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7日

未夠秤的瑞典政治

瑞典國會選舉上周結束,預料下周會正式公布新政府內閣名單。筆者稍為掃過當選議員名單,發覺瑞典政界意外地多「80後」年輕人參與。新一屆瑞典國會349位議員中,63人為1980-1989年出生,8人是1990年或以後出生 (最小一位是1993出生),80或90後議員佔國會五分一。五分一算不算多就見仁見智,但個人認為比起香港的確算多,畢竟香港立法會是0個80後。另外,瑞典國會8個政黨中,有3個的黨魁都是只有30幾歲,當中2位是80後。

Gustav Fridolin
(瑞典國會官方照片)
第一位是綠黨 Green Party 男代表 Gustav Fridolin (該黨有男女兩位黨代表),生於1983年,今年31歲。由於綠黨預料會加入新政府,Gustav Fridolin 極有可能擔任政府要職。根據網上資料,他在11歲時就加入綠黨青年團,16歲就成為綠黨青年團代表,19歲首次當選國會議員,是當時瑞典最年輕國會議員,並且在28歲即3年前時就當選綠黨黨代表。如此年輕就成為政壇第一線人物,著實不簡單。

另一位80後黨魁是中間黨 Centre Party 黨魁 Annie Lööf,她同樣是生於1983年和31歲。她在3年前當選黨魁,由於中間黨加入了上屆政府,Annie Lööf  年僅28歲就成為企業大臣 Minister for Enterprise。雖然我看的資料沒有講到她是否瑞典史上最年輕的內閣大臣,但相信亦不遠矣。(ps 她爸也是政客。)

還有就是被指極右排外法西斯新納粹的瑞典民主黨 Sweden Democrats 黨魁 Jimmie Åkesson (此黨要求將新移民數目大減9成),生於1979年,35歲,雖非80後,但也相當年輕。此人在9年前即26歲時就當選黨魁,並且成功領導瑞典民主黨從一個0國會議席的邊緣小黨,成為今次選舉中得票第三高的大黨,有機會能左右大局。被指極右排外法西斯新納粹的政黨能成為瑞典國會第三大黨,亦震撼了瑞典甚至整個歐洲政界,不過這部份的事之前已經寫過文章分析了,在此就不深入討論。

 Hans Linde
(瑞典國會官方照片)
最後提一提,雖然不是黨魁但都是黨領導層的,左派黨 Left Party 國會黨團代表 Hans Linde,他生於1979年,35歲,號稱瑞典國會最靚仔議員,如果在香港大概會被稱為議會「男神」。

年輕政客多,是否代表管治質素就一定比較好?當然這很難分析,雖然瑞典的確在各種國際經濟社會排名中經常名列前矛。但我想至少能代表政黨願意培訓新人,年輕人能夠上位,議會中有較多年輕人的聲音參與討論,社會比較開明和流動性比較高。例如在香港,政黨的所謂「第二梯隊」四五十歲都未能當上立法會議員,但在瑞典二三十歲已經可以做第一梯隊甚至當上黨魁 (香港的第二梯隊,很想要吧?)。上面介紹的 Gustav Fridolin 11歲就加入政黨,計落還是小學生,在香港肯定會被人說「未成熟」、「未夠秤 」、「被政黨利用」、「都不知道政治是甚麼」、「學生就應該乖乖讀書」、「搞政治破壞前途」等等,但人家現在當了政黨黨魁還有機會當政府內閣大臣耶......

看回世界歷史,年輕人擔任國家領導人而有佳績的例子也確實存在。日本明治維新政府的領導層,包括明治天皇,開始執政時都是廿幾三十歲,就成功帶領日本走上強國之路,打敗了滿清和俄國。(雖然最後變軍國主義。)

英國史上最年輕的首相,是1783至1801,和1804至1806年在位,領導了英國近20年的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他就任首相時只有24歲  (1759年生),但表現甚佳,獲得英王和多位政壇大老信任,即使1801年辭職了,也因沒有人能取代其位置,於1804年被邀請再次上台。他任內要為美國獨立戰爭 (1783結束) 善後、應對法國大革命 (1789爆發)、對抗拿破崙 (1799上台,時年30) 等多項巨大挑戰,都成功力保不失,能力有目共睹,有學者甚至將他列為英國史上最偉大首相的頭幾名。William Pitt 在1806年因工作過勞,心力交瘁,於任內病逝。計落他人生中近半時間都在當英國首相,也算是另類的創舉。他也是英國史上在任時間第二長的首相。

(ps 叫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是因為他爸爸 William Pitt "the Elder" 也是英國首相。但從 the Younger 能在任20年並且應對多項難題來看,他絕對有高強實力。他爸倒是只當了2年首相。他也是個天才兒童,14歲就獲劍橋大學破格取錄,17歲就畢業,是劍橋史上最年輕學生,直到2010年紀錄才被人刷新。)

再現代一點,雖然不是國家領導人,但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 Malala Yousafzai (17),年紀輕輕就表現出成年人也難及的成熟思想,還有不畏強權的堅定決心,確實能夠讓人看到個人見識與年紀並無必然關係。

香港立法會議員蔣麗芸(59)之前在電台節目上,與香港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 (17) 對話,竟然批評對方「未夠秤 」(*廣東話不夠份量、不夠年輕的意思),沒有資格討論政治。黃之鋒的表現,我不評論,但年紀輕就一定沒資格談政治?如果蔣麗芸穿越了,見到一眾瑞典政黨年輕黨魁、馬拉拉、William Pitt the Younger,會否也說「你未夠秤、沒資格跟我討論政治」?

以年齡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政治見識,筆者想起這個美國惡搞網站 Onion 的短片,叫「Obama Undertakes Presidential Internship」,說奧巴馬參加了「總統實習計劃」,在西班牙首相身邊實習,拿取證書和介紹信,證明自己並非太年輕、沒經驗、「未當過總統」。我尤其喜歡最後一句 (劇透):「麥凱恩沒需要參加實習計劃,他年紀大,夠資格當總統的了。」(Senator Mccain is old, so he's already qualified to be presiden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1QxIIb0JU

年紀輕就沒政治見識,按此推論,是否年紀大的人又一定很有政治見識和很有執政能力?香港人看見蔣麗芸,都應該知道她就是個反面教材。年紀輕就是「未夠秤 」不懂得政治,學生只需要讀書不應該搞政治,然後那些老懵董活化石在背後指點江山就是「大好事」(多名政界人士對前特首董建華復出的評價),政界要員十幾年來都是那些臉孔,這就是香港的政治。

Gustav Fridolin (最左) 就著籌組新政府跟其他瑞典政要見面
右二是瑞典國會第一大黨社民黨黨魁 Stefan Löfven,料會出任首相



資料提供,以下是一些歐洲國家的政府首長 (首相/副首相) 年齡,以及政府內閣中較年輕的成員名單:

UK
PM David Cameron 47
Deputy PM Nick Clegg 47
Chancellor of the Exchequer George Osborne 43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nvironment, Food and Rural Affairs Elizabeth Truss 39

Germany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60
Vice-Chancellor Sigmar Gabriel 55
Federal Minister for Family Affairs, Senior Citizens, Women and Youth Manuela Schwesig 40

France
President François Hollande 60
PM Manuel Valls 52
Minister of Housing Sylvia Pinel 36
Minister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ajat Vallaud-Belkacem 36
Minister of Economy and Industry Emmanuel Macron 36

Italy
PM Matteo Renzi 39
Minister of Interior Angelino Alfano 43
Mini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rianna Madia 34
Minister of Constitutional Reforms Maria Elena Boschi 33

Denmark
PM Helle Thorning-Schmidt 47
Deputy PM Morten Østergaard 38
Minister for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Sofie Carsten Nielsen 39
Minister for Food and Agriculture Dan Jørgensen 39
Minister for Transport Magnus Heunicke 39
Minister for Environment Kirsten Brosbøl 36
Minister for Employment Mette Frederiksen 36

Norway
PM Erna Solberg 53
Finance Minister Siv Jensen 45
Ministry of Energy Tord Lien 39
Minister of Justice Anders Anundsen 38
Minister of Defence Ine Marie Eriksen Søreide 38
Minister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Sylvi Listhaug 36
Minister of Education Torbjørn Røe Isaksen 36

Finland
PM Alexander Stubb 46
Deputy PM Antti Rinne 51
Minister of Social Affairs and Health Laura Räty 37
Minister of Defence Carl Haglund 35
Minister of Environment Sanni Grahn-Laasonen 31

不少國家的首相都是只有四十幾歲,三十幾歲就能當上內閣大臣的更是相當普遍。然後是香港:

香港
行政長官 梁振英 60
政務司司長 林鄭月娥 57
(官員最年輕) 袁國強 50
(行政會議最年輕) 李慧琼 40

2014年9月26日

政客起落是無常

蘇獨公投剛剛結束,正當傳媒分析說獨立派頭頭、蘇格蘭首席大臣薩蒙德 Alex Salmond 可謂是大贏家,將原本沒甚麼人留意的蘇獨勢力搞到有聲有色差一步成功,他卻突然宣布辭職!難道他心灰意冷,見獨立失敗萌生退意?正所謂「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這邊廂有人離開,同一日那邊廂在歐洲和香港,卻有3名政客正在復出:白高敦、薩爾科齊、董建華。入正文前先講總結:政客說要退出政壇,9成都是假,千萬別信,反而說要復出,就一定要信。

薩蒙德白高敦一落一上

今次公投,薩蒙德的確是將獨派領導得相當出色,但最後畢竟是落敗了,薩蒙德難名正言順地說自己是勝利者,獨派氣焰短期內亦會受挫。可是長遠來說,特別是如果倫敦方面承諾的權力下放未能兌現,蘇獨勢力必定再次抬頭,薩蒙德今次可能是急流勇退,待將來勢頭好時再捲土重來,畢竟他也並非完全退出政壇,只是辭去首席大臣和黨魁。看回薩蒙德的往績,他都經歷過不少起起落落,在1990年首次當選黨魁,2000年辭職,期間曾聲稱自己不會再當黨魁,但2004年又成功回鍋。「N屆不選」這種大話,香港人聽得多了。

至於白高敦,今次「鹹魚翻生」確實令人意外,因為他2010年連任失敗後在國內動作不多,較為高調的工作是出任聯合國教育特使 (UN special envoy on global education),多次跟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一同出席活動。今次公投,他亦沒怎麼參與拉票,是到最後關頭才出手,但這卻加強了他成功救亡的印象。其實他到最後才參與,可說是不會輸,因為失敗了沒人會怪他,贏出了他倒可以領功勞。白高敦會否回鍋當首相?比較遙遠,但的確很多評論認為他可藉機重返國內政壇,發揮影響力,特別是在蘇格蘭事務上。

薩爾科齊有機會回朝

至於薩爾科齊,大家可能對法國政情不是跟得那麼貼,要用多點篇幅講解。薩爾科齊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競逐連任失敗後,隨即宣布引退。可是他的政黨右派 UMP 立時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況,先是在緊接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大敗,其後舉行黨魁選舉時因兩大候選人票數相差太少,兩人均各自宣布當選,黨內嚴重分裂。兩名候選人之後好不容易談判解決問題了,新黨魁 Jean-François Copé 又在今年6月因政黨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落敗 (得票不及極右) 而辭職,UMP 須再次舉行黨魁選舉。這成為薩爾科齊復出的契機,他宣布將會參選 UMP 黨魁選舉。

UMP 現時由一個三人團隊暫代黨魁職務,三人都是前總理:Alain Juppé、Jean-Pierre Raffarin、François Fillon,不是沒機會爭做黨魁選舉。可是前兩人分別69和66歲,年紀偏大,而 Fillon 在上次黨魁選舉中落敗,黨內支持度成疑,因此分析都認為薩爾科齊能勝出的機會頗大。如果成真,3年後舉行的總統選舉中,他勢將成為 UMP 的候選人。

現任總統,屬於左派 PS 的奧朗德,民望低處未算低,最近有民調指其民望跌至13%。法國總統選舉採用兩輪投票制,第一輪容許眾多候選人參選,如無一能一下取得過半票數,最高票的2人會進入第二輪再爭過。根據民調,奧朗德很有可能會在第一輪就出局,由薩爾科齊 (或其他 UMP 候選人) 及極右的勒龐進入第二輪,而在第二輪中,因只有極右選民會肯投勒龐,預計薩爾科齊 (或其他 UMP 候選人) 可以輕勝他。所以如果薩爾科齊成功當回 UMP 黨魁,3年後不是沒機會回鍋再當法國總統!上次選舉時,薩爾科齊民望低落,但意外地輸奧朗德不是很多,是 51.6% vs 48.4%,所以現時奧朗德民望這麼低,薩爾科齊確有機會反勝。

民調:第一輪選舉
(極右) Le Pen 28%
(偏右) Sarkozy 25%
(偏左) Hollande 16%
(中間) Bayrou 12%
(極左) Mélenchon 10%

各種假設第二輪對決
Sarkozy vs Hollande: 61% vs 39%
Sarkozy vs Le Pen: 60% vs 40%
Le Pen vs Hollande: 54% vs 46%

留意假設第二輪對決中的第三情況,奧朗德對勒龐的話可能會輸......民調也假設了另外兩位 UMP 下任黨魁熱門 Alain Juppé 和 François Fillon 的情況,兩人如能代表 UMP 進入第二輪,也是能輕勝奧朗德或勒龐。因此誰當上 UMP 黨魁甚是關鍵。

可是薩爾科齊現在民望高,是因為他有個優勢,就是不在其位,大家對他的印象會比較模糊。當他重返政壇,開始競選了,就要面對各種記者問題和質疑,大家亦會記起當年為何沒有選他:一、他的個性比較衝動,容易得罪人;二、他經常說要拼經濟,但任內經濟一潭死水;三、他經常說要改革,但老是推不出來。他現時亦官司纏身,面對涉嫌收受「黑金」當選舉經費的調查。

距離下次法國總統選舉還有3年,薩爾科齊的民望能否撐住,又或者奧朗德的民望會否回升,變數仍然很多。但無論誰當上法國總統,要將法國經濟帶出困局,都是非常困難。

香港十年不變

十年前辭職下台的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出山就......真的不知講甚麼好。其實現任特首梁振英上台時,就已經有人說過「梁班子」其實是「董班子」,因為李國章、羅范椒芬、陳智思、廖長城等人,甚至梁振英本人,全都是董建華的前下屬。現在董建華復出率領活化石富豪團訪京,又說要搞智庫幫助施政,但成員臉孔跟十年前一樣。十年前已經失敗過一次的 loser 班子,又要來過,只能說,香港社會好像十年來都沒進步過似的,唉。

2014年9月19日

繼續蘇獨公投

筆者昨天的文章主要講獨立後的問題,既然結果是蘇格蘭留下來,要再補充一些。

事後孔明兼從理性看,留在英國的好處,遠遠明顯過離開英國。首先,留在英國,以後仍然有機會再搞公投,但離開後要反悔就難過登天。其次,留在英國,倫敦方面已經答允了會進一步下放權力,但離開英國的具體安排如何,無論是用何貨幣、政府財政、是否仍是歐盟和北約成員,都是未知之數。第三,一般蘇格蘭人關心的始終是經濟和民生,而這些都是獨立後前景最不明朗的,主權、軍事、外交等並非多數人關注的重點。無論留下還是離開,蘇格蘭都將有更大自主權,只是程度之分,但留下的不穩定因素較離開的少,因此對立場不堅定的中間選民來說,留下的吸引力較大。筆者之前並沒估計誰勝誰負,畢竟民族主義這回事,有時不一定可以憑理性去分析,但從結果來看,還是理性務實的人較多。

通過今次公投,英國和蘇格蘭亦充分向世界顯示,他們的民主發展已經趨向成熟,不論統獨兩派都表明尊重公投結果,多數政客和傳媒,拉票期間都是以事論事,試圖以理服人。統派為了勝出,願意拋出權力下放方案表示誠意,願意跟蘇格蘭獨派溝通和協商,不會一天到晚標榜自己是「最高權威」「不可反抗中央」「蘇格蘭五百萬人不及英格蘭五千萬人」,不會不夠人講就指責對方是「英奸」「賣英」「黑金」「勾結外部勢力」「你是不是英國人」,不會拋出「宣布緊急狀態」「變回一國一制」「出動英軍」等武力威脅的言論,更不會有甚麼「年輕人參加社運是為識女仔」的胡說八道。當然也有一些過激行為,如作家 JK Rowling 宣布支持統一後,在網上遭到網民圍剿,早幾日一些統派政客拉票時也遭獨派民眾包圍叫囂,但整體來說,過激行為仍是少數。

儘管蘇格蘭人最終沒選擇獨立,但他們已經向世人證明,他們的確是自己命運的主宰。

呼應昨天文章一些議題。分裂活動會怎樣呢?蘇格蘭和各國分裂份子的氣焰會稍為冷卻,但長遠來說,這仍是一個示範,如何可以和平、理性、民主地解決爭議,可能鼓勵更多人認同以這種模式解決爭議。不管誰勝誰負,至少這個做法是可行和可考慮的。英國和蘇格蘭畢竟歷史較長,也較為知名,舊有的公投分裂例子像瑞典挪威、捷克斯洛伐克平日都很少人提。

還有分裂主義 where does it end 的問題。今次蘇格蘭內部也有人威脅脫離蘇格蘭獨立,就是最東北面的離島 Orkney 和 Shetland。他們是地理上最接近北海油田的地方,對他們而言,蘇格蘭獨立只是將石油從送去英格蘭變成送去蘇格蘭,分別不大,自己獨立了反而可以獨佔油田。獨立可能大想頭了一點,但代表當地的國會議員 Alistair Carmichael (自民黨、也是卡梅倫內閣閣員) 就說如果蘇格蘭本土投了獨立,而島民投了統一,Orkney 和 Shetland 不一定會跟從獨立,可能會仿傚萌島 (Isle of Man) 和海峽群島 (Channel Islands) 成為皇家屬地 (Crown dependencies),一種定位特殊的自治區。投票結果,Orkney 67%人支持統一 (也是全蘇格蘭統派得票率最高地區),Shetland 64%人支持統一,但蘇格蘭整體也是 55% 支持統一,那就沒問題啦。一對政府有不滿就喊獨立,不一定能解決問題,講到底都是看著實際利益來計算較容易。

現在蘇格蘭確定會有更大自治權,威爾斯、北愛爾蘭可能也會提出要求,甚至英格蘭也會。英格蘭一向有聲音認為自己是唯一沒自治權的地區,蘇威北愛有自己的地方議會,英格蘭卻沒有,頭頂只有國會,但國會有蘇威北愛議席,變成蘇威北愛有權決定英格蘭的事,英格蘭卻沒權管蘇威北愛的事。這個講法當然是太簡單化,畢竟國會中超過八成議席都是來自英格蘭,英格蘭的影響力已經非常大,蘇威北愛等地方議會的權力亦遠遠不及英國國會。但要求權力下放應該包括英格蘭,或英格蘭的一些大都會和郡縣,的聲音確是存在。無論如何,英國將變得越來越不像單一制國家。

英國政情方面,卡梅倫避開了最壞情況,就是蘇格蘭獨立令他成為千古罪人,但黨內要求他為事件問責的聲音勢必繼續高漲,保守黨仍有可能在明年大選前更換首相人選。工黨應該算是贏家,不會失去蘇格蘭的四十個國會議席,公投亦似乎是靠著屬於工黨、本身是蘇格蘭人的前首相白高敦挽回。但工黨黨魁文立彬本人,在今次公投中表現一般,至少拉票效果遠遜白高敦,這會打擊文立彬本就不高的威信,雖然個人認為白高敦乘機回鍋當領導人的機會很微啦。

2014年9月18日

蘇獨帶出的一些政治議題...

蘇格蘭獨立公投在即,之前談過一些小節,其他範疇如經濟軍事非我專長,傳媒也多少有報道,今次談一些政治形勢。

短期保守黨不利、長期工黨不利

如果蘇格蘭獨立了,當初批准蘇格蘭舉行公投的保守黨首相卡梅倫 (詳情後述) 當然就成了「千古罪人」,民望勢必大挫。保守黨應不敢立即重新大選,但甚有可能「止蝕」踢走卡梅倫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人,更換首相人選,希望撐得過下次大選 (最遲明年5月舉行)。而不管卡梅倫是否下台,內閣改組亦勢在必行,因為有2名自民黨閣員都是來自蘇格蘭,他們分別是 Chief Secretary to the Treasury Danny Alexander,來自 Inverness 選區,和 Secretary of State for Scotland Alistair Carmichael,來自 Orkney and Shetland 選區。後者曾說,如果蘇格蘭獨立,他或會投入蘇格蘭政治。

那工黨是否就有利呢?保守黨民望下跌對工黨有利,但換個角度,蘇格蘭的議席很多是屬於工黨,如果蘇格蘭獨立,工黨損失的議席將遠遠大過保守黨,因此長遠來說又對工黨不利。

在英國政界,北部傾向工黨、南部傾向保守黨,可是常識。英格蘭北部和蘇格蘭以往是工業區,本身就左傾。在保守黨戴卓爾夫人的年代,因政府推動經濟自由化、國企私有化、經濟從工業轉型至服務業,蘇格蘭經濟受到嚴重打擊,蘇格蘭人很多都恨死保守黨和右傾政策,人心至今都未完全恢復。

現在蘇格蘭獨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蘇格蘭人不滿保守黨的卡梅倫政府的緊縮政策,擔心醫療、社福、教育等會受影響。獨立派的蘇格蘭首席大臣 (蘇格蘭地方政府首長) 薩蒙德 Alex Salmond 甚至說「我們被一個沒有蘇格蘭人支持的政府支配」,因為上次大選保守黨在蘇格蘭的得票率只有一成幾,蘇格蘭人都恨死保守黨,卻要被他們管。統一派的拉票大員,前首相白高敦和前財相戴理德,都是工黨人和蘇格蘭出身。卡梅倫早兩日北上拉票時都講「你們不喜歡我和保守黨不要緊,我們不會永久執政,但獨立卻是個永久的決定」。

英國是個單一制國家,蘇格蘭地方政府無權自行舉辦公投,須倫敦同意,今次公投獲卡梅倫同意,也有法律效力。獨立派曾要求公投選項多一項「是否同意下放更多權力給蘇格蘭」,因他們也無信心能夠獨立,所以提出折衷,至少確保蘇格蘭可以在不獨立之餘也保住醫療、社福、教育等的決定權。但這個要求被卡梅倫否決,公投問題只可以問是否獨立。結果現在卡梅倫見情況不妙又提出下放更多權力,希望蘇格蘭人「食住先」,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當然也有英國人陰謀論說,保守黨內不少人其實認為蘇格蘭獨立了也沒所謂,反正以後選舉會對保守黨有利。

我們可以看看以下兩張維基圖片,上面一張是2005年大選 (工黨勝),下面一張是2010年大選 (保守黨勝)。藍色代表保守黨勝出的選區,紅色代表工黨勝出,深黃色代表自民黨勝出。

2005年英國大選

2010年英國大選

蘇格蘭幾乎沒有藍色,南部則很多藍色,而「搖擺選區」(swing seats),即勝出者有改變的,主要是在中部。

現在英國國會650席中,59席位於蘇格蘭、英格蘭有533、威爾斯40、北愛爾蘭18。上次大選中,蘇格蘭59席分配如下 (%是票)

工黨 LAB 42.0% / 41
自民黨 LIB 18.9% / 11
蘇格蘭黨 SNP 19.9% / 6
保守黨 CON 16.7% / 1

保守黨在59席中竟然只贏到1席!別忘了2010年大選時,全國而言保守黨的支持度是高於工黨不少的......而國會整體議席如下:

保守黨 CON 36.1% / 307
工黨 LAB 29.0% / 258
自民黨 LIB 23.0% / 57
蘇格蘭黨 SNP 1.7% / 6
綠黨 GREEN 0.9% / 1
* 新芬黨 Sinn Féin 0.6% / 5
* 民主統一黨 DUP 0.6% / 8
威爾斯黨 Plaid Cymru 0.6% / 3
* 社民勞工黨 SDLP 0.4% / 3
OTHERS -- / 2
total 650 / majority = 326
(* 北愛爾蘭政黨)

今屆國會扣除蘇格蘭後,議席將變成:

保守黨 CON 306
工黨 LAB 217
自民黨 LIB 46
綠黨 GREEN 1
* 新芬黨 Sinn Féin 5
* 民主統一黨 DUP 8
威爾斯黨 Plaid Cymru 3
* 社民勞工黨 SDLP 3
OTHERS -- / 2
total 591 / majority = 296

保守黨和工黨的議席差距一下子擴大了40席,保守黨更會變了國會過半數!可以看到蘇格蘭獨立的話如何有利保守黨、不利工黨。可是蘇獨公投後,蘇格蘭不會立即獨立,仍要談判弄清相關安排,所以來自蘇格蘭的國會議員應該不會立即被踢走。

重新大選的話會怎樣呢?現時民調是工黨領先保守黨3~5%。英國有網站有數據庫,可以根據過往選舉結果,推算3大黨如果在全國平均地增加或減少N%票的話,會有何結果。當然這就無視了每個選區內的個別變化,但仍可以作為參考。

假設工黨支持度35%、保守黨30%、差距5%、自民黨12%,蘇格蘭仍在,議席分配將會如下,工黨有較大優勢:
LAB 35% / 353
CON 30% / 235
LIB 12% / 34
Others -- / 28
total 650 / majority = 326

維持工黨支持度勝過保守黨5%,扣除蘇格蘭議席,工黨仍能過半:
LAB 35% / 353 - 47  = 306
CON 30% / 235 -0 = 235
LIB 12% / 34 -6 = 28
Others -- / 28 -6 = 22
total 591 / majority = 296

假設保守黨支持度升至32%、工黨維持35%、差距縮至3%,蘇格蘭仍在,議席分配將會如下,工黨只能剛好過半:
LAB 35% / 338
CON 32% / 256
LIB 12% / 28
Others -- / 28
total 650 / majority = 326

扣除蘇格蘭議席後,工黨將不能過半,但保守+自民亦無法過半:
LAB 35% / 338 - 47  = 291
CON 32% / 256 -0 = 256
LIB 12% / 28 -6 = 22
Others -- / 28 -6 = 22
total 591 / majority = 296

假設保守黨工黨兩者民望相同,都是33%,蘇格蘭仍在,議席分配將會如下,工黨無法過半,但保守+自民亦無法過半:
LAB 33% / 319
CON 33% / 277
LIB 12% / 27
Others -- / 27
total 650 / majority = 326

維持保守黨工黨支持度相若,扣除蘇格蘭議席,保守黨將超前工黨一席,加上自民黨剛好達到過半,雖然這樣很難維持聯合政府:
CON 33% / 277 - 2 = 275
LAB 33% / 319 - 45 = 274
LIB 12% / 27 - 6 = 21
Others -- / 27 - 6 = 21
total 591 / majority = 296

也就是說,蘇格蘭獨立後,除非工黨民望拋離保守黨一段距離,如5%,不然它難以單獨過半。同時,除非保守黨和自民黨民望提高,否則也難以繼續執政。保守黨能否恢復民望?就要看丟走卡梅倫後新團隊的表現,還有英國經濟和就業情況是否有改善,可是下屆大選最遲明年5月就要舉行,時間有點緊迫。所以,工黨+自民黨,可能會成為另一個出路?

早幾日民調一說獨立派佔優,英國三大黨魁就忽然很關心蘇格蘭地急急北上拉票,有英國網民就諷刺說「一個是為了現在不要下台 (保守黨)、一個是為了將來可以上台 (工黨)」。

綜合來說,蘇格蘭獨立後剩下的英國會是保守黨較以往易執政、工黨較以往難執政的國家,國家可能會傾向右翼。而即使蘇格蘭不獨立,因倫敦政府已答允下放更多權力,英國內部也會有更多政治改變,地方分權更多,中央權力不斷減少,所謂單一制形不存、實已亡。

英國國際上顏面盡失

蘇格蘭獨立,堂堂大英帝國 (英國人仍自認 GB Great Britain,儘管外人都知它只是美國打手),當年打退納粹又捱過冷戰,現在竟然自己分裂,連本土都保不住,真是有夠難看,必定打擊英國的國際地位。英國不論是國際上、聯合國內、歐盟內、北約內,發言力都會被削弱。

在歐盟內,英國現在已經有夠顧人怨的了,蘇格蘭再獨立,其他國家將更加看不起這個一天到晚指手劃腳、說三道四的「盟友」。還有,由於蘇格蘭人較為親歐,扣除他們後剩下的英國選民中,支持脫歐的比例將會提高。有蘇格蘭人就說,反正跟著英格蘭遲早都是要脫歐,不如現在先獨立了再加入歐盟。筆者也跟朋友笑說,香港那位好像叫張融還是姜融的名人放棄英國護照,其實放棄得對,因為拿著將來也可能去不當蘇格蘭甚至歐盟。逆向思維,蘇獨後英國的國力會變弱,脫離歐盟所帶來的損失更明顯,或會令英國人加深反思。

美國當然也很關注事件,畢竟英國是美國在歐洲的打手,北約又會使用蘇格蘭的軍事設施,英國影響力下降、英國脫離歐盟、北約無法使用蘇格蘭,都會擾亂美國的軍事外交策略。美國已表明反對蘇格蘭獨立,也曾多次說過反對英國脫離歐盟。

中國估計也會關注事件,畢竟地區分裂是中共一大禁忌。其他國際上有名的鬧獨立地區,如加拿大魁北克 (Quebec)、西班牙加泰隆尼亞 (Catalonia)、西班牙巴斯克 (Basque)、比利時法蘭德斯 (Flanders)、意大利威尼斯 (Venice)、意大利南提洛 (South Tyrol) 等等,都會密切關注。

考慮到這一點,蘇格蘭人認為獨立後可很快重返北約或歐盟,未免想得太簡單。西班牙因為要殺雞警猴,讓加泰隆尼亞知道獨立後沒好下場,至今未有承認脫離塞爾維亞獨立的科索沃 (Kosovo)。如果蘇格蘭獨立了,西班牙會否反對蘇格蘭加入歐盟或北約呢?並非沒可能哦。

民主難解分裂問題?

值得留意的是,上面提出的一些鬧分裂例子都是在民主國家之內。有一些評論認為,民主了,人民有話事權了,就能解決分裂問題。但從最近的國際事件來看,這樣想未免太天真,民主不一定能解決族群矛盾和分裂問題。

為什麼呢?民主雖然保障人民的權利,卻不代表民選政府所做的決定能滿足所有人,民主之下畢竟仍會有多數派少數派、執政派反對派。如果國家內有地區和族群差異,造成派系對立,而派系之間又有數目差距,令一派可以長期執政,另一派長期在野,那對後者而言,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永久排斥於權力之外 (permanent minority / exclusion),自己沒有 say,這個民主是個假民主,那就會要求權力下放到地區,讓地區有回決定權,甚至直接要求獨立。另一方面,權力下放後,多數派的民眾又可能認為「為什麼要給少數派這麼多好處?」而不滿。

個人概括了這些條件 (也許有其他,但我一時未想到):一、族群差異,不論經濟、文化、語言、歷史;二、地區分野,方便劃出統獨地區範圍;三、有人數差異,造成一大一小對立。而這些差異可以是人為地、快速地形成。社會學有個有名的講法,說民族或族群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即它是主觀構成的,並無一套標準說要怎樣才能稱得上是民族/族群,或符合一堆條件才會形成民族/族群,只要人們認為他們自己是,他們就是。

蘇格蘭這個民族當然存在很久,但獨立的聲音是否一直都這麼大,又很難說。1979年蘇格蘭曾就著權力下放、成立蘇格蘭地方政府舉行公投,當時贊成票是51.6%,但因投票人數不足,公投被判無效。1997年再次公投,贊成票升至74.3%,人數足夠所以結果有效,蘇格蘭地方政府於1999年成立。今次獨立公投,直至今年6月,民調仍然顯示統一派多於獨立派10個百分點以上。支持蘇格蘭獨立的人氣,是過去一個月內突然急升,各方分析員都未有有力的解釋。

同時,因為族群是主觀的,有時也是一個「去到哪一步」where does it end 的問題。例如一個住在蘇格蘭的人,他可以同時認為自己是歐洲人、英國人、蘇格蘭人、愛丁堡 / 格拉斯哥 / 高地 / 離島人,同時屬於多重的族群,並無衝突。哪一個身份是最優先,可以隨情況改變,所以有蘇格蘭人既要脫離英國又要留在歐盟。

蘇格蘭首席大臣薩蒙德 Alex Salmond 就經常提出一種,蘇格蘭跟北歐國家才是同宗的理論,說蘇格蘭人跟挪威、丹麥、瑞典等人都相信社會公平公義、相信小國寡民和平主義、將來蘇格蘭獨立後可學習北歐 (挪威) 經驗設立油金主權基金。蘇格蘭民族主義是否就是「極右排外法西斯」?又好像不是。

最後,民主難解分裂問題,那分裂是否就能解決民主問題呢?同樣是無定數,如亞非多國就是獨立後仍然出事。最新例子大概是2011年才脫離蘇丹獨立,現時已經陷入內戰的南蘇丹。

蘇獨例子,確實值得大家多認識和深思。其實應該還有很多政治議題可以談的,但因時間關係/篇幅關係/我未想到,暫時就寫到這裡吧。

2014年9月16日

歐洲選舉:極右冒起、左派得利?

瑞典國會選舉剛剛結束,左派聯盟得勝,預料長年雄霸瑞典政壇的 Social Democrats 會再次上台,屬右派聯盟內 Moderate Party 的現任首相 Fredrik Reinfeldt 承認落敗。從結果來看,瑞典是「變天」(香港傳媒愛用字眼) 了,人民向左轉了,但仔細分析得票,會發現今次選舉左派的票其實幾乎沒多到,人氣急升的反而是極右排外的 Sweden Democrats!

2014 Swedish parliament election (vote % / seats):
Social Democrats 31.2% / 113 (+1)
Moderate Party 23.2% / 84 (–23)
Sweden Democrats 12.9% / 49 (+29)
Green Party 6.8% / 24 (–1)
Centre Party 6.2 / 22 (–1)
Left Party 5.7% / 21 (+2)
Liberal People's Party 5.4% / 19 (–5)
Christian Democrats 4.6% / 17 (–2)
total 349 seats (過半=175)

右派聯盟由 Moderate、Centre、Liberal、Christian Democrats 組成,共得142席,比上屆少了31席,確是大敗。

左派聯盟由 Social Democrats、Green Party、Left Party 組成,共得158席,多於右派聯盟,因此得以優先組織新政府。但仔細看,158席仍未過半,而且比上屆其實只多了2席!

之所以造成瑞典向左走的印象,是因為未計入極右的 Sweden Democrats。此黨兩個聯盟都沒加入,但取得12.9%票,較上屆的5.7%倍增,議席從20席增至49席,一躍成為國會第三大黨。如果計上 Sweden Democrats 的議席,瑞典國會中其實是右派多過左派,但它未有加入任何聯盟,故此從聯盟角度計,是左派聯盟有較多議席,將會組成新政府。

這就造成一個現象:民眾向極右轉,結果卻是左派上台。

Sweden Democrats 主打收緊移民政策、反對庇護難民 (在北歐國家是外人申請移民成功的重要因素)、反對多元文化、堅持所謂「本土」,是瑞典政壇上最右傾、甚至被視為極右的政黨,儘管該黨聲稱反對種族歧視。由於跟開明和諧的一般人眼中的瑞典核心價值不同,其他政黨都避之則吉,該黨未能加入任何聯盟。Sweden Democrats 已成立多年,都未能進入國會,直到上次2010年選舉才進入國會,今次票數更倍增成第三大黨,反映越來越多瑞典人不滿移民不斷增加。去年瑞典亦曾爆發種族騷亂,令外界關注當地移民和貧富問題。

Sweden Democrats 黨魁 Jimmie Åkesson 只有35歲 (1979年生,差一點可算「80後」),4年前領導該黨殺入國會時更只有31歲,經常西裝骨骨、梳油頭、一副「專業人士」打扮,被指有助該黨改善形象。有報道指該黨黨工有很多年輕人,但未知這是否代表瑞典年輕人也較為反移民。除了 Jimmie Åkesson,另外有兩個黨的領袖都是年輕人,Centre Party 黨魁 Annie Lööf 和 Green Party 男代表 Gustav Fridolin 都是只有31歲,兩人都是「80後」。

Jimmie Åkesson (wiki 圖片)
暫時來看瑞典新政府有機會是「少數政府」minority government,即在國會中沒有過半議席支持的政府。這在瑞典經常發生,現屆右派聯盟政府其實也差2席才過半,只有173席。如果是少數政府,政策要獲得通過,就仍然需要爭取其他政黨支持。一個做法是 case by case 做,每次推出政策時向不同的政黨爭取,另一個做法是事先跟某黨協議好在特定議題上可以合作。現時左派聯盟差17席可以過半,爭取到任何一個右派政黨支持都可以達到,就看有沒有右派政黨肯幫忙了。個人估計是可以做到的,畢竟少數政府以往都試過,瑞典政客應該對這種做法有足夠經驗,而且他們都不會想讓 Sweden Democrats 發揮影響力,繼續坐大,這會迫使其他政黨跟政府合作。左派聯盟頭頭、將會出任首相的 Social Democrats 黨魁 Stefan Löfven 已明言不會跟 Sweden Democrats 合作。Sweden Democrats 黨魁 Jimmie Åkesson 揚言自己是議會關鍵少數,可以左右大局,但如果有其他政黨肯支持政府,他們的造王者之夢恐怕造不成。

本文開首說 Social Democrats 雄霸瑞典政壇,是因為瑞典過去100年內,有近70年都是由 Social Democrats 出任首相。該黨其中一位前領袖 Tage Erlander 在1946至1969年間連續23年出任瑞典首相,是世界史上循民主選舉連續當選時間最長的國家領導人之一。可是現時 Social Democrats 的得票比高峰期時回落不少,以往多次取得超過40%甚至試過超過50%的票,今次選舉卻停留在31.2%,比上屆幾乎沒多過,依然是一世紀以來將近最低票的一次,可以上台純粹是因為 Swedish Democrats 分走右派聯盟的票,不值得高興。加上左派聯盟在議會不過半,需要爭取至少一個右派政黨支持,瑞典的左派新政府,政策能左得去哪裡呢?仍很難說。

料會成為新首相的 Stefan Löfven (wiki)
歐洲普遍現象?

極右冒起、左派得利的現象近期在歐洲多國都有出現。例如英國,因極右英國獨立黨 UKIP 冒起,執政保守黨的票被分走,令工黨較大機會在明年大選中獲勝。法國社會黨 PS 政府民望低落,但傳統右派大黨國民運動 UMP 本身受極右的國民陣線 FN 威脅,未能集中火力攻擊社會黨。德國也有類似情況。

德國近期有3場州議會選舉,三地都有極右 AfD 支持度急升的現象。此黨去年才成立,它旗幟鮮明地反對歐元,反對移民比較次要,但仍是檯面上最右的一個政黨。AfD 在去年9月的國會選舉中取得 4.7%,因德國國會進入門檻是5%未能入選,但今年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卻有7.1%,現在3場州議會選舉亦取得近一成票。此黨的崛起將對德國政壇構成重大影響。

過去德國政黨壇的5大政黨是 CDU/CSU (右)、FDP (右)、SPD (左)、Grünen (左)、Linke (左),只有這5個黨可以越過5%門檻進入國會。由於 Linke 很多成員是前東德共產黨的餘孽,其他四個黨都拒絕跟 Linke 合作,有機會組成德國聯盟政府的就只剩下4個黨,他們2左2右,令德國政府可以左右交替。但近來的選舉顯示,FDP 的票被新成立的 AfD 搶去,去年大選中 FDP 的票已經跌至4.8% 被踢出國會,只成立了幾個月的 AfD 則一下子就有 4.7%,未來 AfD 很有可能取代 FDP 以往在國會中的位置。

若是如此,未來德國國會五個黨就會變成是 CDU/CSU (右)、AfD (右)、SPD (左)、Grünen (左)、Linke (左)。上面都講過,其他政黨不會拉攏 Linke 合作,但 AfD 同樣是不會有人拉攏,因為反對歐元是其他政黨的禁忌。這麼一來,能夠組成德國聯盟政府的就只剩下 CDU/CSU (右)、SPD (左)、Grünen (左),1右2左,那就不論怎麼計都一定需要左派政黨才能組成政府,德國將無法再出現單純右派的政府!

事實上,由於 FDP 被踢出國會,現時德國國會只有四個黨 CDU/CSU (右)、SPD (左)、Grünen (左)、Linke (左),只有 CDU/CSU 一個右派,屬於 CDU 的總理默克爾需要跟 SPD 合組政府,近來推出一些較左傾的政策,如提高最低工資。極右 AfD 崛起,分走右派的票,反而令德國政府左傾。

(筆者去年分析德國大選時亦講過要關注 AfD: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3/09/2013.html)

為排斥極右,剩餘的政黨被迫合作,奧地利、芬蘭、荷蘭等都正在實行。看回歐盟,幾個月前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極右抬頭,結果歐盟其他派系仍是無視他們,選出保守親歐政客、前盧森堡首相 Jean-Claude Juncker 為歐盟委員會主席。

要結束「極右冒起、左派得利」現象,除非極右政黨的形象和主張已為越來越多公眾接受,令其他政黨覺得可以「搏一搏」跟它合作。去年的挪威選舉中,長期被視為極右的 Progress Party 就因取得16.6%票難以忽視,成功進入右派政府。上面提到德國的極左 Linke 無法加入德國聯盟政府,但在部份州份他們已經開始加入州政府。這樣做有時也有風險,奧地利曾經試過容許極右政黨加入政府,就是2000年奧地利大選極右 FPÖ 取得26.9%票進入右派政府,卻引來歐洲其他國家猛烈批評甚至制裁,在多個場合上杯葛或孤立奧地利的官員。

有時亦不一定要加入政府才能發揮影響力。2010年荷蘭大選,極右的 PVV 有15.4%票,右派政府雖無邀請它加入政府,但在多項政策上受其制肘,2012年提早大選才成功踢走 PVV。英國 UKIP 的崛起就激得保守黨大打反歐盟牌,首相卡梅倫還答允會舉行脫歐公投。極右冒起,雖然未能執政,但勢將影響德國、法國、瑞典等地政客要思考如何應對,民眾不滿之處在哪,不可能單在口頭上批評對方是極右排外法西斯一番就無視掉。

參考:幾場德國選舉結果

German Bundestag election 2013
CDU 34.1% (+6.9%)
SPD 25.7% (+2.7%)
LINKE 8.6% (-3.3%)
GRÜNE 8.4% (-2.3%)
CSU 7.4% (+0.9%)
FDP 4.8% (-9.8%)
AfD 4.7% (+4.7%)

Brandenburg state election 2014
SPD 31.9% (-1.1)
CDU 23.0% (+3.2)
Linke 18.6% (-8.6)
AfD 12.2% (+12.2)
Grünen 6.2% (+0.5)
Free Voters 2.7 (+1.0)
NPD 2.2 (-0.4)
FDP 1.5 (-5.7)

Saxony state election 2014
CDU 39.4% (-0.8)
Linke 18.9% (-1.7)
SPD 12.4% (+2.0)
AfD 9.7% (+9.7)
Grünen 5.7% (-0.7)
NPD 4.95% (-0.6)
FDP 3.8% (-6.2)

Thuringian state election 2014
CDU 33.5% (+2.3)
Linke 28.2% (+0.8)
SPD 12.4% (-6.1)
AfD 10.6% (+10.6)
Grünen 5.7% (-0.5)
NPD 3.6% (-0.7)
FDP 2.5% (-5.1)

2014年9月13日

閒談/ 被同事 tag 10 本書

被同事 tag 10 本影響我的書。其實我不怎麼自己找書看,通常都是學習上有需要才看。真的看完整本的小說,印象中只有金庸。所以以下有8本是學校讀書的讀物,另外2本是漫畫,都算書罷。

1.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by Robert Dahl

對為何需要民主解釋得非常清楚的行內聖經

2. Federalist Papers, by Alexander Hamilton,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本來是支持美國其中一政改方案的打手們的文章集結,現在是研究美國政治、民主政治、政制框架設計等的必讀之物

3. Patterns of Democracy, by Arend Lijphart

很多人談民主時流於談理想和概念,但此書研究的是民主實際運作時有何表

4.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by Joseph Schumpeter

(主要是讀了標題3隻字中最後一隻的部份) 一位同意民主並非靈丹妙藥的人解釋為何仍然需要民主,從中也提出了很多對民主的獨特的觀點

5. Democracy in America, by Alexis de Tocqueville
又一本談民主政治實際運作的書,帶出為何有些國家成功民主化、有些卻失敗的重要問題




6. The politics of electoral systems, various writers

不同學者研究不同國家選舉制度的文章集結,方便快捷地介紹了廿幾個國家的政制和形勢

7. McCain's Promise: Aboard the Straight Talk Express with John McCain and a Whole Bunch of Actual Reporters, by David Foster Wallace

政治社會學課的讀物。是一位美國小說家受雜誌所託,跟隨美國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競選團隊的另類追蹤報道。另類是因為作者並不是記者而是行外人,一些他接觸的人都覺得很正常的事,主要是競選團隊和記者間的互動,在他眼內都是怪事,並且巨細無遺地描寫出來。作者最終反思了不少美國政治中的現象,個人比較印象深刻的一句是「你不投票,等於將決定權交給了其他會投票的人」

8. 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Pun Ngai
社會學課的讀物。我並沒主修社會學,只上了幾個 course,但對這本書印象非常深刻。作者是一位研究中國社會的香港學者,她為了深入研究「打工妹」(年輕工廠女工),親自進入廣東省某工廠打工、跟打工妹一起生活了幾個月,再將所見所聞原原本本地寫出來和分析。內容值得看之餘,也讓我對社會學者實地研究的執著非常佩服

9. 鐵路便當之旅 (漫畫)

作為宅男,看得最多的「書」當然是漫畫。覺得好看的漫畫很多,但講到影響一個人,就有點難了,我又不會因為看完漫畫就愛上某種運動或活動,又不會將漫畫某些金句看得太上心……

最大例外可能是這本「鐵路便當之旅」。內容如其名,是講在日本坐電車旅行和吃各地特色便當的故事 (劇情並不重要)。有影響,因為我真的喜歡去日本旅行,然後又真的去了幾個書中介紹的景點,吃了幾個書中介紹的特色便當……算是對我的人生經歷最有實際影響的漫畫

10. 戰國鬼才傳 (漫畫)

日本動漫迷,很多都會接觸到背景為日本戰國時代的作品,但這些作品多是聚焦於帶兵打仗,這本漫畫卻是談當時的日本茶道和文化。主角是一位在歷史上並不起眼的人物,豐臣秀吉御用茶道宗師古田織部 (還有很大篇幅講他跟另一位茶道宗師「茶聖」千利休的互動,千利休是
古田織部的師父)。影響是令我去日本旅行時多了行博物館,對日本文化產生更大興趣



以下是一些受這兩本漫畫影響而去過的地方 / 吃過的食物 / 看過的物品:


 SL ニセコ 號 (蒸汽火車)


 久慈駅的海膽便當




































白神山地‧青池



気仙沼的壽司 (311海嘯前)

 山寺

 米沢駅的牛肉便當


 姨捨駅的風景 (可惜是陰天)















 高山駅的牛肉便當


 JR四國的麵包超人列車





今治駅的鯛魚飯

 予土線上看到的四万十川

 (我不在照片內的喔)











日本最南端の駅 (不計沖繩)


上:豐臣秀吉愛用的香爐「千鳥」
下:千利休手作的茶杓「泪」
(因博物館內不准拍照,以手信店售賣的明信片代替)





狩野永德製作的「洛中洛外圖」屏風 (日本國寶)
(因博物館內不准拍照,以介紹傳單代替)



本多忠勝所用鎧甲「黒絲威胴丸具足」(本多家特別借出真品陳列)
(因博物館內不准拍照,以看板代替)

2014年9月12日

關於蘇格蘭獨立的怪論

文章已於 am730 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26490



蘇格蘭獨立公投在即,民調指支持獨立一派急升,令國際突然關注英國可能真的會分裂。一些主要議題,如北海油田、貨幣國債、民生福利、歐盟北約、軍事影響等,相信大家都陸續看到主流傳媒報道,筆者想談一些比較次要的怪論 (其實也不是全是「怪」論啦)。

英女王兼任蘇女王?

一、蘇格蘭政府說獨立後仍然會找英女王當國家元首。吓,蘇格蘭人不是不喜歡英格蘭的東西嗎?現在蘇格蘭人不喜歡的,主要是被倫敦管這樣管那樣,覺得沒有自主,對君主制則比較寬鬆,反正他們行君主立憲制,君主是沒有權力、不管事的,政府運作由民選的首相負責,延續君主制問題不大,而既然大家都對慣事頭婆,那就順便由她繼續做蘇格蘭女王罷。

一人兼任多國元首,學術上稱為「共主」制度,並非怪事,事實上英女王現時仍是加拿大、澳洲等地的國家元首,當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統一,也是源於兩國有「共主」出現。1603年英格蘭女王伊莉莎白一世逝世,她沒有孩子,近親也都死光,剩下血緣最接近的王公貴族,碰巧就是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英格蘭政府於是邀請詹姆斯六世遞補王位,英格蘭和蘇格蘭也就有了同一個國王。由於由同一人領導,兩地政策越來越相近,但從法理上說,兩地依然是有兩個不同的政府和兩批官員在運作,到1707年兩地國會投票通過,英格蘭和蘇格蘭才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

聯合王國要改名?

我們叫開的「英國」,只是中文簡稱,英文沒人這樣叫的,除非只是在講英格蘭。英國全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文一般簡稱聯合王國 UK 或大不列顛 GB,例如英鎊的外匯代號是 GBP,奧運英國隊是 Team GB。聯合王國這個詞源於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個王國合併,大不列顛是兩地和威爾斯所在的不列顛島。後來1801年吞併了愛爾蘭,就要加上去國名,1927年因南愛爾蘭獨立,國名又改到只剩北愛爾蘭。

如果蘇格蘭走了,聯合王國當然又要改名啦。網民熱議,可以叫「不再聯合王國」、「小不列顛王國」、「剩下的聯合王國」等等。又有人說,可以丟掉那一串地方名,只叫「聯合王國」,簡單直接。又,一些歌曲如 Rule Britannia、Jerusalem、Auld Lang Syne 也要再計過到底是否適合唱,還是要 let it go。

蘇格蘭內部再分裂?

蘇格蘭獨立,一個重要因素是北海油田。以國際慣例推算,如果蘇格蘭獨立了,油田所屬海域將被劃入蘇格蘭範圍,到時蘇格蘭就可以獨佔油田收益。很多蘇獨派一向都認為,現時要跟英格蘭分錢形同被搶劫。

有英格蘭人就反過來提出怪論,推動蘇格蘭東北部幾個小島 Orkney 和 Shetland 自己再獨立。因為領海劃界是誰最接近就歸誰嘛,如果 Orkney 和 Shetland 獨立了,很多油田就會是歸他們而不是蘇格蘭,到時蘇獨派就沒錢賺啦。

這個怪論還真獲得一部份島民支持。由於古代交通不發達,Orkney 和 Shetland 向來有獨自的文化,島民不一定視自己為蘇格蘭人,而是 Orkney 人或 Shetland 人。對他們而言,蘇格蘭獨立,只是油錢由送去倫敦變成送去荷里路德 (蘇格蘭政府總部),對島民來說沒甚麼改變。有島民就發起向兩個政府要求增加撥款,看誰給的條件好就留在哪邊吧。

英格蘭才是被歧視那一個?

蘇格蘭政府呼風喚雨,引起一些英格蘭人投訴,怎麼我們就沒有自己的地方政府?因為現在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都有自己的地方政府,只有英格蘭沒有嘛,肯定是歧視啦!蘇格蘭人就反駁說,現在英國國會650席中,533席都是位於英格蘭 (蘇格蘭59、威爾斯40、北愛爾蘭18),你們都控制國會了,讓我們多一點權力都不行?

又有英格蘭人說,蘇格蘭獨立對全個英國都很大影響,只有蘇格蘭人自己投票不公平,應該全英國人一起投票!嘩,聽起來好像「政改不是7百萬人的事,是13億人的事!」......

又有「篩選」和「食住先」?

但今次蘇獨公投,又真的是英國 (倫敦) 政府批准才能舉行的,因為根據法例,蘇格蘭地方政府的權力是由倫敦下放 (devolve) 給他們,蘇格蘭政府的行動必須按條款去做,沒有剩餘權力,包括不可以自行舉辦公投。倫敦政府原本預計蘇格蘭人不會夠膽獨立,才批准舉行公投,現在蘇格蘭卻可能真的會獨立,認真「捉蟲」。

更「捉蟲」的,是公投的選項其實是經過倫敦「篩選」,希望能迫蘇格蘭人投反對獨立的。原來一開始蘇獨派也沒信心能贏,於是提出公投要有2條問題,一條問是否支持獨立,另一條問如果不獨立是否應該下放更多權力給蘇格蘭 (devo-max)。倫敦心想,這樣問法,不就獨不獨立蘇格蘭都可以攞著數?不准問第二題!

結果現在民調說支持蘇獨的人增加,倫敦方面立即拋出一堆權力下放方案,希望引蘇格蘭人「食住先」。獨派頭頭,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兼蘇格蘭政府首長薩爾蒙德就說,證明統派陣營亂了陣腳。但其實獨派也是一堆問題都未解決,如是否可以繼續用英鎊、是否能入北約歐盟,獨立何嘗又不是「食住先」?

2014年9月5日

議會制vs總統制:法國改組內閣

法國上周改組政府內閣,距離上一次改動只隔了5個月,這次也是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 就任2年來第4個政府內閣。這次的改動不算多,炒了3位部長,有4人換了職位,但較上次改動更惹外界觸目,因它突顯了政府內部矛盾白熱化,和奧朗德威信不斷下挫。是次主要的人事變動如下:

經濟部長 Arnaud Montebourg 被炒,由總統經濟顧問 Emmanuel Macron 取代。
教育部長 Benoît Hamon 被炒,由女權、青年及運動部長 Najat Vallaud-Belkacem 補上。
文化部長 Aurélie Filippetti 被炒,由外貿部長 (副部長級) Fleur Pellerin 取代。
女權、青年及運動部長則由 Lille 市副市長 Patrick Kanner 補上。

新教育部長
Najat Vallaud-Belkacem
36歲,摩洛哥裔
(WIKI)
這次改組的主因,是被炒的3名部長公開反對奧朗德的右傾經濟政策,如減企業稅、削減開支。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現屆政府,無論總統奧朗德,總理「瓦爾斯」Manuel Valls,還是被炒的3人,全都屬於左傾的法國社會黨。左傾的政黨,行右傾的政策?這當然會內鬨啦。

其實奧朗德於2012年5月當選後,初期的政策確實是左傾的,因此出現了要徵收75%富人稅一事。但這些左傾政策無助改善法國經濟,過去2年法國經濟增長依然疲弱,失業率惡化,奧朗德民望迅速下滑,法國在國際上亦顯得弱勢,特別是在歐盟內的發言力完全不及德國。因此奧朗德在今年180度改變,宣布改用右傾政策,希望能帶動經濟。他在今年3月換掉民望同樣低迷的總理「埃羅」Jean-Marc Ayrault,由民望較高的內政部長瓦爾斯補上,後者在黨內本來就屬右傾一派。但全面右傾又令黨內外的左傾者不滿,於是爆發政府內鬨,要炒掉3位部長。

其實法國總統突然改變立場並非奇事,奧朗德的前上司,前總統「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 (1981-1995 在任,社會黨),就在上任時大推左傾政策,如國有化企業、提高工人福利,但因經濟持續低迷,2年後還是要學對面海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和美國總統列根,聚焦回削赤和貨幣政策。當年法國經濟成功回復,密特朗才能連任。

新文化部長
Fleur Pellerin
41歲,韓裔
(WIKI)
奧朗德現在是名符其實的「左右不是人」:左派不滿他向右走,右派又非他本來的支持者。最新民調顯示奧朗德民望只剩13%,是法國幾十年來最低民望的總統,總理瓦爾斯民望也只有約30%。如果他依然搞不好經濟,3年後再選舉時 (法國總統5年一屆),勝機都相當渺茫。上月民調顯示,有意投票給奧朗德的人,較右派的前總統「薩爾科奇」Nicolas Sarkozy,甚至極右政客「勒龐」Marine Le Pen 的還要少,在法國的兩輪投票制下,奧朗德可能會在第一輪投票就被篩走。

有報道說,如奧朗德民望持續沉底,可能要提早離任,但個人估計機會不大,因他本人和社會黨都知道現在重選的話一定會輸。眼前的問題是,他統一了政府高官的立場,卻未必能擺平黨內,在國會可能會遇到更多障礙。現時社會黨在國會有280/577席 (下議院),不夠一半,需要其他左傾小黨支持,如果黨內再分裂,管治將現重大危機。瓦爾斯政府暫定會在本月稍後接受國會信任投票。

法國的半總統制

接下來談談法國政制。早前文章講過,政制框架可按行政立法關係分為「議會制」和「總統制」,但法國是「半總統制」。法國的國家元首是總統,政府首長是總理,前者由全民直選 (無公民提名),後者由總統提命,國會有權否決。一般來說,法國總統的影響力大於總理,因前者由民眾直接選出,有理據說自己具有較直接的民意授權,但這僅限於兩者同黨,總理願意聽從總統指示的時候。如果總統是A黨,但國會由B黨控制,那總統將會被迫任命B黨的人當總理,不然會爆發憲制危機,無法任命總理和政府內閣。總統和總理不同黨,兩人就要協調如何分擔工作,被稱為「共生關係」Cohabitation。法國出現過三次總統和總理「共生」,三次都是總統主理外交,總理主管內政:

1986至1988年,總統是左派的密特朗,總理是右派的「希拉克」Jacques Chirac。
1993至1995年,總統是左派的密特朗,總理是右派的 Édouard Balladur。
1997至2002年,總統是右派的希拉克,總理是左派的 Lionel Jospin。

會有「共生」,是因為總統和國會選舉結果不同調,尤其是以往法國總統選舉7年一次,國會選舉5年一次,每次總統任內一定會有一次中期選舉,增加了國會選出不同政黨的機會。法國總統在2002年開始改為5年一屆,令中期選舉無需出現,同時,國會選舉會跟在總統選舉之後,令總統選舉的結果可能影響國會選情。例如2012年5月,總統選舉由左派的奧朗德勝出,右派的薩爾科齊黯然退出,右派頓時群龍無首,無法重整旗鼓,在1個月後 (2012年6月) 的國會選舉輸得更慘。2002年至今法國都未再有過「共生」情況。

為何採用「半總統制」這種總統和總理權力可能變動的奇怪制度?其實以前法國是採用議會制,總統無權,總理才有權的,加上比例代表制,國會政黨林立,經常選出不同的總理,政府變換頻繁。可是經歷二戰和多次殖民地叛亂後,政府更替頻繁被指無法有效解決連場危機,人民渴望強勢政府。二戰英雄「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 將軍於是重出江湖,在1958年提出政改方案,加強總統權力,製造強勢總統,又將國會選舉改為單議席兩輪投票制,希望增加國會由單一政黨控制的機會,但仍保留一些議會制特性,國會有權控制總理。政改很快就獲通過,戴高樂亦當選總統,如自己所願地當上法國的強人。

在1944年法國從納粹德軍手上光復,到1958年通過政改方案期間,法國有過25位總理,最短命的只做了幾日。政改通過後,依然有撤換總理或改組內閣,但頻率下跌。奧朗德是法國59年至今第7位總統,瓦爾斯則是第21位總理,延續了議會制國家,政府首長可換,而國家元首不應換,的做法。

台灣例子

半總統制國家不多,台灣是另一例子。總統是國家元首,由全民直選 (有公民提名),影響力極大,但嚴格來說行政院長才是政府首長,而立法院有倒閣權。台灣理論上可以有「共生」出現,也的確出現過,就是陳水扁時期,總統屬於綠營,但立法院仍是藍營過半。陳水扁在2000年5月剛上任時,首位任命的行政院長唐飛就是國民黨出身,可是藍營不滿唐飛聽命於阿扁,綠營又不滿未能全面執政,結果台灣這個「共生」實驗只試了幾個月就宣告死亡,阿扁在2000年10月任命民進黨的張俊雄為行政院長。一有問題時就換行政院長或改組內閣,在台灣也是這麼做,阿扁8年任期內有6個內閣,馬英九至今6年有4個內閣。

台灣也跟法國一樣 (雖然我不肯定他們是否學了法國的例子),為了提高效率對選舉制度作微調。以往總統是4年一屆,立法院3年一屆,2004年開始立法院也成為4年一屆,而且越來越多「N合一」選舉。2008年,立法院減少立法委員數目,又將部份議席改為單議席單票制 (這一部份應該是學日本),希望提高立法院運作效率。可是現在藍營就是同時控制總統、行政院和立法院,但施政是否就暢順呢?法國也是總統、總理、國會都是社會黨主導。有時當事人缺乏能力,制度再改,可以幫到的都是有限。

2014年9月2日

讀書防止受騙:京官亂引西方學者

讀政治有甚麼用?其實很多時我都答不出,不過昨天總算發現一個作用:防止受騙。

話說我昨日看新聞,一眾京官來港宣旨,其中一位張榮順講甚麼「美國學者XXX在他研究36個民主國家的著作中,談到民主應該是凝聚共識,提委會過半要求,少數服從多數,正正有助凝聚共識......(大意如此),我猜是在講美國學者 Arend Lijphart 所寫的《Patterns of Democracy: Government forms in 36 countries》,當中 chapter 3 就是講「共識民主」consensusul democracy。筆者回到家立即在書櫃拿出來翻看,看了幾句就已經笑死我。

今日看報紙,報道講了張榮順是在引用 Arend Lijphart。撰寫報道的記者當然是搬字過紙,張榮順講甚麼就照寫。但如果真的讀過 Arend Lijphart 那本著作,很快就會發現張榮順是胡亂引用,扭曲原意。翻開書本來到 chapter 3,頭一個 paragraph 就已經全是反駁中共的講法

the primary meaning of democracy is that all who are affected by a decision should have the chance to participate in making that decision

its secondary meaning is that the will of the majority shall prevail......if this means that the winning parties make all the decisions and the losers may crticise but not govern......clearly violates the primary meaning of democracy

民主的首要要求是有廣泛參與,少數服從多數只是次要要求。如果有一派人被排斥,實際上無法參與,所謂少數服從多數也是反民主。

......majority rule and the government-versus-opposition pattern of politics......may be undemocratic because they are principles of exclusion

少數服從多數、執政派反對派二元對立,敵我矛盾思維,如演變成少數人長期無法參與,也可被視反民主。

筆者日前文章講過,過半數要求不可能是均衡參與,全票制下多數派可以集中票數,將少數派完全篩走。讓不同政見人士參選,由全香港人自己作決定,不是先由一小撮人篩選,才是均衡參與,才是共識民主。


多數民主 vs 共識民主

少數服從多數、分執政派反對派,不是很多民主國家都是這樣嗎?怎麼可能是反民主呢?大家會有這個印象,是因為香港屬英語社會,較多人認識的英國和美國都有這樣的政治文化,但 Arend Lijphart 這本書正正是要指出,這並非唯一的民主政治模式。在歐洲大陸,不少國家的政府都是由多黨聯盟組成,而且組合相當具彈性,今日可以 AB 黨、明天可以 BC 黨、後天又可以 AC 黨,沒有永遠敵人也沒有永遠朋友,不像英美般長期只有兩黨相爭。

Arend Lijphart 將兩種政治模式稱為「多數民主」Majoritarian democracy 和「共識民主」Consensual democracy。前者只要數夠票過半就可以,多數派認為自己得到選民授權可以推動自己的政策;後者則盡量容納不同聲音,尋求最大共識。

「The consensus model does not differ from the majoritarian model in accepting that majority rule is better than minority rule, but it accepts majority rule only as a minimum requirement: instead of satisfied with narrow decision making majorities, it seeks to maximise the size of these majorities.......」

「the majoritarian model concentrates political power in the hands of a bare majority......whereas the consensus model tries to share, disperese, and limit power in a variety of ways.......the majoritarian model is exclusive, competitive, and adversarial, whereas the consensus model is characterised by inclusiveness, bargaining and compromise.」

共識民主不反對少數服從多數,只是認為這只是基本要求,不應該滿足於過半,應該盡量擴大支持。多數民主是排他的、競爭的、對立的,共識民主是接納的、商討和妥協的。

兩種政治文化,可以跟社會氛圍和歷史過程有關,也可以跟選舉制度有關。美國和英國的選舉都是單議席單票制,有兩黨制,勝出總統選舉或國會佔多數議席一方,很順利成章就會執政,而落敗者亦會接受結果。在歐洲大陸,很多國家是用比例代表制,國會有N個政黨,無一能單獨執政,那當然會迫使政黨合作和妥協。

瑞士例子

共識民主,聽起來很理想,是否真的行得通?Arend Lijphart 在書中以瑞士作為例子。筆者7月時也有文章寫過瑞士政制,現在剛好可以直接接引用 (也順便打少幾隻字):

瑞士聯邦政府由「聯邦委員會」領導,有7個成員,組成須平衡不同政黨、地區、語系等的勢力。現屆委員會的7人就來自5個政黨,6個州,有德文人也有法文人。

聯邦委員會由國會選出。由於瑞士國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無一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聯邦委員會必須在多個政黨尋求共識和合作下才能產生。例如其中一位現屆委員 Doris Leuthard,她所屬的基督民主黨 CVP 在國會246席中只有41席或17%,但她在委員會選舉中獲跨黨派的216位或88%議員推舉。

聯邦委員會的運作也具共識風格。委員會凡事都要由7個成員一起投票決定,最好是能達到共識。雖然委員會設有主席,但他並非「話事人」,只負責主持會議和充當委員會的對外代表。主席又規定每年要換人,由7名成員輪流擔任。瑞士聯邦委員會這種由數個人平分政府最高權力的制度相當罕見,但充分體出共識形民主的政治文化。

現時聯邦委員會由5個政黨組成,它們分別是瑞士人民黨 SVP、保守民主黨 BDP、社民黨 SPS、基督民主黨 CVP、自由黨 FDP,這5個政黨佔瑞士國會兩院246席中的208席,將近85%。5黨平分的局面始於2008年,在2008年之前,委員會由4個政黨組成,就是扣除 BDP 的 SVP、SPS、CVP、FDP,而委員會由這4個黨組成的局面,自1943年就基本上沒大變。也就是說,瑞士聯邦委員的組成在1943至2008年間幾乎是65年不變!如果你不夠長命,說不定到死都看不到委員會更換政黨。

在一般民主國家,選舉後有政黨輪替是常事,但在瑞士,政黨輪替可能是大半生人才能遇上一次的「一期一會」事件!

http://nonintellect.blogspot.hk/2014/07/blog-post_22.html

德國例子

筆者在此再舉德國為例子。

德國國會過去廿年都只有6個政黨存在,它們分別是右派的 CDU、CSU、FDP,及左派的 SPD、Grünen、Linke。其中 CDU 和 SPD 較大,會爭做最大黨和總理寶座,按一般理解應是死對頭,在選舉中也會互相攻擊。但如有實際需要,他們又可以合組左右派共治的聯合政府。

1998年至2005年,德國政府由 SPD 和 Grünen 組成。
2005年至2009年,德國政府由 CDU、CSU 和 SPD 組成。
2009年至2013年,德國政府由 CDU、CSU 和 FDP 組成。
2013年至今,德國政府再次由 CDU、CSU 和 SPD 組成。

除 Linke 外,所有政黨都執過政,而且組成隨時會換合作對象,今日的敵人,明天可以成為盟友。在1998至2005年期間,CDU 和 SPD 一個在野一個執政,會互相攻擊,到2005至2009年間又可以變成盟友合組政府,到2009年到2013年期間又分道揚標,2013年後又再次合流。

又例如 CDU 黨魁 Angela Merkel (現任總理) 和 SPD 高層 Frank-Walter Steinmeier (現任外長),在2005至2009年間,前者是總理後者是外交部長,兩人是要一起工作,到2009年大選時卻為了爭做總理互相攻擊,之後四年一個執政一個在野針鋒相對,到2013年大選後又再度合作,再次是一個當總理一個當外交部長。沒有 Merkel 營沒有 Steinmeier  營,只有德國營。

那多數民主真是反民主嗎?

那多數民主真的較差劣,是反民主嗎?又不一定。開頭引用 
Arend Lijphart 那部份有講明,反民主是建基於「一派人被排斥」的基礎上,要達到這樣才是反民主。

美國和英國的執政反對黨,分野鮮明,但兩國都會有政黨輪替,不會出現一派長期執政一派長期反對的情況。同時,美國總統和國會可以由不同黨派勝出,如現在總統奧巴馬是民主黨,眾議院卻是共和黨佔多數,那就能增加在野黨制衡政府的機會。

事實上,美國「憲法之父」James Madison 都有講過,民主不能凡事訴諸少數服從多數,不然有「多數人暴政」(tyranny of majority) 的危險,要確保社會有多元聲音,少數派要有一定保障,因此美國要堅持三權分立、互相制衡 (筆者的瑞士文章都有引用過)。


香港是否共識民主?

Arend Lijphart 在書中又提出共識民主的十大要素 (10 elements):

1. executive power-sharing in broad coalition 行政權力由一個廣泛的聯盟分享
2. executive-legislative balance of power 行政立法制衡
3. multiparty system 多黨制
4.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比例代表制
5. interest group corporatism 各種利益團體能夠發聲
6. federal and decentralised government 聯邦制 非中央集權
7. strong bicameralism 兩院制
8. constitutional rigidity 明確有效的憲法
9. judicial review 司法覆核
10.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獨立的中央銀行

香港是否共識民主呢?個人認為:(O=有,X=沒有)

1. X power-sharing 權力分享,這絕對是中共的死穴啦,都講明民主派不可執政了
2. X 香港聲稱是行政主導,立法機關難以有效制衡行政機關
3. O 香港有多黨制
4. X 香港採用比例代表制,但只限直選議席,功能組別令立法會無法完全反映民意
5. X 香港的利益團體能夠發聲,但只限商界和親中團體,民主派工會和基層團體難以發聲
6. -- 不適用於香港
7. -- 香港只有一個院,但又有分組,比較模糊
8. X 香港有基本法,但解釋權歸中共
9. X 香港有司法覆核,但中共可以運用解釋權取代香港法院的司法覆核判決
10. O 香港的中央銀行尚算獨立

京官說要共識民主,中央有膽讓香港有權力分享、有政黨輪替嗎?經常叫人妥協,今次人大方案有沒有妥協過?那些十幾學者、湯乜驊、陳咩毅溫和方案的元素有沒有接納過?整體上,香港難被稱為是共識形民主。應該說,連民主都不是。

其實跟中共講道理,有時真是認真就輸了。一時說少數服從多數,一時又說不能數人頭;一時說香港人會作明智決定,一時又說不能公投、選舉要篩選;一時說極少數人勾結外國勢力不會動搖中央,一時又說香港可能威脅國家安全;大陸自己就不能行憲政主義,香港就甚麼都要講基本法 (而且解釋權在他手上);一時說沒有國際標準,一時又引用外國學者理論 (雖然是河蟹版)......

看回 Arend Lijphart 原書,根本是一巴又一巴地向中共講法打臉。京官亂引西方學者,是當香港沒人讀過原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