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針對國際外交的分析都將重點放在各國間的表面利益上 (這種取態稱為 realism), 但我們不可忘了很多時候國內政治形勢也會影響到外交政策. 今次就看看歐美各國對利比亞的取態怎樣跟他們的國內政治形勢有關.
美國: 奧巴馬現時已經因為阿富汗和伊拉克而搞到焦頭爛額, 民意普遍都對再打新一場仗不感興趣. 特別是再打仗又會增加政府開支, 而這一點在現時的美國可說是個禁忌話題. 所以奧巴馬政府一路在強調今次決定是依從聯合國的主流意見, 而且到目前為止也還未調動大量軍力前往地中海, 希望靠英法等其他盟友先出手可以減輕對美國自己的負擔.
英國: 利比亞靠近歐洲, 卡達菲又曾策動恐怖襲擊, 可說是英國民眾眼中的大壞蛋, 今次攻打他可說是帶著大義名份. 加上英國人一直都幻想著自己還是世界一級列強, 死不認自己其實已經是二流國家, 今次打仗又可乘機彰顯一下"國威". 而且, 別忘了卡梅倫的政府在上台以來一直因為改革政策不受歡迎而民望逐步下跌. 今次攻打利比亞可能有轉移人民視線的成份. 當年戴卓爾夫人上台初期也是因為改革太快而被批評, 但一個福克蘭群島勝仗就令形勢逆轉.
法國: 法國跟北非只是一海之隔, 歷史上一向都視北非為其勢力範圍. 但儘管如此, 法國在今次中東人民力量浪潮中的應對可說是漏洞百出, 不但反應遲鈍, 高官們還接連爆出收受獨裁者們利益的醜聞. 今次法國大力推動軍事干涉, 恐怕是因為要挽回"國威". 同時, 我之前的文章也有提及法國明年就要大選, 而目前薩爾科齊的民望相當不妙. 今次打仗可能也跟卡梅倫一樣, 有轉移人民視線之用.
德國: 一般人可能很少留意到, 但其實德國在外交政策上一向都是偏保守的, 特別是牽涉到歐洲以外事務的時候. 因為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德國尤其怕對外用兵, 連當年南斯拉夫內戰也反對干涉. 因此德國今次表明不會參與攻打利比亞並不出奇. 另外, 默克爾的執政聯盟現在也是情況不妙. 她的經濟改革措施一直都未見明顯進展, 令她民望下跌, 在各州的地方選舉中更是接連受挫, 令執政黨在上議院 (德國上議院議席由州政府任命) 中的多數派地位笈笈可危. 巴登‧符騰堡 (Baden-Wurttemburg) 州的地方選舉快將舉行, 默克爾為了拉攏當地選民已經下令將會停用當地核電廠 (日本地震令德國國內反核環保人士動員力大增), 而這個臨時做的決定也受到各方非議. 默克爾現時實在不能再打場仗來節外生枝.
意大利: 利比亞曾是意大利殖民地, 地理上也幾乎相鄰, 意大利其實應該是最需要關心當地局勢的國家. 事實上意大利一向都為了維持在當地利益而跟卡達菲示好, 今次安理會投票中也棄權了. 貝佬一向有跟獨裁者們"扮friend"的習慣; 卡達菲, 普京, 查偉斯等都跟他有個人層面上的來往, 他對出兵持保留態度可能也有個人感情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 利比亞 (還有突尼斯) 萬一內亂, 勢必有大量難民逃往意大利, 而意大利並不想要接管這些人 (這也是意大利支持中東獨裁者們"維穩"的其中一個因素). 特別是, 貝佬的執政聯盟中的主要盟友"北方聯盟" Lega Nord 就是意大利最大的排外政黨. 萬一真的爆發難民潮而貝佬處理不好, 很有可能會令他失去"北方聯盟"支持, 到時候貝佬就一定會倒台, 而失去領導人資格的他就要面對更嚴苛的法律控訴. 所以無論政治上還是個人上, 貝佬都不會想看到利比亞給他添煩添亂.
p.s. 更正: double check 後發現意大利並不是安理會成員, 沒有投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