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

2012年大事展望 (一)

外國有評論說2012年會是群龍無首之年. 為什麼呢? 因為全世界幾個最重要個國家都要舉行選舉, 現任領導人自顧不暇, 外人又不確定誰會當選, 所以國際上會出現一個不穩定性. 算一算, 今年會舉行選舉的包括: 美國, 俄羅斯, 法國, 中國 ("中國特色"選舉); 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國中竟然有四國都要換屆! 今次就來一點前瞻.



1 月

首先會舉行的是美國總統初選的首炮: Iowa Caucus 跟 New Hampshire Primary.

美國總統選舉的正式日期是在 11 月, 但由於各黨要先進行初選選出候選人, 而每個州/選區舉行初選的時間都不同, 在 10 個月前的 1 月選舉就要開鑼. 雖然大部份的初選都是在 2~5 月期間舉行的, 但由於頭馬肯定會有額外的媒體關注, 而且也會影響到往後的部署, 傳統上 Iowa 跟 NH 兩州的初選都是最重要的. 上屆選舉 Obama 就集中火力力谷在 Iowa 意外擊敗 Hilary Clinton, 成功令他聲名大燥.

當然一般香港人關注的都是美國總統選舉, 就集中講這個好了. 關係美國總統選舉, 有大量政治理論可以應用, 今次就拿幾個出來講. 第一個是關於選舉策略, 所謂的 momentum (就是曹仁超講的"C"...應該說是"勢"). 總統選舉在 11 月才正式舉行, 但初選是早在 1 月就開始, 加上選前部署, 整個競選期會長達一年以上. 如果失了C...失了勢, 那將會不堪設想. 某程度上要維持C...維持勢頭, 是很需要媒體操作的. 這就去到第二個理論, 所謂的 expectation (期待值).

期待值則更需要媒體操作. 簡單來說, 媒體如何報導是很看這個新聞有沒有爆點的, 也因此傳媒往往在選舉前就大肆"分析"一輪, 而選後又根據之前的"分析", 比較一下實際賽果, 又"分析"一輪. 我之所以用括號括住"分析"兩字, 是因為這些分析往往是不太科學化的, 即使是香港傳媒也是如此 (有機會再講). 但科不科學化並不重要, 因為大眾對媒體的報導是照單全收的. 所以"期待值"的重要性就是在於, 能否利用"選前分析"跟"實際賽果"之間的差異, 操作到令傳媒的"選後分析"對候選人有利.

用近一些的例子好了. CY的氣勢在早兩個月明明還很旺, 天天媒體都鋪天蓋地地報導說他民望贏 Henry 幾多幾多, 但選委一開票發現原來"中央屠狼", 媒體又全部轉口風唱衰梁說他連入閘都沒機會了. 這就是期待值的問題: 選前氣勢太好, 結果開票結果不符期望, 媒體立即又唱衰. 而連帶 CY 也沒了C變成只有Y(啥), Henry 的表現則穩定得多. 同樣地, 選前被一致唱淡的泛民開票出來結果不錯, 立即連續幾天都上頭條, 連甚麼要過票給CY的謬論都出來了 (還是出自大學教授之口). 這就是媒體的做法.

總之, 以上就是為什麼 Iowa 跟 NH 兩州的初選如此重要的原故; 重要的並不是這兩個州的票本身, 而是傳媒的相關報導和往後跟進.

接下來講講實際選情.

今次初選的焦點當然是在共和黨方面, 而該黨今次可謂"七國咁亂", 因為真的有七位候選人參選.

暫時民意領先的是 Mitt Romney. 他是 Massachusetts 州的前州長, 立場比較接近中間選民. 因此如果他成為候選人的話將會有較大機會打贏 Obama. 但也是因此, 他也較小機會在初選中勝出. (這個理論下面再講.) 除了本身立場之外, 他的缺點是太有錢, 太建制, 和宗教信仰 (摩門教).

民望第二高的是 Ron Paul. 這是位已經參選過N屆的老人家. (他是N屆參選, 不是N屆唔選.) 他的最大特色是立場夠鮮明. 為了節省開支, 要將教育部和環保部等幾個政府全部關掉, 同時也要停止對外戰爭和擴軍. 最後就是為了確定政府貨幣政策穩定, 要連聯儲局也關掉, 甚至恢復金本位. 雖然聽起來是很令人 facepalm, 但因為他過去N年都是堅持這些主張, 他的毅力反而成了一個優點.

民望第三, 四的是 Newt Gingrich 和 Rick Santorum. Gingrich 曾任眾議院議長, 知名度高, 但感情有過"缺失", 而且政見同樣"得人驚". Santorum 本身知名度不高, 政見保守但至少在可以理解的範圍內, 現在正在力谷在 Iowa 勝出.

民望第五至七名的是 Rick Perry, Michele Bachmann 和 Jon Huntsman. 三人勝出的機會都已經很微, 因為篇幅有限就不再詳細介紹了.

這裡加多一個理論. 為什麼會說贏初選跟贏大選的機會是不同的呢? 因為有一個理論叫 median voter theorem (中位選民理論). 我們首先假設 1)選民會投票給立場跟自己最相近的候選人. 再假設 2)只有兩名候選人, 選民不是投給A就B. 再假設 3)所有選民可以一字排開, 根據他們偏左派/右派排列. 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候選人A和B的相對立場會影響誰人當選. 這部份應該不難懂, 我們可以畫一幅圖出來. (下方的 step 1)

接下來要邊看圖邊解說. 對右派候選人A以右的選民來說, 他們不可能投票給立場超遠的候選人B, 所以他們一定會投票給A. 相反地, 對左派候選人B以左的選民來說, 他們不可能投票給立場超遠的候選人A, 所以他們一定會投票給B. 立場會轉變的一定是A和B之間的"中間選民". "中間選民"會投票給誰? 我們可以將A和B連接起來再從中間斷開, 叫它中間點C好了. C以右的會投給A, C以左的會投給B.

同時, 因為 median voter (中位選民) 的位置是全體選民中最中間的, 他的左面和右面都有同樣多的選民, 所以 median voter 的一票就是簡單多數下要勝選的 50.000......1% 票的那第 0.000......1% 張票. Median voter theorem 告訴我們, median voter 的那一張票才是真正決勝負的票.


接下來看 step 2. 因為A和B兩名候選人都知道 median voter 是最需要爭取的, 在 step 1 中爭取不到該名選民的候選人A會把自己的立場向中間靠攏, 直到自己可以囊括到 median voter 進入自己的版圖當中. 看到候選人A這樣做, 候選人B又會向中間靠攏, 直到自己爭回 median voter. 最後結果就是兩名候選人會不停向中間靠攏, 而理論上來說兩人最後的立場都會在 median voter 處相遇, median voter 最後會投誰, 而哪一位候選人又會當選, 則是靠彩數決定!

當然現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一來候選人是不可能隨便就改變立場跳來跳去; 二來我們很難實際上知道 median voter 的 exact 立場在哪; 三來可能會有多於兩名候選人參選; 四來選民很難全部排在一條線上讓你分析; 五來當候選人立場移向中間時, 最極端的選民又可能會不出來投票.

總之 median voter theorem 的最大教訓就是政客爭取中間選民的重要性.

接下來 apply 落美國選舉上. 我講這個 theory 出來是要解釋為什麼黨內初選和全國大選, 當選的機會會差很遠. 其實很容易理解. 看下圖. 在全國大選, median voter 是 "national median"; 但在黨內初選, 因為只有黨員投票, median voter 是 "republican/democratic median". 前後兩次選舉的 median voter 位置完全不同, 當然要勝選的話擺出的立場也要不同, 但候選人是不可能一時一樣立場!



所以在這個時候, Obama 不用經過初選就能自動成為候選人 (雖然嚴格來說他還要象徵式地經過黨代表大會正式提名) 可是他的一大優勢, 因為他一開波就可以把立場擺得比較接近 national median. 相反共和黨的候選人則要先靠向 Rep. median 再轉向 nat'l median, 而這個過程並不輕鬆.

在上面提及的一眾共和黨候選人當中, Mitt Romney 是被視為最接近 nat'l median 的, 所以對希望黨能贏得大選的幹部來說, 他是最佳的選擇. 但基層支持者都很"忠於自己", 不是只為大選勝選著想, 於是就一堆人傾向投給其他幾位立場極端的候選人. 偏偏近年基層黨員的立場都越來越極端, 這就令到戰況更加奇怪, 各候選人的民望非常飄忽.

總括來說, Obama 要勝選, 除了經濟狀況有沒有好轉外, 共和黨派誰出選也很重要. 雖然現在美國經濟很差, 但 Obama 靠著外交成績跟個人聲望, 仍可以號召到很多民主黨跟中間選民投票給他. 現在的民調都顯示, 共和黨7名候選人當中, 除了偏中間路線的 Romney 外沒有人可以打敗 Obama. 在頭兩場 Iowa 和 NH 初選當中, Romney 早就在 NH 部署, 相信他很大機會會勝出, 所以 Obama 能否連任, 第一場關鍵將會落在 Iowa 的結果上.

而某程度上 Iowa 的選制是對 Romney 有點不利的. NH 是用所謂的 primary system, 即真正去票站投票的方法, 選民的立場會很簡單直接地透過選票表達. 但 Iowa 是用所謂的 caucus, 即黨團會議. 這個做法是真的要黨員去到一個會堂內開會討論決定支持誰. 所以在討論過程中, 弱小候選人的支持者很可能見勝出無望, 改為支持其他立場相近的候選人. 萬一 Ron Paul / Newt Gingrich / Rick Santorum 其中一人從此得益, 則會對 Romney 較為不利, 所以整體來說變數很多.

最後, 即使 Obama 可以成功連任, 他所屬的民主黨大概也很難奪回國會多數議席. 如果國會繼續是由共和黨佔多數, 他們將會有能力阻礙 Obama 施政, 那即使 Obama 連任, 美國的政局依然會不明朗.



一次過打了很多, 但總算趕及在 Iowa Caucus 開始前出街. 先休息一下.

附共和黨七大候選人玉照





共和黨內唯一有機會贏 Obama 的 Mitt Romney. 慎防墮馬中.




N屆都要選的 Ron Paul.




感情缺失 Newt Gingrich.



立場保守 Rick Santorum.




日本開國 Rick Perry. (這捏他也太難了吧...)




一支花 Michele Bachmann




知名度極低, 大部份美國人口中的 "而我不知道誰叫 Jon Huntsma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