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9日

法國勞工法案與歐洲左派困局

文章已在 am730 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14310


法國政府早前決定使用憲法賦予的「行政主導」特權,在無須國會表決下直接宣布勞工改革法案生效,令著名的每周35小時工作名存實亡,巴黎立即有示威指責政府出賣工人,要求總統奧朗德下台。等一下,奧朗德不是所謂「左膠」,曾經說要打壓有錢人的嗎?怎麼變成出賣工人的「工賊」了?

奧朗德的確是屬於左派的社會黨,2012年當選前曾多次炮轟商界,更提議向富人徵收75%重稅。但他在2014年一次內閣改組中炒掉了幾個最左的部長,任命親商界者入閣,政策自此180度改變,以增加營商彈性和減少勞工權益為主,75%富人稅變成「八萬五」消失無蹤。這樣做當然引來黨內不滿,有議員揚言造反,讓勞工法案不夠票通過,所以奧朗德才動用無須國會表決就讓法案生效的特權。

這源於法國憲法第49條第3款,通稱「49-3」,政府可直接宣布法案生效,無須國會就該法案表決,除非國會之後以不信任動議推倒整個政府。考慮點是,左派議員或許反對勞工法案,卻不會夠膽推倒政府,因為以左派現時民望,提早大選一定大敗,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政府這樣做。政府也不能隨便用這招,否則會招來獨裁和不尊重議會的批評,使用前必須平衡必要性。那為何奧朗德要冒這麼多風險從左轉右呢?

事情回到金融海嘯。當日美國銀行業爆煲,國際輿論一致罵銀行界貪婪搞出禍,又恥笑經濟學家冇個估得中會出事,自由經濟學派不外如是,令左派以為可趁機上位。但隨著經濟轉差,歐洲爆發債務危機,多國嚴重財赤和面臨破產,國際輿論又轉為要求推行緊縮措施。於是,即使歐洲各地有左派上台,競選時提出很左的政綱,上台後卻發覺無法增加開支刺激經濟,反而被逼減稅、減開支和減福利。奧朗德就是因為無法落實左派政策,同時經濟持續低迷,令他民望不斷下滑,終於把心一橫向右轉,希望能夠改善經濟和挽回民望。

其實這個情況不是現在才出現,很多歐洲左派政黨向來有務實派與理想派之爭,前者希望優先搞好經濟吸引中間選民,後者則堅持行福利主義。以前英國工黨就出過個貝理雅,將原本極左的工黨變成商界友善。近年例子包括意大利總理倫齊 (被英媒稱為意版貝理雅),上台2年來推動勞工改革、炒公務員、削減福利和減稅。倫齊屬於意大利民主黨,黨名聽起來不像左派,但在意國眾所周知該黨的前身是意大利共產黨,因蘇聯倒台而要改名,該黨仍有不少大老是前共產黨員,現在卻要在國會投票贊成減福利。最誇張的左轉右例子大概是希臘總理齊普拉斯,這頭搞公投反對緊縮,轉個頭就龜縮。

講到歐洲,很多人想起社會主義和「左膠」,但實際上現時歐盟28國中,只有8個的領袖屬於左派,整體而言歐洲左派是相當弱勢的。長遠來說,這個情況的成因有幾重。一是社會方面,歐洲工業衰落和經濟多元化,令工人階級和工會縮小,左派鐵票減少,要考慮爭取中間選民。二是經濟方面,歐洲已經行了多年福利主義,再加碼就變得過猶不及窒礙經濟,令失業率和政府開支上升,現實上難以再推福利。三是左派向右走衍生的政治問題,如果左派走得太右,有機會變得面目模糊缺乏立場,或導致黨內分裂和出現新的極左政黨,結果爭取不到中間選民之餘又流失原有支持。這是各地左派政黨都面臨的困局。

奧朗德現在正是左右不討好,左派選民不滿他向右走,中間和右派選民又不賣他帳,民望跌至一成幾,創下歷任法國總統最低民望紀錄,負責今次勞工法案的勞工部長高姆麗則更低。詭異的是,另外兩位同樣有份推動經濟改革的高官,總理瓦爾斯和經濟部長馬克龍,民望卻高得多,分別有三成和四成,馬克龍甚至是現時法國民望最高政客之一。後兩者對今次勞工法案的影響隨時比高姆麗更大,因為高姆麗是去年9年,上一任勞工部長疑似「跳船」之後,才當上勞工部長的,在此之前馬克龍已經預告經濟改革會向每周35小時工作開刀。上次奧朗德動用「49-3」特權,正是因為馬克龍的另一項改革引來黨內反彈,而那次事件無損馬克龍民望。所以今次硬推勞工法案是否會令各人民望再挫,還需要觀察。

最後,需要留意的是,下屆法國總統是明年4月舉行,剩下不足1年時間,「跑馬仔」經已開始。暫時極右國民陣線的瑪琳勒龐肯定會出選,共和黨(中間偏右)將進行黨內初選,預計會由前總統薩爾科齊和前總理朱佩爭做共和黨候選人,社會黨的候選人本應是奧朗德,但他民望太低一定會輸,黨內越來越多聲音要求他考慮退讓給民望較高者。如果由瓦爾斯或馬克龍代表左派出選,屆時無論左派還是右派勝出,結果都會是推行經濟改革。所以法國的經濟改革,未來幾年也許仍會陸續有來,現在的反改革示威未必能夠阻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