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9日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德國篇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來到德國柏林。上圖是德國國會大樓 Reichstag。

來到德國,看回過去一百年的歷史,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反思。為何人類可以在三十年內連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死幾千萬人?為何可以有人想出種族清洗這麼荒唐的事、處心積慮殺死這麼多人?為何德法英可以放下幾百年的仇隙,發展為歐盟?尤其看到最近以巴又再爆發衝突,更加難明白,人類到底有沒有從歷史中學習了些甚麼......

講回上圖。其實 Reichstag 直譯並非「國會大樓」而是「帝國議會」,百幾年年前德國仍有皇帝存在的時候,這裡就被用作議事堂 (1894年開始),故「帝國議會」之名沿用至今。另外是一點旅遊方面的提示:德國國會大樓接受訪客入內參觀,建議事前在網頁登記訂位,現場 walk-in 不一定安排到。


柏林的另一地標,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 Gate / Brandenburger Tor。

大門是在18世紀時由一位普魯士國王 Friedrich Wilhelm II 下令興建,在冷戰時期作為東西柏林界線聞名,美國總統「甘迺迪」J. F. Kennedy 和「列根」Ronald Reagan 都曾經到此視察。列根更在門前發表演說,挑戰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

「戈爾巴喬夫總書記,如果你尋求和平,如果你尋求蘇聯和東歐的繁榮,如果你尋求自由化:來到這扇門吧!戈爾巴喬夫先生,打開這扇門!戈爾巴喬夫先生,推倒這道牆!」

"General Secretary Gorbachev, if you seek peace, if you seek prosperity for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if you seek liberalization: Come here to this gate! Mr. Gorbachev, open this gate! Mr. Gorbachev, tear down this wall!"

youtube 上有片段重溫,留意列根身後到大門之間也有一排障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tYdjbpBk6A

所以這道大門有歷史和文化價值之餘,也很有政治標誌性。現在大門是任由遊人走過,毫無難度,筆者也幾步就穿過底下,當時的感覺是:「就這樣?」因為在個人印象中,這道門應該是代表了重重關卡跟障礙,現在兩三下就穿過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但換轉想,這正好證明我們是身處一個新時代的柏林吧。人和社會的轉變,有時候可以發生得很快。


接下來是,據報習近平訪問德國時超級想來但來不到的,大屠殺紀念碑 Holocaust Memorial,正式名稱是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Memorial to the Murdered Jews。

雖然中文譯做「紀念碑」,但並不是一大塊碑,而是由一堆高低不一的柱子組成,相當奇特,予人一種有點詭異、違和的感覺。地底有資料館介紹一些大屠殺死難者。

由於大屠殺的歷史,對猶太人的批評在現代歐洲成了禁忌,多國政府尤其是德國政府都要「凡是以方支持的都支持、凡是以方反對的都反對」,任何指手劃腳說三道四都會被扣上反猶太思想、種族主義的帽子。當然,不排除有一部份這類意見可能的確涉及種族歧視,但看到近期以巴衝突中巴人一面倒的死傷,實在很難令外人支持以色列囉。壓抑這些反對聲音,並非治本的辦法。唉。

國會、勃蘭登堡門、大屠殺紀念碑的位置都非常接近,步行時間不過幾分鐘。大門東面的 Unter den Linden (音譯林登大道,意譯菩提樹下大街) 是柏林市中心的著名大街,類似巴黎的香榭麗樹大道。沿著大道走約10分鐘到另一端就是「博物館島」Museumsinsel,故名思義就是一堆博物館和美術館林立的地段,是遊客的必到之處。


其中一間是「德國歷史博物館」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從古代到東西德統一的展品和介紹都有,英文解說也很齊全不用擔心不懂德文。是次遊記的重點在兩戰,所以先跳到1871年德國統一。

博物館這一部份展覽的標題是「卑斯麥的帝國」。卑斯麥 Otto von Bismarck 是1871-1890年期間的德國首相,由於得到老闆「威廉一世」 Wilhelm I 的全權信任,他是這二十年間德國的實際支配者。

在1870年以前,並無一個叫德國的國家,只有一個叫德國的地區。在我們現在稱為德國的這片土地上,有著多個由德語人組成的國家,較大的有奧地利 Austria / Österreich (英文/德文)、普魯士 Prussia / Preußen、巴伐利亞 Bavaria / Bayern、薩克森 Saxony / Sachsen、漢諾威 Hanover / Hannover......等等,當中以奧地利和普魯士最有野心要統一全部德語人,形成兩雄相爭的局面。卑斯麥在1862年被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任命為首相,責成他打敗奧地利、讓普魯士稱霸、統一德國的歷史大任。

卑斯麥是一位聰明、有能、硬朗、又務實的名相,以現在香港流行的講法就是「好打得」。他因為發表一篇「鐵血演說」而被稱為「鐵血首相」:

「我們面對的重大課題不是靠演講和共識決定......而是靠鐵和血!」

"Not through speeches and majority decisions will the great questions of the day be decided......but by iron and blood!"

卑斯麥的「好打得」和「解決問題靠鐵和血」,是按字面上理解的。他為了讓普魯士稱霸、統一德國,先後跟丹麥 (1864)、奧地利 (1866)、法國 (1870) 開戰,全部都打贏了。普魯士得以在1870年統一各德語人國家,成立德意志帝國,奧地利則被排除在外。


來自 wiki 的德意志帝國地圖。藍色中間寫著 Provinz Brandenburg 的地區 (包括首都柏林) 就是普魯士的核心地區

可是德國統一後,卑斯麥又面對很多難題。在國內,反對他的勢力甚多。卑斯麥這一類普魯士建制派,是傾向保守、反民主、軍國主義,他的對手包括自由主義者、地區勢力 (普魯士以外地區)、天主教會 (普魯士人信奉基督教,但德國很多其他地區是信奉天主教)、還有因工業化興起的勞工界和左派。在國外,卑斯麥先前打了三場仗,統一後的德國又實力強大,遭到他國猜忌。因國內外都樹敵甚多,卑斯麥先安內後攘外,在國際上不搞大動作,專注搞好國內形勢,嘗試統戰不同派系。


1888年,90歲的威廉一世去世,56歲的皇太子繼位為「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但他也在3個月後就去世,皇位突然落到29歲的原皇太孫/皇太子「威廉二世」Wilhelm II 身上。威廉二世跟祖父不同,要親自執政,又要在國際上大展拳腳,跟卑斯麥不斷起衝突。兩年後的1890年,威廉二世辭退已經74歲的卑斯麥。

上面的圖,是描述威廉二世辭退卑斯麥的「船長下船」dropping the pilot 政治漫畫。大海航行靠舵手,失去卑斯麥這位名船長,德國會在茫茫大海中駛向何方呢?


威廉二世一家。

年輕又衝動的威廉二世,跟老謀深算、縱橫政壇幾十年年的卑斯麥完全沒法相比,上台後下令德國擴充軍力,又經常說錯話鬧出外交風波,令其他國家恢復對德國的猜疑。與此同時,國內的反對勢力也不斷擴張,特別是受到勞工界支持的「社民黨」SPD。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的1912年德國國會選舉,社民黨的得票和議席達到三分一,加上天主教會支持的「中間黨」Zentrum 和自由派,非建制派佔國會絕大多數。雖然德意志帝國是行政主導,皇帝和政府的權力甚大,但總不可能完全無視民意。

1912年德國國會選舉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左派) 34.8%
Centre Party (天主教徒)16.4%
National Liberal Party (自由派) 13.6%
Progressive People's Party (自由派) 12.3%
German Conservative Party (保守派) 9.2%
Polish Party (少數族裔) 3.6%
German Reich Party (保守派) 3.0%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為一戰揭開序幕。本應是一場地方上的小戰爭,因為雙方各有盟友,又因為各方都希望能先發制人,很快就越發越大,讀書時有個英文形容是 spiral out of control。

7月29日,塞爾維亞的盟友俄羅斯動員軍隊。

7月30日,奧匈帝國的盟友德國動員軍隊,並要求俄羅斯撤回動員。

8月1日,德國向俄羅斯宣戰,又要求俄羅斯的盟友法國保持中立。

8月2日,德國為了準備攻擊法國,突襲並攻陷了盧森堡。

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

8月4日,德國為了準備攻擊法國,攻入了比利時。法國和比利時的盟友英國隨即向德國宣戰。

於是在短短一星期內,原本只是奧匈對塞爾維亞的小戰爭,變成德奧 vs 塞俄法比英的世界大戰。事後很多分析將事件歸咎於德國,因為是德國在不斷向人宣戰,但換轉頭,也有人指俄羅斯未有應德國要求撤回動員,還有英法的反應也不弱,未能嚇到德國......諸如此類。

但可以說的是,這場世界大戰是在多重機緣巧合下發生。直到開戰前個幾月前,都沒有人預料到會爆發一場席捲全球的大戰,發動戰爭者也難說是處心積慮 (相比發動二戰的希特拉),也沒想過會以何種情況結束 (德奧俄土等政府都倒台)......

即使沒有人主動希望發生,戰爭也可以在意外 spiral out of control 下發生,然後開戰容易停戰難,就繼續 spiral out of control。像新一輪以巴衝突,突然幾個兒童被武裝組織謀殺,就可以引發一場死幾百個兒童的戰事......雖然我就很難說以巴雙方當權者是否真的不希望戰事發生......


應該是德軍軍服的東西。

很多人因為對一戰的認識集中在西面戰線的德法對決,覺得這一場不像世界大戰,但其實在東面戰線,保加利亞、希臘、羅馬尼亞、土耳其、埃及、波斯、阿拉伯國家等都捲入了戰爭,英國從英聯邦徵召了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印度士兵,日本也出兵佔領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租界,所以的確是有扯到全球很多國家下水。


德軍在一戰後期的總司令「興登堡」元帥 Paul von Hindenburg。由於此時的德國政府萬事以軍隊的要求為優先,威廉二世亦已經心力交瘁無法再管事,興登堡是實際在統治德國的人。他將在一戰結束後繼續有著重要的政治角色。


1917年11月,俄羅斯爆發共產革命,由「列寧」Vladimir Lenin 領導的新政府決定退出戰線。德國對此當然表示歡迎,但接下來又輪到美國參戰了。得到美國士兵和物資增援的英法一方,大舉反擊,德國終於支持不住。

1918年11月11日,德法簽署停戰協定。上圖是描繪當時情況的畫像,右二站立者是法國元帥、英法美聯軍總司令「福煦」Ferdinand Foch,面對他 (背對畫面) 的人是德方代表、主和派國會議員 Matthias Erzberger。德方對停戰協定並不滿意,認為法方要求太強硬,但最終還是簽了。德方急於停戰,除了因戰況越拖越壞,也因國內形勢急轉直下。


一戰開打時,在愛國主義感召之下,德國社會整體和幾乎所有政黨都支持戰爭,但隨著德國遭到多國經濟封鎖,國內經濟和社會壓力推到極限,生活艱苦,主和聲音漸大。

1918年11月3日,德國海軍士兵因不滿上頭遲遲仍未停戰,發生兵變。消息蔓延開去,引發激進左派組織 Spartacus League (後來成為德國共產黨 KPD) 仿傚之前一年的俄羅斯共產黨,發動無產階級武力革命,試圖推翻政府,展開「德國革命」German Revolution of 1918–19。其他政黨反對武力革命,但亦同意政府已經失去威信,向皇帝威廉二世逼宮。11月9日,威廉二世遜位,同日,在國會內佔最多議席的社民黨宣布成立新政府,兩日後確定簽署停戰協定。

上圖的字幕寫著「德意志共和國的誕生」the founding of the German republic,右上角黑髮者是社民黨領袖「艾伯特」Friedrich Ebert,他將會成為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艾伯特政府下令鎮壓共產革命。1919年1月15日,共產黨領袖 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在柏林被擒,並且在混亂中被殺死。因為柏林局勢不穩,制憲大會在中部城市「威瑪」Weimar 召開並撰寫新的德國憲法,新憲法因此被稱為「威瑪憲法」,政權又稱「威瑪共和國」,而支持新政府的溫和左派、自由派、天主教政黨被稱為「威瑪聯盟」。

上圖就是 Rosa Luxemburg。創立德國共產黨的 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兩人原本都是社民黨幹部,前者是黨內有名的學者和理論家,後者是社民黨創立人兼馬克思好友 Wilhelm Liebknecht 的兒子,因他們在黨內過於激進 (從一開始就反對一戰這場帝國主義戰爭和要求發動工人革命),成立了激進組織 Spartacus League,最後更另立共產黨。兩人被殺,令德國左派嚴重分裂無法團結,共產黨餘孽不斷攻擊社民黨有份的「威瑪聯盟」政府,間接協助了日後希特拉等極端右翼冒起。

再後來東德成立,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作為革命先烈受到推崇。現時柏林仍然保留著 Karl Liebknecht 路,就在博物館島附近,而 Karl Liebknecht 路過幾個路口就會到 Rosa Luxemburg 廣場和 Rosa Luxemburg 地鐵站。

講到以人名為地方命名,在歐洲真的很流行。連接勃蘭登堡門和大屠殺紀念碑的大街就叫 Ebert 路,即上面提及那位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大屠殺紀念碑另一邊的小街叫 Hannah-Arendt 路,是一位著名猶太裔政治哲學學者。國會附近也有一條 Otto-von-Bismarck 大道。東柏林則有 Karl-Marx 大道......等等。


一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 討論德國戰敗須作出的賠償。由於法國的強烈要求,最終談出來的「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 條款相當苛刻。上圖就是表示,德國領土減少了20%、人口少了10%、各種資源和工業產能都大減,德軍的軍力被設定上限,德國也須要為戰爭負上最大責任。

很多德國人都不服這個結果。他們堅信德國只是停戰不是敗戰 (停戰前德國本土並未被佔領),是被由左派、自由派、天主教徒組成的「威瑪聯盟」政府出賣,即所謂的「背刺理論」Stab-in-the-back myth,令極端右翼思想冒起。這類人當然包括希特拉,而且他特別強調是被猶太人背刺。

還有,因應停戰,德國社會突然出現很多退伍軍人,他們回來後面對惡劣的經濟和社會氣氛,又受極端右翼思想鼓吹,組成所謂「志願軍」,即是右翼武裝組織。Rosa Luxemburg 和 Karl Liebknecht 就是被這類「志願軍」擒住和殺死,後來希特拉也是利用武裝組織幫助自己上位。

香港最近也有親中派議員提出要成立「志願軍」,不知是出於何種考量呢?


1919年停戰後,德國經濟嚴重受損,通脹急速上升。一戰前1美元是兌4.2德國馬克,到1923年已經是1美元兌超過1兆德國馬克 (12個零),每樣東西價格都以億計,紙幣變成廢紙,燒來生火還比較好用。德國政府在1924年發行新馬克,削走舊馬克的12個零,並且嚴格限制新馬克流量,總算重整到局面。

可是1929年,美國股市泡沫爆破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今次不是單純德國國內的問題,政府就沒辦法了。「威瑪聯盟」支持度不斷下滑,極端政黨乘機冒起,社會分化日益嚴重。


Wir wählen Hitler,直譯是「我們投票給希特拉」,應該是納粹黨的宣傳海報。除了下方右二的納粹「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 之外都不太認得......話說我原本還以為德國是禁止出示任何納粹宣傳品,但在博物館內似乎不是這樣?

仔細分析這幾年間的選舉,可以發現政情越來越分化:納粹黨吸走溫和右翼,即保守派和自由派的票;共產黨吸走溫和左翼,即社民黨的票;由天主教徒組成的中間黨相對穩定。到了1932年7月的選舉,納粹黨和共產黨分別取得37.3%和14.3%的票,「威瑪聯盟」等溫和派在國會中淪為少數派。1933年1月,「威瑪聯盟」政府終於倒台,總統興登堡 (上面提及的一戰德軍總司令,他在1925年當選總統) 在別無選擇下,任命國會最大黨納粹黨的黨魁希特拉組閣,希特拉於是成為德國總理。(在德國的制度中,政府運作由總理負責,總統一般並不管事。)

1928年德國國會選舉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左派) 29.8%
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保守派) 14.2%
Centre Party (天主教徒) 12.1%
Communist Party (左派) 10.6%
German People's Party (自由派) 8.7%
German Democratic Party  (自由派) 4.8%
Party of the German Middle Class (保守派) 4.5%
Bavarian People's Party (地區勢力) 3.1%
Nazi Party (納粹黨) 2.6%

1932年7月德國國會選舉
Nazi Party (納粹黨) 37.3%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左派) 21.6%
Communist Party (左派) 14.3%
Centre Party (天主教徒) 12.4%
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保守派) 5.9%
Bavarian People's Party (地區勢力) 3.2%
(自由派全線落敗)


納粹制服。分不太清是屬於那一隊武裝組織......納粹黨的武裝組織有兩隊,一隊是「衝鋒隊」Sturmabteilung,通稱 SA,另一隊是「親衛隊」Schutzstaffel,通稱 SS,到後期規模已經比得上軍隊 (雖然當時德軍軍力受到凡爾賽條約限制啦)。

很多人愛說納粹黨是靠這些「志願軍」奪權,但其實這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即使武裝組織有威嚇,人們投票時仍然是投暗票,不一定要聽武裝組織的話。何況共產黨也有武裝組織,有武裝組織不見得就能勝選。SA和SS也是在希特拉上台後,成為政府公認的部隊,才能真正肆無忌憚地鎮壓異己。還有這些武裝組織一開始是怎麼來的呢?最初總要有一班成員是真心相信納粹主義才能組成。

看回上面的兩次選舉,1932年希特拉正式上台前,左派和天主教徒政黨的票仍然相當多,可見的確有一部份民眾沒有因為武裝威嚇就投票給納粹黨。事實是納粹黨是得到很多右翼選民真心支持,他們見其他右翼政黨無能,改投納粹黨一票。納粹黨也得到不少建制中人支持,例如廢帝威廉二世的兒子 Prince August Wilhelm 就加入了納粹黨,因為他們真的不相信民主,寧願要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那一套。也有些商界人士擔心政治和經濟會繼續癱瘓下去,支持強人統治,社會和諧穩定。


1933年2月27日國會大火。希特拉將案件歸咎於共產黨,大舉搜捕左派人士,適逢數日後的3月5日國會再次改選,納粹黨當然是大勝。這將是二戰前德國最後一場多黨參與的選舉。

1933年3月德國國會選舉
Nazi Party 43.9%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18.3%
Communist Party 12.3%
Centre Party 11.3%
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8.0%
Bavarian People's Party 2.7%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此時選舉不是公平公開,因希特拉政府已經開始打壓異己 (特別是左派),納粹黨仍然沒有得到過半票。他能夠實施獨裁統治,是靠和保守派的「國民黨」German National People's Party 協作。國民黨當時的黨魁叫 Alfred Hugenberg,是一位傳媒業商人,該黨在商界有相當支持,在今日香港的講法可謂是「富貴黨」。他們甚至有成員直接反對民主、支持恢復帝制,是正牌的「保皇黨」。他們希望社會穩定、和諧、有錢賺,支持希特拉上台、鎮壓反對派特別是左派。

在國民黨支持下,德國國會通過了「授權法案」Enabling Act,容許希特拉政府無須國會通過就可以直接立法,變相實施獨裁統治。「授權法案」投票當日,納粹「志願軍」在議事堂內外站崗,只有社民黨夠膽投下反對票 (共產黨也反對,但沒有成員能進場投票)。議事堂內也要保安部隊維穩,香港立法會也開始有這種現象了。

筆者以前都有文章講過,很多政治決定是不能逆轉,「食住先」在一些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授權法案就是這樣性質的東西。授權法案通過後,希特拉政府可以無視國會,那就沒有了制衡,你怎麼確定他會信守諾言?那些所謂盟友,包括國民黨,立即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希特拉很快展開對國民黨的攻勢,國民黨那些貴人不堪被納粹傳媒和武裝組織騷擾,於1933年6月解散,原本被希特拉委任為經濟部長的國民黨黨魁 Alfred Hugenberg 也要辭職。距離他們通過「授權法案」,將希特拉推上獨裁者位置,只過了短短的三個月。「食住先」,食死人了。

在1933年11月,希特拉政府再次召開國會選舉。這一場選舉非常簡單,因為只有一個政黨參選,所有其他政黨都被直接禁掉 (共產黨和社民黨) 或被迫自行解散 (中間黨和國民黨),選民可以投贊成或反對納粹黨執政。但不論投哪一邊,結果都是納粹黨當選,因為沒有其他候選人嘛。最近中共和香港的親中派說,人民有得投票就是普選,有篩選也沒關係,相信在他們的定義中納粹德國的選舉都是民主普選。

1934年8月,86歲的總統興登堡逝世,希特拉成為德國「元首」Führer,國內更加無人能阻擋他。


愛因斯坦的照片。這一部份的博物館展覽會稍為介紹一下希特拉如何迫害猶太人。愛因斯坦好運,當時已經是名人,得以逃到外國,但根據 wiki,德國、奧地利、捷克、波蘭等地的猶太人有約9成都死於大屠殺,估計總共有近6百萬猶太人被害。為何可以單純因為種族不同就屠殺這麼多人呢?對我來說實在是很匪夷所思的事......

關於希特拉將共產黨、猶太人、社民黨 (主流工會支持)、中間黨 (天主教會支持)、國民黨 (權貴支持) 等其他政黨逐一消滅,有這樣一段話:

他們追殺共產黨時,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接著他們迫害猶太人,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殺工會成員,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後來他們迫害天主教徒,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是新教徒;

最後當他們開始對付我的時候,
已經沒有人能站出來為我發聲了。

這段話是來自一位德國牧師 Martin Niemöller,他正正就是非共產、非猶太、非社民、非天主教的選民,曾經投票支持納粹黨,支持和諧,支持穩定、反對搞破壞。最終社會是穩定下來了,變得很河蟹了,但付出的代價是甚麼?Martin Niemöller 透過這段話,要大家反思。香港有些已經被中共統戰的基督教會領袖,叫人要聽政府的話,多沉默,少出聲,不要破壞社會和諧,歷史總是不斷重複。


希特拉既已「安內」,下一步就是「攘外」。他的第一步,是違反凡爾賽條約中對德軍軍力限制的條款,大肆擴充軍隊。

1936年3月,他下令軍隊進駐鄰近法國和比利時的「萊茵河地區」Rhineland。由於一戰德軍成功突襲法國和比利時,凡爾賽條約將萊茵河地區列為非軍事區,不准德國在此駐軍。

1938年3月,德軍進駐人民同樣講德語的奧地利,強行合併該國。(ps 希特拉本身在奧地利出生。)

接下來,希特拉的目標轉為捷克的 Sudetenland 地區。捷克在一戰前是奧匈帝國領土,住有不少德語人,尤其是鄰近德國的 Sudetenland 地區。英國和法國對德國擴張感到不安,但奈何他們國內也有其他問題要處理,無暇理德國。他們決定「食住先」,要求希特拉承諾吞掉  Sudetenland 後就會收手,希特拉也「食住先」,同意了。1938年9月,德國、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簽署「慕尼黑協定」,將 Sudetenland 割讓給捷克。荒謬的是,捷克是沒有份兒簽,也沒有被諮詢,要「硬食」這個結果。

上圖是當時的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 在慕尼黑簽約後回到倫敦的情景,他還對記者說「和平時代來臨!」(Peace for our time)。

可是希特拉很快就「添食」。1939年3月,希特拉「食言」,揮軍攻陷整個捷克。張伯倫所講的和平時代沒有來臨,來臨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張伯倫也在1940年下台,由一早就說希特拉不可信,千萬不可「食住先」的邱吉爾接下爛攤子。「食住先」食死人,又一例子。


一些武器的展品。

1939年9月,希特拉聯同蘇聯入侵波蘭,英法向德國宣戰,可是在英法未有實際行動前,波蘭只撐了一個月就被攻佔了。1940年4月,德國突襲丹麥和挪威,5月,入侵法國和比荷盧。到6月法國投降,德國在極短時間內就打下了多國。加上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法西斯國家,瑞典、芬蘭、匈牙利等都跟德國合作,希特拉可說是稱霸歐洲大陸。希特拉向英國勸降,但今次邱吉爾拒絕「食住先」,聲言英國寧死不降,儘管單憑英國,對德國起到的威脅有限。

可能是被眼前成功沖薰頭腦,也可能是他真的瘋了,希特拉在1941年6月下令突襲蘇聯。雖然平均實力較強的德軍在開打時迅速佔領了大片土地,到寒冬降臨,戰況開始逆轉。1941年12月,因同樣是法西斯主義的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向美國宣戰。到1942年,美英蘇三國成立同盟,開始策劃反擊。

1942年下半年,英美軍進軍中東和北非。1943年2月,蘇聯在「史太林格勒」Stalingrad 重挫入侵的德軍,並展開大規模反擊戰。1943年7月,英美軍攻入意大利。1944年1月,蘇聯再在「列寧格勒」Leningrad 擊退德軍。1944年6月,英美實行「諾曼第登陸」Invasion of Normandy,入侵法國。到1945年初,德軍已經全面敗退。


1945年4月底,蘇聯紅軍殺到柏林,跟德軍在市內展開巷戰。4月30日,不肯逃走又不想被擒的希特拉跟情人 Eva Braun 在地下堡壘中雙雙自殺。希特拉遺命由空軍司令 Karl Dönitz 繼任總統,Karl Dönitz 在5月7日下令投降。至此,二戰在歐洲方面的戰事結束。上圖是當時的報章報道。


德國戰敗後,政府高層們被盟軍拘捕,送上「紐倫堡審判」Nuremberg Trials (上圖)。部份最高層人員如希特拉和「國民教育與宣傳部部長」「戈培爾」Joseph Goebbels,因在戰敗前夕先行自殺,並未遭到審判。最終有24人成為被告,其中12人被判死刑。之後德國和以色列亦有追查和審判其他納粹幹部。


二戰後期,英美空軍不斷空襲德國本土,戰敗後的德國城市一片頹垣敗瓦。新政府要面對多個難題:跟進佔了德國的盟軍交涉、重建國家、為二戰罪行負責等等......


德國戰後一分為四,分別由美蘇英法四國進駐,其後美蘇交惡,美英法部份成為西德,蘇聯部份則成為東德。為了防止西德也被併入東德,美英法要扶植西德,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出錢資助西德政府的重建計劃,即「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意大利和法國等都有收到錢。上圖是馬歇爾計劃的宣傳品,講歐洲如何同坐一條船,要一起向前進,雖然共產陣營的歐洲國家是被無視掉......

西德政府重視跟美英法重建關係,當然這也是出於現實需要。西德積極推動歐洲合作,如跟法意比荷盧共六國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即歐盟的前身,又加入了北約。西德政府也重視為納粹大屠殺洗脫罪名,將納粹主義列為非法、向受害者作出賠償、並大力支持以色列建國。這些舉措都有助恢復德國的國際地位。


博物館去到最後,是展出一些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統一的相關物品。Wir sind ein volk,we are one people。


柏林市郊小鎮「波茨坦」Potsdam 也是跟二戰很有淵源的地方。1945年7月,即歐洲方面打完仗後不久,美英蘇三國領導人齊集此地,發表「波茨坦宣言」Potsdam Declaration,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日本拒絕要求,美軍於是投下原子彈,迫得日本在8月15日接受無條件投降。上圖為三國領導人舉行會議的房子。

波茨坦本身也有普魯士和德國王室的離宮,遊客不少,上圖的房子本身也是離宮的一部份,但為免文章拖得太長圖片太多,就不詳細講了。


跳到來德國北部城市「呂貝克」Lübeck。這是呂貝克的中世紀城門。


呂貝克在中世紀是著名港口,現在舊城區是世界遺產。講明是古城區,當然有很多古建築,但因為很多是私人物業,未必每一間都一樣獲得保育,街道上的建築會夾雜了不同時代和風格。例如上圖這條街,左邊和右邊的房子外貌完全不同!


這個城市跟兩戰有何關係呢?本來是沒甚麼關係的,只是筆者在呂貝克內遊蕩的時候,碰巧見到一間房子外掛著「博物館」的字樣,有點好奇走了進去,原來是一間介紹西德前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 的紀念館 (他在呂貝克出生)。不過好像沒講明這間紀念館是否也是他的故居......anyway,筆者作為對德國政治也略有興趣的人,就花了一點時間看這裡的介紹。

上圖右方正面對著鏡頭的人就是 Willy Brandt,當時他是西柏林市長,而左方對著麥克風講話的人是當時出任西德總理的「阿登納」Konrad Adenauer,。


Willy Brandt 最著名的事跡:為納粹大屠殺認錯下跪!事緣他在當上總理後的1970年12月出訪波蘭,去到一個紀念猶太人死難者的紀念碑前,一時感觸而跪下。圖片上方寫的 der spiegel 代表這應該是當年德國「明鏡」周刊的報道。Willy Brandt 在次年 (1971)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Konrad Adenauer 和 Willy Brandt 都是西德總理中較有名的。Konrad Adenauer 是二戰結束後西德第一任總理,早一點兒提到的接受美國資助重建國家、創立歐盟前身、加入北約、向大屠殺受害者賠償等的事,都是他決定做。Willy Brandt 則是更正式地道歉,並且跟東德和共產陣營改善關係,讓德國國際地位正常化的人。他們曾在2003年一個民調中,分別當選德國史上第一和第五號偉人。

十大德國偉人排名:
1. Konrad Adenauer 西德總理
2. Martin Luther 基督教路德宗創立人
3. Karl Marx 馬克思
4. Sophie and Hans Scholl 反納粹學運領袖
5. Willy Brandt 西德總理
6. Johann Sebastian Bach 巴哈 (又譯巴赫)
7.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歌德
8. Johannes Gutenberg 歐洲活字印刷術發明者
9. Otto von Bismarck 卑斯麥
10. Albert Einstein 愛因斯坦

http://en.wikipedia.org/wiki/Unsere_Besten


館內也有介紹一些歷史背景,這是興登堡仍然在世,希特拉未當上元首時的照片。真難得看到希特拉對別人這麼恭敬的樣子......


納粹黨的宣傳海報。納粹 Nazi 是簡稱,全名是國家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Nazi 的讀音近似全名開首的 Nati,也有人拆開做 NSDAP。


社民黨的宣傳海報,三支箭應該是插向保守派 (皇冠)、納粹黨和共產黨。Willy Brandt 年輕時就加入社民黨,在希特拉上台後一度要流亡海外。二戰結束後,社民黨作為溫和左派,繼續在德國政界發揮重要影響力。


天主教中間黨的海報。Konrad Adenauer 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在二戰前是中間黨高層。他在戰後有感戰前社會分化嚴重,中間黨只能吸納天主教徒的票,未能成功抵禦極端反民主勢力奪權,成立基督民主黨 CDU,希望團結德國支持民主的基督和天主教徒。

二戰後的西德亦因此跟戰前有著很不同的政治文化,長期是溫和派當道,即使同樣使用比例代表制,國會基本上都是只有4至6個政黨 (最新一屆有5個),比戰前的十幾個大減,左右派亦經常合作。

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是屬於基民黨,而她的執政聯盟拍檔是社民黨。儘管這兩黨經常爭奪國會最大黨和總理寶座,按理來說是對手,也無阻他們偶爾務實地合作。現時默克爾內閣計入她本人共有16人,當中6人是社民黨人,包括重要性排第二的副總理和第三的外交部長。默克爾也同意了社民黨的一些政綱和要求,如推行最低工資、支持德國社民黨出身的 Martin Schulz 出任歐洲議會議長。

溫和、務實、妥協、包容,不是口號。要做到「沒有基民營、社民營,只有德國營」,需要兩邊行動互相配合。


講完西德講東德。這是「東德博物館」DDR Museum,位於柏林博物館島附近。DDR 是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西德和現時的德國是叫 BRD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裏頭收集了很多東德時代的物品,重現當年的生活。對一部份德國人來說是走懷舊路線,但對筆者來說是相信新奇、刺激、好玩的博物館。篇幅所限不能談太久,舉三個物品好了。


推介一:試坐東德國產車。據說性能不錯,而且相當耐用。雖然這一架是不會動啦......當然,黨幹部們是有優待,坐的不是國產車而是進口車。學博物館的介紹講,雖然這是共產社會,但還是 "some we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推介二:有著超強既視感 (déjà-vu) 的東德新聞聯播。


領導人發表重要講話?圖中人估計是東德領導人「昂納克」Erich Honecker。


全場的人大?政協?黨代表們?站起來激動地拍掌!好感動呀!


推介三:舉手機器。

這四個公仔代表了東德被統戰的「民主黨派」。這幾個黨在東德國會中都有議席,但他們是名符其實的舉手機器,根據介紹,在東德的幾十年間,國會幾乎所有議案都是以100%全票通過,只有一個議案,沒錯是一個,試過有議員投下反對票。

留意這幾個公仔都有其中一隻手是安裝了機關,只要按下機器旁邊的一個按鈕,這幾個公仔就會一起舉手!筆者按了幾次,發覺原來都幾好玩幾過癮,難怪西環這麼愛「掣」!

既然習近平對造訪柏林的博物館這麼感興趣,建議他來這裡看看,一定會覺得很好玩。



下一篇預定是英國篇。

2014年7月27日

中東局勢與回教兩派鬥爭

文章日前已在報章 am730 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16075



伊拉克極端回教武裝份子ISIL崛起,近月在各地攻城掠地,威脅首都巴格達和伊拉克政府,美國和伊朗都關注事態,更說不排除跟對方合作,共抗武裝份子。這就奇了,美國和伊朗不是死敵嗎?怎麼會講合作?又,伊朗和伊拉克以前都打過一場長達八年的兩伊戰爭,兩國關係不是不好的嗎?怎麼伊朗這麼關顧伊拉克?中東國家之間的關係,往往源於回教兩大派系「遜尼派」和「什葉派」的紛爭,要理解今次錯綜複雜的情況,要先重溫這段往事。

遜尼派和什葉派的敵對,有超過一千三百年的歷史。事源回教祖師爺、先知穆罕默德在沒有兒子又沒有欽點繼承人的情況下,在公元632年去世,引致教團分裂。主流派支持穆罕默德的岳父阿布伯克爾當接班人「哈里發」,少數派則支持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出任哈里發。兩派最終爆發內戰,阿里亦於670年被暗殺。這個分歧延續至今,兩派均認為對方是異端。

現時全世界回教徒中,遜尼派佔近九成,什葉派只有約一成,多數中東國家都是以遜尼派為主。沙特阿拉伯、埃及、土耳其等都是遜尼派,只有伊朗有九成國民是什葉派,在中東國家中是個異數。伊朗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在政治學上被歸類為「神權政治」Theocracy 國家,即政治是以宗教為中心運作。伊朗的正式國名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什葉派教士擁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尤其是「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實權比總統還要高,軍隊都是從屬最高精神領袖而非總統。伊朗的國策往往受到宗教考慮影響,會關心和支援其他國家的什葉派,亦因此跟其他屬遜尼派的中東國家交惡。

伊拉克的情況就更複雜。伊拉克的國民分為三派,遜尼派阿拉伯人、什葉派阿拉伯人、庫爾德人,當中什葉派最多,主要聚居在首都巴格達和以南 (什葉派祖師阿里亦葬於此地),遜尼派較少,集中在西部,庫爾德人則最少,集中在北部。雖然伊拉克人以什葉派居多,但前獨裁者薩達姆是遜尼派,專門打壓什葉派和庫爾德人,亦因而和伊朗打仗。可是2003年美國出兵推翻薩達姆後,情況180度轉變。美國在伊拉克實施選舉,人數較多的什葉派就能勝出,本來掌權的遜尼派則成了少數,而庫爾德人就獲准在北部建立自治政府。本來美國是希望三派能夠合作,一起打擊恐怖份子,並且防止伊朗操控什葉派,但近期屬於什葉派的總理馬利基越來越只顧自派利益,將遜尼派排除在政府核心之外,庫爾德人取得自治權後又自成一國,令三派越行越遠。

適逢此時,鄰國敘利亞爆發內戰。敘利亞國民多屬遜尼派,但總統巴沙爾是什葉派,政府向來實施高壓統治。現時敘利亞內戰中,反政府軍基本上是遜尼派,政府軍是什葉派。敘利亞政府一直獲伊朗支持,遜尼派國家如沙特、卡塔爾想藉機將兩國一網打盡,起初支援反政府軍,向他們提供金錢和武器。但在反政府軍之中思想最極端,行事最殘暴的ISIL (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黎凡特是古代地方名,包括敘利亞、以色列等地) 卻漸漸建立起勢力,甚至反過來攻入伊拉克。對什葉派總理馬利基不滿的伊拉克遜尼派紛紛倒向 ISIL,令ISIL急速擴張。

由於美國和伊朗都不想見到伊拉克被ISIL佔據,兩國目標突然變得一致,合作之說因此出現,但會成真嗎?美伊在打擊ISIL這一點上的確是一致,但雙方的背後盤算卻不同。美國希望伊拉克局勢穩定,伊朗則只想幫助什葉派,這將令雙方的部署和實際行動出現差異,難以真正配合。伊拉克局勢也跟敘利亞內戰相連,但在這邊美國和伊朗是對立的,美國希望總統巴沙爾下台,伊朗則誓死要撐住巴沙爾。何況美伊本身仍有核武和經濟制裁等問題未解決,長年積累的互不信任也是冰封N尺,在各懷鬼胎的情況下,要真的合作其實是很困難。

如果一直打不贏ISIL,就有可能導致伊拉克分裂。事實上,對當地人來說,分裂可能有其好處。對什葉派總理馬利基來說,收回遜尼派只是多個麻煩,遜尼派又不會想再對著馬利基,而庫爾德人早就想獨立。現在三派都多少確立了各自的勢力範圍,未來要再將他們統一起來實在不易。其實當年美國出兵伊拉克時,就有評論提出伊拉克可能會三分,因為學者早就指出,伊拉克的國界是由殖民該地的列強,無視當地族群矛盾隨意劃出來的。今次篇幅有限,就不深入談下去了。

最新發展是ISIL宣布建國,領袖成為哈里發。這可能會激起其他遜尼派反感。哈里發這一職位,上面都提過,是先知穆罕默德的接班人、回教徒總領袖的意思,ISIL何德何能自己封自己做這個職位?事實上回教徒龍頭大哥這個位置一向都很多人爭著做,什葉派方面當然是伊朗,遜尼派方面也有沙特、卡塔爾、埃及等想做:沙特控制著回教頭號聖地麥加,卡塔爾擁有在中東影響力很大的半島電視台,埃及軍隊則是中東國家中最龐大的。當初沙特、卡塔爾等為了打擊敘利亞和伊朗,曾經資助ISIL,但現在他們可能會反過來做。一來ISIL已經明顯失控,二來他們不想見到伊朗乘機跟美國合作,三來敘利亞的反政府軍又不是只有ISIL一隊人。美國正促請沙特等國改為資助敘利亞反政府軍的其他隊伍,也促請這些其他隊伍幫忙對付ISIL。無論如何,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亂局案情複雜,短期內應該都難以解決。

2014年7月22日

直接民主以外的瑞士政制

(早兩日看到朋友轉載了梁文道先生一篇文章,是談直接民主在瑞士政制中的角色,我也跟風加把嘴談一談瑞士政治制度在其他方面的一些特點。)

瑞士的多元背景

瑞士政制框架的重點,是政治理論中的所謂「共識形民主」Consensus democracy 或「協商式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 (勿跟早陣子香港流行講的「商討式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混淆),凡事都尋求在不同意見中找到平衡、爭取最多人的支持。瑞士政制如何鼓勵共識和協商,細節容後再談,先講一講產生這種政治文化的背景。

瑞士的歷史始於13世紀,當時歐洲仍然非常分裂,很多小國相互攻伐。在阿爾卑斯山上有幾個集落和城鎮決定結成聯盟,對外就同一陣線,對內則各自保持高度自治。後來鄰近的集落和城鎮感覺這個安排不錯,陸續加入。到16世紀,瑞士已經擴張至有16個「州」canton,今日的瑞士總共有26個州。由於這些州份是主動加入的,他們的存在先於瑞士這個國家的存在,他們的地位是平等和不容侵犯的,保有很大的自治權。今日的瑞士是個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主要是負責外交和商貿,很多社會、醫療、教育政策是歸每個州自己管理。

這26個州的加入是源終實際需要,文化和民族考慮是其次,因此這些州份不盡是相同的文化和民族,瑞士社會非常多元。瑞士有4個官方語言:德文、法文、意大利文、還有一種全世界只有瑞士其中一個州的人會使用的「羅曼什語」Romansh (據瑞士人口普查有6萬人使用)。雖然德文人佔了瑞士人口六成、法文人佔兩成、意文人加羅曼什語人只有一成左右,但它們的地位是平起平坐,也要受到兼顧。

不同州份的實力也相差甚遠。人口最多的「蘇黎世州」Canton of Zürich 有超過一百萬人,最少的「內阿彭策爾州」Canton of Appenzell Innerrhoden 只有一萬多人。面積最大的「格勞賓登州」Canton of Graubünden 有七千平方公里,最小的「巴塞爾城州」Canton of Basel-Stadt 只有37平方公里,大概是半個香港島。

共識/協商形政府

政制方面。瑞士的聯邦政府由「聯邦委員會」領導,有7個成員,組成須平衡不同政黨、地區、語系等的勢力。現屆委員會的7人就來自5個政黨,6個州,有德文人也有法文人。

聯邦委員會是由國會選出。由於瑞士國會選舉採用比例代表制,無一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委員會必須在多個政黨尋求共識和合作下才能產生。例如其中一位現屆委員 Doris Leuthard,她所屬的基督民主黨 CVP 在國會246席中只有41席或17%,但她在委員會選舉中獲跨黨派的216位或88%議員推舉。

聯邦委員會的運作也具共識風格。委員會凡事都要由7個成員一起投票決定,最好是能達到共識。雖然委員會設有主席,但他並非「話事人」,只負責主持會議和充當委員會的對外代表。主席又規定每年要換人,由7名成員輪流擔任。由於聯邦委員會主席也身兼瑞士總統,瑞士每年都要換一次總統。瑞士總統只是該國的對外代表,不像美國總統那樣手握大權。

瑞士聯邦委員會這種由數個人平分政府最高權力的制度相當罕見,但充分體出共識/協商形民主的政治文化。

尋求共識變和稀泥?

換個角度,有人會說瑞士政府或議會很悶。因為好聽講是尋求共識,難聽講就是和稀泥,凡事都慢慢來,有爭議的事情會被拖住,不像美國英國那樣,有個明顯的強勢領導人、政黨輪替、選舉會帶來改變......沒有政黨輪替、選舉不會有變?不錯。在一般民主國家,選舉後有政黨輪替是常事,但在瑞士,政黨輪替可能是大半生人才能遇上一次的「一期一會」事件!

現時聯邦委員會由5個政黨組成,它們分別是瑞士人民黨 SVP、保守民主黨 BDP、社民黨 SPS、基督民主黨 CVP、自由黨 FDP,這5個政黨佔瑞士國會兩院246席中的208席,將近85%。5黨平分的局面始於2008年,當時其中一位委員 Eveline Widmer-Schlumpf 脫離原本所屬的 SVP 另組 BDP,破壞了之前用於計算委員會組成的「4黨魔法程式」(magic formula)。

在2008年之前,委員會由4個政黨組成,就是扣除 BDP 的 SVP、SPS、CVP、FDP,而委員會由這4個黨組成的局面,自1943年就基本上沒大變。也就是說,瑞士聯邦委員的組成在1943至2008年間幾乎是65年不變!如果你不夠長命,說不定到死都看不到委員會更換政黨。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使用比例代表制,國會選舉就不會像單單制般有那麼多議席易手,某幾個政黨一定當選,然後選舉委員會成員時他們又「尋求共識」,實際效果就是聯邦委員會老是由那幾個政黨瓜分,而他們又佔國會大多數議席,反對黨的存在感也較為薄弱。

所以有瑞士人會覺得,在國會選舉投票好像沒甚麼用,因為政府永遠都是同一班人把持。上一次的2011年國會選舉就有超過一半選民沒投票,投票率只有48.5%,在西歐國家算非常低 (多數都有7成以上),甚至低過香港的立法會選舉。瑞士國會選舉有超過一半人投票,對上一次已經是起碼30幾年前。

也許正因如此,才需要有直接民主,讓人民在有需要時親自發聲吧。

瑞士的直接民主

前面也提過,瑞士的制度始於中世紀,以一些集落和城鎮為中心組成。這些集落和城鎮由於人口小,人們可以以直接民主方式實行自治,不實行君主制。這個歷史背景延續至今,就變成公民大會、全民投票等制度。

「直接民主」direct democracy 指的是公民可以直接投票決定政事的制度,跟公民只選出代表、由代表們決定政事的「代議民主」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相對。現今所有民主國家都是採納代議民主,主要由民選政府和議會處理政事,因為凡事都交付全民投票會很低效率。亦有些國家同時採納代議和直接民主,如美國、法國都是既選出總統和議會,亦有公投制度 (雖然不常用)。瑞士則是多數政事由聯邦委員會、議會、民選地方政府決定,但公民在集齊一定數目 (5至10萬) 的簽名後,可以提出將某議題交付全民投票決定。全民投票的結果是會凌駕聯邦委員會或議會,前者作出決定後,後者即使本來反對也一定要執行。例如今年通過的加強限制移民公投,雖然多個政黨和聯邦委員在公投前表示反對,但在公投通過後,政府都要執行。

一般認為直接民主在一些小國或社區較為適用,因為人數少,自然較容易聚集民眾公開辯論議題,人們亦會感覺政事較為「貼身」,不能說「交給其他人去做」、「政治跟我無關」、「我都影響不到甚麼」。瑞士是聯邦制,由多個州組成,地方政府和地方議題都很重要,社區小也就較容易建立起公民意識。加上自治的歷史和傳統,直接民主制度得以確立。

話雖如此,視乎議題,並非每次公投都會吸引到人去投。今年針對加強限制移民和最低工資的全國性公投,都有55%人投票,但2012年一次關於加強動物防疫的公投就只有27%。不過,55%人投票,已經是高過國會選舉了。

相關理論

雖然如此,亦有人會擔心直接民主會製造「多數人暴政」 tyranny of majority。因為跟政黨協商不同,公投很可能是拋出一條問題然後問人 yes or no,要人二選一,會忽略其他選擇,亦會分勝者和敗者,是 all-or-nothing 式對決。雖然落實多數人意願、少數服從多數是民主原則,但保障少數權益和自由,同樣對民主很重要。如果社會某一派人佔多數,經常以公投否決其他派別的意見,那就是派系獨裁、一黨專政、多數人暴政,會產生一個意見永遠被排除掉的「永遠的少數派」permanent minority。如何既實施到多數人意願,又容納到不同意見,的確是民主理論中一個重要課題。

雖然他不是在寫瑞士,但我們可以參考「美國憲法之父」James Madison 的講法。他同意直接民主是有潛在危險的,可能造成多數人暴政,但如果因此放棄民主原則或限制人民權利,就是像「因為空氣可以燃火而不要空氣」一般愚蠢、本末倒置。他認為關鍵在於小心設計政治制度,並提出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不行直接民主,行代議民主,由專業人員處理政事,避免大眾因被激情蒙蔽,一時衝動下決定,同時又可以透過選舉授權並且監察民意代表們。

第二個方向是擴大國家面積。Madison 並不是指要攻略他國,而是指當時脫離英國獨立的13個殖民地,不應各自為政,應該一同組成美利堅合眾國 (Madison 的文章寫於美國獨立戰爭後)。他指出,面積越大,人口越多,社會越多元,就會存在更多意見和利益。意見紛紜,有人覺得很煩很亂很不和諧,Madison 卻說是好事,因為這樣就難有一派獨大,能避免多數人暴政:

"Extend the sphere, and you take in a greater variety of parties and interests; you make it less probable that a majority of the whole will have a common motive to invade the rights of other citizens; or if such a common motive exists, it will be more difficult for all who feel it to discover their own strength, and to act in unison with each other." (from Federalist #10)

看回瑞士,由於社會較多元,有不同地區、民族、政黨,難有一派獨大。我們又可以發現,直接和代議民主不一定是「有你冇我」。代議民主方面,政黨們會尋求共識,但當他們太和稀泥時,人民又可以透過直接民主逼政黨做實事。直接和代議民主原來可以是互補長短。

瑞士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確是非常獨特。

最後,雖然瑞士的總統甚至整個聯邦委員會,既非由公民一人一票直接選出,亦無公民提名,但選出委員會的國會是全民選出,因此委員會的產生辦法具有民意基礎。整體而言,瑞士的權力制衡機制也是極為嚴謹:政府內部不同黨派之間的制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制衡、代議民主跟直接民主的制衡......瑞士毫無疑問是個民主國家。

2014年7月16日

所謂「三幾個激進議員」拉布...

針對香港立法會財委會上的一些撥款項目未能在議會放暑假前獲得通過,特首梁振英多次指責是「三幾位議員」「拉布」所致。筆者就裝作認真地分析一下是否如此。

附上上周二 (7月8日) 梁振英的言論:

「現在財委會出現嚴重的「拉布」問題,其實不是行政與立法機關之間的問題。行政與立法機關之間是沒有問題的......在七十位議員當中,有三數位議員,經常都是同樣那三數位議員,不斷用『拉布』的方式阻撓立法會的其他議員去審議和通過,或是否決政府有關的申請和議案。所以,希望社會人士都能夠一起敦促立法會這些極少數的議員,希望他們能夠履行正常的立法會議員審議的職責。」

為沒有留意事件的讀者補充一下事件經過:

香港立法會的財務委員會,原本有多個撥款項目要審批,但因為民主派議員強烈反對其中一項「東北發展計劃」,他們發起「拉布」行動,即不斷提出問題拖延會議時間,希望逼使政府調動議程,押後項目,甚至是整個撤銷。財委會逢星期五開會,針對東北發展的拉布行動從6月6日開始,經過13日和20日,到27日晚因財委會主席吳亮星「剪布」,停止議員發言並且趕緊付諸表決,東北發展終獲通過。由於之後要放暑假,財委會只剩下7月4日和11日兩日開會,但就有46個項目積壓等候審批,政府和民主派互相推卸責任,港府斥責議員拉布令惠民項目未能被通過,民主派則反駁政府可調動議程,先通過那些民主派都表示支持的項目。

拉布的只是「那三幾位議員」?

首先,梁振英說是「那三幾位議員」拉布,這個陳述就已經錯了。最經常發起拉布行動的,的確是固定那三、四位議員,但今次的東北發展問題上,是民主派全部廿幾位議員一起拉布,有看電視新聞片段的都可以看到會議上經常有十多人輪流提問、有十多人一齊起哄。我們也別忘了遭到議員拉布拖延的不止財委會上的東北發展項目,增加物業交易印花稅的「樓市辣招」就同樣遇到拉布,而拉布的並非民主派議員,而是商界出身的親中派議員。實情是不同議題有不同議員在拉布,「那三幾位議員」亦並非凡事都拉布。梁振英認為現在只有「那三幾位議員」在拉布,不知道是沒看新聞、盲了聾了、還是明知故問。

梁振英又提出「社會人士一起敦促這些極少數的議員 (停止拉布)」,真是廢話之極。議員是選舉出來的,如果他們判斷自己的行為是不能爭取選票,不能幫助自己連任,那正常來說他們是不會去做。梁振英叫社會人士發聲,但如果發聲的人士不會威脅到拉布議員的議席,那根本沒用。反對東北發展的議員拉布,是因為他們確實有很多支持者是反對計劃,而反對增加印花稅的議員拉布,是因為他們背後的商界確實強烈反對加稅。議員拉布都是經過計算的,不是胡亂發動。「那三幾位議員」今年5月也有針對財政預算案發動過拉布,但他們見沒有輿論支持,很快就縮減拉布規模,鬧了幾場會議後就準時收工,當時的立法會會議亦沒像今次審議東北發展般不斷有議員鬧場。

梁振英是真的連這麼簡單的政界邏輯都搞不懂,還是裝不懂?我相信梁是明白的,但他也知道自己在議會的影響力是零,無法迫議員做事,又愛面子不肯調動議程,怕調動就是屈服,唯有在公開常場合譴責幾句當交了功課。他越講「行政與立法機關之間沒問題」,其實越顯得社會輿論是覺得有出問題,否則正常哪會有領導人需要回答這種問題。

時間不夠全是拉布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不夠時間審批完所有項目,真的純粹是拉布之過嗎?東北發展計劃後面合共有46個項目,結果只審議了29項,到第30項就結束會議,議員放暑假,有17個項目未能審批。試試換個角度看,沒有拉布的話,正常討論46項個目要多少時間?看回今個年度較早時,沒有拉布出現的財委會會議:

1月10日:2節會議,議程上排了7份文件,7份全部完成
1月24日:1節會議,議程上排了5份文件,5份全部完成
2月7日:1節會議,議程上排了2份文件,2份全部完成
2月21日:2節會議,議程上排了7份文件,7份全部完成

平均速度是一節會議審議4份文件左右,一節會議有2小時,即是半小時討論一份。東北發展計劃之後的46份文件,按平均半小時一份的速度計,至少也要23個小時或12節會議才可以完成審議。這個速度算快還是慢呢?我就覺得,即使項目之前已經在分組上討論過,這些畢竟是價值幾千萬甚至幾億元的計劃,仍然有其他議員有問題想追問,花個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討論,其實真的不能算多。

所以,即使沒有拉布,東北發展之後的46個項目需要12、13、甚至14節會議討論,其實也是可以預期。現實情況是7月4日、10日和11日開了10節會議,明顯不夠。我們又別忘了,7月11日的4節會議是在最後關頭緊急加開的,那一天是星期六,本應不用開會,也就是說本來7月4日和7月10日只安排了6節會議。如果沒有加時,只有6節或12小時,怎麼可能通過46個項目呢?那不就是每個小時要審議4個項目嗎?一個幾千萬甚至幾億元的項目,要立法會只有十幾分鐘去審議?難道梁振英口中的「正常的立法會審議」就是這樣?

事實上,連親中派議員都有指出,即使沒有拉布也是難有時間完成所有項目。今次財委會審議到的29個項目,其中一項「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就是被「中止待續」,即是要另覓時間再討論、再審議,連親中派都同意財委會上討論這個項目的時間不足。之前的行政長官答問會上,親中派的張宇人也指責政府提案太倉促,感覺好像在迫議會通過項目。

又,假如沒有拉布呢?針對東北發展計劃撥款的拉布是從6月6日開始,假設當日就「剪布」付諸表決,下一周再開會時就開始討論接下來的項目,是否就趕得及通過所有項目呢?6月13日有3節、6月20日有2節、6月27日有3節,這三星期沒有拉布的話能夠空出8節16小時,加上7月4日和7月10日原定的6節12小時,總共有14節28小時,要討論46個項目,如果按半小時一個的速度是夠的,但我們始終不應該期望所有項目都能這麼快完成審議。

拉布固然是拖慢了審議速度,但這個議程原本就是頗為緊迫。政府應對議會事務手法不善,不肯一早就調動議程,或者一早就要求財委會加開會議,也有責任,而這一點是連親中派議員都有提出的。至於財委會主席吳亮星主持會議技巧劣拙,也是大家有眼見。

調議程 = 搞亂議會?

拉布的議員說,既然他們只是針對個別項目拉布,政府可以調動議程,先讓那些他們不反對的項目通過。政府回說,議會的議程不能調動,因為所有項目都重要,也會破壞議會規矩。

那我就不明白了。為什麼政府在上周四 (10日) 突然宣佈會在下周二 (昨日/15日) 發布政改報告,並要求立法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呢?這樣就不是打亂了立法會原定的議程?怎麼就沒問題呢?還是他們認為昨日下午原定要召開的其他立法會會議就不重要?例如審議增加印花稅不重要?所以可以調動?

政府說拉布議員在威脅人,但政府自己何嘗又不是採取一個敵我矛盾、一定要分出勝負、all-or-northing 的態度,迫議員甚至整個議會,全盤接受他們的做法,不肯妥協?

行政主導是 self-destructing prophecy 

香港的政制框架,親中派常常說是「行政主導」,於是前特首「貪曾」曾蔭權爵士提甚麼「強政勵治」、「強勢政府」的口號,但實情是香港行政立法關係不斷變壞,政府越來越多政策被議會阻撓無法通過,口上說強勢和主導,實際上越弄越弱勢和被動。

有個詞彙叫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即是一個講法講得多了,大家就信了,然後人們的行為模式會因此改變,促成這個講法成真。但現在「行政主導」不是 self-fulfilling 是 self-destructing,你不斷講行政主導,政府以為自己真的有主導權,老是想搞甚麼強勢管治迫立法機關聽話,但越強硬就越是令行政立法關係變差,而號稱「非主導」的議會實際上仍有很大權力,結果議會不合作,一堆政策和法案無法通過,強勢政府變弱雞政府。

講到底,梁振英此人給我的感覺,是一個不喜歡服輸,喜歡跟人鬥到底的人。人家看衰他當不上特首,他就偏要贏。評論員在報紙寫了篇他不喜歡的文章,他立即發律師信。議員提出一些他不喜歡提的問題,他死都要說問題不存在。他還搞到整個政府都是這樣做事,不斷製造對立和敵人,連很多親中派人士都受不了他。香港現在雖然並非完全民主,但也並非完全獨裁。一個不講制度和程序、只會強迫全宇宙按自己為中心在運轉、連親中派都不能領導好的人,怎麼可能管治好香港?

選擇性執行的「多數人意願」?

換個話題。政府和親中派又愛說,多數市民都支持民生項目、樓市辣招和東北發展,議員應該聽民意,盡快通過這些項目。很奇怪,這班人在面對一部份項目時談民主談民意,但在面對另一部份項目,如真普選、取消功能組別、要有新電視台這些同樣是市民壓倒性支持的議題時,又會說不能搞民粹政治、搞多數人暴政、要聽專家的話云云。

我退一步,假設我們要聽專家的話好了,印象中香港的政法方面的專家和學者,多數都是支持民主和普選的,很多說民主不好的學者,其實是經濟或理科出身。千萬不要因為都打著「學者」這個銜頭就以為他們講的所有話都是權威,換轉頭,你不會讓個政法學者搞工程或實驗吧?至於商人們,賺錢專家不等同管治專家,不然本身是意大利富豪頭幾名的「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 ,應該是意大利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了。

聽民意、執行多數人支持的項目,正常來說是民主原則沒錯,但我們聽港府和親中派講「多數人支持」某項目時,又要小心。政府和親中派講「多數人支持」時,通常是指「多數議員支持」,這是偷換概念。香港立法會70位議員當中,有30位是只有一成有特權的上等選民才能選出的「功能組別」議員。立法會本身不是民主產生,不能真正反映民意,「多數議員」不能等同「多數民意」。正是因為立法會合法性和公信力都值得質疑,才會越來越多人認為搞亂立法會是沒有問題的。

激進=低票、溫和=高票?

接下來要應付另一個迷信,就是激進=低票,溫和=高票。這個講法其實存在已久,主要是親中派說,那些會拉布的激進派議員其實得票很少,他們能夠當選,都是比例代表制的錯,讓那些激進少數派容易當選,因此香港應該提高進入議會的門檻,防止那些低票的激進派進入議會。激進=低票、溫和=高票、提高門檻=篩走激進派?我們來看看實際數據。(為省時間引用 wiki 的數字,不保證100%準確。)

香港島 (7席)
公民黨 陳家洛 70,475票 (21.30%)
民主黨 單仲偕 40,558票 (12.26%)
民建聯 曾鈺成 36,517票 (11.04%)
民建聯 鍾樹根 33,901票 (10.25%)
工黨 何秀蘭 31,523票 (9.53%)
新民黨 葉劉淑儀 30,289票 (9.16%)
工聯會 王國興 27,336票 (8.26%)

最低票 = 最激進的議員是工聯會的王國興。提高門檻,最先被篩走的會是王國興、新民黨葉劉淑儀。

九龍西 (5席)
民建聯 蔣麗芸 47,363票 (20.41%)
人民力量 黃毓民 38,578票 (16.62%)
公民黨 毛孟靜 37,925票 (16.34%)
民主黨 黃碧雲 36,029票 (15.52%)
西九新動力 梁美芬 34,548票 (14.89%)

最低票 = 最激進的議員是梁美芬。提高門檻,最先被篩走的會是梁美芬、民主黨黃碧雲。

九龍東 (5席)
民建聯 陳鑑林 47,415票 (16.65%)
民主黨 胡志偉 43,764票 (15.37%)
公民黨 梁家傑 41,669票 (14.63%)
工聯會 黃國健 40,824票 (14.34%)
獨立 謝偉俊 38,546票 (13.54%)

最低票 = 最激進的議員是謝偉俊。提高門檻,最先被篩走的會是謝偉俊 、工聯會黃國健 。

新界西 (9席)
公民黨 郭家麒 72,185票 (14.49%)
人民力量 陳偉業 44,355票 (8.9%)
街工 梁耀忠 43,799票 (8.78%)
民建聯 譚耀宗 43,496票 (8.72%)
工黨 李卓人 40,967票 (8.22%)
新民黨 田北辰 37,808票 (7.58%)
民建聯 陳恆鑌 36,555票 (7.33%)
工聯會 麥美娟 35,239票 (7.07%)
民建聯 梁志祥 33,777票 (6.77%)

最低票 = 最激進的議員是民建聯的梁志祥。如果我們撇除他只是民建聯三個名單中其中一個這個因素,最低票 = 激進的議員是工聯會的麥美娟。無論如何,提高門檻,最先被篩走的會是梁志祥  、麥美娟、陳恆鑌、田北辰等人。

新界東 (9席)
社民連 梁國雄 48,295票 (10.39%)
民建聯 葛珮帆 46,139票 (9.93%)
民建聯 陳克勤 40,977票 (8.82%)
工黨 張超雄 39,650票 (8.53%)
人民力量 陳志全 38,042票 (8.19%)
民主黨 劉慧卿 37,039票 (7.97%)
公民黨 湯家驊 32,753票 (7.05%)
自由黨 田北俊 31,106票 (6.67%)
新民主同盟 范國威 28,621票 (6.16%)

最低票 = 最激進的議員是范國威。提高門檻,最先被篩走的會是范國威  、自由黨田北俊、公民黨湯家驊等人。

可以看到,在全港五個選區中,有四個選區的最低票 = 最激進議員,都是親中派,分別是王國興、麥美娟、謝偉俊和梁美芬。另外,新界東的最高票 = 最溫和議員是梁國雄。

而以全港總得票計的得票 = 溫和排名榜:

1. 民建聯 366,140 20.2%
2. 公民黨 255,007 14.1%
3. 民主黨 247,220 13.6%
4. 人民力量 176,250 9.7%
5. 工聯會 127,857 7.1%
6. 工黨 112,140 6.2%
7. 社民連 87,997 4.9%
8. 新民黨 68,097 3.8%
9. 自由黨 48,702 2.7%
10. 街工 43,799 2.4%
11. 謝偉俊 38,546 2.1%
12. 梁美芬 34,548 1.9%
13. 民協 30,634 1.7%
14. 新民主同盟 28,621 1.6%

兩大「激進派」政黨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前者的得票 = 溫和度排第四,屬非常溫和的政團,更勝工聯會,而後者的得票 = 溫和度亦屬中等,較新民黨和自由黨溫和。排10名以後的謝偉俊、梁美芬、民協、新民盟等,這麼低票,毫無疑問是「激進派」,社會人士應發聲譴責、將他們擠出議會。

看到把得票和溫和/激進劃上等號有多搞笑和荒謬了吧?「激進派」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的總得票有近15%,的確不算特別多,但也不算少,至少已經高過很多政黨,代表了相當一部份市民的意見。將他們的意見和主張貶低或無視掉,甚至想將他們趕出議會,絕非明智的做法。

比例代表制 = 拉布?

因應激進派是比例代表制下才會當選的理論,有親中派由此推論,拉布也是比例代表制下的產物。

拉布的始祖、議會經常癱瘓、去年甚至發生「政府關閉」(government  shutdown) 和「財政懸崖」(fiscal cliff) 危機的美國,是使用單議席單票制。

以為改掉選舉制度「激進派」就會消失,不用再理會,是否想得太天真了呢?即使用單單制,我可以斷言,在興建堆填區和焚化爐等涉及地區民眾生活的議題上,一樣會有一堆議員和政黨跑出來拉布。

修改議事規則

梁振英就說,應該修改議事規則,阻止拉布。這固然是一個方向,但恐怕只是治標不治本。拉布是少數派阻止多數派硬闖議會的方法,禁制了,雖然會令議會效率提高,但也會讓少數派難以發聲,特別是香港現在的議會並非全面民選,阻止代議士發聲,恐怕只會激起他們的支持者尋求議會以外的途徑發洩,也會激起更多人對體制的反感。道理跟以為將激進派逐出議會就能解決矛盾一樣,不切實際。

修改議事規則亦非易事。考慮到現時議席分配,修改規則需要民主派和親中派共同支持。但親中派希望封殺民主派拉布,民主派則希望留有後路,所以雙方根本就談不攏,無法作出修改。現況對兩派來說也並非沒有好處。對親中派來說,現時主持會議的主席是他們的人,在未為「剪布」設立機制的情況下,是否「剪布」是由主席決定,即是「剪布」的主導權是在親中派手上。而對民主派來說,如果設立一個由議員表決決定是否剪布的「剪布」機制,他們就無法再像現在般一時支持拉布,一時又不支持拉布,表現得模稜兩可,一定要投票表態。所以要修改,難。

行政機關已經做好工作?

梁振英在答問大會上,被親中派議員質問他會否改善行政立法兩機關之間的關係,他這麼說:

「我們行政主導方面的工作,我們是做到百分之一百的......我們所有的條例草案,我們所有根據政綱、《施政報告》裏面的舉措、政策,我們一個一個做好,交給立法會,請立法會審議,請立法會通過......這個是行政機關的工作,行政機關做這些工作,從來沒有怠懈過。我們這些條例草案,一條一條來,我們要求立法會撥款的要求,一個一個來。現在於立法會門口排隊的,有幾十個這些舉措,所以塞車並不是我們發車發得少,而是條路塞了。」

原來政府的工作就是寫文件,之後就全都是立法機關的問題了。他這樣講,給我感覺好像有個大學生交 essay 後對教授說,「我寫夠字數,又 quote 了 required readings,怎麼你沒有給我 A?」又或者,梁以前是做商界的嘛,他跟別人談生意,是不是在人家公司門口丟下一份文件就說,「我已經寫好文件了,你立即給我同意合作,不同意的話就是你拉布,是你阻撓,不是我的問題。」

所以我說行政主導是 self-defeating,至少梁好像真的以為行政機關出口,立法機關就要照做。要提高議會運作效率,行政立法關係當然重要,政府除了寫文件也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首務是加強跟政黨和議員溝通、提出法案和政策前做好諮詢、好好安排議程容許議會可按時序討論、避免提出一些爭議性過大的政策,還有努力提高自身民望和爭取社會支持等等。並不是像梁振英般說「寫好文件交給立法會」就完。

今次大概講這麼多,有機會再談一下外國的行政立法關係架構。

2014年7月11日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法國篇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去完維也納和布達佩斯,來到花都巴黎。次序無特別意思。

入正題前先講點旅遊的東西。如果喜歡行博物館/美術館,又會在巴黎逗留好幾日,可以買一張 Paris Museum Pass。Pass 適用的博物館和景點多達60個,買了就不用在景點前再排隊買票,雖然仍要讓保安檢查手提包,但通常很快可以通過,因為排的是另一條隊。Pass 有3種價錢:2days €42 / 4days €56 / 6days €69,以下是一些適用的熱門地點:

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9.50
軍事博物館+拿破崙墓 Musée de l’Armée - Tombeau de Napoléon 1er €9.50
龐比度中心 Centre Pompidou €13
羅浮宮 Musée du Louvre €12
聖母院鐘樓 Tours de Notre-Dame €8.50 (*進入聖母院仍然要排隊,因為 pass 只包鐘樓和地窖)
奧賽美術館 Musée d’Orsay €11
先賢祠 Panthéon €7.50
聖禮拜堂 Sainte-Chapelle €8.50
凡爾賽宮 Châteaux de Versailles €18

Pass 的天數越多,當然越容易省到錢。假設買4天 pass 56 歐元,必去的凡爾賽宮和羅浮宮各去一天,那已經用回30歐元,之後2天再去3個景點就差不多用回剩下的26歐元,去到4個景點就肯定省到錢了。例如凱旋門 9.50  + 龐比度中心 13 + 奧賽美術館 11 + 聖禮拜堂 8.50,4處就值42歐元。

筆者當時去了:凱旋門 9.50 + 軍事博物館 9.50 + 龐比度中心 13 + 羅浮宮 12 + 奧賽美術館 11 + 先賢祠 7.50 + 聖禮拜堂 8.50 + 凡爾賽宮 18 + 城島古監獄 Conciergerie 8.5 + 橘園美術館  Musée de l’Orangerie 9 + 羅丹美術館 Musée Rodin 9,總共價值115.5 歐元。當然腳步也要快一點啦。

注意巴黎鐵塔是不包括的,搞到筆者要在下面排了很久......還有也請 check 清楚適用範圍,例如特別展覽有時要另外付錢,很多 Museum 會每週休息一天之類。另外還有一種 Paris Pass,包括更多景點,價錢也較貴。在我來說,Museum Pass 包括的地方都夠了,所以沒仔細研究 Paris Pass。


要講一戰和二戰的事,當然是來法國「軍事博物館」Musée de l’Armée。這座建築物本身稱為「榮軍院」Invalides,在17世紀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 所建,原本是軍人醫院,現在設有教堂、博物館、紀念館等。


教堂的地下葬有多名法國著名將軍,最有名的當然就是這個特大棺木內的拿破崙。

拿破崙全名「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出生於「科西嘉島」Corsica,年輕時入讀軍校。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崙加入革命軍,除了對付國內的保皇軍也要抵抗外來的保皇軍援軍 (歐洲多國君主都派兵攻打法國,希望可以撲滅革命之火)。拿破崙因戰績彪炳出人頭地,1799年發動政變奪權,受到普遍的民眾和軍方歡迎。1804年,35歲的拿破崙正式稱帝。

拿破崙在19世紀的頭十幾年間在歐洲大陸可說是所向披靡,但在1812年遠征俄羅斯失敗後,法軍元氣大傷,形勢急轉直下,最終在1815年的「滑鐵盧之役」Battle of Waterloo 中遭反法聯軍徹底打敗。拿破崙被放逐到大西洋中心的「聖赫勒拿島」Saint Helena,並且在1821年死於島上。法國政府在1840年向英國取回他的遺骸 (Saint Helena 是英國領地),重新安葬在榮軍院。

對了,嚴格來說拿破崙的正式稱號是「拿破崙一世」Napoleon I,因為通常會叫他的兒子做「拿破崙二世」Napoleon II,而拿破崙的姪兒 (弟弟的兒子) 後來也當上皇帝,是為「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


拿破崙並非今次遊記的重點,但他這麼有名,總要介紹一下啦......榮軍院教堂內還葬有其他法國名將,例如這個棺木內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盟軍總司令「福煦」元帥 Ferdinand Foch。


接下來進入博物館。館內展品甚多,從中世紀的鐵甲、火槍開始,並且一路有介紹法國的動態和參與的戰爭。主要的解說牌上都會有英文譯本,不懂法文也不會有大問題。

照片中的是來自中國清朝的甲冑,右面金黃色的那個似乎是乾隆皇帝用過的......該不會是英法聯軍還是哪場戰爭時被法國人拿走的吧......


除了實物和圖片,博物館內還有些電腦屏幕會為大家重溫一些經典戰役,例如這裡就在介紹滑鐵盧之役,法軍如何在英普兩軍夾擊下落敗。下方的是法軍 (Napoléon),左上方是英軍 (Wellington),右方是普魯士軍 (Blücher)。


接下來跳到19世紀後期,這是1870年後的歐洲地圖。

1815年拿破崙被打敗後,反法聯軍試圖將時光倒流,當法國大革命沒發生過,扶植被革命推翻的「波旁」Bourbon 家族當回法國國王。於是在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Louis XVI 的弟弟「路易十八」Louis XVIII 成為了法國國王。(In case 有讀者對細節很講究,百日天下等等的事因篇幅所限是故意跳過的。)

1830年,法國人不服波旁家族統治,再次爆發革命,被視為開明派的「奧爾良公爵」Duc d'Orléans 成為新國王,是為「路易-菲利普一世」Louis-Philippe I。

1848年,路易-菲利普施政不得民心,又再革命。今次民眾將君主制廢除掉,成立共和制,是為「第二共和」。「第一共和」是指法國大革命推翻國王後,到拿破崙稱帝為止的期間。

第二共和隨即舉行總統選舉,卻意外地被拿破崙的姪兒 Louis-Napoléon Bonaparte 贏得。雖然革命份子當初以為自己會贏,但當年傳媒沒那麼發達,一般老百姓大都不知道這些突然冒出來的革命份子是甚麼人,「拿破崙」這個名字他們至少還認得...... Louis-Napoléon Bonaparte 在1852年稱帝,成為「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第二共和就這樣匆匆結束。

怎麼法國好像一日到黑都在革命和反革命之間搖擺不定?事實上當時法國國內保守派和自由派都各有勢力,一時這方佔優,一時那方佔優,一時雙方又會在權衡利弊下暫時合作...... 近月有些評論說中東有些國家革命失敗,證明民主沒用啦,民主是廢的啦云云,但其實革命失敗這回事並不稀奇,革命的鼻祖法國都失敗過N次了。眼光不應只放在革命是否成功,還應看革命後新制度能否穩定下來,社會民情是否有改變等等。

講回歷史。雖然都是叫拿破崙,但三世的軍事才幹遠不及一世,儘管多次發動戰爭,都很少有為法國帶來好處,1870年的「普法戰爭」更令其政權倒台。

1870年,雄心勃勃想統一德國的普魯士 (當時未有一個叫德國的國家,在現今稱為德國的地區有著多個由德語人建立的國家),剛打敗了奧地利,又想打敗法國,掃除普魯士稱霸的障礙。普魯士首相「卑斯麥」Otto von Bismarck 於是用計刺激法國輿論和拿破崙三世,讓法國主動向普魯士宣戰,但其實普魯士早已備戰,開戰不久就擊敗了法軍,更俘虜了到前線督師的拿破崙三世。上圖是電腦屏幕正在示範普法戰爭中,法軍如何被迅速擊敗。

戰敗的消息傳到巴黎後,又再引發革命,民主派宣布罷黜拿破崙三世,成立「第三共和」。新政府起初希望能收拾殘兵,繼續抵抗普軍,但以失敗收場,最終也要議和。打敗法國的普魯士成功稱霸,併入了其他德語人的國家,成立德國,並且讓法國割讓出東部的「亞爾薩斯-洛林」Alsace-Lorraine 地區,即再上面那張地圖中,綠色的德國 (Allemagne) 和藍色的法國之間的地段。今次戰事成了法國國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能打敗德國,取回 Alsace-Lorraine。

拿破崙三世在戰後流亡英國,死於該地。雖然講到他好像很沒用,但內政方面他的評價倒較為正面,在他治下法國迅速工業化和經濟增長,他也下令重建巴黎,令市容變得更摩登和工整。


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本來是奧塞兩國之間的小戰爭,因為雙方各有盟友,在幾日內就演變成多國參與的世界大戰。奧地利的盟友是德國,塞爾維亞的主要盟友則是俄羅斯,而俄羅斯在1892年為了防範德國已經跟法國結了盟,法國又在1904年跟英國結盟,1907年輪到俄羅斯跟英國結盟,於是當奧地利跟塞爾維亞開戰,會扯上這麼多個國家。

德國考慮到自己在陸地上被法俄兩國夾住,要同時打兩面戰線會非常困難,事先制訂了名為「施利芬計劃」Schlieffen-Plan 的作戰計劃:在開戰初期,德軍會繞過布防嚴密的德法接壤邊境,首先攻入較脆弱的比利時和盧森堡,再經他們的國土突入法國,希望能以閃電戰盡快解決掉法國。

一戰開打後,德軍行動迅速,8月2日突襲盧森堡,8月4日攻入比利時,很快就打敗了兩國,殺入法國東北部,逼近巴黎。可是在9月初,英法聯軍在巴黎郊外的「馬恩河」Marne 一帶成功擋住德軍,令德軍無法以閃電戰擊敗法國。法國政府在「馬恩河戰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 期間,一度徵用巴黎的的士運送士兵到前線,可見情況有多危急。

上圖的電腦屏幕正在顯示開戰到馬恩河戰役的情況,咖啡色的數字代表德軍,藍色數字代表法軍,在藍6 (法軍第六軍) 和 BEF (英軍遠征軍) 之間的大黑點就是巴黎......可能還是不太清楚,所以附上一張加工後的圖。




德軍閃電擊破法國的如意算盤失敗後,兩軍在前線挖起了戰壕固守,令戰線停了下來。但沒進展不代表沒有死傷,反而是雙方在沒有進展下仍出現了巨大損害,這是因為雙方為了突破對方防線,發動了多場作戰,如著名的「凡爾登戰役」Battle of Verdun 和「索姆河戰役」Battle of the Somme,但在付出極大人命代價後都未能取得突破。法軍更一度因此發生大規模的抗命,士兵拒絕再進攻。根據維基列表,主要國家在一戰中的士兵死亡數字如下:

英國 70-88萬
法國 135-140萬
俄羅斯 170-225萬
德國 177-203萬
奧匈 120-149萬

英國談一戰的重點是死傷多,二戰的重點是國家被孤立和空襲,大家一起捱過艱苦日子。法國主要是紀念一戰,因為法國在二戰中沒甚麼表現可言 (詳情後述)。德國和奧匈都是最好別提兩戰,俄羅斯則因共產黨的統治需要較著重講二戰。

上圖的展覽正在介紹戰壕的作戰方式和士兵生活,另外也有展品是介紹凡爾登和索姆河等經典戰役的經過。


直至美國在1917年宣布參戰,開始派遣大量援軍到法國,法英美聯軍才能夠突破德軍防線。最終德國國內接連收到前線戰況失利的消息後發生內亂,士兵和人民都不滿打了4年仗、付出這麼多人命後仍要落敗,皇帝「威廉二世」被趕下台並流亡到荷蘭,新政府上台後,在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戰。


勝利的法軍在凱旋門慶祝。


1919年1月,各國為確認終戰後的利益分配,舉行「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上圖是被稱為「三巨頭」的三個戰勝國領袖:法國總理「克列孟梭」Georges Clemenceau (最左)、美國總統「威爾遜」Woodrow Wilson (右二)、英國首相「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 (最右)。

由於對德國有深仇大恨的克列孟梭不斷提出要求,最終簽署的「凡爾賽和約」Treaty of Versailles 內有很多對德國很嚴苛的條款,例如指明德國要為戰爭負上最大責任、割讓大量土地 (同時失去大量人口)、支付天文數字的金錢賠償、將部份礦場的權益暫時交給法國、嚴格限制德國軍備等等。

凡爾賽和約的嚴苛,加上龐大的人命和經濟損失,引發德國人民強烈反彈,令極端民族主義抬頭。後來希特拉上位時的其中一個口號,就是取消凡爾賽和約。


法國的黑歷史:「馬奇諾防線」Ligne Maginot / Maginot Line。法國在打敗德國後,仍對德國充滿猜忌,尤其是被德軍閃電戰殺到巴黎門前的記憶,加上一戰長期固守戰壕和堡壘的經驗,法國於是在德法接壤邊境建設一條布滿壕溝和堡壘和防線,並且號稱今次一定不會被德軍打破,「他們不能通過」(On ne passe pas / They shall not pass)。防線因當時陸軍部長「馬奇諾」André Maginot 取名馬奇諾防線。

為何說是「黑歷史」呢?因為這條花費龐大人力物力建設,號稱防禦力無敵的防線,最終幾乎沒有發揮作用,德軍在二戰中花了六星期就打到法國投降。原因跟一戰中的 Schlieffen-Plan 相似,德軍見德法接壤邊境布防嚴密,繞道比利時和盧森堡殺入法國,避開了馬奇諾防線。雖然有個講法叫「同一招用第二次就沒用」,但歷史告訴我們,其實是有用的......


英國的黑歷史:「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希特拉在1933年上台後,主打極端民族主義,在1938年以奧地利人都是講德語為藉口,合併了奧地利。之後他又再以捷克斯洛伐克內有很多德語人為理由,聲稱要吞併捷克的 Sudetenland 地區。最終英法意三國介入,逼捷克將 Sudetenland 割讓給德國,但同時要德國保證不會入侵捷克剩餘的國土。四國在慕尼黑簽署條約,就是慕尼黑協定。出席會議的英國首相「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 在回到英國時,更向迎接他的記者們宣布「和平時代來臨」(Peace for our time)。上圖四人分別是英國首相張伯倫 (左一)、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 (左二)、德國元首希特拉 (低頭簽字)、法國總理「達拉第」Édouard Daladier (右)。

可是希特拉在拿走 Sudetenland 後並不心息,於次年 (1939) 揮軍吞掉整個捷克斯洛伐克,說過 Peace for our time 的張伯倫可謂是「懦爆」,在次年英國和德國正式開戰後下台,讓位予早就警告希特拉不可信的邱吉爾。

英法對希特拉吞併奧地利和捷克視若無睹,甚至可說是縱容,被稱為「綏靖政策」Appeasement policy。事後孔明地看,當然是不對啦,但英法兩國政府的做法起初是得到不少民眾支持的。一來一戰才過了廿年,民間的反戰和厭戰氣氛仍然濃烈;二來不少人也覺得「凡爾賽條約」是對德國太苛刻,可以對德國寬容一點;三就是天真地以為希特拉的極端主張只是隨口講。


1939年9月,德國攻打波蘭,英法向德國宣戰,但並無實際幫助,只能眼白白看著波蘭被德國和蘇聯瓜分 (蘇聯也乘機攻打波蘭)。1940年4月,德國攻下丹麥和挪威。5月,德軍開始向法國和比荷盧發動攻勢。到6月初,法軍已經被打到潰不成軍,大批士兵要撤退到英國,德軍佔領了比荷盧和法國北部。6月14日,巴黎淪陷,法國政府逃出。6月16日,法國總理「雷諾」Paul Reynaud 見大勢已去辭職,由「貝當」元帥 Philippe Pétain 接任,貝當隨即宣布會向德國投降。6月22日,希特拉到巴黎跟貝當簽署和約。法國如此迅速被打敗,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上面是希特拉6月23日在巴黎一遊的照片。拍照的地方應該跟本文最頂那裡是同一處。


根據投降後的安排,法國北部和西部,包括巴黎和波爾多等地,都由德軍佔領,總理貝當的政府只能管治南部,政府亦遷至中部小鎮「維希」Vichy,人稱「維希政府」Régime de Vichy / Vichy France。


另一邊廂,撤退到英國的法軍准將「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不服貝當政府投降的決定,在6月18日透過BBC電台向法國人民作出廣播,呼籲人民不要死心,要等待法國重光來臨。是次廣播後來被稱為「618呼籲」L'Appel du 18 juin / Appeal of 18 June,上圖為當時的戴高樂。

戴高樂之後成立「自由法國」France libre / Free France 運動,讓撤退到英國的法軍士兵跟英國共同作戰,在法國境內組織抵抗份子,又呼籲法國的海外殖民地政府跟他合作。可是,儘管維希政府是個凡事都聽命於希特拉的傀儡政權,連迫害猶太人都執行,但在程序和法理上來說,他仍是法國政府的合法延續,加上戴高樂的官位和名氣都有限,法國剩餘的軍隊和海外殖民地很多都仍視維希政府為上司,自由法國運動一開始並不算很成功。事實上,當時國際社會上大部份國家仍然承認維希政府為法國政府。其後英國和美國出兵攻打北非的法國殖民地時 (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還遭到駐當地的維希政府軍抵抗。隨著後來多數殖民地都轉投自由法國,戴高樂在盟軍中的地位才得以提升,成為他們眼中的法國代表。


所以法國在二戰中值得展示出來的光彩事情其實並不多......可是博物館的展覽仍要繼續進行,這時候就要靠上圖這位老兄力挽狂瀾了。

這位人兄叫「讓‧穆蘭」Jean Moulin,本來是法國政府的高級公務員 (省長 préfet),因不願服從維希政府指令而被革職,其後到英國加入自由法國運動,受戴高樂所托,潛回法國組織地下抵抗份子。穆蘭不幸地在1943年6月21日遭「蓋世太保」Gestapo (納粹特務) 逮捕,到7月8日因嚴刑逼供而亡,死時44歲。據悉穆蘭至死都未有向蓋世太保透露任何情報。

穆蘭在二戰後成為法國抵抗納粹德國的烈士,是正義、道德、愛國、勇氣......等等的榜樣,在1964年獲葬入「先賢祠」。雖然中文維基中是沒有他的條目,但在法文維基中他的條目可是有十幾頁長。

做公務員做到這麼有正義和道德感,實在難得。


1944年6月6日,D-Day「諾曼地登陸」示意圖。

簡單講一下歐洲的戰情。1940年,德國迅速打下法國和中歐多國,多番空襲英國 (但未能登陸),之後又在1941年向蘇聯開戰。在蘇聯被拖下水後,英美在1942年開始反擊,首先是攻擊北非,再在1943年開始攻擊意大利。蘇聯得益於德軍要調往別處幫忙 (意軍實在是太弱),也開始反擊。1944年,英美終於決定直接突襲法國,從英倫海峽對岸的「諾曼地」Normandy 海岸登陸,參與的包括美軍、英軍、加拿大軍、自由法國軍等。

從圖片上看不出來,但這條目標海岸可是長達80公里的大範圍,在第一天的登陸作戰,盟軍就出動了超過10萬人搶灘。儘管死傷不少,盟軍的搶灘作戰大致成功,之後開始向法國內陸推進,法國各地的地下抵抗份子亦開始配合行動。1944年8月25日,盟軍光復巴黎。現時諾曼地海岸各處都有紀念戰役的地方。

早前看到一篇講解放巴黎的新聞,提到一些黑幕。上面提過,自由法國主要靠海外殖民地支持,所以自由法國軍也有很多是從殖民地徵召的黑人士兵。當時仍然歧視黑人的美國,不希望自由法國軍入城時傳媒拍下一堆黑人做先鋒的照片,於是要求自由法國的黑人部隊停住,讓白人部隊先入城。結果這批為了法國民主自由、為了反對種族歧視的納粹德國而戰的黑人,就為了這樣無聊的原因被無視掉......


報紙頭版:戰爭結束了!當然這是指歐洲方面的戰事。

隨著法國開了一條新戰線,德軍疲於奔命,蘇聯方面的戰線亦開始抵擋不住,到1945年初,英美和蘇聯軍都開始迫近德國本土。1945年4月30日,蘇聯已經殺入柏林,躲在地堡中的希特拉自殺,遺書指明海軍總司令 Karl Dönitz 擔任下任總統。5月7日,Dönitz下令投降,這一天成為所謂的「歐洲戰勝日」Victory in Europe Day or VE Day。「日本戰勝日」Victory over Japan Day or VJ Day 是8月15日。

另外,除了諾曼地登陸,盟軍也在1944年8月登陸法國南部,維希政府的總理貝當被撤退的德軍帶走。貝當在戰後被逮捕,送回法國受審,因叛國罪成被判終身監禁,1951年死於獄中。除了貝當,很多維希政府中人也因為聽從納粹德國指令,在戰後被捕和受審,有部份人則是在盟軍登陸後的戰亂期間,被自由法國軍或殺地下抵抗份子趁亂殺死。


1945年7月14日 (法國國慶),在巴士底廣場慶祝的法軍。

二戰後,法國成立「第四共和」,由戴高樂暫時出任總理,但他不滿受制於議會其他黨派,不久就辭職。戴高樂後來在1958年,法國因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陷入泥沼時再度出山,就任總統。由於戴高樂在1958年時改寫了憲法,現在的法國政制被稱為「第五共和」。


在博物館出口前的是法國在二戰後冊封的四位元帥 (Maréchal / Marshall) 的海報,他們都有參與自由法國運動和解放法國的戰事,雖然有的是較後期才加入。前面擺放著兩支授予元帥的權仗。四人從左至右:

Marie-Pierre Kœnig (1898–1970) 1940年7月逃到英國投效自由法國軍

Alphonse Juin (1888–1967) 1942年11月在北非率領維希法國軍倒戈

Jean de Lattre de Tassigny (1889–1952) 1943年10月潛逃英國投效自由法國軍

Philippe Leclerc de Hauteclocque (1902–1947) 1940年7月潛逃英國投效自由法國軍


離開榮軍院後,向「亞歷山大三世橋」Pont Alexandre III (紀念同名的俄羅斯沙皇) 方向走。塞納河岸的是「大皇宮」Grand Palais。大皇宮是為1900年巴黎萬博而建造的,雖然叫皇宮,但從來沒有皇帝住過入去,純粹是要表達它很華麗而已,現在也經常有展覽進行。大皇宮的對面街還有個「小皇宮」Petit Palais,因為小嘛,照片中看不出來。


路旁有一位大叔的雕像,是誰呢?


二戰時的英國首相邱吉爾。


經過大皇宮後,會來到跟「香榭麗舍大道」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通常只稱 Champs-Élysées) 交接的路口。這裡也有一個雕像。


原來是戴高樂。他的形象都固定是軍服+軍帽呢......

底下金句的大概翻譯:There is a pact 20 centuries old between the grandeur of France and the liberty of the world. 即是他將法國的強大和世界的自由劃上等號,法國越強世界越自由,法國越弱世界越不自由。不愧是戴高樂,總是很大口氣......


香榭麗舍大道的另一端就是「凱旋門」Arc de Triomphe。拿破崙在1806年下令興建,1836年完工,如名字所示,是要來紀念打勝仗,後來經常為軍事巡遊所用。門柱等等的雕刻都非常華麗,內部沒有升降機,遊人要自己走樓梯到頂,景色不錯的。

另外,由於類似的建築不少,也會稱這個為 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 以作區別。Étoile 是這個廣場的原名 Place de l'Étoile,廣場在1970年戴高樂死後改名為 Place Charles de Gaulle。

以偉人為地方命名在歐洲相當普遍,在法國就有很多城市都有街道或建築物以戴高樂、龐比杜、密特朗 (都是前總統) 等人命名。又例如,從羅浮宮開始,沿著香榭麗舍大道走,到凱旋門為止,有5個地鐵站,分別是 Concorde (協和廣場)、Clemenceau (克列孟梭、一戰時法國總理)、Franklin D Roosevelt (羅斯福、二戰時美國總統)、George V (喬治五世、一戰時英國國王)、Charles de Gaulle - Étoile (戴高樂)。


凱旋門下的無名士兵紀念碑和聖火。大概的翻譯:here lies a French soldier who died for the homeland 1914-1918.


二戰士兵和抵抗運動人士的紀念碑。大概的翻譯:Army combatants and Resistance combatants who died for France 1939-1945.


大概的翻譯:Tribute to students of France who defied the Nazi occupation army on 11 November 1940 in danger of their lives.

這是紀念1940年11月11日一場法國學生的公民抗命行動。這一天,一批巴黎的學生們自發到凱旋門和香榭麗舍大道遊行示威,抗議納粹德國的佔領。可以想像希特拉得知後大罵這批學生「激進!暴力!不守法!破壞法治!癱瘓巴黎!想法國變成伊拉克阿富汗」......下刪N字。多名學生事後被捕,但,歷史將判他們無罪。


接下來來到巴黎另一處的「先賢祠」Panthéon。先賢祠在法國大革命前是座大教堂,革命後成為紀念物,葬有多名偉人,大都是經政府和國會決定後,從原先的墓地裡搬來這裡重葬。建築風格是參考羅馬的「萬神殿」,後者串法同樣是 Pantheon。


內部相當宏偉,有些雕像是紀念法國大革命。


「先賢」們是葬於地底一層。從外表看很難判斷棺木誰屬。


還好有告示牌。牌上會有生平介紹,但都是法文,不會法文的人就要靠自己認人了......


較有名的有伏爾泰、盧騷、拉格朗日、孔多塞、雨果、大仲馬等。其實既然是「先賢祠」,放得進來的應該都是大人物,但要全部認出來還真是有點難度......


地底的通道和一些介紹。


上面也有提及過的 Jean Moulin。


居禮夫婦也葬在這裡。居禮夫人因為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 (1903年物理學獎),又是首位取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 (加上1911年化學獎),而有名,但別忘了居禮先生都有拿過獎喔 (1903年物理學獎)。另外,他們的大女兒和女婿也有拿過獎  (1935年化學獎),孫女和孫兒也是科學家,真是一門多傑。

法國篇大致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