
7.4%
民主
977.6萬票
18.3%
73
15.4%
維新
838.3萬票
15.7%
41
8.6%
共產
606.3萬票
11.4%
21
4.4%


2017年10月21日

日本2017大選簡介


OK,其實不是那麼簡的介,不過算了。今次日本眾議院選舉,重點是這兩點:

一、即使首相安倍晉三民望偏低,早輪還有很多分析說他面臨下台,但日媒最新預測,他領導的自公聯盟 (自民黨+公明黨) 有望取得3分2的絕大多數議席,可以順利連任。

二、之前的最大反對黨民進黨分裂,出現偏右翼的希望黨和偏左翼的立憲民主黨兩個新黨,令是次選舉變成三黨亂鬥。雖說自民肯定會贏,希望和立民誰會成為最大反對黨仍值得關注。

當然這兩點是相關的,在多數議席由單議席單票制選出下,反對派分散票源自然令自公兩黨得利。而且選民不是直接選安倍,是先選議員再由議員選安倍,所以議員質素也有影響。如果做好地區工作和動員鐵票,即使安倍民望低,自民黨也可有一定成績。以下為綜合幾家日媒的預測結果:

自民黨 270+
公明黨 30+
希望黨 50+
立憲民主黨 40+
日本共產黨 15+
日本維新會 10+
其他 20+

加起來是435席,全眾議院有465席,即有30席未知歸誰。可以看到現時自公已經袋了300席,離3分2的310席只差些少,有機會達到。除了選舉制度和反對派分裂,其他令安倍從面臨下台變成連任在望的原因還有:

一、安倍早前改組內閣讓一些民望高的人入閣,讓民望不至進一步下跌,也順便分豬肉擺平黨內反對勢力。

二、今次選舉從宣布舉行到投票只有約一個月,反對派只有很少時間反應。

三、北韓射導彈,安倍強調政府穩定和經驗的重要,有民眾接受。

接下來講解一下民進黨分裂的事。


最高一行是上屆大選結果,當時反對派也是分為兩個較大的黨,民主黨和維新黨。雙方都明白要打敗自公就要合作,但維新黨內的時任大阪市長橋下徹的一派並無此意。後來橋下一派分裂出去,另一派則跟民主黨合併成為民進黨,即變成第二行的形勢。

可是去年的東京都知事選舉中,脫離自民黨參選的前防相小池百合子勝出,自民黨支持的候選人排第二,民進黨支持的更只排第三。今年7月的東京都議會選舉,小池成立的都民第一會再次勝出,以55/127席成為第一大黨,自民黨23席,民進黨更慘到只有5席。

民進黨內很多人擔心下屆大選政黨也會被自民黨和小池黨蓋過,在9月換上新黨魁前原誠司,但黨的支持度沒有改善,安倍見反對派七國咁亂宣布提早大選,前原於是極速聯絡上小池商討合併對抗安倍,民進黨領導層最初亦表示支持合併。

豈料小池卻說只會讓認同其理念者加入,會排除掉理念不合者,引起民進黨內部分人,特別是黨內左派不滿,決定另行成立新黨參選,就是立憲民主黨。關鍵是,過去民進黨特別是黨內左派一直反對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小池卻支持修憲。願意合併者則加入小池的希望黨。

上圖第三行就是民進黨也分裂後的情況。可以見到民進黨大部分議員都加入了希望黨,因為他們都認為小池人氣高漲,痴埋去有利選舉。加入立民的只有少數,還有一堆觀望形勢兩邊都沒加入。

最底一行則是日媒預測的結果。可以看到自公的議席只會減少一點點,希望也只會跟選前差不多,反而立民會大幅增加。這是因為希望黨出爐後馬上捲入爭議。首先是小池的「排除」論被立民批評是搞獨裁和不聽意見,令她形象受損。其次是小池支持修憲,令不少前民進黨選民卻步,一些加入希望黨的前民進黨議員也被質疑打倒昨日的我。第三是小池已經是東京都知事,不能兼任首相,那希望黨到底會支持誰做首相呢?小池竟然說選舉後再說。

相對的,加入立民的人被讚立場堅定,堅持反對修憲,沒有見小池有聲勢就痴埋去。傳統左派,同樣反對修憲的共產黨亦決定支持立民,凡是立民派人參選的選區,共產黨都不參選,讓共產黨的支持者投票給立民。上次大選共產黨得票約11%,這對立民來說是不小的幫助。不過,無論希望還是立民,整體議席都仍然跟自公差很遠就是了。


上圖是三黨混戰的選區例子東京2區,右至左為自民、立民、希望候選人。日媒預計自民和立民在爭勝,希望則沒希望。這當然很諷刺,小池過去一年內在東京連贏了知事選舉和都議會選舉,現在卻被民調說希望黨的人馬可能在東京全軍覆沒。民意有時就是這麼難測。

自民 辻清人 103,954票 42.6%
民主 中山義活 58,407票 23.9%
維新 大熊利昭 44,550票 18.3%
共産 石沢憲之 32,296票 13.2%
其他 犬丸勝子 4,668票  1.9%

看回東京2區上屆選舉結果,民主黨和共產黨加起來的話跟自民黨只差1萬票左右,所以上次投維新的人今次會投誰,自民黨流失幾多票,投票率等等 (通常投票率低有利自公,因他們鐵票多) 多種變數,都令立民被視為今次有機會贏這一區。

2017年10月16日

歐盟輪任主席是甚麼


見到有網民提起奧地利將會出任歐盟輪任主席,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因為中文裡 (事實上很多歐洲人也未必分得清) 有3個職位都可以簡稱為歐盟主席,容易混淆: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 歐洲理事會主席 (大陸譯法,以下兩者亦是)

Presidency of the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 歐盟理事會主席國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 歐盟委員會主席

名字都很像對吧?尤其是 European Council 和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竟然是兩樣不同東西?是的,這三個都是實際存在,不同的組織和職位。

European Council >> 歐洲理事會
由歐盟成員國國家領導人組成,主要工作是定期召開領導人高峰會決定最重要的項目和政策,如成員國的加入和退出,歐盟制度改革等。主席2年半一任,由領導人們推薦和選出,但並非現時在任的領導人。現任為前波蘭總理 Donald Tusk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 歐盟理事會
由歐盟成員國政府組成,主要工作是定期聚集各國各級官員開會,如全體外長會議、全體財長會議等,商討和決定政策具體細節。為方便分辨,又被稱為 Council of Ministers。主席半年一任,由各國政府輪流負責,現時輪到愛莎尼亞。主席由整國政府負責,並非該國領導人一人負責,只是通常交接儀式和代言會由領導人做,令外界有他一人就是主席的感覺。主席的意思就是由該國部長主持會議和編制議程等。是像更表那樣輪流做,輪到某國是沒有特殊理由的,而且是很早就決定好 (更表已經排到2030年),所以跟該國政治環境無關,甚至乎國家在擔任主席期間換領導人也試過。

European Commission >> 歐盟委員會
歐盟的公務員機關,主要工作是執行和監察政策,向歐洲理事會、歐盟理事會、歐洲議會等交報告和建議等。主席5年一任,由歐洲理事會推薦,歐洲議會選出,現任為前盧森堡首相容克。

2017年10月15日

奧地利將誕全球最年輕國家領導人?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8%A7%80%E5%AF%9F%E5%A5%A7%E5%9C%B0%E5%88%A9%E5%B0%87%E8%AA%95%E5%85%A8%E7%90%83-%E6%9C%80%E5%B9%B4%E8%BC%95%E5%9C%8B%E5%AE%B6%E9%A0%98%E5%B0%8E%E4%BA%BA%EF%BC%9F-99295

維基照片:庫爾茨與時任美國國務卿克里合照

奧地利將於周日舉行國會選舉,民調一致顯示中間偏右的人民黨明顯領先,年僅31歲的黨魁兼現任奧國外長庫爾茨 Sebastian Kurz 極大機會成為下屆總理,屆時他將取代金正恩 (估計33歲) 成為全球最年輕國家領導人。他是怎樣31歲就上位的呢?奧國的政治形勢又可以為其他歐洲國家帶來甚麼啟示呢?

先講講奧地利政治的背景。奧地利在二戰結束後,政壇長期由中間偏右的人民黨和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壟斷,直至80年代,兩黨一直都能取得合共9成選票,其他政黨近乎不存在。這一方面帶來穩定,另一方面則被批評為沉悶和缺乏變化。90年代開始,極右反移民的自由黨冒起,除了因該黨擅長煽動民眾,亦因民眾覺得繼續投傳統兩大黨不會帶來任何改變。隨著自由黨冒起,議會天下三分,人民黨和社民黨都無法再單獨取得過半議席,唯有組成執政聯盟,但這更加加強了自由黨批評兩黨壟斷政局,投兩黨都不會帶來改變的指控,令傳統兩黨支持度持續流失給自由黨。

庫爾茨能夠上位,就是因為人民黨高層都覺得再不改變政黨形象不行。庫爾茨是普通中產家庭出身,無特殊後台,中學時加入人民黨的青年部,幾年後就當上青年部部長和區議員,隨即得到黨高層賞識,年僅25歲就被推舉加入內閣做個小部長,27歲就升為外交部長,出席各種國際會議和周旋於各國領導人之間,可謂見慣大場面。外界稱他為「神奇小子」或「青年梅特涅」(梅特涅是19世紀奧地利著名政治家,曾任奧國外長將近40年),亦認為他遲早會當上黨魁甚至總理。順帶一提他因公務繁忙從大學退學,沒有畢業。

到今年初,選舉逼近,人民黨民望仍然落後,在三大黨之中排包尾,時任黨魁決定辭職,黨高層選出庫爾茨為新黨魁,靠他迎戰大選。這一招亦果然奏效,人民黨支持度立即彈升,超前了另外兩黨成為支持度第一。最新民調中,人民黨支持度約33%,社民黨和自由黨各約25%,再加上社民黨和自由黨一左一極右,不大機會組成執政聯盟,而庫爾茨亦表明厭倦了跟社民黨合作,人民黨和自由黨組成下屆政府,庫爾茨做總理,幾乎已成定局。

庫爾茨能得到高層看中和有高民望,不只因為他年輕,還因為他做事大膽和實幹有政績。對內,他經常批評黨內有些高層做事保守和僵化,營造自己是老舊政黨中的年輕改革者的形象。對外,作為奧國外長,他成功呼籲多國在維也納舉行伊朗核問題會議,最終達成協議。他也在難民危機爆發後,直接向德國表明奧地利已經達到負擔上限,無法接收更多難民,又無視德國反對,跟匈牙利、塞爾維亞等商討減少難民方案。他強調自己不反對移民,只是移民必須學習奧地利的文化和核心價值。奧地利國會最近也通過了禁止回教女性面紗。

這樣一聽,其實他的立場都幾民粹?一部分是,所以現在情況有些矛盾。在他當上人民黨黨魁之前,極右自由黨的支持度最高,當時很多人怕大選由自由黨勝出,奧地利就會出現極右政府。庫爾茨當上黨魁後,人民黨的支持度超前自由黨,奧地利就不會有極右政府了,但他的立場都有些反移民,可說是藉向右傾吸走自由黨的票,那到底算不算是消除了民粹呢?而且,如果庫爾茨決定跟自由黨合組政府,那極右依然是加入了政府,只是做不成總理而已,這是否就值得高興呢?

這兩點都給歐洲政局帶來啟示。一,即使民粹政黨未有贏得大選,但各地都有原本是主流的政黨向民粹走來搶他們票,像早前荷蘭大選,雖然被視為極右那一個黨沒有贏,但其他右傾政黨都說要限制移民,連首相都說移民不喜歡荷蘭核心價值可以離開。甚至乎在英國,保守黨和工黨都各有民粹份子和政策。所以我們要小心評估民粹的影響,不能只說一個黨贏或輸就代表整個民粹浪潮成功或失敗。

二是現在奧地利面臨一個困局,由於議會三分天下,政府必須由三大政黨其中兩個組成,但其中一個大黨就是極右政黨,要排除極右就即是一定要由另外兩黨,人民黨和社民黨組成政府,但長年這樣做又令選民厭倦,覺得投這兩黨都沒有分別。類似情況剛剛在德國發生,基民黨和社民黨聯合執政4年,結果兩黨都流失大量選票,兩黨在選後都不想再延續執政聯盟。奧地利現在要改變組合,就唯有由人民黨和自由黨組成下屆政府。極右政黨在其他國家也可能因為這種議席數字因素成功進入政府。

可是極右進入政府是否就是世界末日呢?奧地利又是可以提供例子。其實人民黨在2000年就跟自由黨合組過政府一次,但當時自由黨加入政府後發覺很多選舉承諾實行不到,被逼轉變立場和溫和化,也有點被人民黨牽著鼻子走,結果引發自由黨內鬨和分裂,差不多十年後,即到近年才恢復聲勢。所以極右進入政府會帶來幾大「破壞」還很難講,重要的是外界是否能對他們作出制衡,防止一些太離譜的行為。

2017年10月13日

難為選舉勝負定分界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8%A7%80%E5%AF%9F%E9%9B%A3%E7%82%BA%E9%81%B8%E8%88%89%E5%8B%9D%E8%B2%A0%E5%AE%9A%E5%88%86%E7%95%8C-97727


作為對各地選舉都有興趣的傳媒工作者,筆者向來關心媒體報道選舉的手法。最近德國選舉結果出爐,筆者就在BBC上看到一篇有趣的報道。報道標題說總理默克爾勝選再次連任,內文的分析員卻說結果對默克爾來說是災難,肯定打擊其管治威信。那到底默克爾是贏了還是輸了呢?其實選舉這回事,有晒數字,表面上應該可以科學地分析,但實際上怎樣分析仍然是可以很主觀。

選舉數字可多角度分析

單以今屆選舉結果來看,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取得32.9%票,為所有政黨中最高,遠勝排第二的社民黨的20.5%,以及其他只有10%左右的小黨,因此她的確是贏了及可望連任。但與過去相比的話,32.9%是基民黨創黨以來第二低的得票,而由於第一低票是1949年創黨後第一次參選的31.0%,我們又可以說今次是基民黨60多年以來最差成績,因此又的確可以形容為災難。

看整個政治大環境的話,今次也是60多年來首次再有極右政黨夠票進入德國國會,就是以12.6%排第三的「另類選擇黨」。這也是1990年大選以來首次再有新政黨進入國會,以往廿年德國國會只有最多5個政黨,現在加上另類選擇黨後變為6個政黨,令政局進一步複雜化,或用一個香港傳媒流行用的字就是碎片化。傳統兩大黨基民黨和社民黨的合計支持度今屆為53.4%,較上屆的67.2%大跌了13.8%,同樣是戰後最低。

有些評論將有極右進入德國議會跟納粹復辟相提並論。但這也是傳媒觀點與角度的問題。另類選擇黨固然是反移民,但跟新納粹仍然有距離,隨便就說納粹復辟,跟日本一有動作就說軍國主義復辟一樣,都是太過魯莽。相對的,意大利民粹主義盛行,根據最新民調幾個民粹政黨的合計支持度達到5至6成,卻不會被形容為法西斯主義復辟。跟德國同文同種,也是希特拉出生地的奧地利,該國極右支持度達到25%,早就進入過議會甚至執過政,情況比德國嚴重得多,卻不太引起外界關注。

事實上,有外國的評論員形容今次其實是德國政治的「正常化」。也就是說,其實一個國家有極端政黨是很普遍的現象,德國現在有極右政黨進入國會,某程度上只是跟國際接軌了。德國極右的得票仍然比很多國家的極右少,像美國的特朗普和法國的勒龐,還有上面提過的意大利和奧地利等。另類選擇黨得票較上屆升了8%成功進入國會的同時,上屆意外不夠票入國會的中間路線自民黨亦升了6%重返國會。加上綠黨的話,德國非極端政黨仍然有超過7成支持度,相對不少國家,情況不算很壞。

單是今次德國大選的數字,就已經可以從N個角度做分析和比較,所以說難為選舉勝負定分界。

而難為選舉勝負定分界的另一個原因,是有時候選舉形勢複雜,不是只有兩個政黨參選,像一些使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有N個政黨,沒有一個佔明顯多數,就難以一刀切地說哪一方是勝或敗。例如今年3月大選的荷蘭,有13個政黨進入國會,最多議席一個亦只是佔2成幾,令籌組新政府的工作非常難做,到現在過了半年仍未有新政府,一直由上屆署任。也有時候一些最多議席的政黨談判失利,未能組成執政聯盟,反而第二甚至第三大黨談判成功,像現在丹麥首相就是來自第三大黨。如果傳媒自動將最多議席的政黨視為贏家,就太快下結論了。

有時複雜的選舉制度亦可以產生自相矛盾的情況。像特朗普當選是因為美國「選舉人票」制度的特殊性,實際投票給他的人少過投希拉莉的成300萬之多。那到底我們該視美國人是支持特朗普還是希拉莉呢?雙方都有條件說自己才是得到人民授權的一方。

事後傳媒報道亦有影響

還有,很多時候,傳媒怎麼報道亦可以影響民眾的觀感,更加影響不同政客和政黨的勢頭。像法國的馬克龍在5月贏了總統選舉後,在6月的國會選舉再下一城,傳媒就將他煲到很大,講法國人怎樣為他瘋狂,讓他一時風頭無兩。但其實在總統選舉,是因為第二輪投票時只有馬克龍和極右的勒龐兩個候選人讓人揀,馬克龍才取得高票的66%,在有更多候選人的第一輪投票,馬克龍只有24%票。之後的國會選舉時,很多民眾覺得反正馬克龍都做了總統,大局已定,懶得投票,令投票率只有42%的史上最低,實際投票給馬克龍的前進黨的人,只佔全體選民的兩成。如果這樣深入分析的話,就不會對往後馬克龍民望不穩感到意外了。

還有英國大選,無論得票和議席,保守黨都高過工黨,但因為保守黨表現差過預期而工黨好過預期,選舉後卻出現了一種工黨是贏家保守黨是輸家的氣氛,甚至很多評論員立即說文翠珊玩完,工黨的郝爾賓做硬首相 (雖然前者賴死不走,到現在仍是首相)。

所以說「期望管理」也是選舉中重要的一環。因為選舉後傳媒怎麼報道也會影響政局走向,如果競選期間已經大致 feel 到自己贏定輸,但能夠及早猜測傳媒的分析角度並想好應對辦法,引導傳媒怎麼報道,也能減低傷害。像現在日本提早大選了,首相安倍晉三說目標是確保過半議席,但明明執政自民黨和公明黨原本是有三分二議席的,過半不是個很低的目標嗎?這就是怕自己議席減少很多,一早就開始「期望管理」囉。

2017年10月12日

公務員學堂教乜?

特首林鄭提出要建立公務員學堂,我立即就想到一個課程出來,肯定實用,就是「語言偽術課」,course outline 如下:

1. 選舉前叫政治人材學堂,選舉後變左公務員學堂

2. 依個鉛水含量拉勻一世計係冇事

3. 李波已經自己銷案

4. 因為鉛水係制度既錯,冇人需要道歉

5. 因為唔見全港選民資料係唔知邊個出錯,冇人需要問責

6. 學生自殺係生涯規劃出問題,唔關教育制度事

7. 中聯辦係禮節性拜訪,唔係干預

8. 因為我話個方案係符合公眾利益,所以唔需要諮詢

9. 立法會都聽聽話話果一日就可以重啟政改

10. 大橋超支、人工島飄移、科技排名下跌,都是泛民拉布的錯

11. 阿婆賣紙皮、貓貓抓人要拉要鎖,新界土豪僭建和霸地要人性化處理

12. 港獨標語要齊齊譴責,慶祝美國槍擊就唔洗譴責

13. 補選4席要準備半年都叫高效率,英國日本一個月就大選唔知叫咩效率

14. 李國能防貪報告出左N年,特首納入防賄條例仍在研究中

15. 外國傳媒說香港競爭力第一係寶,外國傳媒說香港法治受損就唔係路

16. 當年叫英國人幫手係集體問責,所以唔關我事

17. 咁唔中意共產黨可以移民 (OS:其實我老豆當年都係唔中意共產黨先黎香港)

18. 自己只在英國和大陸有樓,卻叫人在香港置業

19. 子女都在英美讀書,卻叫人相信香港教育

20. 家人都持外國護照,卻叫人相信共產黨

extra. 即使係幾 well-paid,犯左事上庭都要強調自己幾為社會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