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1日

歐洲選舉更新

英國

月初曾經講過英國有地方選舉和公投, 結果一如外界所料自民黨 Liberal Democrats 在兩者都大敗. 而針對這個雙重打擊, 屬於自民黨的副首相 Clegg 立即改變立場狠批部份政府新政策, 並聲言他和黨友會盡力"制衡"保守黨的政策. 這個反應主要是回應很多該黨基層支持者指責自民黨跟保守黨組成執政聯盟後, 局勢一面倒倒向保守黨, 令自民黨要支持很多過去自己所反對的方案 (如削減教育開支), 失信於基層支持者. 不過執政聯盟會否因為內鬥增加而瓦解, 就還很難說. 而以前的文章也提到過, 自民黨除了選舉制度外, 還有很多其他政改方案準備出爐. 上週 Clegg 就提出了改革上議院的諮詢草案, 現時正由國會的特別委員會審核. 由於內容比較 technical, 有機會再詳細講.

英國地方選舉的另一環, 而本人在這裡並沒怎麼提及的, 是蘇格蘭方面的地方選舉. (英國在過去幾年工黨領導時期, 進行了所謂的下放權力 devolution, 將蘇格蘭和威爾斯的地方議會升格, 因為工黨要爭取這兩區的支持.) 蘇格蘭地方議會選舉採用混合選制 (mixed system), 議員分別由比例代表和單議席雙軌選出, 選民可以同時投兩票. (某程度上, 香港政改方案後所有選民都可以同時投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 也是一種混合/兩票選制.) 亦因如此, 過去幾屆蘇格蘭議會都是沒有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的. 可是今次, 蘇格蘭民族黨 Scottish National Party (SNP) 卻以 44/45% (比例/單單) 的票數成功獲得過半議席. 蘇格蘭民族黨, 如其名所示, 是個以蘇格蘭獨立為主要政綱的政黨. 該黨過去都因為被其他政黨制衡而無法推動"蘇獨", 但今次單獨過半卻令其可以舉行獨立公投. 有說英國保守界對此頗為緊張, 不過有提出公投並不代表就會成功 (上面提到的自民黨政改公投可說是完敗), 而暫時來看蘇格蘭也應該不會有過半人支持獨立; SNP 的政綱還包括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 加上其他政黨表現欠佳, 投票支持 SNP 者不見得全是"蘇獨"人士 (而且 SNP 本來就沒有過半票數).


屬於 Lib Dem 的副首相 Nick Clegg 面對越來越大的壓力.


SNP 的 Alex Salmond 是蘇格蘭首席大臣 First Minister of Scotland





德國

德國現在並沒有選舉進行, 可是上次選舉的影響仍持續著. 之前的文章有提到過, 受到日本核危機影響, 德國的綠黨 Green Party 支持度大增, 在 Baden-Württemberg 州的地方議會勝出. 綠黨的支持度至今依然高企, 而基民黨 Christian Democrat (CDU) 的默克爾 Merkel 總理在近日也宣佈了將會在未來停止使用核能. 其實 Greens 本來就是靠環保議題, 特別是反核起家的, 現在可以趁勢擴張並不難理解. 事實上該黨在以前跟社民黨 Social Democrat (SPD) 組織聯合政府時 (1998-2005) 就提出過"退核"的時間表, 是 Merkel 上台後押後的; 現在她又恢復時間表, 可說是為了形勢"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到底會對她的 CDU 有多大幫助實在令人懷疑.

至於綠黨的威脅到底有多大, 可以看看近期民調.

Parties CDU+CSU / FDP / SPD / Gr / Die Linke / Others
2009 ele. 34%/ 15% / 23% / 11% / 12% / 5%
2011 Jan 36% / 4% / 26% / 19% / 9% / 6%
2011 May 35% / 4% / 26% / 23% / 7% / 5%

德國也是採用混合選制 (mixed system), 但基本上議席非常符合比例, 所以得票%跟議席%差不多. 不過留意的是有個 5% 的門檻; 總得票少於 5% 的政黨將被排除在外.

可以見到, 在年初日本核危機未爆發前, 執政聯盟 基民黨+自民黨 (CDU+FDP) 的總合支持度就已經比兩年前選舉時大跌快 10%, 被在野聯盟的 社民黨+綠黨 (SPD+Green) 反超前. (p.s. Die Linke 是前共產黨, 跟其他黨談不攏, 所以不計在內.) 核危機爆發後, 綠黨的支持度更繼續上升. 如果以現在的數字進行大選, SPD+Green 可說是肯定能夠勝出並組成新一屆政府, 也難怪 Merkel 越來越焦急. 但如果留意一下, 可以見到其實她所屬的 CDU 支持度相對穩定, 問題是出在盟友 FDP 完全潰敗, 甚至有機會低於 5% 的進入國會門檻. 所以即使 Merkel 連番動作, 如果幫不到盟友的話依然是在選舉中必敗, 最多只能為自己黨"止蝕". 當然, 離選舉還有兩年時間, 我們還未能說到時候各黨支持度不會再大變就是.


總理 Angela Merkel 所屬的 CDU 和盟友 FDP 表現欠佳.


SPD 的 Frank-Walter Steinmeier 在 2009 年大選中輸過給 Merkel, 但受惠於盟友 Greens 的強勁表現, 現在似乎有望再次問鼎總理之位.





意大利

意大利本週舉行地方選舉, 觸目的是兩大城市米蘭 Milan 和那不勒斯 Naples 的市長選舉. 這兩城的現任市長都屬於總理貝佬 Berlusconi 的執政聯盟, 但兩人都雙雙敗陣. 觸目的原因有二: 米蘭是貝佬家鄉, 按理來說應該有同情分, 而且該處一向都是右派陣地; 而在那不勒斯勝出的是小黨 意大利價值黨 Italy of Values, 而且還是大勝.

先看一下現在國會形勢 (我嘗試找民調但暫時找不到)

Italian general election 2008
Party List / Votes% / Seats
PdL / 37.4 / 272
LN / 8.3 / 60
MpA / 1.1 / 8
>> Right Coalition / 46.8 / 340
PD / 33.1 / 211
IdV / 4.4 / 28
>> Left Coalition / 37.5 / 239
UdC / 5.6 / 36
Others / 5.5 / 2
>> Total 617

意大利的選舉制度相當複雜. 首先, 它的基本點票原則是比例代表制, 各黨依得票比例分配議席. 可是為了強逼政黨明確表示立場, 政黨在選前就可以先行宣佈組成聯盟, 並且共同推舉總理候選人. 而且為了確保執政順利, 最高得票的聯盟萬一議席不過半, 將會自動獲得額外議席直至過半為止. 所以實際上其實並不很符合比例.

但 anyway, 這確保了執政聯盟有過半議席的優勢; 除非執政聯盟在選舉後內部分裂. 因此對貝佬來說, 輸掉地方選舉本身並不會有直接影響, 問題是在於他能否維持住盟友的支持. 之前也講過, 北非動亂令只有一海之隔的意大利面臨難民潮衝擊, 而貝佬的盟友北方聯盟 LN 正是主打排外的政黨, 對事態發展頗有微言. 現在貝佬因為連串醜聞, 加上經濟問題正成為焦點 (歐債危機), 所屬的自由人民黨 PdL 支持度終於開始下跌, LN 會否依然這麼盡力支持貝佬是很令人懷疑. 原本形勢頗弱的反對派聯盟民主黨 PD + 價值黨 IdV 在今次地方選舉中表現強勁, 也可能會出現西瓜效應, 支持度繼續增強. 不過 LN 跟 PD+IdV 本身立場有一段差距, 應該還不至於會即時倒戈.


本人上月在意大利旅行時見到的米蘭地方選舉海報 (反對派民主黨)


近期多宗涉及貝佬的案件開審, 形勢不利, 但貝佬依然堅持是遭到"司法迫害".


民主黨 PD 的領導 Pier Luigi Bersani. 跟該黨的大部份左派一樣, Bersani 在冷戰時期也是意大利共產黨 PCI 黨員.





西班牙

西班牙上週舉行地方選舉, 結果一如所料由反對派壓勝. 同時發生的還有大量 "80後" (應該說是大學生) 的示威行動. 兩者其實都有個共同原因, 就是經濟實在太差. 西班牙現時失業率已經高達 20%, 青年失業率更是 double 去到 4x%, 還被外界笑是"歐豬五國", 政府如果還撐得下去反而才奇怪.

現在看看選舉數據.

Vote % __ / PSOE / PP / IU / CiU / UPD / Others (由於實在太多地區性小黨, 統計不下去)
2008大選 / 43.9 / 39.9 / 3.8 / 3.0 / 1.2/ ?
2011區選 / 27.8 / 37.5 / 6.3 / 3.5 / 2.1 / ?

西班牙雖然也是採用比例代表制作點票原則, 但由於選區太散, 大部份選區都只有不足 10 個議席, 小黨根本很難在這些選區中生存, 所以實際上大黨 (也只有兩大黨夠大) 會特別佔優.

上面數字可以看到現在政局較三年前完全相反: 當時是社會黨 PSOE 領先人民黨 PP, 現在是 PP 領先 PSOE, 而且差距還超大的. 因為近年西班牙經濟實在太差, PSOE 支持度大跌, PP 基本上是肯定可以在下屆大選中得勝. 現任總理兼 PSOE 領袖薩帕特羅 José Luis Rodríguez Zapatero 就已經在較早前表明自己不會連任, 希望為自黨"止蝕", 但似乎沒有甚麼效果. 現在問題只是 PP 議席能否過半而已. 上一段提過實際上兩大黨有優勢, 所以如果 PP 支持度能繼續拋離 PSOE, 議席過半並不是不可能.

不過即使 PP 勝出它也有兩個很大的問題: 一, 經濟不會忽然反彈, 它依然要處理這個燙手山芋; 二, 現在流行削赤, 但削赤肯定不會受民眾歡迎. 所以 PP 即使可以在選舉中穩勝, 也不代表就能穩穩陣陣做下一屆政府.


現任總理兼 PSOE 領袖 José Luis Rodríguez Zapatero 已經宣佈不會連任, 但對政黨選情似乎沒甚麼幫助.


PP 領袖 Mariano Rajoy 可說是"做硬"下屆總理, 但並不代表他到時候會做得順利.

2011年5月28日

關於立法會補選機制

政府針對有議員離職後需要遞補的情況, 推出了一個新機制, 是由"最高票落敗者"補上. 今次就來講講我的立場. 結論來說很簡單: 我反對部份議員搞所謂的"五區變相公投", 但基於民主原則絕對反對有議員未經選舉就自動當選.

首先, 甚麼叫"最高票落敗者補上"呢? 其實原理很簡單, 用個例子說明好了.

2008 立法會選舉 (九龍東)
陳鑑林
黎榮浩 53,472 (22.63%)
黃國健
陳婉嫻 50,320 (21.30%)
李華明
計明華 48,124 (20.37%)
梁家傑
余冠威 39,274 (16.62%)
陶君行
28,690 (12.14%)
胡志偉
16,365 (6.93%)

我們都知道, 香港現在採用所謂的比例代表制, 即一個選區內會有 N 個議員當選, 所以以某種方程式計算後, 最高票的 N 個候選人或名單將會當選. 以上面選舉結果來看, 陳鑑林, 黃國健, 李華明, 梁家傑, 四人最高票而當選. "最高票落敗者"就是陶君行. 因此根據這個機制, 已經當選的四人其中一人因事離職, 將由陶君行埔上空缺而當選.

接下來看看支持者 (政府) 的理據和我的分析.

一, 這個機制符合民主. 這是一個讓人自動當選的制度, 怎麼可能較現時直接進行一場新選舉, 讓選民自己決定的做法更民主呢? 當然, 這個"落敗者"也經歷過選舉, 也是有得到部份選民支持的, 但別忘了他是"落敗者", 而之所以會落敗正是因為其支持度不足所致. 讓一個落敗者自動當選, 可以叫做民主? 無法理解.

二, 這個機制符合公平. 那要看怎樣算是公平了. 的確, 由於"最高票落敗者"可以是任何政黨的候選人, 所以這個機制本身並不偏幫任何政黨. 可是, 正如上面所提及的, 讓一個支持度不足的落敗者補上, 要說這是公平似乎有點兒微妙.

三, 這個機制可以杜絕"五區變相公投"這種"浪費公帑"行為. 首先, 甚麼叫"浪費公帑"呢? 如果說選舉就是"浪費公帑", 那要不要變回全個立法會都是委任制? 完全不用舉行選舉, 夠"善用公帑"了吧? 又或者, 議員是終身制, 當選一次就下一屆不用再選? 也夠"善用公帑"了吧? 不然, 最低限度也應該將立法會跟區議會的議員任期延長 N 年, 那也能減少選舉次數, 非常"善用公帑"呀? (如美國參議員是一任六年.) 讓選民選擇他的代議士, 是最基本的民主原則, 怎麼能說是"浪費公帑"呢? 即使我不支持搞所謂"五區變相公投", 這跟認為選舉是"浪費公帑"是另一回事.

也有人提到, 外國有些情況是讓同名單的人補上. 例如上面的列表來看, 如果梁家傑辭職了, 應該由他的助手余冠威補上. 但我也反對這種做法. 一, 這依然是自動當選. 二, 外國之所以不進行補選, 是因為他們的選區太大, 隨時選出幾十甚至上百個議員, 只為了一個議席補選並不划算. 如果是單議席的選區, 或是選區議席數字偏低的時候, 依然是會舉行補選的.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 有一人辭職就是選區內有 1/4 個議席受到影響, 我不覺得重選很過份. 同樣地, 整個五區公投是有 5/30 個議席會受影響, 怎麼可能不重選? 如果你像荷蘭或以色列那樣, 一個選區 (順帶一提全國也只有一個選區) 會選出 100+ 個議員, 那只有一個議員辭職對區內的影響連 1% 都沒, 我就可能會支持自動當選. 整體來說, 這個做法最多是能保持立法會內政黨分佈不變, 實際問題還是很多. 要講公平, 絕對不及重新進行選舉公平.

最後, 別忘了"議員離職"的可能情況有很多, 並不只限於"議員辭職又再選"這種情況. 香港近年來有過三次補選. 最近的是 10 年俗稱"五區變相公投"的那一次. 07 年也有過一次補選, 是因為馬力病死, 最後由陳太當選的那一次. 00年也有過一次, 那是因為程介南涉嫌犯罪而自行辭職 (當然也沒有再參選), 最後由余若薇當選. "議員辭職又再選"這種情況當然很奇怪, 但如果是議員病死, 或者因為犯罪才離職, 我們是不是也要不進行選舉直接而讓人自動當選呢? 以程介南那一次來說, 是你們這班政客自己出問題才造成空缺, 為什麼我要同意有人自動當選? 我當然要自己再選一次才能確保不會再有問題出現阿?



我個人並不認同"五區變相公投", 是不認同這些政客的行為, 跟我認不認同選制本身是完全兩回事. 我為什麼會反對呢? 一, 是我認為他們既然已經辭職了, 就是放棄了自己議員的職責, 根本不應該再參選. 二, 是他們這麼做混淆了公投跟選舉代議士兩回事.

關於第一點, 要先回到我以前講過的關於代議民主的兩種理論. 其一是認為代議士應該100%執行選民議願, 凡事只需要看民意做事. 其二是代議士是由選民選出的"賢者", 代議士應該要自己思考怎樣是對選民好, 而不是凡事只看民意. 前者是理想化的, 但實際上後者才是比較接近現實的, 因為民意不可能對所有事宜都有著清楚的指標性作用, 代議士總是要有自己思考的. 基於後者原則, 出現"新政改方案"這種事時, 議員應該自己思考怎樣處理, 而不是凡事都要搞一次"公投". 如果說有一次新事項時就要公投一次, 那為什麼高鐵時不搞一次? 現在原居民和高官僭建我也很激氣, 為什麼不搞一次公投? 所以我認為"五區變相公投"跟"議員辭職又再選"這些行為都是多餘的; 議員的職責並不是在搞這些東西.

關於第二點, 真正的公投是針對單一事項的, 而立法會議員的選舉則會影響到未來整屆立法會所有議案. 將一場立法會議員的選舉跟單一事件綁架在一起, 而不考慮候選人跟其他因素, 絕對是有問題的, 甚至是不負責任的. 實際上, "五區變相公投"過後各方對於怎樣解讀選舉結果都是各執一辭. 到底我們該視這些選票是支持候選人的? 還是反對政府方案的? 還有整體泛民支持者有多少有參與...? 等等. 除了"有五十萬人反對政府方案"外似乎沒有其他特別的結論. 但其實"有很多人反對政府方案"這件事我們看民調就知道了, 有需要搞一次變相公投嗎?



綜合來說, 自動當選是不可取的, 我也完全反對所謂"浪費公帑"的理論. 加上"議員辭職又再選"只是可能情況之一, 我們還有"議員病死"跟"議員犯罪"這些可能情況, 即使我們反對前者, 只針對一次情況就要將其 generalize 到所有其他情況身上, 從根本上改變整個選制, 我看不到有甚麼意思. 其實只要修法辭職的議員不能參加該次補選, 就是最簡單的方法, 因為這樣可以確保議員搞這種花款的 incentive 大減. 而且, 老實說, 不修改也可能不是大問題, 因為搞"辭職又再選"這種花款的議員又不是一定能再次選上的, 本身就有個 risk 存在, 只有在特定環境下才會發生 (不然為什麼高鐵跟現在僭建不搞?), 所以說甚麼"議員辭職又再選"會被"濫用", 並將其 generalize 到所有"議員離職"的情況上, 根本就是大錯特錯.

2011年5月24日

三國演義第N回之地產霸權

由特首選舉快到, 「雙英戰范婦」之三國鼎立局面漸成, 各路人馬都為逐鹿中原蠢蠢欲動. 這場"三國演義"的最新劇情如下: 范婦實則虛之, 振英當仁不讓, 英年地產霸權. 今次就分析一下"地產霸權"這個主題.

首先, 我們要從最基本的定義著手: 我們在講"地產霸權", 但到底"地產霸權"是甚麼? 為了看看有沒有甚麼 definition, google 了一下, 果然並沒有, 不過可以找出這個詞彙的大約來源. 來源是一本前地產界人士所寫, 批判香港市場經濟的書. 該書中文名就叫做"地產霸權", 而英文原名是 "Land and the Ruling Class in Hong Kong". 英文講的是 ruling class 統治階級, 但中文講的霸權學術上應該譯為 hegemony, 因此其實並不相同. 而由於 land-owning class 地主階級通常是指農地, 在香港指的其實會是原居民, 所以個人認為要將"地產霸權"譯做英文可以譯做 "propertycoon hegemony" (property+tycoon+hegemony). 雖然書本身是先有英文名才有中文名, 我這樣做次序是反轉了, 但既然現在我們在討論的是 "地產霸權" 這個詞彙本身而非其來源, 我們就集中討論 地產霸權=propertycoon hegemony 這一詞好了.

那 propertycoon hegemony 的定義為何呢? propertycoon 的部份應該滿直接的, 就是大地產商的意思, 所以問題就在於 hegemony 上了. hegemony 霸權有兩個層面, 因為這個字本身也有兩個來源和用法.

一是在講實力上的"霸". 這個用法來自政治學/國際關係, 起源是古希臘, 指的是一個國家對一個地區(甚至全世界)都有著隻手遮天的能力. 例如現在的國際關係就常常說美國是一個 hegemon 霸主, 因為其對全球政治的影響力是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挑戰的. 要留意的是, 美國固然是本身很有實力, 但其 hegemony 霸權並不只是指他的本身實力, 還包括其對身邊很多"馬仔"的影響力和動員力. 也就是說, 美國並不需要實際上直接管治各二線國家, 而可以靠著各種途徑間接控制他們以擴張自己的 hegemony; 英國和日本就是美國"馬仔"的明顯例子. 所以, hegemony 既有直接實力也有間接影響力的存在, 並不一定要每事都由 hegemon 明刀明槍地自己親自出馬去做.

用法二是講精神上的"霸". 這個用法來自政治學/社會學, 起源是意大利共產黨總書記兼學者 Antonio Gramsci. 早期的共產主義分析資本主義時, 主要強調資產階級是靠著武力鎮壓無產階級來維持權力. 但 Gramsci 發現即使資產階級沒有直接使出武力鎮壓, 還是只有很少數的無產階級會"站起來"反抗資產階級. 他認為這是因為資產階級還以精神控制的方式來壓抑無產階級: 資產階級讓無產階級誤以為資本主義是個正確的制度, 資產階級沒有剝削無產階級, 而是無產階級自己不夠努力所以要在資產階級手下工作. 也就是說, 第二種用法的 hegemony 是指在社會和文化上潛移默化地令被壓抑者逆來順受的另一種層面的強權.

如果我們將這兩個對"霸權"的理解用在香港的"地產界"上, 又是否成立呢?

一, 地產商綜合起來所擁有的資產, 稅務貢獻和GDP成份等都很大, 以表面實力來說肯定是香港最強的一股勢力. 間接影響力來說, 經濟方面他們也實際上地控制著樓市和影響著股市, 以各種名義持有其他非地產公司和項目, 可說是掌控著香港經濟. 政治方面, 他們負責各種公職公務和公共機構, 操縱部份功能組別議員還有負責選特首的選委會的選舉, 如果再加上他們對大陸投資和跟中共的互惠關係, 那他們的政治影響力也是無可置疑的. 雖然地產商不能完全控制所有事宜, 但他們的影響力絕對是沒有其他勢力可以比擬的. (除了中共, 但那是"外部"勢力.)

二, 文化霸權論對資本主義社會的分析完全可以應用在香港上: 香港大眾很多人很明顯地是處理弱勢甚至被壓抑的地位, 但往往不會"站起來"反抗. 相反, 大眾都會盲目地相信"香港價值", 儘管這又其實只是"地產價值"的一環, 並且因此將地產商的權力和剝削合理化並接受它. 而當有少數人質疑並試圖反抗上層時, 多數人即使同是被剝削的弱勢者, 也是不會跟反抗者聯合起來, 反而是跟地產商們一樣批評反抗者"激進", "不理性", "有破壞沒建設" 云云. (*我這裡指的"反抗者"絕對不是在講特定的政黨或政客.)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 地產商的霸權也是絕對存在的. (同樣地, 中共被排除在考慮名單外.)

所以依上面分析來看, 如果我們套用學術上對"霸權"的理解在香港社會上, 地產商肯定是最有資格坐上這個"霸主"寶座的一股勢力. 事實上要說香港沒有地產霸權反而是很難的.



最後, 為了平衡一點, 也提一提幾個對"霸權"理論的反駁供各位思考. 第一, 即使有"霸權"存在, 這是否就注定是壞事? (如美國的"霸權"也保障了其勢力範圍內國家的穩定.) 第二, 這種硬將社會簡單地分做幾股勢力的做法是否太過簡單化, 忽略了每股勢力的內在矛盾? (如超人vs四叔.) 第三, 理論本身是建基於將社會各勢力對立化, 認為一個勢力是剝削者而另一勢力是被剝削者, 但實際上可能還有其他更複雜的社會關係存在. 第四, 將人分成剝削者跟被剝削者的話, 也關係到"剝削"本身是甚麼的問題; 到底是否有個"剝削"的客觀定義? 第五, 被剝削者認同剝削者價值觀的原因可以有很多, 並不一定是源於洗腦和強制壓抑.



但無論地產霸權存不存在, 還有地產霸權存在/不存在有甚麼政治涵意也好, 可以肯定的只有一點: 英年的智商真是每況越下. 他說出沒有地產霸權就說了, 還說出甚麼"應該自問為何做不到李嘉誠", 言論不但激怒年輕人, 恐怕連中老年人也能激怒. 選舉臨近卻不斷講出一些這麼具爭議性, 應該說制會惹火大部份民眾的言論, 實在令我越來越懷疑英年的"班底"其實都是范婦或振英的臥底. 因為英年不可能自己懂得講這種說話, 他的水平比這些言論還要低, 一定是有人教他的. 而教他的人肯定是存心害他的, 因為這些言論完全是將英年實際上沒能力擔任特首的短處曝露出來. 英年當不成特首, 得益者當然是范婦或振英, 所以我強烈懷疑現在是有個無間道的情況在進行中. 又或者是, 英年的班底終於"頂唔順"這個蠢材, 明白他不是當特首的料子, 所以決定大義滅親, 為了英年不會當上香港特首而把心一橫讓英年自爆. 以上故事, 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 那就雷同.

泯恩仇需要一百年:六國論

上次提到英國和愛爾蘭花了一百年才正式地消除敵意. 今次來看看英愛的情況跟中日怎麼不同. 另外由於德法常常被拿來跟中日比較, 也順便提一提. (所以加起來就有"六國"論了.) 以和解速度來說, 德法是最快的 (二戰後很快就恢復合作), 英愛在中間 (獨立後快一世紀), 而中日最久. 且來看看分別在哪.

外人常常不明白為何德法在二戰後很快就恢復合作, 甚至還一同創立了歐洲共同體跟歐盟. 而由於同屬歐盟的關係, 德法在政治/外交, 經濟, 社會, 旅遊, 教育, 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緊密合作. 有些人說德法恢復關係是因為德國勇於認錯. 德國的確是有認錯, 但這不代表法國就會忘記兩國間多次戰爭的過去. (事實上現在歐洲各國偶然還會在跟德國有爭執時出大絕 "我還未提二戰那一筆...") 其實德國跟各國合作, 除了心態問題外, 現實考慮也很重要. 二戰後德國不但被空襲到一塌糊塗, 還被外國軍隊佔領, 最後還要分裂為東西兩部份, 要維持國家運作可說是要 100% 依賴外國勢力. 另外, 德國國內的危險份子 (納粹黨) 野已經被消滅, 並且被親外國勢力的政黨所取代, 人們連續兩次大戰失敗也明白硬作出頭鳥根本是沒用. 當然, 西德仍要依賴美英法支援對抗赤化危機. 也因為這樣, 西德可說是處於任人魚肉的狀態, 法國當然放心跟他"合作". 用括號是因為當時法國軍隊佔領了西德多個重要城市和工業區, 與其說是"合作"還不如說是脅逼.

總括來說, 德法的"和解"是基於一個不公平的狀態下進行的 (法強德弱, 還有美國在背後), 而且他們也有共同目標 (抗共產); 而當這些環境都改變之後 (蘇聯結束), 兩國間的合作已經維持得夠久而不用再分開.

英愛方面, 上次的敘述中已經講到幾個重點. 首先, 愛爾蘭的自治甚至獨立在英國本土內一向都有一定支持 (自由派). 其次, 即使之後發生戰爭, 雙方停戰後也基本上確認和同意了以後的發展方法: 北愛南愛分開, 而南愛不會再跟英國為這些事情爭執. 第三, 以國際環境因素來說, 英愛兩國都是資本主義(美國)陣營, 北約陣營, 歐盟陣營, 民主陣營......有著多方面的共通點. 所以需要兩國關係一開始並不友善, 各種因素都令他們越來越拉近距離. 英女王今次在愛爾蘭的演說中, 就提到兩國政府都一直為擱置爭端維持和平努力, 而民間合作亦越來越多 (經濟和社會上).

所以兩國自從一百年前其實關係已經不斷改善, "和解"早就已經實現, 只是差了像英女王訪問愛爾蘭這種公式的時刻而已.

至於中日呢, 就麻煩得多了. 中日最大的爭端有二戰問題和領土問題, 而兩者離解決都還有很大距離. 二戰來說, 很奇怪地兩國都喜歡把自己形容為受害者 (事實上也只有美國能真正以太平洋戰爭勝利者的姿態出現), 令雙方都無法互相理解. 相反德法和英愛在戰爭後很多爭議都已經塵埃落定. 領土問題更是無日無之不知道如何解決. 其實如果有爭議的是有人居住的地方, 那可能還比較容易分辨, 偏偏是無人島, 那就只能各有各說法了. 德法基本上沒領土爭議, 而英愛也早就同意北愛是另外處理. 國內環境來說, 日本戰後的自民黨一開始基本上是戰前政客的延續, 換湯不換藥, 無法像德國跟戰爭撇清關係. 中共本身也很依賴民族主義, 要放過日本似乎不太可能. 國外環境來說, 中國跟日本很明顯是敵對陣營: 一個不民主一個民主 (雖然中共自稱民主), 一個共產一個資本 (雖然中共實際上是"走資"), 一個主權獨立一個根本是X國的第五十一個州......共通點實在不多. 民間方面的合作呢? 經濟合作是在進步中, 但日本人普遍對中國公司和產品都沒好印象. (別說日本人了, 中國人自己也對國企跟國貨沒好印象.) 社會方面, 兩國似乎不少交流活動, 但糞青互相攻擊的注目度要大得多. 雖然兩國歷史上也曾經有過合作關係 (日本也很多人喜歡中國文化; 反之亦有), 但一來日本人批評中國現在跟古代文化已經差了很多 (又是連中國人自己也這麼覺得), 中國方面又容易批評"親日"者是"崇日"......

整體來說中日關係要改善似乎很難. 但其實目前兩國政府間實際上已經越來越友好. 中共內部的務實派要強過仇日派, 而日本現在也是由對華友好派主政. 今次"地震外交" (又是之前在 blog 中有"預言"過的) 就是一例. 不過要中日做到德法和英愛那種無論政治還是民間都沒問題的程度, 依然需要解決很多事宜.

2011年5月21日

影后事頭婆出巡:泯恩仇需要一百年?


Queen Elizabeth II of Britain, and, President Mary McAleese of Ireland



這 幾天有一單國際新聞, 在香港並不太受到重視, 但在英國卻是天天都是頭條甚至不斷有直播出現, 那就是英女王 Elizabeth II (香港舊稱"事頭婆") 訪問愛爾蘭. 英女王出訪外國並不是甚麼罕有的事 (基本上這是她的最主要工作之一), 為什麼今次訪問愛爾蘭卻如此受到觸目呢?

套BBC一個記者的文章所說的: "這其實是個奇怪的處境, 英國跟愛爾蘭無論地理, 歷史, 文化上都是最接近的兩國, 但卻也是政治關係相互最冷淡的兩國". 上一次英國國王訪問愛爾蘭剛剛好是100年前的 1911 年 (Elizabeth II 祖父 George V), 當時愛爾蘭還是大英帝國加盟國之一, 也就是說自從愛爾蘭獨立九十多年以來它們都從來未邀請過英國國王到訪. 亦因如此, 今次英女王的訪問被冠上了"破冰之旅", "歷史之旅", "世紀之旅"等銜頭. 今次英女王的訪問也受到愛爾蘭史上最高規格的重視. 最終, 訪問成功完場, 兩國輿論都對這趟"世紀之旅"給予高度評價. 今次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英愛兩國間要花整整一個世紀才能"泯恩仇".

先 講講歷史, 雖然大不列顛島跟愛爾蘭島非常接近, 但直到中世紀前都不太多交流, 唯一的共通點是兩島都受到塞爾特人 Celts 的影響. 直到北歐的諾曼人 Normans 在 11~12 世紀相繼征服英格蘭跟愛爾蘭, 兩島才在政治上有所交集. 到了這之後, 愛爾蘭已經跟英格蘭的附庸國無異, 英格蘭國王亦兼任愛爾蘭國王. (一人身兼兩國元首叫做"共主邦聯" Personal Union".) 最終在 1800 年, 為了確保愛爾蘭不會叛變支持敵人拿破崙, 英國直接合併掉愛爾蘭, 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雖然政治上被合併, 英愛兩地社會依然保留著一大分歧: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分別. 而由於基督教才是英國國教, 愛爾蘭的基督教受到扶植, 可以享有更大權利, 而天主教徒則一直被打壓 (如無法參加選舉等).


Daniel O'Connell, 爭取"解放"天主教徒的愛爾蘭政客
愛爾蘭各地都有地方以他命名

隨 著英國在 19 世紀逐漸進行政改, 愛爾蘭的天主教徒也被"解放" (真的是用 emancipation 這個字), 享有同等的政治權利. 由於愛爾蘭是聯合王國一部份, 在國會的六百席中有一百席是從愛爾蘭選出, 天主教徒的政治權利被"解放"亦意味著他們將有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影響力. 當然, 19 世紀橫掃歐洲的民族主義浪潮亦影響到愛爾蘭, "解放"令到愛爾蘭民族主義者越來越蠢蠢欲動. 在 1874 年的英國大選中, 愛爾蘭人第一次組織第三黨參選 (以往都是保守黨跟自由黨競選), 立即取得 60/652 席. 在 1885 年大選中, 保守黨跟自由黨都無法取得過半議席, 更令愛爾蘭黨成為執政的關鍵.

由於保守黨是"大英主義"注定不會支持天主教徒的, 愛爾蘭黨唯有向支持改革的自由黨埋手. 自由黨亦因此分為"自治派"(他們總不可能同意直接讓祖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獨立掉) 和"一統派", 而由於實際需要, 自由黨內最終由"自治派"勝出, 跟愛爾蘭黨組織聯合政府. 對愛爾蘭黨來說, 自治在中期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自愛"聯盟就出現了. 在 1910 大選, "自愛"聯盟再次勝出, 而當時"愛爾蘭前途問題"已經發展的如火如荼, 但這時候忽然間殺出個程咬金: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為了確保不讓德國佬漁翁得利, 愛爾蘭黨同意"擱置爭議", 待戰爭結束再繼續討論愛爾蘭的自治問題. 可是這決定是基於當時歐洲普遍的一個錯覺而做下的: 人們都以為戰爭並不會擴大, 或會很快結束. 但實際上戰爭不但越拖越長, 參戰國越來越多, 人力物力消耗也越來越大. 結果 1916 年愛爾蘭"獨立派" (激進過主流"自治派") 乘機起事, 發動"復活節起義" Easter Uprising, 希望趁英國注意力放在戰爭時搞事, 甚至計劃過跟德國結盟. "起義"很快就因支持不足而遭到鎮壓, 但由於英國當局神速審判並立即處死起義的領導層, 反而引起愛爾蘭公眾不滿.

到了一戰結束後的 1918 大選, 原本是主流的"自治派"完敗, 愛爾蘭天主教徒一面倒支持"獨立派"(新芬黨 Sinn Fein), 其中多名候選人甚至是因為參與"起義"而仍然被關在獄中的. 而事後新芬黨一眾議員都沒有前往倫敦參與國會, 反而聚在都柏林以愛爾蘭人民代表的身份自行宣佈愛爾蘭獨立並全體轉為擔任愛爾蘭國會議員. 英國當局當然並不承認此事, 決定派兵鎮壓, 愛爾蘭獨立戰爭 Irish War of Independence 由此爆發.

雖然愛爾蘭軍實力不及英軍, 英國當局亦自知無法再以武力鎮壓愛爾蘭人如此一面倒的支持獨立, 於是雙方進行了停戰談判. 英國向獨立派開出了兩大條件. 一, 南北分割, 只有天主教徒佔多數的南愛爾蘭獨立, 而基督教徒佔多數的北愛數郡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 二, 共主邦聯, 南愛爾蘭不是成為個完全獨立的共和國 Republic of Ireland, 而是成為依然由英王擔任元首的自由邦 Irish Free State. 看到這裡, 你不得不佩服英國佬搞分化的技倆: 這兩個條件都打中了獨立派的死穴, 立即令他們內部分裂成"部份獨立派"跟"完全獨立派". 最終"部份獨立派"為了早日結束戰事而同意英方條件, 令獨立戰爭結束, 但"完全獨立派"隨即反抗, 結果才剛打完一場仗, 第二場立即又開始, 那就是愛爾蘭內戰 Irish Civil War.


Éamon de Valera, 愛爾蘭獨立運動領袖, 總理, 總統, Fianna Fail 創黨主席.

1923 年內戰以"完全獨立派"勝出結束, "部份獨立派"同意放棄武力抗爭和保留北愛, 但仍然在議會繼續爭取脫離英王. 1932 年大選, "完全獨立派"的 Fianna Fail 勝出, 開始籌備更改國體為共和國. 1937 年大選, Fianna Fail 再次贏過 Fine Gael, 愛爾蘭同年正式更名為共和國 Republic of Ireland, 完全脫離英國統治. 讀者可以留意到,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統獨爭議, 但 Fianna Fail 跟 Fine Gael 依然是愛爾蘭兩大黨, 可見這個爭議是多麼根深柢固地影響著愛爾蘭政局.

而且別忘了還有北愛問題"未解決". 雖然主流"完全獨立派"是放棄了北愛, 但仍有激進派是不肯放棄的, 而北愛內部統獨兩派也是不斷繼續著鬥爭. 更麻煩的是, 統派/基督教徒 Unionist/Protestants 受到英國當局支持, 在掌握北愛政府後大肆打壓獨派/天主教徒 Nationalist/Catholics. 正如南部有內戰, 北愛也不斷有武裝鬥爭發生, 而有些統/獨派佔多數的社區, 更是完全不容許另一派的人踏足. 在 20 世紀後期, 英國本土也一直受著愛爾蘭共和軍 Irish Republican Army (IRA) 的恐怖襲擊威脅. 1979 年英國王室成員蒙巴頓伯爵 Earl Mountbatten of Burma 遊覽愛爾蘭時就被暗殺身亡. (熟悉二戰的人大概會知道蒙巴頓, 他是盟軍東南亞戰區總司令.) 另一次有名的是 1985 年 Brighton hotel bombing, 首相戴卓爾夫人留宿的酒店遭到炸彈襲擊, 多人死傷. 1991年首相府 10 Downing Stree 外亦有炸彈爆炸, 不過同樣未傷及首相馬卓安. 直到 1998 年的 Belfast/Good Friday Agreement, 英國, 愛爾蘭, 北愛三方簽署條約確認給予北愛政府大量自治權, 武力事件才基本上平息.


Brighton hotel bombing

總 之, 數百年的半殖民狀態, 之後的統獨問題, 獨立戰爭和內戰, 北愛問題等, 都令英國和愛爾蘭關係冷淡, 也就造就了這個"最接近又最遙遠"的關係. 可是自從總統 Mary McAleese 上台以來, 她一直都努力改革兩國關係. (ps 她在北愛首府貝爾法斯特出生, 在小時候家庭因北愛動蕩搬至"南愛".) 今次她就趁卸任前夕 (她任期在今年屆滿) 要一會各方諸侯而邀請英女王到訪. (ps 下星期輪到奧巴馬到訪愛爾蘭.)

當然, 英女王亦"交足功課", 愛爾蘭輿論也滿意其表現. 首先, 英女王抵步時身穿一套"愛爾蘭綠" (即跟愛爾蘭國旗上的綠色相等, 可看開版圖) 衣裝, 重視愛爾蘭國家象徵. 她之後到愛爾蘭獨立戰士碑獻花, 顯示了對這段歷史的接受. 次日她又到訪一戰紀念碑, 強調兩國過去合作的歷史. 她還參觀 Croke Park, 這是一個當年英軍鎮壓獨立運動時曾開槍射死十多個平民的場所. 當晚她在國宴上發表了 "Queen's speech". 她先以一句愛爾蘭語打招呼, 立即得到全場掌聲鼓勵. 之後她提到兩國"複雜的歷史", 又強調不應該被過去"困住". 她更表示對各方受難者感到"同情". 當然, 她也講到現在兩國間和北愛的和平得來不易, 並強調以後仍需繼續努力. 可見英女王的言行全都配合了今次"世紀之旅"的主旋律.

"Queen's speech" 視訊 >> http://www.bbc.co.uk/news/world-europe-13449601
"Queen's speech" 全文字 >>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uknews/queen-elizabeth-II/8522318/The-Queen-in-Ireland-Dublin-Castle-speech-in-full.html

最後, 英女王還講到他們的"和平進程"正成為世界各地解決糾紛的好榜樣. 中日關係又會否需要一百年才能泯恩仇? 下次再講. (原本只想寫一篇文寫完, 但似乎單是講英愛歷史就花了很大篇幅.)

2011年5月18日

IMF總裁之死:誰是凶手?

近日有一件鬧得很大的國際醜聞, 那就是IMF總裁 Dominique Strauss-Kahn 涉嫌性侵犯一紐約酒店女職員而被捕, 現在還被禁止補釋要坐監, 作為一位政治家的生涯可說是跟已死沒分別. 一位這麼有國際地位的政客爆出如此大的醜聞, 難免會有一堆陰謀論出現去解釋. 今次就來看看到底是誰最有動機想"殺" Strauss-Kahn 的凶手.



Strauss-Kahn 除了是IMF總裁, 還是法國下屆總統大選 (2012年) 的可能候選人之一. Strauss-Kahn 是反對黨社會黨的大老之一, 曾在社會黨執政時擔任財政部長, 加上IMF總裁身份, 在法國有很高知名度. 民調亦顯示如果 Strauss-Kahn 參選將會很大機會贏過爭取連任的現總統 Sarkozy. 表面看來 Sarkozy 應該會想將 Strauss-Kahn 除之而後快, 但真是如此嗎?

的確, Strauss-Kahn 是 Sarkozy 最大的潛在對手, 但這並不代表除掉他 Sarkozy 就會得益. 這是因為除了 Strauss-Kahn 之外, 仍有其他數名反對黨名人的民望高過 Sarkozy. 社會黨現任祕書長 Martine Aubry, 前祕書長 François Hollande, 甚至上屆選舉中敗過給 Sarkozy 的 Ségolène Royal, 都依然有機會勝過 Sarkozy, 特別是前兩者. 之前的文章有提過的"小勒龐", 表面民望亦高過 Sarkozy (但實際投票時應該沒這麼高). 因此, 即使除掉了 Strauss-Kahn, Sarkozy 仍要再解決多 N 個對手才真的能穩勝.

當然, Strauss-Kahn 爆出醜聞, 有可能會拖累到社會黨本身聲勢, 但影響恐怕有限. 近來的法國民調都出現一個"背馳"的現象: 即使大部份人都贊同攻打利比亞等大政策, Sarkozy 民望卻繼續潛水. 也就是說, Sarkozy 現在已經惹人厭到即使他做對政策人們也不賣他帳, 下次選舉還是會趕他走. 而且暫時來看社會黨似乎也有跡象在把事件講成一件"美帝陷阱", 說不定反而會拉到同情票?

所以暫時來看, 即使 Sarkozy 有動機要除掉 Strauss-Kahn, 這個動機卻應該不大, 因為他實際上不會有多少得益. 相對地, 同樣要爭取社會黨黨內初選的黨友還更有動機要除掉 Strauss-Kahn, 因為少了他, 自己就會離總統之位邁進一大步!



Dominique Strauss-Kahn, IMF總裁, 法國前財政部長. 本來民調顯示他能壓倒性地打敗 Sarkozy, 但現在恐怕做不到了.


Martine Aubry, 社會黨現任祕書長. 民調顯示她對上 Sarkozy 亦會有很大機會勝出.


François Hollande, 社會黨前祕書長. 他也是很有機會打敗 Sarkozy, 但他和 Martine Aubry 兩人支持度都比 Strauss-Kahn 稍弱.


Ségolène Royal, 社會黨上屆選舉的候選人. 她的民望落後上面三人, 也不比 Sarkozy 高, 外界並不看好她.


Marine Le Pen, "小勒龐", 極右政黨 National Front 代表. 她不可能勝選, 但有機會分化選民, 對其他人構成一定威脅.



Strauss-Kahn 的另一個身份是IMF總裁, 會有人想除去IMF總裁嗎? 現時IMF最忙的事項是歐債危機. 財經新聞亦報導說 Strauss-Kahn 非常熱心幫助歐元走出困境, 特別是正在向外界求救的希臘和葡萄牙. Strauss-Kahn 被關了, 會影響到打救歐元的行動嗎?

Strauss-Kahn 的個人努力當然會有幫助, 但歐元問題主要還是要由歐元區自己, 特別是當中以德法為首的富裕派, 來解決. 而且別忘了IMF跟WB一樣, 充其量只是美歐代理人, 他們的自身立場的決定性相當有限. 現在 Strauss-Kahn 出事才第二天, 歐洲就陸續有政要出來說應該趕他下台, 德國還立即申明下一任總裁也要是歐洲人擔任 (一般來說IMF總裁是歐洲人, WB總裁是美國人, 分豬肉?).所以換人長遠來說應該影響不大, 但短線會不會有人能借勢炒幾轉歐元, 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 到底誰是凶手呢?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 凶手可謂呼之欲出: 真相只有一個, 那就是 Strauss-Kahn本人就是凶手! 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他本身沒犯事的話, 那就不會有人乘機發難了吧? 事實上 Strauss-Kahn 也並不是第一次爆出跟私生活有關的爭議. 所以結論就是 Strauss-Kahn 是死於自殺! 問你服未?

2011年5月14日

更新:具李光耀特色民主

最新消息, 李光耀已宣佈不再擔任資政.

上一次提及, 我在今次新加坡選舉中看到的其中一個重點是李光耀和李顯龍在選舉過程和過後都明顯不同調, 可能暗示未來政情會有變化. 現在李光耀宣佈不再擔任資政, 雖然不是我預期中會發生的事, 但勉強算是跟我的預測有關. ("才子"們都喜歡說自己成功預測XYZ.)

可能的原因有幾個. 一, 李光耀的策略, 包括恐嚇選民和重手攻擊反對黨都明顯地不湊效, 反而李顯龍的懷柔政策人民反應較正面. 二, "80後"(年輕人)選民一面倒支持反對黨, 他們的政治取向恐怕已非李光耀所能理解. 三, 這也是個讓自己退下來, 讓李顯龍跟年輕一代展開新政治環境的機會. (李光耀在聲明中講到這一點.)

那這會有多大影響呢? 暫時這還很難評估. 雖然有些獨裁者喜歡自吹自擂給自己N個銜頭裝厲害 (eg 勃列日涅夫), 但也有些獨裁者是選擇扮引退而實際上繼續在幕後扯限 (eg 鄧小平). 李光耀作為國父級人馬, 私人方面又是李顯龍父親, 無論如何也肯定會繼續有著很大影響力.

所以暫時來說只能說這是象徵意義比較大. 畢竟從神檯上退下來, 我們也能正式地說新加坡正開始進入一個"後李光耀"時代. 那到底接下來我們會不會看到一個 "具李顯龍特色民主"? 或者李光耀所提倡的"亞洲民主", 像是所謂的"亞洲人需要被管", 會不會也跟著消失? 那就真是要"放長雙眼睇"了.

2011年5月11日

具李光耀特色民主

上週末新加坡也舉行了大選, 但由於勝負早已決定, 大部份傳媒都只有小篇幅報導. 今次就來看看那些小篇幅報導到底報導了些甚麼.

可是分析今次新加坡大選結果前, 還有一些先決話題要解決. 新加坡是民主國家嗎? 如果答案是不, 那這個大選又有甚麼好分析的?

新加坡是不是民主? 基本上除了我的中國大陸同學之外, 我幾乎沒見過人說新加坡是民主國家. 的確, 新加坡有選舉, 但這並不就能代表它民主--連中共 北韓 緬甸等等都有選舉, 可是也沒有人說他們是民主國家. 重點是在於這些選舉是不是公平公開公正地進行. 新加坡的選舉肯定是公開的, 但有多公平公正則值得質疑. (下面會再講.) 同時, 為了確保選舉能公平公開公正地進行, 一般學者都會認為人民要有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才行, 因為如果人民沒有言論自由跟參政權, 那這個選舉怎能公平公開公正地進行? 新加坡的傳媒受到監控, 反對政府者亦很多時候會惹禍上身, 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 還有法治制度也很重要, 同樣地沒有法治我們也可以質疑選舉是不是順利實施. 新加坡基本上也講法治, 但很多時候當其中一方涉及政府, 政府方還是明顯地受到偏袒. 因此我們可以將新加坡歸入"非民主"國家一類.

我們可以看看人權組織 Freedom House 對新加坡的評價:
Singapore (2010 report)
Political Rights Score: 5

Civil Liberties Score: 4

Status: Partly Free

可見分數實在算不上好.
(1 分最自由, 7分最不自由.) (順帶一提香港分別是 5 分和 2 分.)

下一條問題: 不民主國家的選舉有甚麼要研究? 雖然不民主國家的選舉勝負早就決定, 但如果過程夠公開的話, 多少還是可以反映到執政黨的勢力到底有多強, 或是個別政客得不得民心. (如反共傳媒就很喜歡研究中共領導人"當選"的票數.) 還有就是, 以前的文章有提到過, 歐洲很多國家都是漸進式地民主化, 即過程中會經過一個步驟是原本不民主地產生的國會終於同意民主改革. 我們不可排除這種事情會再出現在其他現在還是不民主國家身上的可能性. 最後, 選舉總是多多少少會影響到往後政治, 了解一下是沒壞的.

Singapore general election 2011
Party / seats / vote %
People's Action Party 81 60.14%
Wokers' Party 6 12.82%
National Solidarity Party 0 12.04%
Others 0 15.00%

接下來進入今次新加坡選舉的部份. 一如所料, 資政李光耀跟總理李顯龍所屬的執政黨"人民行動黨" (為方便打字下稱PAP) 輕易勝出, 在 87 個議席中獲得 81 個. 另外還有三席固定由反對黨獲得的當然議席, 與及九席委任議員. 但加起上來 PAP 仍會在新一屆國會中佔 81/99 的絕對多數.

第一項要分析的是 PAP 的得票數, 而不是議席數. 在關於英國政改公投的文章有提到過, 不同選舉制度會大大影響到得票與議席的關係, 在新加坡也是這樣. 新加坡的選制有點特別, 要解釋會比較麻煩. 新加坡有 N 個選區, 各選出 1~6 席不等. 但特別的是無論是單議席還是多議席的選區, 選民都是只需要投政黨名單, 而最多票的名單將獲得所有開選區的議席. 簡單來說, 就是將 "first past the post" 誰跑出誰贏的邏輯也套用在多議席的選區上. 上次都說過, 這種"獨贏"的安排會令勝者/敗者無論拿到多少%票也盡佔/完全沒有議席, 對大黨有利小黨不利. 而將這種安排套在多議席選區中, 就令情況更明顯, 因此這個選制是被批評為向 PAP 傾斜的. 不過, 無論是甚麼選制, 一個獲得 60% 選票的政黨獲得過半議席總是應該的, 所以問題除了選制之外還有另外一點, 那就是 PAP 本身就在打壓反對黨, 令選舉不公平.

是怎樣的打壓呢? 首先, 傳媒都向執政黨傾斜, 反對黨的聲音鮮被注意到. 其次, 批評政府 (特別是李光耀) 者往往會被告誹謗, 而法院往往會判政府 (李光耀) 勝訴. 最後, 就是在新加坡人盡皆知的李光耀的毒招: 選出反對派當議員的選區將會受到打壓, 在未來幾年間該區的公共福利將大幅遭到削減. 事實上李光耀自己在選前數天就已經講到明 "哪一區選中反對黨都一定會後悔".

但儘管李光耀親自出馬恐嚇選民, 今次選舉依然有兩個選區選出共六席反對黨候選人. 而像我上面所說的, 由於是受到選制影響, PAP 雖然有 81/87 席, 但得票率其實只有 60%. 這是歷年來 PAP 最差的成績, 也是反對黨最好的成績.

為什麼 PAP 表現會"差"呢? 外國的分析員找出了不少原因: 貧富懸殊問題, 新移民問題, 政府高官犯錯多, 80後 (年輕人) 一面倒地投反對黨......等等. (會不會覺得這些因素很面善?) 今次 PAP 的表現甚至"差"到總理李顯龍在"大勝"後依然要在謝票時作道歉宣言, 下詔罪己, 坦承政府近來施政的缺失, 承諾下一屆將會做得更好云云.

接下來是個人覺得關於今次選舉可以分析出來的幾個重點.

一. 李顯龍跟李光耀的差異. 上面提到過, 李光耀在選前親自走出來恐嚇選民, 是"不投我票我會整死你"的態度. 而李顯龍不斷下詔罪己, 先不管有多真心, 但其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我會繼續努力所以請投我票. 可以看得出來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 事實上李顯龍在李光耀的恐嚇言論被報導後反而四處滅火說"李光耀不代表我". 如果李顯龍真的有著跟李光耀不同的從政態度, 將來會怎樣影響新加坡政治? 是很值得留意.

二. 選舉才是硬道理. 雖然很多香港的"民主派"都說假民主就是不會有實際影響不值得參與, 但從新加坡這個例子來看 (而新加坡的民主自由度肯定比香港還低), 只要有選舉進行, 而這個選舉的確能反映相當民意, 那即使是專制政府也不能輕易忽視選舉結果和民意. 這又回到我先前說, 民主改革是可以由不民主的制度慢慢演變而成的. 即使制度本來是不民主的, 如果有足夠民主勢力滲透進去, 也是有機會把它改革成民主的. 因此千萬別因為自以為選舉"不值得參與"就不參與; 正正是因為多人不參與, 專制政府才更有理由去說"人民都不關心政治". 至於有人說參與不民主就是合理化不民主? 如果選到的都是批評現有制度, 表明要帶來改革的一派, 那怎麼會是合理化現存制度?

三. "具李光耀特色民主". 這也是今次的題目. 為什麼會用這個題目呢? 首先, "具XX特色民主"這個詞聽起來會不會很耳熟? 那是反對"西方民主=普世價值"者經常用的詞彙. 這裡特別套用李光耀, 是因為他正是所謂的"亞洲價值"跟"亞洲特色民主"的主要推手. 李光耀的理論是甚麼? 那又是耳熟能祥的事: 亞洲的文化不流行自由民主, 亞洲人要的是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 所以不應該套用西方那一套在亞洲身上. 在上世紀某段時間, 這原本是一度很流行的理論, 在亞洲各國政府間也很受歡迎, 因為當時亞洲的確很多專制國家. 可是隨著亞洲一堆國家民主化, 連跟"亞洲特色民主"理論推手中共和新加坡同屬華人文化圈的台灣也民主化, 這理論就逐漸變得不流行了. (情況就好像現在中東爆發民主浪潮之後, 那堆說"中東文化不適合民主"的人忽然失蹤了.) 可是, 一般都依然傾向認為新加坡人確實是不太熱衷民主. 但今次選舉會否有潛力推翻這個理論? 連新加坡這種經濟表現強勁的地方, 政府支持度也下滑, 是不是顯示"亞洲價值"理論真的不再有效? 作為"亞洲價值"大推手的李光耀是不是開始不了解自己的人民了? 在民主理論層面來看, 這是很值得關注的, 也跟同樣有大量反對"西式民主"人士的中國和我們香港有關.



附注一點. 問題是, 我也說過, 這個選舉根本不公平, 所以我們很難知道到底 PAP 那 60% 票是不是真的代表它就有 60% 支持度. 而且, PAP 依然有 81/87 席, 這麼快就說專制政府要玩完似乎也是言之尚早. 未來有四種可能情況:
一, PAP 表現好, 下次支持度回升. 那就變回老樣子.
二, PAP 表現繼續差, 但總是能勉強維持住過半數. 那就變成以前的日本, 長年由自民黨執政, 但反對黨偶然也能影響到施政.
三, PAP 表現繼續差, 終於發生政黨輪替. 這一步發生的話我們可以正式說新加坡變成民主國家了.
四, PAP 表現繼續差, 但走回李光耀式的打壓反對黨行動. 加強打壓只會造成政治跟社會不穩, 長遠來說不是好事.
個人估計一或二比較大機會. 前者是因為新加坡政治確實歷年來政績不錯. 後者是因為這樣對兩派都有利: 執政黨保住政權, 反對黨又不至於被打壓, 維持著均勢, 人民也能在不推 PAP 下台的情況下透過反對黨監管政府. 大家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