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會十二名議員宣佈成立"新"政團, 名為"工商專業聯盟", 成了垃圾會內最多議員的政團. 成員名單如下:
黃宜弘 (獨立) (商界二) (榮譽主席)
劉皇發 (經濟動力) (鄉議局) (榮譽主席)
林健鋒 (經濟動力) (商界一) (召集人)
梁君彥 (經濟動力) (工業二)
梁劉柔芬 (經濟動力) (紡織製衣)
田北俊 (自由黨) (前議員) (榮譽主席)
劉健儀 (自由黨) (航運交通) (副召集人)
張宇人 (自由黨) (飲食)
方剛 (自由黨) (批發零售)
何鍾泰 (專業會議) (工程) (副召集人)
石禮謙 (專業會議) (地產)
劉秀成 (專業會議) (測量規劃)
梁美芬 (專業會議) (九龍西)
"工商專業聯盟"的成員稱組成新政團是為了團結垃圾會內的工商界代表, 抗衡民粹主義. 又說團體不會為支持而支持, 盲目為政府護航.
整體上來說, 可以看到幾乎所有成員都一致是功能組別出身. 個人認為這反映了建制派內的分工合作: 直選由民建聯/工聯會的組合負責, 而功能組別, 雖然本來就一面倒支持建制派, 也要統合起來加強協調和效率. 如聯盟成員所說的, 聯盟並不會強制成員綑綁投票, 因為根本不可能. 雖然我們視他們為"工商界", 但實際上各界別仍有少量分別, 選民對不同議案仍有可能出現分歧, 所以不可能硬性統合. 所以組成新團體只能加強協調, 讓各議員資訊更流通, 卻不太可能出現劃一的政綱, 因為大家的選民都不同. 但其實只要他們一日都還是屬於建制派陣營, 就不可能有甚麼驚人之舉, 到了投票時多數還是會相當一致.
至於是誰下令統合的呢? 除了中共之外不可能有其他人有能力把這群烏合之眾圍起來吧. 如上所說, 統合之後溝通, 協調和效率都會較之前高, 對中共掌握香港直選+功能的建制派有利. 可是這對香港政府本身有幫助嗎? 又不見得, 因為垃圾會的建制派是聽中央而不是港府的話的. 對新聯盟的成員而言, 他們可以視情況各自投票, 又可以一起向中央請願, 是個不錯的機制. 聯盟的成立本身反而可能正反映因港府越來越弱勢, 中央才要加強掌控垃圾會內的勢力; 而又因為功能組別現在有新渠道為中央做事, 雖然表面上他們會支持政府, 但背地裏卻可能令政府更弱勢.
為什麼呢? 我們要將整個"建制派"理解成這樣的架構. 雖然他們表面上是同一陣線, 但他們底下是由不同勢力組成的. 最終行動會一致是因為這個結果在所有人的可接受範圍內, 卻未必就是所有人最希望見到的結果. 因此直到最後一刻下決定前, 各勢力都可以在檯面下角力, 令最終結果偏向己方的利益. "建制派"的最終領導當然是中共, 但由於中共並非直接管理香港, 也並沒那個時間去逐樣審批香港的事務, 香港的本地建制派將可以透過各種渠道影響最終決定. 香港的建制派可以分為幾種: 直選政客, 非直選政客, 公務員, 商界, 鄉事派, 蟻民...等等. 現在新"聯盟"由政客, 商界, 鄉事派組成, 對以後在中央面前和其他勢力, 包括代表公務員的政府, 角力將會更有優勢. 聯盟的出現可以讓其所代表的界別聯合起來, 影響中央決策時更有效率, 令最終結果更偏向他們的利益. 此結果依然會在港府的接受範圍內, 但亦可能會跟港府本來所希望見到的結果不同. 因此我才會說組成聯盟表面上對港府有利, 其實未必.
可是這些差異卻只會在背地裏出現, 檯面上影響不會很大; 我也說過了, 只要他們一日都還是屬於建制派陣營, 就不可能有甚麼驚人之舉, 所以傳媒也對這個新政團興趣不大.
所以接下來就要講講最"騎呢"的兩個人了: 鼠王芬和田大少. 一個是直選議員, 另一個則妄想自己是直選議員. 後者就沒甚麼好講的了, 只能勸他別再發夢早點認命吧. 那鼠王芬呢? 她的確是直選議員, 但跟功能組別扯上關係卻不無道理. 別忘了她是九龍西當選的議員當中最少票的一位, 而且還是在民建聯/工聯會可能配票過的情況下, 也就是説她的選情本來就很被看淡; 加上她的口碑實在建立不起來, 很難看到她會當很久議員. 這個時候跟功能組別, 特別是工商界扯上關係, 絕對是明智之舉. 萬一在垃圾會沒得撈了, 憑她新建立的"建制派急先鋒"+"工商界功能組別之友"的身份, 絕對有其他更肥的缺在等著她. 畢竟在香港地, 跟工商界扯上關係肯定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說不定鼠王芬才是整個垃圾會中最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