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德國篇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來到德國柏林。上圖是德國國會大樓 Reichstag。

來到德國,看回過去一百年的歷史,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反思。為何人類可以在三十年內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死幾千萬人?為何可以有人想出種族清洗這麼荒唐的事、處心積慮殺死這麼多人?為何德法英可以放下幾百年的仇隙,發展為歐盟?尤其看到最近以巴又再爆發衝突,更加難明白,人類到底有沒有從歷史中學習了些甚麼......

講回上圖。其實 Reichstag 直譯並非「國會大樓」而是「帝國議會」,百幾年年前德國仍有皇帝存在的時候,這裡就被用作議事堂 (1894年開始),故「帝國議會」之名沿用至今。另外是一點旅遊方面的提示:德國國會大樓接受訪客入內參觀,建議事前在網頁登記訂位,現場 walk-in 不一定安排到。


柏林的另一地標,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 Gate / Brandenburger Tor。

大門是在18世紀時由一位普魯士國王 Friedrich Wilhelm II 下令興建,在冷戰時期作為東西柏林界線聞名,美國總統「甘迺迪」J. F. Kennedy 和「列根」Ronald Reagan 都曾經到此視察。列根更在門前發表演說,挑戰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

「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如果你尋求和平,如果你尋求蘇聯和東歐的繁榮,如果你尋求自由化:來到這扇門吧!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道牆!」

"General Secretary Gorbachev, if you seek peace, if you seek prosperity for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if you seek liberalization: Come here to this gate! Mr. Gorbachev, open this gate! 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youtube 上有片段重溫,留意列根身後到大門之間也有一排障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tYdjbpBk6A

所以這道大門有歷史和文化價值之餘,也很有政治標誌性。現在大門是任由遊人走過,毫無難度,筆者也幾步就穿過底下,當時的感覺是:「就這樣?」因為在個人印象中,這道門應該是代表了重重關卡跟障礙,現在兩三下就穿過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但換轉想,這正好證明我們是身處一個新時代的柏林吧。人和社會的轉變,有時候可以發生得很快。


接下來是,據報習近平訪問德國時超級想來但來不到的,大屠殺紀念碑 Holocaust Memorial,正式名稱是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雖然中文譯做「紀念碑」,但並不是一大塊碑,而是由一堆高低不一的柱子組成,相當奇特,予人一種有點詭異、違和的感覺。地底有資料館介紹一些大屠殺死難者。

由於大屠殺的歷史,對猶太人的批評在現代歐洲成了禁忌,多國政府尤其是德國政府都要「凡是以方支持的都支持、凡是以方反對的都反對」,任何指手劃腳說三道四都會被扣上反猶太思想、種族主義的帽子。當然,不排除有一部份這類意見可能的確涉及種族歧視,但看到近期以巴衝突中巴人一面倒的死傷,實在很難令外人支持以色列囉。壓抑這些反對聲音,並非治本的辦法。唉。

國會、勃蘭登堡門、大屠殺紀念碑的位置都非常接近,步行時間不過幾分鐘。大門東面的 Unter den Linden (音譯林登大道,意譯菩提樹下大街) 是柏林市中心的著名大街,類似巴黎的香榭麗樹大道。沿著大道走約10分鐘到另一端就是「博物館島」Museumsinsel,故名思義就是一堆博物館和美術館林立的地段,是遊客的必到之處。


其中一間是「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從古代到東西德統一的展品和介紹都有,英文解說也很齊全不用擔心不懂德文。是次遊記的重點在兩戰,所以先跳到1871年德國統一。

博物館這一部份展覽的標題是「卑斯麥的帝國」。卑斯麥 Otto von Bismarck 是1871-1890年期間的德國首相,由於得到老闆「威廉一世」 Wilhelm I 的全權信任,他是這二十年間德國的實際支配者。

在1870年以前,並無一個叫德國的國家,只有一個叫德國的地區。在我們現在稱為德國的這片土地上,有著多個由德語人組成的國家,較大的有奧地利 Austria / Österreich (英文/德文)、普魯士 Prussia / Preußen、巴伐利亞 Bavaria / Bayern、薩克森 Saxony / Sachsen、漢諾威 Hanover / Hannover......等等,當中以奧地利和普魯士最有野心要統一全部德語人,形成兩雄相爭的局面。卑斯麥在1862年被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為首相,責成他打敗奧地利、讓普魯士稱霸、統一德國的歷史大任。

卑斯麥是一位聰明、有能、硬朗、又務實的名相,以現在香港流行的講法就是「好打得」。他因為發表一篇「鐵血演說」而被稱為「鐵血首相」:

「我們面對的重大課題不是靠演講和共識決定......而是靠鐵和血!」

"Not through speeches and majority decisions will the great questions of the day be decided......but by iron and blood!"

卑斯麥的「好打得」和「解決問題靠鐵和血」,是按字面上理解的。他為了讓普魯士稱霸、統一德國,先後跟丹麥 (1864)、奧地利 (1866)、法國 (1870) 開戰,全部都打贏了。普魯士得以在1870年統一各德語人國家,成立德意志帝國,奧地利則被排除在外。


來自 wiki 的德意志帝國地圖。藍色中間寫著 Provinz Brandenburg 的地區 (包括首都柏林) 就是普魯士的核心地區

可是德國統一後,卑斯麥又面對很多難題。在國內,反對他的勢力甚多。卑斯麥這一類普魯士建制派,是傾向保守、反民主、軍國主義,他的對手包括自由主義者、地區勢力 (普魯士以外地區)、天主教會 (普魯士人信奉基督教,但德國很多其他地區是信奉天主教)、還有因工業化興起的勞工界和左派。在國外,卑斯麥先前打了三場仗,統一後的德國又實力強大,遭到他國猜忌。因國內外都樹敵甚多,卑斯麥先安內後攘外,在國際上不搞大動作,專注搞好國內形勢,嘗試統戰不同派系。


1888年,90歲的威廉一世去世,56歲的皇太子繼位為「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但他也在3個月後就去世,皇位突然落到29歲的原皇太孫/皇太子「威廉二世」Wilhelm II 身上。威廉二世跟祖父不同,要親自執政,又要在國際上大展拳腳,跟卑斯麥不斷起衝突。兩年後的1890年,威廉二世辭退已經74歲的卑斯麥。

上面的圖,是描述威廉二世辭退卑斯麥的「船長下船」dropping the pilot 政治漫畫。大海航行靠舵手,失去卑斯麥這位名船長,德國會在茫茫大海中駛向何方呢?


威廉二世一家。

年輕又衝動的威廉二世,跟老謀深算、縱橫政壇幾十年年的卑斯麥完全沒法相比,上台後下令德國擴充軍力,又經常說錯話鬧出外交風波,令其他國家恢復對德國的猜疑。與此同時,國內的反對勢力也不斷擴張,特別是受到勞工界支持的「社民黨」SPD。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的1912年德國國會選舉,社民黨的得票和議席達到三分一,加上天主教會支持的「中間黨」Zentrum 和自由派,非建制派佔國會絕大多數。雖然德意志帝國是行政主導,皇帝和政府的權力甚大,但總不可能完全無視民意。

1912年德國國會選舉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左派) 34.8%
Centre Party (天主教徒)16.4%
National Liberal Party (自由派) 13.6%
Progressive People's Party (自由派) 12.3%
German Conservative Party (保守派) 9.2%
Polish Party (少數族裔) 3.6%
German Reich Party (保守派) 3.0%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為一戰揭開序幕。本應是一場地方上的小戰爭,因為雙方各有盟友,又因為各方都希望能先發制人,很快就越發越大,讀書時有個英文形容是 spiral out of control。

7月29日,塞爾維亞的盟友俄羅斯動員軍隊。

7月30日,奧匈帝國的盟友德國動員軍隊,並要求俄羅斯撤回動員。

8月1日,德國向俄羅斯宣戰,又要求俄羅斯的盟友法國保持中立。

8月2日,德國為了準備攻擊法國,突襲並攻陷了盧森堡。

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

8月4日,德國為了準備攻擊法國,攻入了比利時。法國和比利時的盟友英國隨即向德國宣戰。

於是在短短一星期內,原本只是奧匈對塞爾維亞的小戰爭,變成德奧 vs 塞俄法比英的世界大戰。事後很多分析將事件歸咎於德國,因為是德國在不斷向人宣戰,但換轉頭,也有人指俄羅斯未有應德國要求撤回動員,還有英法的反應也不弱,未能嚇到德國......諸如此類。

但可以說的是,這場世界大戰是在多重機緣巧合下發生。直到開戰前個幾月前,都沒有人預料到會爆發一場席捲全球的大戰,發動戰爭者也難說是處心積慮 (相比發動二戰的希特拉),也沒想過會以何種情況結束 (德奧俄土等政府都倒台)......

即使沒有人主動希望發生,戰爭也可以在意外 spiral out of control 下發生,然後開戰容易停戰難,就繼續 spiral out of control。像新一輪以巴衝突,突然幾個兒童被武裝組織謀殺,就可以引發一場死幾百個兒童的戰事......雖然我就很難說以巴雙方當權者是否真的不希望戰事發生......


應該是德軍軍服的東西。

很多人因為對一戰的認識集中在西面戰線的德法對決,覺得這一場不像世界大戰,但其實在東面戰線,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土耳其、埃及、波斯、阿拉伯國家等都捲入了戰爭,英國從英聯邦徵召了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印度士兵,日本也出兵佔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租界,所以的確是有扯到全球很多國家下水。


德軍在一戰後期的總司令「興登堡」元帥 Paul von Hindenburg。由於此時的德國政府萬事以軍隊的要求為優先,威廉二世亦已經心力交瘁無法再管事,興登堡是實際在統治德國的人。他將在一戰結束後繼續有著重要的政治角色。


1917年11月,俄羅斯爆發共產革命,由「列寧」Vladimir Lenin 領導的新政府決定退出戰線。德國對此當然表示歡迎,但接下來又輪到美國參戰了。得到美國士兵和物資增援的英法一方,大舉反擊,德國終於支持不住。

1918年11月11日,德法簽署停戰協定。上圖是描繪當時情況的畫像,右二站立者是法國元帥、英法美聯軍總司令「福煦」Ferdinand Foch,面對他 (背對畫面) 的人是德方代表、主和派國會議員 Matthias Erzberger。德方對停戰協定並不滿意,認為法方要求太強硬,但最終還是簽了。德方急於停戰,除了因戰況越拖越壞,也因國內形勢急轉直下。


一戰開打時,在愛國主義感召之下,德國社會整體和幾乎所有政黨都支持戰爭,但隨著德國遭到多國經濟封鎖,國內經濟和社會壓力推到極限,生活艱苦,主和聲音漸大。

1918年11月3日,德國海軍士兵因不滿上頭遲遲仍未停戰,發生兵變。消息蔓延開去,引發激進左派組織 Spartacus League (後來成為德國共產黨 KPD) 仿傚之前一年的俄羅斯共產黨,發動無產階級武力革命,試圖推翻政府,展開「德國革命」German Revolution of 1918–19。其他政黨反對武力革命,但亦同意政府已經失去威信,向皇帝威廉二世逼宮。11月9日,威廉二世遜位,同日,在國會內佔最多議席的社民黨宣布成立新政府,兩日後確定簽署停戰協定。

上圖的字幕寫著「德意志共和國的誕生」the founding of the German republic,右上角黑髮者是社民黨領袖「艾伯特」Friedrich Ebert,他將會成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艾伯特政府下令鎮壓共產革命。1919年1月15日,共產黨領袖 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在柏林被擒,並且在混亂中被殺死。因為柏林局勢不穩,制憲大會在中部城市「威瑪」Weimar 召開並撰寫新的德國憲法,新憲法因此被稱為「威瑪憲法」,政權又稱「威瑪共和國」,而支持新政府的溫和左派、自由派、天主教政黨被稱為「威瑪聯盟」。

上圖就是 Rosa Luxemburg。創立德國共產黨的 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兩人原本都是社民黨幹部,前者是黨內有名的學者和理論家,後者是社民黨創立人兼馬克思好友 Wilhelm Liebknecht 的兒子,因他們在黨內過於激進 (從一開始就反對一戰這場帝國主義戰爭和要求發動工人革命),成立了激進組織 Spartacus League,最後更另立共產黨。兩人被殺,令德國左派嚴重分裂無法團結,共產黨餘孽不斷攻擊社民黨有份的「威瑪聯盟」政府,間接協助了日後希特拉等極端右翼冒起。

再後來東德成立,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作為革命先烈受到推崇。現時柏林仍然保留著 Karl Liebknecht 路,就在博物館島附近,而 Karl Liebknecht 路過幾個路口就會到 Rosa Luxemburg 廣場和 Rosa Luxemburg 地鐵站。

講到以人名為地方命名,在歐洲真的很流行。連接勃蘭登堡門和大屠殺紀念碑的大街就叫 Ebert 路,即上面提及那位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大屠殺紀念碑另一邊的小街叫 Hannah-Arendt 路,是一位著名猶太裔政治哲學學者。國會附近也有一條 Otto-von-Bismarck 大道。東柏林則有 Karl-Marx 大道......等等。


一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 討論德國戰敗須作出的賠償。由於法國的強烈要求,最終談出來的「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 條款相當苛刻。上圖就是表示,德國領土減少了20%、人口少了10%、各種資源和工業產能都大減,德軍的軍力被設定上限,德國也須要為戰爭負上最大責任。

很多德國人都不服這個結果。他們堅信德國只是停戰不是敗戰 (停戰前德國本土並未被佔領),是被由左派、自由派、天主教徒組成的「威瑪聯盟」政府出賣,即所謂的「背刺理論」Stab-in-the-back myth,令極端右翼思想冒起。這類人當然包括希特拉,而且他特別強調是被猶太人背刺。

還有,因應停戰,德國社會突然出現很多退伍軍人,他們回來後面對惡劣的經濟和社會氣氛,又受極端右翼思想鼓吹,組成所謂「志願軍」,即是右翼武裝組織。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就是被這類「志願軍」擒住和殺死,後來希特拉也是利用武裝組織幫助自己上位。

香港最近也有親中派議員提出要成立「志願軍」,不知是出於何種考量呢?


1919年停戰後,德國經濟嚴重受損,通脹急速上升。一戰前1美元是兌4.2德國馬克,到1923年已經是1美元兌超過1兆德國馬克 (12個零),每樣東西價格都以億計,紙幣變成廢紙,燒來生火還比較好用。德國政府在1924年發行新馬克,削走舊馬克的12個零,並且嚴格限制新馬克流量,總算重整到局面。

可是1929年,美國股市泡沫爆破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今次不是單純德國國內的問題,政府就沒辦法了。「威瑪聯盟」支持度不斷下滑,極端政黨乘機冒起,社會分化日益嚴重。


Wir wählen Hitler,直譯是「我們投票給希特拉」,應該是納粹黨的宣傳海報。除了下方右二的納粹「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 之外都不太認得......話說我原本還以為德國是禁止出示任何納粹宣傳品,但在博物館內似乎不是這樣?

仔細分析這幾年間的選舉,可以發現政情越來越分化:納粹黨吸走溫和右翼,即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票;共產黨吸走溫和左翼,即社民黨的票;由天主教徒組成的中間黨相對穩定。到了1932年7月的選舉,納粹黨和共產黨分別取得37.3%和14.3%的票,「威瑪聯盟」等溫和派在國會中淪為少數派。1933年1月,「威瑪聯盟」政府終於倒台,總統興登堡 (上面提及的一戰德軍總司令,他在1925年當選總統) 在別無選擇下,任命國會最大黨納粹黨的黨魁希特拉組閣,希特拉於是成為德國總理。(在德國的制度中,政府運作由總理負責,總統一般並不管事。)

1928年德國國會選舉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左派) 29.8%
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保守派) 14.2%
Centre Party (天主教徒) 12.1%
Communist Party (左派) 10.6%
German People's Party (自由派) 8.7%
German Democratic Party  (自由派) 4.8%
Party of the German Middle Class (保守派) 4.5%
Bavarian People's Party (地區勢力) 3.1%
Nazi Party (納粹黨) 2.6%

1932年7月德國國會選舉
Nazi Party (納粹黨) 37.3%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左派) 21.6%
Communist Party (左派) 14.3%
Centre Party (天主教徒) 12.4%
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保守派) 5.9%
Bavarian People's Party (地區勢力) 3.2%
(自由派全線落敗)


納粹制服。分不太清是屬於那一隊武裝組織......納粹黨的武裝組織有兩隊,一隊是「衝鋒隊」Sturmabteilung,通稱 SA,另一隊是「親衛隊」Schutzstaffel,通稱 SS,到後期規模已經比得上軍隊 (雖然當時德軍軍力受到凡爾賽條約限制啦)。

很多人愛說納粹黨是靠這些「志願軍」奪權,但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即使武裝組織有威嚇,人們投票時仍然是投暗票,不一定要聽武裝組織的話。何況共產黨也有武裝組織,有武裝組織不見得就能勝選。SA和SS也是在希特拉上台後,成為政府公認的部隊,才能真正肆無忌憚地鎮壓異己。還有這些武裝組織一開始是怎麼來的呢?最初總要有一班成員是真心相信納粹主義才能組成。

看回上面的兩次選舉,1932年希特拉正式上台前,左派和天主教徒政黨的票仍然相當多,可見的確有一部份民眾沒有因為武裝威嚇就投票給納粹黨。事實是納粹黨是得到很多右翼選民真心支持,他們見其他右翼政黨無能,改投納粹黨一票。納粹黨也得到不少建制中人支持,例如廢帝威廉二世的兒子 Prince August Wilhelm 就加入了納粹黨,因為他們真的不相信民主,寧願要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那一套。也有些商界人士擔心政治和經濟會繼續癱瘓下去,支持強人統治,社會和諧穩定。


1933年2月27日國會大火。希特拉將案件歸咎於共產黨,大舉搜捕左派人士,適逢數日後的3月5日國會再次改選,納粹黨當然是大勝。這將是二戰前德國最後一場多黨參與的選舉。

1933年3月德國國會選舉
Nazi Party 43.9%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18.3%
Communist Party 12.3%
Centre Party 11.3%
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8.0%
Bavarian People's Party 2.7%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此時選舉不是公平公開,因希特拉政府已經開始打壓異己 (特別是左派),納粹黨仍然沒有得到過半票。他能夠實施獨裁統治,是靠和保守派的「國民黨」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協作。國民黨當時的黨魁叫 Alfred Hugenberg,是一位傳媒業商人,該黨在商界有相當支持,在今日香港的講法可謂是「富貴黨」。他們甚至有成員直接反對民主、支持恢復帝制,是正牌的「保皇黨」。他們希望社會穩定、和諧、有錢賺,支持希特拉上台、鎮壓反對派特別是左派。

在國民黨支持下,德國國會通過了「授權法案」Enabling Act,容許希特拉政府無須國會通過就可以直接立法,變相實施獨裁統治。「授權法案」投票當日,納粹「志願軍」在議事堂內外站崗,只有社民黨夠膽投下反對票 (共產黨也反對,但沒有成員能進場投票)。議事堂內也要保安部隊維穩,香港立法會也開始有這種現象了。

筆者以前都有文章講過,很多政治決定是不能逆轉,「食住先」在一些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授權法案就是這樣性質的東西。授權法案通過後,希特拉政府可以無視國會,那就沒有了制衡,你怎麼確定他會信守諾言?那些所謂盟友,包括國民黨,立即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希特拉很快展開對國民黨的攻勢,國民黨那些貴人不堪被納粹傳媒和武裝組織騷擾,於1933年6月解散,原本被希特拉委任為經濟部長的國民黨黨魁 Alfred Hugenberg 也要辭職。距離他們通過「授權法案」,將希特拉推上獨裁者位置,只過了短短的三個月。「食住先」,食死人了。

在1933年11月,希特拉政府再次召開國會選舉。這一場選舉非常簡單,因為只有一個政黨參選,所有其他政黨都被直接禁掉 (共產黨和社民黨) 或被迫自行解散 (中間黨和國民黨),選民可以投贊成或反對納粹黨執政。但不論投哪一邊,結果都是納粹黨當選,因為沒有其他候選人嘛。最近中共和香港的親中派說,人民有得投票就是普選,有篩選也沒關係,相信在他們的定義中納粹德國的選舉都是民主普選。

1934年8月,86歲的總統興登堡逝世,希特拉成為德國「元首」Führer,國內更加無人能阻擋他。


愛因斯坦的照片。這一部份的博物館展覽會稍為介紹一下希特拉如何迫害猶太人。愛因斯坦好運,當時已經是名人,得以逃到外國,但根據 wiki,德國、奧地利、捷克、波蘭等地的猶太人有約9成都死於大屠殺,估計總共有近6百萬猶太人被害。為何可以單純因為種族不同就屠殺這麼多人呢?對我來說實在是很匪夷所思的事......

關於希特拉將共產黨、猶太人、社民黨 (主流工會支持)、中間黨 (天主教會支持)、國民黨 (權貴支持) 等其他政黨逐一消滅,有這樣一段話:

他們追殺共產黨時,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迫害猶太人,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殺工會成員,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是新教徒;

最後當他們開始對付我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站出來為我發聲了。

這段話是來自一位德國牧師 Martin Niemöller,他正正就是非共產、非猶太、非社民、非天主教的選民,曾經投票支持納粹黨,支持和諧,支持穩定、反對搞破壞。最終社會是穩定下來了,變得很河蟹了,但付出的代價是甚麼?Martin Niemöller 透過這段話,要大家反思。香港有些已經被中共統戰的基督教會領袖,叫人要聽政府的話,多沉默,少出聲,不要破壞社會和諧,歷史總是不斷重複。


希特拉既已「安內」,下一步就是「攘外」。他的第一步,是違反凡爾賽條約中對德軍軍力限制的條款,大肆擴充軍隊。

1936年3月,他下令軍隊進駐鄰近法國和比利時的「萊茵河地區」Rhineland。由於一戰德軍成功突襲法國和比利時,凡爾賽條約將萊茵河地區列為非軍事區,不准德國在此駐軍。

1938年3月,德軍進駐人民同樣講德語的奧地利,強行合併該國。(ps 希特拉本身在奧地利出生。)

接下來,希特拉的目標轉為捷克的 Sudetenland 地區。捷克在一戰前是奧匈帝國領土,住有不少德語人,尤其是鄰近德國的 Sudetenland 地區。英國和法國對德國擴張感到不安,但奈何他們國內也有其他問題要處理,無暇理德國。他們決定「食住先」,要求希特拉承諾吞掉  Sudetenland 後就會收手,希特拉也「食住先」,同意了。1938年9月,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簽署「慕尼黑協定」,將 Sudetenland 割讓給捷克。荒謬的是,捷克是沒有份兒簽,也沒有被諮詢,要「硬食」這個結果。

上圖是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 在慕尼黑簽約後回到倫敦的情景,他還對記者說「和平時代來臨!」(Peace for our time)。

可是希特拉很快就「添食」。1939年3月,希特拉「食言」,揮軍攻陷整個捷克。張伯倫所講的和平時代沒有來臨,來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張伯倫也在1940年下台,由一早就說希特拉不可信,千萬不可「食住先」的邱吉爾接下爛攤子。「食住先」食死人,又一例子。


一些武器的展品。

1939年9月,希特拉聯同蘇聯入侵波蘭,英法向德國宣戰,可是在英法未有實際行動前,波蘭只撐了一個月就被攻佔了。1940年4月,德國突襲丹麥和挪威,5月,入侵法國和比荷盧。到6月法國投降,德國在極短時間內就打下了多國。加上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法西斯國家,瑞典、芬蘭、匈牙利等都跟德國合作,希特拉可說是稱霸歐洲大陸。希特拉向英國勸降,但今次邱吉爾拒絕「食住先」,聲言英國寧死不降,儘管單憑英國,對德國起到的威脅有限。

可能是被眼前成功沖薰頭腦,也可能是他真的瘋了,希特拉在1941年6月下令突襲蘇聯。雖然平均實力較強的德軍在開打時迅速佔領了大片土地,到寒冬降臨,戰況開始逆轉。1941年12月,因同樣是法西斯主義的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向美國宣戰。到1942年,美英蘇三國成立同盟,開始策劃反擊。

1942年下半年,英美軍進軍中東和北非。1943年2月,蘇聯在「史太林格勒」Stalingrad 重挫入侵的德軍,並展開大規模反擊戰。1943年7月,英美軍攻入意大利。1944年1月,蘇聯再在「列寧格勒」Leningrad 擊退德軍。1944年6月,英美實行「諾曼第登陸」Invasion of Normandy,入侵法國。到1945年初,德軍已經全面敗退。


1945年4月底,蘇聯紅軍殺到柏林,跟德軍在市內展開巷戰。4月30日,不肯逃走又不想被擒的希特拉跟情人 Eva Braun 在地下堡壘中雙雙自殺。希特拉遺命由空軍司令 Karl Dönitz 繼任總統,Karl Dönitz 在5月7日下令投降。至此,二戰在歐洲方面的戰事結束。上圖是當時的報章報道。


德國戰敗後,政府高層們被盟軍拘捕,送上「紐倫堡審判」Nuremberg Trials (上圖)。部份最高層人員如希特拉和「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因在戰敗前夕先行自殺,並未遭到審判。最終有24人成為被告,其中12人被判死刑。之後德國和以色列亦有追查和審判其他納粹幹部。


二戰後期,英美空軍不斷空襲德國本土,戰敗後的德國城市一片頹垣敗瓦。新政府要面對多個難題:跟進佔了德國的盟軍交涉、重建國家、為二戰罪行負責等等......


德國戰後一分為四,分別由美蘇英法四國進駐,其後美蘇交惡,美英法部份成為西德,蘇聯部份則成為東德。為了防止西德也被併入東德,美英法要扶植西德,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出錢資助西德政府的重建計劃,即「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意大利和法國等都有收到錢。上圖是馬歇爾計劃的宣傳品,講歐洲如何同坐一條船,要一起向前進,雖然共產陣營的歐洲國家是被無視掉......

西德政府重視跟美英法重建關係,當然這也是出於現實需要。西德積極推動歐洲合作,如跟法意比荷盧共六國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即歐盟的前身,又加入了北約。西德政府也重視為納粹大屠殺洗脫罪名,將納粹主義列為非法、向受害者作出賠償、並大力支持以色列建國。這些舉措都有助恢復德國的國際地位。


博物館去到最後,是展出一些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統一的相關物品。Wir sind ein volk,we are one people。


柏林市郊小鎮「波茨坦」Potsdam 也是跟二戰很有淵源的地方。1945年7月,即歐洲方面打完仗後不久,美英蘇三國領導人齊集此地,發表「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拒絕要求,美軍於是投下原子彈,迫得日本在8月15日接受無條件投降。上圖為三國領導人舉行會議的房子。

波茨坦本身也有普魯士和德國王室的離宮,遊客不少,上圖的房子本身也是離宮的一部份,但為免文章拖得太長圖片太多,就不詳細講了。


跳到來德國北部城市「呂貝克」Lübeck。這是呂貝克的中世紀城門。


呂貝克在中世紀是著名港口,現在舊城區是世界遺產。講明是古城區,當然有很多古建築,但因為很多是私人物業,未必每一間都一樣獲得保育,街道上的建築會夾雜了不同時代和風格。例如上圖這條街,左邊和右邊的房子外貌完全不同!


這個城市跟兩戰有何關係呢?本來是沒甚麼關係的,只是筆者在呂貝克內遊蕩的時候,碰巧見到一間房子外掛著「博物館」的字樣,有點好奇走了進去,原來是一間介紹西德前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 的紀念館 (他在呂貝克出生)。不過好像沒講明這間紀念館是否也是他的故居......anyway,筆者作為對德國政治也略有興趣的人,就花了一點時間看這裡的介紹。

上圖右方正面對著鏡頭的人就是 Willy Brandt,當時他是西柏林市長,而左方對著麥克風講話的人是當時出任西德總理的「阿登納」Konrad Adenauer,。


Willy Brandt 最著名的事跡:為納粹大屠殺認錯下跪!事緣他在當上總理後的1970年12月出訪波蘭,去到一個紀念猶太人死難者的紀念碑前,一時感觸而跪下。圖片上方寫的 der spiegel 代表這應該是當年德國「明鏡」周刊的報道。Willy Brandt 在次年 (1971)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Konrad Adenauer 和 Willy Brandt 都是西德總理中較有名的。Konrad Adenauer 是二戰結束後西德第一任總理,早一點兒提到的接受美國資助重建國家、創立歐盟前身、加入北約、向大屠殺受害者賠償等的事,都是他決定做。Willy Brandt 則是更正式地道歉,並且跟東德和共產陣營改善關係,讓德國國際地位正常化的人。他們曾在2003年一個民調中,分別當選德國史上第一和第五號偉人。

十大德國偉人排名:
1. Konrad Adenauer 西德總理
2. Martin Luther 基督教路德宗創立人
3. Karl Marx 馬克思
4. Sophie and Hans Scholl 反納粹學運領袖
5. Willy Brandt 西德總理
6. 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哈 (又譯巴赫)
7.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歌德
8. Johannes Gutenberg 歐洲活字印刷術發明者
9. Otto von Bismarck 卑斯麥
10.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sere_Besten


館內也有介紹一些歷史背景,這是興登堡仍然在世,希特拉未當上元首時的照片。真難得看到希特拉對別人這麼恭敬的樣子......


納粹黨的宣傳海報。納粹 Nazi 是簡稱,全名是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azi 的讀音近似全名開首的 Nati,也有人拆開做 NSDAP。


社民黨的宣傳海報,三支箭應該是插向保守派 (皇冠)、納粹黨和共產黨。Willy Brandt 年輕時就加入社民黨,在希特拉上台後一度要流亡海外。二戰結束後,社民黨作為溫和左派,繼續在德國政界發揮重要影響力。


天主教中間黨的海報。Konrad Adenauer 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二戰前是中間黨高層。他在戰後有感戰前社會分化嚴重,中間黨只能吸納天主教徒的票,未能成功抵禦極端反民主勢力奪權,成立基督民主黨 CDU,希望團結德國支持民主的基督和天主教徒。

二戰後的西德亦因此跟戰前有著很不同的政治文化,長期是溫和派當道,即使同樣使用比例代表制,國會基本上都是只有4至6個政黨 (最新一屆有5個),比戰前的十幾個大減,左右派亦經常合作。

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是屬於基民黨,而她的執政聯盟拍檔是社民黨。儘管這兩黨經常爭奪國會最大黨和總理寶座,按理來說是對手,也無阻他們偶爾務實地合作。現時默克爾內閣計入她本人共有16人,當中6人是社民黨人,包括重要性排第二的副總理和第三的外交部長。默克爾也同意了社民黨的一些政綱和要求,如推行最低工資、支持德國社民黨出身的 Martin Schulz 出任歐洲議會議長。

溫和、務實、妥協、包容,不是口號。要做到「沒有基民營、社民營,只有德國營」,需要兩邊行動互相配合。


講完西德講東德。這是「東德博物館」DDR Museum,位於柏林博物館島附近。DDR 是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西德和現時的德國是叫 BRD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裏頭收集了很多東德時代的物品,重現當年的生活。對一部份德國人來說是走懷舊路線,但對筆者來說是相信新奇、刺激、好玩的博物館。篇幅所限不能談太久,舉三個物品好了。


推介一:試坐東德國產車。據說性能不錯,而且相當耐用。雖然這一架是不會動啦......當然,黨幹部們是有優待,坐的不是國產車而是進口車。學博物館的介紹講,雖然這是共產社會,但還是 "some we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推介二:有著超強既視感 (déjà-vu) 的東德新聞聯播。


領導人發表重要講話?圖中人估計是東德領導人「昂納克」Erich Honecker。


全場的人大?政協?黨代表們?站起來激動地拍掌!好感動呀!


推介三:舉手機器。

這四個公仔代表了東德被統戰的「民主黨派」。這幾個黨在東德國會中都有議席,但他們是名符其實的舉手機器,根據介紹,在東德的幾十年間,國會幾乎所有議案都是以100%全票通過,只有一個議案,沒錯是一個,試過有議員投下反對票。

留意這幾個公仔都有其中一隻手是安裝了機關,只要按下機器旁邊的一個按鈕,這幾個公仔就會一起舉手!筆者按了幾次,發覺原來都幾好玩幾過癮,難怪西環這麼愛「掣」!

既然習近平對造訪柏林的博物館這麼感興趣,建議他來這裡看看,一定會覺得很好玩。



下一篇預定是英國篇。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