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

鳥籠選舉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8%A7%80%E5%AF%9F%E9%B3%A5%E7%B1%A0%E9%81%B8%E8%88%89-66136


只准建制派參選的鳥籠選舉又來了,講的是今年5月舉行的伊朗總統選舉。筆者早前寫文提過鳥籠選舉一詞,有讀者問有無外國例子,今次就講一講伊朗、緬甸和類似的斯里蘭卡例子。

走不出精神領袖五指山的伊朗總統

伊朗總統雖然由全民一人一票選出,但參選人必須經過憲法監護委員會審查,而委員會大部分成員由最高精神領袖任命,所以有得讓選民揀的正式候選人,基本上都是領袖篩選過的。伊朗政壇被外界分為強硬派、溫和派、改革派三個板塊,現任領袖哈梅內伊是強硬派,改革派參選人經常被篩走。改革派怎麼辦呢?

上屆選舉只有一位改革派政客阿雷夫通過篩選,但這是因為他被視為當選無望。現實是,由於有三個板塊,單憑改革派的票是很難贏的,必須候選人有極高聲望拉攏溫和派的票。原本前總統拉夫桑賈尼是改革派最大希望,但連這位前總統都被篩走。改革派於是改為支持其他候選人中立場最溫和的魯哈尼,勸退阿雷夫,集中票源。結果魯哈尼以51%票剛剛過半成功當選。

改革派幫魯哈尼抬轎造王,除了因自派當選無望,也有其他考慮。首先前兩屆選舉都由強硬派的艾哈邁迪內賈德勝出,令改革派數年來都受到打壓,他們急欲擺脫這局面。其次,艾哈邁迪內賈德原本想欽點親信接班,卻遭哈梅內伊反對,兩人鬧翻,改革派認為應該把握強硬派內訌的機會。結果強硬派有幾個候選人,分散票源,敗給了同時獲溫和派及改革派支持的魯哈尼。

那麼魯哈尼上台後帶來甚麼改變呢?魯哈尼任命了一些改革派加入政府,放寬了對傳媒的封鎖,對外也成功跟美國就核問題達成協議。但西方組織指,伊朗整體人權狀況未有大幅改善,有改革派政客依然遭到國安軟禁,伊朗在敘利亞和也門等問題上亦仍然跟美國對立。

伊朗總統始終不是最終話事人,最高精神領袖才是,軍方和保安系統都是聽領袖的,多個制衡總統權力的委員會也是由領袖委任,總統根本無法打倒領袖。何況魯哈尼只是溫和派,不是改革派,他不會只聽改革派的話,或者為此跟領袖和強硬派打大交。儘管如此,對改革派來說,至少現在情況已經比之前有改善,預計改革派在5月的總統選舉會繼續支持魯哈尼。

昂山素姬被逼向軍方妥協

另一個鳥籠民主例子是緬甸。緬甸的憲法是2008年時由軍方制定的,就算開放國會舉行選舉,很多條款都確保軍方利益,根本不是公平選舉,昂山素姬領導的全民盟因此杯葛了2010年的首場大選。但到2015年,可能是杯葛選舉爭取道德高地沒換來實質效用,又可能是考慮到素姬已經70歲不可能等完再等,全民盟參選,贏得過半議席,但在憲法保障下軍方仍有很大發言權,素姬無法全面執政。

例如總統雖然由國會選出,卻寫明任職總統者不能有親屬持外國國籍,令丈夫和孩子有英國國籍的素姬不可當總統。素姬為此僭建出總統資政一職,加上自己是全民盟黨魁,讓自己可以操盤。可是國防部長、內政部長、邊疆部長都是規定保留給軍方,這令素姬無法控制很多政策,軍隊成為獨立王國。同時,修憲需要國會四分三通過,憲法又保留四分一議席給軍方,即修憲必須軍方議員支持才做到。

於是素姬在很多事情上向軍方妥協以搏取對方同意修憲,但這些妥協不少都為外界咎病,軍方會否這樣就同意修憲也是未知。素姬現在亦需要為政府表現問責,可惜到目前為止,政府只在減少打壓異己 (軍方打壓少數族裔一事除外) 方面有進展,經濟未能立即看到成效。到底素姬能否維持高民望,還是會令支持者失望,有待觀察。

執政黨大亂鬥的斯里蘭卡

接下來講一個又不太算鳥籠選舉,但就是建制派對建制派的有趣例子,前年的斯里蘭卡總統選舉。當時自2005年起已連贏兩屆的總統拉賈帕克薩 (下稱拉氏,屬該國自由黨) 決定再次競逐連任,而他信心滿滿,因為他在當政十年間瘋狂打壓反對派和傳媒,又用人唯親確保權力牢牢掌握手上,如他三個兄弟分別當上國會議長、國防部長、經濟部長,拉氏根本看不到自己有輸的理由。

就在拉氏宣布舉行大選的第二日,反對派領袖維克勒馬辛哈 (國民黨) 卻聯同拉氏下屬的衛生部長西里塞納一同見記者,公開支持西里塞納參選總統,更獲前總統庫馬拉通加等自由黨大老支持,原來自由黨內的反拉氏派一早和反對派打聾通!拉氏當然火起,立即炒掉西里塞納,但對方在執政黨內有一定勢力,拉氏無法打壓對方競選,加上民間不滿拉氏一家專橫貪腐,西里塞納的勢頭越搞越大,最終成功擊敗拉氏。

西里塞納當選後,自由黨和國民黨共組政府,可是他又無法清除拉氏的勢力,自由黨內的拉氏派成了最公然批評政府的勢力,這就令斯國政局變得很混亂了:到底哪一邊是執政黨哪一邊是反對派?國民有時都搞不清。

西里塞納競選政綱說會推百日維新,修例限制總統權力,停止壓制傳媒,打擊貪腐,改變拉氏的親中外交政策等,至今頭兩項是大致做到,後兩項則未見成果,新政府一樣有貪腐醜聞,而且出於經濟需要,他又再跟中國簽訂新合作協議,反過來遭拉氏指責外交政策親中。另一暗湧是,拉倒拉氏下台後,西里塞納跟反對派的分歧浮面,不知雙方合作能否能捱過整屆任期。

以上例子可見,民主派利用建制派內部的空隙,是有機會成功造王,分享到一些權力,但另一部分權力仍在建制派手上,不可能事事往民主派想的那樣進展。而如果民主派未能取得滿意的利益,甚至爆發重大分歧,應該死忍還是威脅反檯呢?民主派的支持者們又會怎麼想呢?很多事情會考驗民主派的政治智慧和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