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3日

從台灣「佔領立法院」回顧政治理論

因為寫了很多東西,自己都有點亂,都不知道個 lead 該怎麼介紹......總之就是從台灣「佔領立法院」行動引發的爭論中,回顧一些政治理論。一、民主絕非是只有一種模式。二、人民絕對有權反對民選政府的決定。三、解決問題需雙方妥協。

直接民主 vs 代議民主

首先,民主可以依實行上的安排細分很多種。一般人對民主的基本理解是要「以民為本」,參照民意決定政府政策,但要經過甚麼樣的過程才能將民意轉化為決策呢?

一個方法是 Direct democracy (直接民主),凡事交由全民公投決定,是純正的「數人頭」做法。直接民主最初在古希臘出現,例如古代雅典跟斯巴達開戰,雅典方無論是決定開戰停戰、戰略為何、甚至任命誰人做將軍,全部是舉行公民大會討論,再由公民投票決定。但直接民主被認為是效率低的做法,而且未必每項議題大眾都有興趣或充分理解,因此自古希臘衰敗後就不再流行。

現代的民主國家,採用的則是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代議民主),也有人將之與 Direct democracy 相比而叫做 Indirect democracy (間接民主),即讓公民選舉產生代議士,再由代議士來代表人民作出決策。此做法效率遠較凡事公投為高,尤其是現在很多國家的人口動輒幾百幾千萬人,凡事公投,沒完沒了。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效率,又演變出不同的議會規則和文化,加快審議速度。代議制度的歷史也可以追溯至古代,古羅馬就有議會和議員。

民主不是只有選舉

無論是以上哪一種做法,民主制度在決策時的重點還是「數人頭」,多數派的主張就是最終決定,少數要服從多數。但很多學者都指出,保障少數人的權利、尊重不同意見,其實對民主也是必要的。民主並非凡事都應該訴諸於「數人頭」。

一些香港政客說民主有國際標準和定義,我讀了好幾年政治學都沒怎麼聽過,只知道有一些學者提出的定義是較多人引用,其中一個是美國學者 Robert Dahl (1915-2014,2月剛去世) 的「Polyarchy」定義。何謂 Polyarchy?這個字是 Dahl 自創的,直譯就是「多人政府」,是這樣造字造出來的:

Archy 在希臘文有統治、政治、政府等的意味
Mono 一 + Archy 政府 = Monarchy 一人政府 = 君主制
Olig 幾個 +  Archy 政府 = Oligarchy 幾個人政府 = 寡頭制
An 沒有 +  Archy 政府 = Anarchy 無政府
Poly 多個 +  Archy 政府 = Polyarchy 多個人政府

所謂「多人政府」,其實就是代議民主。Dahl 認為,在代議民主之下,做決定的終究只有代議士,只算得上是相對多人參與,而非全民參與,故名為「多人政府」。Dahl 為 Polyarchy 提出一個7大條件,而多數學者都會直接將它引用來當代議民主的條件:
Robert Dahl 的著作之一

1. Elected officials 政策由民選者決定
2.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選舉公開公平進行
3. Inclusive suffrage 廣泛的選舉權
4. Right to run for office 廣泛的被選權
5. Freedom of expression 言論自由
6. Alternative information 不同的資訊渠道 (新聞自由)
7. Associational autonomy 集會、結社自由

1-4 就是講選舉,但還有5-7,講的是基本自由,因為沒有這些自由的話,我們根本無法充分發揮我們的政治權利,也無法確保選舉是公開公平進行。任何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都不能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方式奪走,如果有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可以被隨意奪走,我們就難以確保民主能繼續實行下去。

由此引申,並非所有事情都適宜以「民主」方式決定。例如德國納粹黨在1932年大選中成為最大黨,黨魁希特拉當上總理,之後國會還通過了一條「授權法案」(Enabling Act),授權希特拉無需諮詢國會就可以簽發命令和法案,實際上使希特拉成為了獨裁者。講程序,希特拉有跟程序做。講人民授權,他的確是得到了「授權」。但結果是不是民主呢?

社會多元聲音的好處

現在很多人流行說社會太多聲音、很嘈、很煩、不夠和諧......但不少學者都認為多一些不同意見,對民主來說是好事。因為聲音越多,越能防止「多數人的暴政」(Tyranny of majority) 出現,越能防止社會多數派打壓少數派。被稱為「美國憲法之父」的 James Madison (1751-1836) 就這麼說:(只是約略翻譯,請以原句為準)

「民主除了要防範來自統治者的打壓,也要防範社會的一部份打壓另一部份」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a republic not only to guard the society against the oppression of its rulers, but to guard one part of the society against the injustice of the other part...

「如果一個社會的強者能輕易打壓弱者,這其實是無政府狀況或弱肉強食的原始社會」

In a society under the forms of which the stronger faction can readily unite and oppress the weaker, anarchy may as truly be said to reign as in a state of nature, where the weaker individual is not secured against the violence of the stronger.

「有了更多不同的派系和利益,那就較難組成一個多數派去侵害少數派的權益」

You take in a greater variety of parties and interests, you make it less probable that a majority of the whole will have a common motive to invade the rights of other citizens......

Madison 又說,如果因為嫌有不同聲音太煩而搞一言堂,那是本末倒置的。

「因為自由會趨生不同派系而消滅自由,跟空氣能燃火就不要空氣一樣愚蠢」

Liberty is to faction what air is to fire, an aliment without which it instantly expires. But it could not be less folly to abolish liberty, which is essential to political life, because it nourishes faction, than it would be to wish the annihilation of air, which is essential to animal life, because it imparts to fire its destructive agency.

看到有文章指,民主之下不同利益出於自利來競爭,會忽略了大眾利益,是壞事。但一定程度的自私自利是正常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就是講自私自利的嗎?經濟學鼻祖 Adam Smith (1723-1790) 的理論就指,有競爭才有進步,而競爭正來自於人的自利心態。旅美法國學者 Alexis de Tocqueville (1805-1859) 就指出,正是人民有自利心,他們才會想改善生活,關心政客能否幫到自己,主動關心和參與政治。而當人們理解到個人的影響有限,就會聯合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壓力團體,促進公民社會運作。當然,尋求自利之餘也要接受程序和競爭,接受並非所有事都會如你所願,有時候需要跟別人合作和妥協。Tocqueville 同意全個社會的人都是極端個人主義的話有其弊,但一定程度的個人主義和尋求自利是正常的,亦跟公民社會和民主無衝突,甚至可能有幫助。

意大利學者 Giovanni Sartori (1924-) 就提出將社會出現不同意見的情況分為兩類:Moderate pluralism (溫和多元) 和 Polarized pluralism (兩極多元),前者指社會真的有多種不同意見,傾向平均地分布或以中間派佔多數,後者則指社會意見分為兩極。前者對民主較有益,因各派差距不大,中間派較有機會掌權,政府政策較少動蕩,後者則製造對立,政權交替時會較多動蕩。

我們又可以另一個方式來表達為何多些派系會更好。如果某國只有兩大派,而且是固定的60% vs 40%,那每次選舉40%的一派都會落敗,他們就會成為「永遠的少數派」,永遠無法掌權,有較大機會遭到多數派打壓。相反,如果人民是20、20、20、20、20地分開,那就可以出現不同的執政組合,例如左傾的3組加起來、中間3組加起來、甚至右傾的3組加起來,那就較小機會出現「永遠的少數派」。

奧地利學者 Joseph Schumpeter (1883-1950) 甚至認為,民主根本無須講甚麼共識 (他用的字眼是 common good),因為現代社會太多不同意識形態、議題和利益存在,而且民眾亦難以事事花時間理解 (甚至沒能力理解),凡事都講共識 (aim at common good) 根本是浪費時間。當然這是比較極端的看法。需指出的是,Schumpeter 本業是經濟學者,在大學教經濟,也曾在奧地利政府擔任財政部長,因此其觀點跟主流政治學者不同並不出奇。

Majoritarianism vs Consensualism

社會有不同意見,那議會之內呢?美國學者 Arend Lijphart (1936-) 提出兩種議會政治文化:Majoritarianism (多數主義) 和 Consensualism (共識主義)。前者來自 majority (多數派) 這個字,形容一種「民主就是少數服從多數」、「勝者代表人民、敗者要聽」的心態。後者來自 consensus (共識) 這個字,指即使已經掌握多數議席,仍願意跟少數派協商,盡量爭取最廣泛支持的政治文化。模仿近來香港政客的講法,前者就是「敵我矛盾」,後者則是「有商有量」。

一般來說,總統制、單議席單票制、兩黨制、選舉傾向產生一黨獨大結果的政治環境,會傾向產生 Majoritarianism,因為每次選舉中容易分出誰是「勝方/多數派」跟「敗方/少數派」。例如英國和美國都是兩黨惡鬥可以惡得很離譜,台灣現在也是如此。

使用議會制、比例代表制、多黨制、議會難有一黨獨大的政治環境,會傾向 Consensualism,或被迫變成 Consensualism;選舉沒人取得過半數,那就自然難有人聲稱自己是「勝方/多數派」,還必須跟其他政黨合作。而每次選舉過後執政聯盟成員都要大洗牌,那就是上面提到的,難以產生「永遠少數派」。

例如德國,過去3屆選舉都由基民黨 (CDU) 當上最大黨,該黨的黨魁 Angela Merkel (默克爾) 一直出任總理。但因為德國偏向比例代表制,基民黨沒得到過半議席,要跟其他政黨合作,加上每次選舉後各黨議席數目又會改變,所以默克爾每次選舉後都要更換合作的政黨。她在2005-09年是跟社民黨 (SPD) 合作,09-13年是跟自民黨 (FDP) 合作,13年之後又再跟社民黨 (SPD)。需留意的是,社民黨 (SPD) 其實是基民黨 (CDU) 的主要對手,兩黨一左一右,而且經常在選舉中爭做最大黨 (德國二戰後所有總理均是來自這兩黨),但這無阻兩黨偶然合作。2009年時,基民黨 (CDU) 是由默克爾做黨魁,社民黨 (SPD) 是由 Frank-Walter Steinmeier 做黨魁,兩人爭做總理,也在選舉和辯論中針鋒相對。但其實當時 Steinmeier 還是默克爾內閣的副總理兼外長,兩人合作過不代表兩人不能反過來對打。而13年選舉後默克爾又找回 Steinmeier 當外長,兩人爭完後又可以再合作。

瑞士聯邦委員會2008年的照片,以紫色 tie 高個子為中心的
8個面向鏡頭者就是委員會成員 (7個民選委員+1個祕書長) (維基圖片)
又可以拿瑞士來做例子。瑞士的最高行政機關稱為「聯邦委員會」,大概相等其他國家的政府內閣,而此委員會是定員7人,逐個由國會選出,即國會要分開投7次票。理論上,如果按 Majoritarianism 原則,國會內有一個佔過半數議席的聯盟,這個聯盟可以在7次投票中都舉出自己喜歡的人選,那就能控制全部7席的人選。但現實上,由於有 Consensualism 慣例是要平衡不同黨派、地區、還有語系的勢力 (萬一有人不知道:瑞士有四種官方語言,照顧國內四類講不同語言的民眾),瑞士的政黨並不會7次投票都固定地合作,會逐次選舉逐個候選人去審視。例如2011年的聯邦委員會改選中,7個當選人來自5個政黨,分別以216、131、159、194、179、159、126票當選,可見就著每個席位投票時,各政黨的立場都重新洗牌一次。另一個 Consensualism 慣例,是聯邦委員會主席 (兼任瑞士總統) 是由委員輪任,而且每年都要換,即只要時間夠長,幾乎每位委員都會有機會擔任主席 (兼總統)。

2011 Swiss Federal Assembly election result
Swiss People's Party / 59 seats / 1 councilor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 57 seats / 2 councilors
FDP The Liberals / 41 seats / 2 councilors
Christian Democratic People's Party / 41 seats / 1 councilor
Green Party / 17 seats
Green Liberal Party / 14 seats
Conservative Democratic Party / 10 seats / 1 councilor
Others / 7 seats
Total / 246

其實某程度上,任何議會運作都是兩種文化都會有,只是哪一個比較主流和常用而已。如果是絕對的 Majoritarianism,多數派永遠不理少數派意見,只會依自己一派的想法來決策,那少數派在知道自己選舉失敗的一刻就可以收拾包袱回家等下一屆選舉了,反正自己待在議會根本沒用!同樣地,Consensualism 亦有其極限,凡事都要全部人同意,那多麻煩!(雖然現實中的確有完全 Consensualism 的例子,好像歐盟和聯合國安理會在某些議題上。)

又例如早幾個星期以色列政府推出了三項大法案 (要解釋這三條法案講甚麼會很花時間,故不詳述),在國會表決時,執政聯盟一方全部投贊成,非執政聯盟一方則全部離場抗議。看起來有「聯盟 vs 非聯盟」的 Majoritarianism 表現,但執政聯盟內部有5個政黨,所以這三個方案其實是5個政黨之間的妥協方案,那就又有 Consensualism 的表現。

Trustee model vs Delegate model

講完「少數服從多數」的問題,又輪到「議會代表人民」的問題。

代議士跟人民的關係,有兩種看法:trustee model 和 delegate model。這兩種概念均是由英國學者兼議員 Edmund Burke (1729-1797) 提出。簡單來說,Trustee model 認為代議士是獲授權自行決定怎麼投票,delegate model 則認為代議士只是負責在議會投票那一個動作,投支持還是反對要聽選民的話。前者相信代議士的判斷,後者則依靠民意。順帶一提,Edmund Burke 偏向建制派和精英主義,所以他本人是贊同 trustee model 的。

在現實上,很多時候是兩者兼備。一般來說,選民決定投哪一個候選人或政黨,是看他們政綱、過往表現、個人誠信等等。代議士當選,即是他們的政見獲選民支持,那平日依著已宣佈的政綱去評估應該站在哪個立場即可。

但如果現在冒出來的議題,是選舉時沒人提過,候選人政綱也沒提到的,那代議士如何按既有政綱決定立場呢?又或者議題背後的形勢改變了,代議士是否仍要堅持既有立場呢?甚至代議士自行改變立場,選前說A、選後說B,選民是否有權去質疑他們呢?

英國學生示威時筆者正好在倫敦
例如英國的自民黨,2010年大選時,政綱提出要將大學學費的 cap (上限) 從3000英鎊減至零,即提供全民免費教育。但大選結束後,自民黨決定跟保守黨合組執政聯盟,又同意保守黨主張,為了削減財赤,減少對大學資助,將學費 的 cap 提高至每年9000英鎊,完全背離了選舉承諾。事件引發了大規模學生示威,指自民黨背叛選民,選民根本沒授權他們提高學費。

有論者認為,最終如何投票,決定權始終是在代議士手上,而如果他們逆民意而行,他們也要承擔後果。自民黨支持度大跌,料下屆大選會失去大量議席。雖然如此,我還是認為選民是絕對有權作出投訴的,不然代議士怎麼知道民意為何?他們聽了民意之後是否接受是一回事,但他們仍然有責任要聽。

Iron law of oligarchy & Cartel party theory

過去一個世紀,越來越多國家採用代議民主,但運作了多年後,又越來越多人質疑代議民主不夠民主。今日香港某大學的教授就寫了篇文講「民主赤字」(democratic deficit),這個詞就是講民主制度或機構被指不夠民主的問題。很多時候,對代議民主的質疑來自不信任政黨政治,認為政黨自己就是黑箱作業、不民主、無法代表人民,那由政黨操控的代議民主又怎麼能體現民主呢?

有位德國學者 Robert Michels (1876-1936) 提出了一條 Iron law of oligarchy (寡頭鐵律),認為政黨必然是不民主的。政黨是為了提高政治過程的效率,例如凝聚社會聲音,在議會中綑綁投票,而成立。但在這個過程中,政黨所收集到的意見必定會被濃縮為單一立場,部份支持者的意見勢必要被篩走。同時,政黨成員們是政客,自己會形成一個新的階層、新的利益集團,他們在決策過程中也會滲入自己的顧慮。因此,政黨立場跟支持者立場一定會有誤差,而由此推論,政黨政治注定是假民主。Michels 最後走了去意大利支持法西斯一黨專政。

跟 Michels 同樣屬於德國左派,以作為俄羅斯共產黨頭頭 V. I. Lenin (1870-1924) 筆戰對手聞名的 Rosa Luxemburg (1871-1919,後來成為德國共產黨創黨領袖) 也批評,政黨內部搞「民主集中制」(democratic centralism) 根本就是假民主:「只屬於政府支持者和黨員的自由,不論包括了多少人,都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往往是屬於那些有著不同意見的人。」(Luxemburg 最有名的金句)

Freedom only for the supporters of the government, only for the members of a party – however numerous they may be – is no freedom at all. Freedom is always the freedom of the dissenter.

Cartel Party Theory (Richard Katz & Peter Mair) 是另一個針對政黨政治的理論。Cartel 這個字本身是指,幾間龍頭公司合謀排斥其他人,製造行業壟斷的情形。Cartel Party Theory 就是指政治空間由少數政黨壟斷的情況。具體來說,這些政黨雖然政見不同 (如經濟政策),但認識的敵人總比不認識的敵人好,暫時在野又比永遠在野好,所以他們會合作將政治制度設計成對現有政黨有利,對新冒起者不利,那政府就永遠是在同樣幾個政黨之間輪替,政治也永遠由幾個政黨壟斷。

在歐美,比較常見的做法是用公帑資助政黨,例如取得國會一定議席可以補回選舉經費或助理經費,那大政黨就可以省掉一大筆錢,小政黨則要自己付錢。另一個做法是例如在英美兩國,使用單議席單票制,表面上是為了製造兩黨制令政局穩定,但同時也有令其他政黨難以擠身國會、其他政見難以打入主流的狀況。在英國,即使保守黨和工黨兩黨平日如何爭拗,只要遇到有人提出引入比例代表制,兩黨都會一起像瘋狗般狂咬。資料提供:

英國2010年大選
Conservatives / 36.1% votes / 306 seats (47.1%)
Labour / 29.0% votes / 258 seats (39.7%)
Liberal Democrats / 23.0% votes / 57 seats (8.8%)

Nick 指的是自民黨黨魁 Nick Clegg

由於英國的國會過去幾十年都被保守黨和工黨把持,他們也把選舉制度設計成對他們兩黨特別有利。在2010年大選中,他們得到的議席都遠高於得票比例。第三大黨自民黨,得票比例跟工黨相差不遠,議席卻差了好幾倍。

台灣早幾年更改立法院選舉制度,將議席數目大減,取消多議席單票制 (SNTV),引入單議席單票制 (FPTP),表面原因是要製造兩黨制,結果也的確令國民/民進兩黨佔大多議席,但這樣是否就有利管治呢?國民黨過去6年控制行政立法兩院,管治質素是否就很好呢?又來資料提供:

2008年立法院選舉
國民黨 51.2%得票 71.7%議席
民進黨 36.9%得票 23.9%議席

2012年立法院選舉
國民黨 44.5%得票 56.6%議席
民進黨 34.6%得票 35.4%議席

2012年選舉,國民黨雖然贏得多數議席,但其實投票給它的人沒有過半......至於民進黨得票下跌,議席反而上升的情況,以往分析單議席單票制的文章有分析過的了,不再詳述。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現在一般學者都認為,民主除了選舉,還要有公民社會參與,人民應該更加關心政治,主動發聲,監察民意代表,才能「深化」(deepen) 民主,令民主意識和理念深入人民生活之中,減少「民主赤字」。會認為民主只有選舉,一班人在議會舉手就是民主程序,是一種對民主非常狹隘甚至精英主義的理解,有學者稱之為「最小程度的民主觀」(minimalist view of democracy),最有名的提倡者就是上面提過,那位認為民意很混亂、沒效率、不用理會的 Joseph Schumpeter。他主張民主只是一個讓人民選出不同管治團隊去執政的程序,團隊上台後並不一定要聽民意 (反正民意很混亂),但他的講法並不為主流接受。

同樣地,看到有朋友 quote 台灣網民說,希望有政治強人出來打救台灣,很可惜不論馬英九還是蔡英文都不是這類人。這種希望有賢者打救的想法,同樣跟民主理念不符。再次引用上面也提過的「美國憲法之父」 James Madison:「如果人是完美的,我們根本不需要有政府來管治我們;如果有完人來管治我們,我們根本不需要想那麼多監督和制衡。」

If men were angels, no government would be necessary. If angels were to govern men, neither external nor internal controls on government would be necessary.

人們往往對民主和政客有過高期望,政客當然是自利的,沒有自利心的就不是人了。但政客自利之餘,人民也可以透過主動發聲、用選票來威逼利誘政客,將政客的利益跟人民的利益掛勾,沒需要像 Robert Michels 那樣,對政黨失望就投向獨裁或強人。民主中的互相制衡,有以制度制衡,也有以人來制衡。每次看到有人說民主和政客不應講私利,我就心想,你是馬克思再世不成?又來 James Madison:

「要以野心制衡野心」

Ambition must be made to counteract ambition.

真的,很多這些問題都是百幾二百年前就已經有人解答過的了。

近年也有學者跳出「Direct Democracy vs Representative Democracy」的框架,產生了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參與式民主) 概念。Participatory Democracy 目前還不算是一個很具體的概念,總之就是以代議制度為基礎,盡量提高公民參與程度。例如多些公眾諮詢、政黨舉行初選、鼓勵非政府組織、加強公民社會參與等等。

有些國家就是代議和直接民主並用,例如既有定期選舉,也有公投。瑞士就是如此,只要集齊10萬個簽名即可要求政府就指定議題舉行公投。瑞士去年和前年都分別有超過十次公投,上月也才剛通過一項收緊外來移民入境的公投。美國很多州份也能就州內事務舉行公投。

美國和英國的總統/首相網站,都有提供網民聯署的功能,集齊到一定數目的簽名,政府就必須回應。英國國會也有規定有一定人在網頁聯署的議題,國會必須找時間來討論。這些做法都為代議民主加入直接民主成份,要求代議士回應民意。也有人將這些做法稱為 E-democracy,探討如何將網上民意融入正規程序之中,甚至有網民自行組黨參選。

不同學者有探索更多民主的可能性,還有一個就是近來在香港多了人講的 Deliberative Democracy (商討式民主)。有學者認為,直接民主、代議民主、參與民主,三者雖然以不同方式將民意轉化為決策,但都沒有觸及「民意從何來」的基本問題。商討式民主倡議在民間舉行研討會,先向一般人講解某項議題的不同方面意見,提高一般人對議題的理解,再收集意見,認為那些「獲得資訊的民意」(informed decision) 更高質素、更有參考價值。

回到台灣

回到台灣了。反對示威者的意見,大致有這一些:

示威者只有十幾萬人,不代表人民。

示威者不代表沉默大多數。

示威者想搞「多數人的暴政」。

鼓動民眾上街很民粹。

背後有政黨操控。

馬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正當性不容侵犯。

不能犯法和使用暴力。

個人認為這些講法不少是自相矛盾。

既然他們人數這麼少,不代表人民,那支持服貿的又不出來?有沒有示威者這麼多?

然後又說支持者是沉默大多數。都講明是沉默了,你怎麼知道他們怎麼想?示威者不代表人民,你又能代表沉默大多數?

多數人的暴政。又說有沉默大多數不同意示威者,又說國民黨議席多,都是在講支持政府的一方多數,那到底誰是在搞多數人的暴政?

真要計的話,馬英九得到689萬票 (這個數字真的很易記),以台灣有2300萬人計,是不是也代表其他1611萬人都不支持馬英九?

民粹。民粹是甚麼呢?如果讓民眾做決定就是「民粹」,那民主制度本身不就是一種「民粹」嗎?不相信民眾,那又實行民主來幹嘛?而且不是說多數人是支持馬政府的嗎?那馬政府很民粹囉?指責別人是「民粹」,很多時候跟指責人「被政黨利用」、「被傳媒誤導」、「被外國勢力操控」差不多,都會淪為單純攻擊對方動機的漫罵,而不是去針對真正原因理性討論,對解決民怨根本毫無幫助。

講回台灣好了。2004年總統選舉後連戰等人佔領凱道,一直說要驗票和重選,又怎麼計?06年施明德的倒扁運動號召百萬人包圍陳水扁所在的總統府,又怎麼計?當年沒上街的2xxx萬人、沉默大多數是支持陳水扁?連戰、施明德很民粹?還是搞多數人暴政?政黨操控這一點倒是很明顯就是了。當然,立場調換的不只國民黨,民進黨也是。今日說馬英九支持度只有9%要下台,當年陳水扁有多少?還有警察驅散示威者,綠營天王們當年是怎麼評價的?

以上言論,搬來香港,完全一樣。當年香港50萬人上街反對董建華政府和「23條」立法,中共代言人也說香港其他550萬人都沒有出來不支持,而且示威者是受反中亂港政黨誤導和操控,這麼多人上街很大機會變成暴力......又或者近來,特首說要加福利就沒問題,反對派政黨說要加福利就是民粹。民調指特首民望高時,就說民調做得好,代表人民,民望低時就說調查機構反中亂港。

再遠一點,甘地、馬丁路德金、昂山素姬、曼德拉,他們上街示威時有多少人跟著上街?沒有達到全國人口的一半?那對不起,他們不代表全國人民了,不代表沉默大多數了,想搞多數人暴政,很民粹了。至於政黨操弄嘛,甘地是印度國大黨 (INC) 前主席,昂山素姬是全國民主聯盟 (NLD) 主席,曼德拉是非洲國大會 (ANC) 主席,馬丁路德金投票支持民主黨,身邊又多民主黨的人,很明顯是政黨操弄啦。

老是說民意民意,來個公投就最直接看到民意,這也是法國前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 愛用的招數。要講作風專橫,馬英九跟戴高樂比,差了幾條街。當總理時,政策不獲國會同意,就立即辭任。當上總統了,國會又贏到手了,政策還是被外界批評,就跟你來個公投,看誰的意見才獲人民支持。戴高樂掌政時期,在1958、1961、1962 (2回)、1969年,共舉行了5次公投,是法國歷年執政者中最多的。戴高樂在頭4次都贏了,最後一次卻遇上滑鐵盧敗陣,結果當晚12點就在全國廣播中,廢話少說,宣佈辭職,甘脆俐落。雖然我不喜歡戴高樂,但他的確是個有大將風範的人。

講了這麼,只是想說,人民對民選代表和政府表達不滿,絕對沒問題。這一點也回應了馬政府是民選這一點。在人來說,唯一比較有爭議的,只有是否犯法和使用武力,也就是表達不滿的手法的問題。

的確,衝入立法院和行政院的做法,並非民主常態,也肯定違法。但公民抗命運動本質上就一定是犯法,甘地、馬丁路德金、曼德拉,哪一個抗爭時不是違法?甘地和曼德拉坐了好多年監獄呢。問題是他們反的是一個專制獨裁政府所立的惡法。有法就要跟隨,這樣就叫法治?法從何來?是由人訂的,不一定是中立或道德上正確的。難道金正恩和希特拉隨意立了的法也要遵守就叫做法治?希特拉殺猶太人又符合法治?金正恩「犬決」舅父張成澤又是符合法治?又或者,某年某月某日,議會立法將同性婚姻合法化,那在法律生效的前1秒,同性婚姻在道德上是錯的,而生效後的1秒,同性婚姻又變成道德上對的,原來社會道德對錯在1秒間就可以反轉!公民提名特首候選人,1秒前是錯的,中共說沒問題後又變成對的?

當然,現在馬政府是個合法地選出來的政府,保持立法院和行政院保安亦難以稱得上是惡法。所以上面提的都只是一些供讀者思考原則的極端例子,我並不是在將馬英九等同金正恩和希特拉,又或者將學生當成甘地和曼德拉。

可以作參考的是,現在示威者的抗爭手段和抗爭目標是否合附「比例原則」(proportionality)?其目的是否個合理的目的?他們的行為是否能夠幫助推動這個目的?行為是否有有需要或合理的?例如要拆掉一座只有幾層的小房子,你卻放個核彈,整個城鎮都炸掉,那就任何人都不會覺得合比例。

單說目標,個人認為示威者的目標是可以接受的,民主社會下對政府政策有意見是很平常的事。但手段是否恰當呢?這類評估就恐怕各人有不同看法了,但個人來說我是比較同情示威者的。因為除了闖入行政院時弄亂裏面、偷吃太陽餅和屏東蛋糕、上 FB 打卡比較意義不明之外,整個佔領行動大致上都是用到很小程度的武力,尤其近日基本上是很和平的。對我來說,非暴力在某些情況下是個比不犯法更重要的原則。

我們又要注意,犯法跟暴力是兩回事。示威者可以不暴力但仍犯法,執政者可以不犯法地使用暴力。現代社會學鼻祖,德國學者 Max Weber (1864-1920) 就說過:「所謂國家,就是一個壟斷了合法地使用武力的權力的實體。」

A state is any human community that claims the monopoly of the legitimate use of physical force within a given territory.

雖然我引用了這一句,但台灣警方的反應在驅散佔領行政院一事以外,都大致克制。馬政府在處理上雖有不當,但未至於是強硬鎮壓。

對錯問題就不多談了,因為我對哲學和法律真的不熟,我讀的都是一些比較實際性的民主政制、政黨政治、選舉理論。現在擺在眼前比較大的問題是,事情要怎麼收拾?

馬英九反應遲鈍,就大家都一早知道的了,運動開首幾日的確是零動靜。近日說肯跟學生見面和逐條審議,我覺得算是正面的進展了。倒是學生方面又怎樣呢?要求隔幾天就改變,而且有些說法例如「公民憲政大會」,都是意義不明。建立監督機制,是在現有政制框架內進行,不難搞,而且立法系統監督行政系統也是正常的。但「公民大會」是要做甚麼的呢?誰可參與?是一次性還是永久的機構?如果單是要表現民意,可以要求重選國會 (雖然我不肯定台灣有無這機制),可以要求公投,但「公民大會」這個東西有何作用?我看不到。

開戰容易停戰難,同樣的,社運也是發動容易下台難。上面說過政府不能當自己凡事都是對的,有責任聽民意,有需要作妥協,這個要求對反政府者也適用。除非你100%肯定己方能贏,否則總是要想,哪些要求有助將終局拉到自己一方,哪些要求只會將終局越推越遠,不能想到就提出來。

反政黨/反建制運動自我崩壞的危險

有些人說示威是有政黨支持,一來我認為有政黨支持沒甚麼問題 (反示威那邊自己又沒政黨支持嗎?),二來我也只看到很多參與的學生們對政黨,包括國民和民進兩黨,的不屑。他們不信任的,不只是馬政府,還是整個政客階層和制度。這樣有助人們反思何謂民主,是好事,但他們須小心鑽入牛角尖。

世界各地主張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的政黨和社會運動,在批評既有政黨缺乏內部民主之餘,自己往往也會陷入相同的困局。行動要有效率,就要有組織,但組織越嚴格就越是要犧牲內部民主。當行動領袖無法滿足所有支持者的訴求時,又會被人指是假民主。

民選的執政者則有優勢,畢竟他們本身的地位有合法性,絕對可能死撐不走,不像示威者一定要不斷動員人上街製造人氣,而動員人要消耗很多資源和耐性,總有其極限。倒扁運動不就是在阿扁死不下台,加上施明德處理也被質疑下,就不知不覺消退了嗎?泰國的英祿也是一直在避開示威者鋒芒,敵一動,我始終不動,結果示威一方先行撐不下去,要暫停行動一陣子。鐵腕鎮壓,好像之前的烏克蘭總統,反而行不通。

另外,儘管批評聲音很多,至今都未有人能提出取代代議民主和政黨政治的合適機制。反政黨或反建制人士想影響政治,結果還是要回到他們所反對的框架內,希望從選舉和議會內部破舊立新,但這樣他們就會變成又一個政黨,又成為建制一部份,光環消退。而當他們再也搞不出甚麼新花樣,就又是被支持者拋棄。某程度上這變成了一個循環:出現第一批政黨......這批政黨變得因循守舊......出現新政黨反對舊政黨......又輪到這批政黨因循守舊......。

新冒起者和他們的支持者如何適應他們加入政治圈子後改變了的角色,從外圍示威者變成內部參與者,是一個考驗。既有政黨如何應對,能否自我改革,能否重新爭取選民支持,也是個挑戰。

民主絕對不是只有一套模式 (事實上我一直不懂中共常說的「西方那一套」即是哪一套)。希望今次運動真的能夠帶動台灣人更深刻地思考,到底大家想要一個怎樣的民主。

2014年3月19日

跟進烏克蘭局勢

筆者在兩周前的文章談過,個人認為烏俄雙方不會開戰,也會盡量避免擦搶走火,總之讓問題只局限於克里米亞就算。俄羅斯會鼓動克里米亞獨立,讓它當附庸國,而烏克蘭和歐美實際上不會做些甚麼。

暫時來說估計大致正確,只是普京似乎並不滿足於讓克里米亞像從格魯吉亞分裂出來的 Abkhazia 和 South Ossetia 般當付庸就算,還要正式將該地吞併掉。即使如此,歐美也不會做甚麼,因為他們既不會為烏克蘭開戰,也對重手制裁有所顧忌。現在的問題是,即使烏克蘭只能口頭抗議,眼白白看著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境內仍有一些效忠烏克蘭的士兵據守在基地不肯投降。這些士兵要如何處置呢?烏克蘭不可能只是口頭抗議就當已經應付掉,未來可能會成為烏俄關係的未爆彈。而另一個未爆彈當然就是現在在烏克蘭東部城市示威,要求像克里米亞般加入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如果俄方沒再進一步表態支持他們,這些示威有可能慢慢平息,但恐怕真的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才能平息掉。

還有,普京未來會如何面對烏克蘭呢?到現時為止普京的姿態仍然非常強硬,不肯承認新政府,儘管他沒有提及要讓亞努科維奇復位。烏克蘭方面也說俄羅斯至今仍未表示過要進行談判。如果他是要再次在烏克蘭安插一個聽俄羅斯話的政權,這可是相當困難,畢竟在這種劍拔弩張的情形下,新政府很難自行退縮,這肯定會引發原有支持者反彈。所以普京要麼逼到新政府倒台,要麼逼歐美退縮,但兩者我都很難看到會在短期內出現......要和平解決事端,歐美需要小心評估普京的行動和動機。我就猜不透他了。

接下來談談俄方的手段。

首先是,現在跟普京簽署條約的克里米亞「首相」Sergey Aksyonov。根據網上資料來看,他的身份也值得質疑。Sergey Aksyonov 所屬的政黨,在上一次2010年的克里米亞地方議會選舉中只拿到3席 (計入他),全議會有100席,80席都是屬於當時仍在位的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的政黨,議會也選出該黨的 Anatolii Mohylio 為地區政府首相。可是今年2月27日,「武裝份子」佔領克里米亞之際,議會也被包圍,Sergey Aksyonov 自稱是「武裝份子」的領袖,要求議會辭退 Anatolii Mohyliov 並改為委任自己為首相。他在「當選」後也隨即宣佈會舉行公投加入俄羅斯......他的登位會否進行得有點太過順利呢?

接下來是這個公投。本來嘛,克里米亞的居民就是俄羅斯人居多,真的舉行一場公平、公開、公正的公投的話,也有很大機會支持脫烏入俄。可是「有心人」似乎並不放心。很多傳媒都有報道了,這次公投有2個選項,一是加入俄羅斯,一是獨立,沒有留在烏克蘭的選項,可說是事前就進行了「篩選」,令這場公投變成未投也已經知道誰會贏。加上當地的親烏克蘭新政府和親西方傳媒已經一間間的被迫關閉,非俄羅斯人 (烏克蘭人和韃靼人) 很多都不想投票甚至已經在準備移居到烏克蘭,滿街又仍然都是「武裝份子」,這場公投的結果是近乎100%支持入俄,實在不令人意外。我不是說克里米亞不是大部份人想入俄,只是這場公投 show 應該可以做得好看一點吧?

反正克里米亞會加入俄羅斯也快成既成事實,也沒甚麼好再從法理上去反駁的了。

接下來談談外交形勢。

暫時來看,國際上沒甚麼國家肯公開支持俄羅斯。(好像白俄羅斯有說過支持?) 雖然克里米亞當地人接受,但在國際慣例上來說,這樣明目張膽地派兵入另一個國家,甚至將其佔領和吞併掉,其他國家仍然是很難贊同的。聯合國安理會早前商討一份譴責俄羅斯的議案,當然是被俄羅斯使用否決權否決權,但值得點出的是當時全安理會只有俄羅斯一個投反對票,其餘14個成員國,13個投贊成,一個棄權,棄權的正是中國。連中國這個長期盟友也不敢公開贊同俄羅斯的行為,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

中國為何不敢贊成呢?搞獨立公投這種事,中國一向很忌諱,萬一西藏、新疆、台灣,甚至香港,都照樣做怎麼辦?如果香港立法會有一日瘋了,決定公投決定香港前途,選項一是獨立、選項二是加入台灣、選項三是加入英國 (根據香港親中人士的講法,有三個選項已經很足以讓民眾表達意見了嘛),中國又會不會承認呢?歐美等地現在都說,公投要根據該國憲法做,違法公投不可行,中國好不好引用這些歐美國家的講法,說根據香港憲法公投是違法呢?俄羅斯方面可是說只要克里米亞人想做就萬事都可以喔。又,普京還說克里米亞公投合符國際標準,香港人都知道,中國最怕別人跟他講甚麼「符合國際標準」了。

反正為了自身利益而採用雙重標準,大家都是,也沒甚麼好講的了。

2014年3月6日

總結烏克蘭局勢:小回應

在另一網站看到有人說我偏頗。我寫文是要發表意見的嘛,難免有 take side,說我不中立我也沒辦法,我已經盡量拿出例子來佐證自己的理據。如果要像一些號稱中立的文章般和諧,或是正反兩邊很平均地各打50大板,那我可做不來。

還有就是因為我盛讚歐盟吧?說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沒我講的那麼好,管治水平和人民生活質素跟烏克蘭差不多。我上前擺出幾張圖表,今次就看一看數據。根據 IMF 的 database,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現在的人均 GDP 跟90年代相比跟: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 current prices, U.S. dollars

Estonia 2,610 (1995) 16,320 (2012)
Latvia 1,989 (1995) 13,900 (2012)
Lithuania 3,113 (1999*) 14,018 (2012)
Poland 3,605 (1995) 12,538 (2012)
Czech Republic 5,592 (1995) 20,616 (2012)
Slovak Republic 3,650 (1995) 16,899 (2012)

Hungary 4,409 (1995) 12,735 (2012)
Bulgaria 1,618 (1995) 7,033 (2012)
Romania 1,549 (1995) 7,935 (2012)

Ukraine 721 (1995) 3877 (2012)

* Lithuania 沒有 1999 年前的數據

蘇聯解體頭幾年,這些國家跟烏克蘭的人均 GDP 只差一兩千美元,現在卻相差一萬美元以上。熟悉歐洲實況的人也會知道,近年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增長都較歐盟平均為高,波蘭配合其人口和大小,在歐盟內的發言權越來越大。捷克和斯洛伐克也做得不錯。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還有真的是右翼法西斯勢力越來越強的匈牙利,表現則較為遜色。以下是2012年歐盟各國的經濟增長幅度,頭5名全是東歐的前共產國家:

Gross domestic product, constant prices, Percent change (2012)

Latvia 5.58
Lithuania 3.62
Estonia 3.22
Poland 2.05
Slovak Republic 2.03
Sweden 1.20
Ireland 0.94
Germany  0.87
Malta 0.82
Austria 0.79
Bulgaria  0.78
Romania  0.33
United Kingdom 0.17
Luxembourg 0.11
France 0.03
Belgium -0.20
Finland -0.21
Denmark -0.57
Netherlands  -0.88
Czech Republic -1.25
Spain  -1.42
Hungary -1.66
Finland -0.21
Slovenia  -2.34
Italy  -2.37
Cyprus -2.43
Portugal  -3.17
Greece -6.38



2014年3月5日

總結烏克蘭局勢

烏克蘭局勢,雖然很多人已經撰文講過,我是遲到了,但也稍為談一下我的版本的分析 (好啦,有不少是參照別人的),不過要先從10年前講起。

2004 年總統選舉和橙色革命

10年前,2004年的烏克蘭總統選舉,時任總統 Leonid Kuchma 不再連任,由總理「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跟 Kuchma 關係良好) 和反對黨領袖「尤先科」(Viktor Yushchenko) 競逐,後者獲另一反對黨領袖「季莫申科」(Yulia Tymoshenko)支持。

烏克蘭總統選舉採兩輪投票制,第一輪選舉由多名候選人一同競選,如無人能取得過半票,最高票兩人晉身第二輪,第二輪較高票者再當選總統。在2004年11月21日的第二輪投票中,兩大候選人得票如下:

Viktor Yanukovych (亞努科維奇) 1509萬票 49.5%
Viktor Yushchenko (尤先科) 1422萬票 46.6%
(*烏克蘭選舉有「以上皆非」選項)

亞努科維奇宣佈勝出,但各地都出現選舉舞弊的指控,特別是在支持亞努科維奇的地區,投票人數遠遠超越第一輪投票,有些票站甚至有近100%的投票率,全國投票人數急增了250萬人。亞努科維奇作為受益人,又是控制政府機關的總理,成為眾矢之的。尤先科和季莫申科於是呼籲民眾上街抗議,要求重選,並加緊派遣監票人員。還有,選舉期間,尤先科的面部肌肉出現明顯老化,不斷變皺,檢查後發現原來是被下毒,更加激起國內外的關注。由於下毒殺人向來都是蘇聯和俄羅斯特務的專長,難免令人聯想是否俄羅斯為了支持親俄的亞努科維奇、鏟除親歐美的尤先科而這樣做。

十幾日後,最高法院確認選舉舞弊指控,下令重選,12月26日的選舉結果如下:

Viktor Yushchenko (尤先科) 1512萬票 52.0% (加90萬票)
Viktor Yanukovych (亞努科維奇) 1285萬票 44.2%  (減224萬票)

尤先科於是在下個月正式就任總統,並任命季莫申科為總理。整個事件被稱為「橙色革命」(Orange Revolution),因尤先科的宣傳刊物以橙色為主色,尤先科和季莫申科在呼籲支持者上街時,也要求他們帶上橙色物品或衣服。

革命退潮

但橙色革命兩大巨頭,尤先科和季莫申科,很快就陷入內鬥。這除了是兩人在爭奪新政府的主導權之故,也因為烏克蘭在革命後修改憲法,削減總統權力,將權力交給總理和國會,令兩者的權力範圍變得模糊。最終季莫申科只當了9個月總理就被尤先科開除,由尤先科自己所屬政黨的黨友補上。但一般民眾似乎較為同情季莫申科,因為在兩年後的07年國會選舉中,季莫申科政黨的得票急增,超越了尤先科政黨,令尤先科被逼再次任命季莫申科為總理。

2010年再次舉行總統選舉時,兩人沒像04年時協商只由一人參選,而是分開參選。民眾對兩人的支持度亦大減,可能是因為兩人各自爆出醜聞,也可能是因為兩人政績並不彪炳:受2008年環球金融海嘯影響,烏克蘭經濟嚴重衰退、失業率上升、通賬又高。結果亞努科維奇漁人得利,勝出這次大選。選舉引發的示威和指控遠不如上屆選舉,顯示多數民眾當時都接受,亞努科維奇勝過季莫申科這個結果。留意今次投票人數較上次大減:

Viktor Yanukovych (亞努科維奇) 1248萬票 49.0%
Yulia Tymoshenko (季莫申科) 1159萬票 45.5%
(尤先科在第一輪投票中僅得5%票被踢出局)

亞努科維奇當選後不久,即著手打擊季莫申科,以貪腐罪將季莫申科收監,歐盟和美國均指這是政治打壓。同時,最高法院亦宣佈2004年革命時對憲法所作的修改是違憲 (憲法違憲,真不知這是甚麼邏輯...),令權力再次倒向總統。亞努科維奇任命長年副手「亞扎羅夫」(Mykola Azarov) 為總理。

今次示威

今次示威的觸發點,是去年底烏克蘭跟歐盟就商貿條約進行談判,在談判即將完成和簽署時,俄羅斯突然介入,向烏克蘭提供直接經濟援助,亞努科維奇在收到金援後當然就很識趣地中止跟歐盟的談判。事件令很多本來期望藉今次條約,令烏克蘭「脫俄入歐」的親歐盟民眾不滿,舉行大規模示威。

示威在11月21日晚開始,最初是和平進行,政府亦沒阻止。但示威者接下來幾日仍然繼續佔據首都基輔市中心的廣場,警方嘗試驅散,卻激起更多民眾上街,而且浪潮逐漸蔓延至民眾一向較為親歐盟的烏克蘭西部各地。民眾較為親俄羅斯的東部,亦有零星的請願支持政府。

隨著示威不斷擴大,尤其在西部開始失控,有政府大樓被示威者佔據,或地方議會斥責中央,還有歐美的施壓,亞努科維奇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1月16日,國會突然間通過一條反示威法,大大加強警察權力和對示威者的懲罰,令各界譁然,條款包括 (wiki資料):

The laws introduced 10-year jail terms for blockading government buildings; 阻塞政府大樓可入獄10年
hefty fines and prison terms for protesters who wear face masks and helmets; 戴口罩、面具、頭盔要受罰
fines and prison terms for unauthorised installation of and provision of facilities or equipment for tents, stages or amplifiers in public places; 使用帳幕、搭舞台、擴音器等要受罰
and driving bans for people who form convoys of more than five cars. 不准有多過5架車聚集
Also approved was legislation to easier strip members of parliament of immunity; 較容易取消議員豁免
the identification of members of non-government organisations funded by foreign governments or foundations as "foreign agents"; 將由外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視為間諜
2-year jail terms for defamation spread through social media; 網上傳播流言判入獄2年
1-year jail terms of corrective labour for slandering government officials; 誹謗政府判勞改
 mandatory registration for internet-based media and prepaid mobile phone services purchasers. 網上及手機媒體要登記

簡單來說,是在極權國家才可能出現的法例。另外,之所以說突然通過,是因為這條法案是一提出就在當日獲得通過,國會幾乎沒有辯論,投票也是以議員舉手進行,完全扭曲正常議事程序。亞努科維奇在次日簽署法案,並辭退陸軍總司令 Hennadiy Vorobiev,保安大權落在內政大臣 Vitaliy Zakharchenko 身上 (報導指他是亞努科維奇兒子的好友)。

隨即法案實施,警方加大力度鎮壓,示威者反抗得更利害,死傷數目開始上升,歐美的反應越來越大,連亞努科維奇政黨的成員亦開始出現退黨潮。1月28日,總理亞扎羅夫請辭,國會取消反示威法,又「特赦」犯了反示威法的人,亞努科維奇向反對派領袖伸出橄欖枝,提出由他們組成擔任新總理,但他的威信已徹底破產,反對派領袖並無理會。示威的訴求已從簽訂歐盟商貿條約,變成指責亞努科維奇獨裁、貪腐、武力鎮壓人民,要求他下台。

2月20日,基輔爆發示威發生以來最大衝突,即早幾星期那些市中心淪為火海和戰場般的照片。歐盟宣佈對亞努科維奇政府的官員實施制裁,禁止他們進入歐盟和凍結他們在歐盟資產。同日,基輔市長和多名議員宣佈退出亞努科維奇的政黨。次日 (21日),在歐盟官員中介下,亞努科維奇跟反對派領袖完成談判,讓反對派組織新政府、修改憲法削減總統權力、並提早大選。

再下一日 (22日),亞努科維奇和親信突然失蹤,警方亦不再阻撓示威者,示威者進佔政府大樓,國會完全由反對派控制。他們火速地通過多項決議,立即修改憲法、定下大選日期、下令釋放被囚的季莫申科、開除亞努科維奇和多名官員。23日,季莫申科親信,她所屬政黨的副黨魁 Olexander Turchynov 當選國會議長,同時兼任臨時總統和臨時總理。烏克蘭局勢在兩三日內,來了個180度改變。

為何會轉變得這麼快呢?俄羅斯總統普京雖然撐亞努科維奇,但他畢竟只能在金錢上支援,總不可能像當年蘇聯出兵匈牙利和捷克那樣,派兵開入烏克蘭吧?那亞努科維奇能依靠的,終究只有自己。而他早前更換陸軍總司令,顯示他可能想軍隊加入鎮壓,但軍方未有同意執行。當基輔淪為戰場,他堅持下去可能也只會引來更大反抗,那就談判吧。但談判完成後,仔細一想,其實大勢已去。權力被削弱,又肯定不會勝出下屆大選,被清算只會是時間問題,還是早點落跑吧。早兩年北非多國革命,突尼西亞的獨裁者「本阿里」和埃及的「穆巴拉克」,也是在知道失勢時就立即逃出首都,利比亞的「卡達菲」以為能撐住,留了下來,結果被民兵抓住,即場處決。

在這裡也引述一組數字。國會是以328票對0票的結果下彈劾亞努科維奇,將他開除的。國會共有450席,亞努科維奇所屬政黨在上屆選舉有185席,但現在國會以328票開除亞努科維奇,顯示他的政黨已經有相當多的議員倒戈,確實是眾叛親離。27日,國會再以331票通過新政府名單。

需要留意的人物

示威一開始有三大領袖,他們是:

Arseniy Yatsenyuk 前外交部長、經濟部長。曾是尤先科部下,現在是季莫申科政黨的黨團代表。
Vitaliy Klychko 著名拳擊手、領導其中一個反對黨
Oleh Tyahnybok 領導其中一個反對黨、烏克蘭民族主義者、不親俄也不親歐,但曾說一定要在兩者揀一個的話會選親歐

早前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 Victoria Nuland 跟美國駐烏克蘭大使 Geoffrey Pyatt 被竊聽電話,對話內容被放上 youtube,雖然大多數傳媒集中報導 Nuland 用粗口罵歐盟幫不上忙,但對話內容還包括她分析烏克蘭政局,和美國的立場,還有點評各示威者領袖。

Nuland「I don't think Klitsch (Vitaliy Klychko) should go into the government.」

Pyatt「Yeah. I guess... in terms of him not going into the government, just let him stay out and do his political homework and stuff. I'm just thinking in terms of sort of the process moving ahead we want to keep the moderate democrats together. The problem is going to be Tyahnybok and his guys and I'm sure that's part of what Yanukovych is calculating on all this.」

Nuland「I think Yats (Arseniy Yatsenyuk) is the guy who's got the economic experience, the governing experience. He's the... what he needs is Klitsch and Tyahnybok on the outside.」

這段是評論,亞努科維奇願意讓反對派領袖擔任總理以平息事態,而 Nuland 認為三人當中只有 Yatsenyuk 有管治經驗,另外兩人不適宜加入政府。Pyatt 也同意,指出應該要扶助溫和派,同時要防範激進派令事件失控。

隨著局勢變化,又加入了三人:

Dmytro Yarosh 右翼組織領導人、激進派示威者頭領
Olexander Turchynov 季莫申科長期盟友、他們政黨的副黨魁。亞努科維奇被推翻後,獲國會選為議長兼臨時總統兼臨時總理
Yulia Tymoshenko (季莫申科) 前總理、其中一個反對黨領袖、親歐盟。本身跟丈夫是烏克蘭頭幾名的富豪。2011年被收監,但政黨一直在運作,現已被釋放

上星期,歐美支持的 Yatsenyuk 果然獲舉薦為新總理,其餘閣員亦以季莫申科政黨的人為主。

如果舉行總統選舉,這幾人當中,無疑季莫申科是最有優勢可以當選。她在幾個人當中,知名度最高,也獲得歐美支持,上一屆選舉也只是略輸給亞努科維奇。儘管她政績遭人質疑,評價較為兩極化,但我們要比較她跟其他人選,而比較之下她始終是有實力的一位。

我們也要考慮烏克蘭的選舉制度。烏克蘭總統選舉是兩輪投票制,第一輪無人取得過半票的話,由最高票兩人再晉身第二輪。季莫申科在第一輪成為頭兩位之一應該無問題,而在第二輪,如對手是親俄派,她勝定;對手是激進派,她也可贏。最大的威脅是她的黨內鬧翻,溫和派對溫和派,這就要看他們內部自己怎麼解決了。那她是否有能力管治好烏克蘭呢?以她過去的政績,難說。

東西分裂‧親俄親歐分裂

現在稱為烏克蘭的地區,在歷史上曾經被多個不同國家控制,如蒙古 (西征部隊)、波蘭、土耳其等,到18世紀被俄羅斯拼入,獨立的時間不長。俄羅斯實行「俄化政策」(Russification),在各個屬地 (波羅的海三國、芬蘭、波蘭、烏克蘭等) 教授俄語、禁用土語,並且引入俄羅斯人移民,改變了烏克蘭的民族組成。到了蘇聯時代,烏克蘭爆發大飢荒,死了很多人,蘇聯更加加緊引入俄羅斯人填補空缺 (有認為是史太林故意製造飢荒清除烏克蘭人)。

越是深藍色代表越是多俄羅斯人 (維基圖片)
看回地圖,烏克蘭南端的克里米亞半島 (Crimea peninsula) 是俄羅斯人比例最高的地區。俄羅斯自二百年前奪得半島以來就非常重視該地,因為俄羅斯在北方的港口在冬天會結冰,而在南方的半島並不會。半島也處在黑海中央,具格外戰略地位。半島上的 Sevastopol 港由俄羅斯建立,是俄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現在仍是俄國「黑海艦隊」的母港 (烏克蘭出租給俄國)。

另一個多俄羅斯人的地區是西南方的敖得薩 (Odessa),在以前也是俄國的重要軍港 (在「機動戰士高達」中也是自護/吉翁軍的地球軍基地)。另外最東端的兩個省也有較高的俄羅斯人比例,該地段被是頓涅茨克盆地 (Donetsk Basin),是礦產資源豐富的工業地區。再大範圍一點看,這裡也靠近俄羅斯的「頓河的羅斯托夫」(Rostov on Don)。羅斯托夫是港口,也是頓河的河口,頓河靠著運河,連接了伏爾加河等多條內陸河,羅斯托夫因此可以直通俄羅斯的大後方,有重要戰略地位。

紅/黃色地區,季莫申科票數較多
紫/藍色地區,亞努科維奇票數較多
上圖是上次2010年的總統選舉結果,仔細比較跟上面的兩張圖,可以發現越是多俄羅斯人的地區,就越是投向亞努科維奇,整體來說呈現了西北 vs 東南的情形。但我們不宜將民族當成唯一因素,畢竟這些地區中,只有克里米亞半島一處是真的由俄羅斯人佔多數,也就是說,在東南的其他地區裏面,有相當一部份的烏克蘭人也投了票給亞努科維奇,是親俄派。

這部份可以用經濟誘因來解釋。東部貼近俄羅斯,經貿和日常生活自然也跟俄羅斯連成一線,與俄羅斯維持良好關係可以得到較大利益,西部則不會。而如果跟歐盟簽了商貿協定,經濟重心勢必會向西移,而如果跟俄羅斯的商貿減少,東部的經濟也會受創。事實上,最東面兩個省明明俄羅斯人較克里米亞半島為少,投亞努科維奇的票卻更多。

烏克蘭各省人均收入,東南部較西北部高,
尤其是最親俄、最多人投票給亞努科維奇的東面兩省
有評論說,早前示威的只是西北部的親歐民眾,亞努科維奇在東南部仍有很大支持。的確,東南部是親俄,但這並不代表他們一定支持亞努科維奇。到了示威後期,亞努科維奇的貪腐和獨裁行徑已經表露無遺,即使親俄者也撐不下去。去年底東南部仍有不少反示威的示威,但上幾個星期已越來越少,直至亞努科維奇被推翻,東南部民眾擔心跟俄羅斯關係轉差,才空群而出。他們的主要訴求是維持跟俄羅斯關係 (甚至脫烏入俄),也有質疑推翻亞努科維奇不合程序,但死忠支持亞努科維奇本人的並不多。

烏克蘭能順利「脫俄入歐」嗎?

烏克蘭新政府一開首就響應西北部民眾和示威者要求,說長遠要加入歐盟。從心態上看,加入歐盟就是跟英法德等西歐國家屬同一圈子,是真正的歐洲一份子,而非在國際上聲名狼藉的俄羅斯的附庸。儘管現在有幾個歐盟國家陷入財困,整體來說歐盟在管治水平和人民生活質素方面,都在多種國際排名上名列前矛,是「先進國家」的代名詞。而從實際角度看,加入歐盟的東歐前蘇聯國家,管治質素普遍有所提高,因為要獲准加入歐盟須符合多項條件,歐盟會派觀察員查核申請國的情況,其實有點好像考試合格可以拿張證書一般。

但烏克蘭現時離通過這些評核,正式加入歐盟,還有很長的路。在達成這部份之前,夾在俄歐之間,應如何自處呢?何況加入歐盟雖然可以參與歐盟共通市場,有經濟得益,但烏克蘭現在經濟的確很依賴俄羅斯,要轉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亦勢必會遭到東部人反對。

除了歐盟,俄羅斯更在意的恐怕是烏克蘭會否加入北約,因為加入北約可以比加入歐盟快得多,而且加入了北約,美國就可以大條道理在烏克蘭建立基地,直接威脅俄羅斯的中心地區。

相信烏克蘭新政府在實際上會小心平衡俄歐兩方的利益,畢竟國內局勢未穩定,經濟又差,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現時也還未確定歐美會提供多少金援。但現在俄方入侵和搞局,烏克蘭的亂象恐怕仍要持續下去。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新政府上台後,東南部親俄派立即上街,而一些「神秘武裝組織」亦隨即在克里米亞半島各地發難,以坦克車和裝甲車管制公路、佔領政府和軍事設施,還在半島跟大陸連接的地段設置路障。說真的,這樣有規模、有人力、有物力、有計劃的「武裝組織」,你說不是俄羅斯軍隊都沒人信啦。事實是俄羅斯一直都有在克里米亞租用軍事設施,在當地有駐軍,可以隨時出擊,很多人證物證甚至環境證據都指向俄軍,只是俄方死不承認而已。現在克里米亞半島實際上已經被俄羅斯佔領了。但俄方行動暫時僅限於克里米亞,俄烏雙方也未正式宣戰或交火,這倒是為雙方留了一線。

不少外國傳媒在和08年攻打「格魯吉亞」(Georgia) 相提並論,但首先兩國國力和規模相差甚遠:格魯吉亞人口只有不足5百萬,面積7萬平方公里;烏克蘭人口逾4千萬,面積60萬平方公里。現實政治格局方面,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爭端,在於格魯吉亞內有兩個地區,Abkhazia 和 South Ossetia,在90年代自行宣佈獨立,並且受俄羅斯保護,俄羅斯早就實際控制該兩個地區,俄羅斯08年出兵格魯吉亞,是因格魯吉亞先行出兵 South Ossetia 想奪回主權。格俄戰爭只打了幾日,俄羅斯讓格魯吉亞知道自己無力反抗後便鳴金收兵。

我不認為戰況會像格俄戰爭,倒是局勢演變,可能會令克里米亞變成另一個 South Ossetia:俄羅斯鼓動當地宣佈獨立,讓它當附庸國,而烏克蘭雖然口頭上不承認,實際上卻做不到甚麼。

對俄羅斯而言,克里米亞是唯一俄羅斯人佔多數的地區,本身又已經是個有高度自治的國中國,有自己一套憲法、議會和政府,還有重要戰略價值,現在未開一槍就先搶下它,符合 cost-performance。但如果全面出兵攻打整個烏克蘭,所需要動用的資源將要大很多,也不可能像在克里米亞那般沒有人抵抗。另一方面,亞努科維奇已經眾叛親離,即使他歸位,在國內能得到的支持也是非常有限,即是要靠俄國支援,幫他復位並不划算。這個「廢帝」是隻棄子,作用只是提供俄方一個出擊的「大義名份」,俄方沒需要真的幫他復位。須留意的是,儘管俄方說不承認新政府,給予亞努科維奇庇護並出示他的書信,但至今還未有任何他跟普京親身會面的情節上演。亞努科維奇被趕下台頭幾日,還有俄媒社評大罵他出賣普京過往信任和幫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至於烏克蘭新政府方面,一來他們真的沒實力反抗,二來他們也明白克里米亞鬧獨立只是遲早的事,現時目標應是先防止其他有較多俄羅斯人居住的地區鬧事,讓普京可藉故全面入侵。

如果雙方真是點到克里米亞即止,那俄羅斯一日未攻入其他地區,或未有前線人員擦槍走火、未有流血衝突,局勢還有和平化解的可能。某程度上,雙方可是有著默契:俄方死不承認那些是俄軍官兵,也不讓他們發動攻擊,烏方則不作武力抵抗。之前有傳俄羅斯向克里米亞內仍然效忠新政府的烏克蘭部隊下通諜,但這樣十分危險,因為萬一那些部隊不投降,俄羅斯要拿他們怎麼辦?真的殺入去,肯定造成死傷,那就是赤裸裸的軍事衝突,勢必令群情洶湧,很難收場,因此俄方之後又澄清其實沒有下通諜這回事。

但正所謂開戰容易停戰難,雙方真的會就這樣以對峙為結局嗎?尤其是,現在掌握主導權的普京是否會滿足於只拿到克里米亞呢?克里米亞半島固然是極具戰略價值,俄羅斯一定要控制在手,但這樣做會令烏克蘭其他地區的民眾對俄羅斯更加反感,即使現在劍拔弩張的局勢緩和,長遠來說烏克蘭恐怕也是只會傾向跟歐美合作。

因此普京另一個盤算,可能是要令歐美再出洋相,令他們失信於烏克蘭,展示自己才是真正的「大佬」,並體面地結束局面,以維持在烏國的影響力,也讓自己日後在國際舞台上有更大發言權。事實上,面對今次行動,歐美的確是無能為力,到目前為止的反應也是以口頭斥責為主。烏克蘭並未加入歐盟或北約,歐美很難出兵支援,但這畢竟只是程序上的問題,他們當然可以像俄羅斯那樣不管條約,自行出兵,但他們本來就不想為烏克蘭跟俄羅斯開打,所以不會出兵。一來一跟俄羅斯開打不會兩下子就打完,一定是場硬仗。二來歐洲 (包括烏克蘭) 的石油和天然氣很多是由俄羅斯輸出,你想制裁他?他反過來制裁你就差不多。(現在還要是冬天,沒了石油跟天然氣歐洲一定大亂。) 三來即使打不成仗,幫助陷入財困的烏克蘭還債和穩定經濟本身就要花一大筆金錢,正在行緊縮政策的歐美未必想負起重擔。總之,普京就是看衰他們不會接招才出招出得這麼放肆。

普京要發「俄國夢」?

早些時候,有些專門反對美帝的評論員,不斷講不要聽西方傳媒那些不中立的報導,示威者很多是右翼法西斯激進份子,烏克蘭有很多人俄羅斯人受害,這樣下去會分裂云云。但現在事態發展,俄方是直接入侵了克里米亞,是一國入侵另一國的事件,跟當地人尋求分裂是完全兩個層次的事。雖然還未有人正式開火,但這始終是十多年來第一次在歐洲本土發生的戰事,適逢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一百周年,不少歐洲國家本來正在準備大規模紀念活動,現在忽然爆出大頭佛,俄方手法還要這麼老土,很多歐洲網民都說真是時間倒退。(高加索地區雖然地理上處於歐洲,但一般歐洲人關心有限,所以上一次在歐洲的戰事是90年代末的科索沃戰爭。)

俄羅斯說要保護烏克蘭的俄羅斯人安全,但第一新政府完全沒說過會打壓俄羅斯人,第二出兵始終是侵犯了烏克蘭主權和國際慣例,第三維護安全怎麼會變成對付當地軍隊、佔領當地軍事設施?至今為止俄羅斯都沒提出到客觀上的確是非出兵不可的理由。這才是赤裸裸的強搶,是真實的帝國主義表現,普京仍然在讓俄羅斯造著「俄國夢」,要搶回俄羅斯帝國甚至蘇聯的勢力範圍,實現俄羅斯民族偉大復興云云。誰叫另一個在部份評論員口中的萬惡之源的帝國主義國家和聯盟不敢接他的招?

如果說為了保護別處的同族人安全就可以出兵,改天中共會不會說香港反蝗行動很可怕,是右翼法西斯激進份子,內地客生命財產面臨威脅,為了保護他們要派解放軍進駐香港機場、青馬大橋、過海隧道、廣東道、畢打街、百德新街...?應該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