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3日

典型歐盟政治

今早在 facebook 也寫過一堆,在這裡再補充一些。主題「典型歐盟政治」,來自歐盟委員會主席 Jean-Claude Juncker 在談判結束後說「It is a typical European arrangement」。沒錯,今次的結果絕對很典型歐盟政治,就是領導人關上門開會解決問題,民情是次要,如果哪國公投選出不利歐盟的結果,就其他人一起施壓要該國政府搞定它,直到該國人民選出「正確答案」。

先講回談判。跟希臘政府同屬左派的法國和意大利政府在過去一周不斷發功支持希臘,是希臘最大後盾 (特別是前者)。在法國力促下,希臘首先作出大過預期的讓步,希望給德國下台階,讓對方也有空位讓步。但默克爾仍然擔心國內民意反對,於是德國表現繼續強硬,甚至拋出「暫時脫歐」這個不可能的方案,以在談判中向希臘施加更大壓力,令希臘更加讓步,這麼一來就能讓國民看到政府是有做事的,不是被希臘玩殘。默克爾做完這場大龍鳳後就會讓希臘留下。

「暫時脫歐」是不可行,因為一個國家由一種貨幣換做另一種,社會和市場都需要至少好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適應。你要希臘現在換新貨幣,5年後又換回歐元,只會讓希臘衰過脫歐。所以除了放出這個風的德國,其他國家和歐盟人士都沒人提過,因為明知只是施壓手段。就好像政府做公眾諮詢,給你abc計劃,bc是預了讓人反對的,引導人們贊成剩下的a,是典型的 agenda setting。

另一個證明是取消了原定要舉行的全體28國領導人峰會,只讓19個歐元國開會。如果希臘脫歐,將是首例,這會涉及整個歐盟架構甚至法律的改變,理應要全體成員國一起商討。不用開這個會,反過來看,就即是現在沒有改變歐盟架構的需要,希臘不用脫歐。

有報道說德國財長 Schäuble 是強硬派,想趕走希臘,但我們別忘了他始終只是財長,到最後下決定的是默克爾,她沒理由因為一個老頭 (Schäuble 72歲) 一人的意見就讓歐元甚至歐盟四分五裂的,最終都是要平衡整體利害。在希臘已經讓了一大步的情況下,她實在再沒有充分理據逼希臘走,釀成脫歐大災難。

還有些人不懂,為什麼希臘政府可以不理公投結果。其實這在歐盟政治是很常見的,我甚至覺得他這麼做才證明他是個合格的政客!雖然今次的確是戲劇性一點......有國家公投選出不利歐盟的結果,其他人就施壓要該國政府搞定它,要該國人民選出「正確答案」例子:

1992年丹麥公投否決歐盟馬城條約,丹麥政府在馬城條約加入特別條款後再次舉行公投,結果成功通過。

2001年愛爾蘭公投否決歐盟尼斯條約,愛爾蘭政府修改了一些細節後再次舉行公投,結果成功通過。

2005年,法國和荷蘭公投否決了歐盟憲法草案。歐盟於是寫了一份差不多內容的文件,但將名字從「歐盟憲法」改為「里斯本條約」,於是法國和荷蘭政府說這是條約不是憲法,無須公投,在國會投票通過了事。

但之後輪到愛爾蘭公投否決里斯本條約,於是愛爾蘭政府又修改了一些細節,再進行公投讓它通過。

現時只有愛爾蘭是規定簽歐盟條約都要公投,其他國家都對公投避之則吉,除了英國預計會搞的脫歐公投。

至於政府立場180度突變,英傳通常稱為 u-turn,近期例子也有不少:

法國和意大利政府在公投前兇希臘人,說投反對等於脫歐,想迫他們投贊成。但希臘人真的投反對後,法意又立即改口說最重要是坐下商量,千萬不要脫歐。

再早一點,法國總統奧朗德競選時曾說要收75%富人稅,現在已沒再提。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前也常說德國沒核電不可行,日本福島事故後就 u-turn 說支持零核電。

英國自民黨上屆大選時說要減大學學費,加入執政聯盟後 u-turn 支持學費加倍,是英國近期最有名的例子,英媒還有一大堆卡梅倫政府 u-turn 的統計:

Every coalition U-turn: the list in full (guardian)
http://www.theguardian.com/politics/2013/nov/28/coalition-u-turn-list-full

37 coalition climbdowns, u-turns and row backs (telegraph)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politics/9617519/37-coalition-climbdowns-u-turns-and-row-backs.html

所以,要分開代議民主和直接民主,不是沒原因的。

根據談判結果,接下來輪到希臘國會再次投票通過方案,其他國家才會確定出錢。從早幾日經驗看,齊普拉斯的激左聯盟會有一堆議員造反,單靠執政黨的票是不夠的,預料需要在野黨支持,而有在野黨已經宣布會投贊成。但每次都有人造反和政府靠在野黨也不是辦法,相信希臘各政黨很快會面臨一輪洗牌。至於提早大選,那就要看未來幾日民調顯示民眾是否也同意袋住先,如果他們不袋,齊普拉斯當然死也不要提早大選。

希臘投完票,其他歐元國也要投票,而需要在野黨支持的,恐怕不只齊普拉斯。在德國,默克爾所屬的基民黨有強硬派表明要希臘脫歐,默克爾是否能說服他們,就看他們是否對這場談判大龍鳳收貨。不收,有人造反,會對默克爾造成打擊,但在左派社民黨支持下,要闖過國會也不成問題。倒是一些政府如芬蘭是有疑歐派組成,之前還說一定要讓希臘脫歐,就要再看情況如何了。

齊普拉斯的叮噹與基友

今次談判結束,法國總統奧朗德可說成了齊普拉斯的叮噹。據傳媒報道,當日希臘公投向緊縮說不後,齊普拉斯很快就致電奧朗德,像大雄求叮噹般向他求救,而奧朗德為了確保希臘提出的方案能為他國接受,直接派法國財政部的官員到雅典核數和寫方案。奧朗德第二天也跟默克爾緊急見面,說明他一定要保住希臘。昨晚的通霄談判,也是齊普拉斯、默克爾和奧朗德三人一直在談。雖說希臘依然要實行緊縮,但至少是留用歐元了。

齊普拉斯另一位要多謝的是他的好基友意大利總理倫齊。雖然意大利的級數不及法國,不能直接參與跟德國的面對面較量,但也只有他和奧朗德是過去一周都一直高調支持希臘,反對脫歐。兩人由於國家立場相近 (都是歐豬)、政治立場都是左派、而且同年都是40歲,關係向來不錯,在 google 上可以找到兩人「攬頭攬頸」的照片......

http://www.euronews.com/2015/02/04/tsipras-gets-support-from-italy-on-the-road-to-brussels/

http://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live/2015/jun/29/greek-crisis-stock-markets-slide-capital-controls-banks-closed-live
歐洲理事會的官網上的領導人大合照,兩人也是在「密斟」......

http://www.consilium.europa.eu/en/european-council/
話說意大利前總理「貝佬」貝盧斯科尼也有跟外國領導人做基友,而那位可能有點令人意外,是俄羅斯的普京......

google search 結果
荷蘭代理斯洛文尼亞

還有一樣想講。記者到早上知道談判快到尾聲了,因為斯洛文尼亞總理 Miro Cerar 突然提早離場。但他還委託荷蘭首相 Mark Rutte 代表斯洛文尼亞繼續參與峰會。為何會選荷蘭呢?按理來說兩國的交集應該有限,斯洛文尼亞跟鄰國如奧地利等的關係更密切。較有可能的理由是斯洛文尼亞總理 Miro Cerar 屬於歐洲自民聯 ALDE,而一眾同屬 ALDE 的國家領導人中,荷蘭首相 Mark Rutte 是最資深和最經驗豐富,所以考慮到政治立場和能力,斯洛文尼亞寧願選荷蘭為代理人。雖然最後最決定性的都是默克爾啦......


但正常來說,一國怎麼能委託另一國代做決定的呢?畢竟這牽涉到國家主權這種重要的事。原來歐盟峰會規定一定要由領導人出席,所以一國的總統/總理/首相無法出席時,是不能由外長/財長代理,只能委託另一國的領導人代理。去年有一次歐盟峰會,荷蘭首相 Mark Rutte 無法出席,也是由同屬 ALDE 的盧森堡首相 Xavier Bettel 同時代理荷蘭出席峰會,荷蘭外長 Bert Koenders 在場外事先跟 Xavier Bettel 講明荷蘭政府的想法,Xavier Bettel 到場時還笑說「我覺得我今天特別重要」。是說荷蘭人口有1600多萬,而盧森堡只有約50萬,由小國代理 (相對的) 大國做決定,都真是奇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