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早大選,主要是議會制國家才有。議會制,即是首相或總理由議會選出的政治制度,如議會有單一政黨取得過半議席,該政黨的代表自然會當選首相或總理,如議會沒有單一政黨過半,那就要多個政黨合組聯盟,要幾個黨共推一名代表做首相或總理。
要提早大選,主要可分為三大原因:一、首相失去議會支持而倒台,又無人能湊夠票當選新首相,於是是重選國會。二、首相盤算過後,認為提早大選較遲些大選能取得更多政治利益,於是在沒有必要下自行宣布提早大選。三,首相施政不順,提早大選「變相公投」,給選民再一次選擇的機會。
提早大選是議會制跟總統制的一個極大分別 (不過也並非所有議會制國家都能隨意提早大選。)。在總統制,例如美國,總統和國會分開選出,有機會由不同政黨掌握行政立法兩權,拖慢施政,但議會制下首相/總理和國會必定由同一/同一群政黨控制,如果兩者有爭拗就直接提早大選,理論上不會有「跛腳」政府出現。
當然,也有人批評,何時重選不應由政府選擇和利用,而如果不斷重選都沒有政黨能組成新政府,豈不是令政治更混亂?第一點的確是個不好的地方,但如果選民看穿政府提早大選只是為自己而非為人民,有時也會有反彈,也有例子是政府以為自己能取利而提早大選,結果卻意外地大敗。第二點,那就先要問為何政黨們無法組成新政府了。還有,到底是組不成新政府較混亂,還是行政立法不斷起衝突較混亂,也無定論。
瑞典
提前大選,最常見原因是多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瓦解,首相失去議會支持而倒台,但又無人能籌組出新聯盟,所以一定要再選過。現在瑞典就是這樣。
筆者在早前文章《極右冒起、左派得利?》(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16.html) 就有分析過,瑞典今年9月才舉行的國會選舉無一派系取得過半議席,新政府只是相對多數,獲 Social Democrats + Green + Left 3個政黨合共45%國會議員支持,主流在野派 Moderate + Centre + Liberal + Christian Democrats 有41%,而極右 Sweden Democrats 有14%,新政府需拉攏更多政黨支持才能順利運作。
筆者當時估計他們應可做到,但近日政府和在野政黨就財政預算進行談判,以失敗收場,財政預算被國會否決,首相認為政府已無法運作下去,宣布提前大選。不過瑞典規定每場選舉至少要隔半年,所以下次大選會在明年3月才舉行。
選後會否改變政治僵局呢?暫時未知,因為最新民調是各政黨支持度未有出現大變化,仍然是無一派系能夠過半。當然,未來3個月可能會變,但如果仍然是無一派系能夠過半,那各政黨就真的要好好坐下來談談,看能否改變結盟模式了,特別是卡在兩大派中間的極右 Sweden Democrats 會發揮何種角色。
以色列
第二個提早大選原因,是首相和執政黨盤算過,認為在當下重選會較之後才選撈到更多政治利益。現在以色列表面上是為原因一而選,實際上是為原因二而選。
以色列政府提前大選,表面原因是總理 Benjamin Netanyahu 提出修憲,將以色列確立為以猶太人主導的國家,遭執政聯盟部份成員強烈反對,總理於是解散執政聯盟,提前大選。
筆者8月時的文章《以色列出手何以快狠準》(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08/blog-post_11.html) 有討論過,現屆以色列政府組得成,本身就被視為是個高難度動作,因為執政聯盟5個政黨中,Likud (總理屬於此黨)、Yisrael Beiteinu、Jewish Home 是鷹派,反對巴勒斯坦立國,Yesh Atid 和 Hatnuah 則是鴿派,容許割地給巴人建國以換取和平。現在正是屬鴿派的 Yesh Atid 和 Hatnuah 反對修憲。順帶一提上次大選是2013年1月,今屆政府只維持了不足2年。
那為何我又說實際原因是原因二呢?因為 Netanyahu 推出這麼具爭議性的修憲,不可能不知道會被鴿派兩黨反對。但看回民調,受早前攻擊加沙影響,近期鷹派的民望是比較高的,Netanyahu 可能想藉推出一個鴿派一定會受不了的法案迫走他們,提前大選,讓鷹派全贏,建立一個純鷹派的聯盟,那就不用再被鴿派制肘。可是鴿派兩黨都表明不會因這項法案就脫離執政聯盟,會留在政府內抗衡,Netanyahu 於是直接攤牌,炒掉兩黨黨魁 (兩人都是閣員),解散執政聯盟。可以說解散執政聯盟和提早大選這個結果才是 Netanyahu 想要的,修憲是否通過並非他眼下最關心的。
另外,Netanyahu 所屬的 Likud 本來就預定明年1月要重選黨魁,面對大選政黨當然不會突然換人,那 Netanyahu 就自然有較大機會再次當選黨魁。
但Netanyahu 的如意算盤打不打得響,仍有變數。一來選舉跟瑞典一樣是明年3月才舉行,二來民調顯示其他鷹派政黨的支持度正在追近 Likud,即使鷹派的總議席是多過鴿派,也不擔保 Likud 就能成為鷹派之中的最大黨,不擔保 Netanyahu 能夠再次當選總理。
最後,我上次文章也談及以色列政情可以改變得很快。屬今屆政府的鴿派 Hatnuah,在執政聯盟瓦解後幾日內就已經跟在野鴿派大黨 Labor 宣布結盟,聲言要踢 Netanyahu 下台。另外,曾在今屆政府任職福利部長和通訊部長的一位前 Likud 黨員,也在日前宣布組織新黨參選。於是這班幾個月前仍坐在一起共商政事的人現在全都在搶著攻擊對方。真是看少幾日都會追漏。
日本
第三個提早大選原因是政府和議會多數派作出政治豪賭,將重新大選當成「變相公投」。這個原因是較少見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早大選,表面上是為這個原因,實際上是為原因二。
安倍說大選是對他的「安倍經濟學」,特別是押後加消費稅的「變相公投」,但民調早就顯示民眾是壓倒性地支持押後加稅,何需搞變相公投來證明?又,自民黨現時已經在眾議院480席(*)中有6成的294席,黨內也無反對他押後加稅,何需重選國會?
筆者之前文章《在野黨混亂有利安倍》(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25.html) 就分析過,安倍提前大選,是因為他民望正在下跌,地位開始不穩,希望趁在野黨民望狀況仍然比他差先贏一場,為自己的政權續命。如果現在不選,最遲2年後也要選,而他到時能不能贏還很難說。但現在選了,下次大選就可以延至4年後,他現在贏了就能拖長執政時間。
現時日本各大傳媒都預計,眾議院475席(*)中,自民黨可贏取近300席的壓勝,加上盟友公民黨應可贏約30席,兩者相加有機會取得超過三分二 (317+)。自民黨會否贏這麼多,我是有保留,但過半應是無懸念。根據我看到的紀錄,自民黨自1955年成立以來,最多一次應是有300席,如果安倍贏到300席,將是自民黨創黨以來最多議席,都不可說不厲害。(* 由於改劃選區的關係,下屆眾議院會比今屆少了5席)
真正算得上「變相公投」,應是2005年由小泉純一郎宣布的一次提早大選。當時小泉力推的郵政改革遭到黨內反對,甚至在參議院被否決。小泉於是宣布解散眾議院 (參議院不可提前解散),希望以民意向黨內「造反派」施壓 (民調顯示民意支持他的改革),甚至不惜將「造反派」踢出黨,派出通稱「刺客」的新人到「造反派」的選區跟他們爭議席,將「造反派」趕盡殺絕。結果是自民黨取得296席的大勝,剩下的造反派大半投降,郵政改革獲得通過。
希臘
另外,有些政府會將提前大選當成「核彈選項」nuclear option,即是像使用核彈那樣不能回頭的最強力政治威嚇。簡單來說,民調顯示執政黨民望低落,如果立即提前大選將會落敗,首相或總理卻仍然執意提出不受歡迎的政策,並且說「不通過就提早大選」,以此威逼執政黨員一定要通過政策,否則就大家一起在大選中落敗。
例如1993年,英國的馬卓安政府需要簽署歐盟的「馬城條約」Maastricht Treaty,但黨內有「疑歐派」造反,在國會將條約否決,馬卓安政府立即宣布進行「信任投票」vote of confidence,即問國會是否仍然「信任」這一屆政府。根據英國慣例,政府失去國會信任,就算是政府倒台和要提早大選。馬卓安這樣做等於迫造反派在通過條約和提早大選之中二擇一。結果造反派都認輸投了信任,馬卓安政府得以簽署條約。
現時希臘的情況有點像這樣。希臘總理 Antonis Samaras 日前宣布已經85歲的總統 Karolos Papoulias 提早退休,提早舉行總統選舉。希臘的制度,是總統和總理都由國會選出,總統是「虛位」的國家元首,總理才是掌管政治運作的政府首長,總統選舉本身沒甚麼大影響。
問題在,總統要當選需取得至少6成的絕大多數票,如無人能取得6成票就要解散國會,提早大選。而根據目前民調,反對緊縮經濟政策的極左政黨 SYRIZA 民望高於執政黨 ND 4~6%,提早大選的話 SYRIZA 很有可能組成新一屆政府。如果成真,希臘將取消歐債危機後施行的緊縮經濟政策,令歐債危機可能再次爆發。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今次希臘總統選舉無人能取得6成票,歐債危機就可能再次爆發。所以總理 Antonis Samaras 宣布國會提早選出新總統,豪無疑問是施放了一個「核彈選項」,迫國會成功選出新總統。有沒有可能迫得到呢?不是沒有,因為民調顯示 SYRIZA 會大勝,就即是其他所有政黨都會大敗,所以除了 SYRIZA 外應該幾乎所有政黨都會反對提早大選,別無選擇之下湊夠票選出新總統。會否成功呢?過兩三個禮拜就會知道。
更背景一點的,是 SYRIZA 黨魁 Alexis Tsipras 見自己民望較高,一直都在纏著總理 Antonis Samaras 要他順應民意提早大選。如果今次總統選舉成功過關,後者應可趁機挫一挫前者銳氣,阻止他再次要求提早大選。順帶一提下屆希臘國會選舉原定2016年舉行。
意大利
意大利亦有機會提早大選。事源明年就要90歲的總統 Giorgio Napolitano 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宣布提早退休,而跟希臘一樣,意大利總統由國會選出,如無法選出新總統要整個國會重選。但意大利選總統門檻較低,只需過半票數通過,成功選出新總統的機會較希臘高。
如果真的提早大選又如何呢?根據民調,總理 Matteo Renzi 上台後,所屬的 PD 支持率從上屆選舉的26%急增至近40%,並且大幅拋離其他主要政黨,如前總理「貝佬」的 FI (14~16%)、反緊縮政黨 M5S (18~20%)、極右政黨 LN (12~14%),很大機會能直接拿下國會兩院過半議席。既然提早大選有利,為何不這麼做呢?一來 Renzi 曾說過如無需要不會提早大選,二來執政聯盟內其他政黨支持度低,全都怕有提早大選,所以超聽 Renzi 話的,的確沒需要提早大選。當然,哪天突然他改變主意也不出奇。
接下來展望一下明年要舉行大選的歐美國家:
March: Israel, Sweden
April: Finland
May: UK
June: Turkey
September: Denmark
October: Portugal, Canada, Argentina, Poland, Switzerland,
December: Spain
最後快速講講英國的情形。西班牙的情況可以參考上月文章《下一任西班牙首相是...長毛?》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8.html)
英國
英國下次大選最遲2015年5月要舉行,只剩不到半年時間。根據最新民調和各方傳媒分析,如果各黨支持度維持不變地舉行大選,會再次出現 Hung Parliament,即無一政黨取得過半議席,需要組成執政聯盟:
工黨 33%
保守黨 33%
自民黨 6%
獨立黨 15%
問題在工黨和保守黨支持度差不多,未能拋離對方,很有機會兩黨同時無法取得過半議席。這時候第三黨自民黨有機會再次成為關鍵少數,左右大局。暫時較大機會應是由工黨和自民黨組成執政聯盟,因為自民黨在政策主張上接近工黨多過保守黨,尤其是在歐盟問題上,自民黨和工黨都支持英國留在歐盟,保守黨卻打算舉行「脫歐」公投,自民黨為減低「脫歐」機會應會跟工黨合作。
但還有個最壞情況,就是工黨加自民黨都仍未夠過半。因為獨立黨、蘇格蘭黨、北愛爾蘭政黨等都預計會有一定進帳,有可能剛好卡到位。如果真的變這樣,那就......可能又要大選了?
講到英國的提早大選,以往是總之首相報告國王/女王而後者同意 (沒聽過有不同意的),就可以解散國會和提早大選,但2011年英國修例明確化有關程序,一定要經國會投票才能提早大選。英國有論者認為這樣首相就不可以再自行決定何時提早大選,但其實只要執政黨的議員願意投票支持的話,首相一樣可以決定何時提早大選。不過據說以往英國傳媒經常炒作何時宣布提早大選,現在不是首相隨口講,而是要國會投票,至少透明度高了一些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