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繼續分析法國總統選舉的最新形勢. 先看看第一輪選舉的結果.
French presidentail election 2012 (1st round): pre-election poll vs actual result
François Hollande (PS) 27~30% >> 28.63%
Nicolas Sarkozy (UMP) 25~27% >> 27.18%
Marine Le Pen (FN) 14~17% >> 17.90%
Jean-Luc Mélenchon (FDG) 12~15% >> 11.10%
François Bayrou (MoDem) 10~11% >> 9.13%
如果我們單從一般的左右分化來看, 原本被看高一線的左派"奧朗德"跟"梅朗熊"加起來只有 39.73%, 而右派的"薩爾科齊"跟"小勒龐"則有 45.08%. 表面來看右派的支持度比較高, 真是如此嗎?
很多香港傳媒在選舉過後的報導中, 往往會說"小勒龐"是造王者, 但我必須說, 這個看法大錯特錯. 首先, 造王者, 即英文的所謂 king-maker, 這個詞中間有個"造"和"make"字, 即是這個人本身是有一種可以根據自己想法和做法影響大局的能力, 但是"小勒龐"絕對沒有這個能力. 我一直也強調, "小勒龐"的極右國民陣線對主流法國人來說是不可能接受的, 所以以往沒有人夠膽跟國民陣現組成同盟. 如果像一些香港傳媒的所謂分析, 薩爾科齊真的為了勝選跟"小勒龐"合作, 那只會適得其反, 嚇走原有支持者. 我們再重溫一次"老勒龐"當年的選舉情況.
|
Jean-Marie Le Pen, "老勒龐"
|
French presidentail election 2002: 1st round vs 2nd round
Jacques Chirac (RPR) 19.88% >> 82.21%
Jean-Marie Le Pen (FN) 16.86% >> 17.79%
我們可以看到, "老勒龐"在第二輪投票中的得票只上升了 1%, 反而其他票全都流入了對家的"希拉克"身上. 所以說, 如果薩爾科齊真的跟小勒龐合作, 後果會怎樣, 他們自己都很清楚. 所以現在薩爾科齊也是在想辦法拉攏小勒龐的支持者而非她本人. 能夠左右大局的, 只是小勒龐的支持者, 而不是她本人.
那麼, 小勒龐的支持者會走去哪呢? 真的會自動跑去同屬右派的薩爾科齊處嗎? 那也未必. 我以前也分析過, 現在歐洲流行的極右份子有兩種方面. 一是反移民和反伊斯蘭, 二是反歐盟和反歐元. 小勒龐兩種支持者都有. 對前者來說, 薩爾科齊的確是一個值得支持的人; 但對後者來說, 則是奧朗德的立場才比較接近. 事實上, 法國有民調就顯示, 小勒龐的支持者之中, 只有約一半表示會轉投薩爾科齊, 有三成已經確定會跑去支持左派的奧朗德. 同樣地, 表面是中間派的"貝魯", 他的支持者也是投給"奧朗德"的比較多. 至於極左的"梅朗雄", 則在選舉結果公布後就馬上表態支持奧朗德, 民調也顯示他的支持者高達八成會投給奧朗德. 而且別忘了我說過的法國人"討厭薩爾科齊"心態. 我們重新計算一下的話:
François Hollande 28.63% + 5.37% (17.90*0.3) + 8.88% (11.10*0.8) + 3.04% (9.13/3) = 45.92%
Nicolas Sarkozy 27.18% + 8.95% (17.90/2) + 3.04% (9.13/3) = 39.17%
加上剩餘的次流參選者當中, 也是左派的多過右派, 相信到最後奧朗德還是能贏薩爾科齊 5~10%.
|
法國國會所在地, 波旁宮 Palais Bourbon |
而總統選舉過後, 法國人的聚焦將會是一個月後舉行的國會選舉. 如果我們連同國會選舉的部署一起考慮, 就更加能夠明白為何薩爾科齊今次將會落敗.
我上次也說過, 法國國會現時有左右兩個"選舉聯盟" electoral alliance. 眼見"社會黨" PS 的奧朗德勝利在望, 將會成為 17 年來第一位左派總統, 其他左派政黨也一定會想在國會選舉中分一杯羹. 因此受到"法國共產黨" PCF 等支持的極左代表"梅朗雄"神速投靠奧朗德, 相信正是為日後的選舉合作鋪路.
相反, 右派的聯盟是由薩爾科齊的"人民運動聯盟" UMP 獨挑大樑. 今次 UMP 失去總統寶座, 國會選舉也敗象已現, 在不組成"選舉聯盟"的前提下, 一定會惹來極右的"國民陣線" FN 和中間派"民主運動" MoDem 的夾擊. 尤其是今次表現不俗的小勒龐, 據報已經在積極的招兵買馬, 希望能在一些支持度較高的省份贏得國會議席. 由於 FN 過去一直都沒有國會議席 (除了1986年那場一度改用比例代表制的特殊選舉之外), 小勒龐一定會急於實現這個"零的突破".
對左派來說, 全面支持奧朗德的話, 將會總統國會兩者兼得. 而對"小勒龐"和"貝魯"來說, 薩爾科齊死得越慘越好. 所以說, 兩場選舉的部署是相互關連的.
奧朗德如果當選 (而他已經幾乎確定將會當選), 考驗他的有國內和國外兩大方面. 國內方面, 他本人是溫和派, 如何和極左磨合, 作出適當的政策決定, 並不容易. 國外方面, 最大的挑戰將會是他會被一個右傾的歐盟所包圍, 這也是外界所關注的.
|
Angela Merkel, 德國總理 |
我們先來看看歐盟現時部份領導人的所屬政黨:
歐洲理事會主席 Herman Van Rompuy (EPP/CD&V) (比利時人)
歐盟委員會主席 José Manuel Barroso (EPP/PSD) (葡萄牙人)
歐元集團主席 Jean-Claude Juncker (EPP/CSV) (兼盧森堡首相)
德國總理 Angela Merkel (EPP/CDU)
法國總統 Nicolas Sarkozy (EPP/UMP)
英國首相 David Cameron (AECR/Con)
意大利總理 Mario Monti (Independent)
西班牙總理 Mariano Rajoy (EPP/PP)
波蘭總理 Donald Tusk (EPP/PO)
荷蘭首相 Mark Rutte (ELDR/VVD)
上面列出每人所屬的兩層政黨: 一是右面的國內政黨, 二是左面的歐盟級政黨.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列出的10人當中, 有7人屬於保守派的 EPP (European People's Party), 1人是自由派的 ELDR (European Liberal Democrat and Reform Party), 1 人是疑歐派的 AECR (Alliance of European Conservatives and Reformists), 最後一人是獨立. 當中竟然沒有一個是左派!!
法國本身是歐盟的領頭人之二 (第一是德國), 如果忽然換上一個左派的領袖, 在歐盟之內會有多格格不入, 可想而知. 奧朗德甚至提出要修改歐盟的"財政協定" (fiscal compact), 將重點從緊縮 austere 政策改為復甦 growth 政策. 雖然現在部份歐洲政客已經開始跟風說要加強刺激經濟復甦, 但這個協定始終是由默克爾提出的, 奧朗德要修改肯定要槓上她. 萬一德法關係轉差, 這將嚴重影響歐盟運作. 奧朗德會在歐盟內發揮怎樣的角色, 對歐債危機的未來走向非常關鍵.
最後, 有香港"分析"說今次選舉中, 薩爾科齊跟奧朗德兩大黨候選人"得票低", 反映法國人投向極端黨派, 又來看看是真是假.
首先, 須知道, 以法國人愛玩反叛愛玩非主流的國民特性, 要他們經常支持主流政黨本身就有難度. 從1870年拿破崙三世下台, 共和制成立以來, 法國政局就以混亂聞名, 不同黨派常常起起落落. 因此在二戰之後, "戴高樂"將軍為了穩定政局, 才決定引入兩輪投票制: 第一輪投票是用來讓法國人可以隨自己喜好投給非主流政黨, 而第二輪投票是用來確保最終只有主流政黨可以當選. 因此, 如果是熟悉法國政局的人就會知道, 主流政黨或政客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偏低根本是很正常的事.
今次薩爾科齊跟奧朗德共得 55.81%, 真的很低嗎? 我們看看上一屆選舉,
|
Jacques Chirac, 法國前總統 (1995-2007 在任) |
French presidentail election 2007 (1st round)
Nicolas Sarkozy (UMP) 31.18%
Ségolène Royal (PS) 25.87%
薩爾科齊加上羅亞爾, 兩大黨的候選人共得 57.05%......根本跟今屆差不多嘛! 再看看更早的一屆選舉,
French presidentail election 2002 (1st round)
Jacques Chirac (RPR) 19.88%
Jean-Marie Le Pen (FN) 16.86%
Lionel Jospin (PS) 16.18%
社會黨的"若斯潘"得票不但掉到第三位, 而且加上共和國團結黨的"希拉克"兩大黨也只有 36.06%! 當然2002年的選舉正是以分化聞名的, 但確實相比之下, 今年 2012 年的選舉實在看不出來分化有很嚴重.
|
Charles de Gaulle, 法國前總統 (1959-1969 在任) |
可能會有讀者問, 薩爾科齊的政黨不是叫"人民運動聯盟" UMP (Union pour un mouvement populaire) 嗎? 怎麼他的前輩希拉克又叫甚麼"共和國團結黨" RPR (Rassemblement pour la République)? 這又更顯示出法國政壇的混亂. 薩爾科齊本來也是 RPR 成員, 只是在希拉克退位後為了更新形象, 把政黨重組兼改名成 UMP. 而薩爾科齊這麼做其實也只是學希拉克, 因為 RPR 也是希拉克上位之後才改得名字; 在他的前任"龐比度" (Georges Pompidou) 的時候是叫做"共和國民主聯盟" UDR (Union des Démocrates pour la République); 在更早的, 龐比度的舊老細"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 的時候, 則是叫"新共和國聯盟" UNR (Union pour la nouvelle République)......真是搞到人"頭都大埋".
回到本來的題目. 法國政局除了在戴高樂主政的一段時間曾經穩定過之外, 之後都是每況越下, 終於弄到 02 年被極右的"老勒龐"乘虛而入. 今屆的情況比五年前差, 但比十年前卻是好得多. 那我接下來分析一下搞到很多外人以為法國政壇很"極端"的兩個原因: 極右的"小勒龐"和極左的"梅朗雄"吧.
"小勒龐"今屆的得票固然是他們一派的史上最高, 但 17.90% 其實比她爸爸"老勒龐"當年的 16.86% 也只是高了 1%, 到底算是多大進步實在很難說. 雖說對手不同, 但當年爸爸始終也是成功進入了第二輪投票, 而女兒則是差成條街. 在全法國約 100 個省當中, 爸爸當年在 35 個是所有候選人中最高票的, 女兒則只在 1 個省是最高票. 單從數據上來看, 女兒的進步其實相當有限. 可是, 父女兩代最大不同的是, 父親的形象是純粹的保守和反移民, 女兒則是反歐盟和反伊斯蘭. 前者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流行了, 但後者則勢頭越來越強. "小勒龐"為自己一派所作的轉型有多成功, 恐怕非一次選舉就可以下定論.
|
François Mitterrand, 法國前總統 (1981-1995 在任) |
至於"梅朗雄", 則更不需要大驚小怪. 我在上次的分析就提過, 極左在法國向來就很有市場, 特別是法國共產黨 PCF, 在以前甚至是一個大黨! 由於法共是法國對抗納粹佔領的其中一個主要勢力, 在法國獲解放後的一段時間, 支持度一直很高, 長期獲得超過 20% 的選票, 更曾經試過成為國會第一大黨. 80年代, 社會黨的"密特朗"能夠當選總統, 正是由於與法共合作. 是"密特朗"執政後, 法共的支持者流向社會黨, 法共才逐漸變成二流政黨的. 但即使是現在, 而我在上面也有提過, 法共依然有跟社會黨在國會選舉中合作. 所以法國極左雖然不是主流, 但民眾對其的接受程度要比極右高得多. "梅朗雄"今次受到關注, 主要是因為他成功協調和統合極左的票到他一人身上, 谷高了得票率. 如果我們回頭看上幾屆, 極左的總得票率其實也不低, 只是群龍無首分散了得票. 極左在法國的傳統很深, 外人或許會被他們時至今日都在大談革命的做法嚇到, 但在法國人之中, 談一談革命其實並不是些會令人驚訝的事情.
總的來說, 極左和極右的得票的確是較上屆為高, 但是否到了一個要令人戒備的情況? 則還是言之尚早. 更關鍵的還是下星期第二輪投票. 如果投票率低, 就顯示真的很多人對兩大主流政黨不感興趣. 而如果投票率仍然維持到, 就顯示大家到最後其實還是會在主流匯合, 一切都在當年的戴高樂將軍的計算之中: 第一輪投票是用來讓法國人可以隨自己喜好投給非主流政黨, 而第二輪投票是用來確保最終只有主流政黨可以當選.
真要說分化的話, 同樣將在5月6日舉行的另一場歐洲國家選舉才真是會出現令人嚇出冷汗的情況.
那就是希臘國會選舉. 希望會有時間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