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大選結果、不同執政聯盟組合
先來看看上屆選舉結果,以及各民調和傳媒預計的今屆選舉結果:
保守黨
|
工黨
|
自民黨
|
英獨黨
|
綠黨
|
蘇民黨
|
|
2010 vote
|
36.1%
|
29.0%
|
23.0%
|
3.1%
|
0.9%
|
1.7%
|
2010 seat
|
306
|
258
|
57
|
0
|
1
|
6
|
2015 vote
|
~34%
|
~34%
|
~9%
|
~13%
|
~5%
|
~3%
|
2015 seat
| ~280 |
~270
|
~25
|
~5
|
1
|
~50
|
*威爾斯黨及北愛政黨因太瑣碎沒有列出,預計他們大約會佔2%票和21席
英國下議院有650席,要過半就要325席,根據以上推算,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單獨過半,需要由多個政黨合組執政聯盟。
根據以上推算,想2個政黨就過半,有3個組合:保守黨+工黨、保守黨+蘇民黨、工黨+蘇民黨。第一個,的確有人討論過,但大部份人都認為不可能。第二個,保守黨和蘇民黨政綱相差太遠,所以又是大部份人認為不可能。這就只剩下第三個組合,雖然工黨不可能答應讓蘇格蘭獨立,但兩者政綱其他範疇確有不少相近之處,因此並非沒合作的可能,工黨+蘇民黨的組合也就被看高一線。現屆執政聯盟的保守黨+自民黨,預計會失去部份議席,難以維持過半。當然也可以是由多於2個政黨組成政府,但會較為麻煩。
還可以由兩大黨之一組成少數政府 (minority government)。出現少數政府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政黨談判失敗未能組成聯盟,但大家又未想提早大選,就讓最大黨暫時組成少數政府,其他政黨同意暫時不以不信任動議將其趕下台。二是其實已經有加起來議席過半的政黨同意合作,但其中有人不想正式地加入內閣,那就由大黨組成政府,小黨不加入但在議會投票時幫忙。
組成執政聯盟在歐洲很多使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都很普遍,而且不一定由最大黨優先組成。現時比利時、盧森堡、冰島、丹麥、挪威等地都是由第二大甚至第三大黨黨魁出任首相/總理。少數政府較少見但也是有的,挪威和瑞典的現屆政府都是少數政府。
筆者早前看了一些賭博網站,見到這樣的情況:保守黨是「最多議席」賭盤的大熱,但「下任首相」的大熱卻是工黨黨魁文立彬 Ed Miliband !因為雖然民調顯示保守黨的議席較多,但考慮到蘇民黨的位置,工黨上台的機率較高。當然這些都只是推測,實際選舉結果仍有可能改變的,說不定最後有「大奇蹟日」,有政黨單獨過半,或者保守黨+自民黨成功連任呢?
各黨的選情今次就不詳講了,接下來是尋找「死因」:何解沒有政黨能夠過半呢?
兩大黨支持度下跌製造不穩?
有些傳媒說,是選民厭倦傳統兩大黨,它們支持度下跌,議席減少了,所以未能過半。真是如此嗎?如果兩黨如民調所講各取得34%,加起來有68%,其實比對上兩屆大選還要高!來看看列表。
CON vote
|
CON seat
|
LAB vote
|
LAB seat
|
|
2015
|
34% (est)
|
280 (est)
|
34% (est)
|
270 (est)
|
2010
|
36.1%
|
306
|
29.0%
|
258
|
2005
|
32.4%
|
198
|
35.2%
|
355
|
2001
|
31.7%
|
166
|
40.7%
|
413
|
1997
|
30.7%
|
165
|
43.2%
|
418
|
1992
|
41.9%
|
336
|
34.4%
|
271
|
1987
|
42.2%
|
376
|
30.8%
|
229
|
1983
|
42.4%
|
397
|
27.6%
|
209
|
1979
|
43.9%
|
339
|
36.9%
|
269
|
1974/10
|
35.8%
|
277
|
39.2%
|
319
|
1974/2
|
37.9%
|
297
|
37.2%
|
301
|
1970
|
46.4%
|
330
|
43.1%
|
288
|
Vote total
|
Vote diff.
|
Seat diff.
|
|
2015
|
68% (est)
|
--
|
--
|
2010
|
65.1%
|
7.1%
|
48
|
2005
|
67.6%
|
2.8%
|
157
|
2001
|
72.4%
|
9.0%
|
247
|
1997
|
73.9%
|
12.5%
|
253
|
1992
|
76.3%
|
7.5%
|
65
|
1987
|
73.0%
|
11.4%
|
147
|
1983
|
70.0%
|
14.8%
|
188
|
1979
|
80.8%
|
7.0%
|
70
|
1974/10
|
75.0%
|
3.4%
|
42
|
1974/2
|
75.1%
|
0.7%
|
4
|
1970
|
89.5%
|
3.3%
|
42
|
兩黨無法過半,跟小黨崛起無必然關係。在單議席單票制下,即使兩大黨的支持度提高,只要他們像今次般打平手,仍有機會兩者都無法過半。因為在單單制下要贏,關鍵不是你拿多少票,而是你相對你的對手拿多少票。你的票多了,議席也可以下跌,你的票少了,議席也可以增加,全看你跟對手的差距有多大。相對的,如果是比例代表制,你拿多少票就會拿到接近同比例的議席,因此政黨得票多了還是少了,議席數目會一併浮動。
單單制中,每個選區只有一個議席,只有最高票的一個候選人能當選,其他所有候選人不論拿到多少票都是落選,全部選票被「浪費」掉 (即無助該候選人取得議席)。例如某選區出現以下得票情況:
A黨99%、B黨1%
A黨51%、B黨49%
A黨34%、B黨33%、C黨33%
A黨2%、B黨1%、C黨1%、D黨1%......
結果都是A黨1席,其他政黨0席。A黨要贏,不是看他本身拿了多少票,而是看他是否比對手高票。
所以,保守黨和工黨,不論他們的實際得票高低,只要他們的平均得票相差很遠,就會有一方能橫掃大多數議席。相反,如果他們的平均得票很接近,就有可能雙方各贏近半議席,雙方都不過半。
例如我們看1974年2月的選舉。當時兩黨支持度共得75%,高過現在,但他們的得票只差0.7%,議席只差4席,然後自由黨、北愛和蘇格蘭政黨拿了約30席,於是兩黨都無法過半,8個月後就要重新大選。
我們又可以對比1979年和1983年的選舉。在1983年,保守黨和工黨的支持度都同時下跌了,但保守黨的跌幅較工黨的跌幅少,兩黨的得票距離拉遠了,於是保守黨在得票少了的情況下反而多了58席!再比較1987和1992年,保守黨的得票跟1983年大致一樣,但工黨的票恢復了,距離收窄了,於是保守黨一路流失議席給工黨。
所以保守黨和工黨有沒有一方能議席過半,小黨的表現不一定是關鍵,反而兩黨能否說服中間選民,令選民較一面倒地支持其中一方,才是關鍵。
還有,既然組成政府需要議席過半,那重點當然是看議席而不是得票。從這個角度看,儘管今次選舉英獨黨和綠黨支持度上升,因預計他們只會取得單位數議席,對組成政府幾乎是沒有影響。雖然我們可以說他們的存在的確影響了保守黨和工黨的選情。
今次兩大黨無法過半,第二個大問題是來自蘇民黨。蘇民黨在上屆選舉只得6席,今次卻預計會跳升到約50席。同樣地,我又要說這是單單制的緣故。
蘇民黨支持度上升,源於去年蘇獨公投失敗了,但支持獨立的那45%人全都聚到他旗下。如果蘇民黨在位於蘇格蘭的59個選區全都拿到45%票,在單單制下,他很有機會全取59席,因為保守黨、工黨、自民黨都會參選,而他們會分薄支持統一的55%人,那蘇民黨就可在59個選區都成為最高票者,全勝。
如果蘇民黨往後能持續地贏得50席,會對兩大黨取得過半議席構成困難。下議院650席中,本來已經有18席是歸北愛政黨,兩大黨其實是在632席中爭取325席。再被蘇民黨扣起50席,兩大黨就要在580席中爭取325席,空間越來越窄。從往績看,蘇格蘭的議席較多由工黨取得,所以蘇格蘭由蘇民黨大勝,在選舉角度來看,對工黨的打擊會大於保守黨。
蘇格蘭人口佔全英8%,蘇格蘭的45%人就即是全英不足4%。蘇民黨上屆在蘇格蘭拿到20%票,佔全英1.7%,今次成了45%,多了25%,以全英計就是約2%人轉態。單是這2%人轉態,就足以令蘇民黨的議席增加N倍,成為第三大黨和造王者,因此我開個標題說「2%票搞亂英國政局」。真的,不用很多人,不用甚麼兩大黨支持度大跌,2%就夠了。多謝單單制。
用比例制會比較好嗎?
可是那2%也要適當地出現在適當的地方才行。例如英獨黨和綠黨,在全英來說,總得票將遠高於蘇民黨,但也只會有單位數議席,遠低於蘇民黨。這是因為他們的票分散在很多選區,幾乎無法在任何選區成為最高票而勝出。
單單制下,得票比例跟議席比例可以有很大失調,對一部份學者來說,這是不公平的。因為例如投英獨黨和綠黨的人,幾乎可以肯定他們的票無法轉化為議席,那他們就沒有代表在國會之中為他們發聲。
有些人就反駁說,但單單制運作比例制簡單 (我個人不同意),而且單單制能製造兩黨制,幫助政局穩定。單單制製造兩黨制?不一定喔,看今次選舉就看到了。事實上,同樣使用單單制的加拿大和印度,就不常有政黨能取得過半議席。加拿大最近5次大選只有2次有人過半,印度最近5次大選更只有1次有人過半。
單單制如何有問題,今次英國大選都算證明的清楚了。
那轉用比例制會比較好嗎?那又要視乎「好」是指甚麼。如果想得票跟議席成比例,那比例制肯定是好過單單制。如果說對小黨的影響,比例制下蘇民黨的確是會拿少很多議席,但相對的英獨黨和綠黨的議席又會提高。然後比例制下是幾乎不可能有政黨過半 (有這樣的例子,但極極極少)。所以比例制是否會比單單制好,要視乎你重視哪一個指標。
但肯定的是,改變選制是件難事,特別是當你不是小修小補,而是從單單制變比例制這樣從根本的改變分配議席方法。首先大黨一定會反對,因為單單制下他們至少有機會能夠過半,而比例制下卻肯定不能過半。在英國,保守黨和工黨都反對比例制,而自民黨及其他小黨幾乎都支持。然後,當大黨都一起反對,你怎麼可能在議會通過呢?上屆政府中,自民黨就將舉行選制改革公投列為合組執政聯盟的條件,於是在2011年舉行了公投。但一來民眾並不太關心單單制跟其他選制的分別,因一路以來社會很少相關討論,二來保守黨和工黨的「保單單反比例」宣傳攻勢強得多,最終改革被大比數否決。
單單制才需要配票?
最後講講配票,或策略性投票 (strategic voting) 的事。所謂策略性投票,是你認為你最喜歡的那位候選人贏面不高,為了不讓自己一票被「浪費」,改為支持一個贏面較高的 second choice。又或者,你絕對反對現在贏面最高的那位,於是投票給排第二的那位,希望後者打敗前者。
在香港,因為配票經常出現, 我見過一些評論員誤以為配票是比例制才會出現的現象,但那只是因香港採用的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比例制。筆者讀書時看的政治學書本,全都說配票是單單制才會出現!
為什麼呢?因為單單制下每個選區只有一個人會贏,其他候選人全都會輸,所以選票被浪費的機會較高,配票的需要也較高。相反在比例制下,最多是你投的名單未能拿取更多議席,選票被浪費的情況其實是較少。
例如你支持C黨,而現在民調顯示
A黨45%、B黨40%、C黨15%
如果是單單制,C黨可是無緣當選,那你就很有動機策略性地投給A和B之中比較好,或者沒那麼差,的那位。如果是比例制,例如有5席,那你反而應該繼續投C黨,以增加他取得1席的機會。
所以今次英國大選都有不少相關口號,例如我最喜歡的一個是保守黨喊出來的「vote UKIP get SNP」。意思是說,如果你投英獨黨,那只會拖累保守黨的表現,提高工黨的勝數,甚至提高工黨加蘇民黨能夠組成下屆政府的機會。投英獨黨一票,卻讓蘇獨派上台,不是很諷刺嗎?保守黨喊這種口號,就是想呼籲英獨黨的支持者,不要「浪費」自己一票在英獨黨身上,應該策略性地投給保守黨,阻止工黨和蘇民黨上台。
又例如,早前民調顯示自民黨黨魁克萊格可能會輸給工黨的候選人,他的下屬就大打告急牌,並且呼籲選區內的保守黨支持者,反正保守黨候選人沒機會贏,不如策略性地投給克萊格,減低工黨多取一席的機會,增加保守黨和自民黨能再次合組政府的機會。有報道就說 ,民調顯示越來越多區內的保守黨支持者願意策略性地投向克萊格,增加他保住議席的機會。
克萊格所屬選區 Sheffield Hallam
受訪者說他傾向支持的政黨
保守黨 21%
工黨 34%
自民黨 32%
英獨黨 8%
綠黨 4%
受訪者說他會投票的對象
保守黨 12% / -9%
工黨 35% / +1%
自民黨 42% / +10%
英獨黨 7% / -1%
綠黨 3% / -1%
Nick Clegg on course to keep his seat thanks to surge in tactical voting from Tory supporters
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3067706/Nick-Clegg-set-WIN-Deputy-PM-course-seat-thanks-surge-tactical-voting-Tory-supporters.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