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希臘大選與歐洲政治新常態

文章已於 am730 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48182



希臘國會選舉,由近年冒起的激左聯盟勝出,震撼歐洲政界,亦令歐元添加不明朗因素。今次激左聯盟勝出,也會迫使歐洲政界面對過去幾年一值逃避的政治新常態。

希臘自從數年前爆發債務危機,在外界特別是歐盟老大德國強迫下推行緊縮政策,大削福利、狂炒公務員,以減低財赤和國債。但緊縮了幾年,希臘經濟都無大起色,09年至今GDP累積縮了兩成,失業率仍有25%,越來越多國民質疑緊縮是死路一條。激左聯盟擺明車馬反緊縮,黨魁齊普拉斯又年輕有魅力 (相對其他政客),成為吸票機。

有傳媒形容激左聯盟「反歐」,其實並不準確。它主張取消部份緊縮措施、增加開支刺激經濟、要求重組債務 (實際上是賴債),但並不反對歐盟和歐元本身。可是外界預料德國不會容許希臘取消緊縮和賴債,而如果雙方談不攏,就可能一拍兩散,希臘被迫出歐元,於是就簡化成說激左聯盟勝選可能會「脫歐」。

但雙方其實有誘因讓步,令希臘留在歐元區。在德國而言,有國家脫離歐元,市場可能不再視歐元為穩定的貨幣,打擊其公信力,也會引起會否有其他國家脫歐的揣測;對希臘來說,脫離歐元會失去重要的保護罩,經濟隨時崩潰得更厲害。至於脫離歐盟,政治打擊更大,雙方都不會讓這個情況發生。當然,也有論者認為希臘脫離歐元也無不可;歐元區始終要保持財政紀律,不可能讓希臘不斷抵賴,觸及底線就應殺一儆百,而且希臘走後說不定能置之死地而後生。

所以希臘脫離歐元仍是有可能,但暫時雙方應該仍是以留在歐元為優先目標。眼下就看激左聯盟找不找到「退場位」了。例如他拉到個立場較溫和的政黨,就可以借他過橋說兩黨合議後有了新立場,或者說為了留在歐元要繼續臥薪嘗膽云云,跟德國談判,再捱到經濟好轉收割成果。反正政客當反對派和執政派時兩個樣是常識吧。

歐盟內部分歧白熱化

歐債問題尾大不掉,每隔一陣又出事,反映有個根本上的問題:各成員國的經濟和社會狀況仍有很大差異,要求「一體化」推行同樣的政策是不切實際。所以歐債危機又引發歐盟內部出現兩層分歧。

一是分合之爭。有一派,就像上面講的,認為甚麼都一體化是不可行,應該放寬限制,極端一點的甚至認為要拆散歐元和歐盟。另一派則說,現在問題是出在大家未夠一致,如果大家 level 一樣,一體化自然沒問題。這兩派是勢不兩立,因他們連歐元和歐盟應否存在這個最根本問題都對立。整體來說歐洲政界仍以合派為主流,分派會被打成極右、民粹、排外,儘管他們勢力正在壯大。

二是左右之爭,即財政緊縮與刺激經濟之爭。雖然傳媒形容希臘是第一個反緊縮政府,但其實不少其他國家都暗中希望結束緊縮。例如歐盟規定成員國財赤佔GDP不得超過3%,但法國削赤削極都還有4%,而且年年都有新藉口向歐盟申請延遲削赤 (而「巧合」地,負責審批的歐盟專員是法國人)。意大利則將財赤削到剛剛低過3%就停手。法意兩國都有向德國施壓,要求將焦點改為刺激經濟。

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各地都有人民抗議資本主義和緊縮政策不公,但左派都缺乏一套完整論述和政策,以致儘管民怨沸騰都未能收割。希臘激左聯盟上台將打破這一局面。今年餘下會舉行大選的國家中,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有機會向左轉,反緊縮的聲音將會更大。

新興政黨冒起成政治新常態

兩層分歧相加,則令歐洲民情更分化,選民轉投新興政黨,政治勢力大洗牌,是為政治新常態。

希臘自70年代結束軍方統治實行民主選舉,都是由新民主黨或社會黨輪流執政,兩黨支持者加起來通常有八成,09年時仍有77%,今次卻只有32%,社會黨更幾乎滅黨。激左聯盟則從09年的5%票,升至12年的27%,今年再增至36%。很明顯,選民覺得傳統政黨治國無方,所謂政治精英都不外如是,放棄再給他們機會。

另一「歐豬國」西班牙就有極左政黨我們可以黨冒起。此黨去年才成立,才一年時間支持度已經升至逾20%,在部份民調中更是民望最高政黨。我們可以黨已表明目標是學激左聯盟,在今年年底大選後執政,推倒緊縮政策。

英國方面,反歐派來勢洶洶迫得首相卡梅倫答應搞脫歐公投,蘇格蘭又瀕臨獨立,都是大型計時炸彈。民調亦顯示,由於新興政黨搶走大量支持,保守黨和工黨在預定今年5月舉行的大選可能無法取得過半議席,再次出現懸峙國會。

本應是歐元最大支柱的德國,也出現反歐元政黨,限制了總理默克爾的出招,因為根據民調反歐元政黨的搶票對象是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法國、意大利、荷蘭、瑞典......等各個歐洲國家都有新政黨冒起,部份還是極右或排外政黨,令傳統政黨要調整策略應對。

過去,歐洲一體化加資本主義這個方程式都沒受過挑戰,各國政府自動波地朝這個方向前進。但危機令歐洲人發現原來過去是活在虛幻中,政府財政和經濟民生各方面其實暗病纏身。可是怎麼醫才好?忍不忍得到苦口良藥?則出現了分歧。歐洲必須痛定思痛,發掘一套可行的發展方向,不能將問題掃到床下底看不到當算數。今次希臘激左聯盟勝選,理應是迫各方面對現實的好時機。所以希臘接下來會如何,是跟德國成功談判還是脫離歐元,經濟向好還是全面崩潰,不只是希臘的事,還會影響多國選情和整個歐盟的前進方向,各方都會緊盯著看。

2015年1月27日

希臘新聞,不過不是大選

希臘著名男歌手 Demis Roussos 逝世,終年68歲,他在70到80年代紅遍歐洲,唱過多種語言的歌曲,少有我認得的外國歌手之一,post 幾條 youtube 片當紀念一下。


跟希臘女歌手 Nana Mouskouri 合唱......似乎是希臘民謠


My Friend the wind (英)


Forever and Ever (英)


Quand je t'aime (法)


Morir al lado de mi amor...應該是某種拉丁類語言,不過應該不是法/意文


最後是 Goodbye my love goodbye,這是德語版

2015年1月22日

法國恐襲的相關問題

本文已在 am730 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46739


巴黎發生連環恐襲已兩星期,犯人的資料也逐漸明朗。三人都在法國出生,是移民後代,而且原來早就有跟極端份子和恐怖組織有聯繫,更曾在當局監控名單上。這就引伸出多個問題。

反恐問題

首先是反恐措施的問題。恐襲犯人名字曝光後,英美隨即表示他們早已在禁飛名單上,法國也承認他們曾在監控名單上。後來更發現原來犯人們早已相識,猶如一個小組織。既然已在名單上,為何仍能發動襲擊?是否當局的監控制度失靈?恐怕事後有人要被問責。

犯人都是法國人,也突顯現在歐美不只要防範國外組織策動襲擊,更要防範國民被極端思想影響滲透。有些人會對所謂聖戰產生幻想,前往中東加入恐怖組織,估計伊斯蘭國(IS)有超過三千個歐洲人戰士,英國、德國、瑞典、比利時人各有數百,法國人更逾千,今次襲擊其中一名犯人就到過也門接受阿爾蓋達訓練後回國。這類人回國的話,要如何識別和應對?將全部人長期拘留會有難度,放生後長期監控則需要大量資源。有意見提出乾脆放棄他們,註銷其國民身份,驅逐出境。

還有,據報今次襲擊其中一個犯人的女友,已從西班牙飛土耳其再進入敘利亞。法國和西班牙都是歐盟神根公約簽約國,過境是無海關的,恐怖份子可在多國游走,情報機關協調是否足夠呢?土耳其鄰接敘利亞和伊拉克,是否可以加強防範呢?反恐措施除了法國本身,還要其他國家配合。

移民問題

今次恐襲犯人都具移民背景,分別是阿爾及利亞和馬里移民後代,難免令人聯想到法國的移民問題。法國過去在中東和非洲有著廣大殖民地,來自這些地區的移民形成相當大的族群,估計法國現時的穆斯林人口有四至五百萬人,是歐洲國家中最多,絕大多數是移民。他們並不是全都能順利融入社會,有些會面對學業和就業問題,亦有些是適應不到法國文化,例如禁止穆斯林女性以頭巾遮臉等。正好是10年前的2005年,巴黎市郊就曾經爆發一場主要由移民後代青年引發的騷亂。不少分析認為法國應先解決移民問題。

這方面的工作當然要做,可是移民問題沒有簡單快捷的解決辦法。經濟方面,移民青年失業率高,但其實現在連白人青年失業都嚴重了,政府都愛莫能助。社會方面,有論者批評法國傾向同化政策,即要新移民融入法國文化,令新移民較難適應,做法跟英國傾向的多元政策不同,讓本地人接受新移民有不同文化。但即使是被視為是文化較多元和經濟較好的英國、瑞典等地都有過移民騷亂和國民參加IS。

我們亦要提防因為犯人是穆斯林,就將所有穆斯林或移民後代等同問題份子。法國幾百萬這些人中的很多其實都是努力融合,可是只要有幾十甚至幾個人搞恐襲,都已足以令社會人心惶惶。例如今次事件中,一間遇襲商舖就有馬里籍店員協助客人躲藏和報警。更有移民成功爬上社會階梯,如現任教育部長 Najat Vallaud-Belkacem 是摩洛哥裔,5歲才移民法國,還有前司法部長 Rachida Dati 也是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移民之後。恐襲亦非穆斯林專利,2011年挪威就有過由反穆斯林者策動的襲擊,歐洲過去亦有極左和分離份子策動的恐襲,雖然現已息微。

所以要在短期內收效,多數政府應該都是會先加強反恐工作,而不論是穆斯林或以外的極端思想都需要警惕。

極右問題

襲擊後,巴黎舉行了一場團結大遊行,多國領袖齊集表示支持,但有位法國政要卻聲稱被這團結遊行拒諸門外,就是極右政黨國民陣線黨魁勒龐。勒龐向來力推退出歐元和減少移民,加上她的父親 (兼政黨前黨魁) 多年來發表過很多種族歧視和支持新納粹的言論,勒龐和國民陣線經常都被法國主流政界杯葛。但民調顯示仍有兩成人願意投票給她,其實算相當多人。

除了法國,歐洲多國都有極右政客崛起的現象。他們的激進程度各有不同,如荷蘭的自由黨黨魁 Geert Wilders 會直斥先知穆罕默德和可蘭經是邪魔外道應該被禁,相比之下,說自己針對的只是極端主義而非所有穆斯林的勒龐,已算溫和。

極右政黨冒起,主流政黨一開始都是批評一番,聲言杯葛,可是政黨不一定能合作到底。例如四年前的芬蘭選舉,反歐元和反移民的芬蘭人黨冒起兼卡在關鍵位,迫得國會其他七個政黨中的六個要合組聯合政府。但六黨無法每事都保持同一立場,有兩個先後離開聯盟。而且選票始終是驅動政客的最大動力,不少主流政黨見反移民吸票,就一邊鬧又一邊走那條路線。例如英國保守黨就是一邊批評主張脫歐的獨立黨,自己又提出限制移民,甚至答允搞脫歐公投。奧地利更試過有極右政黨加入政府,引來歐盟其他國家抨擊是助長極右氣焰。

極右,特別是反穆斯林情緒,在歐洲多國的確存在和正在蔓延,不容忽視。即使他們仍屬少數,只有一兩成人投票支持,也足以動搖其他政黨部署,和令更多人討論收緊移民、反恐監控等議題,甚至加深移民的不滿。主流政黨杯葛和無視,其實只是掩耳盜鈴,無助減低這類矛盾情緒。今次襲擊後,法國各地有三百萬人參加團結大遊行,民調也顯示暫時最大「得益」者是總統奧朗德,支持度急升廿個百分點。主流政客如能反客為主,利用這個機會將討論焦點從極右份子手上搶回,並且提出適切的政策措施,可能才是更有效的回應。

2015年1月17日

當司法獨立是新聞...


早幾日香港法律界舉行年度大會,大法官馬道立強調香港有司法獨立,成了次日報紙頭條。香港有司法獨立,竟然是新聞。單是這一件事,香港法律界承受多大的壓力,可見端倪。最近很多人談法治,我也講一下我的理解。之前看雜誌有文章提到今年是英國「大憲章」(Magna Carta) 簽訂800周年 (1215年6月15日),先從這個東西回顧英國法治和民主的來源。

當年英王約翰 (John) 為了和法國打仗,經常向貴族徵兵徵稅,令貴族不滿爆發內亂。約翰求和,反對派貴族們就要他簽署大憲章,用法律約束他。雖然後來約翰反悔撕毀大憲章,之後歷屆政府也沒恢復所有條文,今日大憲章只有部分條文仍然有效,但其關鍵部份和背後理念不斷被引用和放大,成了英國民主和法治發展的重要文件。

大憲章有提到「民主」「法治」「普選」這些字眼嗎?沒有。大憲章的原意是限制王權和保障貴族,很多條款是從貴族的角度撰寫的,在今天來看是跟常人無甚關係。但它列出了對王權的限制,尤其是國王不能操縱司法系統,於是被視為英國民主和法治的開端。其實對王權加以約束,中世紀的波蘭等地都有,但英國大憲章影響了整個英語世界,包括美國,也就特別有名了。

大英圖書館有一份大憲章英文譯本 (原文是拉丁文):http://www.bl.uk/magna-carta/articles/magna-carta-english-translation

先來看一些在今日會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條款:

(23) No town or person shall be forced to build bridges over rivers except those with an ancient obligation to do so.

(31) Neither we nor any royal official will take wood for our castle, or for any other purpose, 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owner.

(50) We will remove completely from their offices the kinsmen of Gerard de Athée, and in future they shall hold no offices in England.

(58) We will at once return the son of Llywelyn, all Welsh hostages, and the charters delivered to us as security for the peace.

第23和31條,可能當年橋樑和樹木是重要資源,但在今天不是一般人想到會出現在國家憲法中的項目。第50條根本是私人恩怨,Gerard de Athée 是約翰聘用的法國僱傭兵,那跟約翰敵對的貴族們當然要逼走他。第58條則是外交條約,當年威爾斯未被英格蘭合併,Llywelyn 是威爾斯貴族領袖,他的兒子後來成為第一任「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

接下來就是幾條法治相關條款:

(40) To no one will we sell, to no one (will we) deny or delay right or justice.

公義不會被任何人拒諸門外,或被任何人買通,所有人都受法律保障。

(39) No free man shall be seized or imprisoned, or stripped of his rights or possessions, or outlawed or exiled, or deprived of his standing in any way, nor will we proceed with force against him, or send others to do so, except by the lawful judgment of his equals or by the law of the land.

任何疑犯必須被合法的程序審判過才能被定罪和懲罰。執法人員在暗角打人  proceed with force against him 是違反大憲章,理應在施政報告中大大的警惕。By the lawful judgment of his equals,equals 是指地位相等的人,由地位相等的人審判,在今日就是陪審團。

(45) We will appoint as justices, constables, sheriffs, or other officials, only men that know the law of the realm and are minded to keep it well.

必須是有法律知識的人才能成為法官和司法人員,這是要防止國王任意作出任命,控制司法系統。

從800年前的大憲章都看得出來了,單是有法律,然後人民守法,並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要有套制度和程序、不偏不倚、不受操控、保障一定權利和自由,才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們不只要遵守法律條文,還應思考法為何存在?法如何訂立?法應如何執行?

政治學常說三權分立,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三者其實都是圍繞法律來界定,立法是訂立法律,司法是按法律判案,行政是將法律執行。法律是重要的統治工具,所以要將法律相關的三權分割,避免有人獨攬大權,隨意 (arbitrary) 制訂和執行法律。要守法的,不只是人民,還包括政府,政府同樣要受法律約束。就像大憲章,憲法的對象往往是約束政府。司法覆核,即審查某行為是否違憲的司法程序,控告對象也多是政府。人民守法,但政府不守法,胡亂立法,隨意執法,操控司法,令法律面前不是人人平等,同樣不是法治。人治和法治,差別不僅在平民是否守法,還在政府是否受法律約束。

從這個角度看,法治跟民主的關連在於,兩者同樣是在約束政府,法治以法律機制約束,民主以民意機制約束,兩種機制應可互相支持。法官始終只負責根據法律判案,對立法過程和執法過程的影響有限,這時候就需要民眾和民代監察立法和行政體系。不然某天立了一條法,不支持特首就是犯法,罵他689就是犯法,法官也只能根據此法判案,除非以司法覆核將它推翻,但如果連憲法都這樣寫著,那法官就完全沒辦法了。

可是法治和民主兩者始終是不同的東西,不一定同時存在。可以有法治而沒民主,例如今日香港,雖然有良好法制,有司法獨立,政府大致上守法,但人民的政治權利有限,難稱得上是民主。上一段的例子都看到,沒有民主監督立法和行政體系,單靠司法體系獨撐,法治很容易受到威脅。

但民主和法治也有機會有衝突,例如議會繞過法庭進行公審,甚至人民公投將某人剝奪自由、沒收資產、驅逐、處死,那的確是某種形式的民主,但肯定不是法治。如果法官是憑民意來判案,民眾說甚麼就怎麼判,亦非法治。西方民主國家中民選的通常只限官員和議員,不會民選法官,建立良好的司法系統和培訓優秀的司法人員,也就對維持法治非常重要了。

最後看回大憲章民主相關條文:

(12) No 'scutage' or 'aid' may be levied in our kingdom without its general consent.

所謂 scutage 是指兵役免除金,在古代封建制度下貴族有義務為君主參軍和提供士兵,但可以以付錢代替。這一條的原意是國王沒有徵求貴族同意不可徵稅,後來引申為政府沒有國民或國會同意不可徵稅,是人民制約政府、具社會契約意味的條文。

後來美國鬧獨立,觸發點是英國向美洲殖民地不斷加稅,「美獨」份子就引用大憲章這條條款,指英國國會沒有美洲人代表,加稅沒有徵求美洲人同意,違反大憲章,還提出「無代表不納稅」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的口號。沒普選不交稅,二百幾年前「美獨」份子就已經提出,還說這是完全合法合憲,違法違憲的是倫敦中央政府,需要警惕。

(61) The barons shall elect twenty-five of their number to keep, and cause to be observed with all their might, the peace and liberties granted and confirmed to them by this charter.

Baron 現在指男爵,這裡講貴族階級。這一條說要成立由貴族互選產生的貴族會議確保大憲章獲執行,可視為國會的雛型。61條很長,再選多一段登出來:

If we......offend in any respect against any man, or transgress any of the articles of the peace or of this security, and the offence is made known to four of the said twenty-five barons, they shall come to us......to declare it and claim immediate redress. If we......make no redress within forty days......the four barons shall refer the matter to the rest of the twenty-five barons, who may distrain upon and assail us in every way possible,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whole community of the land, by seizing our castles, lands, possessions, or anything else saving only our own person and those of the queen and our children, until they have secured such redress as they have determined upon.

這裡的 we 是國王或王室。這一段就是說如果國王違反了大憲章,貴族會議可以攻擊 assail 國王和沒收其財產以獲得賠償,又被稱為「合法革命」lawful rebellion 條款。原來革命都可以是依法、合憲地進行的。

偉大的 Sir Humphrey

這邊是一點閒聊。在法律界年會中,大律師公會主席石永泰致辭開首如是說:

「英國其中一位最偉大的公務員,漢弗萊•阿普爾比爵士 (Sir Humphrey Appleby) 曾經對他的晚輩伯納•伍利 (Bernard Woolley) 說過︰演辭不是為現場觀眾寫的。發表演說只不過是把一篇新聞稿發放給各大傳媒必經的例行公事。」

這其實是來自英國電視劇 Yes Minister 的角色。此劇圍繞新人內閣大臣 (後成為首相) Jim Hacker (Paul Eddington 飾)、部門常任秘書長 Sir Humphrey (Nigel Hawthorne 飾)、私人秘書 Bernard Woolley (Derek Fowlds 飾),講述大臣如何想推行首相/民眾喜歡的政策,但往往被常秘阻撓。Sir Humphrey 公務員心態極重,甚麼改革都不想要,同時精英心理極強 (牛津 1st hon 畢業),看不起大臣,偏偏大臣初到貴境不熟政府運作,要依靠常秘做事,結果就是常常被常秘耍,一事無成。

劇中看點除了兩人勾心鬥角,還看 Sir Humphrey 那副看透世事、精英嘴臉、拋書包、答官腔、故意將事情講到超複雜令人聽不懂。且來看這段 Sir Humphrey 向區議員「解釋」policy (民選大臣負責制訂) 和 administration (公務員負責執行) 的差別:


此劇也是政治學金句大全,例如這句「會議紀錄的目的不是紀錄事件過程,是要保護參與會議的人」


跟首相爭論教育問題:「我們讓年輕人遲畢業才不是為了他們多學習......而是要拉低失業率呀」


2015年1月10日

超人怕了習梁?

超人宣布重組公司,大家的關注很快就放在新公司註冊地會從香港變成英屬開曼群島,即這是藉重組之名行遷冊之實。超人說他是去年下半年做這個決定,但重組兩間香港最大級公司的大事,怎麼可能在幾個月內就做完呢?筆者估計,他早已想過是否要遷冊,但去年下半年發生一些事,令他下定決心要這麼做。

去年下半年發生甚麼?佔領行動。那他是因為佔領行動遷冊嗎?但他已說佔領對生意沒甚麼影響,還特別強調這是良心話。那是因為政改嗎?筆者看電視時,見到他回答政改問題時特別拿下眼鏡,手拿著紙,照稿宣讀,不似真心話。我們看回佔領期間超人身上發生甚麼事。

佔領開始前幾日的9月22日,他跟老董和一眾富豪訪京見習總,其他人在會後都對記者講明如何反對佔中,印象中超人卻沒回應。佔領開始後,京官和官媒屢次要求香港愛國愛港陣營出動反擊佔中,超人只出過一些叫年輕人應該撤離的新聞稿,沒直接批評佔中是搞破壞。10月25日,新聞社出稿點名炮轟多位富豪,在獲習總接見後都未有聽令反佔中,包括超人。雖然稿件在幾個小時後聲稱出錯刪掉,但新華社怎麼可能發錯稿的呢?

數日後的10月29日,同樣反梁的田北俊,因為提出梁振英辭職被取消政協資格。回想十一年前,在最後關頭轉軚導致23條立法失敗,田北俊都沒被中共這樣公開懲罰,胡錦濤在見董建華時還訓示他查找不足。

這些事情都可能令超人警惕,現在中共的強硬度超乎想像。過往幾屆中共領導人都對香港商界客客氣氣,但現在中國富起來了,是香港的恩客了,心想你們香港人,還有香港商人,有甚麼本事自己賺錢,還不是靠我們放水,憑甚麼不聽話。平日嘴上說自己愛國愛港,身體卻很誠實,早就拿晒外國護照,反佔中、撐政改、買亞視都沒人落搭,想死嗎?特別是習近平集大權於一身,當自己做了皇帝,不容任何挑戰,連批評梁振英都當成是侵犯中央權威,令上面盲撐梁振英。

大家都知超人一向不妥梁振英,上台兩年多來超人都沒講過好說話,只贈了句「有能力的人不出聲,無能力的人就搶著做」。一可能是因為他跟唐的關係較好,二可能是他早就看穿梁是無能的,三可能是他知道梁是個為了自己權位不擇手段,不惜破壞香港核心價值的人。超人過往多次強調法治對香港很重要,他喜歡挑那些法制良好的地方投資。不知他對近日政府急不及待對示威者算帳,律政司的法律文件都可以打錯字,還會一罪兩檢,有何感想。

超人畢竟是超人,跟其他富豪不同。其他富豪只懂地產,超人懂其他產業。其他富豪手上的是不動產撤不到資的,超人一堆海外業務隨時可走。其他富豪靠高地價和優惠政策才賺到錢,超人沒這些都賺到錢,雖然會賺少一筆。中共下令改政策,其他富豪會死,李超人不會。習帝上台、盲撐梁特、當香港商界是門口狗,要你咬誰就咬誰,這還不走更待何時?「你估我好得閒?」

地產霸權之首超人走了,可能預示中央遲早不再看顧香港地產霸權,亦可能預示香港自由法治遲早不保。如果成真的是前者,一些人會覺得是好事,但如果是後者,對香港所有人來說都是大壞事。只是,超人有辦法走,一般香港人呢?

2015年1月8日

扮認真談守尾門


入正文前先講一件小事。昨天看新聞,覺得香港政改越來越像亞視欠薪。

先是講0708給你,到期就改說2012給你,又到期就又改說1617給你,不斷拖得就拖,到最後說先給你一半,剩下那一半之後總會出到的。

說亞視管理層和那位大陸投資者是真心誠意解決問題,要迎難而上。已經找到很多白武士洽購,亞視是有救的,例如陳弘毅、羅致光、馮檢基、湯家驊......曙光在望。

可是,作為亞視員工,你是要立即否決這個「出住先」方案,離開亞視,還是2017飢不擇食「食住先」,相信亞視管理層說會循序漸進、最終發到薪呢?

------

香港政改,最近出現「白票守尾門」的講法。親中派學者陳弘毅提出,既然擔心特首提名程序不為公眾接受,而提名程序已被中共訂下的框架限死,那就在全民投票時加入某些條件,如只要有過半票是白票就將提名人收回,讓公眾有多一種表態的方法。

這個講法,政界各路人物的回應都是偏冷對待。原因很簡單,限制少的方案,中共不會接受,限制多的方案,香港支持民主的市民不會接受 (不等於民主派議員一定不會接受哦),既然雙方沒有交集,討論都是浪費時間。但筆者作為對政制和選制有點興趣的人,仍想討論一下「白票守尾門」這個講法,反正我不介意浪費時間寫些沒甚麼人看的文。

我暫不針對「白票」的部份,先從「守尾門」這個概念講起。個人的理解是,這是指設立某種機制,令在達成某些條件下,選舉會被判無效或要重新來過。很多評論員說這個思維奇怪,因為進行選舉,想的應該是怎樣選到一個人出來,而不是想怎樣選不到人出來。這是對的,但現實中的確會有類似的機制存在。例如:

1. 設定最低投票率:例如一些國家公投投票率低於指定%會當公投無效。

2. 設定最低得票率:例如一些國家規定候選人必須取在超過50%票才能當選,無人取得過50%票就由最高票的2至3個候選人進入第二輪,甚至全盤重選。

3. 引入「以上皆非」none of the above (nota) 選項,如nota票過半,或nota票高過其他候選人,即要重選。nota選項的確是有人採用的,印度最高法院曾判決指一定要提供這個選項,供那些對所有候選人都不滿的選民表態,美國內華達州 (Nevada) 也在選票上印有nota選項。但這兩地都不會因為nota票多就要重選,仍然是最高票的候選人當選。所以nota票多引致重選,仍只是概念上存在。

所謂「白票守尾門」,參考其他國家,較簡單的做法是設定最低得票率,將白票也計入有效票,然後投白票令無一候選人達到指定得票率,引發下一輪選舉或重選。

例如早幾個禮拜的希臘總統選舉,第一輪選舉因唯一候選人只取得300位國會議員中的160位贊成,達不到三分二或200位贊成的要求,而要重選。其餘140位議員多只是出席,沒有投贊成票,我們可將他們當成是投白票。第二輪選舉,唯一候選人取得168票,仍未達到三分二。第三輪投票,門檻下降至六成或180票,但唯一候選人再次取得168票。希臘總統選舉最多舉行三輪,至此就要結束,解散國會,重新大選,由新一屆國會選總統。

「守尾門」,講的不只是如何守住道門,還有守住之後怎麼善後。視乎這個最終安排是甚麼,有誰會從這個安排得益或不得益,將會影響各方在前面幾步的部署。

希臘的政制中,總統其實無權,總理才有權,所以總統由誰做本身差別不大,在野黨之所以這麼執著投白票,部份是真的不喜歡執政黨推薦的候選人,但更多是故意拉倒逼使提早大選,因為民調顯示現在大選的話執政黨必敗無疑。有些人看的是眼前的選舉,有些人看的是之後才舉行的選舉。

又例如以往台灣民進黨在陳水扁執政時,提出過幾次公投,國民黨不知道正面對抗的話贏不贏到,就索性呼籲支持者不投票。因為台灣公投規定投票率要達50%才會生效,達不到會自動判公投失敗,只要一定比例的國民黨支持者不投票,將投票率拖低過50%,就會拉倒。

公投本應是人民最能就政治議題直接表態的機會,卻叫人不要參加,這個思維不是反民主嗎?不奇怪嗎?但這的確是現實中會有政客使用的策略。甚至出現過公投由國民黨提出,最終國民黨卻不支持的奇觀。另一方面看,明知國民黨會拉倒卻仍然堅持舉行公投,其實民進黨都是將公投當成是一種政治搏奕工具,沒有誰比誰高尚。

講回香港。陳弘毅提出投白票後,可以先由提委會選出臨時特首,之後再舉行重選。

可是,要啟動「守尾門」就即是提委會選出的候選人們已經全數被選民 reject,提委會的所謂「集體意志」也被選民 reject,他們不代表民意還憑甚麼選特首?何況基本法沒有所謂臨時特首或臨時政府,陳弘毅這個建議有機會違反基本法。

又來看外國吧,至少可以有以下四個選項:

1. 不斷進行新一輪投票,直至選出當選人。

上面提到的希臘,最多有3輪投票,但意大利的總統選舉,一日沒有候選人取得過半票,各方又不同意解散國會提早大選,就可以一路重選下去。1971年意大利總統選舉就投了23次票才有人當選。同樣是在羅馬舉行的羅馬教宗選舉,更會將選委=樞機主教們鎖在房中,到有人當選才放監。根據 wiki,時間最長的教宗選舉歷時3年,有3位樞機主教在期間逝世。

所以如果提委會選出的候選人被選民 reject,可以不斷重新提名和重選。但我都講過了,提委會被逼到這一步,即是他們無法代表民意,他們即使再次提名新的候選人,也難保會不會獲足夠選民支持。我們可以學羅馬教宗選舉,將提委會一直關在某處,直到選民選出特首,應該能增加提委會按民意做決定的機會,不然他們要承擔後果。既然雨傘運動廢青們在金鐘露營75日都沒問題,提委會集合香港各界精英,被關起來幾個月也應該沒問題,可以自組物資站、醫療隊、糾察隊等自我管理。

其實這也點出,提委會這個機構在作為代理人的角度來說有個很大問題,就是它在現行制度下,是無須為自己的決定負任何責任!有些人說外國政黨初選也是篩選,但如果人民不接受這些候選人,政黨要負上無法執政的後果。選委會或提委會選出不合民意的特首,有何責任要負?沒有!有人說他們自然會聽民意,但他們都不是由民眾選出,選誰當特首又不用向公眾交代,根本沒有動機要聽民意!何況他們是投暗票,我們也無法 individually 向個別委員追究。例如哪689人投了梁振英,有誰知道?某程度上,即使是他們所屬界別的選民也無法逼他們承擔後果,因為不知道他們投誰嘛,那下次選委/提委選舉,怎麼追究他們?

2. 解散投票機構。

多數議會制國家,如英國、日本、加拿大等,都會在無法選出新首相或總理時,解散國會提早大選,上述的希臘總統選舉也是如此。這也是一種逼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面對公眾的辦法。即使是香港基本法,也有條款寫明在指定情況下可以解散立法會、罷免特首或強制他辭職。

所以如果提委會選出的候選人被選民 reject,可以解散並重選提委會。可是如果選出的是同一班提委,繼續不按民意提名候選人,再次被選民 reject,整個過程不就會不停 loop,搞很多次選舉,浪費公帑,損失n罐午餐肉?我們可以禁止上屆提委再次參選 (立法會議員等當然委員除外),以前親中派都講過「懲罰論」,辭職補選不可以由同一人再參選,那提委集體失職,禁止他們再做提委不就能「懲罰」他們了嗎?再嚴峻一點和有阻嚇性,說不定還可以引入按資產比例罰款、沒收外國護照、取消特區勳章和人大政協資格等「懲罰」。

3. 將提名職責轉移給其他機構。

例如美國憲法講明,如選委會=選舉人團無法選出新總統,將交由眾議院選出新總統。1824年美國總統選舉就是如此,新總統是由眾議院選出。

1988年芬蘭總統選舉亦出現這個情況。當時芬蘭正在摸索新的總統選舉制度,於是實驗了一次「雙軌」選舉:選民在選舉日要投2票,一票是選出總統候選人,一票是選出選委會委員。如總統候選人在全民投票階段未能取得過半票數,會移交選委會作決定。最終的確是沒有候選人取得過半票,由選委會作決定,而選委會選出者,正是全民投票階段中最高票者。

上面提及過的歷時3年的教宗選舉,也是樞機主教們決議成立一個6人專責小組,授權他們選出新教宗,讓少些人爭辯、加快決策速度,才結束。

按此做法,如果提委會選出的候選人被選民 reject,可由其他機構重新選出候選人,再交提委會確認。個人認為最適合代提委會提名的機構,應是立法會,畢竟立法會議員本身就是提委會的當然成員,而且立法會本身也齊集各個界別的代表。我們可視為是提委會暫時授權一個由部份委員組成的小組作討論,小組有決定後再交提委會全體確認。從制度延續性的角度來看,這個安排不無道理。

程序可以是這樣:提委先以一人一票形式推薦最多10個準候選人 (入閘),交由立法會小組以一人一票形式從中推薦3人,然後提委會全體投票確認此3人 (出閘)。全體提委投票時必須投給立法會小組推薦的3人,否則作廢票。這樣一來就可符合所有候選人都是由提委會過半提名的人大決定,類似陳弘毅提過的名單式綑綁提名。

4. 全民初選。

既然提委會的候選人不合民意,要找出符合民意的候選人,有甚麼辦法好得過直接諮詢選民呢?提委先以一人一票形式推薦最多8個準候選人,交由全體選民一人一票從中選出3人,提委會確認後,再讓全民從中選出特首。這樣做的話,候選人既有民意支持,又符合基本法是經過提委會提名,保證最終會有人順利當選。

親中派經常說,美國的初選都是篩選嘛,那我們像美國那樣搞有民眾投票的初選,就依然是有篩選的普選,符合中共的要求啦,不是嗎?

2015年1月6日

日本眾議院選舉

放假期間都在弄些輕鬆一點的東西,放完假也是時候做回正經事了......首先是12月14日的日本眾議院選舉。先講結論就是,自民黨表面上是大勝,但民眾對安倍政權的支持度其實並不穩定,很多選民是無奈在野黨不成選擇才投自民黨。這也反映了日本民情的矛盾:人們一方面渴望有改善經濟的改革,同時又不願承受有陣痛的改革,令政府難以大刀闊斧處理積存的問題。希望安倍能利用爭取回來的時間推動經濟改革,而非靠民族主義轉移視線。

再提一提講選前形勢:自民黨和公明黨繼續合作在選舉中配票。民主黨希望保持最大反對黨地位。維新會分裂為維新黨 (橋下徹派) 和次世代黨 (石原慎太郎派)。未來黨改名為生活黨 (小澤一郎派)。大家的黨解散。共產黨希望靠著徹底的反安倍政策,如反對恢復核電、反對修憲等,吸引抗議票。


上面有三個 table,第一個是2012和2014年兩次眾議院選舉中,單單議席方面的各黨表現 breakdown,第二個是比例議席方面的 breakdown,第三個是兩種議席總和。

筆者以前的文章講過,在2012年的選舉中,自民黨的得票率其實不高,但在單議席單票制的特性下,同一選區內有太多其他政黨的人參選會分薄票源,自民黨則跟公明黨配票,於是自民黨能贏得大部份議席。

當然,在野黨也知道這一點,所以儘管今次選舉從宣佈到舉行只有很短時間,兩個主要在野黨民主黨和維新黨都神速地在多個選區作出協調。次世界黨和生活黨本身就沒能力派太多人參選,整體上在野黨內鬥的情況少了很多。共產黨則是獨自行動,而且它每次都是盡量派人在全部選區參選,以防自民黨有人自動當選。

結果就是,雖然自民黨在單單議席方面的得票率上升了,從43%升至48%,贏到的議席卻從237席減至223席。民主黨和維新黨的得票下跌,總共贏得的單單議席卻多了。共產黨獨自行動沒參加協調,13%票也只贏到一個單單議席。公明黨在和自民黨配票下,維持1.5%票也有9個單單議席。

整體而言,在野黨協調的效果不及預期。以幾個東京的單單選區為例,少了在野黨參選,選票未能過戶到協調的候選人身上,有不少反而流到自民黨。

上次有參選的維新、大家、未來都退出,空出了9.5萬票。有1.8萬去了次世代,1.4萬去了共產,民主只多了9千,倒是自民多了2.5萬!有近3萬人沒再去投票。

大家退出,空出了3.5萬票。維新的人跳了入次世代,也少了2.5萬票。民主黨只多了6千,共產多了1.5萬,自民也多了1.3萬。有近3萬人沒再去投票。

民主退出,大家的人跳了入維新,理應可以整合三個在野黨上次的17.5萬票,卻只拿到8.9萬票。共產得票倍增,多了2.7萬,自民黨亦多了1.2萬。整體上有近5萬人沒再去投票。

在野黨協調,搶到最多票的反而是共產黨和自民黨。因為在野黨協調,純粹是為了選舉工作而做,它們的實際政見和形象始終有差,候選人本身的質素和能力也不同,所以選民不一定會賣帳,將選票投給協調出來的候選人。在野黨明明不團結又要扮團結,對部份選民來說只是少了選擇,甚至寧願不投票。共產黨和自民黨,儘管他們立場完全相反,至少夠鮮明,選民知道他們代表甚麼。

較能反映整體支持度的比例得票,同樣只有自民和共產有明顯增加,而且不只是得票率,連得票總數也有增加。

其他在野黨有甚麼缺失呢?逐個分析:

民主黨方面,仍未擺脫上次執政失敗的陰影,贏回民眾信任。一路批評安倍的政策,但未有提出自己的主張。黨魁海江田萬里是個沒人記得、缺乏領袖魅力的人,今次選舉連自己的議席也保不住。黨魁會在1月18日重選,暫時候選人有3個:岡田克也 (61)、長妻昭 (54)、細野豪志 (43)。知名度最高是岡田克也,因他是前副首相和前黨魁,但這可能也是缺點,就是很難說服一般民眾他會推動改革。長妻在黨內有一定支持,但在民間人氣度不高。細野因後生靚仔在民間有一定人氣,但能否在黨內勝出是未知之數。

維新黨,基本上是靠大阪市長橋下徹的個人人氣來維持,大阪內外的得票明顯有差 (維新的11個單單議席有5個來自大阪)。橋下最有名的政策就是將大阪的行政區升級和改組,但大阪以外的民眾對此不太關心。

次世代黨,本來以為可以靠石原慎太郎的人氣,但他從東京都知事變身為國會議員後,沒突出的表現,又不時透露想退休 (已經82歲,今次選舉也排在比例名單最後,未能當選),結果支持度崩盤,只有2位分別75和72歲的老牌議員保住議席 (明明叫次世代,議員卻都是上世次...)。

生活黨,黨魁小澤一郎權勢大不如前,連派人參選都有困難,最終只贏到兩席。加上2名參議員,也只有4個國會議員,失去組成國會黨團和相關補貼的資格 (至少5名議員)。最新發展是拉攏了一位獨立議員山本太郎合組「生活黨與山本太郎與夥伴們」(生活の党と山本太郎と仲間たち),保住了政黨資格和補貼。可是小澤和山本很明顯是為了拿補貼才合作,這個黨名又真的太那個,網民們都創作出其他名字恥笑他們,如「小澤一郎與山本太郎與愉快的夥伴們」、「生活黨 feat. 山本太郎」、「小澤一郎With山本太郎'z」、「Ozawa & Yamamoto」......

我們又可以參考讀賣新聞這個選舉後做的民調。人們認為自民黨大勝的原因是:

比其他政黨好 65%
對安倍有期望 9%
肯定經濟政策 7%
肯定執政黨政績 6%
其他 3%
沒回答 9%

http://www.yomiuri.co.jp/election/shugiin/20141216-OYT1T50123.html

直接針對安倍政府表現作出讚賞的人,只有22%,65%人認為安倍能贏,只是因為是爛橙之中沒那麼爛的那隻。還有,文字描述部份,認為自民公明大勝是好事的只有38%,認為不是好事的反而有46%,甚至有55%認為自公應該贏少一點。

雖然自民大勝,大家卻不覺得是好事,是反映了整個政客和政黨階層表現不濟,一種令人既矛盾又無奈的情緒。所以很多人索性不投票:今次選舉投票率只有52.7%,較2年前的59.3%大跌,創下戰後最低投票率的紀錄。

日本社會面對的最大問題,始終是人口老化。日本人口近年開始收縮,預計10年內會跌穿1.2億,到204x更會跌破1億,繼續 project 下去到世紀末時只會剩下5千萬。人口減少,即是稅收和經濟會收縮,同時老人選民多,沒有政黨會夠膽老人醫療和福利,政府財政負擔不斷遞增,兩邊齊下形成惡性循環,前景越來越悲觀。老實說,這牽涉到根深柢固的社會文化,任何政府都難以應對,但總要有人去處理。安倍議席多,表面上很強勢,但得票總數不高,依賴跟公明黨配票,黨內又派系林立,令他實際上有很多勢力都不敢得失。財赤嚴重加稅?民眾不肯。削福利?不肯。開放市場跟外國競爭?又不肯。開放投資移民?同樣不肯。改善經濟和財政,最常見的招數都行不到,難道要靠民族主義轉移視線和自我麻醉......?

眾所周知安倍是大右派,修改和平憲法,甚至為戰後日本重新定位,都是他想做的。那今次勝選,會對他推動大計有幫助嗎?

雖然很多新聞報道強調自公拿下了三分二議席,有助推動修憲,但其實自公在今次選舉前本來就已經有三分二議席,單從這方面看,今次選舉是沒改變甚麼的。修憲亦並非只看眾議院三分二,還要參議院也有三分二,最後還要交全民公投。現時自公在參議院有135/242席,離三分二的162席還差27席。下次參議院選舉是2016年夏季,個人估計極限都是拿到156席左右,要去到162是非常困難,況且到時安倍民望可能比現在更低。

而且,公明黨跟自民黨的合作,主要在於選舉和國內方面,在外交上公明黨是有名的親中派,其領導層多次在訪華時獲高規格接待。安倍真要修憲的話,公明黨是否靠得住還很難說。如果靠不住,安倍就要拉攏其他政黨。以議席數目計,要彌補公明的空缺,暫時只有民主黨有能力,但他們對修憲的立場並不明確。維新黨和次世代黨會傾向贊成,但他們的議席不夠。還未計全民公投階段成功機會很難猜,多數民調都顯示支持修憲的人不過半。

所以計來計去,要循正常程序修憲,非常困難。要留意的反而是安倍會否再像之前解禁集體自衛權那樣,以改變法律條文詮釋和出白皮書的辦法,間接修憲。

樂觀地看,今次勝選會有助安倍延續聲勢,說自己的執政方向受到民眾肯定,壓下反對派,推動未必受歡迎的經濟改革。民眾最關心的,始終是經濟,經濟有改善,選民在經歷短痛後還是會投票支持。修憲方面他在解禁集體自衛權一事上已經出了很大力度,估計不會無端開條新戰線。安倍在新年講話中,說政府施政重點仍是拼經濟,希望他能信守這個承諾。

2015年1月3日

個人的10個叮噹回數

為港版叮噹 (我從來不講「多啦乜夢」) 配音的林保全先生仙遊去了。在 fb 上看到朋友說一定要去看他最後配音的新 3D CG 版叮噹動畫電影。我記得去年去東京 (其實在神奈川) 藤子不二雄紀念館時看過電影 PV,不太記得是靜兒結婚前晚還是叮噹要走的劇情 (看 wiki double check 是兩者都有)。起初看時覺得 3D 很難看,但看到最後還是流淚了。以為自己年紀大眼淺了,轉頭看周圍的人都是眼紅紅的。果然大家回憶中的叮噹的都是相同的呢......

今晚回到家翻了翻家中的叮噹漫畫,找了私心回憶中最感動我的10個場景,跟大家分享一下。太久頁黃 + 房間光線不足請包含。

大雄出生

 第一次回去見嫲嫲

叮噹離開前跟技安決鬥

 帶喝醉了的爸爸見嫲嫲

 大雄拿了100分

 再次想起嫲嫲 (好像老是選中嫲嫲回...)

 大雄的恐龍:跟小雄離別

 海底鬼岩城:旅行車犧牲自己救回大家

 鐵人兵團:露露犧牲自己救回大家

大雄靜兒結婚前一晚:靜兒爸爸的話

 附叮噹系列第一金句:技安的「你的東西是我的,我的東西也是我的」

2015年1月1日

按 like 這回事

上:12月23日明報 
下:1月1日 大公報

有人說 fb 互 like 是自戀狂的表現。但看自己喜歡的東西,看跟自己立場一樣的評論,不是人的天性嗎?朋友之間互 like,有何奇怪呢?故意 like 不喜歡的人和事,才更奇怪吧。

據說心理學有叫 Cognitive dissonance 的學說,wiki 是這麼說的:

In psychology, cognitive dissonance is the mental stress or discomfort experienced by an individual who holds two or more contradictory beliefs, ideas, or values at the same time, or is confronted by new information that conflicts with existing beliefs, ideas, or values.

Leon Festinger's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focuses on how humans strive for internal consistency. When inconsistency (dissonance) is experienced, individuals tend to become psychologically uncomfortable and they are motivated to attempt to reduce this dissonance, as well as actively avoiding situations and information which are likely to increase it.

http://en.wikipedia.org/wiki/Cognitive_dissonance

即是說,人總是相信自己的立場是正確的,難以接受跟自己立場不同的東西,如果出現了跟自己立場不同的東西可能會「load 不到」。於是有些人會為了保持立場一致,不去接觸那些已知立場跟自己不同的媒體,甚至不惜發明一些自圓其說同時又自相矛盾的講法。怎麼說呢?例如:

民調說梁振英民望低,就說做調查的教授亂來,但民調結果說多數人希望佔中退場時,又立即猛 quote 和批評佔領人士怎麼不聽民意。

明明之前一直都在說沒上街的六百萬人都反對佔中,之後又學人講「民意逆轉」。

平時說國際標準在香港不適用,外國人不可對香港指手劃腳說三道四,但同時又會 quote 自己的美國/法國/英國朋友說香港警察比起國際標準很溫和,外國朋友都說放催淚彈很小事。

說香港的大學生受外國勢力支配,可能已經拿了外國護照隨時可以去外國,但明明自己的孩子都早就在外國讀書居住和拿著外國護照。

說香港年輕人用 iphone 用 facebook 就是自戀、廢青、沒競爭力,然後說要檢討為何香港出不了 Steve Jobs 和 Mark Zuckerberg。

所以同路人互 like 這回事,並不只限年輕人。據說某位美國碩士議員也愛吹噓自己 fb 近來多了幾多 like,某位巴國博士議員也愛說自己有條 youtube 片幾廿萬 click。自戀狂乎?至於中國人要為中國人點讚,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這同時代表人很容易陷入偏聽,對不同意見就當成敵人、說對方收錢、是其他勢力操控,要鬥到你死我亡。以前讀書時也聽老師說過,明明網絡爆炸,人們能接收到的資訊應該越來越多,怎麼同時很多人思想卻越來越狹隘、越來越激進呢?因為人們都選擇性地只接收來自同一路的資訊囉。於是網媒和意見領袖山頭林立,粉絲相互攻擊,咒罵批鬥至死,甚至原本是朋友的也要 unfriend。

雖然可能違反人性,但讀者實亦應多接觸不同媒體,才能知道社會上其他人有何意見,不能每事都當自己是真理。不一定要接受,但至少要知道確有其他意見存在,而他們的理據又是甚麼。而真正公平公開公正的傳媒,亦應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不論持何立場罵哪一方,只要言之成理,不是捏造理據,也要刊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