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

太上天皇干政與保元之亂

日本早前通過天皇退位法案,83歲的天皇明仁預計明年退休成為上皇 (太上天皇),交棒給57歲的皇太子德仁。要弄新法案,是因為明治維新時制訂的「皇室典範」沒有天皇退位機制。其實日本歷史有很多天皇退位成為上皇,最早可以追溯到7世紀。取消上皇制度,可能是考慮到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上皇的存在會影響在位天皇的權威。畢竟過去正是出現過很多上皇干政,甚至上皇和天皇爭權引發戰亂的例子。

比較早的一次例子大概是764年的「藤原仲麻呂之亂」。當時朝廷權臣藤原仲麻呂與孝謙上皇爭權,雙方起兵對戰,結果藤原仲麻呂戰敗被處死,支持他的淳和天皇也被廢黜和流放到大阪對出的淡路島,孝謙上皇更決定「翻奄」做第二屆天皇,是為稱德天皇 (日本史上有兩個做兩屆天皇的例子,這是其中之一)。

其後上皇干政變得制度化,上皇退位後設立名為「院廳」的機關,以天皇之父之命發號施令,權力壓倒在位的天皇和朝廷官員,通稱「院政」。掌握實權的上皇又稱「治天之君」,天皇變成花瓶,院廳職員則成為第二管治梯隊。因為「院政」全由上皇一人控制,可以繞過朝廷繁瑣的公務員制度,有天皇更會主動退位成為上皇。

有時上皇更會按自己喜歡哪個孩子就隨意廢立天皇,造成同時有幾個上皇的怪狀,不過「治天之君」只會有一個,通常就是資格最老那個。另外,因當時日本流行佛教,有些上皇會剃髮為僧學佛,改稱「法皇」,不過生活仍然很世俗,住在大宅中和有妃子僕人相隨。

這就來到一次更有名的上皇與天皇對戰的例子,1156年的「保元之亂」。由於人物關係複雜,筆者弄了一個年表和模擬人物關係圖供各位參考。


白河
鳥羽
崇德
近衛
後白河
在生
1053-1129
1103-1156
1119-1164
1139-1155
1127-1192
在位
1073-1087
1107-1123
1123-1142
1142-1155
1155-1158
1107

4歲登位



1123

20歲退位
5歲登位


1129
76歲死去




1142


23歲退位
3歲登位

1155



17歲死去
28歲登位
1156

53歲死去
保元之亂

保元之亂




事情從鳥羽天皇講起。他的父親堀河天皇早死,令鳥羽5歲就登基成為天皇,但大權掌握在施行院政的爺爺白河法皇手上。由於白河鐘愛鳥羽的妃子璋子,璋子生下孩子不久,白河即逼令鳥羽讓位 (20歲退休),新天皇是為崇德天皇 (5歲登位)。

不過白河法皇一死,院政和實權就轉到鳥羽法皇,崇德天皇失勢。鳥羽法皇的新寵妃得子生下孩子後,鳥羽即下令崇德讓位 (23歲退休),新天皇是為近衛天皇 (3歲登位)。可是近衛天皇17歲未有孩子就死去,鳥羽法皇於是立另一個兒子成為後白河天皇。

鳥羽法皇次年死去,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兩兄弟 (分別36歲和29歲) 馬上為爭權爆發衝突,雙方僱用武士在京都交戰,最終後白河天皇一方勝出,崇德上皇被流放到四國並在當地死去。

傳說崇德上皇發誓「願為大魔王,擾亂天下」咀咒後白河天皇,「不食不修,憤懣而死,死狀猶如夜叉」,之後多名皇室成員和朝廷高官亦相繼病死或暴斃,令後白河天皇急急建寺社擋煞,故此崇德上皇也是日本民間傳說的三大魔頭之一 (另外兩者為酒吞童子和九尾狐)。

「保元之亂」在日本歷史上比較重要,因為後白河天皇所聘用的其中一位武士平清盛後來向上爬權傾天下,開創日本武士掌政的先河 (之前都是天皇或朝廷世襲貴族掌政)。

後白河天皇其後亦熱衷施行院政,經歷二條天皇 (兒子)、六條天皇 (孫兒)、高倉天皇 (兒子)、安德天皇 (孫兒)、後鳥羽天皇 (孫兒) 五任天皇才死去。其中六條天皇創下7個月大就登基做天皇、3歲就退休做上皇的紀錄,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爺爺後白河法皇命令下進行。

2017年6月27日

英國大選是脫歐和民粹退潮?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3%80%90%E8%A7%80%E5%AF%9F%E3%80%91%E8%8B%B1%E5%9C%8B%E5%A4%A7%E9%81%B8%E6%98%AF%E8%84%AB%E6%AD%90%E5%92%8C%E6%B0%91%E7%B2%B9%E9%80%80%E6%BD%AE%EF%BC%9F-82882


英國大選再次出乎意料,選前大部分民調說保守黨可以擴大議席優勢,結果卻是倒輸失去過半議席,首相文翠珊要跪求北愛民主統一黨支持,工黨則議席大增,黨魁郝爾彬意氣風發說隨時可以替補做首相。很多人說今次投票證明脫歐主張或民粹主義退潮,但筆者仔細看過選舉結果後不太同意。

文翠珊如何贏變輸

文翠珊4月宣布提早大選時,保守黨民望大幅拋離工黨廿個百分點,這情況下提早大選其實是正路決定,筆者不會認為她做錯 (事實上英國大部分大選都是提早舉行的)。有些人說民調不可信,但連兩個民調做得跟大選結果最接近的民調機構 yougov 和 survation (兩者的最後一次民調都指保守黨會失去過半),他們在4月時都是說保守黨會大勝。文翠珊錯的是她在競選期間不斷犯錯,令兩黨民望差距一路收窄,最終一場可以贏的選舉變成輸。

深入講之前或許要澄清一點:今次大選保守黨固然輸了和失去過半,但工黨也沒有贏!今次大選保守黨有42%票和318席 (過半為326),工黨有40%票和262席,上屆則分別為37%和330席,及30%和232席。兩黨得票都上升了,只是工黨升得較多拉近了距離,令他從保守黨手上搶去議席,不過工黨的得票和議席終究是比保守黨少。勢頭之所以搞到像是工黨贏了,是期望管理問題。文翠珊之前被吹捧成戴卓爾第二,但競選表現完全不是那個層次,開票結果還要倒輸,自然令支持者失望和責怪。相反郝爾彬不斷被傳媒說是無能,於是他競選表現得較正常已經令人改觀,議席增加更是立下大功。

文翠珊最大問題是競選策略和表現不濟。她強調自己是有能力的領袖,和自己會企硬搞掂脫歐,不過單是她以前講過N次不會提早大選卻「唔選又選」已經捱批。她在競選期間又不太著重政綱,流於不斷重覆幾句口號,當政綱說要增加老人醫療收費一項被工黨攻擊,她立刻轉態說會拿掉,有能領袖形象即時大打折扣。發生恐怖襲擊又被工黨翻舊帳她以前做內政大臣時減少警方人手。拒絕出席電視論壇也讓人不知她怕甚麼。民調說工黨支持度升,亦未見她有何對策。幫她籌劃競選的兩個助理已經辭職。

工黨得票增背後因素複雜

郝爾彬則成功將選舉焦點轉成對自己有利。例如他模糊脫歐立場,說脫歐是已經決定的了,接下來應該關注民生議題,大力攻打保守黨社福政綱差劣,這做法意外地成功吸引兩種選民。一是過去投工黨但支持脫歐的人,兩黨原本以為這類人會改投保守黨,但從選舉結果看,郝爾彬成功讓這類人回想起保守黨是大削福利的壞蛋,穩住這基本盤。二是強烈反對脫歐的年輕人,他們過去投票率低,今年則踴躍投票,有些是受郝爾彬政綱吸引,亦有的是想用選票踢走支持脫歐的保守黨。

針對第一點,證據是在很多過往是工黨票倉的北部工業城市,工黨得票率都是高過公投中投留歐的比率,即有一堆選民投了脫歐又投工黨。例如伯明翰在上次公投是脫歐得勝,留歐是49.6%,但今次大選工黨仍能取得6成幾票,得票率更是上升了10個百分點。在曼城和利物浦等地也是工黨得票遠高於投留歐比例。這是解釋得到的。投脫歐的人並不只是因為反移民,也有很多是怕福利被搶,例如當時很多脫歐支持者以為脫歐後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去公立醫院。郝爾彬主打福利正正有助留住這類人。

至於第二點的例子,主要是倫敦和一些年輕選民較多的「大學選區」。在這類選區,工黨得票普遍大增一至兩成,但有少數幾個選區是工黨得票幾乎不變甚至下跌,而自民黨得票大增的,如牛津西 (自民升15%工黨不變)、Bath (自民升17%工黨升1%)、Richmond Park (自民升26%工黨減3%)。這幾個選區都是過往自民黨高票過工黨,自民黨更大機會踢走保守黨候選人的。這顯示有不少選民是策略性投票,誰較大機會踢走保守黨就投誰。當然大部分選區是工黨勝率大過自民黨,於是工黨就受惠了。

因此今次選舉是否顯示脫歐失去支持呢?我覺得很難說,因為選民並不是單純看脫歐決定投票取向。事實上自民黨立場比工黨更鮮明,說要反悔不脫歐,但它的得票和議席也沒有上升多少,沒有吸引到留歐派選民,除了上述的少數選區。至於民粹浪潮是否結束呢?其實郝爾彬的政綱都幾民粹囉,要國有化一堆行業和大派福利,我不覺得民粹減退。只能說今次大選顯示民情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改變,所以工黨覺得下次大選它一定會贏,我就覺得未必了。

那文翠珊接下來怎麼辦呢?我相信她可以跟北愛民主統一黨達成協議,對方同意不會在國會投票趕她下台,因為郝爾彬跟北愛獨派過從甚密,作為統派的民主統一黨一定死都不會讓他有當首相的機會。所以文翠珊是否下台要看保守黨內局勢。文翠珊賴死不走,有意者就要主動向她提出不信任,但這有一定風險,首先你要夠票不信任文翠珊,然後夠票在新一輪黨魁選舉中勝出,兼夾上台後如果工黨在國會提出不信任,剛被擊敗的黨友不會倒戈贊成不信任。所以有意者有很多事情要部署,在搞清局勢前不會對文翠珊逼宮,文翠珊如能穩住自己的支持者可望捱多一陣。

2017年6月24日

一句得罪幾多建制派

據說本身是中文大學畢業的工聯會立法會議員何啟明 (因為有民協區議員也叫何啟明特此注明是兩個人) 指香港中箭的羅冠聰未從香港大學畢業所以發言質素差,筆者立即翻查立法會網頁上的議員履歷,發現至少9名建制派議員都沒有或懷疑沒有讀大學。工聯會大佬、新一屆行會成員黃國健,同樣來自勞工界的潘兆平、旅遊界姚思榮、睡覺界黃定光等的學歷一欄都顯示他們沒有大學學士學位。通稱「葛博士」的葛珮帆和通稱「柯碩士」的柯創盛則沒有填任何學歷。


















資料來自:
http://www.legco.gov.hk/general/chinese/members/yr16-20/biographies.htm
出於排版原因,截圖經過剪裁



另外根據維基百科,部分已退休的建制派議員學歷如下:

陳婉嫻
香港理工大學及香港管理學會工商管理高級文憑課程
廣東省科研大學哲學系
英國華威大學勞工課程

鄭耀棠
高主教書院
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
暨南大學

王國興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社會行政學文憑
廣州暨南大學文學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終身學習傑出學員獎

葉國謙
漢華中學
華南師範大學文學士

吳亮星
香島中學
澳門東亞大學研究院

2017年6月22日

閒聊新班子

昨天在公司看了大半個新班子記者會,心中一路有個疑問,問同事他們也無解。林鄭不斷強調新風格、新思維、新哲學、大膽創新云云,但妳曾是上屆政府no.2,三司也跟上屆一模一樣,按理應該是延續上屆,要不斷強調新,是否舊果個好唔掂令妳要切割?或者,為何上一屆的時候妳不提出來,是否有人阻住妳大膽創新?

筆者記起有個行家前輩跟我講,「睇共產黨文宣要逆向思維,佢講乜你就調轉頭諗,佢叫人團結在習總身邊就即係依家唔夠團結,要人表態效忠就即係依家信唔過班人,叫人學習乜乜精神即係依家冇人學習緊」。那我們嘗試用逆向思維看林鄭昨天講的說話:

「新團隊有心有力有承擔,會以最大誠意和努力,嚴格按照基本法服務市民」

「新團隊屬實幹型,熟悉政府運作、行政經驗豐富」

「新政府會致力重建社會和諧,加強市民對政府的信任,確保施政更貼近民心」

「新政府制定政策要抱大膽創新精神,摒棄固有或因循做法,以新角度、新方式、新手法回應新環境及市民和企業的訴求」

「新政府會用心聆聽、與民共議,做到議而有決、決而有行,為市民做實事」

這樣講的話即是上屆政府是個怎樣的團隊呢?大家自己想想罷。

今天再公布行會成員名單,當新聞報道說「...行會新貴亡國健和湯渣驊...」,同事立即成口水噴了出來說,成六章幾都叫新貴?另有報章立即統計,新行會成員成10個夠資格坐公共交通用2蚊優惠,平均年齡62歲。禮義廉關心北極企鵝大使張國鈞則在 fb 上說自己是最年輕成員。看回資料,他43歲,看來得一個43歲幫不到手,拉不低數字。我又想起這張照片:


左至右:
法國總統 Emmanuel Macron (39)
盧森堡首相 Xavier Bettel (44)
比利時首相 Charles Michel (41)
加拿大總理 Justin Trudeau (45)
照片來自 Xavier Bettel fb

人比人比死人,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仲好意思講大膽創新乜乜乜。有同事跟我講,起碼都叫踢走左張志剛啦,我就說,看來梁振英最大功勞是拉低大家期望,踢走張志剛就已經是好事。同事又說,咁你點睇咁多AO治港呀,我說,如果真的由這班AO治港,起碼好過西環治港啦。看來我自己的期望也是被拉低了。

話說回來,司局長全部AO,只有三姓家奴垃圾桶和不再六四羅致光叫做有政黨背景,其他親中政黨的人只能做不做實事的行會成員和副局政助,難道林鄭也同意親中派的人大多是只識拍馬屁、昆維穩費和賣港、不識做實事的廢柴?那就總算我跟她有一樣有得 we connect,狗熊所見略同。

2017年6月16日

馬克龍如何改變政治生態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3%80%90%E8%A7%80%E5%AF%9F%E3%80%91%E9%A6%AC%E5%85%8B%E9%BE%8D%E5%A6%82%E4%BD%95%E6%94%B9%E8%AE%8A%E6%94%BF%E6%B2%BB%E7%94%9F%E6%85%8B-79821

*寫於第一輪投票前


馬克龍以39歲成為法國最年輕總統,也是多年來首個並非來自傳統大黨的總統。儘管他上台未夠兩星期,法國的政治生態已經開始改變,甚至歐洲其他國家也受到波及。

兩招令原有兩大黨內亂

馬克龍想順利執政,他的前進黨就要在下月國會選舉中勝出。可是前進黨創立不足一年,理應很難打贏那些老樹盤根的大黨吧?但國會選舉在總統選舉之後一個月舉行,會對總統有利,因為他的政黨聲勢大增,其他政黨則士氣低落。而且馬克龍上任後簡單出兩招,已令原有兩大黨更加混亂無法重整旗鼓。

第一招是內閣名單。馬克龍的新內閣中,左中右政客和政治素人都有,既向民眾展示了他想為政壇帶來新風,也讓大黨陷入內亂,皆因他們都有人跳船加入了新班子。右派大黨共和黨方面,成功跳船的有新總理菲利普、經濟部長勒邁爾和公共行政部長達馬農,左派大黨社會黨則有外交部長勒德里安、內政部長科隆、政府發言人卡斯唐尼。

馬克龍在總統選舉大勝兩大黨的候選人,民心求變非常明確,本已令很多人心思思是否跳船,現在真的有人成功跳了,剩下的人就更急 you jump I jump。共和黨一堆人紛紛表態說可以跟馬克龍政府合作,社會黨則一堆人在宣傳品印上「與馬克龍同行」(avec Macron) 或「支持總統過半」(majorité présidentielle) 等字眼,連社會黨黨徽都沒印上,根本是跳了船。

這就來到馬克龍的第二招,國會選舉名單。馬克龍開頭說前進黨會競逐全部選區,遇神殺神,不跳船加入前進黨就是敵人,引發一波跳船潮。屬社會黨的前總理瓦爾斯衝出來說願意跟馬克龍合作,豈料前進黨發言人卻說他想做前進黨的候選人就要跟其他人一樣填 form 報名。此言一出當然震驚全國:叫前總理填 form,唔駛咁寸嘴掛。

結果前進黨公布的名單以未擔任過公職的政治素人為主,只有少數是從其他政黨跳船的人,但亦有約50個選區「留白」沒有派人競逐。法媒翻查發現這些選區很多是有候選人雖然不屬前進黨,但已表態願意跟馬克龍合作,包括瓦爾斯的選區,就明白這是「鬆章」給他們留條生路。這當然也加劇了兩大黨的混亂,到底這些人算不算已經跳船和叛黨呢?怎麼處置他們好呢?搞到兩大黨更加混亂,沒法團結打好選戰。

以成了法媒焦點的巴黎第二選區為例,此區爆發了3個共和黨員互鬥的情形。原本代表共和黨參選的前環境部長娜塔莉‧科修斯柯‧莫里塞(通稱NKM),因為表態說願意跟馬克龍政府合作,被一些黨友批評叛黨,引來另外兩個共和黨員參選該區,要她票債票償。而且可能她太遲跳船,前進黨依然派了人參選,令她腹背受敵。

法國民調顯示前進黨的支持度領先其他政黨,至少能拿到200席,較樂觀的甚至估計可以拿到300席。過半需要289席,暫時來說前進黨能單獨過半的機會仍然不大,但應可成為最大黨,這已經能讓馬克龍推政策時順利一些。亦有可能是前進黨未能直接過半,但後來有更多人跳船令它過半。

總之馬克龍已經搞到兩大黨焦頭爛額。上屆選舉兩大黨合共霸佔國會82%議席,今屆卻可能只有四成甚至更少,特別是社會黨面臨崩盤 (預計不足50席),可能無法翻身。有法國評論就說想不到兩大黨的形勢會急轉直下得這麼緊要,猶如「馬奇諾防線」(La ligne Maginot)。這是法國在二戰前在與德國接壤邊境築起的自稱史上最強防線,卻在二戰開打後一個月就被攻陷,現在用來指那些外表看起來堅固,其實內裡脆弱的事物。

其他歐洲國家拿來比較

馬克龍勝出亦令其他歐洲國家拿他來做比較,特別是那些年輕政客或親歐政客。例如近年也面對極右抬頭的瑞典,該國的親歐派中間黨就藉馬克龍勝出狂踩極右政客兼為自己造勢。在德國,總理默克爾抗衡極右崛起,在今年9月大選成功連任的機會也被視為越來越高,民調顯示她的基民黨支持度領先。

在奧地利,想成為該國史上最年輕總理的人民黨黨魁庫爾茨 (30歲),也突然說會找一些政治素人加入人民黨的國會選舉名單,明抄馬克龍。奧地利今年10月大選,民調顯示人民黨支持度最高,庫爾茨真的有機會當上總理,他現時已經擔任外交部長。

馬克龍亦被拿來跟意大利前總理倫齊作比較。倫齊3年前以39歲上台,成為意國史上最年輕總理,並且力推經濟和政治改革,這三點都跟馬克龍一樣 (連39歲都一樣)。不同的是倫齊去年已因政改方案被否決,未做夠3年就極速下台 (不過意國歷史上任期比他更短的總理多的是)。

倫齊的經驗提醒馬克龍,民望起得快也可以跌得快 (或曰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推動改革遇到反對聲音必須盡快解決,盡快讓民眾看到政府有政績,經濟民生有改善,否則民眾的支持會減退。政黨在國會過半也不是萬能,因為議員也要向選民負責,不會甚麼政策都硬食,尤其是前進黨由政治素人和跳船人士組成,他們不會對馬克龍絕對忠誠,馬克龍必須有一套統合他們的方法。搞不好的話隨時「馬奇諾防線」變「馬克龍防線」過了一屆就拜拜。

2017年6月12日

[學習鄰國歷史] 可以參考的幾場英國大選

英國首相「may姐」文翠珊2個月前見自己在民調中大幅領先,決定布提早大選,各方也一路以為她今次贏硬,只是贏幾多的問題,結果卻是她失去過半議席,要向北愛統派的民主統一黨DUP求票。或許學習英國歷史,重溫一些N年前的選舉的經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今次選舉結果。
(截圖自維基)
1. 愛爾蘭政黨成關鍵少數

雖然很多人對英國政壇的印象是兩黨制,但嚴格來說議會內還有其他小黨存在,有時可以剛好卡住關鍵議席,令兩大黨都拿不到過半,2010年大選就是要保守黨跟自民黨合組政府。

又例如上圖的1885年英國大選,當時南愛爾蘭尚未脫離英國獨立,英國國會有約100席是由愛爾蘭選出,令代表愛爾蘭人權益的政黨有時成為關鍵少數。自由黨為了執政同意讓愛爾蘭有高度自治,卻因此爆發內訌,其後一堆自由黨員跳槽加入反對愛爾蘭自治的保守黨。

很多人認為單議席單票制對大黨有利,這是對的,但如果有地區差異,「地頭蟲」的地區形政黨就可以突破盲點。現時北愛爾蘭的18個議席全部由當地政黨競逐,保守黨和工黨都不參選該18席。如果今次大選我們拿走北愛爾蘭的18席,保守黨會立即過半。進一步拿走蘇格蘭和威爾斯的議席,只計英格蘭的話,保守黨更是會大勝:


UK total
Without NI
Without NI / Scotland
Only England
Conservative
318
318
305
297
Labour
262
262
255
227
Lib Dem
12
12
8
8
Green
1
1
1
1
Plaid Cymru
4
4
4

SNP
35
35


DUP
10



Sinn Fein
7



Independent
1



Total/Majority
650 / 326
632 / 317
573 / 287
533 / 267

順便解說一下北愛統派 Unionist 這個字眼,因為筆者收到有人問我,統派是不是想跟愛爾蘭統一?(中文人問) Why would Theresa May co-operate with Unionists? Aren't the Conservatives at odds with the unions? (英文人問)

統派的統不是跟南愛爾蘭統一,是維持跟英國統一,union 也不是指工會,是指聯合。由來是當年英格蘭跟蘇格蘭和愛爾蘭合併時,是用 union 聯合這個字眼來形容,代表大家是 form a union 聯合起來,不是英格蘭消滅掉蘇格蘭和愛爾蘭,也所以合併後的正名是聯合王國 United Kingdom。

與他們相反的是北愛獨派 Nationalist,支持愛爾蘭民族主義,支持北愛爾蘭加入南愛爾蘭,成為一個代表全個愛爾蘭的國家。

一般來說,統派傾向支持保守黨政府,因為在北愛問題上保守黨較工黨強硬,尤其是現在的工黨黨魁郝爾彬有著支持獨派的往史。

所以,即使從利害計算角度來講,今次保守黨尋求統派DUP支持,DUP理應向保守黨索取最大利益,實際上卻未必,因為他們不支持保守黨的話隨時會工黨上台,這是DUP最不想見到的,所以他們可能取得很少利益就同意支持保守黨。但這不代表may姐首相地位穩陣,畢竟DUP支持的是保守黨,不是may姐本人,其他保守黨員做首相他們一樣會支持。

(截圖自維基)
2. 人人以為會贏卻輸

而講到令全部人跌眼鏡的選舉,不得不提1945年大選。當時二戰剛剛打完,人人以為帶領英國打勝仗的英雄邱吉爾贏硬,結果卻是工黨大勝。孔明們就分析說,英國民眾在戰爭結束後馬上將焦點轉為誰能重建飽受摧殘的家園,於是主張大增福利和國營事業的工黨政綱更受歡迎,反而保守黨以為可以靠邱吉爾的聲望勝選,沒有提出好的政綱。

今次大選,保守黨嘗試將主題放在脫歐談判,以及may姐能提供「強而有力的領導力」strong and stable leadership,但工黨說脫歐已經解決,往後應該聚焦搞好民生,卻有不少民眾受落,尤其是保守黨公布政綱後被工黨狙擊他們繼續削福利與民為敵,就令民調中兩方的支持度明顯拉近。


3. 提早大選卻輸掉

執政黨主動提早大選,一般是以為自己會贏,結果樣衰地輸掉的,歷史上不只May姐一個。1970年時,工黨 Harold Wilson 提早一年大選 (上次選舉為1966年,如不提早應該1971年才選),民調說工黨領先,結果卻輸掉了,由保守黨 Edward Heath 上台。


但接下來輪到保守黨 Edward Heath 這樣樣衰。4年後他提早大選,卻倒輸議席,兩黨都無法過半。另一樣相同的是,選前大部分民調都說保守黨領先。所以英國民調不準根本是傳統好嗎。


4. 極速重選 vs 死撐到底

因無人能組成穩定過半的政府,英國在同一年內再次舉行大選,結果工黨剛剛贏到比過半318多一席的319席,再次上台。之後工黨在補選中輸掉議席,變成不過半,但仍死撐到1979年才舉行下一次大選。

現在也有意見認為英國遲早要再次大選。但需要留意英國改了法例,提早大選不能首相 (叫女王) 下令就舉行,要獲國會大多數通過,或國會通過對首相的不信任動議才召開,所以會否極速重選,保守黨仍有很大話事權。

5. 保守黨黨魁選舉的部署

May姐今次搞成這樣,起初有人認為她要下台,誰知她死頂,說會爭取DUP支持繼續執政。看回往績,多數保守黨黨魁是主動辭職的,要黨員出手趕他們下台的屬少數:

Winston Churchill - 因年紀老邁及身體抱恙辭職
Anthony Eden - 因處理蘇彝士運河危機不當辭職
Harold Macmillan - 因民望低迷及身體抱恙辭職
Alec Douglas-Home - 因輸掉大選辭職
Edward Heath - 因輸掉大選遭到挑戰,無法在黨魁選舉中勝出後辭職
Margaret Thatcher - 因民望低迷遭到挑戰,無法在黨魁選舉中勝出後辭職
John Major - 因輸掉大選辭職
William Hague - 因輸掉大選辭職
Iain Duncan Smith - 因民望低迷被黨員不信任趕下台
Michael Howard - 因輸掉大選辭職
David Cameron - 因輸掉公投辭職



以1990年的黨魁選舉為例。當時戴太民望低迷,但本著鐵娘子性格死頂不辭職,終於引發黨友 Michael Heseltine 逼宮啟動新一輪黨魁選舉。戴太雖然得票多過 Michael Heseltine,但未過到要勝出的門檻,要重新投票。戴太明白自己支持度已大不如前之後提出辭職。

但 Michael Heseltine 最終沒有贏到。他被視為背叛戴太和搞分化,令戴太的支持者不滿,轉為支持 John Major (馬卓安) 爭做黨魁。而一些原本只是想推倒戴太的人,見戴太被推倒了,又有其他候選人,就沒需要繼續支持 Michael Heseltine 了。結果是馬卓安當選黨魁和成為首相。

所以如果有人現在想推倒May姐自己做首相,也要小心落得 Michael Heseltine 般下場,被外界視為叛徒和搞分化。俗語說槍打出頭鳥、打草驚蛇、行先死先,就是這樣吧。上次卡梅倫辭職後,may姐也不是第一個跳出來說要選黨魁,是懸疑了幾日之後才出來,說相信自己能夠團結黨內不同派系云云,最終當選黨魁。

需留意的是,現在保守黨黨魁選舉辦法跟戴太時代不同,挑戰者不會直接跟現任黨魁對決,要先對現任黨魁進行一次信任投票,他/她被不信任後才啟動黨魁選舉。

所以如果有人要推倒May姐,要確保夠票通過不信任,又夠票在新一輪選舉中勝出,才會出手。現在檯面上沒有人肯認想推倒may姐,但背後一定有人部署中,一路計著自己掌握了幾多票。還有,現在情形是個爛攤子,做了首相都未必好過,甚至乎都不肯定做了黨魁就能做首相,都會令有意者多層考慮。

無論如何,未來幾日可能是may姐能否做下去的關鍵時間。越多人表態支持她,對手就會知難而退,相反則對手會在計到may姐不夠票後拉她落馬。may姐現在做了約11個月首相,如果在未來幾日內下台,會成為1923年的 Andrew Bonar Law (211日) 以來最短命首相,捱多一個月則變為1964年的 Alec Douglas-Home (362日) 以來最短命。

2017年6月6日

難分愛國與辱華

昨天聽朋友說,他聽電台節目聽到有位阿伯觀眾講「六四事件我支持中央!鎮壓就岩架啦,班學生比外國勢力操控,中共落台,中國會亂,經濟唔會好架,中國人係需要獨裁統治架。依家香港都比外國勢力搞亂啦......我都諗緊移民返英國。」

想一想,其實這類所謂「愛國」人士所想的,意外地跟部分所謂「本土」人士都幾相近。

這類所謂「愛國」人士的潛台詞,就是中國人都是野蠻的、自私害人的、未開化的、未受教育的、沒有社會公德心、沒有社會共同感、沒有共同完善社會的能力,沒有自我治理的能力,所以不能有民主、不能有自由、需要被管治、需要被約束。

換句話講,這類所謂「愛國」人士跟部分所謂「本土」人士一樣,都是看不起中國人,認為中國人是次一等的,做奴隸就對了,西方人才是受過教育、有公德心、配得上民主自由。

於是,「愛國」人士則爭著拿護照去外國,跟「本土」人士要獨立成國,其實都是一樣不相信「中國」罷了。即使嘴上說中國「進步」了,「愛國」人士還是不夠膽留在中國終老。

話說回頭,既然「愛國」人士認為中國人被獨裁統治就會成功,中國五千年歷史中99%以上時間都是獨裁統治,中國不是應該早就成功到爆了嗎?何須「復興」?「愛國」人士都很認識中史,我們年輕人就不懂嘛,希望他們教教我,是不是清朝時有民主自由普選、廢青罷課訓街、沒有坦克轆豬,才會搞到打輸鴉片戰爭、英法聯軍、八國聯軍?

2017年6月3日

六四民調結果又係年輕人的錯?

港大做的關於六四意見民調,其中一些貌似傾向淡化事件的答案數字創所謂新高,據說立即引起一些老一輩民主派反彈,斥本土派年輕人太輕視六四。今次就來細看一下這些數字。


比較今年與去年的調查結果,認為當年學生做法正確的人減1%,錯誤升5%;支持平反六四的人減4%,不支持的升7% (認為中共正確或錯誤的比例則差別不大)。就這樣看的確會有種感覺是人們對六四看法淡化了。有人立即將矛頭指向本土派年輕人,認為這現象跟他們宣揚紀念是「行禮如儀」、六四是「鄰國」歷史有關。是否如此呢?港大還有公布受訪者的年輕分布,我們可以看看差異是否因年輕人態度改變:



2017年調查結果: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470.html
2016年調查結果: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release/release1364.html

上圖是2017年的結果,下圖是2016年。我們可以看到在18-29歲受訪者間,認為當年學生正確者從去年的59%上升至今年的72%,反而在50歲或以上受訪者中,認為當年學生正確者從43%下跌至34%。另一方面,18-29歲受訪者中認為學生錯誤的差別不大,分別是5%和7%,倒是50歲或以上者認為學生錯誤的從22%升至30%。整體來說,在兩年的調查中,最多人認為學生正確的組別都是18-29歲,最多人認為學生錯誤的組別都是50歲或以上。



支持/不支持平反六四方面,18-29歲受訪者中,支持平反從78%下跌至75%,反對的從12%升至13%;而50歲或以上者中,支持平反者從54%下跌至45%,反對的從26%升至36%。跟上一題一樣,在兩年調查中,最支持平反的都是18-29歲,最反對的都是50歲或以上。

網站上亦有將過去N年調查結果用一個表一次過列出,我們也可以見到過往都多次試過支持平反六四比例低過現在。例如在2002年,支持平反六四者低見39.1%。這是否又關本土派事?雖然我不知道那些本土派當時幾多歲......讀緊幼稚園或小學掛?


列表來源: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features/june4/datatables.html

筆者自小多次參加六四晚會,對於現在越來越少人去多少有些感慨,而且作為喜歡世史的人,所謂「鄰國歷史就不用學」之流的言論對我來說更是荒謬,其他我不認同本土派看法的例子就不一一講述了。不過一些人只將矛頭指向本土派年輕人,仿佛沒有其他人或因素影響人們對六四看法,這樣的做法是否客觀呢?看完數字細項,到底是甚麼人淡忘六四?事實上連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新聞稿也這樣總結:

「深入分析顯示,巿民的年紀愈輕,愈傾向認為中國政府當年處理事件的手法不對,愈認同北京學生的做法,又愈傾向支持平反六四,大概顯示年青一輩對民主的追求。」

剛剛我又看到篇新聞講,據傳即將加入林鄭班子的民主黨羅致光不敢答是否會去六四晚會。只能嘆到,本土派後生仔唔去六四就千古罪人,「民主派」老海鮮唔去六四就不見不聽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