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8日

太上天皇干政與保元之亂

日本早前通過天皇退位法案,83歲的天皇明仁預計明年退休成為上皇 (太上天皇),交棒給57歲的皇太子德仁。要弄新法案,是因為明治維新時制訂的「皇室典範」沒有天皇退位機制。其實日本歷史有很多天皇退位成為上皇,最早可以追溯到7世紀。取消上皇制度,可能是考慮到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上皇的存在會影響在位天皇的權威。畢竟過去正是出現過很多上皇干政,甚至上皇和天皇爭權引發戰亂的例子。

比較早的一次例子大概是764年的「藤原仲麻呂之亂」。當時朝廷權臣藤原仲麻呂與孝謙上皇爭權,雙方起兵對戰,結果藤原仲麻呂戰敗被處死,支持他的淳和天皇也被廢黜和流放到大阪對出的淡路島,孝謙上皇更決定「翻奄」做第二屆天皇,是為稱德天皇 (日本史上有兩個做兩屆天皇的例子,這是其中之一)。

其後上皇干政變得制度化,上皇退位後設立名為「院廳」的機關,以天皇之父之命發號施令,權力壓倒在位的天皇和朝廷官員,通稱「院政」。掌握實權的上皇又稱「治天之君」,天皇變成花瓶,院廳職員則成為第二管治梯隊。因為「院政」全由上皇一人控制,可以繞過朝廷繁瑣的公務員制度,有天皇更會主動退位成為上皇。

有時上皇更會按自己喜歡哪個孩子就隨意廢立天皇,造成同時有幾個上皇的怪狀,不過「治天之君」只會有一個,通常就是資格最老那個。另外,因當時日本流行佛教,有些上皇會剃髮為僧學佛,改稱「法皇」,不過生活仍然很世俗,住在大宅中和有妃子僕人相隨。

這就來到一次更有名的上皇與天皇對戰的例子,1156年的「保元之亂」。由於人物關係複雜,筆者弄了一個年表和模擬人物關係圖供各位參考。


白河
鳥羽
崇德
近衛
後白河
在生
1053-1129
1103-1156
1119-1164
1139-1155
1127-1192
在位
1073-1087
1107-1123
1123-1142
1142-1155
1155-1158
1107

4歲登位



1123

20歲退位
5歲登位


1129
76歲死去




1142


23歲退位
3歲登位

1155



17歲死去
28歲登位
1156

53歲死去
保元之亂

保元之亂




事情從鳥羽天皇講起。他的父親堀河天皇早死,令鳥羽5歲就登基成為天皇,但大權掌握在施行院政的爺爺白河法皇手上。由於白河鐘愛鳥羽的妃子璋子,璋子生下孩子不久,白河即逼令鳥羽讓位 (20歲退休),新天皇是為崇德天皇 (5歲登位)。

不過白河法皇一死,院政和實權就轉到鳥羽法皇,崇德天皇失勢。鳥羽法皇的新寵妃得子生下孩子後,鳥羽即下令崇德讓位 (23歲退休),新天皇是為近衛天皇 (3歲登位)。可是近衛天皇17歲未有孩子就死去,鳥羽法皇於是立另一個兒子成為後白河天皇。

鳥羽法皇次年死去,崇德上皇和後白河天皇兩兄弟 (分別36歲和29歲) 馬上為爭權爆發衝突,雙方僱用武士在京都交戰,最終後白河天皇一方勝出,崇德上皇被流放到四國並在當地死去。

傳說崇德上皇發誓「願為大魔王,擾亂天下」咀咒後白河天皇,「不食不修,憤懣而死,死狀猶如夜叉」,之後多名皇室成員和朝廷高官亦相繼病死或暴斃,令後白河天皇急急建寺社擋煞,故此崇德上皇也是日本民間傳說的三大魔頭之一 (另外兩者為酒吞童子和九尾狐)。

「保元之亂」在日本歷史上比較重要,因為後白河天皇所聘用的其中一位武士平清盛後來向上爬權傾天下,開創日本武士掌政的先河 (之前都是天皇或朝廷世襲貴族掌政)。

後白河天皇其後亦熱衷施行院政,經歷二條天皇 (兒子)、六條天皇 (孫兒)、高倉天皇 (兒子)、安德天皇 (孫兒)、後鳥羽天皇 (孫兒) 五任天皇才死去。其中六條天皇創下7個月大就登基做天皇、3歲就退休做上皇的紀錄,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爺爺後白河法皇命令下進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