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1日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法國篇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去完維也納和布達佩斯,來到花都巴黎。次序無特別意思。

入正題前先講點旅遊的東西。如果喜歡行博物館/美術館,又會在巴黎逗留好幾日,可以買一張 Paris Museum Pass。Pass 適用的博物館和景點多達60個,買了就不用在景點前再排隊買票,雖然仍要讓保安檢查手提包,但通常很快可以通過,因為排的是另一條隊。Pass 有3種價錢:2days €42 / 4days €56 / 6days €69,以下是一些適用的熱門地點:

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9.50
軍事博物館+拿破崙墓 Musée de l’Armée - Tombeau de Napoléon 1er €9.50
龐比度中心 Centre Pompidou €13
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12
聖母院鐘樓 Tours de Notre-Dame €8.50 (*進入聖母院仍然要排隊,因為 pass 只包鐘樓和地窖)
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 €11
先賢祠 Panthéon €7.50
聖禮拜堂 Sainte-Chapelle €8.50
凡爾賽宮 Châteaux de Versailles €18

Pass 的天數越多,當然越容易省到錢。假設買4天 pass 56 歐元,必去的凡爾賽宮和羅浮宮各去一天,那已經用回30歐元,之後2天再去3個景點就差不多用回剩下的26歐元,去到4個景點就肯定省到錢了。例如凱旋門 9.50  + 龐比度中心 13 + 奧賽美術館 11 + 聖禮拜堂 8.50,4處就值42歐元。

筆者當時去了:凱旋門 9.50 + 軍事博物館 9.50 + 龐比度中心 13 + 羅浮宮 12 + 奧賽美術館 11 + 先賢祠 7.50 + 聖禮拜堂 8.50 + 凡爾賽宮 18 + 城島古監獄 Conciergerie 8.5 + 橘園美術館  Musée de l’Orangerie 9 + 羅丹美術館 Musée Rodin 9,總共價值115.5 歐元。當然腳步也要快一點啦。

注意巴黎鐵塔是不包括的,搞到筆者要在下面排了很久......還有也請 check 清楚適用範圍,例如特別展覽有時要另外付錢,很多 Museum 會每週休息一天之類。另外還有一種 Paris Pass,包括更多景點,價錢也較貴。在我來說,Museum Pass 包括的地方都夠了,所以沒仔細研究 Paris Pass。


要講一戰和二戰的事,當然是來法國「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l’Armée。這座建築物本身稱為「榮軍院」Invalides,在17世紀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 所建,原本是軍人醫院,現在設有教堂、博物館、紀念館等。


教堂的地下葬有多名法國著名將軍,最有名的當然就是這個特大棺木內的拿破崙。

拿破崙全名「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出生於「科西嘉島」Corsica,年輕時入讀軍校。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崙加入革命軍,除了對付國內的保皇軍也要抵抗外來的保皇軍援軍 (歐洲多國君主都派兵攻打法國,希望可以撲滅革命之火)。拿破崙因戰績彪炳出人頭地,1799年發動政變奪權,受到普遍的民眾和軍方歡迎。1804年,35歲的拿破崙正式稱帝。

拿破崙在19世紀的頭十幾年間在歐洲大陸可說是所向披靡,但在1812年遠征俄羅斯失敗後,法軍元氣大傷,形勢急轉直下,最終在1815年的「滑鐵盧之役」Battle of Waterloo 中遭反法聯軍徹底打敗。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心的「聖赫勒拿島」Saint Helena,並且在1821年死於島上。法國政府在1840年向英國取回他的遺骸 (Saint Helena 是英國領地),重新安葬在榮軍院。

對了,嚴格來說拿破崙的正式稱號是「拿破崙一世」Napoleon I,因為通常會叫他的兒子做「拿破崙二世」Napoleon II,而拿破崙的姪兒 (弟弟的兒子) 後來也當上皇帝,是為「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


拿破崙並非今次遊記的重點,但他這麼有名,總要介紹一下啦......榮軍院教堂內還葬有其他法國名將,例如這個棺木內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盟軍總司令「福煦」元帥 Ferdinand Foch。


接下來進入博物館。館內展品甚多,從中世紀的鐵甲、火槍開始,並且一路有介紹法國的動態和參與的戰爭。主要的解說牌上都會有英文譯本,不懂法文也不會有大問題。

照片中的是來自中國清朝的甲冑,右面金黃色的那個似乎是乾隆皇帝用過的......該不會是英法聯軍還是哪場戰爭時被法國人拿走的吧......


除了實物和圖片,博物館內還有些電腦屏幕會為大家重溫一些經典戰役,例如這裡就在介紹滑鐵盧之役,法軍如何在英普兩軍夾擊下落敗。下方的是法軍 (Napoléon),左上方是英軍 (Wellington),右方是普魯士軍 (Blücher)。


接下來跳到19世紀後期,這是1870年後的歐洲地圖。

1815年拿破崙被打敗後,反法聯軍試圖將時光倒流,當法國大革命沒發生過,扶植被革命推翻的「波旁」Bourbon 家族當回法國國王。於是在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Louis XVI 的弟弟「路易十八」Louis XVIII 成為了法國國王。(In case 有讀者對細節很講究,百日天下等等的事因篇幅所限是故意跳過的。)

1830年,法國人不服波旁家族統治,再次爆發革命,被視為開明派的「奧爾良公爵」Duc d'Orléans 成為新國王,是為「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Philippe I。

1848年,路易-菲利普施政不得民心,又再革命。今次民眾將君主制廢除掉,成立共和制,是為「第二共和」。「第一共和」是指法國大革命推翻國王後,到拿破崙稱帝為止的期間。

第二共和隨即舉行總統選舉,卻意外地被拿破崙的姪兒 Louis-Napoléon Bonaparte 贏得。雖然革命份子當初以為自己會贏,但當年傳媒沒那麼發達,一般老百姓大都不知道這些突然冒出來的革命份子是甚麼人,「拿破崙」這個名字他們至少還認得...... Louis-Napoléon Bonaparte 在1852年稱帝,成為「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第二共和就這樣匆匆結束。

怎麼法國好像一日到黑都在革命和反革命之間搖擺不定?事實上當時法國國內保守派和自由派都各有勢力,一時這方佔優,一時那方佔優,一時雙方又會在權衡利弊下暫時合作...... 近月有些評論說中東有些國家革命失敗,證明民主沒用啦,民主是廢的啦云云,但其實革命失敗這回事並不稀奇,革命的鼻祖法國都失敗過N次了。眼光不應只放在革命是否成功,還應看革命後新制度能否穩定下來,社會民情是否有改變等等。

講回歷史。雖然都是叫拿破崙,但三世的軍事才幹遠不及一世,儘管多次發動戰爭,都很少有為法國帶來好處,1870年的「普法戰爭」更令其政權倒台。

1870年,雄心勃勃想統一德國的普魯士 (當時未有一個叫德國的國家,在現今稱為德國的地區有著多個由德語人建立的國家),剛打敗了奧地利,又想打敗法國,掃除普魯士稱霸的障礙。普魯士首相「卑斯麥」Otto von Bismarck 於是用計刺激法國輿論和拿破崙三世,讓法國主動向普魯士宣戰,但其實普魯士早已備戰,開戰不久就擊敗了法軍,更俘虜了到前線督師的拿破崙三世。上圖是電腦屏幕正在示範普法戰爭中,法軍如何被迅速擊敗。

戰敗的消息傳到巴黎後,又再引發革命,民主派宣布罷黜拿破崙三世,成立「第三共和」。新政府起初希望能收拾殘兵,繼續抵抗普軍,但以失敗收場,最終也要議和。打敗法國的普魯士成功稱霸,併入了其他德語人的國家,成立德國,並且讓法國割讓出東部的「亞爾薩斯-洛林」Alsace-Lorraine 地區,即再上面那張地圖中,綠色的德國 (Allemagne) 和藍色的法國之間的地段。今次戰事成了法國國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能打敗德國,取回 Alsace-Lorraine。

拿破崙三世在戰後流亡英國,死於該地。雖然講到他好像很沒用,但內政方面他的評價倒較為正面,在他治下法國迅速工業化和經濟增長,他也下令重建巴黎,令市容變得更摩登和工整。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本來是奧塞兩國之間的小戰爭,因為雙方各有盟友,在幾日內就演變成多國參與的世界大戰。奧地利的盟友是德國,塞爾維亞的主要盟友則是俄羅斯,而俄羅斯在1892年為了防範德國已經跟法國結了盟,法國又在1904年跟英國結盟,1907年輪到俄羅斯跟英國結盟,於是當奧地利跟塞爾維亞開戰,會扯上這麼多個國家。

德國考慮到自己在陸地上被法俄兩國夾住,要同時打兩面戰線會非常困難,事先制訂了名為「施利芬計劃」Schlieffen-Plan 的作戰計劃:在開戰初期,德軍會繞過布防嚴密的德法接壤邊境,首先攻入較脆弱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再經他們的國土突入法國,希望能以閃電戰盡快解決掉法國。

一戰開打後,德軍行動迅速,8月2日突襲盧森堡,8月4日攻入比利時,很快就打敗了兩國,殺入法國東北部,逼近巴黎。可是在9月初,英法聯軍在巴黎郊外的「馬恩河」Marne 一帶成功擋住德軍,令德軍無法以閃電戰擊敗法國。法國政府在「馬恩河戰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 期間,一度徵用巴黎的的士運送士兵到前線,可見情況有多危急。

上圖的電腦屏幕正在顯示開戰到馬恩河戰役的情況,咖啡色的數字代表德軍,藍色數字代表法軍,在藍6 (法軍第六軍) 和 BEF (英軍遠征軍) 之間的大黑點就是巴黎......可能還是不太清楚,所以附上一張加工後的圖。




德軍閃電擊破法國的如意算盤失敗後,兩軍在前線挖起了戰壕固守,令戰線停了下來。但沒進展不代表沒有死傷,反而是雙方在沒有進展下仍出現了巨大損害,這是因為雙方為了突破對方防線,發動了多場作戰,如著名的「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dun 和「索姆河戰役」Battle of the Somme,但在付出極大人命代價後都未能取得突破。法軍更一度因此發生大規模的抗命,士兵拒絕再進攻。根據維基列表,主要國家在一戰中的士兵死亡數字如下:

英國 70-88萬
法國 135-140萬
俄羅斯 170-225萬
德國 177-203萬
奧匈 120-149萬

英國談一戰的重點是死傷多,二戰的重點是國家被孤立和空襲,大家一起捱過艱苦日子。法國主要是紀念一戰,因為法國在二戰中沒甚麼表現可言 (詳情後述)。德國和奧匈都是最好別提兩戰,俄羅斯則因共產黨的統治需要較著重講二戰。

上圖的展覽正在介紹戰壕的作戰方式和士兵生活,另外也有展品是介紹凡爾登和索姆河等經典戰役的經過。


直至美國在1917年宣布參戰,開始派遣大量援軍到法國,法英美聯軍才能夠突破德軍防線。最終德國國內接連收到前線戰況失利的消息後發生內亂,士兵和人民都不滿打了4年仗、付出這麼多人命後仍要落敗,皇帝「威廉二世」被趕下台並流亡到荷蘭,新政府上台後,在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戰。


勝利的法軍在凱旋門慶祝。


1919年1月,各國為確認終戰後的利益分配,舉行「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上圖是被稱為「三巨頭」的三個戰勝國領袖:法國總理「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 (最左)、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 (右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 (最右)。

由於對德國有深仇大恨的克列孟梭不斷提出要求,最終簽署的「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 內有很多對德國很嚴苛的條款,例如指明德國要為戰爭負上最大責任、割讓大量土地 (同時失去大量人口)、支付天文數字的金錢賠償、將部份礦場的權益暫時交給法國、嚴格限制德國軍備等等。

凡爾賽和約的嚴苛,加上龐大的人命和經濟損失,引發德國人民強烈反彈,令極端民族主義抬頭。後來希特拉上位時的其中一個口號,就是取消凡爾賽和約。


法國的黑歷史:「馬奇諾防線」Ligne Maginot / Maginot Line。法國在打敗德國後,仍對德國充滿猜忌,尤其是被德軍閃電戰殺到巴黎門前的記憶,加上一戰長期固守戰壕和堡壘的經驗,法國於是在德法接壤邊境建設一條布滿壕溝和堡壘和防線,並且號稱今次一定不會被德軍打破,「他們不能通過」(On ne passe pas / They shall not pass)。防線因當時陸軍部長「馬奇諾」André Maginot 取名馬奇諾防線。

為何說是「黑歷史」呢?因為這條花費龐大人力物力建設,號稱防禦力無敵的防線,最終幾乎沒有發揮作用,德軍在二戰中花了六星期就打到法國投降。原因跟一戰中的 Schlieffen-Plan 相似,德軍見德法接壤邊境布防嚴密,繞道比利時和盧森堡殺入法國,避開了馬奇諾防線。雖然有個講法叫「同一招用第二次就沒用」,但歷史告訴我們,其實是有用的......


英國的黑歷史:「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希特拉在1933年上台後,主打極端民族主義,在1938年以奧地利人都是講德語為藉口,合併了奧地利。之後他又再以捷克斯洛伐克內有很多德語人為理由,聲稱要吞併捷克的 Sudetenland 地區。最終英法意三國介入,逼捷克將 Sudetenland 割讓給德國,但同時要德國保證不會入侵捷克剩餘的國土。四國在慕尼黑簽署條約,就是慕尼黑協定。出席會議的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 在回到英國時,更向迎接他的記者們宣布「和平時代來臨」(Peace for our time)。上圖四人分別是英國首相張伯倫 (左一)、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 (左二)、德國元首希特拉 (低頭簽字)、法國總理「達拉第」Édouard Daladier (右)。

可是希特拉在拿走 Sudetenland 後並不心息,於次年 (1939) 揮軍吞掉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說過 Peace for our time 的張伯倫可謂是「懦爆」,在次年英國和德國正式開戰後下台,讓位予早就警告希特拉不可信的邱吉爾。

英法對希特拉吞併奧地利和捷克視若無睹,甚至可說是縱容,被稱為「綏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事後孔明地看,當然是不對啦,但英法兩國政府的做法起初是得到不少民眾支持的。一來一戰才過了廿年,民間的反戰和厭戰氣氛仍然濃烈;二來不少人也覺得「凡爾賽條約」是對德國太苛刻,可以對德國寬容一點;三就是天真地以為希特拉的極端主張只是隨口講。


1939年9月,德國攻打波蘭,英法向德國宣戰,但並無實際幫助,只能眼白白看著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 (蘇聯也乘機攻打波蘭)。1940年4月,德國攻下丹麥和挪威。5月,德軍開始向法國和比荷盧發動攻勢。到6月初,法軍已經被打到潰不成軍,大批士兵要撤退到英國,德軍佔領了比荷盧和法國北部。6月14日,巴黎淪陷,法國政府逃出。6月16日,法國總理「雷諾」Paul Reynaud 見大勢已去辭職,由「貝當」元帥 Philippe Pétain 接任,貝當隨即宣布會向德國投降。6月22日,希特拉到巴黎跟貝當簽署和約。法國如此迅速被打敗,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上面是希特拉6月23日在巴黎一遊的照片。拍照的地方應該跟本文最頂那裡是同一處。


根據投降後的安排,法國北部和西部,包括巴黎和波爾多等地,都由德軍佔領,總理貝當的政府只能管治南部,政府亦遷至中部小鎮「維希」Vichy,人稱「維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 / Vichy France。


另一邊廂,撤退到英國的法軍准將「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不服貝當政府投降的決定,在6月18日透過BBC電台向法國人民作出廣播,呼籲人民不要死心,要等待法國重光來臨。是次廣播後來被稱為「618呼籲」L'Appel du 18 juin / Appeal of 18 June,上圖為當時的戴高樂。

戴高樂之後成立「自由法國」France libre / Free France 運動,讓撤退到英國的法軍士兵跟英國共同作戰,在法國境內組織抵抗份子,又呼籲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政府跟他合作。可是,儘管維希政府是個凡事都聽命於希特拉的傀儡政權,連迫害猶太人都執行,但在程序和法理上來說,他仍是法國政府的合法延續,加上戴高樂的官位和名氣都有限,法國剩餘的軍隊和海外殖民地很多都仍視維希政府為上司,自由法國運動一開始並不算很成功。事實上,當時國際社會上大部份國家仍然承認維希政府為法國政府。其後英國和美國出兵攻打北非的法國殖民地時 (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還遭到駐當地的維希政府軍抵抗。隨著後來多數殖民地都轉投自由法國,戴高樂在盟軍中的地位才得以提升,成為他們眼中的法國代表。


所以法國在二戰中值得展示出來的光彩事情其實並不多......可是博物館的展覽仍要繼續進行,這時候就要靠上圖這位老兄力挽狂瀾了。

這位人兄叫「讓‧穆蘭」Jean Moulin,本來是法國政府的高級公務員 (省長 préfet),因不願服從維希政府指令而被革職,其後到英國加入自由法國運動,受戴高樂所托,潛回法國組織地下抵抗份子。穆蘭不幸地在1943年6月21日遭「蓋世太保」Gestapo (納粹特務) 逮捕,到7月8日因嚴刑逼供而亡,死時44歲。據悉穆蘭至死都未有向蓋世太保透露任何情報。

穆蘭在二戰後成為法國抵抗納粹德國的烈士,是正義、道德、愛國、勇氣......等等的榜樣,在1964年獲葬入「先賢祠」。雖然中文維基中是沒有他的條目,但在法文維基中他的條目可是有十幾頁長。

做公務員做到這麼有正義和道德感,實在難得。


1944年6月6日,D-Day「諾曼地登陸」示意圖。

簡單講一下歐洲的戰情。1940年,德國迅速打下法國和中歐多國,多番空襲英國 (但未能登陸),之後又在1941年向蘇聯開戰。在蘇聯被拖下水後,英美在1942年開始反擊,首先是攻擊北非,再在1943年開始攻擊意大利。蘇聯得益於德軍要調往別處幫忙 (意軍實在是太弱),也開始反擊。1944年,英美終於決定直接突襲法國,從英倫海峽對岸的「諾曼地」Normandy 海岸登陸,參與的包括美軍、英軍、加拿大軍、自由法國軍等。

從圖片上看不出來,但這條目標海岸可是長達80公里的大範圍,在第一天的登陸作戰,盟軍就出動了超過10萬人搶灘。儘管死傷不少,盟軍的搶灘作戰大致成功,之後開始向法國內陸推進,法國各地的地下抵抗份子亦開始配合行動。1944年8月25日,盟軍光復巴黎。現時諾曼地海岸各處都有紀念戰役的地方。

早前看到一篇講解放巴黎的新聞,提到一些黑幕。上面提過,自由法國主要靠海外殖民地支持,所以自由法國軍也有很多是從殖民地徵召的黑人士兵。當時仍然歧視黑人的美國,不希望自由法國軍入城時傳媒拍下一堆黑人做先鋒的照片,於是要求自由法國的黑人部隊停住,讓白人部隊先入城。結果這批為了法國民主自由、為了反對種族歧視的納粹德國而戰的黑人,就為了這樣無聊的原因被無視掉......


報紙頭版:戰爭結束了!當然這是指歐洲方面的戰事。

隨著法國開了一條新戰線,德軍疲於奔命,蘇聯方面的戰線亦開始抵擋不住,到1945年初,英美和蘇聯軍都開始迫近德國本土。1945年4月30日,蘇聯已經殺入柏林,躲在地堡中的希特拉自殺,遺書指明海軍總司令 Karl Dönitz 擔任下任總統。5月7日,Dönitz下令投降,這一天成為所謂的「歐洲戰勝日」Victory in Europe Day or VE Day。「日本戰勝日」Victory over Japan Day or VJ Day 是8月15日。

另外,除了諾曼地登陸,盟軍也在1944年8月登陸法國南部,維希政府的總理貝當被撤退的德軍帶走。貝當在戰後被逮捕,送回法國受審,因叛國罪成被判終身監禁,1951年死於獄中。除了貝當,很多維希政府中人也因為聽從納粹德國指令,在戰後被捕和受審,有部份人則是在盟軍登陸後的戰亂期間,被自由法國軍或殺地下抵抗份子趁亂殺死。


1945年7月14日 (法國國慶),在巴士底廣場慶祝的法軍。

二戰後,法國成立「第四共和」,由戴高樂暫時出任總理,但他不滿受制於議會其他黨派,不久就辭職。戴高樂後來在1958年,法國因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陷入泥沼時再度出山,就任總統。由於戴高樂在1958年時改寫了憲法,現在的法國政制被稱為「第五共和」。


在博物館出口前的是法國在二戰後冊封的四位元帥 (Maréchal / Marshall) 的海報,他們都有參與自由法國運動和解放法國的戰事,雖然有的是較後期才加入。前面擺放著兩支授予元帥的權仗。四人從左至右:

Marie-Pierre Kœnig (1898–1970) 1940年7月逃到英國投效自由法國軍

Alphonse Juin (1888–1967) 1942年11月在北非率領維希法國軍倒戈

Jean de Lattre de Tassigny (1889–1952) 1943年10月潛逃英國投效自由法國軍

Philippe Leclerc de Hauteclocque (1902–1947) 1940年7月潛逃英國投效自由法國軍


離開榮軍院後,向「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 (紀念同名的俄羅斯沙皇) 方向走。塞納河岸的是「大皇宮」Grand Palais。大皇宮是為1900年巴黎萬博而建造的,雖然叫皇宮,但從來沒有皇帝住過入去,純粹是要表達它很華麗而已,現在也經常有展覽進行。大皇宮的對面街還有個「小皇宮」Petit Palais,因為小嘛,照片中看不出來。


路旁有一位大叔的雕像,是誰呢?


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


經過大皇宮後,會來到跟「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通常只稱 Champs-Élysées) 交接的路口。這裡也有一個雕像。


原來是戴高樂。他的形象都固定是軍服+軍帽呢......

底下金句的大概翻譯:There is a pact 20 centuries old between the grandeur of France and the liberty of the world. 即是他將法國的強大和世界的自由劃上等號,法國越強世界越自由,法國越弱世界越不自由。不愧是戴高樂,總是很大口氣......


香榭麗舍大道的另一端就是「凱旋門」Arc de Triomphe。拿破崙在1806年下令興建,1836年完工,如名字所示,是要來紀念打勝仗,後來經常為軍事巡遊所用。門柱等等的雕刻都非常華麗,內部沒有升降機,遊人要自己走樓梯到頂,景色不錯的。

另外,由於類似的建築不少,也會稱這個為 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以作區別。Étoile 是這個廣場的原名 Place de l'Étoile,廣場在1970年戴高樂死後改名為 Place Charles de Gaulle。

以偉人為地方命名在歐洲相當普遍,在法國就有很多城市都有街道或建築物以戴高樂、龐比杜、密特朗 (都是前總統) 等人命名。又例如,從羅浮宮開始,沿著香榭麗舍大道走,到凱旋門為止,有5個地鐵站,分別是 Concorde (協和廣場)、Clemenceau (克列孟梭、一戰時法國總理)、Franklin D Roosevelt (羅斯福、二戰時美國總統)、George V (喬治五世、一戰時英國國王)、Charles de Gaulle - Étoile (戴高樂)。


凱旋門下的無名士兵紀念碑和聖火。大概的翻譯:here lies a French soldier who died for the homeland 1914-1918.


二戰士兵和抵抗運動人士的紀念碑。大概的翻譯:Army combatants and Resistance combatants who died for France 1939-1945.


大概的翻譯:Tribute to students of France who defied the Nazi occupation army on 11 November 1940 in danger of their lives.

這是紀念1940年11月11日一場法國學生的公民抗命行動。這一天,一批巴黎的學生們自發到凱旋門和香榭麗舍大道遊行示威,抗議納粹德國的佔領。可以想像希特拉得知後大罵這批學生「激進!暴力!不守法!破壞法治!癱瘓巴黎!想法國變成伊拉克阿富汗」......下刪N字。多名學生事後被捕,但,歷史將判他們無罪。


接下來來到巴黎另一處的「先賢祠」Panthéon。先賢祠在法國大革命前是座大教堂,革命後成為紀念物,葬有多名偉人,大都是經政府和國會決定後,從原先的墓地裡搬來這裡重葬。建築風格是參考羅馬的「萬神殿」,後者串法同樣是 Pantheon。


內部相當宏偉,有些雕像是紀念法國大革命。


「先賢」們是葬於地底一層。從外表看很難判斷棺木誰屬。


還好有告示牌。牌上會有生平介紹,但都是法文,不會法文的人就要靠自己認人了......


較有名的有伏爾泰、盧騷、拉格朗日、孔多塞、雨果、大仲馬等。其實既然是「先賢祠」,放得進來的應該都是大人物,但要全部認出來還真是有點難度......


地底的通道和一些介紹。


上面也有提及過的 Jean Moulin。


居禮夫婦也葬在這裡。居禮夫人因為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1903年物理學獎),又是首位取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 (加上1911年化學獎),而有名,但別忘了居禮先生都有拿過獎喔 (1903年物理學獎)。另外,他們的大女兒和女婿也有拿過獎  (1935年化學獎),孫女和孫兒也是科學家,真是一門多傑。

法國篇大致講到這裡。

3 則留言:

  1. 文章好長,好多照片。謝謝分享。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去巴黎玩之前,有讀過一本關於巴黎的書, 北京三聯出版的 “帶一本書去巴黎”。 現在還在我書架上。書中對一些景點的細節描寫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書中大量文史資料娓娓道來,人文氣息十分濃郁。全書開本不大,排版裝幀卻異常精美。之中有大量史料圖片,巴黎街頭照片和作者手繪的油畫,就算用歐洲人的高標準來看,都是寫城市景觀和人文的一流品質的書籍。作者和北京三聯 have done a good job。有關巴黎的書籍想來也是恒河沙數,中文作品裡,這本書值得一讀。書名中提到的 “書” 是雨果寫的 “九三年”。
    http://www.amazon.cn/%E5%B8%A6%E4%B8%80%E6%9C%AC%E4%B9%A6%E5%8E%BB%E5%B7%B4%E9%BB%8E-%E6%9E%97%E8%BE%BE/dp/B00F6X6A0U/

    作者林達,據說是一對夫婦共用的筆名。 他們於 1990 年代初移民美國,好像是在美國讀政治法律方面的專業。 他們合寫的 “近距離看美國” 系列,介紹美國的民主制度,社會政情,許多年前我讀過三本,說起來還是我對美國社會最初印象的來源。剛才在亞馬遜中國站上看到有新出第四本,買來得閒看看。這本有關巴黎的書是他們旅居巴黎時寫的。

    回覆刪除
  2. 難得一見的好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