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民望長期高於CY
我們再看看港大的民調。在一月初,CY的民望是48.9分,而林鄭的民望是63.4分,差距14.5分,都算幾大。過去半年,CY民望的 range 是46.0至56.5分,而林鄭是58.1至64.0分。林鄭去到最低分,仍然比CY的最高分高,波幅也小得多。
為何林鄭明明是「阿二」民望卻好得多?個人認為至少有三大主因。
為何林鄭明明是「阿二」民望卻好得多?個人認為至少有三大主因。
一,底子沒CY那麼「花」。CY從年輕時起就積極投身愛國活動,又獲提拔參加中英談判和回歸相關事務,說他不是中共的人真是沒人信,現在CY仍被泛民主派質疑誠信問題及黨員問題。早前劉夢熊大講「敵我矛盾」,更加令外界相信CY跟多個界別不和。林鄭則是公務員出身,總是中立一些。
二,CY有不少包袱,是他競選時積下來的。例如到處承諾會處理(更多時候是承諾會研究)某些議題,令他現在被質疑沒能兌現競選承諾,得失了一批前支持者。他當黑馬從後來居上,擊敗了外間認為是中央欽點人選的唐唐,又常常情不自禁使出「語言藝術」,都予人一種不擇手段,城府極深的感覺。林鄭沒有競選承諾,或選舉期間得罪人的包袱,與傳媒對答也基本上算得體。
三,CY跟林鄭都是精明人,會「走精面」,但走的方式卻不同。林鄭雖然被稱為「好打得」,但很少凡事一馬當先衝出來,比較多是充當一種負責「執二攤」的角色,待事情已發酵到一定程度,才出手回應,而且每每都能提出實質的應對方案,予人一種「少說話多做事」的印象。相反CY競選時講得太多自己是務實有為,現在卻總是研究完又研究,又愛一日到黑迴避問題,自己不對記者講實際措施,只愛在網誌上談自己做了幾多事情,就難以令市民覺得他真的是實幹型人物。
美國希拉莉:不要糾纏黨派之爭
我們可以再看看兩個外國例子。一位是最近卸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莉,他的民望也比總統奧巴馬為高。
奧巴馬在過去四年,由於國內分化嚴重,又要處理一系列棘手問題,無論是增稅減稅、打擊大商家、醫療改革、同性戀權益等多方面,都與反對派連番惡鬥,令反對者更反對他。他與反對派糾纏,又令施政舉步為艱,與競選時大講「hope」或「yes we can」的願景差天共地,令原本的支持者由希望變成失望。結果就是兩面都不討好。要不是羅姆尼比他更不討好,以他單薄的政績,要連任本來有一定難度。
Hilary Rodham Clinton US secretary of state 2009-2013 |
相反希拉莉的工作是搞外交,與國內政治爭議扯不上關係,避開了一個個地雷,可以全身而退。當然,單是避地雷是不夠,否則當隱形人也能民望高,他還要本身工作也有一定成果。雖然希拉莉任內美國外交並無大突破或大亮點,但至少周遊列國表現得體,能一顯美國強國風範,令國內外都一致認為他稱職。兩者比較之下,令希拉莉民望高於奧巴馬,現在不少人更揣測希拉莉可以乘高民望參選下屆總統選舉。
法國菲永:民望蓋主也換不走
Francois Fillon Prime Minister of France 2007-2012 |
薩爾科齊給人的印象,都是口沒遮攔愛罵人,娶了一個比自己高的美女模特兒老婆,常常自誇有多厲害等等。相反菲永則低調得多,只負責執行政務,法國人普遍都認為菲永靠為嚴謹和可靠,以至他民望較高,雖然在法國以外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外界一度傳出薩爾科齊怕菲永功高蓋主要撤換他,但因為擔心換人後民眾更加反感,薩爾科齊最終也沒換掉菲永,讓他可以順利完成5年任期。
CY難換走林鄭
避免爭議事項及不要糾纏於黨派之爭,加上適時跳出來表現一下,是保持高民望的好方法。放遠一點看,這個原則其實不限於政客,一些社會名流,甚至王公貴族,都可以靠這樣維持地位。例如英女王,平日不會談政策,只在有需要時參加活動或發表一些演說,表現出一種高貴莊嚴的氣質,更顯示出她跟那些在國會吵吵鬧鬧的政客不同。CY講「香港營」,本來也有這種打算,他也沒加入香港任何一個政黨。可是黨籍並非決定性,由於背景問題跟實際表現,其他人始終很難相信CY是會促進黨派合作 (bipartisanship) 的人。
另一方面,雖然林鄭現時開始有功高蓋主之勢,CY卻不能換掉她。現時CY對政府內部運作仍不純熟,政府很多高層統籌工作,甚至不少實務如奶粉都是由林鄭負責,要找其他可信任又有能力的人擔任政務司,根本是不可能。而且別忘了CY連其他官職也找不到稱職的人做,搞到林鄭要身兼教育局局長、發展局局長等多個職位。換了林鄭一人,政府上下都不知道要找幾多個人來頂替。CY現時亦根本沒一個好的理由換走她。阿二民望勝過老大的現象,相信還要維持一段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