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遊就館
憲政記念館
山本五十六記念館
広島平和記念資料館
長崎原爆資料館
沖縄県平和祈念資料館
ひめゆり (姫百合) 平和祈念資料館
知覧特攻平和会館
(造訪時間都不同,除了沖繩那2間)
跟之前幾篇都是比較趕時間地看走訪那些國家的一兩間博物館不同,這篇造訪的博物館比較多,也能看到日本國內對二戰的不同想法。
奧匈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06/blog-post_7661.html
法國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5150.html
德國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9.html
英國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2.html
靖国神社 遊就館
講到日本和二戰,新聞經常都會出現這裡,正是靖國神社。不過我來當然不是「拜鬼」,反正華文媒體也講到爛了,而是看看它旁邊的博物館「遊就館」所展述的是怎樣的右翼史觀。是說我沒看到傳聞中的靖国神社穿軍服的右翼阿伯們......
「遊就館」入口。沒記錯門口還是宣傳單張哪裡有句標語說「你所不知道的歷史」,嗯,真令人好奇是怎樣的歷史呢......
講回靖國神社。眾所周知是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神社,但其實除了甲級戰犯外,還包括自明治維新後所有為國家戰死的軍人、協助軍人的平民 (醫護人員、沖繩縣民等)、明治維新特別功勞者 (阪本龍馬等),一共祭祀了246萬人,所以很多日本人都有親屬祭祀在這裡,一般日本人並不會將靖國神社和甲級戰犯劃上等號。
「遊就館」門口大堂擺放的「零戰」(複製品)。其實館內除了指定地方外,大部份的展品都是不準拍攝的,所以下面貼出來的照片有些是偷拍......
不過貼館方派的傳單就沒人理吧。這是當時正在舉行的特別展的傳單,後段是簡介展品來自二戰後期,暫時無須理會,貼這張出來的重點是為第一句。第一句說「大東亞戰爭」的戰鬥目的是為了「我國的自存自衛」和「建構人種平等國際秩序」......
配合這張第二張傳單看。第一段說歐米列強 (米=美國)對亞洲進行殖民統治,到19世紀末只剩下日本、「支那」、泰國保持獨立。
第二段開首講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富國強兵成為新列強之一,之後突然跳到「支那事變」(七七事變),說日本跟受到米英支持的國民政府對立。
第三段講「米英支蘭」(蘭=荷蘭) 四國對日本展開「ABCD包圍網」(A=america、B=britain、C=china、D=dutch)。
第四段講近衛內閣 (近衛文麿) 為了回避跟米國衝擊而努力進行外交交涉,可是米國仍然發出最後通諜,最後「我國」為了「自存自衛」決定向米英宣戰。
原來日本是因為被歐米列強和支那欺負,為了「自存自衛」才發戰「大東亞戰爭」的,果然是「你所不知道的歷史」呢......那一開始跟中國又是怎麼起衝突的呢?既然要「建構人種平等國際秩序」,為什麼選擇跟中國打起來?不知道~~
總之,展覽大致是從明治維新後日本對外擴張開始講起的,這是去到義和團的部份時的照片,如果後來日本平民印象中中國軍隊都是這樣,也難怪他們會相信「3個月擊敗中國」的話......
另外介紹「支那事變」(七七事變) 時,說事件是日軍和「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恐怖活動」激化出來的,當然事變本身是起於「中國側對日本軍的射擊」。然後「第二次上海事變」(八一三淞滬戰役) 也是起於「中國側の挑撥」。
之後是一堆對「大東亞戰爭」其他戰役的描述......
在終戰的部份有一個角落是介紹「昭和殉難者」。因為靖國神社祭祀的主要是戰死者,甲級戰犯是被處死而不是戰死,所以要創作一個「殉難者」名號給他們。另外就是引述一位印度律師 Radhabinod Pal 認為極東國際軍事法庭是戰勝者單方面的審判,是不公平不公義不合法的。我在靖國神社時沒去留意,但根據我之後上網翻查這位律師的資料,靖國神社內有為他立碑紀念。
關於「你所不知道的歷史」就大概是這些。另外很多人看的是有展出各種武器的大形展示室,個人來說最驚恐的還是看到「人間魚雷」,即由真人坐在裡面駕駛的魚雷,或海底版神風特攻隊。在快到出口時的房間則是貼出一堆陣亡日軍的照片,以及他們的遺物。看完這間館能比較知道日本右翼是怎麼看待和講解二次大戰。
憲政記念館
接下來是位於日本國會議事堂對面街的憲政紀念館。這其實不是針對戰爭,而是針對日本近代政治發展,特別是議會政治發展的博物館。
它原本是為紀念上世紀著名自由派政客、眾議院名譽議員尾崎行雄 (上圖人像) 而建的。這位人兄包覽了日本國會議員的3大紀錄,具體來說是......
當選回數:明治23年或1890年的第1屆眾議院選舉,至昭和27年或1952年的第25屆眾議院選舉,連續25回當選
擔任議員年數:明治23年或1890年,至昭和28年或1953年,連續63年擔任議員
最高年齡:1953年退休時94歲
相信未來也很難有人打破這3項紀錄......
尾崎行雄以支持議會民主、反對藩閥政治和軍國主義聞名,二戰期間即使絕大部份議員 (8成以上) 都親軍方,仍公開批評軍方,甚至因此被東條英機政府控以「不敬罪」(對天皇不敬),但神奇地打贏了這場官司。
館內一樓的模擬議事廳,介紹一些關於日本議會運作的冷知識,座位旁寫著「這是實物的議員席」。
原來議員座位前的桌上會擺放一堆寫著議員名字的固定大小的木牌,表決時要走出座位,將木牌投入議事廳中間的箱子內,然後疊起木牌量度高度,就能計出有多少議員投了票,而正反票的牌子是不同顏色。
話說基於這個走到議事廳中間的程序,以前日本有種「拉布」方式叫「牛步戰術」,就是反對派議員以很慢~~的速度走出去投票,以拖延時間......其實是個沒甚麼實際作用的戰術,因為你走得再慢表決也總要完結,不過是擺個姿態、引起公眾關注而已。
以前放在議事廳外的議員出席表,議員將名字從一種顏色轉到另一種顏色,以表示自己出席或離席。現在是用電腦系統計算的樣子。
二樓是歷史方面的展示品,其實原則上也是不應拍照的......汗
這是1913年的「第一次護憲運動」的照片。當時日本政府由明治天皇親信的一個小圈子壟斷,外界稱為「明治寡頭」,但明治天皇和幾位功勞最大的元老死後,民間對小圈子的不滿日益增加,終於在1913年「桂太郎」第3度獲任命為首相 (當時首相並非國會選出,天皇有實際任命權) 時爆發,各地民眾示威反對桂太郎第3次拜相,演變成騷亂。最終桂太郎下台,成為日本史上首次有政府因為民眾上街示威而倒台。
之後的十幾廿年被稱為「大正民主」時代,政府逐漸由「明治寡頭」易手到民選政客上。1925年,日本達成25歲或以上男性全部有選舉權的普選,但同時通過「治安維持法」,即「23條換普選」。
民選政客上台後,因應環球經濟不景,開始削減軍事開支,令軍人和右翼人士不滿。1932年,一批極端軍人闖入首相官邸,將支持縮軍和試圖跟南京國民政府以談判解決918事變的首相犬養毅殺死,震驚全日本。事後大批市民和部份上流社會右翼人士竟然請願要求對這批「愛國」青年軍人從輕發落,結果這些謀殺首相的軍人真的大都只被判監數年,令右翼氣焰大增,民選政客則是人人自危,紛紛向軍方低頭。大正民主結束,軍國主義來臨。
展示品就貼這幾樣吧,還有很多的,開首又是從明治維新講起,最近期有講到平成年代的事。大都是一些照片和物品加簡單的描述,我打這一堆基本上是根據自己認識打的,如果對日本歷史或政治認識不足者,大概沒需要來這裡,有興趣的人倒是可以一看啦,反正入場免費。
山本五十六記念館
來到一般來說很少遊客到訪的越後長岡。在新幹線站已經有海報寫著「歡迎來到山本五十六的故鄉長岡」。我也是因為前一晚到附近浸溫泉順便來訪。
山本五十六的出生地,在原址重建的舊式房屋。其實也不是一間針對二戰歷史的博物館呢,但對二戰日軍特別是山本五十六有興趣的人可以來一看啦。
一開門就掛著山本的照片。
室內的樣子,其實沒甚麼展示品,只是讓人感受一下氣氛。
年輕時的照片。
跟太太的合照。
跟學生的合照。
正當疑惑這是否他的提字時,下方掛著張紙說「想訂製這樣的牌子請聯絡XXX商店」......
隔一條街的紀念館。內有一些山本用過的物品和信件,簡單介紹了他的出身、家庭成員、軍校成長、赴美學習、後來反對對美開戰等,主要是探討他個人心路歷程,二戰本身的情報不多。還有一些山本五十六周邊商品 (?) 售賣。
館內最有名展品 (不准拍照、圖來自官網 http://yamamoto-isoroku.com/?page_id=37),山本五十六陣亡時乘坐那架戰機的一邊機翼,是在巴布亞新畿內亞政府協助下,專程從所羅門群島的森林中運回日本的真品。
広島平和記念資料館
來到廣島原爆 dome,是廣島遭受原子彈攻擊後市中心唯一屹立不倒的建築物,雖然只剩外殼。作為原爆的見證已被列入世界遺產。據說是日本最多外國人訪問的景點之一。
原爆公園內一些象徵和平的紙鶴。以世界第一個也是唯二被原子彈炸中的廣島,以反核和和平主義的基地自居。
紀念碑,站在正前方的話可以穿過中間的洞看到後方的原爆 dome。
有日韓中英四種語言書寫的解說牌。
博物館的展覽一開首就來蘑菇雲照片。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此投下原子彈,方圓數公里被夷為平地,數萬人瞬間被高溫溶化掉。
稍為遠一點的地區,亦有數萬人嚴重燒傷,在一片頹垣敗瓦中行屍走肉般尋找可避難的地方 ,圖為示意用的公仔。
講述爆炸後廣島移為平地的影片。
受害者的遺物。
受害情況的介紹。
現存受害者的情況。
一些廣島市民的相關創作。
出口有呼籲到訪者簽名支持反核的櫃台。
長崎原爆資料館
這是長崎的原爆紀念碑。
剛巧有學生團來到。
跟廣島=原爆的印象比起來,長崎的印象比較多是開放給西洋的港口,可能是因為是第二個而不是第一個被原爆的地點吧。
博物館內展示的時鐘,時間停留在1945年8月9日早上11時02分。
被爆後的長崎的景象。
對原子彈的介紹。
出口掛著的紙鶴。
沖縄県平和祈念資料館
來到日本最南端的沖繩,也是日本唯一直接被美國登陸攻擊和長期佔領的地方,可以感覺到跟「本土」(非沖繩) 的博物館很不同。
有多一些關於開戰背景、當時國際局勢的介紹。
連日本當時在殖民地推行皇民化教育也有簡介。
當年的宣傳品,示範當年的日本政府如何洗人民腦。
「本土」不敢提的事,也是令沖繩跟「本土」對二戰的認知有差異的重點:當年日軍擔心沖繩居民被美軍利用,製造了大量沖繩居民「被自殺」的事件。
但美軍仍在,並且連年引發事故。
從這幾張圖可以看到為何沖繩人的反戰思想及本土主義特別強。
博物館旁的一堆紀念碑。
每塊碑上都刻滿了在沖繩戰役中死亡的人的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連戰死美軍的名字也包括在內 (不在上圖)。
一般遊客在沖繩都是享受陽光與海灘吧,但來到這裡可以見到背後很多很深很悲哀的事情......
一般遊客在沖繩都是享受陽光與海灘吧,但來到這裡可以見到背後很多很深很悲哀的事情......
ひめゆり(姫百合)平和祈念資料館
繼續在沖繩,這是名為「姬百合之塔」的地方。
對外國人來說名氣應該不算高,但在日本是非常有名。人們向紀念碑獻花中。
旁邊的博物館。「姬百合」指的是在沖繩戰役中,一隊主要由女學生組成的救傷隊,最後教師和學生240人中有136人死亡,博物館訴說著這段悲劇。
簡單來說,進入二戰後期,日軍在東南亞節節敗退,政府準備在國土迎戰美軍登陸,沖繩預定成為第一個戰場,於是日軍在沖繩召集民間人士,包括這批學生,組成救傷隊等輔助人員。
可是美軍登陸後,因雙方軍力差距,日軍原定的防線不久就被打破 (實際上沖繩幾乎被當成拖慢美軍的棄子),士兵連同救傷隊進入樹林中繼續抵抗。期間有救傷隊學生因冒險上前線搬走傷兵被殺死。之後日軍彈盡糧絕,部份士兵自殺式攻擊美軍,剩下的救傷隊被告知「你們自己決定怎麼辦吧」後遭下令解散,學生們逃的又死,不逃的又死,還有些也「被自殺」,最終只有不足一半人在戰事結束後生存下來。
館內擺放了一些倖存者的日記,可以看到他們面對的無奈和絕望,如有些句子說「某某同學今早出了戰壕後就再沒見過他了....」、「傷兵越來越多,到處都是血的味道,為什麼我要在這裡...」、「我們不斷狂奔逃走,但安全的地方到底在哪裡?」等等。
這間館的特點是從被捲入戰爭的平民的角度出發,令人感覺到戰爭不是其他人的事,而是所有人都會受影響的事。
博物館的中文官網上這麼說:
「事情至今,已過40年了,然而戰場上的慘況,卻常在我們腦海裡揮之不去。那個時代的教育要人們毫不遲疑地投入戰場,這種教育的恐怖,令我們永生難忘。
現在,對戰爭一無所知的世代已經超過總人口的半數,於是每當思及仍然紛爭不斷的國內外局勢,我們不禁深刻地感到,將我們每個人所親身經歷的戰爭的恐怖,不斷地講述給年輕世代們聽,並且一代一代地傳述下去,是勢在必行之事。
我們深信持續不斷地向世人訴求、強調和平的重要性,可以讓已逝去的校友以及教師們的英魂得到安慰,因此我們在這個地方建立了姬百合和平祈念資料館。」
話說這裡好像是靠捐款經營的,政府沒出過錢。
話說日本以前有首流行曲叫「島唄」,據作者說他是在參觀姬百合之塔後寫下歌曲的 (ps 並非沖繩人),歌詞開首以「狂風暴雨來臨」象徵美軍殺到,再以「花落」「永別」等象徵死亡,最後說「島歌啊 請乘著風 將我的愛傳達過去吧」。
莿桐花亂舞 召喚狂風 暴風雨來臨
不斷重複的哀愁 就像越過海島的海浪
在甘蔗田中與你相遇
在甘蔗樹下與你永別
島歌啊 乘風而去
隨著飛鳥 越過海洋
島歌啊 乘風而去
將我的淚傳達過去吧
莿桐花凋零 隨波散去
短暫微小的幸福 是浪花上的泡沫
曾在蔗園中一起唱和的朋友啊
在甘蔗下永遠的別離
島歌啊 請乘著風
隨著飛鳥 越過海洋
島歌啊 請乘著風
將我的愛傳達過去吧
海啊、宇宙啊、神啊、生命啊
就這樣永遠風平浪靜吧
島歌啊 請乘著風
隨著飛鳥 越過海洋
島歌啊 請乘著風
將我的愛傳達過去吧
中譯歌詞來源:https://www.ptt.cc/bbs/Sodagreen/M.1331122309.A.EB6.html
知覧特攻平和会館
最後是位於鹿兒島縣知覽市的「特攻平和會館」。沒錯,這個「特攻」是神風特攻隊,這是紀念神風特攻隊的博物館。一般人聽到這個名字應該會摸不著頭腦,「特攻」跟「平和」為什麼會拼在一起?特攻隊不是戰爭的象徵嗎?
先講回背景。知覽位於九州最南部,是如果美軍登陸的話預定會成為最前線的地方,所以成了特攻隊的基地和訓練地,也有特攻隊實際從這裡往南飛到沖繩「執行任務」。
這間會館的建立者是位叫鳥濱登美 (鳥濱トメ) 的大嬸,她在特攻隊基地旁開設食堂為隊員提供膳食,和隊員相熟,又苦惱要看著他們一個個踏上注定沒有歸途的飛行。戰爭結束後有戰死隊員家屬前來憑弔,鳥濱於是跟他們合作連絡各處的倖存者和家屬,收集物品和捐款,就成了這間會館了。
鳥濱跟隊員的合照 (附維基上的版本)。他們到底是懷著怎樣的心情,笑著拍這張照片的呢?
順帶一提下面石碑是石原慎太郎提字。
順帶一提下面石碑是石原慎太郎提字。
館內不准拍照,這是從館外看裡面展示的「零戰」(真品)。
進入館內會看到大量隊員的照片、書信、簽了名的軍旗等。有些軍旗寫著「天皇陛下萬歲」、「七生報國」(軍國主義口號、投胎轉世7次都要報國),甚至還有人寫「希望能被供奉在靖國神社」......真是無法理解。
但更多的是向家人和戀人表達離別之情,如「請恕孩兒不孝」、「請好好照顧母親大人」、「好想再見你們一面」、「如果我死了有人會記得我嗎?」等等......很多其他日本人訪客都看到哭了......
另外也有隊員的照片和他們當時的登記資源,如歲數和出身地等。意外地有不少是精英來的,甚至有東大學生。
館的一角亦會介紹組成特攻隊的背景,雖然一來就直接講到美軍殺到來,對整場戰爭的背景就沒怎麼提及啦......
這是外頭模擬士兵宿舍的房子。
看完展品後出來,心情複雜。
有人說特攻隊隊員是被逼參加的?看書信內容,他們都知道自己將要面對甚麼。那會不會是洗腦?感覺又不太像,因為不是講軍國主義的書信內容也很多。當然很多這類書信是經審查過才能寄給家屬的,所以這些書信未必就能100%反映隊員的想法。
他對特攻隊員們的描述是不是正面呢?是的,好像都是普通人一個。他是不是在鼓吹戰爭或軍國主義呢?又不是,我很難想像有人看完這些後會認為特攻作戰是個好主意。
看日本網上的評論 (trip advisor),很多人造訪後都說「感覺到和平的重要」、「絕對不能讓這種草菅人命的事再發生」,甚至有人說「跟姬百合之塔一樣是一定要看一次的地方」、「一定要守住和平憲法」......
我想,這些也許是在說,每個隊員背後都有他的故事,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誰說日軍士兵就一定全都是右翼上腦、大奸大惡之徒呢?讓一般人也做出各種瘋狂的事,也許就是戰爭可怕的地方吧。
最後,記得之前有新聞說日本想申請將特攻隊遺書申請做「世界記憶」,很多華文媒體一聽到就大罵軍國主義復辟,但我來看過後就想,為何一定要將這些看待成是宣傳軍國主義的東西呢?不可以是反向操作,要來顯示軍國主義有多可怕嗎?就像之前宮崎駿「風起了」,他說電視主題包括反戰,很多人就不懂,不是講設計戰機的人嗎,怎麼會是反戰?或者日本電影「永遠之零」,日本賣座,華文媒體又說是軍國主義復辟,但香港上畫後我朋友去看卻說是反戰電影 (是說香港播這套片怎麼沒見到愛國人士罵是來洗腦宣傳軍國主義)。
發生了的事就是發生了,怎樣面對歷史,將怎樣的訊息傳給後人......廢話都要講句,是很深奧的課題...... (別噓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