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2013年日本參議院選舉:安倍旋風並未出現

日本參議院選舉,以自民黨「大勝」告終,加上盟友公明黨,足以同時控制國會參眾兩院。從議席數目計,自民黨的確是大勝,拋離其他對手,但看實際選票的話,自民黨沒比以前高很多,未有如當年小泉純一郎般有「安倍旋風」出現。自民黨之所以能大勝,是因為選制對大黨有利及其他黨派不爭氣,安倍政府仍須再調整其施政路向。先看一下今次選舉的結果。

早前預測跟實際結果大致吻合

非改選議席 + 今次改選所得議席 = 總議席
自民 50 + 65 = 115
民主 42 + 17 = 59
公明 9 + 11 = 20
大家 10 + 8 = 18
共產 3 + 8 = 11
維新 1 + 8 = 9
社民 2 + 1 = 3
生活 2 + 0 = 0
其他 2 + 3 = 5

本人上星期預測議席 (跟實際差距)
自民 121 (-6)
民主 61 (-2)
公明 20 (=)
大家 20 (-2)
維新 10 (-1)
共產、社民、其他 10 (+11)

單從議席看,自民肯定是大勝,如果不是美國佬定下每次只改選一半議席的做法,自民隨時會贏得更多。在改選的121席中,自民贏了65席,其實已經是過半。儘管如此,我仍要說自民的表現較我想像中差。

多數政黨的議席都跟預期的差不多,就自民黨的議席較估計的少,而小黨的議席較預期多。首先要承認上次作預測時計漏了小黨的議席。小黨的非改選議席本來已經有9席,所以今次選舉後本來就應該能去到約14~15席,只是為了將各黨都湊夠「齊頭數」才將小黨訂為預測10席。即使如此,小黨的議席,主要是日本共產黨,仍然是較預期多的。這一點稍後再分析,先集中講自民黨。

我早前預測自民黨會贏得71席,是基於以下的計算:

1. 單議席選區中,可贏得至少28席
2. 雙議席選區中,可贏得至少10席
3. 多議席選區中,應可贏得9席
4. 全國比例區中,有機會贏得24席

結果如何呢?

1. 單議席選區贏了29席
2. 雙議席選區贏了10席
3. 多議席選區贏得8席
4. 全國比例區中贏得18席

主要差別在跟全國比例區差了6席。之前預計自民黨會在全國比例區拿到24席,是根據民調指自民黨支持度達到4成,考慮到有2成人未決定,估計自民會拿到近50%的票,於是 48席x50%=24席 計出來的。但結果只有18席,即48席中的37.5%,實際得票率更只有35%,比民調還要低:

全國比例區
自民 1846.0萬票 34.7%
公明 756.8萬票 14.2%
民主 713.4萬票 13.4%
維新 635.5萬票 11.9%
共產 515.4萬票 9.7%
大家 475.5萬票 8.9%
社民 125.5萬票 2.4%
生活 94.4萬票 1.8%
其他 160.3萬票 3.0%
TOTAL 5323.0萬票

在野陣營分裂,自公漁翁得利

稍為看了幾個選區的情況後,發現自民黨仍是集中贏傳統票倉鄉下地方,在大城市爭取到的遊離票有限。鄉下地方人口少議席多,大城市人口多議席少。自民黨只要集中在鄉下贏得足夠議席,也能彌補總票數不高的問題。加上對手弱,就令自民能大勝。來看幾個選區的情況:

東京都 (5席)
** 丸川珠代 (自) 103.7萬票 18.8%
** 山口那津男 (公) 77.8萬票 14.1%
** 吉良佳子 (共) 68.7萬票 12.4%
** 山本太郎 (無) 65.8萬票 11.9%
** 武見敬三 (自) 60.3萬票 10.9%
鈴木寛 (民) 54.8萬票 9.9%
小倉淳 (維) 40.5萬票 7.3%
桐島ローランド () 31.6萬票 5.7%
大河原雅子 (無) 23.6萬票 4.3%

大阪府 (4席)
** 東徹 (維) 105.7萬票 28.8%
** 柳本卓治 (自) 81.8萬票 22.3%
** 杉久武 (公) 69.7萬票 19.0%
** 辰巳孝太郎 (共) 46.9萬票 12.8%
梅村聡 (民) 33.7萬票 9.2%
安座間肇 () 15.8萬票 4.3%

石川縣 (1席)
** 山田修路 (自) 32.1萬票 64.9%
一川保夫 (民) 11.4萬票 23.0%
亀田良典 (共) 4.0萬票 8.1%

鳥取縣 (1席)
** 舞立昇治 (自) 16.1萬票 58.3%
川上義博 (民) 8.3萬票 30.0%
岩永尚之 (共) 2.0萬票 7.1%

自民黨在石川、鳥取這些鄉下地區兼傳統票倉,得票達6成,而且只須拿到16萬票和32萬票都已經夠贏2席 (當然,這有公明黨配票幫忙)。但去到東京支持度就立即跌至30%,在大阪更只有22%。在東京和大阪,自民黨用245萬票贏到3席,維新會則是146萬票才換到1席,民主黨更是拿到89萬票卻連1席都沒有。自民黨的選票換議席的配票效率要高得多,也因此造成總票數不高也贏到多數議席的結果,即所謂的「人造多數」(manufactured majority)。

其實早前各類民調也顯示,支持「安倍經濟學」的民眾達到6至7成,為何最終只有3成半人投票給自民黨呢?這可能是因為民眾,特別是政治取態較多元化的都市地區,考慮的並不只經濟,還有反核,外交等議題。而且可能有選民仍然是不想投自民,寧願投其他親政府政黨 (如公明黨)。幾種因素加起來令部份選民即使對安倍表現持正面看法,也沒有投票給自民黨。

山本太郎 (fb照)
例如在東京當選的無所屬人士「山本太郎」。此君本來是二三線藝人,在311大地震後積極參加反核活動,近期才冒起成為較知名的政客。一個無政黨背景,單靠反核跟相對年輕 (可能還有相對靚仔?) 作為主要賣點的人也能當選,可見大都市內相當多人對主流政黨不滿。(順帶一提他也反對修改憲法。)

為什麼其他黨就不行呢?公明黨是自民的盟友,反自民的話不可能投他。民主黨就太令人失望了,不想投。大家的黨和維新會呢?兩黨雖然不是自民的盟友,自稱第三勢力,但仔細看的話,跟自民差距不大,兩者都是右傾政黨,支持強硬外交政策和修憲。

維新會的「石原慎太郎」跟「橋下徹」這一 pair 的事跡相信大家都聽過。而大家的黨黨魁「渡邊喜美」,本來就是自民黨成員,在安倍上次組閣時還做過「金融擔當大臣」,是在2009年時見自民黨勢危才跳船自組新黨。他的父親「渡邊美智雄」在生前也是自民黨大老,最高做到副首相。

某程度上,此兩黨的政見,其實比公民黨更接近自民黨。民調亦顯示,投維新和大家的人當中,有相當高比例是支持「安倍經濟學」的。如果我們將自民、公明、維新、大家的票加起來,那就剛好湊到有69%,正是支持「安倍經濟學」的人了。但他們仍是投維新跟大家也不投自民,可見經濟並非唯一考慮。

除了「山本太郎」這類獨立人士之外,另一個意外受益人是日本政壇最左傾的日本共產黨。共產黨今次共贏得8席,其中全國比例區5席,另外在東京、大阪、京都都贏得議席。這是日共自2001年以來首次在東京都選區贏得議席,在大阪和京都更是1998年。日共黨魁更自言要展開「絕地大反擊」。其實共產黨的得票並非特別高,在東京和大阪都只是12%,是其他黨的表現差,加上抗議票流到共產黨身上,才令共產黨的排名上升,能夠贏到議席。民調顯示,反對「安倍經濟學」的人主要是投給共產黨和民主黨。

我們也可以跟最近期的一次全國選舉,去年的眾議院選舉比較。

2012年眾議院 比例區總計
自民 1662.4萬票 27.6%
維新 1226.2萬票 20.3%
民主 962.9萬票 15.9%
公明 711.6萬票 11.8%
大家 524.6萬票 8.7%
共產 368.9萬票 6.1%
未來 342.4萬票 5.6%
社民 142.1萬票 2.3%
其他 76.9萬票 1.3%
TOTAL 6018.0萬票

2013參議院選票 減 2012年眾議院選票
自民 (+)183.6萬票
共產 (+)146.5萬票
公明 (+)45.2萬票
社民 (-)16.6萬票
大家 (-)49.1萬票
生活 (-)248.0萬票
民主 (-)249.5萬票
維新 (-)590.7萬票 
TOTAL (-)695.0萬票

計實際票數的話,自民黨的支持者只多了184萬,連共產黨都快要有這個數字了,而其他在野政黨的得票全都大跌。自公跟共產多了的票,亦遠不夠填補其他黨派消失的票。也就是說有相當多的游離選民,是哪一個政黨都不想投,索性不去投票!

再來看一看自民黨過去幾年在選舉的得票 (只計比例區,附帶總議席數):

2013參議院 1846.0萬票 34.7% 115/242
2012眾議院 1662.4萬票 27.6% 294/480
2010參議院 1407.2萬票 24.1% 84/242
2009眾議院 1881.0萬票 26.7% 119/480
2007參議院 1654.5萬票 28.1% 83/242
2005眾議院 2588.8萬票 38.2% 296/480
2004參議院 1679.8萬票 30.0% 115/242
2003眾議院 2066.0萬票 35.0% 237/480
2001參議院 2111.5萬票 38.6% 111/242
2000眾議院 1694.3萬票 28.3% 233/480

安倍晉三
日本首相 (2006-07; 2012-)
今次拿到的1846萬票其實不算特別高,比01和05年「小泉旋風」巔峰時期的超過2千萬票更是差了一截,現在沒有「安倍旋風」出現。但安倍也能放心,因為沒有一個在野黨有能力挑戰自民黨,特別是在參眾兩院的選制下,這能令自民黨即使票數沒有特別高也能確保議席。往績顯示,自民黨贏個三成的票,加上公明黨幫拖配票,也夠贏選舉的了。

在野陣營不整合難生存

很明顯地,在野陣營再不整合,在現行選制下只是死路一條。那要怎樣整合呢?有幾方面可以留意。

一、從民主黨跳船而出的派系,特別是小澤一郎的「生活黨」全軍覆沒。這有助令在野陣營反思,繼續分裂下去並非好事。在我個人來說也很高興看到小澤終於要玩完。

二、維新會的兩個黨魁,石原慎太郎跟橋下徹,雖然分別當過東京都知事跟大阪市市長,但維新會在這兩地的表現卻差天共地。(可以看回上面列出的數字) 東京輸到影都冇,而大阪就以最高票當選,這顯示橋下一派的實力較扎實。加上考慮到石原都已經80歲捱不到多久,即使橋下發生了慰安婦失言事件,維新會以後仍是會是以橋下派為主。

三、大家的黨在國外的知名度雖然不及民主維新兩黨,但因他有落力做地區工作,在國內的支持度頗為穩定。在野陣營如果要成功整合贏自民,一定要包括此黨。

四、民主黨雖然聲勢大跌,得票及議席仍是在野陣營中最多的,並非沒本錢繼續做在野陣營的龍頭。

細川護熙
日本首相 (1993-94)
肥後細川家第18代当主
但實際操作就相當困難,因為正如上面分析過的,這幾個黨的政見都有一定距離,即使整合也一定會出現派系鬥爭,要平衡發展相當困難。

現在的情況值得跟20年前作比較。1993年眾議院選舉時,受連串醜聞打擊跟黨員連翻倒戈,自民黨的議席跌至4成,在野7個黨湊夠票推倒自民,結束自民自1955年起連續執政的局面。但7個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非常脆弱,撐了一年幾就散檔,自民黨亦成功拉攏小黨另組新的執政聯盟,奪回政權。在野黨派花了十幾年時間整合,才終於在2009年再次擊敗自民黨。結果呢?大家都知道,是曇花一現,去年輸到趴街了,今次選舉繼續頹廢。

雖然現在大家都在講要整合,但整合要花多少時間?整合完又是否就能贏?上次經驗是在野黨花了十幾年才能整合,誰知整合完3年就玩完。自民黨一黨獨大的情況似乎很難改變。

自民方面的情況

當然,也不排除整合會是反方向來做,安倍「換畫」踢走較親中的公明黨,改跟較保守的維新會或大家的黨結盟。但始終公明黨的鐵票是日本各政黨中最強的一個,維新會跟大家的黨根本沒法比,安倍換畫的話以後選舉時風險會大得多。今次選舉自民只得35%,但加上公明的14%,就去到49%了,相差很遠。

何況對安倍來說,較優先的可能始終是拼經濟,反正根本就不夠票修憲,不如先搞好其他事情吧,那就更沒需要換畫了。

那安倍可以做甚麼呢?拼經濟是一定的,但到了這個階段,單是出口術壓日圓谷股市,並不足以救經濟,還有解決如無底深潭的政府財赤。經濟改革,最令人關注的有改革勞動市場,和加入TPP自由貿易協定。前者直接影響全國人民,而且涉及日本商業社會文化,很難快速推行。後者則會直接打擊自民黨的鄉下票倉,除非能以反核之類的議題做交換,爭回其他選票吧,但停核能又是會影響經濟......難道繞了個圈,始終是要跟中共打仗嗎?

安倍政權面前最大的優勢是政局穩定。一來現時參眾兩院都控制住。二來參議院3年一屆,眾議院4年一屆,即最遲3年後才要選舉。三來政府民望仍算高。希望安倍能把握這些優勢,先行搞好日本的經濟吧。如果真能令日本走出「迷失二十年」,那就真是功德完滿了。

閒談:Talent議員

アントニオ猪木
最後閒談一些其他瑣碎事。上次文章提到,日本有所謂「Talent議員」的現象,即政黨找來名人為自己黨的全國比例名單谷起票數。今次選舉最有名的「Talent議員」,相信是以維新會名義參選全國比例區的摔角手「Antonio豬木」(アントニオ猪木),以35萬票的高票當選。

其他全國區的名人還包括:代表自民黨,得到33萬票的前駐伊拉克自衛隊隊長「佐藤正久」,及同樣代表自民黨,得到28萬票的前奧運銅牌溜冰選手「橋本聖子」(兩人都是連任)。

當然,再上面提到的,在東京當選的藝人「山本太郎」(65萬票) 也可算是「Talent議員」。

是次選舉還有一個因為另類原因而受到注目的候選人,那就是「新黨大地」候選人「鈴木宗男」。新黨大地是一個以北海道為本的小型地方政黨,鈴木宗男是該黨黨魁,也是北海道的當地知名人士,曾8次當選眾議員,2010年因財金醜聞被法院褫奪公職,5年內不能參選。咦,2010年起的5年不能參選?那怎會參選今次參議院選舉的呢?這就是鈴木宗男受到注目的原因了。因為此鈴木宗男非彼鈴木宗男,今次參選的,是正牌鈴木宗男找來的同名同姓大叔一個!咁都得?讓我想起某本講日本政治的漫畫情節呢......不過更神奇的是,翻版鈴木宗男拿到了62902票!雖然還是落選了,不過真是有夠「O嘴」的一件事。

不知道日本選舉要不要找個「筲箕」來「篩選」一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