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9日

2013德國大選:默克爾的魔力

德國上周日舉行大選 (9月22日),總理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CDU) 繼續成為國會第一大黨,默克爾料可順利連任,差別只是在她要找另一個政黨做執政聯盟拍檔。外界也關注她連任後會如何應對歐盟改革的問題。

德國選制:等同比例代表制的一人兩票

又是從選制講起。德國國會有上下兩個議院。上議院不設直選,由各州政府委任,亦無任期限制,視乎各州政府決定何時換人。下議院權力較大,負責選出總理,全民直選產生,最長4年要改選一次,今次的德國大選就是指國會下議院選舉。

德國下議院的標準議席數目是598席,採用一人兩票,有兩種議席。「第一票」是投給單議席單票制的299席「單單議席」,「第二票」則是投給參考比例代表制分配的299席「調整議席」,分配議席過程其實幾複雜。一、先根據全國第二票總得票比例,計算各黨的目標議席。進入國會門檻是全國5%得票,即只有高於此數字的政黨才會獲得議席。二、計算各黨贏了多少單單議席。三、將各黨目標議席,減去已經取得的單單議席,計算各黨可以得到多少調整議席。就這樣講可能不太明,來看看實際運算的例子。

例如今次選舉,第二票的全國得票比例是這樣:
政黨‧得票比例‧較上次
基民盟 CDU 34.1% (+6.9%)
社民黨 SPD 25.7% (+2.7%)
左派黨 LINKE 8.6% (-3.3%)
綠黨 GRÜNE 8.4% (-2.3%)
基社盟 CSU 7.4% (+0.9%)
自民黨 FDP 4.8% (-9.8%)
新選項黨 AfD 4.7% (+4.7%)
其他 6.3%

首先,只有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社民黨 SPD、左派 LINKE、綠黨 GRÜNE 等4個黨通過5%得票的國會門檻,因此之後的計算都只需計此4黨。自民黨 FDP 和新選項黨 AfD 過不到5%,一席都拿不到。可以進入國會的4個黨的總得票是84.3%,此為分配議席的基數。例如 CDU 的得票率是34.1%,所以其目標議席比例就是 34.1% / 84.3% = 40.5% 議席。SPD 的得票率是 25.7%,所以其目標議席比例就是 25.7% / 84.3% = 30.5%議席。如此類推。

政黨‧單單議席 + 調整議席 = 總議席 (議席比例)
基民盟 CDU 190 + 65 = 255 (40.5%)
社民黨 SPD 59+ 133 = 192 (30.5%)
左派黨 LINKE 4 + 60 = 64 (10.2%)
綠黨 GRÜNE 1 + 62 = 63 (10.0%)
基社盟 CSU 45 + 11 = 56 (8.9%)
自民黨 FDP 0
新選項黨 AfD 0
其他 0

接下來,CDU 的目標議席是40.5%,但它在單單議席方面已經贏了190個選區,所以在調整議席方面只取得65席,好讓兩種議席加來達到40.5%。SPD 在單單方面只贏到59席,要達到30.5%的議席數目,就要在調整議席方面拿多一點,有133席。LINKE 和 GRÜNE 支持率較低,幾乎贏不到任何單單議席,獲得的議席以調整議席為主。CSU 跟 CDU 一樣,單單議席遠多過調整議席。

德國下議院的議席分配基本上是這樣計出來。可以看到即使是一人兩票,其中一半為單議席單票制,但在另一半的議席都是用作調整之下,整體議席數目其實跟全按比例代表制分配沒有分別。

此一人兩票制,跟香港、台灣、日本等地的不同。在港台日,兩種選票投出來的兩種議席是互不相干,分開計算的。例如香港,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是分開計,在台灣,地區立委和不分區立委是分開計,日本也是小選區和比例區分開計。兩票分開計的叫「並立制」。而在德國,如上面所介紹,是兩者會互相影響,得到多少單單議席會直接影響得到多少調整議席。兩票互相關連的則叫「聯立制」。英文名比較複雜,並立制叫 Mixed-Member Majoritarian (MMM),而聯立制叫 Mixed-Member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MMP),一個強調 majoriarian 即單單制的存在,另一個強調 proportional 反映最終議席傾向按比例計算。

如果有讀者夠「神心」,拿計數機核對一次,會發現今次國會共有630席,而非開頭講的標準的598席。這涉及一個叫做「懸掛議席」(overhang seat) 的額外加位制度,但因為太複雜了,不再另外講,總之大家明白德國下議院大致上是按比例計算議席就可以了。選制的事情講到這裡。

德國政黨簡介

選舉前,德國的執政聯盟由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 加上自民黨 FDP,2個黨組成。但今次選舉中 FDP 只有4.8%票,達不到進入國會的5%門檻,這個執政聯盟組合已經不可能繼續,CDU/CSU 必須另覓拍檔。招攬對象當然是能力進入國會的剩餘3個政黨:社民黨 SPD、左派黨 LINKE 或綠黨 GRÜNE 其中一個。一般都預期結果會是 CDU/CSU + SPD 組成新一屆政府,而屬於 CDU 的總理默克爾可以順利連任。

有沒有可能是 SPD、LINKE 和 GRÜNE  3 個黨,排除掉 CDU/CSU,自己合組新執政聯盟呢?數學上可能,實際政治上不可能。又為什麼總是將 CDU/CSU 並列,將他們倆講成是同一個政黨般呢?接下來要講解一下德國政黨間的關係。

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兩者名字不同,成員也不同,但一般會將兩者當成同一個政黨,因為兩者政治取態大致一樣,也合作無間。兩者都以C字 (基督教) 為銜頭,主要支持層是中間偏右、偏保守的耶教徒 (包括天主教和基督教)。那兩者不就會互爭選票嗎?又不會,因為 CSU 只會在南部的「巴伐利亞」州 (英 Bavaria 德 Bayern) 活動,而 CDU 則是在巴州以外地區活動,所以完全不會爭票。這個現象跟德國的歷史背景有關,主要是南部巴州的歷史和政治文化跟北部不同,因此會自己有一套政黨,保持一定獨立性。CDU/CSU 在國家層面上每事合作,每次都一起組成政府和支持同一個人當總理,但兩黨在架構上仍是分開的,無主從關係。例如 CDU 曾在2次大選中支持 CSU 的「總理候選人」(Chancellor candidate) 選總理,只是該2次大選中他們都落敗,所以至今仍未出現過由 CSU 代表出任總理的例子。(德國是議會制國家,總理並非由全民直選而是由國會選出,所以政黨在選舉時會推薦一位「總理候選人」,預先告知選民如果自己進入國會會推薦誰當總理。)

社民黨 SPD 為德國歷史最久的政黨,也是最主要的中間偏左政黨,二戰後所有德國總理不是出自 CDU 就是出自 SPD。出於執政的需要,兩黨早已向趨向務實、向中間靠攏,實際上他們的立場已經越來越相近,甚至曾經合作籌組執政聯盟,這在1966至1969年,還有2005至2009年出現過兩次。其中05至09的一次時就是由默克爾擔任總理,而出任財長的,正是默克爾在今次選舉中的主要對手、SPD 總理候選人 Peer Steinbrück。因此外界也傾向相信兩派在今次選舉後會再次合作,尤其是當國會剩下的兩個黨,左派黨 LINKE 和綠黨 GRÜNE 的政見都比 SPD 更左傾,也就是說跟 CDU 的差距更大、更難合作。

左派黨 LINKE 是德國國會內最左的政黨,立場本來就跟其他政黨有距離,但更致命的是,他是由前東德共產黨的餘孽創立的。如果邀請 LINKE 加入執政聯盟,不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肯定會惹起很大爭議,所以 CDU 和 SPD 都從不願這麼做。支持 LINKE 的,主要是那些統一後生活無大改善、或是適應不到社會環境改變、甚至是仍然真心支持共產主義的前東德老左派。(東德共產黨正名是「統一社會黨」SED,德國共產黨 KPD 另有其黨。)

最後一個成功進入國會的政黨是綠黨 GRÜNE。他的名字「綠色」,點出了他是一個支持環保主義、干預市場的政黨。GRÜNE 的得票在前東德較低,在大城市和南部較高,支持者多是年輕、都市、中產人士,是個偽左膠政黨。

簡單來說,新一屆德國國會的4/5大政黨的立場從左至右排列的話:
(左傾) 左派黨 LINKE >> 綠黨 GRÜNE >> 社民黨 SPD >> 基民盟/基社盟 CDU/CSU (右傾)

只得到4%得票而未能進入國會的兩個黨,自民黨 FDP 和新選項黨 AfD,可以放在比 CDU/CSU 更右的位置。兩黨的情況會在稍後再講。

從數學上看,SPD + GRÜNE + LINKE 夠票達到國會過半數,可以組織執政聯盟,但上面都講過,其他政黨一向是不讓 LINKE 「埋堆」的,所以這個組合不會實現。CDU/CSU + LINKE 也是不可行,SPD + GRÜNE 則不夠過半,所以剩下的選擇就是 CDU/CSU + SPD 或 GRÜNE。一般相信新一屆政府將是 CDU/CSU + SPD。

無論如何,屬於 CDU 的總理默克爾都一定能夠連任,問題只在於她的執政聯盟合作對象是 SPD 還是 GRÜNE。

德國政界的和理非非

CDU/CSU 和 SPD 兩大黨,本應是競爭對手,不是應該奉行兩個凡是 (凡是敵人支持的都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都支持),在議會內惡鬥一番才是嗎?竟然合作?德國這種政黨不分執政黨反對黨,沒有永遠敵人的政治文化,被稱為「合作/共識民主」(consociational / consensus democracy),跟納粹黨和希特拉這段黑歷史有很大關係。時間回到上世紀20年代 (192X年)。當時德國剛剛廢除帝制,人民初嘗一人一票選政府的滋味,但由於採用比例代表制,國會內多黨林立,政黨間紛爭不斷,還有無數反民主勢力一直希望政制倒退,政府運作非常困難。後來納粹黨和希特拉以一副救世主姿態出現,不斷用震撼人心的演說稱德國需要強人政治,德國人還真的「落搭」支持他,結果落得慘烈下場。(早前很多人寫文講希特拉怎樣靠暴力團上位,但暴力團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所以德國人在戰後投票時往往非常務實,不會再輕信政客口號,一定要看實際政績,盡量「和理非非」。(順帶一提,奧地利也是因為這段黑歷史,戰後政壇也是長期和理非非。) 即使德國選制實際上仍然是比例代表制,而且門檻只是5%不算高,一路以來選民都是傾向投「大路」政黨,很少會投給新興政黨,能夠進入國會的政黨非常少。

1949年戰後德國 (西德) 的第一次選舉,CDU/CSU + SPD 2大黨已經一舉取得國會近7成議席,情況更戰前差天共地。1953年的第二次選舉時選民投票更集中,CDU/CSU + SPD 取得8成議席。1957年大選,向大黨傾斜的現象去到顛峰,CDU/CSU 破天荒地在比例代表制下取得50%過半票數及53%議席,可以單獨執政。加上 SPD 的話,兩大黨共得到82%選票和88%議席。之後在60和70年代,德國國會整整廿年都只有 CDU/CSU + SPD + FDP 3個政黨。

隨著80年代環保主義受到重視,還有90年代東德的拼入,國會才出現新勢力:GRÜNE 和 LINKE。今屆選舉 FDP 被踢走,國會只剩4個,而當中 CDU/CSU + SPD 兩大黨加起來有67% 選票和80%議席,可見德國政治在戰後並沒有如戰前般,因為採用比例代表制就趨向分裂。(順帶一提,香港的所謂第一大黨民建聯,在2012年立法會選舉的地區直選中取得20%選票和25%議席。)

再給一些參考資料。德國在戰前的1919至1933年的14年間,換過14次總理,剛好一年換一次。而戰後的1949年至今的64年間,只有過8位總理,平均每人做8年。由於默克爾再次連任,這個平均數還會再提高。

當然,SPD 現階段都放風說不會輕易跟 CDU 組成聯盟,畢竟如果一開始就講明會合作,那選民還投你票幹嘛?不如直接投 CDU 啦!何況合組聯盟也有不少考慮。要談判一套新的聯盟政綱,還有兩黨各分配多少內閣官職,根據過去經驗是不難解決的,問題在選民到下屆選舉時會如何評價兩黨呢?兩黨的差別會不會模糊化呢?政府做得好是誰的功勞呢?是不是可以「榮辱與共」呢?這些在加入執政聯盟時也是很大考慮。

就講回現時執政聯盟 CDU/CSU + FDP 的情況。上次2009年選舉時,CDU/CSU是得到33.8%票,FDP 有14.6%,合共48.4%。今次選舉2黨加起來仍有46.3%,但卻是 CDU/CSU 升至 41.5%,而 FDP 暴跌至只有 4.8%,連進入國會的5%門檻都過不了!過去4年的合作期間,選民明顯對兩派的評價明顯有差異,將功勞都歸給默克爾和 CDU/CSU,並且將票全都投給 CDU/CSU,FDP 明明也是執政聯盟一部份卻玩完。FDP 高層,在現屆執政聯盟內出任副總理的 Philipp Rösler 和外長的 Guido Westerwelle 等人,不但沒得繼續做高官,連國會議員都不行,變成雙失政客!

不然再看2005年和2009年的差別。這段期間 CDU/CSU 是跟 SPD 合作,但選民也是對 CDU/CSU 評價好過 SPD。經過4年,CDU/CSU 得票從 35.2% 變成 33.8%,相差不遠,但 SPD 就從 34.2% 急跌至 23.0%!莫非默克爾身上有魔咒,誰跟她拍檔都是死路一條?因此也有分析不排除 SPD 拒絕再次跟默克爾這個死神合作,最終 CDU 要找 GRÜNE 合組新政府。

默克爾的魔力

默克爾從2005年開始出任總理,2009年連任,已經做了8年,再連任並且做滿任期,即是做到4年後的2017年的話,就是當了12年總理。12年總理,算很長了,沒甚麼他國民選領袖能相比。(但12年在和理非非的戰後德國仍只是第3長時間,有2位總理試過連任更多次。) 她還是德國歷來第一位女總理。我們也不可忘記,默克爾是東德出身,1990年東德共產黨倒台、東西德確定合併才開始從政,這麼快能爬到統一後的德國總理寶座還坐這麼久,絕對不是簡單人物。除了施政能力,她在掌握民意方面的能力也非常強,每次有政治炸彈爆發都能安全過關,是她能長期在位的關鍵。

每次有內閣成員爆出醜聞,默克爾都能毫不留情地切割。例如在2005年起已經擔任教育部長,是默克爾長期幫手的 Annette Schavan 在今年初爆出博士論文有抄襲 (plagiarism),默克爾也很快就接納 Annette Schavan 的請辭。(咦,教育部長論文抄襲,性質聽起來好像發展局長經營劏房和囤地...) 2011年時,被視為 CSU 明日之星,年僅40歲的國防部長 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 也是因為論文有抄襲而要辭職。默克爾兩次都是一開始保人,但見民情洶湧,最終也跟他們切割,不讓他們成為政府施政的負累。

默克爾也關注黨的支部在地方選舉的情況,每次地方選舉失利,她都是能立即順應民意改變立場。例如 2011年3月的「巴登‧符騰堡」州 (Baden-Württemberg) 選舉,本來執政的 CDU 已經因硬推首府「斯圖加特」(Stuttgart) 市區重建計劃而民望下跌,加上日本爆發核危機,重視環保和反核的 GRÜNE 支持度爆升,眼看原本執政的 CDU 要大敗,默克爾突然跳出來宣佈同意德國要無核化,將會逐步關閉核電廠。但其實默克爾一路以來都是主張要繼續發展核電的,她這樣做完全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180度轉身高難度動作,但她為了選票還是做了!儘管如此, CDU 接下來的得票依然大減,GRÜNE 的州份支部領袖 Winfried Kretschmann 在 SPD 支持下當選州長,德國巴符州成為了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由環保人士管治的地區。(參考資料:巴符州人口約1078萬、面積跟台灣差不多。)

這樣反客為主,將對手的政綱拿來己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雖然一開始未必有效,但隨著默克爾越講越多,講成好像這些招數本來就是她的,就令對手難以繼續攻擊她,選民還會因為她才是實際執行這些政策的人而歸功於她。結果就是搶對手招數也搶到對手選票。

也因此今次選舉中,對手都很難找到漏洞攻擊默克爾,默克爾陣營也多談實用,少談主義,不斷強調默克爾執政帶來穩定和安全,想德國繼續沒事就請繼續投給這張安全牌。在德國的和理非非政治文化中,這個做法絕對是非常有效,雖然也令選情更加悶局。《經濟學人》雜誌上月以 banal 來形容今次選舉,此字有平凡、老土、陳腐的意思。英國廣播公司 BBC 也說早前舉行的選舉辯論完全沒爆點,民眾看完後討論得最多的,竟然是默克爾戴的頸鍊的顏色,可見今場選舉有多悶。

默克爾連外表也是打安全牌,髮型師奶、衣著密實、一副「大媽」樣。說來她曾經試過一次希望改變形象,在出席一個晚會時穿低胸晚裝,露出事業線!(真是不敢想像...) 結果是劣評如潮,成了整個西方傳媒的笑點,有傳媒還笑說德國也製造了「大殺傷力武器」,連政府發言人都被記者追問為什麼她這樣穿。之後好像都沒怎麼見過她在公開場合這樣穿了。 (想看默克爾大媽露事業線可以在 google 圖片 search "Merkel cleavage"......話說真的有人會想看嗎?)

講到個人作風跟和理非非,今次選舉中默克爾的主要對手,SPD 總理候選人 Peer Steinbrück 就完全相反,講說話直腸直肚,但也因此有過不少失言,被人笑是德國版 Berlusconi :Peerlusconi 。(說來諷刺,他曾經因為說貝佬是歐洲政壇小丑,被意大利總統點名批評叫他不要亂講話。) Peerlusconi 甚至在選舉前夕爆出在接受訪問時向記者舉中指的小風波。雖然我個人理解他是玩野成份居多,不妨一笑置之,但考慮到他是在跟默克爾爭做德國總理、其中一個世界強國領袖,收到的劣評多過正評還是可以理解。儘管這是今場悶爆選舉中的唯一笑料,這段插曲也可能影響了 SPD 的選情。(想看中指照可以在 google 圖片 search "Peer Steinbrück finger")

總之,默克爾並不是一個典型的西方民選領袖,並不是以個人魅力為強項,不會講偉論和動人演說,沒有 soundbite,甚至不輕易讓人知道她的政見和立場,凡事安全至上,跟某些香港評論員愛講的領袖風範沾不上光。但看回她的經歷和實際政治操作方式,也許她才是真正 的馬基維利式現實政治 (Machiavellian、Realpolitik) 政治家。

對歐盟的影響

今次選舉過後,即使執政聯盟合作對象有改動,預料默克爾推行的政策暫時不會有大變動,因為她早就將對手的招數都取來自用。外界比較關注的是她會否趁選舉完結重開歐盟改革的議題。

不知道各位讀者有沒有留意,由於歐債危機爆發,之前一兩年歐洲政界談了很多歐盟改革計劃,像甚麼中央財政部、股票交易稅、銀行制度監管等等,但這些議題過去幾個月卻突然完全消失於歐洲政界之中。主要原因,是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今年年初在「下薩克森」州 (英 Lower Saxony,德 Niedersachsen) 的地方選舉中落敗,默克爾擔心講歐盟改革會在今次國會大選中趕客,於是絕口不提此事。而其他歐洲政要,見在歐盟中最具權威的默克爾都不講了,也跟著不講,結果歐盟改革的話題就突然消聲匿跡幾個月了。如果大選完了,默克爾暫時不用怕得失選民了,是否會重新啟動歐盟改革進程?這是很值得關注的事。

但她要更換執政聯盟拍檔,是否代表會改變對歐洲政策呢?難說。因為德國政黨的左右之分,主要是計在國內的立場,對德國國民的政策是左是右,而不是對其他歐洲國家的政策是左是右。SPD 和 GRÜNE 在部份歐盟議題上雖然跟 CDU 有差,但都是關乎細節的比較多,例如怎樣加強監管銀行業和各國財政、緊縮之餘是否要加強刺激經濟等等。不能讓歐豬國那些懶蟲吃甜頭,是全體德國人的共同想法,SPD 和 GRÜNE 也不能違背這個主旋律。事實上以往默克爾提出的救市方案都多次得到 SPD 和 GRÜNE 的共同支持,在德國國會以極大比數通過,因此這兩黨在今次選舉也沒法在這方面怎麼攻擊默克爾。默克爾和 Peer Steinbrück 在選舉辯論中對歐盟問題也是點到即止,談國內政策的篇幅較多。

所以今次選舉對歐盟的影響,只是在於重開改革這個話匣子,並不能立即預示默克爾會帶領歐盟走向哪個方向。

德國右派有待再整合

最後談一談由於達不到5%的進入國會門檻,連一席都拿不到的自民黨 FDP 和新選項黨 AfD。這兩黨都是右派,加起來有9.5%選民支持,不算少,如果加上 CDU/CSU 的 41.5%,其實整體右派選民有51%,是佔多數的,但因為 FDP 和 AfD 都未能進入國會,右派政黨只剩下 CDU/CSU 一個,在國會內反而是左派政黨佔多數了。故此即使CDU/CSU 議席大升,數字上默克爾是「大勝」,她一日不能單獨執政,需要跟左派合組政府,還是不能說她是「完勝」。

FDP 自1949年戰後首場選舉至今都留在國會之內,雖然議席不多,但一直都站在關鍵位置,影響德國政府組成。尤其是在1960至70年代,國會只有 CDU/CSU + SPD + FDP 3個政黨,無論是 CDU 還是 SPD 都必須拉攏 FDP 才能組成政府,FDP 成了名符其實的造王者。1949年至上屆為止的17次選舉中,只有5次是選後 FDP 沒有加入政府。近年由於加入了另外兩個左派政黨 GRÜNE 和 LINKE (早年亦稱 PDS),才令德國政壇的組成改變,CDU 從此傾向跟 FDP 合作,SPD 則多跟 GRÜNE合作。但今次選舉 FDP 被丟出國會,這個左右分法又行不通了。

如果 FDP 以後都回不去國會,將會嚴重影響德國籌組執政聯盟的過程,因為 CDU 再沒有其他右派政黨可以合作,就一定要跟左派政黨合作,可能會令德國政府越來越左傾。其實假如 FDP 今次稍為多拿個1%票,就已經足以留在國會,甚至很大機會夠票延續 CDU/CSU + FDP 的執政聯盟。可惜 FDP 的支持度真是太低了,CDU/CSU 又不肯配票,令這個設想成空。

至於 AfD,是個所謂的極右政黨。叫做「所謂」,是因為 AfD 是非典型極右,不反對移民,也不反對歐盟,但就反對德國繼續留在歐元區,也質疑救市策略。這在德國可是個異數,因為作為歐盟創立國兼最大國,德國政界向來是對歐盟表示一致支持的,也所以上面提到 SPD 和 GRÜNE 都曾支持默克爾的救市方案。AfD 全名是 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德國的另類選擇,指的就是在歐元立場上的另類選擇。AfD 的出現,顯示德國國民不再跟從政客一面倒支持歐盟和歐元。當然,AfD 現時勢力仍不大,通過不到5%國會門檻,但4.7%仍是較之前預料的稍高。加上 AfD 會分到右派的票,默克爾不可不小心。

無論如何,今次選舉後 CDU/CSU、FDP、AfD 這三個右派政黨會怎麼互動和重整,特別是反歐元勢力能否再擴大,將會對德國政治甚至歐盟政治發展有很大影響。

我向來有個講法,歐盟雖然由28國政府組成,按理來說28國人民都有份,但實際上只有德國人民說了算,因為德國國民透過影響默克爾,可以影響整個歐盟運作。例如那些歐豬國政府雖然是自家國民民選產生,但受到救市方案制肘,實際上要施行甚麼政策,是要聽默克爾的話多過聽自己國民的話。也就是說控制歐豬國政策的,並非歐豬國民自己,而是德國國民。德國人和歐豬人自己未必意識到這一點,但細心想一下的話會發現這個講法有一定道理。這幾個月歐盟改革就因為德國大選在即完全停滯下來就是一例。所以 AfD 這個只有 4.7% 票和零議席的小黨,未來會否影響整個歐盟運作?並非沒有可能喔。

2013年9月11日

挪威選舉、執政聯盟理論和香港

挪威剛剛舉行國會選舉,我這個讀政治的怪咖只關注新政府的組成怎麼配合政治理論。今次會用挪威大選做引子,介紹一下近月在香港好像很流行講,但就很少人真正分析的執政聯盟理論。

執政聯盟種類及考慮因素

執政聯盟,或稱聯合政府 (Coalition government),即是政府由超過一個政黨組成,一般是在「議會制」(Parliamentary system)國家,因為國會沒有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而出現。沒有過半議席,不但法案不能獲通過,還有機會被其他人發動「不信任議案」而趕下台。組成執政聯盟,一般會在選舉後由各政黨間談判,交換條件,整合政綱,確定官職分配,最後向外宣佈。也有些政黨會在選舉前就放風傾向跟誰合作。政府之首,一般稱首相或總理,通常由最大黨領袖擔任,但也不是必然,畢竟最大黨不一定就能跟其他人成功談判組成新政府。

會組成一個怎樣的執政聯盟,起碼可以看3方面要素:

1. 議席數目:需要組成聯盟,是因為無政府黨單獨取得過半議席,因此組成聯盟的目標當然就是要達到過半議席。數字是其關鍵。單純從數學上去計算,任何政黨之間的組合也可以湊夠過半數,問題在政黨之間有沒有意願去合作。

2. 政黨理念:其中一個令政黨不合作的原因,是理念不合,談不攏組成政府的話應該採用誰的政綱和政策。與其要放棄自己的理念,令支持者失望,倒不如不入政府。而即使談好加入政府,總要作出妥協和讓步,該怎麼跟選民解釋改變?

3. 政黨數目:政黨越多,越會溝通困難,也越需要平衡多方面的利益,越大風險出現內部混亂。同時,政黨越多也就代表權力越分散,單一個政黨越難控制政府。組成政府但又控制不到政府,那參加來幹嘛?因此一般來說會盡量由較少的政黨數目組成政府。

除此之外,組成執政聯盟的最具體表現就是邀請各黨成員加入政府做官,而由誰人當哪一個官職,例如誰掌財政、外交、環境、房屋等等,都可以成為爭拗點,畢竟不同官職的權力和影響力都不同。不同成員和政黨負責不同官職,那立功時由誰領功?出事時又由誰負責?是成員本人?他所屬的政黨?整個政府?套香港某政黨的講法,會不會變成有辱無榮?有榮無辱?有辱有榮或無辱無榮?組成執政聯盟有很多不同考慮,有時當在野黨,反而比做執政黨更輕鬆。

我們大致可以歸納出3種聯盟形態 (其實政治學中提及的不只3種,但這裡只簡單介紹):

1. 剛好聯盟 (Minimal Coalition):議席過半,而少了任何一個聯盟成員就會失去過半多數的政府,即所有聯盟成員都是必需的
2. 過大聯盟 (Oversize Coalition):議席過半,而即使少了個別聯盟成員也不會失去過半多數的政府,即並非所有聯盟成員都是必需的
3. 少數政府 (Minority government):議席不過半的政府

剛好聯盟

剛好聯盟 Minimal Coalition 是較常見的一種執政聯盟。上面也提過,政黨數目越多,麻煩也可能越多,權力也越分散,組成執政聯盟一定是傾向盡量少政黨。

英國現在的保守黨+自民黨政府,就是一個剛好聯盟。英國 2010 年出現約30年來第一次沒有政黨單獨取得過半數的情況。最終組成執政聯盟的,是保守黨+自民黨這個最簡單直接的結果,因為兩者加起來的議席剛好過半 (306+57 = 363/650)。如果是工黨+自民黨是不夠的 (258+57=315/650),其他小黨的議席又太少,左湊右湊很麻煩。至於保守黨跟工黨之間合作嘛,數學上可行,政治上免談。

UK general election 2010
Conservative 306
Labour 258
Liberal Democrat 57
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 8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6
Sinn Féin 5
Plaid Cymru 3
Social Democratic and Labour Party 3
Greens 1
others 3
total 650

2010年內閣剛成立時,有23名閣員,保守黨和自民黨協議好各佔18和5人。幾星期後自民黨有閣員爆出醜聞要辭職,是由黨友遞補。2012年又有另一位自民黨閣員爆出醜聞時,也是由黨友遞補。兩黨始終根據最初的議協瓜分閣員數目。2012年卡梅倫改組內閣,內閣成員減少1人至22人,兩黨的閣員數目亦改為17和5。

日本現在的自民黨+公明黨政府,也是個剛好聯盟。雖然自民黨在眾議院單獨過半,但參議院就不夠,因此需要組成聯盟。那如果自民黨在參議院也單獨過半,是否就不會組成聯盟?這就難講,畢竟兩黨在選舉時已經協議好要合作配票,自民黨能大勝,跟公明黨的配票也有關係,這就多了一重考慮因素了。

日本眾議院 2012
自民 294
民主 57
維新 54
公明 31
大家 18
未來/生活 9
共産 8
社民 2
其他 7
total 480

日本參議院 2012
自民 115
民主 59
公明 20
大家 18
共産 11
維新 9
社民 3
未來/生活 2
其他 5
total 242

日本內閣方面,自民黨就沒這麼客氣了,19個成員中自民黨佔了18人,公明黨只分得1人。

過大聯盟

既然目標是越少政黨越好,那怎麼會出現「過大聯盟」,有些政黨是沒有必要加入,即使離開聯盟也不會令聯盟失去過半議席的呢?

以現時的意大利政府為例。在年初的大選中,左派的民主黨 (PD) 由於選制的關係,以較少的票數就贏得下議院 297/630 席。本來加上同是左派的環保黨 (SEL),或支持前總理蒙蒂的中間派公民選擇 (SC),已經夠過半,但因上議院選制和議席不同,這個方法行不通,逼著跟死敵,另一位前總理貝佬的自民黨 (PdL) 合作。另一個有著眾多議席的五星運動 (M5S) 早就拒絕合作。

Italian lower house (elected 2013)
Democratic Party (PD) 297
Five Star Movement (M5S) 109
People of Freedom (PdL) 98
Left Ecology Freedom (SEL) 37
Civic Choice (SC) 37
Lega Nord (LN) 18
Brothers of Italy (FdI) 9
Union of Christian and Centre Democrats (UdC) 8
Democratic Centre (CD) 6
South Tyrolean People's Party (SVP) 5
others 6
Total  630

Italian upper house (elected 2013)
Democratic Party (PD) 111
People of Freedom (PdL) 98
Five Star Movement (M5S) 54
Monti for Italy (SC+UdC) 19
Lega Nord (LN) 18
Left Ecology Freedom (SEL) 7
others 8
Total  315

民主黨 (PD) + 自民黨 (PdL),在下議院有 297+98 = 395/630,上議院則有 111+98 = 209/315,本身已經過半。但因兩黨一左一右,分歧始終較大,需要有人做夾心緩衝,所以加入了中間派的公民選擇 (SC) 和基督民主黨 (UdC)。這兩個黨支持前總理蒙蒂和他的經濟改革,拉他們入局也可以加強新政府中的改革派,取信於投資者和金融市場。現時意大利內閣成員中,左派民主黨10人、右派自民黨8人、中間派或獨立7人,可以互相平衡。

Enrico Letta Cabinet
Democratic Party (PD) 10
People of Freedom (PdL) 8
Civic Choice (SC) 2
Union of Christian and Centre Democrats (UdC) 1
Others / Independent 4

另一個經常要組織執政聯盟的國家是芬蘭,而現屆芬蘭政府的超大聯盟也是經典的。在芬蘭國會的8個主要政黨中,有6個都加入了執政聯盟,是有紀錄以來最多,所佔議席達 123/200。聯盟由國家黨 (Kok)、社民黨 (SDP)、左翼黨 (VA)、綠黨 (VI)、瑞典人黨 (SEP)、基民黨 (KD) 組成。看看下面數字,除了國家黨 (Kok) 和社民黨 (SDP) 之外的4個小黨,任何1個,甚至2個,退出執政聯盟亦不會令議席變成少數。為何要組成這麼大的聯盟呢?

Finnish parliament (elected 2011)
National Coalition (Kok) 44
Social Democratic (SDP) 42
True Finns (PS) 39
Centre (K) 35
Left Alliance (VA) 12
Green League (VI) 10
Swedish People's Party (SFP) 9
Christian Democrats (KD) 6
Left Group 2
MP for Åland 1
Total 200

回到籌組政府的階段講起。國家黨 (Kok) 的議席最多,順理成章由它領導新政府,那合作對象是誰呢?第3大的真芬蘭人黨 (PS) 因為反對歐盟和歐元而合作不能。原本有份執政的中間黨 (K) 因為表現差,議席大跌,自我放逐,表明不會加入新政府。在扣除這兩個黨的74席之後,如果再失去社民黨 (SDP) 的42席,將不可能湊夠過半數,因此國家黨 (Kok) 一定要跟社民黨 (SDP) 合作。國家黨 (Kok) 邀請社民黨 (SDP)、綠黨 (VI)、瑞典人黨 (SFP)、基民黨 (KD) 加入政府,但社民黨擔心右傾的佔多數,要求拉多個左翼黨 (VA) 入政府,中和整個聯盟。結果就成了6個黨互相平衡的局面。

現時芬蘭內閣成員的所屬政黨:
National Coalition (Kok) 6
Social Democratic (SDP) 6
Left Alliance (VA) 2
Green League (VI) 2
Swedish People's Party (SFP) 2
Christian Democrats (KD) 1

綜合來說,要拉入額外的政黨加入聯盟,多數是為了溝淡,政黨間有默契互相平衡,不要有人獨大。而人數多也能起保險作用,即使有人退出或臨場在議會沒投票,也不至於令法案被否決或政府倒台。

另一個現在較少用到的原因,是想向外界顯示政府得到廣泛泛支持,做到「沒有a營b營,只有xx營」的效果。例如第二次大戰時,英國保守黨本身已經有國會大多數議席,但為了彰顯國家團體結,仍然跟工黨組成聯合政府,由保守黨的邱吉爾做首相,工黨的艾德禮做副首相,擺出一副「英國營」的姿態。

少數政府

最後是最不合邏輯,也最高難度的少數政府。不合邏輯,因為要籌組聯盟,目標一定是要至少過半數控制議會。結果組成的政府是沒有過半的,那是想要做甚麼?最高難度,因為政府沒有過半數還怎麼通過政策和法案?怎麼管治?但現實的確有少數政府這個矛盾的東西存在,而且它出現的次數意外地多,之後會講一些例子。

少數政府的出現,多數源於左湊右湊也真的沒有足夠政黨有意願組成執政聯盟,大家又不想重新大選 (畢竟重選也未必就能改變議會組成),於是就要最大黨先組成個政府,而其他政黨都同意暫時不會提出不信任議案推倒政府。那少數政府要怎麼運作、怎麼管治呢?真的呆坐等夠鐘可以重選就算嗎?當然不可以,政府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一個應對辦法是針對每項法案,逐次分開跟不同政黨談判,再視乎反應,鎖定一兩個適合的合作對象,再修改法案,總之最後通過到就可以。這也被視為「輪轉執政聯盟」,即視每次跟不同政黨合作通過法案為一次聯盟改動。當然,這是個很高難度的動作。人家憑甚麼跟你合作?為什麼今次合作下次不合作?

這很視乎該國的政治文化。美國的荷蘭裔學者 Arend Lijphart (荷蘭也是經常需要組成執政聯盟的國家) 提出過「多數民主」(majoritarian democracy) 跟「合作/共識民主」(consociation/consensus democracy) 兩種政治文化。前者認為民主選舉是人數之爭,人多的一方就是正確,勝選的一方就是有了民意授權,突顯多數派與少數派的差異和對立。後者則強調要尊重不同派系意見,沒有勝敗之分,政黨間傾向不論多數還是少數派都會合作、商討和妥協。很明顯地,少數政府,甚至組成執政聯盟本身,都需要有合作/共識民主的文化。

第二個應對辦法是跟特定政黨建立無需加入政府的合作協議,也就是說該政黨並不正式加入政府內閣,但會跟政府商討政策,並會在國會投票時予以支持。在「政府以外合作」做法下,政府雖無執政聯盟之名,卻有執政聯盟之實,較「輪轉執政聯盟」穩定。為甚麼明明支持政府又不肯加入?

一個可能是觀感問題,雙方由於各種理由,一般是選民支持層不同,不想予人一種兩黨融為一體的感覺。二來不加入政府,沒有人當官,自然就不用為政府的錯而負責,抽身離開時也較輕鬆,整體來說靈活性較直接加入政府為高。

以下是一些少數政府的例子。

加拿大在2004年至2011年間的7年都是由少數政府管治。2004年大選,由於主張魁北克省獨立的魁北克黨剛卡住位置,左右陣營都無法湊合成執政聯盟,由取多最多135/308席的自由黨單獨組成少數政府。2006年大選,繼續被魁北克黨卡位,但最大黨轉為124/308席的保守黨,由保守黨單獨組成少數政府。2008年大選,保守黨以143/308席連任。2011年大選,魁北克黨得票大跌,保守黨以166/308席連任,並升格成為多數政府。在這段期間,自由黨跟保守黨都並沒特定合作對象,是採用「輪轉執政聯盟」的策略。

順帶一提的是,加拿大是採用很多香港人都相信會選出較少激進派、造成兩黨制、較為穩定和高效率的單議席單票制。

荷蘭最近在2010-12年也出現了少數政府。在2010年大選,右派的自民黨 (VVD) 成為最大黨。本來荷蘭以往也有左右合作的例子,但今次自民黨 (VVD) 跟工黨 (PvdA) 就削赤問題談不攏,加上他們兩黨加起來也不過半,於是自民黨 (VVD) 要向其他右派政黨著手。在右派之中卡住位的是自由黨 (PVV),沒有左派和它的話,自民黨 (VVD) 幾乎要同時跟所有剩餘政黨合作才有過半數,因此自由黨 (PVV) 是自民黨 (VVD) 的重點拉攏對象。但自由黨 (PVV) 是以反移民、反回教、反歐盟聞名的極右政黨 (黨魁甚至被英國政府禁止入境),因此不適應宜直接加入政府。最終協議結果是,自民黨 (VVD) 和基民黨 (CDA) 組成內閣,自由黨 (PVV) 則提供政府以外合作,跟政府商議政策及在議會投票支持。政府本身只有 31+21 = 52/150 票,但加上政府以外合作的24票,就足以湊夠 76/150 票剛剛好過半。

Dutch parliamentary election 2010
People's Party for Freedom and Democracy (VVD) 31
Labour Party (PvdA) 30
Party for Freedom (PVV) 24
Christian Democratic Appeal (CDA) 21
Socialist Party (SP) 15
Democrats 66 (D66) 10
GreenLeft (GL) 10
ChristianUnion (CU) 5
Reformed Political Party (SGP) 2
Party for the Animals (PvdD) 2
total 150

2年後,自由黨 (PVV) 停止支持政府,令政府倒台,要重新大選。選舉結果是自民黨 (VVD) 和工黨 (PvdA) 分別取得41和38席,是最容易湊夠過半數的組成,也順理成章組成立新政府。

挪威:早已習慣少數政府

挪威從1973至2005年的32年間所有政府都是少數政府:

1973 工黨 62/155
1977 工黨 76/155
1981 保守黨 53/155
1985 保守黨+基民黨+中間黨 50+16+12 = 78/157
1986 工黨 71/157
1989 保守黨+基民黨+中間黨 37+14+11 = 62/165
1990 工黨 63/165
1993 工黨 67/165
1997 基民黨+中間黨+自由黨 25+11+6 = 42/165
2000 工黨 65/165
2001 基民黨+保守黨+自由黨 22+38+2 = 62/165

2005 工黨+社會黨+中間黨 61+15+11 = 87/169
2009 工黨+社會黨+中間黨 64+11+11 = 86/169

經常出現少數政府,一來因為政黨之間真的不肯合組政府,二來挪威沒有提早大選機制,在野黨即使以不信任議案推倒政府,也不能換來提前大選,對改變議會勢力分佈毫無幫助,因此一般都不會隨便推倒政府,少數政府也能生存較長時間。2005年,過去一直獨來獨往的工黨終於「的起心肝」跟其他政黨合作,組成穩定的多數政府,才結束長年由少數政府執政的局面。

外界容易認定少數政府就是不穩定,施政混亂。相對多數政府的確如此,但這只是相對,並不代表真的會搞到天掉下來。至少挪威在這三十幾年間並沒出現大混亂。

接下來講回挪威最新的選舉結果。挪威國會有169個議席。其中150個基本議席由19個選區選出,每區的議席由3至16席不等。另外還有19個「調整議席」,如果有政黨的基本議席比例少於其全國總得票比例,就從19個「調整議席」分配,以讓國會整體較平均。最終結果是類似整國採用比例代表制,以全國總票數分配議席數目。

Norwegian parliamentary election 2013
Labour Party (A) 55
Conservative Party (H) 48
Progress Party (F) 29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 (KF) 10
Centre Party (SP) 10
Liberal Party (V) 9
Socialist Left Party (SV) 7
Green Party (G) 1
Total 169

上一屆執政聯盟是工黨 (A) + 中間黨 (SP) + 社會黨 (SV),這個聯盟在今次選舉中輸了14席,只剩 55+10+7 = 72席,不夠過半,因此工黨即使仍舊是第一大黨,依然要讓出政權。將會領導新政府的將是第二大黨保守黨 (H),它現時有48席,距離過半的85席,還差37席。保守黨可以怎麼選擇呢?

扣除上屆政府的3個政黨後,剩下還有3個黨可以組合:進步黨 (F)、基民黨 (KF)、自由黨 (V) (綠黨只有1席根本沒有用)。而無論怎麼計算,當中最大的進步黨 (F) 的支持都是都是必須的:基民黨和自由黨加起來也只有19席,遠遠不夠跟保守黨組成過半。即使我們放鬆一點條件,讓有加入上屆政府但立場較中立的中間黨,也轉態支持保守黨,仍然是不夠過半。保守黨要組成新政府不可能沒有進步黨支持。

為什麼焦點會放在進步黨呢?主要是因為它是挪威最具爭議性的政黨:進步黨是個擺明車馬反移民的政黨,過去其他政黨都一直不敢跟它合作。兩年前策動恐怖襲擊的瘋漢 Anders Behring Breivik 就曾經加入進步黨,儘管他在2006/7年已經退黨,也無跡象顯示襲擊跟進步黨有關連。但受到事件影響,進步黨的支持度確實已經下跌不少 (上次大選有41席是第二大黨),進步黨本身亦嘗試跟極端思想切割,走溫和路線。但無論如何,任何計算方法下,右派都必須要有進步黨支持才能組成新政府,避無可避。

如果保守黨跟進步黨合作,就有48+29= 77 席,離過半只差8席。這麼一來,外加基民黨 (KF)或自由黨 (V) 其他一個都可以湊夠數。如果只拉一個進來就會變成「剛好聯盟」,拉兩個就變成「過大聯盟」,而後者的機會並不小,因為拉越多政黨加入就越能溝淡進步黨的影響力。

保守黨也可以採用「政府以外合作」形式的「少數政府」,跟小黨合組政府兼由進步黨在外合作,或是調轉過來,跟進步黨合組政府而由小黨在外合作。這個作法可以讓對進步黨感到不舒服的其他政黨,避開跟進步黨共處一室的局面。現時外國傳媒也揣測最終採用「政府以外合作」模式的機會頗大。

無論採用哪種模式,進步黨的反移民政見都一定會被其他人溝淡,因此挪威的移民或國民身份政策會否因進步黨的加入而有大變,還是言之尚早。對當地人來說,經濟政策由左轉向右多少可能還比較大影響。外媒另一焦點是保守黨和進步黨的黨魁都是女性,新政府很大機會幾個高層都是女子。

最後回到香港

香港近月對有沒有執政聯盟的議題有過不少討論,當然這些都是落後於多年來已經組過無數次執政聯盟的歐美國家很多,畢竟香港不行政黨政治,議會不是普選,也不行議會制。

不少人說執政聯盟不穩定,但現實是歐洲很多國家如北歐、德國、瑞士等都是這樣,而他們沒有不穩,執政聯盟跟穩定不穩定無必然關係。我也可以說政府推出政策跟國會支持劃上等號反而令施政更順暢。也有人說這樣不民主,因為是由政黨秘密交易得出結果,但由代議士商議決定本來就是代議政治的本質。又有人說這樣選民無法直接選擇領導人,但選出領導人後他不能控制議會其實也沒有意思呀。(以色列在90年代曾經直選總理,但過了幾年發現總理不能控制國會非常麻煩,結果取消直選,改回由國會選出。)

那以上的執政聯盟理論是否能夠套用在香港?我的分析非常政治不正確:香港有兩個管治梯隊,一是中聯辦一「吹雞」就歸位的「西環過大聯盟」,二是思歪吹極雞都吹不出甚麼的「中環少數政府」(嚴格來說現在搬到金鐘了吧...)。前者「西環過大聯盟」有很多議員並不是必須才能達到過半的,所以偶然有些「豉油黨」或「法律超人」搞事,甚至有尊貴人士「三點不露」都不至於亂了大局。後者「中環少數政府」,本來以為自己是得到「政府以外合作」,政策推出一項建制派就會自動支持一項,但現實是推出一項跪低一項,要不斷求建制派支持才行,是變相的「輪轉執政聯盟」。

那香港要怎麼搞呢?今次文章已經夠長了,就別在這裡再開一個話題,有機會再談吧。

2013年9月7日

澳洲政界下剋上文化與AV選制 (二)

澳洲大選在即。執政的工黨早前由於民望低,發動宮廷政變突然更換黨魁,由「陸克文」(Kevin Rudd) 取代「吉拉德」(Julia Gillard),希望可以挽回民望,但現時來看效果有限,工黨民望仍然落後對手,在野的自國盟。在澳洲,為了選情得益,政黨臨急更換領導人是很常見的事,但今次陸克文的復仇戰確實額外具傳奇性,畢竟三年前是陸克文被吉拉德趕下台,今次卻是陸克文來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反過來趕走吉拉德。三年前的政變固然令人錯愕,三年後的政變卻更令人錯愕。也順便介紹一下澳洲的 AV (Alternative Vote) 跟 STV (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選制,畢竟香港最近有人提出將來要用來選特首。

兩人的恩怨情仇

陸克文跟吉拉德兩人的關係可以從2006年開始講起。當時澳洲是由「自國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 執政,該聯盟的領袖「霍華德」(John Howard) 自1996年起已出任澳洲總理連續10年,在野工黨不斷嘗試找人挑戰霍華德,期間已換過3個人做黨魁都失敗。結果個人形象較好的陸克文在06年當選為新任黨魁,吉拉德則當選副黨魁。這對搭檔成功領導工黨在次年 (07年) 的大選中擊敗自國盟,兩人分別出任總理和副總理。

吉拉德 (Julia Gillard) + 陸克文 (Kevin Rudd)
兩人當初應該沒想到會展開一段如此錯綜複雜、
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吧
可是2010年,陸克文的民望開始下滑至危險邊緣。工黨不少有勢力人士擔心會拖累大選選情 (澳洲國會3年1屆,所以07年後下一次大選須在10年舉行),加上陸克文被指在政府內作風太專橫強硬,令黨內醞釀更換黨魁。結果得到有勢力人士暗中支持的吉拉德突然逼宮,要求陸克文讓位,否則會提出重選黨魁。陸克文評估過形勢,發現自己已失去有不少有勢力人士支持,重選的話無法湊夠票,自行退位,吉拉德「下剋上」成功。

換人雖然令工黨民望提升,但在其後的大選中亦只能勉強保住政權。吉拉德的個人民望更是一直都升不上去。

政績方面,吉拉德最為人疚病的是,她上台前承諾會繼續振興經濟,不會令政府出現財赤,和不會推出陸克文想推的碳排放稅。雖然澳洲經濟相對飽受金融海嘯摧殘的歐美為好,但上個年度政府還是出現了財赤,而吉拉德在上台後還是重新包裝推出了碳排放稅。

吉拉德的個人形象也總是不為民眾受落。首先她上台是靠背刺其搭檔,陸克文的支持者很多都一直未能能釋懷。她也多次捲入各種另類事件而成為話題人物,作為澳洲史上第一位女總理,捲入性別爭議相關的事件尤其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2ZS-CId_hs
吉拉德訪問印度時,卡到高跟鞋而趴街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9BPqIols8
吉拉德被示威者包圍,在保安護送離開時趴街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3/jun/25/gillard-ridiculed-knitting-royal-kangaroo
吉拉德動手做針織被批太假

http://www.bbc.co.uk/news/world-asia-22852742
反對派聚會餐單寫「吉拉德式炸雞‧小胸‧粗大腿」被轟人身攻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hd7ofrwQX0
吉拉德指責反對派領袖、自國盟的「阿博特」(Tony Abbott) 歧視女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3PlCG1zxd8
跟埃及(前)總統穆爾西對談時,對方做出不雅動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btj3gDaE64
吉拉德回應馬雅末日預言:至少我不用再到國會答辯

但最致命的還是已經敗陣的陸克文及其支持者始終不肯認輸,一直蠢蠢欲動想推倒重來。吉拉德面臨黨內和黨外的夾攻,更令民眾質疑她的領導能力。

「N屆不選」與下剋上

自從2010年吉拉德下剋上成功後,陸克文的支持者見吉拉德支持率後繼無力,在2012年啟動重選黨魁,但陸克文並未取得足夠支持,吉拉德再次勝出。今年3月,隨著大選將近,吉拉德為穩定軍心自行啟動重選黨魁,最終因陸克文自認為仍未有足夠支持而不參選,吉拉德得以自動連任。陸克文每次都說自己認輸,在今年3月時還說過自己「N屆不選」,我們來看看他當時是怎麼說的:

http://www.abc.net.au/news/2013-03-22/rudd-says-he-will-never-be-leader-again/4588644
Mr Rudd has said consistently over the last 12 months that he would not challenge for the Labor leadership and that he would contest the next election as a local member of Parliament at the next election. That position has not changed. Furthermore, Mr Rudd wishes to make 100 per cent clear to all members of the parliamentary Labor Party, including his own supporters, that there are no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he will return to the Labor Party leadership in the future.
(陸克文已多次強調他不會挑戰工黨黨魁之位,他會以一名普通議員的身份參選下屆國會選舉。陸克文亦想清楚表明,無論在任何情況,他未來都不會回任工黨黨魁。)

事實上他的支持者一直沒放棄重奪政權,澳洲人也不相信陸克文真的會「N屆不選」。吉拉德要自己啟動重選來證明自己地位,其實也變相承認了陸克文一派仍然不聽話。

隨著大選越來越近,民調清楚顯示工黨將會慘敗,黨內有勢力人士決定倒戈策劃讓陸克文回鍋。結果只隔了3個月,工黨又再重選黨魁,曾自言「N屆不選」的陸克文反口,成功重奪黨魁跟總理寶座,吉拉德則宣佈退出政壇。

這時候就要用回毛澤東的名句了:黨內無派,千奇百怪。黨內有黨爭並不奇怪,但在澳洲卻好像特別流行。澳洲政黨內部鬥爭一向都很激烈,民眾對此習以為常。工黨單是在過去10年,已有過7次黨魁選舉,分別是03、05、06、10、12、13(3)、13(6)。至於工黨的對手自國盟,也在霍華德下台後,在07、08、09年都換過黨魁,頻密度不下於工黨。目前的黨魁「阿博特」(Tony Abbot) 將和陸克文爭奪總理寶座。

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跟選制有關。澳洲的選制規定候選人必須在選區內取得過半票才能當選,所以要贏就要盡可能擴充票源。一些掌握催票機器的個別有勢力人士,如果為特定的黨魁候選人背書,可以大大影響其他幹部的投票取向。

當然,換人也是為了要贏。講到底,陣前易帥這種做法為一般選民所接受,換完人支持度真的會反彈,政客們才會這麼肆無忌憚地去做。看看民調,工黨換人後支持度的確明顯反彈:

黨魁個人支持度
21–23 Jun 2013 吉拉德 33% 阿博特 45%
28–30 Jun 2013 陸克文 49% 阿博特 35%

政黨支持度 (第一意願票 vs 最終得票,兩個數字的分別會在選制的部份解釋)
21–23 Jun 2013 工黨 29% / 43% 自國 48% / 57%
28–30 Jun 2013 工黨 35% / 49% 自國 43% / 51%

在個人支持度方面,吉拉德敗阿博特12%,但陸克文則勝阿博特14%。政黨方面,換人前是兩黨最終得票差14%,換人後急速收窄至只差2%。工黨成員為了在9月大選後保住政權而逼走吉拉德,似乎並非沒有理據。但最新的調查又顯示,陸克文的支持度已經稍為回落,工黨再次陷入劣勢。

澳洲眾議院AV選制

在更詳細地分析最新選情前,先講一下澳洲的選制。澳洲國會分為參眾兩院,兩院的選制都是很少其他國家用的「排序投票制」(preferential or ranked voting),其中眾議院用 AV 制而參議院用 STV 制。因眾議院影響力較大,也決定首相人選,先集中講眾議院選情。

澳洲眾議院採用的是單議席排序投票制 (Single member district - preferential voting),在英文通稱 AV 或 IRV。雖然跟一般香港人認識的單議席單票制 (Single member district - plurality 又稱 fisrt past the post) 一樣,每個議區只選出一個議員,但並非單純取得最高票就當選,而是必須取得過半票才能當選。為此,選民須在選票上標明第一、二、三......意願。如果在第一輪點票中沒有候選人立即取得過半票,就將得票最少的候選人的票,轉移給票上得第二意願,再重新點票。仍然沒有人過半,就將新的最低票候選人的票轉移,如此類推,直至有人獲得過半票為止。

例如現在某假想選區有 a 至 e 5位候選人。在第一輪點票中,根據所獲得的第一意願票獲得以下排名:

澳洲國會選舉模擬選票
a 400
b 350
c 300
d 250
e 200
total 1500 (half = 750)

由於沒人獲得過半票,那就要將最低票的 e 的票,轉移給票上的第2意願候選人。

a 400
b 550 (+200)
c 300
d 250
total 1500 (half = 750)

仍未有人過半,那就將 d 的票轉移。

a 550 (+150)
b 600 (+50)
c 350 (+50)
total 1500 (half = 750)

仍未有人過半......

a 650 (+100)
b 850 (+250)
total 1500 (half = 750)

最後只剩下兩個候選人,終於結束。要求當選者必須過半票,及可以根據意願排序轉移選票的做法,相比單單制可以有很大差別。

單單制只要求最高票就可以當選,政黨只得到一部份選民支持也可能勝出,只需要確保自己比其他人都多票就可以,而對手越多越分化,就越容易做到。例如在上面的假想選區中,如果用單單制的話,a 只有400票也能當選。但有轉移機制跟要求過半票的話,對手多也不一定能分散票源,因為轉移機制會將低票的候選人逐個篩走,選票最終會集合到兩三個候選人身上。在上面的假想選區中,因為 a 吸引額外支持的能力不及 b,結果是由 b 勝出。單單制選出的是最多人強烈希望當選的候選人,而AV選出的是最多人接受或不反對的候選人。而在「中間選民理論」(median voter theorem) 下,這即是政黨必須拉攏中間選民支持才行,所以這個選制有助確保勝出者是偏向中間派立場。

轉移機制同樣也會造就策略性投票 (strategic voting,即配票)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b 一開始是落後的,但 e 的支持者全部將 b 列做第二意願,就令 b 的得票急升,最終可反超前 a 而勝出。從選民角度看,他們可以放心將第一意願票投給小黨,之後才將選票轉移給大黨。這可以用來量度小黨的實力。而從政黨角度看,小黨可以藉此跟大黨合作,以手上的票作一些條件交換。所以AV容許小黨生存之餘,也有助促進政黨合作。

現時澳洲政局中的兩大派,是左派的「工黨」(Labour Party) 對右派的「自國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後者由自由黨跟國家黨組成,選舉時會兩黨都會派出候選人,但就會叫支持者將第二意願票互投給對方。之前提及工黨內部一些掌握催票機器的有勢力人士能有很大影響,也是出於同一個原理。

AV相對明顯的缺點大概是點票程序繁複得多吧,但現在好像是用電腦點票的,所以還是很快就可以有結果。

澳洲大選選情

看看澳洲上一次選舉的結果。

Australian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Election 2010
政黨 | 第一意願 | 最終得票 | 議席
工黨 38.0% / 50.1% / 72
自國 43.3% / 49.9% / 72
其他/獨立 18.8% / -- / 6
total 150

在第一輪投票中,只計第一意願票的情況下,是自國盟高於工黨。但轉移選票後,工黨增加了12.1%票,而自國盟只增加了6.6%,結果是工黨以極微優勢勝出,議席數目更是一樣。工黨議席不過半,要拉攏綠黨 (Green Party) 跟獨立議員支持才可維持政權。

Opinion Poll
28–30 Jun 2013 工黨 33% | 47% 自國 45% | 53%

最近的民調顯示,在只有工黨跟自國聯盟兩者選擇的情況下,它們的最終得票分別會是47%對53%。既然上次得票一樣工黨也只是勉強「贏」出,今次跌票的話會輸的機會挺大的。以47%對53%來計算,大約會有10至15個議席易手,也就是說會從72對72,變成62對82。陸克文今回恐怕只是場百日天下迴光返照,阿博特有較大機會能當總理。但如果是早前吉拉德仍在的話,易手的議席隨時更多,達到20席以上,工黨全面慘敗。考慮到這一點,也難怪工黨會急跳牆換人,至少「輸少當贏」嘛。

陸克文,香港人應該聽過他講中文,對他跟中國搞好外交關係有點印象。阿博特呢?似乎在外交政策方面沒甚麼亮點。但外交一般來說並非選舉的重點,選民始終是比較關心經濟、稅收、福利等較貼身的議題。那自國盟在這方面有亮點嗎?其實也是好像沒有......阿博特本人的民望也只是一般,經常失言,特別是涉及女性。如果自國盟能贏,應該是出於選民對工黨失去信心,以及澳洲傳媒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 旗下媒體全力封殺工黨和陸克文。幫助自國盟的也不止梅鐸,澳洲主要報章中有9成都支持自國盟。考慮到輿論這麼一面倒,現在民調顯示自國盟仍然只是比工黨好那麼一點點,其實正正就顯示自國盟本身的實力相當有限吧......

澳洲參議院STV選制

最後來談參議院。參議院選制更複雜,是採用「多議席單票可轉移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STV。STV跟AV類似,都是要選民投票時排出第N意願的次序,分別在 AV 只有一個議席而 STV 有多個議席,因此候選人只需要取得一定比數得票就可以當選,無需取得過半票。例如用回這堆數字:

a 400
b 350
c 300
d 250
e 200
total 1500

假設選出三席,門檻為 (1/議席數+1) = 1/4 = 375票,因此只有 a 在第一輪點票就當選,之後要從最低票的那位開始篩走並轉移選票。

a 400 **
b 550 (+200)
c 300
d 250
total 1500

b 的票過了門檻,可以當選,但他多出來的票又要被轉讓,就變成:

a 400 **
b 375 (-175) **
c 400 (+100)
d 325 (+75)
total 1500

最後是 a b c 三人當選......運作是這樣。其實 STV 的邏輯跟 AV 差不多,但小黨能夠當選的機會相對高一點。例如現時參議院76席中,工黨有31席,自國盟亦只有34席,有11席不屬於兩大黨。其中9席是綠黨,佔百份比是11.8%,但在眾議院綠黨只有1/150席,可見兩種選制的分別。有人叫 STV 做比例代表制的一種,不同的是STV能減少「浪費」選票的情況,因為票數會不斷轉移至當選者身上。STV 很少國家採用,比較多人研究的例子只有愛爾蘭。

但用在澳洲還有一個變化。例如今次新南威爾士州 (New South Wales,6席) 有44個團隊,110個候選人參選。

http://www.aec.gov.au/election/nsw/gvt.htm

嘩,要為110個候選人排次序,豈不煩到嘔?隨時會填選票填到眼花。據說選票也是超大張。所以有一個捷徑:選民可以選擇只投一個政黨,由該政黨代選民排次序。

具體來說,選票分為上下兩部份,上部份只有政黨名,下部份是全部候選人的名。選民可以選擇自己在選票下面部份為所有候選人逐一填上優先次序,或只在上面部份投給一個政黨。由於每個政黨都會推出一份推薦名單,將所有候選人排序,選民如果直接投給該政黨,就會按該黨的推薦名單將候選人排序。

透過每個政黨的推薦名單也可以看得出他們之間的關係。當然,跟 AV 制一樣,各政黨之間都能以此表態支持誰或跟誰合作。以今次新南威爾士州的混戰為例:

工黨將自己團隊的6人全部排在第1至6意願,較友好的綠黨的6人則排第7至12,競敵自國盟的6人是排到差不多最尾的96至101。

綠黨將自己的6人排第1至6,海盜黨排第7和8 (Pirate Party,關注互聯網自由),維基解密黨排第9和10 (Wikileaks Party,就是那個維基解密),性愛黨排33和34 (Sex Party,照字面譯就是性派對,語帶雙關)。工黨雖然只排44至49,但仍然高於自國盟的58至63。

自國盟兩個黨合組一張名單,第1、3、5、6是自由黨人,第2和4是國家黨人,工黨排80至85,綠黨更排100至105。

三個黨都將被視為有種族歧視、排外傾向的「一國黨」(One Nation Party) 排成最尾的108至110位。

要查看上面條 link 列出的 44 個團隊提供的推薦名單其實真的幾麻煩,因為44個團隊分別將110 個候選人排序,即是有總共 4400 個配對列了出來......大部份人都只會查看主要政黨的推薦名單,甚至不理那麼多,總之就投自己最支持的那個黨。會慢慢自己研究要怎麼為110個候選人排序的,是少數中的少數。

香港常常有政客說,候選人太多,選民會混亂,不知道怎麼選,而且容易選出激進派,議會分裂。人家澳洲一個選區百幾人不都是照樣選了嗎?議會也沒有分裂。真的是選制的問題嗎?選民質素的問題?還是政客質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