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65724
英國大選保守黨表現勝預期,大部分評論員跌爛晒眼鏡 (雖則有同事三月已經寫說卡梅倫贏硬),順利連任的卡梅倫則春風滿面。但恐怕他很快就要收起笑容,因為蘇獨勢力越來越強,隨時分裂國家,還有2017不知是一定要得還是一定死得的脫歐公投也等著他。
保守黨大勝,不少評論批評選前民調做錯,但看回投完票後立即公布的出口民調,預測結果又不是差那麼多,所以個人認為未必是調查方式出錯,而是有部份游離選民的確是在最後關頭才決定投保守黨。有三個可能。一是經濟牌,選民未忘記工黨處理經濟不力,工黨的文立彬又是有名的「左王」,保守黨吸了一些關心經濟的中間選民。二是反蘇牌,即卡梅倫拿著民調說工黨一定會跟蘇民黨合作,只有我們保守黨能壓下蘇獨份子,於是吸納了一些擔心蘇格蘭獨立的選票。三是英國選民本身不太隨便換執政黨,例如之前工黨做了13年,保守黨對上一次更做了18年,選民見卡梅倫也無大錯就繼續投他。
而從議席易手情況來看,保守黨多了的議席幾乎都是從自民黨手上奪得,所以自民黨大敗也是重要因素。一來自民黨上台後違反競選承諾。二來選民見他跟保守黨合作,會質疑投他跟投保守黨有何分別?三來他加入政府後失去那些為反而反的「抗議票」。於是自民黨支持度崩盤,有英媒更寸說只剩8位議員是「兩架的士都載得晒」。自民黨要重整旗鼓,贏回選民信任,相當困難。
工黨議席下跌,原有在蘇格蘭的40席全輸給蘇民黨是主因,但即使保住這40席,仍跟保守黨有一段距離,所以工黨要贏,始終要想辦法在英格蘭開拓票源。如何重整經濟方面政綱,令選民重拾對工黨執政的信心,是未來工黨內部討論和新黨魁選舉的重點。
至於工黨要贏回蘇格蘭,一個方向是配合蘇格蘭民情讓政綱向左傾,但這樣會令他難以爭取英格蘭的中間選民。另一個方向是將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工黨分家,各自爭取兩地選民支持。例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從不在南部巴伐利亞州參選,總是讓路給重點經營該州的友好政黨基社黨,而兩黨在中央層面保持合作。其實,工黨在07年和11年的蘇格蘭地區議會選舉中已經敗過給蘇民黨,早就有意見認為工黨需要重整蘇格蘭策略,但工黨沒太理會,終在多年票倉一敗塗地。
有認為這樣的選舉結果對保守黨和蘇民黨某程度上有好處。對保守黨,他可以繼續打反蘇牌,吸引害怕蘇獨的英格蘭民眾的票。對蘇民黨,他可以繼續批評保守黨的緊縮經濟政策,大罵倫敦無知涼薄、冷血刻毒,說蘇獨才可擺脫保守黨。但如果兩黨這樣做,只會令英蘇民眾之間的鴻溝更大,分裂機會更大。
所以卡梅倫說自己是聯合王國的首相,強調會將整個英國視為一體管治,不會偏袒一方。但他同時又說會增加英格蘭的權力,平衡英蘇兩地權力不均的問題。這是指現時英格蘭無地區政府,英格蘭的施政由英國國會決定,於是蘇格蘭選出的國會議員能夠決定英格蘭施政,英格蘭選出的國會議員卻不能干涉蘇格蘭地區政府施政。蘇民黨的斯特金亦強調現階段目標是為地區政府爭取更大自主,不急於搞多次蘇獨公投。
如果這樣,英國將變得聯邦化,即英蘇威愛等地方政府掌管更多財政和民生政策,中央政府會越來越只剩國防外交。看他國經驗,有些聯邦制國家會較易產生地區政黨,因為地區政府權力越大,越能養起一班單靠地區政治搵食的人。但如果地區政黨太多,人人只顧地區利益,沒有全國性的政黨居中平衡,可能會影響中央政府運作,令離心力更強。
例如分為法語區及荷語區的比利時,兩區各有一堆政黨,多數事務又由地區政府負責,猶如兩個不同國家。但他們仍需組成中央政府,於是比利時的籌組政府過程是出了名的繁複,試過589日才成立到新政府,創世界紀錄。
如英國真的進一步聯邦化,而這看來只是遲早的事,除了按國內實際情況制訂制度,亦應參考其他聯邦制國家例子,看他們如何平衡中央與地方權限,以及地方與地方之間關係,維持國家一統的向心力。
最後是脫歐問題。這問題可能比蘇格蘭更早出現,畢竟蘇格蘭問題只要蘇民黨不搞大就可以拖住先,但卡梅倫已決定了脫歐公投會在2017舉行,不可撼動。雖然英國社會主流知道脫歐弊處多,歐盟又知道英國退出會嚴重影響其經濟和外交影響力,所以雙方都會希望英國留歐,可是今次選舉和去年蘇獨公投都顯示民意可以急轉彎。2017一定要得還是一定死得,難估過香港。
在公投前,卡梅倫會先嘗試跟歐盟談判,如有一定成果,應可說服民眾袋住先,但談判肯定困難重重。談判會觸及的,一是理念上的,主要是歐盟法律凌駕英國法律,變相削弱英國自主性的問題。這涉及歐盟的根本架構,其他國家不可能妥協,時間上2年亦肯定談不完。二是實際問題,一般英國人最關心的始終是移民,只要不涉及歐盟建立原則及條約,卡梅倫較有機會趕及2年內爭取到些小修小補,像限制移民申請福利和公屋。不過屆時英國民眾會否收貨就天曉得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