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

多黨政治:和諧還是不和諧

最近好像越來越懶了 orz 總算逼到自己來更新.

今次回到不是基於時事話題的, 屬於比較理論性的主題: 多黨政治到底會幫助還是損害社會和諧. 我會引述一些西方著名學者的理論, 但不會有特定"正確答案"式的結論, 各位讀者看完各家說法之後自行思考一下吧.

雖然我說這次的文章並不是跟某一篇特定新聞有關, 但"多黨政治到底會幫助還是損害社會和諧"其實也是個很有趣的題目. 因為如果大家有留意的話, 反民主人士經常以實行民主後會"不和諧", "很亂", "XX人是需要被管的"云云來做他們反對民主的依據. 雖然很多人都會反射性的不認真對待這些反民主人士的講話, 但今次就讓我來試試認真去看一下到底這種反民主的講法到底是對還是錯的.

首先, 且讓我們回到兩千年前人類史上最早的民主體制之地: 古希臘去. 眾所周知, 最先有民主體制的是古希臘的雅典 (其實不是只有雅典實行民主, 不過這個例子最多人研究而已), 甚至 democracy 民主這個字本身就是來自希臘文. 僅管古希臘跟雅典是民主的發源地, 很多古希臘哲學家卻根本不認同民主! 最有名的大概是柏拉圖 Plato, 他認為只有超凡的賢者"哲人王" philosopher king 才會有足夠的智慧去做正確的決定, 而大多數人是愚昧的, 民主制度讓愚昧的民眾掌權只會帶來悲劇. 這是因為事實上歷史亦證明雅典人做過不少重大的錯誤決定, 如在伯羅奔尼撒戰爭 Peloponnesian War 中各種以慘敗收場的戰略 (沒錯, 在古雅典, 連打仗方針也是要全民公決的), 或是以民主取代法治胡亂審判和處罰不受大眾歡迎人士 (包括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 Socrates; 有很多人認為這是柏拉圖反民主的主因之一). 柏拉圖跟不少希臘哲學家認為愚昧的民眾只會淪為被少數專門詭辯的政客 demagogue 所操控的工具, 民主只會變成民粹, 只有賢者才能帶來良治. 雖然民主雅典在古代一度發展成歐洲的一級強國, 民主制度也被時人所稱頌, 但隨著雅典之後的衰落, 民主又被人所唾棄, 真可說是成也民主敗也民主. (不過到底民主犯的錯多還是非民主所犯的錯多? 永遠正確的賢者又可不可能存在? 這又是另一個主題的事了)


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 圖的真跡在梵蒂岡博物館.

除了古雅典之外, 古羅馬也曾實行民主制, 可見民主在某段時間其實是頗為流行的. 但古羅馬的民主不是因為外敵入侵而被消滅, 而是被獨裁者所取代成為帝制. 結果兩個古代主要的民主勢力都相繼結束, 而民主在接下來的千年以上都從世界主流變成幾乎不存在的物體. 儘管中世紀歐洲仍有一些自稱民主的自治都市國家, 他們的影響力相當有限, 多數的國家依然是實行帝制. 因此在中世紀民主依然是不受歡迎的. 英國哲學家霍布斯 Hobbes 的名著 "利維坦" Leviathan 中就說只有強權政府才能帶來社會和諧. 雖然書中也有提及民主政府, 但 Hobbes 很明顯是比較偏向帝制形式的.


"利維坦" Leviathan 封面.

到了十七八世紀, 教會及帝制等傳統統治者的權威開始衰落, 新一批學者開始尋找新的政治理論. 民主思想於是再次返回主流. 但這批學者畢竟沒有見過真正的民主制度, 他們只能從書本上對古雅典和古羅馬的研究中設想如果實行民主會怎樣, 所以多是流於哲學跟理論層面, 比較少是在講民主制度要怎樣運作. 而即使支持民主者, 也不代表他們就支持多黨政治. 一來當時根本沒有"政黨" parties 這回事. 如我所講的, 他們都未看過現代代議民主的運作, 只知道古雅典和羅馬全民參與的直接民主, 所以不會想到有需要去組織政黨這種東西. 二來他們當時的確有"派閥" factions 這一詞, 但這通常是指政客 (以那個年代來說就是貴族和資產階級) 結黨形私的情況, 被視為是破壞和諧的東西. 例如英國當時的國會, 由於未有普選的關係都是由貴族和資產階級所壟斷. 而這批議員雖然可以大致分為 Whigs 和 Tories 兩大派, 但這兩派都不是有真正組織架構的政黨. 而這兩派當中, 又再細分多個由不同具勢力人士所領導的派系, 所以整體來說情況頗為混亂.

到了十八世紀末, 終於出現了一個實行民主的大國: 美國. 可是在美國立國初期, 所謂的"開國元勛" founding fathers 最初也是支持民主但不支持多黨政治的. 事實上美國進行首屆選舉 (1789年) 時根本沒有任何政黨, 連總統華盛頓 Washington 也是無黨籍. 當時的著名政治理論家麥迪遜 Madison 和漢密爾頓 Hamilton 在他們討論美國政制的文章中都只提及 "factions" 沒提及 "parties". 而且, 他們在討論 factions 時也是在談如何這些自私的派閥會否損害社會和諧跟公眾利益. (他們的結論類似"這是必要的惡") 可見無論多黨還是"多派"政治在當時都不是受歡迎的. 可是美國國會內"派閥" factions 還是逐漸成形了, 而出於實際考慮, 到了第三屆國會時, 中央集權派 Federalists 跟地方分權派 Republicans 終於成為政黨統籌選舉跟議會黨團, 在政界針鋒相對.


亞歷山大·漢密爾頓 Alexander Hamilton, 美國首任財政部長. Federalist Party 創黨者. 他認為美國要強大, 就需要有個強勢的聯邦(中央) 政府, 還特別注重財政政策.


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 美國第二任總統. 屬於 Federalist Party. 他也認同強勢的聯邦(中央) 政府對美國的未來發展很重要.


湯瑪斯·傑佛遜 Thomas Jefferson, 美國第三任總統. 他在 Hamilton 組織 Federalist Party 後組織敵對的 Democratic-Republican Party. 他質疑中央集權是反民主的做法.


詹姆士·麥迪遜 James Madison, 美國第四任總統. 他跟 Hamilton 都是有名的政治理論家, 兩人分別為 Democratic-Republican 和 Federalist 兩黨提供了大量理論基礎支持.

雖然他們一開始反對, 但結果還是不知不覺 (?) 間組織了政黨了, 會否有點自打嘴巴? 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但我都說了, 他們一開始的言論是在未見過民主實行的情況下所說的, 所以民主實行後才有新發現和新做法也不能怪他們不能未卜先知.

數十年後 (183x年) , 一位法國學者托克維爾 Tocqueville 為了研究法國跟美國民主的分別 (簡單來說就是前者失敗了而後者成功了) 而到了美國考察. 他以在美國的所見所聞寫成了"民主在美國" Democracy in America 一書, 立即在兩國爆紅. 他觀察所得的結論跟前面所提及的學者們全部相反. 他認為多黨政治 (原本是在講"多元政治" pluralism, 不過借來一用) 表面上是政客們針鋒相對, 但在辯論中政客跟大眾都能接收到更多的資訊, 反而對達致正確的結果有幫助. 雖然以前的學者似乎認為沒有分歧就叫和諧, 但 Tocqueville 認為適度的分歧反而有助和諧, 因為大家都把自己的意願講清講楚, 最終結果也必定好過一言堂.


亞歷西斯·德·托克維爾 Alexis de Tocqueville, 即使到了現在他在美國仍然得到高度評價. (我的老師說: 當然啦, 他寫了一大本書都在讚美國民主嘛)

而繼美國之後, 十九世紀的歐洲多國也逐漸民主化, 現代民主制度漸漸定型. "有分歧是正常, 有分歧才是真和諧" 這種 pluralism 主張也逐漸被接受. 多黨政治, 政黨輪替, 權力分立等概念甚至被認為是民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 多個專制政府倒台 (德, 奧, 俄等), 民主似乎再次變成了世界主流, 人們對民主的期望也越來越高, 民主政治越來越激進.

可是好景不常, 物極必反 (這麼用好嗎?) 過度激進和過度分歧卻真的出亂子了. 意大利和德國, 還有更多國家, 都出現了從民主倒退回獨裁政府的異象. 新一批學者又在研究了: 那到底多黨政治是好還是不好呢? 因為多黨政治變混亂政治確實是意德兩國民主倒退的原因之一.

這時候, 出身奧地利 (正確來說是奧匈帝國統治下的摩拉維亞) 的經濟學者熊彼德 Schumpeter 就來參一腳了. 本身是民主和自由經濟支持者的熊彼德看到了祖國民主倒退, 共產主義崛起等情況, 寫成一本叫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的書來講解自己的看法. 先不管經濟的部份, 有趣的是他對民主的看法. 他認為多元跟多黨政治是不會帶來公眾利益 common good 的! 上面都說過了, pluralism 的支持者認為分歧是好的, 是因為分歧會幫助我們達致一個最終對大家都好的結果, 也就是 common good. 但 Schumpeter 認為, 現代社會實在太複雜了, 又分左派又分右派, 左右之內又分 N 派 (現在還有移民和環保等問題), 根本不可能有一個結果是大家都覺得好的, 也就是說民主之下根本就沒有甚麼 common good! 政黨跟政府到最後都是為自己的支持者, 而非全部人民而服務的.

聽到這裡, 難不成 Schumpeter是反民主的? 怎麼講話跟以前的反民主人士那麼像. 可是他的確是支持民主的, 他只是認為我們沒需要過度理想化民主. 他認為民主的好是好在能夠選舉和監督執政者, 在這方面肯定是比專制優勝的. 但我們不應該認為民主就一定會帶來和諧跟公眾利益云云. 那是另外一回事. 而多黨政治也是沒問題的, 因為只要我們不對民主抱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的話, 多黨政治不會帶來和諧跟公眾利益云云也沒關係, 民主只要能讓我們選出我們認為最適合的執政黨就可以了.


約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他本身是經濟學者, 因緣際會之下被扯了進這篇文章.

簡單來說,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了四種理論. 一是反民主的, 認為民主會出亂子. 二是支持民主, 但認為多黨政治會出亂子的. 三是支持民主, 並且認為多黨政治才是有助和諧的. 四是支持民主, 認為民主總比專制好, 跟追求和諧無關.

到了最後, 就是正宗政治學學者出場的時間了. (畢竟政治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是比較近期的事) 現代學者們都是比較謹慎的, 所以這裡要提的兩位學者的主張相比上面的可說是"行"得很: 有些形式的多黨政治是和諧, 有些形式是不和諧. 也就是說, 多黨政治跟和不和諧無必然關係, 主要是看是哪一種多黨政治. (聽到這裡可別噓我, 始終在學術界打安全牌是比較好的)

第一種分類是 Lijphart 所提出的協商主義 consociationalism 和多數主義 majoritarianism 之分. 之前在講執政聯盟的文章有提過. Consociationalism 是指政客間傾向追求更多跨黨派合作, 盡量滿足或不得罪更大範圍的民眾的做法. Majoritarianism 則是只注重"夠不夠票", 只要數夠票就懶得理他人, 甚至可以講出口"親疏有別"的做法. 很明顯的, 前者有助維持和諧 (但也更高難度, 因為如 Schumpeter 所說現代人越來越難滿足), 後者相反.

第二種分類是 Sartori 所提出的兩種多元主義: 兩極化多元主義 polarized pluralism 跟溫和式多元主義 moderate pluralism. 這個看名字也可以想得出意思. Polarized pluralism 是指政黨甚至大眾所支持的理念兩極化, 相差很遠的情況. 由於差距大, 要合作也難, 當然就會比較不利社會和諧. Moderate pluralism 則是雖然大家有分歧, 但分歧溫和所以大家還是"有計傾"的, 情況比較和諧.

Lijphart 跟 Sartori 都是專門研究現代政黨政治的學者, 所以著眼點會跟以前的哲學家/學者不同, 但也可能更適合應用在現代政治上. 而如果我們用他們倆的理念, 那主題"多黨政治:和諧還是不和諧"依然是解答不了. 所以我在開頭就說過我沒有"正確答案".



轉一轉話題. 還有一點有趣的是, 除了和不和諧外, Sartori 還認為 moderate pluralism 比 polarized pluralism 有助維持民主, 因為在極端化的情況下, 政府更難運作, 人民就會對民主制度失去信心, 可能轉為支持專制. Sartori 是意大利人, 這個說法可能跟意大利法西斯上台的歷史有關?

不過即使不是學者或理論家, 我們現在也常看到人們對 "政黨兩極化" 的批評. 無論是英國, 美國, 台灣, 各種地方, 甚至香港都好, 我們常常會看到評論在講 "很厭倦N黨惡鬥". 在美國上次的總統選舉, 無論是奧巴馬還是麥凱恩都會強調自己有 "bipartisan" (兩黨合作/跨黨派) 的作風. 英國現在的執政聯盟也常常說自己 "雖然兩黨有很多分歧, 但我們為了公眾利益而合作". 台灣的藍綠之爭就更不用說了. 似乎無論在哪裡, "partisanship" (單一政黨/政黨之爭) 的做法都是會被視為不好的. 也因此我說 "多黨政治:和諧還是不和諧" 雖然跟特定的新聞無關, 但依然是個有趣的題目.

可是呢, 更有趣的事政客們真是"嘴上說不, 身體很誠實". 明明個個都在口口聲聲講要跨黨派, 可是實際上卻很少人真的這麼做. 所以我個人其實是傾向 Schumpeter 的說法的: 雖然我支持民主, 但有這些政棍存在的一天, 誰管得了和諧不和諧甚麼的?

2011年4月24日

政客年齡比較

今次沒甚麼特別要分析的, 只是既然上一篇開了個頭, 就來比較看看各國領導人的年齡好了.

Age of Prime Ministers of selected "Western Countries"
Italy, Silvio Berlusconi (74)
Iceland, Jóhanna Sigurðardóttir (68)
Ireland, Enda Kenny (59)
Greece, George Papandreou (58)
Russia, Vladimir Putin (58)
France, François Fillon (57)
Luxembourg, Jean-Claude Juncker (56)
Germany, Angela Merkel (56)
Poland, Donald Tusk (54)
Portugal, José Sócrates (53)
Norway, Jens Stoltenberg (52)
Canada, Stephen Harper (51)
Belgium, Yves Leterme (50)
Austria, Werner Faymann (50)
Spain, José Luis Rodríguez Zapatero (50)
Australia, Julia Gillard (49)
New Zealand, John Key (49)
Hungary, Viktor Orbán (47)
Czech, Petr Nečas (46)
Denmark, Lars Løkke Rasmussen (46)
Sweden, Fredrik Reinfeldt (45)
United Kingdom, David Cameron (44)
Netherlands, Mark Rutte (44)
Finland, Mari Kiviniemi (42)

只有貝佬跟冰島女同志總理是 60 歲以上, 其他全都是四到五章. 還有別忘了這是他們現在的年齡, 而他們多數是已經當了好幾年首相/總理的, 也就是很多五章頭的其實是在四章時就已經當選. 例如盧森堡的容克已經當了 16 年首相, 所以其實他拜相時才 40 歲. 還有貝佬也是在意大利政界中打滾多年有贏有輸, 其實他第一次當選總理時是 94 年即 57 歲, 跟"大圍"相差不算遠.

接下來是總統們. 王室們因為不是選舉產生沒調查到.

Age of Presidents of selected "Western Countries"
Italy, Giorgio Napolitano (85)
Greece, Karolos Papoulias (81)
Austria, Heinz Fischer (72)
Portugal, Aníbal Cavaco Silva (71)
Czech, Václav Klaus (69)
Hungary, Pál Schmitt (68)
Iceland, Ólafur Ragnar Grímsson (67)
Finland, Tarja Halonen (67)
Ireland, Mary McAleese (59)
Poland, Bronisław Komorowski (58)
France, Nicolas Sarkozy (56)
Germany, Christian Wulff (51)
United States, Barack Obama (49)
Russia, Dmitry Medvedev (45)

可以看到總統們平均來說年齡比首相/總理們要大. 為什麼呢? 這可能是因為國家元首跟行政長官予人感覺上的差別. 一般來說在議會制中, 實權交給國會跟國會所選出的首相/總理, 國家元首只是虛位, 負責在各種外交跟公共場合現身, 被視為應該是由比較清高跟成熟的政客擔任, 所以比較多會選出年長者. (有些總統在當選後甚至會脫黨以保持不偏不倚的獨立形象) 而首相/總理要負責政府運作甚至組織執政聯盟, 也要直接地面對選民 (很多總統其實不是直選產生), 這時候年輕政客可能會比較吃香, 因為會給予選民一種該政黨是清新和有活力的感覺. 美國是總統制, 國家元首跟行政長官都由總統負責, 就比較沒這個差別. 但即使如此, 奧巴馬毫無疑問是比平均值年輕得多. 至於梅德韋傑夫嘛, 大家都知道其實普京才是老大, 所以也沒大所謂啦.

接下來看看亞洲各國的.

Age of Presidents of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
Bangladesh, Zillur Rahman (82)
India, Pratibha Patil (76)
Laos, Choummaly Sayasone (75)
S. Korea, Lee Myung-bak (69)
China (PRC), Hu Jintao (68)
Vietnam, Nguyễn Minh Triết (68)
Sri Lanka, Mahinda Rajapaksa (65)
Nepal, Ram Baran Yadav (63)
Indonesia,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61)
Taiwan (ROC), Ma Ying-jeou (60)
Pakistan, Asif Ali Zardari (55)
Philippines, Benigno Aquino III (51)

Age of Prime Ministers of selected "Asian Countries"
Sri Lanka, D. M. Jayaratne (79)
India, Manmohan Singh (78)
China (PRC), Wen Jiabao (68)
Laos, Thongsing Thammavong (67)
Hong Kong (SAR), Donald Tsang (66)
Japan, Naoto Kan (64)
Bangladesh, Sheikh Hasina (63)
Taiwan (ROC), Wu Den-yih (63)
S. Korea, Kim Hwang-sik (62)
Vietnam, Nguyễn Tấn Dũng (61)
Nepal, Jhala Nath Khanal (60)
Pakistan, Yousaf Raza Gillani (58)
Cambodia, Hun Sen (58)
Malaysia, Najib Razak (57)
Macau (SAR), Fernando Chui (54)
Thialand, Abhisit Vejjajiva (46)

在亞洲, 總統跟首相/總理間的年齡差異似乎不大. 但如果跟歐美比, 則很明顯平均年齡大得多. 在歐洲 60 歲以上的領導人是稀有, 而相反地在亞洲 60 歲以下的領導人才是稀有. 還有如果仔細看, 兩位 60 歲以下的亞洲國家總統, 某程度上都是"靠女人"的關係才從政的. 至於整體上最年輕的泰國阿披實, 到底有多少實權也是值得深究.

那為什麼亞洲國家年長政客比較當道呢? 文化因素? 東方文化始終是比較重視資歷, 所以政客要爬上位也需時較久? 還是選民投票時也較西方保守? 似乎很難想到別的原因呢......當然這些亞洲國家有不少都不是民主國家也可能是一個因素.

最後則是我們香港了.

Age of HK Legislative Council members
劉皇發 74
李國寶 72
何鍾泰 72
黃宜弘 72
方剛 67
劉秀成 66
霍震霆 65
梁劉柔芬 65
石禮謙65
詹培忠 64
曾鈺成 63
吳靄儀 63
劉健儀 63
王國興 62
陳鑑林 62
譚耀宗 61
黃定光 61
張宇人 61
李鳳英 60
梁君彥 60
葉劉淑儀 60
湯家驊 60
葉國謙 59
劉慧卿 59
何俊仁 59
黃容根 59
黃毓民 59
張國柱 59
馮檢基 58
張學明 58
黃國健 58
林健鋒 58
梁耀忠 57
余若薇 57
陳健波 56
張文光 56
陳偉業 56
何秀蘭 56
陳茂波 55
梁國雄 55
李永達 55
李華明 55
李卓人 54
劉江華 53
梁家傑 53
黃成智 53
謝偉俊 52
李國麟 51
鄭家富 50
甘乃威 50
林大輝 50
梁美芬 49
梁家騮 48
潘佩璆 48
涂謹申 48
譚偉豪 47
葉偉明 45
陳淑莊 39
李慧琼 37
陳克勤 34

只有 3 人是少於四章, 而五章樓下的也不夠十個人. 平均值大概是差不多 60 歲? 還有雖然甘乃威是"第二梯隊", 但其實他年紀也不比其他人小很多......但從另一個角度看, 這班人很多都是已經選了 N 屆的, 也就是說他們剛從政時大概也是二三十歲, 那也不算很老. 但至少在現在這個時間點, 年輕政客的確很少. 到底為什麼呢? 上一代不肯讓位? 後一代沒有實力上位? 還是選民的取態問題? 文化? 也是很難說清楚呢...

所以開頭說今次沒甚麼特別要分析的, 因為我只是列出了一堆數據, 對於從中點出的一些問題也沒有甚麼實質回答......

不過最後離題一下. 傳聞中的"西方女人易老" 可能是真的? 德國默克爾原來只有 56 歲, 比 bowtie 曾年輕十歲? =___=

2011年4月22日

「女權強國」選舉與香港80後

回來了, 也總算能定下來更新文章了. 之前有篇文章用「女權強國」形容芬蘭, 因為該國的 top 2 政客, 總統跟總理, 都是女性. 今次就承用「女權強國」做主題, 先看看芬蘭數日前 (4月17日) 的國會選舉.



我不太清楚港媒有沒有留意這次芬蘭選舉, 因為那幾天我還在旅行中沒甚麼時間 update, 不過我猜相關報導應該不多, 畢竟芬蘭並不是個一般港媒會有興趣的國家. 可是今次芬蘭選舉在歐洲則有兩個觸目點.

一, 今次選舉前歐債危機在葡萄牙再次爆發, 作為歐元區"非歐豬"派的芬蘭選舉結果會否拖累到應對歐債危機, 無論在政治還是財經界都頗為重要. (實際上已經有拖累到了; 芬蘭執政黨們為了集中應付選舉一直在歐元會議上施拖字訣.)

二, 選舉前的民調顯示極右排外的 True Finns 支持度三級跳, 從上次選舉時的 4% 急升至 15% 以上. 該黨的崛起會否影響芬蘭新政府對歐盟 (甚至歐債危機) 的取態, 也是受到外界關注.

今次選舉結果如下:

Finnish Parliament Election 2011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 20.4% 44
Social Democratic Party 19.1% 42
True Finns 19.1% 39
Centre Party 15.8% 35
Left Alliance 8.1% 14
Green League 7.3% 10
Swedish People's Party 4.3% 9
Christian Democrats 4.0% 6
Other 1
Total 200

如選前民調顯示, 女總理 Mari Kiviniemi 所屬的 Centre Party 得票下跌, 總理之位多數會由新的第一大黨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 代表 Jyrki Katainen 擔任. 而備受關注的 True Finns 實際得票更達 19.1%, 比民調還要高, 成為國會第三大黨. (芬蘭是採用多重分區式的比利代表制, 所以得票跟議席會有輕微差別.)

(話說不知道維基上的人是不是"整蠱"女總理, 知道她敗選後照片也馬上換了張"黑面神"上身的.)


before


after

在這裡, 就要稍為回應一下上一篇「女權強國」文章了. 雖然該文章叫「女權強國」, 但其實也提到了北歐各國除了女權之外在很多其他類型的人權問題上都做得很不錯; 那為何文章只講「女權」強國而不索性叫「人權」強國呢? 那是因為即使是北歐也避不了對某類人的人權狀況越來越打擊的現象: 那就是新移民的人權.

無論是丹麥, 瑞典, 荷蘭, 瑞士 (雖然地理上不是北歐, 但政治方面經常用來相提並論), 還是本文章焦點的芬蘭, 都陸續出現了極右排外的政黨, 而這些政黨的勢力還越來越強.

丹麥的 Danish People's Party 反對新移民, 也反對加入歐盟. 該黨在上次選舉中有 13.9% 選票, 是國會第三大黨.

瑞典的 Sweden Democrats 也是強烈的反新移民, 特別是伊斯蘭眾. 該黨在上次選舉中有 5.7% 選票, 議席數並不出眾, 但值得留意的是這是該黨歷史上首次獲得足夠票數擠身國會的選舉.

瑞士的 Swiss People's Party 要求加強監督新移民, 特別是伊斯蘭眾. 該黨得票 28.9%, 是國會第一大黨, 在瑞士的聯邦委員會 (政府內閣) 中也有席位.

荷蘭的 Party for Freedom 在歐洲頗為惡名昭彰, 因為該黨主席 Geert Wilders 是有名的反伊斯蘭教人士, 甚至寫過文章和拍過網上短片大講可蘭經及伊斯蘭教義怎樣反民主自由云云, 在很多地方都被列為不受歡迎人物. (英國政府就曾拒絕他入境.) 該黨得票 15.5%, 是國會第三大黨.

當然, 除了北歐之外, 整個歐洲本身的反移民勢力都在擴張中. 在另一篇文章「多元文化失敗與民主政治」也有提及到. 如法國的 National Front, 意大利的 Lega Nord 等等.

在這裡再稍為解說一下, 這些政黨雖然都被稱做"極右"或"排外", 但實際主張的重點則視該國國情而定. 總括來說有三大種主張: 一, 反歐盟/歐元; 二, 反新移民; 三, 反新移民特別是反伊斯蘭.

之前看到香港網民提及英國的反新移民政黨 BNP British National Party. 對, BNP 是很受注目 (因為發生在英國的事情本身就比較受注目), 但該黨的實際支持度其實很低, 相比上述那些得票達1x 甚至 2x% 的例子, BNP 在歐洲極右政黨中實際上算是很弱的. 而且, 在英國, 同樣被指是"極右"的 UKIP UK independence party 支持度也比 BNP 高得多, 而 UKIP 的重點主張是反歐盟而不是反新移民. 反歐盟始終會較反新移民容易被人接受.

同樣地, 今次芬蘭 True Finns 得票"大躍進", 很多分析都認為並不是芬蘭的排外歧視性大增, 而是反歐盟跟反歐元的部份大增. 芬蘭經濟總量雖然不大, 但作為歐元區內人均富裕的那一派, 始終是會被要求出手救一眾"歐豬"的, 而很多芬蘭人 (還有德法荷等) 都對此越來越不滿. 上任女總理的政府本身是支持歐盟跟歐元的. 分析認為她的落敗是選民向一眾政客發出"別再救歐豬"的警號.


在法國旅行時經過報攤看到"小勒龐"的雜誌封面, 似乎是在講歐元問題. "小勒龐"較他老爸受歡迎, 其中一個原因正是她較少作出歧視新移民的言論, 並加強了反歐盟和反歐元的部份.



接下來就是主題的後半部份了. 「女權強國」選舉與香港80後有何關係呢? 我想講的主要是關於"反新移民"方面. 今次文章的中間部份都講過了, 今次芬蘭的選舉跟很多近期的歐洲國家選舉一樣, 都出現了極右排外政黨勢力越來越強的情況. 我之前看過香港網民討論香港會不會也會變成這樣的問題 (好像在這個 blog 也被人問過). 我個人認為機會不大, 一來要成立新政黨需要時間和資源, 二來新移民問題同時也是中港關係的一部份, 香港不可能太明顯地反對"同胞".

可是長遠一點看, 例如過多十年之後, 萬一這個社會矛盾跟分化越來越深, 會不會真有"勇士"跑出來弄個反新移民政黨呢? 那就比較難說了. 我個人感覺在香港反新移民的似乎是年輕人比較激烈, (我個人本身並不喜歡"80後"這個 term, 所以內文用回"年輕人"算了. 那為什麼主題又要用"80後"呢? 很明顯是嘩眾取寵之用.) 這並不奇怪, 因為很多方面上年輕人本來都是比較激進的. 可是年輕人對中港關係的觀念似乎的確較上一代人薄弱, 畢竟我們成長時的中港交流跟上一代時候的中港交流情況很不同. 加上時下又流行所謂"社運", 就令情況更複雜, 可能令激進者更激進了. 十年後, 會越來越多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爬上社會階梯, 也有可能令政治環境改變. 而同時, 以一般政治理論來說, 年輕人對政治事項的取態仍未成型, 較容易接受新政治理念, 新政客跟新政黨. 所以將來會有更多年輕人從政出不出奇.

說到這裡, 又扯到年輕人參政的問題了. 香港, 甚至整個大中華跟東方社會, 似乎還是比較重視資歷, 年輕人參政比較少見. 看看我們議會, 很多議員都是已經做了 N 屆的. 參選特首更是訂明要 40 歲以上. 可是在西方社會特別是歐洲, 年輕人參政就普遍得多. 就拿大家最熟的英美來說吧. 奧巴馬, 現年 49 歲, 比我們一堆尊貴的議員都年輕了. (雖然選舉時也有人批評奧巴馬太年輕.) 英國現時三大黨的領導歲數則更年輕, 分別是 David Cameron 44 (保守黨, 首相); Ed Miliband 41 (工黨, 反對派領袖); Nick Clegg 44 (自民黨, 副首相). 這麼看來, 似乎還蠻流行 4x 歲就當上領導人級別的.

又用回我們的「女權強國」做例子吧. 芬蘭各大政黨的領袖歲數如下:

NCP; Jyrki Katainen 39
SDP; Jutta Urpilainen 35
True Finns; Timo Soini 48
Centre; Mari Kiviniemi 42
Left; Paavo Arhinmäki 34
Greens; Anni Sinnemäki 37
SPP; Stefan Wallin 43
CD; Päivi Räsänen 51

竟然有一半黨派的領袖是只有三十幾歲! 敗選的女總理 Mari Kiviniemi 是 42 歲, 而最大機會當選新總理的 NCP 的 Jyrki Katainen 更只有 39 歲. 如果在香港的話, 他會因為未夠年齡沒辦法當上領導人. 最後可能會更鼓勵反新移民"80後"從政的消息: 上面提及過的瑞典極右政黨 Sweden Democrats, 其黨領導 Jimmie Åkesson 只有 31 歲. (當然, 政黨不是他創的啦.) 香港的 "Try breast" 人兄似乎會強調自己代表年輕人, 可是看向這些外國例子, 真是小巫見大巫.

為什麼香港這麼少年輕人參政? 可能真的是文化問題? 如果我們看看"阿爺", 他們的年齡真的是"阿爺級"的. "阿爺" 常常說政客需要"歷練", 莫非是怕人因為太年輕而犯錯...? 好像扯太遠了. 今天寫到這裡為止罷.

2011年4月7日

中途更新

不知道為什麼分隔新一行一直失敗............. 關於歐洲: 西班牙首相表明自己不會尋求連任. 執政社會黨現時民望落後反對黨. 首相成了棄子希望可以幫助自黨拉票. 德國自民黨主席(兼外長)辭去主席之位. 這跟之前所講的德國地方選舉有關; 自民黨在該次選舉中慘敗. 由於自民黨是跟總理默克爾的基民黨組成執政聯盟的拍檔, 這將進一步打擊同樣在該次選舉失利的她. 意大利總理貝佬的"叫雞"案開庭. 葡萄牙政府倒台. 執政社會黨本來就是少數政府, 歐債問題的持續終於令到反對黨決定要推它下台. 我之前有從國內政治形勢分析過各國對利比亞立場, 而經濟學人本週亦有一篇從歐盟成員國內形勢分析歐債危機的文章. 除了提及以上各國的最新發展外, 荷蘭, 比利時, 芬蘭等等都各有問題拖延了歐盟對歐元的應變能力............... 關於中國: 知名藝術家艾未未終究還是被捕了. 這麼說並不是因為我認為他"抵"被捕, 而是因為我一直都在擔心中共會不會對他下手. 說到底, 中共在這種事情上向來是沒甚麼標準可以參考的. 另外這件事也體驗了一件事. 專制政府最害怕異見份子, 但異見份子卻是因為專制政府的存在才被逼出來的. 這是個因果循環. 從歷史大趨勢來看, 打破這循環之時, 亦是專制政府倒台之刻............... 關於日本: 我一直都避免評論日本地震 (除了講它的政治後果), 因為我發現很多對日本的評論都流於所謂的 "民族性" 或 "文化" 理據, 而我是最怕這種理論的: 因為"民族性"跟"文化"的表現真是隨你怎麼說都可以, 無法證明對錯. 不過我最近無聊時 (如坐N小時火車時) 卻想到可能可以從"文化階級制"這個角度切入. 順便也能拖新移民問題下水. 希望有空時可以寫一下............... 關於香港跟民主: 也是無聊時在想. 我們叫議員做"人民代表". 某程度上這是對的: 議員的工作就是代表選民. 照這個邏輯, 那功能組別的議員當然就是代表該界別的選民了. 如果我們斷章取義來說: 那香港的保險業, 交通運輸業, 工程師, 建築師, 測量師, 體育界, 藝人, 文化界, 飲食業......等等的人全都是保皇黨了. 又, 商界透過黃宜弘向全港市民豎了中指.......計算下去, 看來我認識的保皇黨人士比我想像中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