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一人一個黨 中共可滅亡

一位我聽都未聽過的大學生走出來說要成立「香港民族黨」,本來我不明白新聞為何要報,難道個個唔知頭唔知路的人出來說組黨,都是新聞?

到今日我總算明白了。港澳辦發言人接受新華社訪問,說「香港民族黨」危害國家主權和安全。原來中國國家主權和安全這麼脆弱,被個香港學生嘴炮兩句就會被危害到,真是失覺。

那我想,香港只要每人弄一個「香港獨立黨」、「香港歸英黨」、「香港投奔美帝黨」、「達賴集團黨」、「反中國殖民黨」、「去中國化黨」、「港中分隔黨」、「港人優先黨」、「港人港疫苗黨」、「支爆黨」......中共就會不斷受到危害,很快就會滅亡的了。

國師的念力和言靈攻擊方式,原來真的是有效的,只是關鍵字不是「落地獄」而已。

2016年3月18日

中間派為何難生存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06181


新東補選,焦點的本土、泛民、建制三方候選人的表現,之前討論過了,今次談談所謂中間派。過去一兩年,香港出現了一些聲音,認為社會撕裂,需要壯大中間派,還搬出「中間選民理論」、「第三條道路」、「沉默大多數」等外國理論,說中間派肯定有市場。但今次補選,自詡中間或獨立的候選人只取得合共13%票,比掟磚的梁天琦的15%還少。今次就談談為何所謂中間派沒有市場。

先從理論層面入手。必須說,恐怕這些中間派對外國理論有不少錯誤解讀。中間選民理論,簡單地講,就是要贏得議席和控制議會,至少要有50%的選民支持,所以如果我們將所有選民從最保守到最激進一字排開,正中間的選民 median voter,即有50%人比他保守,又有50%人比他激進的那個選民,是兵家必爭之對象,政黨會為了爭取中間選民而向中間靠攏,因為得不到他支持就不能達到過半。

須留意的是,這個理論並不預期會出現一個額頭寫著中間派的政黨。有保守、中間、激進三黨競爭的話,中間派遲早被另外兩黨夾死。事實上,「第三條道路」和「沉默大多數」的提倡者,英國前首相貝理雅和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分別來自工黨和共和黨,都不是中間派政黨。他們所做的,是將並非中間的政黨向中間靠攏,這正是中間選民理論預期的。相反,被認為是英國中間派的自民黨是長期弱勢,美國更是近乎不存在中間派。所以詭異地,向中間靠攏有用,叫自己中間卻未必有用。香港的自稱中間派表現差,符合國際慣例。

同時,即使一些外國政黨被形容為中間派,也不一定他們就站在兩大黨的正中間。例如英國自民黨,在教育和歐盟問題較接近工黨,在商貿和福利方面則較接近保守黨。被視為德國中間派的該國自民黨,支持簡單稅率和福利、同性婚姻等,也不是站在兩大黨基民黨和社民黨的中間。中間派都需要明確立場。如果毫無立場,定位模糊,選民不知道你代表甚麼的話,為什麼要投你?新東補選的自稱中間派,除了不斷說自己是中間,到底有甚麼立場呢?我就不太看到。

中間選民亦不一定等於中間派。怎麼說呢?中間選民 median voter 是講中位,有50%人比他保守又有50%人比他激進,不是計平均。如果選民是正常分布,保守和激進平衡地散開,中間選民會在保守和激進的正中間。但假若選民是偏向一方,例如激進選民多於保守選民,中間選民的實際位置會偏激進那邊。將這套分析框架套在香港,將所有政黨和選票從保守到激進一字排開,泛民建制呈六四比,即選票分布是偏向泛民,中間選民其實是投泛民陣營,大概是民協和民主黨附近。

需要強調這是計有投票的人。香港投票率很低,政治冷感的人很多。相信大家都認識人總是說討厭政治、政棍冇個好人、投票浪費時間等等,而從投票率看,這些人佔香港人大多數。有人稱他們為沉默大多數,問題不大,但認為沉默大多數就必然會投票給中間派,則很大問題。他們沉默到根本不投票,也討厭政客,很大機會認為自稱中間派的人同樣是政棍,投票給他們同樣是浪費時間。

所以自詡中間派者,以為站在泛民建制之間就會得到中間選民支持,或者打著中間派旗號就能有沉默大多數支持,都是不切實際。當然,候選人的質素亦有一定關係。相對的,不論建制派和所謂中間派如何譴責泛民拉布和暴力不得人心,vote them out 云云,今次補選中,周浩鼎加幾個自稱中間派仍只取得47%票,楊岳橋加梁天琦卻是過半票。用回一字排開的分析框架的話,中間選民其實是投了楊岳橋。

所以建制經常叫泛民向中間靠攏,某程度上是超現實的,因為建制派從未拿過一半票,即他們從未試過得到中間選民青睞,需要向中間靠攏的明明就是建制派。一班每次選舉都是少票的一方,猛叫多票的一方向中間靠攏,不是很匪夷所思嗎?又例如某保險界議員,明明自己界別只有一百票公司票,卻說直選的泛民議員兩三萬票很少,正是建制超現實言論的代表。他又說相信自己直選會贏硬,只是不想為一味討好大眾,不按良心做事才不直選,教一眾直選的建制議員情何以堪,即是說他們又少票又埋沒良心啦。

引用上面民協、民主黨等人是實際選票意義上的中間派的分析的話,也很難怪現在沒有人想當中間派,因為當中間派的下場真的會被夾死。泛民選民認為你不可靠,建制選民不會投你,沉默大多數繼續沉默不投票。然後,你想跟中央溝通,中央卻千方百計整死你,看看馮檢基和何俊仁在區議會選舉甚麼下場就知道了。政改期間,也曾經有很多溫和學者走過出來,提出一些沒有公民提名的方案,但中央眼尾都沒望過他們,於是這些溫和學者都覺得自討沒趣,自動收聲。現在還叫他們多為中間派發聲?

既然中央自己親手打死了肯溝通的溫和泛民,向全香港人展示跟中央溝通只會被中央整死,又為何要對中間派衰退和激進派抬頭感到意外呢?

2016年3月16日

簡談德國地方選舉

Baden-Württemberg (** = ruling party in state)

2011
poll avg
2016
2016-2011
CDU
39.0
29
27.0
-12.0
Greens**
24.2
32
30.3
+6.1
SPD**
23.1
14
12.7
-10.4
FDP
5.3
7
8.3
+3.0
AfD

11
15.1
+15.1

Rhineland-Palatinate

2011
poll avg
2016
2016-2011
SPD**
35.7
35
36.2
+0.5
CDU
35.2
35
31.8
-3.4
Greens**
15.4
6
5.3
-10.1
FDP
4.2
6
6.2
+2.0
AfD

10
12.6
+12.6

Saxony-Anhalt

2011
poll avg
2016
2016-2011
CDU**
32.5
30
29.8
-2.7
Linke 
23.7
20
16.3
-7.4
SPD**
21.5
16
10.6
-10.9
Greens
7.1
5
5.2
-1.9
AfD

18
24.2
+24.2

德國周末舉行了三個州的州議會選舉。德國的州份,跟聯邦級別一樣採用議會制,由州議會選出州長和團隊,所以州議會選舉也是州政府選舉。焦點當然是反移民的AfD取得了很好的成績。不少傳媒形容今次選舉是對默克爾移民政策的公投,但這未免太簡單化。德國是聯邦制國家,州政府權力不小,加上歷史緣故,各地有一定社會、文化甚至政治差異,還有地區議題和候選人差異,所以將他們劃一看待未必適合。

例如,默克爾所屬的CDU,在巴符州支持度大減12%,但在萊普州和薩安州都只跌3%。

SPD,在巴符州和薩安州都跌10%,但萊普州微升0.5%。

Greens,在巴符州升6%,成當地最大黨,在薩安州微跌2%,在萊普州大跌10%。

Linke 只在德國東部有勢力,今次只能晉身薩安州議會。

AfD 在薩安州的票特別高,符合民調顯示此黨在德國東部支持度較高的趨勢。

整體而言,除了 AfD 表現較一致,就是從零爆升上去,其他政黨的表現都不盡相同,所以最大的啟示只是反移民聲音相當大,對其他黨的啟示要逐個州評估。對默克爾會有一定壓力,但有些人說默克爾要下台,我覺得是言之尚早。

從全國民調看,CDU仍是排第一,34%支持度雖然是下跌了,亦未算很低,CDU在2009和2005年時分別取得34%和35%票,兩次默克爾都成功當選總理。只要CDU民望不再大跌,並能跟其他政黨保持一定差距,默克爾地位仍不危險。當然,這始終會對默克爾構成壓力,她的CDU/CSU同黨,合組執政聯盟的SPD,都會有聲音要求檢討移民政策。其他歐盟國家見默克爾勢弱,加上怕自己國內也是反移民情緒高漲,也會加緊迫她修改移民政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fD的實際得票較民調明顯地高,這可能反映不少人被調查員問到時,不好意思承認自己是AfD支持者。如果是這樣,我們看全國民調時,也要將AFD的支持度相應提高,可能3-5%左右。這麼一來,AfD將成為現時支持度第三高的政黨,按此趨勢,AfD將在明年大選中晉身國會,成為德國國會內唯一的反移民政黨。這對經歷過納粹黨陰影的德國來說是一大震撼,也會對德國政黨體制造成相當大的衝擊。

Germany (next 2017)

2013
polls
CDU**
41.5
34
SPD**
25.7
23
Linke 
8.6
10
Greens
8.4
10
FDP
4.8
6
AfD
4.7
12

2016年3月14日

我要開飯,比幾百億黎

早上看電視節目有觀眾打電話鬧高鐵撥款,越想越不妥。觀眾說,建制派常常說工程對香港有甚麼益處,我沒享受過呀,樓價升通脹升,人工沒升過,公共服務就越來越差,去醫院急症室都要排幾個鐘......對呀,工程界那班所謂代表常常說他們等著開飯,所以要通過高鐵撥款。為什麼他們要開飯,我們就要比844億?其他香港人唔洗開飯?

醫院做到「踢晒腳」,病人排隊排成日,政府 cut budget。學生自殺頻生,政府說開個委員會研究。領展逼到小商戶執晒笠,政府說唔關佢事。亞視欠薪拖了不知幾多個月,局長說仍在了解中。醫生護士唔洗開飯?教育界唔洗開飯?小商戶唔洗開飯?亞視員工唔洗開飯?為什麼844億不是給醫院?給教育界?給小商戶?

工程界那班所謂代表還好意思周圍講他們冇飯開。我覺得他們欠香港人一個交代呀,為什麼你們要開飯,香港人就要用844億養你們呀?是不是任何界別的人說他們要開飯,政府就要出幾百億?為何工程界伸手要錢就有?當香港人是提款機?現在香港人是出緊錢,是你們老闆呀。

工程界那班所謂代表說高鐵工程涉及7000人飯碗。844億除7000,平均每1個飯碗就花了1205萬。當然,條數不能直接這樣計。我假設,工人月薪2萬,一年就是24萬,8年就是192萬,7000人就是134.4億。差700億去左邊呢何?還有,不要忘記,高鐵原訂計劃是2015年已經完工,要不是有延誤和拉布,他們晨早冇工開啦,是不是應該多謝延誤和拉布呀?

2016年3月12日

香港建制派的邏輯


泛民早就預料高鐵超支,由一開始就反對 >> 玩弄民粹
政府年年估錯數,工程話唔超支結果樣樣超幾倍 >> 善於理財

泛民開會行出座位 >> 粗暴破壞會議
陳鑑林憑感覺主持會議通過議程 >> 合法合理

民主派取得六成票 >> 少數意見、不代表市民
建制派取得四成票 >> 「場外點票」獲得沉默大多數支持

梁天琦取得15%票 >> 少數極端份子
民建聯取得20%票 >> 第一大黨

泛民議員兩三萬票當選 >> 好少票
功能組別一百票可當選 >> 好在有功能組別

大學生示威 >> 沒有正常職業、未交過稅、廢青
霍啟X、何超X成功有父幹可以日日溝女溝仔 >> 精英

六七暴動土製炸彈炸死人 >> 「反英抗暴」「何錯之有?」
旺角黑夜沒有死過一個人 >> 暴亂

前政務司司長陳太參加七一遊行 >> 港英餘孽忽然民主
前港英行政立法兩局議員 范婦人 珠姐 跳槽做人大代表 >> 愛國愛港

泛民拉布 >> 唔肯溝通妥協
梁振英無視反對 >> 夠硬淨

4000港大人投票反對李國章 >> 其他所有冇投票的都是支持李國章
689人投票選出梁振英 >> 高票當選

2016年3月10日

心情差時會聽的日文歌

最近香港突然很多自殺案,不知道跟社會氣氛越來越差有沒有關係。人不開心的原因有很多,舒解心情的辦法也有很多,不能說有甚麼招數一定對,但我通常是靠聽歌來平伏心情的,今次就介紹16首我在心情差時會聽的日文歌,有興趣可以聽聽。

有些歌的片段是附中文字幕的,沒有的話,因為這些歌的知名度都不低,在 google 也很容易找到中文翻譯。


Angela Aki / 手紙~拝啓十五の君へ (信~給15歲的你~) (附中文字幕)

日美混血歌手 Angela Aki 代表作。曾連續兩年登上紅白,據說還被收錄到教科書中。歌詞設定為一位遇上煩惱的15歲學生寫信給未來的自己,後者回覆一些鼓勵的說話。跟一些不斷唱出「正能量」的勵志歌不同,歌詞是雙方一來一回訴說心事的形式進行。這段PV本身也很好看。


平原綾香 / Jupiter (附中文字幕)

歌手平原綾香的代表作。據聞每逢天災地震,電台電視台的點播率就會爆升的有名歌曲。改編自上世紀英國作曲家 Gustav Theodore Holst 的作品。歌詞重點是每個人都不是孤獨一個的。


スキマスイッチ / 全力少年 (附中文字幕)

二人組合無限開關的代表作。歌詞設定是踏入社會的人回望以前曾經充滿幹勁、做事都全力以赴的少年時代。


中島美雪 / 地上の星

資深歌手中島美雪的代表作之一。歌曲本來用作NHK紀錄片的主題曲。歌名很有意思,地上怎麼會有星星呢,星星不是在天上的嗎?PV中閃過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的生活的樣子,原來每個努力生存的人就是一顆在發光發亮的星星。沉重的配樂加上中島美沙啞的唱腔,是首不太典型的勵志歌。


SMAP / 世界に一つだけの花 (世界上唯一的花) (附中文字幕)

SMAP 最有名的歌曲。將人比作花,說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朵花。



光GENJI / 勇気100% (OP版 / 附中文字幕版)

眾所周知的忍者亂太郎主題曲。歌詞是很典型的勵志歌,叫人拿出100%的勇氣努力下去。


槇原敬之 / どんなときも。 (甚麼時候也好)

音樂人槙原敬之的代表作。槙原此人其貌不揚,是有名的實力派人馬,世界上唯一的花也是槙原作曲。歌詞重點是甚麼時候也好,也要活出自己,最後一定能找到答案云云。


渡辺美里 / My Revolution

歌手渡辺美里、音樂人小室哲哉的代表作之一。歌詞一開始就跟傷心事說 sayonara,然後要求自己來個改變 my revolution。(某個年代的日文歌很愛加一些文法有些微妙的英文歌詞)


岡本真夜 / TOMORROW

歌手岡本真夜的代表作。歌詞重點是流過眼淚要堅強、明天一定會到來等等。


岡村孝子 / 夢をあきらめないで (請別放棄夢想)

歌手岡村孝子代表作。單是歌名已經可以知道是典型的勵志歌。

還有一首歌很相近的是樂隊 ZARD 的「負けないで」(不要認輸),也是很受歡迎的勵志歌,但似乎是版權問題,youtube 上沒有原聲的版本,就沒辦法 po 出來了。


森山直太郎 / 生きてることが辛いなら (活得很痛苦的話)

創作歌手森山直太郎的歌曲。由於歌詞第一句就說「活得很痛苦的話 不如年輕時就死掉」,在發布後引起很大爭論,但整首歌看,那句比較像是晦氣話,或者說以毒攻毒?總之這歌詞最後得了獎,還上了紅白,「打對台」的歌曲正是 Angela Aki 和「信~給15歲的你~」。


Mr.Children / 終わりなき旅 (無盡的旅程) (附中文字幕)

日本樂團 Mr.Children 的歌曲。歌詞大意是人生總會有不好的事,但旅途還是要走下去云云。注意片段全長7分以上。


KAN / 愛は勝つ (有愛必勝)

張學友《壯志驕陽》的原版。歌名已經能帶出主題了吧。


大事MANブラザーズバンド / それが大事 (最重要的事)

李克勤《紅日》的原版。歌詞說「不能認輸的事」「不能放棄的事」「不能逃跑的事」「堅持相信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坂本九 / 上を向いて歩こう (昂首向前走) (附英文字幕)

已故著名歌手坂本九的名曲。

在美國發售時為了好記,取了 Sukiyaki (壽喜燒) 這個跟日文歌詞完全無關的歌名,卻意外地取得大成功,登上美國主要流行榜 Billboard Hot 100 第一位 (至今唯一登上此榜第一位的日文歌)。現時這此歌仍然會被一些非日本人稱為 Sukiyaki。


美空ひばり / 愛燦燦

已故演歌歌后美空雲雀,晚年的名曲。

由一位經歷大起大落的資深歌手,加上那略帶滄桑的唱腔,更令聽者像歌詞般感慨「人生真是不思議的東西」。

2016年3月7日

本土派冒起 傳統泛民如何應對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04374

選前一篇:本土崛起 香港政黨體制第三次大變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6/02/blog-post_26.html


新東補選,筆者原本預期本土派會取得約一成,不足兩成的票,結果取得15%,都算範圍以內。筆者兩個月前寫過一篇文,講歐洲新政黨冒起,對舊政黨而言是有危亦有機,今次本土派冒起,對傳統泛民而言也是如此。被本土派搶去近四分一的票,九月能取得的議席勢將減少,傳統泛民應視這為檢討和整合的契機,否則只會攬住一齊輸。

有些人說,激進票向來都有啦,沒甚麼好訝異。但以往的激進派跟現在的本土派,不是同一個層次。本土派掟磚頭和打警察,以往的激進派有做到這樣過嗎?本土派有清晰論述和目標,最終不排除港獨,以往的激進派有嗎?今次投本土派的選民,投得一班掟磚頭、講港獨的人,還會回頭嗎?認為本土票跟激進票一樣,絕對是斷錯症。

那是否就是「三分天下」呢?一個由建制、泛民、本土為主軸的新政黨體系,的確是正在成形,但現階段本土派的支持度仍跟前兩者有距離,所以未至於是「三分天下」。一個政黨體系,可以持續發展十幾廿年的。隨著中港矛盾日深,新一代選民日增,筆者估計未來支持本土的選民只會不斷增加,長遠是可能形成三分的。傳統泛民靠著固守,仍能取得一定選票和議席,但只守隨時變成捱打,長遠而言,傳統泛民有三件事需要做。

一是確立選舉和政治工作方面的定位。當政黨體系真的變成建制加泛民加本土,屆時泛民可能變成另一種意義上的中間派。中間派不只是站在中間,中間派也要清楚告訴選民你代表甚麼,跟另外兩派有甚麼不同,跟另外兩派構成甚麼關係,選民才會投你。立場模糊不清,兩面不是人,只會大敗而返,今次補選某自稱中間派的人的得票比本土派還要低,就是例子。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是有兩大派之爭,很少是由自認中間派的政黨掌權的。所以泛民跟本土派是甚麼樣的關係,甚麼情況要合作或競爭,是時候開始摸索了。

二是確立論述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定位。現在傳統泛民和本土派的分野,大致可循2方面看,一是對暴力的取態,二是對中國的取態。傳統泛民是和平+大中華,本土派是暴力+本土。筆者認為,傳統泛民遲早要考慮發掘和平+本土的路線,因為具本土意識的選民只會增加,而他們未必都支持暴力。傳統泛民亦要有更清晰的論述和目標。某程度上,這是避無可避的,因為當本土派開始探討2047年後怎麼辦,你都沒有對中港關係和香港政制的立場,選民才不會理你。

三是停止分裂,加強整合。過往傳統泛民的選舉策略,其實不成策略,就是看準選民怕保皇黨取得多數,一定會保住任何一個民主派的心態,每次都告急,呼籲人配票給自己。這造成不斷分裂,因為人人都認定,即使分裂了,只要掛著民主派這個牌頭就一定有人含淚投自己。有人告急就投邊個,亦令選民對眾多泛民政黨的分別其實不太清楚,很多時候只是單純靠認人樣。例如,到底民主黨、公民黨、民協、工黨、街工等的政見有多大分別呢?恐怕很少人講得出。但劉慧卿、余若薇、馮檢基、李卓人、梁耀忠,就很多人分得到了。

現在本土派崛起,跟傳統泛民的差異大了,可以誰告急就投誰的選民少了,能夠取得的議席也少了,泛民就真的沒有本錢再分裂。特別是一些只有一兩個議員的小黨,定位又不清楚,隨時有亡黨的危險。既然政治定位和論述都要重整,傳統泛民好應該趁此機會整合。還有一個契機是各黨現在都搞年輕化,推出新團隊。以往泛民分裂,少不免跟人事有關,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或者是想搶做龍頭大哥。現在新團隊上陣了,他們不應被上一代的私怨拖累,好應該一起協調選舉,否則只是攬住一齊輸,丟了份工。政客轉行做第份工可是不容易的。

最後,中央又該怎麼回應呢?本土派的急速冒起,是在佔領運動失敗後開始,至旺角事件後爆發。最簡單地將這些連在一起,不難得出本土派冒起的原因,包括政改方案另人失望、中央和港府被認為不理民意 (甚至逆民意)、反而加派警察打壓異見、民眾認為和平理性溝通無用等。反其道而行,就需要改善警民關係、讓梁振英宣布不連任、新特首上台重塑政治環境、重推政改、加強跟泛民甚至本土派溝通等等。

當然這幾樣各有難處,中央知道了也未必肯做,特別是後兩項。當日對著溫和泛民,中央都嫌他們不夠聽話,不可讓他們參選了,現在連港獨份子都出現,搞真普選豈不是更危險?但某程度上這個難題也可說是中央出給自己的。如果當日肯跟溫和泛民商討,肯接納一些妥協方案,證明和平理性溝通是有用的,中央是有誠意跟港人談的,而不是落閘放狗亂咬,現在選民又怎會離棄溫和派,令港獨勢力上漲呢?

2016年3月6日

支持出生地以外地方民主的人物

今早FB見到很多人討論港獨份子梁天琦並非在香港出生,然後將希特拉、史太林等人搬出來,說他們都是生於奧地利和格魯吉亞,卻成為德國和蘇聯領導人......可是我感覺這些例子不是很正面,而且兩人最終都將出生地合併了......所以再想了幾個並非生於某地,卻支持該地民主/獨立/革命運動的人物。


John Macdonald
加拿大第一任總理、國父
生於英國,約5歲時隨家人移民加拿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A._Macdonald


Thomas Paine
美國獨立運動文膽、美國建國元勳之一 (Founding Fathers)
生於英國,因自由主義、反殖主義立場赴美支持獨立運動
所撰寫的文章 Common Sense 被視為最具影響力的獨立派文宣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omas_Paine


Charles James Fox
英國激進國會議員,支持美國獨立和法國大革命,即使如此仍多次當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rles_James_Fox


Marquis de Lafayette
美國獨立運動將領之一、美國建國元勳之一 (Founding Fathers)
法國人,因自由主義和反英立場,赴美加入美軍,當時法國和美國還未正式結盟
後來也參與了法國大革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ilbert_du_Motier,_Marquis_de_Lafayette


Giuseppe Garibaldi
意大利獨立運動將領之一、意大利國父之一
生於意大利尼斯 (後割讓給法國,現在是法國領土)
抱持強烈的自由主義和革命思想,參加過多國的革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iuseppe_Garibaldi

維基 (意文):不計意大利的世界各地 Garibaldi 紀念像 (不能盡錄)

維基 (意文):不計意大利的世界各地 Garibaldi 紀念郵票



Che Guevara
古巴共產革命領袖之一,後來參與過南美和非洲其他地方的共產革命,死於波利維亞
生於阿根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e_Guevara


宮崎滔天
日本人,孫文的友人,支持中國革命,同盟會成員
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邀參加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大典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AE%AE%E5%B4%8E%E6%BB%94%E5%A4%A9

與孫文等的合照

(BBC圖片)
杜葉錫恩
香港著名社運人士、反殖人士、「民主先驅」
以反對港英政府貪腐、為基層市民爭取權益聞名
晚年支持中共
生於英國,本名 Elsie Hume Elliot Tu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9C%E8%91%89%E9%8C%AB%E6%81%A9


彭定康
最後一任香港總督,積極推動香港政制改革,但被中共反對,回歸後「開倒車」
生於英國,本名 Christopher Francis Patten
https://zh.wikipedia.org/zh-hk/%E5%BD%AD%E5%AE%9A%E5%BA%B7

2016年3月3日

換領袖造成破壞 2 之英國破壞香港鐵證如山

早上講過譚惠珠認為5年換一次特首對香港是damaging,有讀者回說這論調好像建制派以前都講過很多次,的確是這樣,原因包括:

一、換人不就證明中央看錯人?中央怎會錯的呢?

二、換得一次,就有下次,不斷換人,不就顯得中央總是看錯人,管不住香港?

三、民望低就換人,那下次反對派又搞次示威,是不是又換人?不就變成反對派決定誰做特首了?中央被反對派劫持了?

所以,建制派總要作一堆理由去說換特首是差的。

我再翻查資料,原來港英時代,港督都是平均做5年左右就換人。從1841至1997年的156年間有過28位港督,平均每人做5.6年。如果從1843年 (第一位港督就職) 計起,並且扣除日治4年,則是150年除28,平均每人做5.4年。

既然5年換一次特首是damaging,英國換港督換這麼多次,肯肯會搞亂和破壞香港繁榮穩定,民不聊生,難怪愛國陣營需要發動反英抗暴啦。

歷任港督任期:

砵甸乍 (1843-1844)
戴維斯 (1844-1848)
文咸 (1848-1854)
寶靈 (1854-1859)
夏喬士·羅便臣 (1859-1865)
麥當奴 (1866-1872)
堅尼地 (1872-1877)
軒尼詩 (1877-1882)
寶雲 (1883-1885)
德輔 (1887-1891)
威廉·羅便臣 (1891-1898)

卜力 (1898-1903)
彌敦 (1904-1907)
盧吉 (1907-1912)
梅含理 (1912-1918)
司徒拔 (1919-1925)
金文泰 (1925-1930)
貝璐 (1930-1935)
郝德傑 (1935-1937)
羅富國 (1937-1941)
楊慕琦 (1941)

楊慕琦 (1946-1947)
葛量洪 (1947-1957)
柏立基 (1958-1964)
戴麟趾 (1964-1971)
麥理浩 (1971-1982)
尤德 (1982-1986)
衛奕信 (1987-1992)
彭定康 (1992-1997)

換領袖對國家造成破壞?

人大代表譚惠珠認為應該讓梁振英連任 (她沒直接這麼說,但從邏輯上可這樣推論),因為「每5年換一個特首,對香港未必是好事,或會破壞本港發展」(香港01報道)、「每5年換一次是damaging」(明報報道)。幾長時間之內換領袖是有破壞性或建設性呢?筆者讀大學上政治課時未聽聞過,但我姑且列出一些我知道,是很長時間沒有換領袖,和很頻繁地換領袖,的國家例子。按珠姐邏輯,前者應該發展得欣欣向榮,人人爭著移民去,後者則是被徹底破壞,沒有人想住的失敗國家。不知道大家看過以下例子之後,會想住在哪邊呢?



很少換領袖的國家:

喀麥隆 Cameroon
總理/總統 Paul Biya (1975-1982, 1982-)
人均GDP 3007 美元 (151位)

津巴布韋 Zimbabwe
總理/總統 Robert Mugabe (1980-1987, 1987-)
人均GDP 2055 美元 (162位)

烏干達 Uganda
總統 Yoweri Museveni (1986-)
人均GDP 1939 美元 (165位)

蘇丹 Sudan
總統 Omar al-Bashir (1989-)
人均GDP 4296 美元 (138位)

乍得 Chad
總統 Idriss Déby (1990-)
人均GDP 2627 美元 (156位)

厄立特里亞 Eritrea
總統 Isaias Afwerki (1991-)
人均GDP 1200 美元 (180位)



很頻繁地換領袖的國家:

澳洲 Australia
過去30年換領袖7次
人均GDP 46550 美元 (16位)
過去30年總理:
Bob Hawke (1983-1991)
Paul Keating (1991-1996)
John Howard (1996-2007)
Kevin Rudd (2007-2010)
Julia Gillard (2010-2013)
Kevin Rudd (2013)
Tony Abbott (2013-2015)
Malcolm Turnbull (2015)

以色列 Israel
過去30年換領袖8次
人均GDP 33136 美元 (35位)
過去30年總理:
Shimon Peres (1984-1986)
Yitzhak Shamir (1986-1992)
Yitzhak Rabin (1992-1995)
Shimon Peres (1995-1996)
Benjamin Netanyahu (1996-1999)
Ehud Barak (1999-2001)
Ariel Sharon (2001-2006)
Ehud Olmert (2006-2009)
Benjamin Netanyahu (2009-)

挪威 Norway
過去30年換領袖9次
人均GDP 67166 美元 (6位)
過去30年首相:
Kåre Willoch (1981-1986)
Gro Harlem Brundtland (1986-1989)
Jan P. Syse (1989-1990)
Gro Harlem Brundtland (1990-1996)
Thorbjørn Jagland (1996-1997)
Kjell Magne Bondevik (1997-2000)
Jens Stoltenberg (2000-2001)
Kjell Magne Bondevik (2001-2005)
Jens Stoltenberg (2005-2013)
Erna Solberg (2013-)

芬蘭 Finland
過去30年換領袖9次
人均GDP 40661 美元 (25位)
過去30年總理:
Kalevi Sorsa (1982-1987)
Harri Holkeri (1987-1991)
Esko Aho (1991-1995)
Paavo Lipponen (1995-2003)
Anneli Jäätteenmäki (2003)
Matti Vanhanen (2003-2010)
Mari Kiviniemi (2010-2011)
Jyrki Katainen (2001-2014)
Alexander Stubb (2014-2015)
Juha Sipilä (2015-)



警告:以下兩者是換領袖最頻繁的國家,肯肯定是政治經濟社會被破壞得一片混亂,大家應該避之則吉

意大利 Italy
過去30年換領袖17次
人均GDP 35131 美元 (32位)
過去30年總理:
Bettino Craxi (1983-1987)
Amintore Fanfani (1987)
Giovanni Goria (1987-1988)
Ciriaco De Mita (1988-1989)
Giulio Andreotti (1989-1992)
Giuliano Amato (1992-1993)
Carlo Azeglio Ciampi (1993-1994)
Silvio Berlusconi (1994-1995)
Lamberto Dini (1995-1996)
Romano Prodi (1996-1998)
Massimo D'Alema (1998-2000)
Giuliano Amato (2000-2001)
Silvio Berlusconi (2001-2006)
Romano Prodi (2006-2008)
Silvio Berlusconi (2008-2011)
Mario Monti (2011-2013)
Enrico Letta (2013-2014)
Matteo Renzi (2014-)

日本 Japan
過去30年換領袖18次
人均GDP 37519 美元 (28位)
過去30年首相:
中曽根康弘 (1982-1987)
竹下登 (1987-1989)
宇野宗佑 (1989)
海部俊樹 (1989-1991)
宮澤喜一 (1991-1993)
細川護熙 (1993-1994)
羽田孜 (1994)
村山富市 (1994-1996)
橋本龍太郎 (1996-1998)
小渕恵三 (1998-2000)
森喜朗 (2000-2001)
小泉純一郎 (2001-2006)
安倍晋三 (2006-2007)
福田康夫 (2007-2008)
麻生太郎 (2008-2009)
鳩山由紀夫 (2009-2010)
菅直人 (2010-2011)
野田佳彦 (2011-2012)
安倍晋三 ( 2012-)

2016年3月1日

學習謙卑



英文有個講法「政治一星期都嫌長」(A week is a long time in politics),昨天早上才有新東補選結果出爐,一日內就已經這麼多攝石人以快過黎文洛的速度攝出來,著實令人眼花撩亂。我的感覺是,早兩個月不是一堆人去了台灣學習選舉嗎?他們應該聽過蔡英文勝選後講「謙卑 謙卑 再謙卑」吧。

對取勝的楊岳橋和傳統泛民陣營來說,他們需要檢討,為何這麼多人轉投本土派。而高票落敗的本土派年輕人亦不能自滿,到9月的選舉為止會發生甚麼事,他們到時能拿到幾多票,沒有人知道,他們必須繼續做好準備,及早研究選舉策略。蔡英文4年前輸了,努力做好自己,派人落區深耕,仔細傾聽民意,做好選舉部署,終於捲土重來。

參政的年輕人們,切勿學習那些想垂簾聽政的過氣老人。某傳統泛民大姐大,出來說得6萬票和15%點樣分天下,又說票在我手不怕人「界」。Well,2012年她們黨在新東取得6.8萬票,因投票人數多,得票率是14.7%,而且是計入黃成智的。而長遠來計,她們黨在歷年立法會選舉的成績是:

1998 63.5萬票 42.9%
2000 46.2萬票 35.0%
2004 44.6萬票 23.7%
2008 31.5萬票 20.7%
2012 24.7萬票 13.7%

票在我手?驕兵必敗,參政的年輕人們,要學大姐學,就學台灣那位「謙卑 謙卑 再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