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分成上下篇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78190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78966
近日是二次大戰結束七十周年,日本現屆政府如何回應,是否就當年侵略各國道歉,能否以史為鑑等,再次成為新聞焦點。筆者認為回顧日本軍國主義如何崛起也是以史為鑑的重要一環,所以寫了這篇文簡單講講。
從日本長遠歷史來看,軍人干政有其背景,自12世紀武士階層就以「幕府」為行政機關實際管治天下,天皇和傳統貴族成為花瓶。即使19世紀明治天皇親政結束幕府,他身邊很多重臣也是武士出身,主導了明治政府。面對西方列強進迫和看到中國衰弱,富國強兵成了明治政府重點之一,1873年發出徵兵令宣布全國成年男性都要服兵役,並積極引入西洋兵制和武器。部份官員早就主張對外擴張,是主流派認為應先充實國力才沒搞大,但日本也在1879年俏俏向小國琉球開刀吞併掉。此時的日本教育亦強調忠君愛國,天皇是神,日本是由神統治的「神國」。還以「皇國史觀」教授日本歷史,凡是幫助天皇的忠臣就捧到上天、建立神社紀念、將人頭印在鈔票上,反之阻礙天皇的都是大奸大惡的逆賊。
1894年,韓國政壇內鬥演變成中日介入,爆發甲午戰爭,以日方勝利告終。這對日本來說是重大消息,畢竟千年來中國都是東亞第一大國,日本凡事都是向中國學習,現在日本竟然反過來打敗中國,還得到台灣和韓國,對日本人來說是極大鼓舞,民族主義一下子高漲起來。
1904年日俄為爭奪中國東北開戰,前線每次傳回攻陷某地殺敵幾多,國內即大肆慶祝,傳媒又將將軍如東鄉平八郎和乃木希典吹捧為「軍神」,一面倒報道。最終份屬西方列強的俄國都敗了,日本上下異常亢奮。1910年,日本正式吞併韓國。1911年,日本完全取消上世紀時跟西方國家簽下的不平等條約。於是日本自以為成功「脫亞入歐」,已經轉變成一個「文明開化」的西方列強,更加看不起中國。
這段期間日本國內政治也正在變化。明治政府在1889年公布了憲法,舉行首次眾議院選舉,令日本在體制上更接近西方國家。但這個憲法包含了天皇是神的意念,給予天皇極大權力。第一條條文就說「大日本帝國是由萬世一系的天皇所統治」,第三條又說「天皇是神聖不可侵犯」,之後列明天皇總攬統治權、立法權、軍權等。具體來說,天皇有首相的實質任命權,無須像英國任命國會最大黨黨魁,軍隊是直屬天皇無需向國會負責,天皇有權不諮詢國會就緊急立法等。國會兩院亦只有眾議院是民選,另一個院是由世襲貴族和委任議員組成。所以政府其實不用怎麼理會眾議院的民選議員,還說這是「不偏不黨」的「超然主義」,即超越黨派利益、以國家整體利益為重。
可是在外界眼中,所謂超然主義只是天皇身邊的小圈子將自己合理化的藉口。明治天皇當年結束幕府親政,很靠來自長州和薩摩 (現在稱為山口縣和鹿兒島縣) 的武士集團支持,明治政府亦以此兩地出身的武士為主,頭幾屆內閣八成成員都是來自這兩地的人,近乎壟斷政務,其他意見不合的人被排擠,外界都不滿這個小圈子。
1912年,長州武士出身的桂太郎「翻閹」第3次做首相,終於令外界不滿爆發,指責小圈子操弄政府,外界無從監察,立憲廿年卻有等於無,說好了的民主都是假,變成「護憲運動」。眾議院對桂太郎提出不信任動議,各地民眾亦上街示威,東京大阪等大城市更出現暴動。結果桂太郎上台62日就下台,成了首位直接被民眾趕下台的首相。
之後的十幾年,日本政府的主導權從小圈子轉到民選政客手中,天皇願意任命政黨黨魁出任首相,成立以民選議員為主的政府內閣,建立了政黨政治,這時期被稱為「大正民主」(明治天皇1912年逝世,大正天皇繼位)。1925年,日本實行25歲以上男性全部有選舉權的普選,卻為了安撫保守派,又同時推出「治安維持法」打壓過激活動 (可當成「23條換普選」)。
可是遇上環球經濟不景,政黨政治未能改善民生,更屢有貪腐醜聞,令民眾覺得政黨都只會爭權,不做實事。同時,政黨政府為削減赤字和對歐美示好,削減軍費,引發軍人不滿。上面都提過,當時日本軍隊直屬天皇無須對外負責,政府除了預算難以控制軍隊日常運作,完全是個獨立王國。
1931年,駐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發動918事變,趕走張學良控制了東北,而東京事前並不知情,事後亦不知如何處理。東京試圖跟南京協商解決辦法,但次年5月15日,一群軍人闖入首相官邸,殺死了力主和談的首相犬養毅 (民選議員出身)。殺死首相,怎麼聽都是大罪,右翼政客和團體卻發動幾十萬人簽名,指犯事者是出於忠君愛國,要求從輕發落。結果犯事軍人真的只被輕判監禁數年,之後還能重返軍隊,發動918事變的關東軍亦未被懲罰。事件令右翼和軍方變得肆無忌憚,民選政客則為自保紛紛表態支持軍方,軍國主義取代「大正民主」。待續。
---
繼續回顧日本軍國主義崛起。上次講到1932年「五一五事件」,激進軍人刺殺力主和談解決九一八事變、本身是民選議員的首相犬養毅。繼任首相的是軍人出身的齋藤實,雖然他在軍中算立場較溫和 (同意削減軍費),但由軍人而不是民選議員出任首相這一點,已經顯示軍方影響力正在增強。齋藤很快就承認了滿州國,並且在國際聯盟 (聯合國前身) 批評此舉時退出聯盟。
取得中國東北對日本有多重要呢?日本本土面積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平地和資源都不多,而滿州國面積一百萬平方公里,平地和資源都較豐富,日方於是大力投資滿州,又鼓勵日本人移民當地。右翼就說滿州是日本「生命線」,侵略符合日本利益,又將滿州國塑造成繁榮穩定的「王道樂土」形象,令民眾支持侵略行為。
右翼勢力不斷抬頭,又引發了東大法律系教授被打壓的「天皇機關說事件」。事源當時右翼人士認為天皇是神,天皇擁有絕對的權力,日本這個國家和國民都是屬於天皇,但一些受西方君主立憲制影響的學者則主張,天皇只是日本政府的最高權力機關,仍然受制度和憲法約束。1935年2月,右翼人士突然群起攻擊天皇機關說,抨擊代表人物東大教授美濃部達吉是學棍 (確實用詞是「学匪」),迫得美濃部到國會辯解。最終政府發聲明否定天皇機關說,大學停止教授,教科書被禁,美濃部本人更被右翼人士襲擊受傷。
1936年2月26日,又發生了「二二六事件」。這是由過千名軍人發動的叛亂,計劃殺死他們視為賣國奸臣的「君側の奸」,再迫天皇讓愛國人士組成政府,實行「昭和維新、尊皇討奸」。當日凌晨,叛亂部隊兵分多路襲擊多處高官宅邸、陸軍省、警視廳、朝日新聞社等,殺死了支持削減軍費的財相高橋是清和已退任首相的齋藤實等人,又嘗試進入皇宮向天皇傳達訴求。雖然昭和天皇得知有叛亂後大怒,少有地直接下令鎮壓,部份軍方高層卻同情叛軍,一路開會拖延時間,東京市中心被佔據3日後才隨叛軍投降結束。最終帶頭的十多名軍官被判處死刑。發生了這樣荒唐的事,軍方對政治的影響力卻沒減退,社會其他界別仍然非常懼怕軍方,尤其怕被瘋狂軍人襲擊。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爆發,時任首相的近衛文麿先是宣布希望事態「不擴大」,轉頭又增兵中國和追加軍費,而且跟九一八時一樣,對搞事的前線軍官並無懲處,事件終於演變成中日全面戰爭。近衛又發布「國家總動員法」,推動所謂「新體制運動」,表示要學習當時的德國和意大利,讓日本成為上下一心全力向前發展的國家,說穿了就是搞極權軍國主義。
1940年2月,中日戰爭已持續兩年多,一位民選議員齋藤隆夫在國會發言時炮轟軍方,聲稱能輕勝中國卻深陷泥沼、美名「聖戰」欺騙百姓、令無數青年士兵客死異鄉等,將軍方罵個狗血淋頭。那些附和軍方的議員卻反過來指責齋藤不愛國、不支持政府和軍方、扯「聖戰」和大和民族偉大復興後腿,提出懲罰齋藤。結果眾議院以296票贊成7票反對 (還有144人棄權或缺席),大比數通過褫奪齋藤隆夫議員資格,將他逐出議會,連他的反軍方發言都從會議紀錄中刪除掉。事件是政客們向軍方全面投降的最清楚表現。
數個月後,各政黨為了顯示對政府和戰爭的一致支持,全部合併成「大政翼贊會」,用現在的講法就是「沒有乜營物營只有日本營」。政府還成立產業報國會、農業報國會、商業報國會、言論報國會、文學報國會等「報字頭」社團,將社會各階層控制在手中。至此,日本軍隊和政府和社會融為一體,成為軍國主義「新體制」。
日本陷入軍國主義,主因有三。一是崛起太快,先後打贏中國俄國,令日本人自以為很強大,加上愛國教育和傳媒宣傳,將對外侵略合理化。二是制度缺失,戰前憲法賦予天皇極大權力,政府亦無須由民選政客組成,外界監察有難度,特別是軍隊不受規管,甚至可憑陸軍和海軍大臣由軍方推舉的慣例,反過來影響政府。三是社會精英龜縮,民選政客為自保向軍方獻媚、法院輕判搞事軍人、學者遭打壓無力反抗、商界也支持對外擴張以奪取資源和賺取軍火生意。
看回現在的日本,離軍國主義尚有很大距離。二戰前軍方勢力龐大,直接干政,政界、傳媒、大眾均支持對外擴大。現時日本並沒這些情況,多數民眾仍是重視和平,但少部份政客堅持日本當年不是侵略,否認有戰爭罪行,還說學習這些歷史是「自虐」,則須要小心。不過安倍推動安保後民望也顯著下跌,諒他不敢輕舉妄動。
正確認識歷史,以史為鑑,的確很重要。日本要學習這段歷史,其他國家也要學習,警惕那些口上說忠君愛國,藉機破壞民主自由的人。當年日本右翼和軍人批評政黨政治內鬥混亂、搞不好經濟民生、親近歐美不愛國,但他們接手後禍害更大。當社會只剩一言堂,上頭錯了全社會跟著一錯再錯,最終只會萬劫不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