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

摧毀香港未來 從摧毀香港教育開始

想放假停一下寫正經事都不行,這個政府真的有夠討人厭。

梁振英被爆要求商界不要捐錢給香港的大學,因為學生佔中不愛國。嶺大校董跟學生溝通都引來他不滿。資深土共吳康民預言梁振英會連任。最新又確定李國章獲任命為港大校委會主席。加上廢柴吳得掂做到民怨沸騰都繼續有官做。種種跡象,我都開始相信梁振英會連任了,為了未來六年繼續破壞香港教育,徹底摧毀香港的未來。

任何人都知道教育的重要。要經濟發展和良好管治,一群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民和工作者是須的。香港相對很多中國城市的優勢,是法治、開放、國際化、語文能力等等,這些都需要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來運作。也因此即使親中派將佔中講到天跌下來一樣,佔中期間仍然能股市樓市每一範都繼續升,因為投資者知道,香港的優勢是不會街道被阻幾日就失去的。但教育搞不好,香港沒有人材,優勢也將無法持續,香港就會變成個普通中國城市,玩X完。甚至乎,香港不夠人材嗎?輸入中國專才囉,又得,得左。所以破壞香港教育,肯肯定才是梁振英最惡毒的一招。反正親中派的孩子們都在英國或者美國或者瑞典等等西方先進國家讀書,香港教育做得再差,也只是一般蟻民的事,跟他們不相干。

如果我是元旦遊行的大台,醒目的就應該立即將主題換做「打倒李國章」和「打倒梁振英」,包保立即多起碼一萬人出來。

2015年12月29日

小林幸子X千本桜:老餅歌手咸魚翻生

早幾日NHK公布了今年「紅白」參加名單,62歲演歌歌手小林幸子確定再次出場,並且會唱出動漫歌曲「千本櫻」。小林幸子在日本是家傳戶曉級的老牌歌手,自1979年起連續多年在紅白登場,3年前因「大人的理由」被剔走後,人氣急轉直下。正當大家以為她的演藝生涯快完了,她卻突然轉為攻打年輕人和御宅族市場,藉「老餅歌手唱動漫歌曲」的綽頭絕地大反擊,人氣回升咸魚翻生,今年更成功重返紅白。

小林幸子在日本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她年年都能上紅白這個高收視節目 (雖然近年收視比以前跌了不少,但相對大部份其他節目還是算高的),而且都是帶著超級誇張的服飾 (或者該說舞台裝設)。由於小林幸子=誇張裝扮的形象太深入民心了,甚至成為常用的吐槽哽










具體來說是有多誇張呢?請看下面幾張 cap 圖:


44回=1993年紅白
網民評論:何方妖孽?


47回=1996年紅白
網民評論:冰魔法?


48回=1997年紅白
網民評論:觸手?


52回=2001年紅白
網民評論:分裂術?


58回=2007年紅白
網民評論:光魔法?

如果還是感受不到有多誇張的話,也可以看下面將她跟 Transformer 做比較的惡搞片 (30秒後開始):



而她最震撼的一次紅白登場大概是2009年那一次了:


60回=2009年紅白

由於這個巨型機械人真是太厲害了,網民笑說這根本就是遊戲機的最後大佬 (紅白在除夕夜舉行,的確是某種意義上的「最後」),將影片改成襯上 Final Fantasy 系列打大佬的 BGM,紛紛笑言「根本打不贏」、「隊伍全滅了」、「最終形態太強了」等等。自此小林幸子的「最後大佬」(ラスボス last boss) 外號在網上不脛而走 (其實之前已經有這稱號,但這次紅白真是全日本哄動)。


可是小林幸子在2012年因爆出連串負面新聞,被NHK「和諧」掉不獲邀參加紅白,之後人氣就不斷沉底。正當大家以為這個老牌歌手大概難以翻身之時,她卻突然在日本人氣影片網站 NICONICO 上載歌曲向網民問好。由於此網站的用戶層偏年輕和宅向,這位唱演歌的老餅歌手竟然現身,立即引來關注。其後她更在 NICONICO 的活動上唱出人氣動漫歌曲「千本櫻」(雖然唱腔還是偏演歌風的),更是引發網絡極大迴響:


來看一下她以前唱的演歌的風格,對比超強烈:


2014年8月,她又現身日本最大型宅族活動 Comic Market 宣傳新曲,令她在年輕人和御宅族間的人氣更上一層樓。連串努力終於令她今年成功重返紅白,而且是唱「千本櫻」,各方都很期待她會有何種表現!(今年的紅白也會在 NICONICO 上播放)

主流歌手唱動漫歌曲,或者調轉頭,小林幸子都不是第一個,但她特別在江湖地位特別高,而且不是只有一次或客串性質的,是真的有持續地在經營這一塊 (即使唱來唱去的動漫歌曲都是那幾首)。雖說人氣下跌自然要想辦法挽回,但我想,不是每一個老餅都能踏出這一步的,尤其小林幸子唱了幾十年演歌,又累積了相當成績,更容易固步自封,更難轉型和接受新挑戰,但她還是做到了,年屆花甲仍能開展事業第二春。這種拼搏精神,在日本演藝界也難找可比較的人,再看向香港一些只識食老本的老餅藝人,反差更大,更顯得小林幸子厲害。

最後,最近還有手機遊戲真的將她融入了,youtube 上可以看到相關的串流打機片段,看來她又可以向一個新板塊發展了。




2015年12月27日

閒談一拳超人



*開版圖跟內文無關

最近好像很多人寫文評「一拳超人」,趁放假就跟風寫一些輕鬆一點的東西。其實這套動畫我沒怎麼看,因為劇情看漫畫已經看過了,今季有看的是「阿松」、「點兔」、「傳頌之物II」,還有看了幾集都仍然未分得清的「落第騎士」和「學戰都市」。所以今次評「一拳超人」主要是漫畫的閱後感。

看了幾集之後只有一個字:爽!不會死拖爛拖、太多無謂的回憶和說明、狂拋招式名和擺 pose、過份的跨頁和留白 (*如BLXXCH那類作品),全部敵人都是一拳打完!主角強度也不會破格,上一集是先天高人下一集被新角色秒殺,然後乘機進入練功篇。我這個人很性急,見到奸角就想「怎麼還不解決掉」,現在有個威能全開的主角能將奸角瞬間掃走,正合我意。

可是,爽是爽了,一拳打敗敵人的故事能維持多久呢?沒有拖戲的另一面,就是要有足夠的劇情吸引人看下去,所以「一拳超人」的看點絕對不只於一拳打敗敵人。主角的實力與性格和外貌的反差啦,他跟不同角色的互動啦,對動漫常見劇情的吐槽啦,等等。這些吐槽真是隨便翻一頁都有,如敵人說「這盔甲是用來封印我的力量的」,他只回一句「是嗎」,一堆很型的高手雲集並且說著帥氣對白,突然插入一個像路人的人說「有茶喝嗎」,之類的。

而將讀者從超現實的劇情帶回現實的,還有一樣。再強的主角,打敗再多奸角,還是不懂應付凡人。做英雄做超人,原來要身份講頭銜,要先加入英雄協會。協會的人不相信能一拳打敗強敵,結果評級一直低過實力更弱的人。打怪獸波及到周圍的建築物,會被民眾譴責搞破壞。如果發生在香港,應該還會被說是廢青、破壞法治、搏出名想寫落CV云云。

可是主角是個沒機心的人,不會埋怨這些事情。收到幾廿封投訴信,夾了一封感謝信在其中,就滿足了。知道另一個所謂英雄原來是個靠好運的宅男,不會揭穿。實力只比普通人好一點的熱血單車男也想做英雄,不會取笑。入了英雄協會也不理會所謂的高層。正是這樣的性格,更令人有世外高人的感覺,雖然他還是很在意超市特價的。這些都是「一拳超人」的魅力之一。

最後,我還喜歡主角是靠自己努力練功成功,不是標榜天才或其實是某某高人的兒子。我很怕後者那種設定,好像人才努力也比不上先天優勢似的。而且變成超人的代價是「男人最痛」掉光頭髮,某程度上也是個很真實的設定啦......


2015年12月23日

再談老害:老人民主與財政爆煲

筆者今年5月趁著大阪公投,講過日本有「老害」一說,今次趁退休保障問題,fb上很多人從世代之爭角度看,再談一次「老害」。

(提提大家當時背景:公投的建議是將「大阪府」和「大阪市」兩個架構結合,以節省資源,但民調出現世代之爭,年輕人逾6成支持,年長者逾6成反對,分析認為是顯示年輕人贊成改革,但年長者怕削掉福利。建議最終以些微差距被否決。)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5/05/blog-post_19.html


「老害」定義

用廣東話簡單講,「老害」就是「阻住地球轉」的上一代。根據各種日本網上資料,「老害」的特徵包括:

1. 不肯退下來,不願世代交替
2. 認為自己一定對,拒絕承認時代不同
3. 不肯學習新事物,愛說自己當年怎樣怎樣
4. 一被年輕人反駁就動怒
5. 平時不肯認老,卻很愛倚老賣老和樂於使用老人福利

這些特徵完全就是在說某些資深立法會議員吧......還有,這些心態不見得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有,一些年紀不大但資歷較高,如學校「老鬼」,都會這樣,這些情況則稱為「若年性老害」。而被日本網民提出是「老害」代表人物的包括:

政界:森喜朗、石原慎太郎、村山富市等
藝能界:北島三郎 (已除名)、和田アキ子、黑柳徹子等
動漫界:X崎駿、X野X悠季、X本零士、X橋陽一、X達充......等

(看到前首相森喜朗這個名字呢,就令我想起香港也有位「老害」前領導人很喜歡出來指點江山。老實說,我覺得單憑年齡來評價一個人是不好的,老人不一定就不好,但他們也要讓人看到有確實的能力和貢獻,不是除了個「前xx」的銜頭就甚麼都沒有。一個十年前執政時已經 proven 是個 failure,連北京都看不下去要炒掉的人,憑甚麼出來指指點點?還未計他那堆繼續為禍香港的前下屬。我想很多人見到他們,都是想「好心你地過主啦」。)

老人民主與財政爆煲

日本有論者認為隨著老人選票越多,老人福利只會有增無減,「老人民主」勢將造成龐大財政問題。我又找了一找相關資料,原來日本財政部網頁有英文資料是講人口老化跟財政的關係,大家也可以看:

http://www.mof.go.jp/english/gallery/201401e.htm

其中一組圖表顯示,2014年政府收入低於開支,預算有43%靠發債支持,而政府支出中,又有24%是用於支付國債利息。即是說,這是一個債務造成更多債務的惡性循環:本身用於政府運作和福利的開支過高,入不敷支需要借錢,借錢又要支付利息,造成更大的開支,結果不斷堆積下去,國債越來越多。眾所周知,日本國債已經相當於GDP的超過200%,是比所謂「歐豬」國更高。日本經濟疲弱,人口老化持續,工作人口下降,需供養的老人則上升,加上國債持續累積,如何令政府收入變回高過開支,我還真看不到出路。

事實上,類似問題不只日本,所謂「歐豬」國多數都是因為過於寬裕的福利加上人口老化,政府不斷入不敷支,造成國債越滾越大。於是又有論者認為,有需要限制老人的投票權。我們可從兩個角度入手。

一,經濟角度。老人退休後多數都不用再交稅,政府財政負擔不會轉嫁到他們身上,對增加福利會持開放態度。按同樣邏輯,需要納稅的青年人和中年人則有誘因確保政府財政穩健,因為政府支出和國債是要由他們支付。隨著人口老化,老人不斷增加,青中年人減少,政客當然亦會提高福利爭取老人選票,令政府財政不斷惡化,最終由下一代埋單。所以,為確保社會平衡,我們應該限制那些無須納稅、依賴福利的老人的投票權。

二,權利角度。將老人選民剔除,聽起來是違反人權,實際上卻未必。其實任何國家都有一個相當大的組別的國民是沒有投票權和參政權的,那就是未成年人士。原因,多是說他們不夠知識,缺乏判斷能力,須依賴他人生活,容易受人影響等等。而即使成年了,很多國家都不會容許精神病人有投票權和參政權。那為何我們不可按同樣理由,限制那些失去行為能力或自我照顧能力的老人的投票權呢?

香港老害之搬龍門

既然老人愛批評年輕人「冇經濟貢獻」、「冇納稅」、「唔識政治」、「被政客利用」,「廢青」沒資格有政治權利,那按同樣邏輯,一些「冇經濟貢獻」、「冇納稅」、「唔識政治」、「被政客利用」的「廢老」也不應該有政治權利囉,不是嗎?

講回香港。在我來說,政府現在盈餘這麼多,要做多一點改善老人福利和服務應該是可以的,畢竟有時有些新聞,像之前的老人院要老人赤裸等候洗澡,真的駭人聽聞。但我只覺得政府一時說措施只能「幫最有需要的人」,一時又說要「敬老」,我真不知道標準在哪。例如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這邊廂說全民退保沒有資產審查,不論貧富都派,是「對下一代不公義」,但另一邊廂生果金和2元交通優惠都是沒有資產審查的,又繼續派。例如,我爸收入明明高過我 (退休金+有一個單位收租),他搭車到新界再轉車返大陸打 golf,頭半程都只是收2元 (順帶一提我家在港島),我就過海見朋友來回已經廿幾三十元。

其他不明白標準的例子還有,林鄭一方面很重視全民退保是否「對下一代不公義」,但另一方面對於遺下假普選和功能組別這些不公義的制度給下一代,她又沒所謂。又,既然林鄭這麼關心周永新教授所列出的數字是否「專業」,是否也應該關心一下,政府財政預算年年估錯幾百億,是否夠「專業」去推算50年後的預算呢?

2015年12月22日

關於選舉的新聞用字......

「變天」

不知為何,香港的傳媒很喜歡用「變天」這兩隻字,只要選舉換人就會叫變天,可能因為擺這個字入標題很吸睛 (eye-catching)。但是,有些國家是4年選一次,假設每次都換人,那100年內不就變25次天?一年幾廿個國家選舉,假設全部都換人,不就隨時隔個禮拜就變一次天?這個變天都幾便宜囉。

「勝出」

傳媒需要盡快為選舉下總結,所以最高票或最多議席的那一個黨往往會被稱為勝出。在較多人關注的地方,如英國、美國、法國、日本、台灣,他們的選舉都會產生一個得到過半票的總統或過半議席的政黨,說某方「勝出」是可以理解。但使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往往沒有政黨能夠過半,選後誰會執政是看你能否拉攏到其他政黨合作,這麼快就說某黨「勝出」和「落敗」其實很容易之後就被打臉。現時不少歐洲國家的首相或總理都是來自第二大黨,甚至第三大黨。

「造王者」

一些選舉分析又愛說某黨是夾在中間的「造王者」(king-maker)。可是,至少據我的理解,一個黨應該是有能力決定另外哪一個黨能夠執政,才算是「造王」。如果現在有兩個大黨都差一點點就過半,夾在中間的政黨投向哪一方都能令該方執政,那就是叫價力最大的造王者。如果該中間黨只能令其中一方執政,那他的造王能力已經大打折扣。而如果該黨無論投向哪一方都無法令該方執政,在我來說,我不會叫他造王者。

我們來看看三組情況:

Swedish election 2014
left-wing coalition (SocDem + Green + Left) 113 + 25 + 21 = 159
right-wing coalition (moderate + centre + liberal + christian) 84 + 22 + 19 + 16 = 141
far-right (Sweden democrats) 49
total 349 / majority = 175

左翼或右翼聯盟都差一點才過半,極右瑞典民主黨投向任何一方都能使該方過半,是最正宗的造王者。

UK election 2010
Conservative 306
Labour 258
LibDem 57
DUP 8
SNP 6
SinnFein 5
Plaid Cymru 3
SLDP 3
Others 4
Total 650 / majority = 326

自民黨的57席跟保守黨合作可過半,但跟工黨合作就仍然差11席,所以實際上自民黨是難以選擇跟後者合作的。

Spanish election 2015
PP 123
PSOE 90
Podemos 69
Ciudadanos 40
ERC 9
DiL 8
EAJ-PNV 6
Others 5
Total 350 / majority = 176

Podemos 支持 PP 可以達到過半,但他的建黨目標就是要踢走 PP,不可能跟 PP 合作,而他跟 PSOE 合作又不夠過半,所以 Podemos 實際上的議價能力是相當微妙的。這樣能否稱作「造王」呢?

「向左」「向右」

英國和美國都是兩黨制,不是左派勝就是右派勝,所以英文傳媒愛以 swing to left / right 或 turn left / right 形容選舉結果,但有時 swing 向哪邊有點難講。例如上面列出的西班牙選舉,右派政黨即 PP 和 Ciudadanos 議席下降,左派政黨即 PSOE 和 Podemos 上升,傳媒理所當然地形容為「向左走」,但左派的議席並未過半,甚至其實比右派少一點點,所以我覺得能否稱為「向左走」是有些微妙。當日傳媒說上面列出的瑞典選舉結果是「向左走」就更有問題,但這裡就不詳說了。

以上的問題不只是本地傳媒,國際傳媒也會這樣。事實上很多本地傳媒,甚至一些自稱很有國際視野的網媒,都是翻譯國際傳媒的報導,所以後者一犯,前者又跟著犯,國際媒體並不等於一定對。例如我昨天看到有篇說西班牙選制是「對傳統政黨有利」favours traditional parties,但較準確的說法應是「對大黨有利」favours large parties,即得票高的政黨會取得特別多的議席,得票低的政黨會取得低於得票率的議席。例如以西班牙共產黨為主的「聯合左翼」United Left,參加了幾十年選舉,該算是傳統政黨了吧,都是取得很少議席,今屆更慘到只剩2席 (0.6%議席),儘管他有3.7%票 (按比例應有13席)。

2015年12月19日

香港有種宗教叫「溝通教」

香港有種宗教叫「溝通教」。信眾都相信世間一切問題是「溝通不足」引起,只要「溝通」了,一切問題可以解決。所以反對23條,叫你跟中央溝通;政改佔中,叫你跟中央溝通;年輕人反中,叫你認識祖國;總之有溝通就一切問題解決。

這些信眾似乎不明白,世界上有些利益和立場上的矛盾是根本性的,不可能靠溝通靠認識對方就解決了。例如,美國佬和IS,靠溝通就解決到?蔣介石和毛澤東?張伯倫和希特拉?

溝通能解決問題,方法有兩種。一是雙方對對方立場有誤解,溝通後原來立場沒矛盾的,那當然OK了。

但有時溝通後,發覺真的沒誤解,你和我的立場真的有矛盾,可以怎樣?那就唯有雙方各退一步,找到辦法是雙方利益都能被照顧到的。但這種讓步要是雙方都肯做。當一方勢強一方勢弱,強勢方單方面要弱勢方讓步,那不叫溝通,那叫脅迫。

當然也有時候是雙方差距太大,讓步了也無交接點,那就沒辦法了。我要民主你要獨裁,我要上網你要長城,可以點呀。

講到單方面讓步這點嘛,香港「溝通教」信眾的另一特點是,他們要求的溝通往往是單向的,從來都是港人溝通認識中央,不會有中央溝通認識港人。他們不會叫中央認識港人為何怕23條,港人為何不滿831決定和白皮書,年輕人明明是回歸後出生卻更喜歡港英和反感中國。同樣地,信眾每次都是要求港人讓步,不會叫中央讓步。

港人的訴求,過去十幾年已經向中央表達過好多次,但你 whatsapp 十幾廿鳩次,對方都已讀不回,仲溝乜鬼呀?

------

事緣早幾日董生又出來叫年輕人認識祖國,真是「人肉錄音機」都不足以形容的舊調重彈。他出來之前,同事才跟我講起「董生又出黎,有冇得做呀?」我說「你唔好咁高期望。」果然董生又是講廢話,第二天都沒甚麼人報導,可見全行都知市民對他是零興趣。如果不是大家認為他跟中央熟,要比面他,甚麼團結基金大概會跟「民主阿婆」陳方安生的座談會一樣,零人出席。

------

btw,轉頭又在 fb 見到,一班北上的廠佬賣廣告說生意蝕本了,要中央打救。不是說北上發展是「肥豬肉」包發達?泛珠三角?十二五規劃?CEPA?滬港通乜乜通?一帶一路?廢青一上去就變才俊?怎麼有人會蝕本的?那不是廢過廢青嗎?

2015年12月17日

巴黎恐襲後須做的應對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93703


巴黎恐襲發生已一個月,在新聞天天都多的這個年代,恐怕有些人已開始淡忘,但要應對歐洲不斷上升的恐襲威脅,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今次我就分開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看。

對內,法國和整個歐盟都必須加強監控和保安措施。恐襲後,不少網民直覺是跟近月大量難民湧入歐洲有關,應該停止接收難民。但看回當局已確定身份的施襲者,大都是持法國或比利時護照的穆斯林移民或移民後代,甚至是早就在當局的監控名單上。早前的其他恐襲,如查理周刊事件,他們的施襲者也是法國公民。所以現在歐洲面對的恐襲威脅,主要來自當地土生土長,變得激進和極端的穆斯林,停收難民根本不是對症下藥。

加強監控和保安措施更能減低恐襲威脅。上段提過,施襲者中有好幾個是在法國當局的監控名單上,也就是說當局是有能力辨識哪些國民是有危險的,但他們跟進措施不足,以致這樣有組織的行動都未能及早警覺。還有,名字在法國的名單上,卻未必在其他歐盟國家的名單上,恐怖份子於是能利用歐盟內部不設邊防的特點乘虛而入。報道指,比利時、德國、西班牙、希臘等都可能是施襲者曾經藏身的地點。這突顯歐盟各國之間缺乏協調和情報共享,變成無掩雞籠,他們必須加強合作。

有些人聚焦所謂法國模式,即法國對待穆斯林移民政策失敗,導致他們又窮、又沒工作、信仰被限制、被歧視等,於是變成恐怖份子。法國對待移民的政策當然有改善空間,但是否改善了就不會有恐怖份子呢?難說,因為今次施襲者中,也有人是中產家庭出生,或者有大學學歷和有正當工作,不見得都是社會底下層,還有些被形容為對伊斯蘭教並不熱衷,或認識只是很片面。所以除了穆斯林移民這一點外,施襲者的背景其實並非一致。

根據一些智庫估算,法國有超過一千名國民去了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是所有歐盟國家中最高,但這源於法國本身的穆斯林人口也很大。如果除以人口,比例上最多國民去了伊斯蘭國的其實是比利時、丹麥和瑞典,於是又有人討論比利時模式或瑞典模式是出了問題。其實每個國家的移民政策都有問題,可移民政策是需要長時間去改變的,加強監控和保安會更快見效減低恐襲風險。

對外,各國必須調整其對伊斯蘭國和敘利亞的策略。施襲者和伊斯蘭國喊的口號,很容易令人產生這是一場西方 vs 穆斯林的鬥爭的錯覺。但我說是錯覺。看回空襲伊斯蘭國的國家的名單,除了美英法俄等西方國家,土耳其、沙特、約旦等穆斯林國家都有參與,而在地面上跟伊斯蘭國作戰的,不論是伊拉克軍、敘利亞軍、庫爾德族等,全都是穆斯林。根本在伊斯蘭國之亂中喪生的人,還有跟伊斯蘭國打得最激烈的人,大都是穆斯林。如果陷入了西方 vs 穆斯林的想法,將無法客觀分析整件事,因為打擊伊斯蘭國,也需要跟穆斯林國家合作,單靠西方空襲是一定不足夠的。

伊斯蘭國絕對需要被消滅。他無視國際規例,濫殺人質、屠殺平民、炸毀古蹟等,不只是個危險,直頭是文明社會的敵人。可這又不代表他們是瘋子,他們懂得利用西方科技 (互聯網) 搞宣傳招徠士兵,戰鬥有策略和部署,也知道要搶奪財政資源 (石油)。正因如此,他們才麻煩,早就應該斬草除根。有些西方人認為打他會引來報復,反對攻打伊斯蘭國,但這實在太天真,誰說不打他他就不會搞你?

其實伊斯蘭國的國力比起對付他的聯軍,是弱很多的,但各方有不同考慮和目標,想趁機支持或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不同勢力,沒有將伊斯蘭國視為首要打擊目標,才令伊斯蘭國得以坐大。對美英法和沙特一方來說,支持敘利亞革命軍推倒巴沙爾總統是首要目標,但對俄羅斯和伊朗一方來說,則保住巴沙爾和除掉革命軍才是首要目標。雙方必須調整目標,同意不再將推倒或保住巴沙爾放在首位,或至少暫時停火,才有可能合作解決伊斯蘭國。巴黎恐襲和俄國客機墜毀後,兩陣營本來有機會走近,但土耳其打下俄國戰機,又令雙方走遠,解決敘利亞局勢暫時還未有曙光。

不要陷入西方 vs 穆斯林的迷思,還為了避免這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如果更多西方人這樣想而排擠國內的穆斯林,或者更多中東的穆斯林這樣想而仇視西方,只會造成惡性循環不能自拔,也正中搞事者如伊斯蘭國下懷。現在美國、法國、瑞典等地的極右政黨支持度都在上升,奧地利和荷蘭的民調更顯示極右政黨更已成支持度最高者。主流政客必須對極右冒起保持警惕,以實際行動盡快減低恐襲威脅和剿滅伊斯蘭國,恢復民眾信心,避免西方 vs 穆斯林從迷思變成現實。

墨西哥特色一黨獨裁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90481


日前曾主席寫了篇文,提到墨西哥大使跟他講,該國不准總統連任以防止獨裁和民粹,很多傳媒關心文章是否諷刺有意連任的梁特首。但筆者作為讀政治學的人,又碰巧 sit 過幾堂拉美政治,比較想講回墨西哥政治本身。事實是,即使國有這個限制,仍然長年是一黨獨裁國家,時間比中共統治中國還要久。因長期無人能動搖其地位,墨西哥的萬年執政黨PRI還被稱為 La dictadura perfecta「無敵獨裁者」

墨國不准總統連任是因19世紀獨裁者Porfirio Díaz而生。Porfirio Díaz是個軍事強人,自1884年起連任多屆墨國總統,直到1910年爆發革命將他推下台。之後10年,墨西哥處於內戰,至1920年另一位軍事強人 Álvaro Obregón 平定天下。雖然Álvaro Obregón不能連任總統,之後的墨國總統都由同一派系的人出任,他們在1929年成立了PNR國家革命黨,PNR又在1938年改名PRM墨西哥革命黨,PRM又在1946年改名PRI革命制度黨。即使總統不能連任,每6年會換一次人,他們都是同一黨派的人,外界都視墨國為一黨獨裁國家,就好像人們不會因為中共會換人就說它不是獨裁。

一個政黨不斷勝出選舉,未必就是獨裁,但PRI的統治是以限制自由、鎮壓異己聞名,絕對是獨裁。最有名的是1968年墨西哥城奧運,當年墨西哥的大學生趁國際媒體來到,上街示威要求改革,政府卻開槍鎮壓,造成過百人死,通稱Tlatelolco大屠殺 (現在又稱墨西哥版天安門),Tlatelolco是事發的墨西哥城地段。另一次是1988年的總統選舉,事前民調指反對派候選人支持度完勝,選舉當日政府卻在票站關門後突然說電腦系統故障,直接宣布PRI勝出,之後更銷毀所有選票讓死無對證,作弊作到出晒面。

PRI能統治墨西哥這麼久,除了打壓異見和選舉作弊,還有其他方式鞏固政權。一是它有一定政績。墨國因一黨獨裁,政局比很國家穩定,加上它沒被二戰影響,反而從中發戰爭財 (墨國是產油國),後來跟美蘇都維持較平衡的關係,墨國經濟連續幾十年長期增長,亦令政府有資源派福利收買人心。二是它以意識形態和愛國主義爭取支持,強調自己是革命的繼承者和國家的守護者,沒有PRI沒有新墨西哥,黨旗和國旗的設計也很似三是它統戰了不同社會階層,不論是商人、工會、農民等,在黨內都有派系反映他們的利益,相對的想在政商界上位就一定要加入PRI,更加強了黨對社會的控制。為了維持墨國有普選,PRI有民意授權的假象,反對派仍被允許生存,能夠參選總統和議員,儘管注定不能贏。

這也造就一種微妙的政治生態。墨國總統有很大權力,但他不能連任,是個只限6年的獨裁者,離任後就輪到新的獨裁者上台,舊的那位立即失去所有權力。於是他們會為退休謀後路,以防被清算,例如他們既要滿足黨內不同派系要求,又要想辦法四處安插些「粉」,並且確保黨和自己的「粉」可在下屆選舉勝出。即使他們可直接在選舉作弊,都會盡量減低這個需要。所以他們一方面是個獨裁者,一方面又充滿危機感和要考慮民望,有麻煩時可以變得很民粹,以國有化一堆企業或者派錢來轉移視線。

類似的情況現時也能在其他拉美國家看到,如委內瑞拉的查韋斯和馬杜羅,他們被指搞獨裁,打壓反對派,但又需要大搞民粹政策派福利爭取支持,其他像阿根廷和厄瓜多爾的總統也是很多民粹政策。雖然很多拉美國家都有總統連任限制,但不見得就能減少獨裁和民粹,或是提高管治質素。

PRI到2000年首次在選舉中落敗。為何「無敵獨裁者」也會輸呢?這是多年弊病累積下來。PRI趁經濟好和油價高大派福利,1982年油價大跌就立即陷入財困,要宣布賴債和削減福利,引發社會各界不滿,黨內左派更脫黨參選,令1988年選舉要靠作弊才贏到,黨的聲望大挫。其後經濟好轉,PRI在1994年再次勝選,數個月後卻突然爆出經濟崩潰危機。原來政府早就發覺經濟開始轉差,卻因選舉臨近秘而不宣,到勝選後就讓貨幣貶值,引發大混亂,幣值越貶越急,通脹爆升,外資撤走,經濟面臨崩潰,需要美國和IMF貸款支持。至此,PRI的聲望跌至谷底,終在2000年的選舉中落敗。

現實是所謂「無敵獨裁者」根本不存在,之前幾十年經濟再好,都有可能突然逆轉,處理不好的話就會失去民心,又或者因黨內分贓不勻失去向心力。墨西哥比較特別的是他一直有舉行多黨選舉 (雖然長年都是受操控的),讓人民有一個趕獨裁者下台的機制,權力可和平交替。但在一些完全獨裁,沒有選舉的地方,人民想要趕走獨裁者就可能要靠上街甚至革命了。

最後,2000年之後的兩位非PRI總統都未有特別好的表現,治安和貪腐問題更持續惡化,令PRI在2012年大選捲土重來奪回總統寶座,現任墨國總統 Enrique Peña Nieto 就是PRI黨員。外界一般都不再將現時的墨西哥列為獨裁國家。

2015年12月15日

好正、好靚、真係好正

教育局長吳克儉,為了去日本旅行沒去立法會公聽會,回港之後又為了跟學生分享旅遊心得沒出席委員會會議,我看他應該轉做旅遊局長才是。然後,我和同事講起在報紙看到吳克儉這樣形容日本之旅:

「東京有兩個公園好靚,呢個時候去都好靚,嗰晚我去呢,個湖邊好靚,夜晚睇星好靚,啲紅葉影咗啲燈好唔同,好值得去」

「食嘢好正、真係好正」「我有一次去新宿食咗個放題,好正,任食。」

「上次買咗六本雜誌」「你會覺得好有趣、好刺激」

「我去到,喺車裏面望住啲着制服嘅學生,初時唔係好方便,因為語言,但我慢慢講,佢哋就聽得到啲,有時我用動作去表達,用body language」

一連串的「好靚」「好正」「雜誌...好刺激」「望住啲着制服嘅學生...用body language」「真係好正」不禁令我想起在日本的車站很常見的廣告:


另一件想起的事,是他之前說一個月看30本書,看來他連那些「好有趣、好刺激」的日本雜誌都計算在內,難怪看到這麼多本。

話說我也在日本買過一些不太看得懂的書,今次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本,在京都文化博物館的「大関ヶ原展」中買到,日本戰國時代名將後人的訪問錄


內容一例:德川家宗家+御三家當主訪問


內容一例:德川家康、武田信玄、長宗我部元親、真田幸村後人訪問


剛巧明年的NHK大河劇是真田幸村做主角呢......


第二本,貓貓寫真集


內容一例:全都是貓貓的照片

非常治療系的一本書,好正、好靚、真係好正

是真的無須懂得日文也可以看


第三本 (?),Animate 見到的四葉妹妹日曆


內容一例:每個日子都有不同的圖像


第四本,名為「日本人的RANKING」,列出各種奇怪統計的書。

封面列出的是「大家最討厭的口頭禪」,第一位是「吓?」


內容一例:「下流梗地方名」排名。就是名字令人聯想到性器官的地方名......

「掉了金玉的谷」、「珍小島」、「玉袋」、「巨根橋」、「朝立」是男性器

「漫湖」、「乳頭」、「萬古川」等是女性器

ps「乳頭」可是個有名個溫泉區喔 (乳頭溫泉鄉)

第一位是「女體入口」。據介紹是一個叫「女體」的地點的入口處的巴士站......


在 google 隨便一查就有這麼多照片,似乎真的很有名? orz

看完有沒有覺得「好有趣、好刺激」呢?

最後送上一些上個月去日本旅行的照片......


上高地


上高地


黑部峽谷


大德寺


源光庵


光悅寺


京都國立博物館幻燈表演


京都國立博物館幻燈表演


京都國立博物館幻燈表演


京都國立博物館幻燈表演


京都國立博物館幻燈表演

正是「京都有個公園好靚,呢個時候去都好靚,嗰晚我去呢,夜晚睇幻燈表演好靚,影咗啲燈好唔同,好值得去」「你會覺得好有趣、好刺激」「好正、好靚、真係好正」

2015年12月13日

如果香港GDP真的有中國20%...

「董建華......指香港佔國家GDP已由回歸時的20%,跌至今日僅佔3%,若日後進一步下跌,香港人應思考香港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429/53685665

早兩日的「誰令香港GDP落後大陸」似乎引起不少人留意。今天試試轉個角度看。董建華和建制派這麼關注香港GDP不再佔中國的20%,那麼,假設香港今時今日的GDP真的有中國20%,會是怎樣的局面呢?

首先,同樣根據上次引用的IMF數據,中國2015年GDP預計是19509.98*,它的20%就是3901.99,是香港現時GDP的414.48的9.4倍。

*本文所有 GDP 數據均是 based on PPP valuation, Current international dollar, in Billions, from IMF 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5/02/weodata/index.aspx

3901.99是幾多呢?用另一個比較法,香港會變成世界第5大經濟體,排在中美印日之後,高於德俄英法等國,成功「超英趕美」富可敵國,獨立都不是問題呀。

預計2015年10大經濟體
China 19509.98
US 17968.19
India 8027.03
Japan 4842.39
Germany 3842.00
Russia 3473.78
Brazil 3207.86
Indonesia 2838.64
UK 2659.72
France 2646.94

人均GDP方面呢?那當然也是會升9.4倍啦,這麼一來香港人均GDP就會是532877.91,是現時排第一的卡塔爾的4倍,排第二的盧森堡的5.3倍,排第三的新加坡的6.3倍。順帶一提中國的人均GDP是14189.52,香港會變成他的36.9倍。(再順帶一提,現時香港人均GDP已經是世界第9高,已經「超英趕美」,更加是中國的4倍。)

預計2015年10大最高人均GDP經濟體
Qatar 133039.59
Luxembourg 100778.53
Singapore 84900.80
Brunei 78475.63
Kuwait 70258.71
United Arab Emirates 66996.66
Norway 67671.35
Switzerland 58598.33
HK 56689.14
US 55904.29

好了。如果董建華和建制派有任何建議是可以讓香港GDP升9.4倍,成為超越德俄英法的超級強國,人均GDP高過卡塔爾和阿聯酋等中東產油國N倍,我絕對樂意洗耳恭聽。可是相信都不外乎是結束廢青佔中 (已做)、禁止踢geep趕客、停止泛民拉布、發展郊野公園、建設三跑、年青人北上、大陸專才南下、深港通乜乜通、23條立法、普教中之類。以上列出了10項建議,假設做齊了可以讓香港GDP升9倍,即是每做一樣可以讓香港GDP升幾乎1倍,你信唔信?

我又想,我們是否也可以試試將「董建華......指XX佔中國GDP已由YY時的N%,跌至今日僅佔M%......XX人應思考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這個邏輯套入其他國家,看看哪些國家是需要反思他們的存在意義的呢?以下是一些無特別理由而選出來的國家,在1980年和2015年的GDP數字:

country
GDP in 1980
Ratio to CN
GDP 2015 est.
Ratio to CN
CN
305.226
--
19509.983
--
Brazil
572.138
187%
3207.861
16.4%
France
578.363
189%
2646.948
13.6%
HK
34.503
11.3%
414.481
2.1%
India
386.157
126%
8027.031
41.1%
Japan
996.752
326%
4842.395
24.8%
Korea
83.261
27.3%
1849.398
9.5%
Singapore
21.352
7.0%
468.909
2.4%
UK
490.517
161%
2659.728
13.6%
US
2862.475
938%
17968.195
92.1%

「董建華......指印度佔中國GDP已由1980年時的126%,跌至今日僅佔41%......印度人應思考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

「董建華......指日本佔中國GDP已由1980年時的326%,跌至今日僅佔25%......日本人應思考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

「董建華......指新加坡佔中國GDP已由1980年時的7%,跌至今日僅2%......新加坡人應思考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

「董建華......指英國佔中國GDP已由1980年時的161%,跌至今日僅佔14%......英國人應思考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

「董建華......指美國佔中國GDP已由1980年時的938%,跌至今日僅佔92%......美國人應思考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

2015年12月11日

誰令香港GDP落後大陸?

原本正在寫杜葉錫恩,但中途寫到一個 point,想查證一下。建制派和上一代,常常說香港經濟停滯不前,以前香港GDP對比中國有幾多,現在跌至3%,都是廢青佔中、踢geep趕客、港獨狂潮、泛民拉布、不肯發展郊野公園......等等造成,遲些中國就不用再理你個沒經濟實力的香港了。

例:「董建華......指香港佔國家GDP已由回歸時的20%,跌至今日僅佔3%,若日後進一步下跌,香港人應思考香港對中央來說有何存在意義。」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429/53685665

但我就不明白了,這些現象都是近兩三年才出現的,難道廢青和泛民在兩三年內就能搞垮香港經濟這麼厲害?還有,這班年青人都未加入社會,經濟數據轉差不是應該是已經進入社會的人,ie 建制派和上一代造成的嗎?建制派和上一代對香港的經濟貢獻又如何呢?是否聽他們話香港GDP就會追上大陸?

於是我去查了一下 IMF的中港 GDP 數字,最右一行是香港GDP對中國GDP的比例。


year
CN GDP 
(PPP)*
CN GDP 
as % of world
HK GDP 
(PPP)*
HK GDP 
as % of world
HK GDP / 
CN GDP
1980
305.226
2.350
34.503
0.266
11.3%
1985
654.628
3.408
58.725
0.306
8.97%
1990
1115.277
4.149
99.455
0.370
8.92%
1995
2,244.574
5.974
145.237
0.387
6.47%
1997
2,789.858
6.625
164.823
0.391
5.91%
2000
3,684.987
7.498
179.706
0.366
4.88%
2005
6,593.046
9.858
248.256
0.371
3.77%
2008
10,031.743
13.291
306.354
0.377
3.05%
2012
15,154.322
15.352
366.846
0.372
2.42%
2015 est.
19,509.983
17.241
414.481
0.366
2.12%
2017 est.
22,632.462
18.089
450.256
0.360
1.99%

*GDP based on PPP valuation, current international dollar, billions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5/02/weodata/index.aspx


在1980年,香港GDP對比大陸其實已經是11.3%,到1990年有8.92%,1997年回歸時更只有5.91%,即香港GDP增速落後大陸其實廿幾三廿年前已經開始出現,更加不知道董建華說的「回歸時20%」是從何而來。話雖如此,單看香港GDP實數和佔全球比例,依然是上升的,所以香港經濟整體上仍然可說是有進步的。

再對比1997至2005年,即董建華任內,港中GDP比例從5.91%進一步跌至3.77%,即董建華說的「跌至3%」,其實是在他自己任內發生的。而雖然GDP實數上升約50%,佔全球比例仍從0.391%跌至0.371%,即董建華任內香港經濟在比例上是大幅落後於外圍了。

再對比2005至2012年,即曾蔭權任內,港中GDP比例從3.77%進一步收窄至2.42%,GDP實數上升48%,香港GDP佔全球則從0.371%微升至0.372%,即雖然曾蔭權任內香港經濟仍是落後大陸,但對比外圍仍能力保不失。

但再對比2012年和2017年的推算數字,港中GDP比例將跌穿2%至1.99%,GDP實數僅升23%,香港GDP佔全球亦會從0.372%跌至0.360%,再次落後外圍。

這說明甚麼呢?我覺得我們至少可以肯定的說,香港經濟發展落後於人的時期,正是董建華和梁振英的任期。至於有何因果關係 (causal relationship),是關廢青佔中、踢geep趕客、港獨狂潮、泛民拉布、不肯發展郊野公園......事,還是董建華和梁振英無能,搞到香港烏煙瘴氣事,就大家自己參詳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