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

難為民主定分界

英國脫歐公投結束,英國政客第一件事處理的,不是脫歐的善後工作,是跑馬仔,保守黨的爭做首相,工黨的爭著推倒「左王」黨魁科爾賓。

以此作引子,今次文章會舉出一些例子,嘗試讓大家看看,有時在實際政治操作上,未必能夠簡單地界定某種行為是民主不民主,符合不符合民意。我不會直接說這些例子是民主或不民主,只會說,他們是真的有發生在西方民主國家的,大家自己思考看看。很久沒打這麼長的文,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看完呢。

誰決定黨魁,議員還是基層

昨日,工黨黨團 (該黨的國會議員) 投票,以172票對40票大比數通過對科爾賓的不信任動議。表面理由是他領導留歐陣營不力,實情是很多議員嫌他太左,不利吸引中間選民,向來都不想他當黨魁。去年黨魁選舉時,科爾賓差點連湊夠議員提名報名參選都做不到。

被不信任,按常理是要下台的,但科爾賓就說,我去年9月才在全部黨員的票選中以60%大比數當選,有民主授權,你們百幾個議員憑甚麼叫我下台,我怎樣都不會辭職,夠膽就再選過,在選舉中打敗我。

這就構成一個民主概念上的問題:決定誰當黨魁的,是議員還是基層?如果議員跟基層意見相佐,誰的意見應該獲得接納?

有英媒引述上月做的調查,截至當時,大部分去年投了科爾賓的基層黨員依然說支持他。我做了一個表,假設科爾賓的得票跌2成,其他候選人得票不變,科爾賓仍然能取得54%票。再假設,科爾賓得票少了三分一,他仍然會有49.5%。除非反科爾賓的票能一票不漏地集中到一個候選人身上,才能推倒科爾賓,有1%走漏都推不倒。


2015 result
Corbyn vote -20%
Corbyn vote -33.3%
Jeremy Corbyn
251,417 (59.5%)
201,134 (54.0%)
167,611 (49.5%)
Andy Burnham
80,462 (19.0%)
80,462 (21.6%)
80,462 (23.7%)
Yvette Cooper
71,928 (17.0%)
71,928 (19.3%)
71,928 (21.2%)
Liz Kendall
18,857 (4.5%)
18,857 (5.1%)
18,857 (5.6%)

422,664
372,381
338,858

所以工黨議員們在迫宮之餘,須面對幾個問題:

1. 阻止科爾賓再參選恐怕會被基層批不民主 (因相當多人支持科爾賓)
2. 他們要舉出能夠吸引基層選票、擊敗科爾賓的候選人
3. 否則科爾賓再次勝出的話,他們怎麼辦?

選首相,選政黨,還是選議員

保守黨方面也要換黨魁,而保守黨在國會有過半議席,是執政黨,於是他們選出來的黨魁也會成為首相。非黨員的一般選民,sorry,在這情況下沒權決定誰當首相。

雖然外界都覺得領導脫歐派的約翰遜最有民意基礎做黨魁,但這始終是黨內投票,留歐派仍有一定勢力,他們不會讓約翰遜好過。所以被視為溫和留歐派的內政大臣文翠珊,被英媒視為次熱,可能成為各派妥協下的人選 (compromise candidate)。筆者在FB上都提過,1990年戴卓爾夫人下台,向她迫宮的 Michael Heseltine 最終選不上黨魁,而是一直說支持戴卓爾的馬卓安選上。馬卓安在事後也沒有提早大選爭取民意授權。

當然,類似制度在很多其他民主國家都有,像日本、澳洲、意大利等等,首相/總理都是隨時換人,無須重新大選。有些人說,總之是同一批議員和同一個政黨嘛。但這並不代表這個制度不能被人從民主概念上挑戰。到底投票時,選民是選首相,選政黨,還是選議員呢?如果執政黨可以隨時換人,那他們在選舉前推舉一個受一般人歡迎的人,選舉後立即推倒他,選出一個受議員歡迎而不受選民歡迎的人,在制度上是完全可以的,但道德上會否有點那個呢?

我們再來看看經常被英國人批評不民主,「沒有人選出來」的歐盟。單從制度上來看,歐盟委員會主席 Jean-Claude Juncker 的民主成份未必比英國首相低。他是歐洲議會最大黨派 EPP 推舉出來,獲歐洲議會大多數議員支持選出,而歐洲議會是全歐盟人民選出來的。EPP在上屆歐洲議會選舉投票前亦一早已經公布推舉 Jean-Claude Juncker 為主席候補,當時甚至有電視辯論舉行,和周遊列國拉票。他的提名也獲得大多數歐盟成員國政府接納,當然他們全都是民選政府來的。有些英國人就說,我們沒人理歐洲議會的,也沒人知道 Jean-Claude Juncker。但你們自己不理和不投票,不代表人家的選舉就不民主囉。

又來另一個問題。歐洲很多國家是採用比例代表制,國會沒有政黨能取得過半議席,通常要選舉後看各政黨取得多少議席,再協商誰做首相。如果選舉結果跟預想的很不同,一個令人意外的人選當上了首相,這個首相是否能夠說獲得民意授權呢?又或者,如果A黨跟B黨在選前談好合作,會共同推舉A黨黨魁當首相,但選舉完後B黨的票數更多,B黨還有沒有責任推舉A黨黨魁當首相呢?

以上都是有實例的。意大利2013年大選後,第一大黨民主黨 (PD) 的黨魁 Pier Luigi Bersani 籌組新政府失敗,辭職,由另一位黨幹部 Enrico Letta 接上,成功籌組新政府和當上總理。那 Enrico Letta 是否民主產生呢?一年後,PD舉行黨魁選舉,由另一位黨幹部 Matteo Renzi 勝出,他隨即要求 Enrico Letta 讓位,結果 Matteo Renzi 成為新總理。那 Matteo Renzi,也就是現任總理,是否民主產生呢?

丹麥2015年大選前夕,極右人民黨 (DF/DPP) 表明反對左派的社民黨 (SD) 黨魁 Helle Thorning-Schmidt 連任首相,將會支持右派的自由黨 (V) 黨魁 Lars Løkke Rasmussen 做首相,當時民調也說自由黨民望高過人民黨。但選舉結果是社民黨第一、人民黨第二、自由黨第三。那到底是誰當首相呢?結果是自由黨的 Lars Løkke Rasmussen 在人民黨支持下湊夠票當選首相,儘管他的政黨排第三。這樣又是不是符合民主呢?

單單制 vs 比例制

有些香港人就會說比例代表制不好,甚至有人說比例代表制不民主,單議席單票制好得多。是否如此呢?

這麼說吧。我在今次脫歐公投後,看到有人說,今次投票率是72%,投給脫歐的票是52%,相乘就是只有全體選民的37.4%支持脫歐,所以無須作準。

英國上次大選投票率為66%,保守黨在單單制之下,憑37%得票取得過半議席,相乘即是保守黨只獲全體選民的24.4%支持。就算我們不考慮投票率,只計算確實投下的票,我們仍然可以說有63%的人沒投票給保守黨。卡梅倫在這情況下當選首相,能否說獲得民意授權呢?

事實上,有些歐洲國家的憲法規定只有比例代表制才算是一人一票,這樣議席才能完全按照得票率分配,不會像單單制般出現失衡。

除了卡梅倫以37%票當選首相,上次大選的其他「異常」還有,蘇民黨 (SNP) 憑4.7%票取得56席,自民黨 (LDP) 有7.9%票卻得8席,獨立黨 (UKIP) 更是12.7%票只換來1個議席......

加上英國還有非民選的上議院 (雖然權力較小),要跟「不民主」「沒有人選出來」的歐盟委員會主席 Jean-Claude Juncker 相比嘛......

代議 vs 公投

筆者當日在公投點完票之後就立即說,還有「屎橋」可阻英國脫歐的,例如舉行二次公投。一些網民說「咁都得?」「奸賴」「要尊重民意」。可是幾天下來,英國真的越來越多人在討論二次公投,不但網上有過百萬人聯署,連國會議員都要求國會辯論,甚至波蘭政府 (執政黨黨魁) 都說支持英國再投過。法律專家也說,公投沒約束力,就算國會或政府無視公投結果,也是合法的。

我當日就舉過個例子,希臘去年公投,人民向德國提出的緊縮政策明確說不,誰知道一個星期後,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在歐盟峰會上被德國總理默克爾兇完一輪,就答應執行緊縮政策。到底是公投話事,還是代議士話事?齊普拉斯上台前,在競選時也是反對緊縮政策的。代議士能否在當選後憑自己意願改變立場,還是要以支持者意願為先?

有趣的是,在之後的提早大選中,齊普拉斯再次取勝,反而不滿他而退黨參選的前黨友卻大敗。

我在FB上也提出過一個問題。一個民主表決,有效期幾長?多久之後可以反悔或者再投過?例如代議士或領袖任期,每個國家不同,甚至一個國家內都不同。美國眾議員任期2年、總統4年、參議員6年。澳洲和紐西蘭國會最長3年一屆,歐洲很多國家是4年一屆,英國5年一屆。法國總統以前7年一屆,十幾年前改了做5年一屆。然後,要在任期中途彈劾或趕他們下台,有些國家很難,有些很易,像美國幾乎沒總統能被趕下台,意大利則經常換總理 (國會兩院任何一院都可以不信任總理)。

一次「重大決定」又有效多久?是不是不能修改?美國憲法有27項修正案,當中有2項是互相抵銷的,就是1919年通過的第18項,禁止酒精飲品 (The manufacture, sale, or transportation of intoxicating liqu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beverage purposes is hereby prohibited),以及1933年通過的第21項,推翻第18項 (The 18th amendment to the Constitution is hereby repealed)。

一輪投票 vs 兩輪投票

繼續關於選舉制度的事情。

之前5月9日的菲律賓總統選舉,因為香港很多菲律賓人,地理上都近,獲得不少港人關注。結果被稱為「菲律賓特朗普」的 Rodrigo Duterte 大勝,至少傳媒都說他大勝。看回全部結果,Rodrigo Duterte 的得票其實是39%,只是他跟其他候選人的差距甚大,才被稱為大勝。但如果選舉不是最高票者勝,而是規定要過半票勝,沒人過半就讓最高票兩人舉行第二輪投票,結果會否不同呢?

Rodrigo Duterte 39.0%
Mar Roxas 23.5%
Grace Poe 21.4%
Jejomar Binay 12.7%
Miriam Defensor Santiago 3.4%

可能你會想,他第一輪都贏這麼多,第二輪都好大機會贏啦。但這並非絕對。

看看同樣5月22日舉行的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一輪以35.1%票排第一的極右候選人 Norbert Hofer,最終輸給第一輪中只有21.3%的綠黨前黨魁 Alexander Van der Bellen。二人在第二輪的得票是49.7%和50.3%。

或者6月5日的秘魯總統選舉,第一輪以39.9%票排第一的前總統之女 Keiko Fujimori,最終輸給第一輪中只有21.1%的前總理 Pedro Pablo Kuczynski。秘魯這兩人的差距,比菲律賓的 Rodrigo Duterte 和第二名的 Mar Roxas 的差距還要大。秘魯二人在第二輪的得票是49.9%和50.1%。

如果菲律賓總統選舉採用兩輪投票制,或者英國國會選舉不是採用單議席單票制,隨時可能由不同人上台。所以,有時選舉制度也是可以影響民主結果的。

2016年6月24日

英國留歐精英仍有屎橋可用

英國人真的投了脫歐,令大家大跌眼鏡。但英國是否真的要脫歐呢?我就覺得仍有變數。事實上,過往試過很多次是反歐盟的公投結果被無視掉:

1992年丹麥就簽署馬城條約 Maastricht Treaty 舉行公投,以50.7%對49.3%被否決。丹麥政府跟歐盟談判後取得新方案,次年再舉行一次公投,今次丹麥人投了「正確答案」,以56.7%對43.3%通過。

2001年愛爾蘭就簽署尼斯條約 Treaty of Nice 舉行公投,以53.9%對46.1%被否決。愛爾蘭政府跟歐盟談判後取得新方案,次年再舉行一次公投,今次愛爾蘭人投了「正確答案」,以62.9%對37.1%通過。

2005年,法國和荷蘭就歐盟憲法  Treaty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 for Europe 舉行公投,法國以54.7%對45.3%否決,荷蘭以61.5%對38.5%否決。由於條約提早死亡,原定要舉行而且凶多吉少的丹麥、愛爾蘭等地的公投取消舉行。

歐盟決定將憲法改稱里斯本條約 Treaty of Lisbon 來繞過一些國家的法例,令他們無須舉行公投,但愛爾蘭仍然要公投。

2008年愛爾蘭就里斯本條約舉行公投,以53.2%對46.4%被否決。愛爾蘭政府跟歐盟談判後取得新方案,次年再舉行一次公投,今次愛爾蘭人投了「正確答案」,以67.1%對32.9%通過。

2015年希臘就緊縮方案舉行公投,以61.3%對38.7%大比數否決。但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在峰會上被德國總理默克爾兇完一輪後,無視公投結果接受方案。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ferendums_related_to_the_European_Union

個人估計,英國政府 (不論誰當首相都好) 現在會先說,我們弄個跨部門小組研究脫歐詳細方案,然後跟歐盟談判一大輪,搞出個超毒辣的方案,將這個方案拿回英國跟大家說,我們再投一次票確認是否以這些條款脫歐吧。然後在股市樓市匯市全部仆直、經濟衰退、蘇格蘭又喊獨立、北愛教派衝突死灰復燃、加上脫歐條款過於毒辣的情況下,英國人死死地氣投留歐。那就大團圓結局了。

btw 一點小觀察。Scotland 投留歐的遠比想像中少。諗落,既然英國脫歐,蘇格蘭就會獨立留歐,咁我想獨立同留歐的話,何不做無間道送英國脫歐一程?

最後附上英國著名政治主題處境喜劇 yes minister 中,英國精英如何看群眾民主的片段:


英國脫歐的過去與將來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18933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全球關注,因為如果真的脫歐,不單對英國的外交、經濟和社會造成極大衝擊,亦會大大影響歐盟的內部政治,特別是各國疑歐派會否有樣學樣,令歐盟土崩瓦解。今次嘗試在篇幅之內講完這件事。

從歷史上看,英國對一海之隔的歐洲大陸一直態度反覆,除了結盟超過600年的葡萄牙,大部分國家都試過是她的盟友又試過是敵人。針對歐盟來說,歐盟前身歐洲煤碳共同體在1952年由德法領頭成立時,英國跟葡萄牙等組成歐洲自貿聯打對台。後來轉態想加入共同體,兩次被法國否決,1973年第三次申請才成功。三顧草蘆加入後,依然是反反覆覆,1975年搞過一次公投確認留歐,80年代戴卓爾嫌付給共同體的「會費」太貴喊「回水」,90年代馬卓安因為升格歐盟一事發生政府內鬨,00年代輪到貝理雅和白高敦多次重申不會用歐元。所以英國的疑歐心理向來都存在。

今次公投,是卡梅倫為了牽制保守黨內的疑歐派暗湧,和防止選民流向獨立黨,在2013年答應舉行的。當時民調是留歐大比數拋離脫歐,卡梅倫自然不疑有他,之後他在2015年大選中贏得過半議席,亦達成了短期目標。可是長遠來說,這助長疑歐派的氣焰,搞到現在保守黨嚴重分裂, 卡梅倫還要求宿敵工黨幫手拉票,只能說是他後果自負。

其實疑歐派的部分觀點,根據專家分析,是站不住腳的。例如疑歐派用難民問題攻擊歐盟,又說難民會殺到英國,但英國根本沒簽署神根公約,非歐盟國民是不能自由出入,英國亦沒有參與難民分配機制。疑歐派又指責歐盟將很多法例加諸在英國身上,令英國失去自主,但沒有加入歐盟的瑞士、挪威和冰島,為了加入自貿區,同樣要接受大部分這些法例。瑞士前年更曾公投通過限制歐盟國民居留,因歐盟拒絕而無法實施。疑歐派又說脫歐後可跟其他國家貿易。歐盟是最近和最龐大的市場,不跟歐盟通商跟誰呢?之前英女王見一次習總已經一肚氣,脫歐後會否更依賴大陸市場呢?至於拉美和非洲,很多國家是法國或西班牙前殖民地,英國要打入他們市場恐怕不易。

更直接的問題,是歐盟成立時根本沒對退出機制想太多,脫歐會變成怎樣根本沒人肯定。從常理想,歐盟會對要脫出的英國客氣嗎?會讓他走得很著數嗎?不會。我又想像到其他國家的反應,說歐盟不是 pick and choose,是 give and take。歐盟是28個國家組成,加入的代價是所有國家都同樣要付出,為何次次要其他人一起遷就英國?歐盟不是沒就過英國,會費折扣、不用歐元、不入神根,都已經是啦,還想點?英國國力不比德國差,為何其他國家就德國講而不是聽英國講?是否英國都要檢討一下自己態度呢?

講這些,疑歐派支持者不受落。筆者在網上見到人看完這些論述,就說這些專家都是收錢的,英國政府又是受操控信不過的,這些精英都是為既得利益,唯有脫歐才能保護英國大眾云云。這樣訴諸情緒,例如對精英和歐盟的不信任,對移民的反感,對大英帝國光榮的眷戀等等,都是疑歐派崛起的重要因素。今次公投,牌面理應是留歐派佔優,畢竟大多數政商界名人都撐留歐,脫歐的支持度仍能追上,可見民間反應多大。

雖然如此,個人估計留歐的機會還是較脫歐大,主要是參考去年大選和前年蘇獨公投的經驗。兩次選前民調都說叮噹馬頭勝負難料,最後卻分別是執政黨和留英派大勝,顯示英國中間選民是傾向怕改變的。今次脫歐正是一場有重大影響,而結果不可逆轉的決定,中間選民為保險起見,可能還是留歐再觀望一陣。近日英鎊大升大跌和商界名人紛紛出聲,亦跟兩年前蘇獨公投前夕的情況相似,會嚇到部分選民。支持留歐的工黨議員考克斯被疑似極端民族主義者槍殺,亦會令一些中間選民再思考,如果脫歐了,英國會否被這樣的極端分子控制呢?

接下來講講脫歐留歐可能引發的政治後果。如果真的脫歐,搞出這大頭佛的卡梅倫當然第一個要引咎下台,如他不肯,黨內疑歐派也會捧前倫敦市長約翰遜出來逼宮。即使留歐勝出,卡梅倫都難說是立了功,黨內疑歐派未必服氣,威信仍會受挫。所以無論哪邊勝出,保守黨都勢將有一股大內鬥爆發,只是到時哪一派較佔上風的差別而已。這些都可能讓工黨漁人得利。另一方面,如果脫歐,蘇格蘭表明會棄英投歐,這又會引爆另一個政治炸彈。這些都會為脫歐過程增添混亂和變數。

最後是歐盟方面的影響。脫歐勝的話,歐盟將失去英國這個在成員國之中經濟、外交、軍事、文化、科研上都首屈一指的成員,歐盟實力和形象都會重挫。至於歐盟內部政治,在現時兩大主要議題上,即是否要加深一體化,和經濟措施左定右,英國是反對一體化和支持偏右派政策。這是否代表它走了會令一體化和左派陣營得利呢?又很難講,因為英國脫歐成功,各國疑歐派政黨聲勢會更大,短期內會對一體化不利,尤其荷蘭和奧地利等高危國。但如果捱過這一劫,踢走英國這搞事棍,長遠可能有助歐盟團結和一體化,及令德國盟主之位更穩固。至於英國留歐成功,至少大家鬆一口氣先啦,其他的就遲些再講了。


2016年6月23日

英國公投與卡梅倫約翰遜之爭

很多評論和傳媒談脫歐公投,是從較宏觀的角度看,如雙方理據和社會情緒。我嘗試從我較喜歡做的選舉和政黨政治角度看。某程度上,今次公投可說是保守黨內鬥,甚至卡梅倫和前倫敦市長約翰遜之爭的延續。

首先卡梅倫當日答應公投 (2013年) 就是因為怕黨內疑歐派內亂,影響他2015年大選連任,要用一些甜頭塞住他們的嘴。

然後,其實約翰遜向來對留歐脫歐沒明顯立場,畢竟倫敦市民是撐留歐的多。唯一明顯的是他謀住首相個位,這一點卡梅倫也知道,坊間一直盛傳卡梅倫想讓好友財相歐思邦繼位,對約翰遜則處處提防。

約翰遜因倫敦市長一職得到高曝光率,但任期在2016年完結,於是他參選2015年國會選舉,希望能延續曝光,卻在當選後被卡梅倫投閒置散,沒辦法繼續曝光。

眼看卡梅倫和歐思邦的地位越來越穩固,約翰遜急謀方法拉倒他們,脫歐公投成了最大的機會。

英國的建制精英普遍明白歐盟對英國經濟的重要,幾乎一面倒支持留歐,撐脫歐的名人不多。在約翰遜加入前,脫歐陣營的主要將領是獨立黨黨魁 Nigel Farage、司法大臣 Michael Gove、前勞福大臣 Iain Duncan Smith 等,而他們的聲譽都不太好。

正所謂蜀中無大將,約翰遜一宣布支持脫歐,立即獲邀成為脫歐陣營的大元帥,去到邊都是他做主角。很多傳媒說卡梅倫同意公投是政治豪賭,約翰遜加入脫歐也是政治豪賭,因為脫歐勝,他就能逼卡梅倫派下台,有機會當上黨魁甚至首相。而就算脫歐敗,保守黨已嚴重分裂,卡梅倫威信受挫,是攻擊他的好時機。

客觀上看,約翰遜的加入對脫歐陣營又的確是一大助力,民調顯示有相當多人說約翰遜的表態會影響他們自己的想法。

總結,沒有約翰遜,脫歐陣營勢頭難以這麼強,而約翰遜加入脫歐,是為了打倒卡梅倫。是否陰謀論呢?閣下自己判斷。(利申:向來不喜歡約翰遜)

順便提提工黨的科爾賓。此君一向不太喜歡歐盟,認為歐盟太著重自由市場和緊縮政策,不夠左 (科爾賓是有名的「左王」),只是因工黨大部分黨員支持留歐,才勉為其難出來拉票。可是他實在太不上心,黨員最後要拉前首相白高敦出山幫忙。工黨對留歐陣營本應是一大助力,畢竟很多民調顯示脫歐支持者之中相當多基層市民,而且科爾賓的個人民望也比卡梅倫高一點點。但一些右派又撐留歐的傳媒,現在已經提早批鬥科爾賓,說他要為留歐陣營弱勢負責,我就覺得是搞錯重點。要負最大責任的很明顯是搞出這壇大頭佛的卡梅倫好嗎。

2016年6月22日

我撐英國留歐

估唔到會在FB上看到一些從來不談歐洲事的人,話支持脫歐。我就絕對支持留歐。唔該唔好將大陸對香港,代入歐盟對英國。

歐盟係由28個民主國家組成,冇一個係極權國家,亦冇一個國家可以以一蝦廿七。將歐盟同共產黨、法西斯、希特拉云云比,我唔知點解比得到。好多人話德國話晒事。德國只是最有發言權和影響力,實際上任何重大決策都需要所有成員國一齊投票決定,任何成員國在必要時亦都可以行使否決權。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的難民配額制,由於太少國家肯做,其實至今都未真係落實到。英國無須用歐元、無須加入神根公約、又有會費折扣,話歐盟一味硬質野比英國食,根本同事實不符。

好多人又聽英國人講,話布魯塞爾的一小撮人控制左英國,依個描述絕對不正確。首先上面已經舉左幾個例子係英國唔洗硬食歐盟D決定。而歐盟的決策過程,簡單地講,大致有4關 (雖然應該冇人睇完依段野會覺得簡單)。第一關係由28個成員國領袖組成的峰會決定大方向,依D領袖都是民選產生,英國首相亦包括在內。第二關是由歐盟的行政部「歐盟委員會」撰寫政策和法案細節,依個委員會經常被批評不是直選產生,這是真的,但委員會的28個部長係由28國政府提名,每一國分到一個部長,英國都有代表在委員會內。第三關是由28國政府的相關部長們確認委員會撰寫的政策和法案,當然這又係包括左英國政府在內。第四關係由歐洲議會表決,議會係由全體歐盟國民直選產生,當中有多達73席係由英國人直選出來。所以總括來講,我們可以話歐盟架構複雜,一般人難以直接影響其決定,但這同「布魯塞爾的一小撮人控制英國」是完全不同。而事實係英國政府在歐盟決策的每一層都獲知會和可以參與。

有D人又話英國留在歐盟就要收中東難民,這是大錯特錯。英國並非神根公約成員,有晒海關和邊防,非歐盟國民的人不能自出自入,亦無權定居。英國亦冇加入難民配額制,收的難民是國內左膠要求政府自願收的,並非歐盟或默克爾的命令。所以留歐脫歐同難民根本無大關係,只會影響到來自歐盟國家的移民。然後,歐盟移民去英國,同中國移民黎香港,係冇得比囉,你拎歐洲人同中國人比?

到經濟。有D人話脫歐後英國更大彈性選舉同邊個做生意云云。但好簡單,歐盟係世界最大經濟體,亦都同英國地理上最近,唔同歐盟做生意同邊個做?美加澳紐,一向做開生意架啦,脫歐後唔會突然多左囉。非洲同拉美?好多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在歐盟之內反而更有利同佢地打交道。淨低最大的市場,咪中國囉,逼事頭婆招呼習總多幾次囉,D英國政客絕對做得出架。而且脫離左歐盟,估下英國同其他國家傾 deal 的 bargaining power 會大左定細左?不論左中右的專家,冇9成都有8成,係認為脫歐後英國經濟會差左。唔好比香港班五毛藍絲洗腦,成日話歐洲破左產有咩生意好做,爛船都有三斤釘,唔係你估點解李超人由大陸撤資之後,係撤晒去歐洲呀?

又有人話,脫歐後都可以繼續同歐盟做生意,再傾過D條件者。well,根據瑞士、挪威、冰島等的經驗,同歐盟組成自貿區就要接受一大堆歐盟政策同法律,其實同加入歐盟差別唔係咁大。瑞士兩年前公投通過限制歐盟移民數目,實行唔到,點解?因為歐盟話唔得囉。以為脫歐就唔洗聽歐盟支笛?咪傻啦,更加唔比面你呀。如果英國真係反面脫歐之後又話要傾生意,肯定睬你都傻。

最後,比班反移民的人控制左英國,慌會比你香港人入英?

2016年6月20日

奧地利總統選舉 求變唯有投激進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17092


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結束,極右的自由黨候選人 Norbert Hofer 落敗,令歐洲政界鬆了一口氣,認為近來興起的激進反建制浪潮被擋了下來。真的是這樣嗎?當選的 Alexander Van der Bellen 其實並非中間派或建制派,是前綠黨黨魁和候選人中最左翼者,又從未加入過政府和做過高官,真正的中間派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時已全軍覆沒。

奧地利政局過去以穩定聞名,由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和中間偏右的人民黨聯合執政,儘管國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兩個中間派政黨卻長年取得合共8成甚至9成選票,其他政黨近乎冇影。上屆總統選舉,社民黨出身的候選人就以79%高票當選。今屆選舉兩大黨候選人卻只各得11%,在第一輪投票已被淘汰,還逼得屬社民黨的總理 Werner Faymann 引咎辭職。為何奧國政局有如此大改變?

歷年奧地利國會選舉得票 (共產黨和綠黨沒有直接關係,放在同一行只是為了省位置)


KPO
Communist
SPO
Soc Dem
OVP
Christ Dem


FPO
(far right)
1945
5.4
44.6
49.8



1949
5.1
38.7
44.0


11.7
1953
5.3
42.1
41.3


11.0
1956
4.4
43.0
46.0


6.5
1959
3.3
44.8
44.2


7.7
1962
3.0
44.0
45.4


7.0
1966

42.6
48.3


5.4
1970

48.4
44.7


5.5
1971

50.0
43.1


5.5
1975

50.4
42.9


5.4
1979

51.0
41.9


6.1
1983
Greens
47.6
43.2


5.0
1986
4.8
43.1
41.3


9.7
1990
4.8
42.8
32.1
Liberal

16.6
1994
7.3
34.9
27.7
6.0

22.5
1995
4.8
38.1
28.3
5.5

21.9
1999
7.4
33.2
26.9
3.6

26.9
2002
9.5
36.5
42.3

Future
10.0
2006
11.0
35.3
34.3

4.1
11.0
2008
10.4
29.3
26.0

10.7
17.5
2013
12.4
26.8
24.0
5.0
3.5
20.5
latest
13
23
21
7

34



歷年奧地利總統選舉第一輪得票


KPO
Communist
SPO
Soc Dem
OVP
Christ Dem
Liberal
FPO
(far right)
Others
1951
5.1
39.2
40.1

15.4

1957

51.1
48.9



1963

55.4
40.6


4.0
1965

50.7
49.3



1971

52.8
47.2



1974

51.7
48.3



1980
Greens
79.9


16.9
3.2
1986
5.5
43.7
49.6

1.2

1992
5.7
40.7
37.2
16.4
1998


63.4
11.1

25.4
2004

52.4
47.6



2010

79.3


15.2
5.4
2016
21.3
11.3
11.1

35.1
21.2

先講回歷史背景。奧國多個世紀以來都是在歐洲舉足輕重的大國,可是一戰戰敗受到重挫,政局和人心大亂,終被納粹德國乘虛而入吞併 (順帶一提,希特拉本來是奧地利人)。二戰後為穩定政局,兩大黨社民黨和人民黨決定放下爭鬥,長期合作,之後40年奧國都是歐洲政局最穩定國家之一,兩大黨每次選舉均取得8至9成選票,未有像其他國家般因為比例代表制不斷冒出激進政黨。

但此情景在90年代起受到動搖。當時極右自由黨的新黨魁 Jörg Haider 批評兩大黨40年來官官相衛壟斷政壇,私相授受將公共資源平分,獲得不少認為兩黨制過時的民眾認同,加上民粹牌和民族主義牌,自由黨支持度逐步上升,兩大黨則下跌。隨著去年歐洲爆發難民危機,大量難民湧入奧國,民間恐慌情緒升溫,自由黨支持度急升至3成,兩大黨合計支持度則跌破5成,下屆國會選舉有機會失去過半議席。

今次總統選舉正正成了試金石。最右的 Norbert Hofer 在第一輪投票取得35%票居首,最左的 Van der Bellen 則取得21%,傳統兩大黨的候選人合計只有22%被淘汰。最後中間選民流向 Van der Bellen,令他以50.3%對49.7%的些微差距勝出。雖然歐洲政界慶祝極右落敗,但正如筆者在開首指出,勝出者也不是中間派,主流政界其實沒甚麼值得慶祝。

為何長年壟斷政壇的兩大黨會慘敗呢?一個解釋當然是難民問題。奧地利處於中東和巴爾幹半島到德國和北歐的路上,每日數以千計難民湧入,自然容易在小國寡民的奧國引發驚恐情緒 (奧地利人口8百萬,只有5個城市人口超過10萬)。

另一個問題,是兩大黨在難民問題上搖擺不定。兩大黨在危機初期支持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開放政策,但後來自由黨在民調急升,兩大黨又轉態反對默克爾,並重設邊防加強管制難民,予人隨風擺柳之感。他們未能挽回流失給自由黨的支持者,反而同時流失給撐難民的綠黨。

但還有一個結構性問題,就是選民要求變的話,真的是逼著投給其他政黨。由於兩大黨長期聯合執政,對選民來說,不論投社民黨還是人民黨,結果都是一樣的兩黨共同執政,不會有任何變化,那投給他們又有何意思?於是要求變就唯有投給更左或更右的政黨。

最後一個因素也可套用在現時多國非建制政客崛起的現象。例如在美國,很多人覺得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主流派都不會帶來改變,唯有由特朗普或桑德斯做總統,才能打破政壇悶局。在跟奧國一樣由中間兩大黨聯合執政的德國,兩大黨亦持續流失支持 (雖然不及奧國嚴重)。甚至乎香港,很多年輕人覺得傳統泛民「和理非非」幾廿年都爭取不到民主,政局一盤死水,為求變化只有支持激進得多的本土派 (當然亦涉及身份認同改變的因素)。

香港傳統泛民自知落後形勢,又未發展到一套新論述和政綱,派新人參選當做改變,奧地利兩大黨也是這樣。社民黨上月剛剛換了黨魁,同時換了幾個內閣部長。人民黨則搞年輕化,現時相當於該黨第二把交椅的外交部長 Sebastian Kurz,只有29歲,是全球最年輕外交部長。他為了跟自由黨爭右翼選民,大玩本土主義,威脅派兵管制難民、聲言關閉意大利邊境、說新移民必須學德文等等,被傳媒稱為「新版梅特涅」(梅特涅 Metternich 是19世紀奧國首相,以反動的外交政策聞名)。

可是換人未見得有多少幫助,兩大黨現時民望仍然落後自由黨,下屆選舉自由黨很大機會上台。那會是世界末日嗎?又未必。其實自由黨以前都上過台,那是2000年的時候,人民黨忽發奇想停止跟社民黨合作,改跟自由黨聯合執政,當時歐洲多國都非常震驚,一度制裁奧地利 (如不讓屬於自由黨的奧國高官參加歐盟會議)。但自由黨為加入政府作出多項妥協,很快引發黨內分裂和民望下滑,後來在2002年的提早大選中大敗,到最近一兩年才重拾聲勢。

所以香港建制派常常說泛民,現在還有本土派,只識搞破壞,「比你地做特首又點」,說不定真的讓他們執政一次試試看,以後就會再沒有人敢投票給他們呢?

2016年6月15日

簡單回應董生

前特首董建華,不顧自己過去多次出來講話之後造成反效果的經驗(*),再次出來對政局發表偉論,今次說香港管治不順是因為特首沒有政黨背景,無法統合建制派。當然這是舊調重彈,很多學者以往都提過的了,但筆者的同事還是讚董生有進步,因為他終於承認阻住晒的是建制派,不是又賴泛民和公務員。可是是否特首有政黨背景就能統合建制派和理順施政呢?Well,按這邏輯,我們應該找李慧琼子做特首,她是建制派最大黨派禮義廉的黨魁嘛。有沒有人覺得她做特首就可搞定?怕且沒有。

(* 例如有學者曾追蹤民調數字發現,董生每次發言支持政改袋住先,民調反對的數字必定上升。)

這想法有幾個......諗落,是很多盲點。首先建制派不只一個政黨,你做得幾多個的黨魁,然後一個黨的黨魁隨時連自己的黨都壓不住。例如大家都知道,每次禮義廉記者會,都依然是上任主席譚耀宗排頭,掛名現任主席的李慧琼子只能像個助手般站旁邊。李慧琼子做特首,不要講工賊會、富貴黨、經脈亂,隨時連自家禮義廉都鎮不住。

要鎮得住場,可以靠地位和人脈,但這只是暫時的,最重要是有民望,因為政黨是看選票。政黨和你合作是贏到選票的,他們當然幫你,合作是會輸選票的,自然就跟你疏遠,被人問n次「支唔支持佢連任」都答不出。人情比不上選票。

但特首和建制派的民望是很難高的,因為他們要聽很多利益團體話。香港立法會大致有3派,泛民、土共、商界,中共不肯讓泛民加入執政,政府就要靠土共和商界,而貪得無厭的香港商界肯定會與民為敵,所以這個政府很難做出受歡迎之舉。

這又引伸到下一點。沒有聲望和民望,就唯有靠利益來維繫。但建制派太多人在爭利,特別是功能組別放大了很多利益團體的影響力,令幾百人甚至百幾人都能在立法會有一票,就令分贓更難,不可能有足夠利益滿足所有人。

然後最後的大盲點,是對建制派來說,最大的選票和利益是來自中聯辦。所以特首吹不到雞,中聯辦吹得到。

有人說中共怕政黨,但中共自己就是個政黨,怕甚麼政黨,它怕的只是它以外的政黨,怕香港特首自己有 power base 之後不再聽它話。所以中共在香港是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泛民要打散,建制也要打散,禮義廉不准過大,還要有工賊會、富貴黨、經脈亂制衡它。香港建制派越多內鬥,特首越壓不到場,大家就會向中共求救,中共就可以控制他們。對中共來說,這比理順香港的管治要重要得多了,所以再講甚麼做好管治和施政都晒氣。

類似題材可見舊文
真超然的素姬與扮超然的振英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6/04/blog-post_16.html

2016年6月8日

法國歷年縮骨史

法國佬得把口並非今時今日才是,以下為法國歷年縮骨史 (未能盡錄):

二次大戰前夕為了滿足希特拉,將捷克拱手相讓。

希特拉出兵波蘭,法國向德國宣戰卻未有實際支援,結果波蘭被德國輕易吞掉。

德國正式攻打法國後,只用了一個月時間就打到巴黎,法國投降,英國被逼孤軍作戰。

法國投降後跟德國合作,英美反攻北非時還要跟法軍對戰。另外超過7萬名法國猶太人被送到集中營。

戴高樂將軍實際上是違抗命令自己行動,開頭亦不獲各國承認。

諾曼第登陸後聯軍奪回巴黎,雖然戴高樂的兵力只佔聯軍小部分,他仍要求英美讓路給他第一個入城拍照。

越南發動獨立戰爭後,法國政府為了避免民意反發,使用的軍人全是徵召自殖民地。

法軍在奠邊府大敗後撤出越南,對抗越共忽然變成了美國的責任。

阿爾及利亞發動獨立戰爭後,法國政府因各方壓力想投降,但當地僑民 (約100萬人) 和駐軍反對。駐阿法軍決定叛變,推翻反戰政府。當駐阿法軍攻陷科西嘉島,即將登陸法國本土,政府急忙請已退休的戴高樂將軍出山坐鎮。戴高樂將軍最終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

雖然逐步讓殖民地獨立,法國出於經濟和冷戰需要,支持各地成立的獨裁政府,包括中非、乍得、幾內亞、喀麥隆等的獨裁者。

2011年突尼西亞爆發革命之初,時任法國外長仍公開支持獨裁者本阿里,更說法國可以借出防暴隊。

2016年6月1日

選民數字另類分析

選民數字今日出爐,不少傳媒各自用了不同方式分析,我雖然正在寫其他文,時間不多,也來湊個熱鬧吧。

很多人直接將不同年份的選民數字作比較,如2012年的31-35歲組別和2016年的31-35歲組別。但我們不可忘了,兩個年份的人口組成本身不同,可能2012年的31-35歲本身特別多人,2016年的31-35歲則特別少人 (只是舉例,我沒查證),所以直接比較其實未必適合。

我試試另一個方法。今日的31-35歲,在5年前就是26-30歲,如果我們將2011年的數字跟2016年的數字這樣並排會如何呢?大家自己參詳下吧。

2011

2016



18-20
122,947
18-20
144,724
21-25
266,301
21-25
213,243
26-30
251,858
26-30
239,905
31-35
259,987
31-35
262,173
36-40
271,102
36-40
291,422
41-45
304,905
41-45
308,541
46-50
326,141
46-50
413,166
51-55
426,920
51-55
437,073
56-60
433,731
56-60
351,952
61-65
348,480
61-65
273,678
66-70
265,116
66-70
162,142
71歲或以上
491,544
71歲或以上
462,516





經讀者講起,我又醒起可以這樣整理法:

2011

2016



18-20
122,947
18-20
144,724
21-25
266,301
21-25
213,243
26-30
251,858
26-30
239,905
31-35
259,987
80
597,872
80
901,093
31-35
262,173
36-40
271,102
36-40
291,422
41-45
304,905
70
553,595
70
576,007
41-45
308,541
46-50
326,141
46-50
413,166
51-55
426,920
60
721,707
60
753,061
51-55
437,073
56-60
433,731
56-60
351,952
61-65
348,480
50
789,025
50
782,211
61-65
273,678
66-70
265,116
66-70
162,142
71歲或以上
491,544
71歲或以上
462,516


50
898,336
50
756,660



下為方便我放上FB的圖片版,內容一樣,無須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