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7日

為何美國頭兩場初選特別重要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01370


美國總統選舉正式揭開序幕,由希拉莉 (民主黨) 和克魯茲 (共和黨) 勝出在艾奧瓦州舉行的首場初選。其實單從票數看,兩人和排後面的桑德斯、特朗普、魯比奧等人相距不大,從全國角度來看差異更是微不足道,這場初選採用比例代表制,落後的候選人本應很容易追上。但美國50個州的初選是一場接一場,誰人打響頭炮建立起個「勢」(美國傳媒稱 momentum),對往後選情的影響甚大。一個候選人如果在頭兩場初選都無甚表現,基本上已經玩完。

上次本港特首選舉,有位政壇大老說自己「投贏嗰個」。其實一般人也會這麼想,怕自己投的候選人輸了,會「浪費」自己張票。所以頭兩場美國初選,甚至單是頭一場,已經會影響很多選民對各候選人往後勝率的評估。同樣重要的是各方金主和政壇大老向誰落注,這些人更加會「投贏嗰個」。所以候選人在首場初選表現得差,第二場仍未能扭轉劣勢的話,即使選民、金主、大老們最初是支持他們,也會轉態「投贏嗰個」。

8年前,原本全世界都預期希拉莉能勝出民主黨的初選,但她在艾奧瓦州敗給知名度遠低於她的奧巴馬後,各方對希拉莉的信心立即大打折扣,相反奧巴馬則一舉成名,在多個州的民調支持度都急升,政治獻金蜂擁而至,甚至一些原本已經表態撐希拉莉的大老公然轉態,最終令奧巴馬當上總統。這可說是近年靠首場初選扭轉乾坤的最佳例子。對上10次總統選舉,有7個最終當選總統的人都贏過艾奧瓦州初選。

傳媒報道亦會影響選民、金主、大老們的評估,而傳媒都傾向將選舉結果跟賽前預測作比較,即所謂「期望管理」的道理。於是有時贏了但贏得不夠多,仍會被視為負面,輸了但輸得少,卻有可能當贏。以今次來說,即使特朗普在共和黨方面排第二,跟第一的克魯茲相差不遠,仍然被多數傳媒評為輸家,因為大家原先估他會贏。相對的,排第三的魯比奧卻被評為贏家之一,因為事前民調顯示他大幅落後,結果卻追得很貼。至於知名度高但只有3%票的杰布布殊,就無疑是大輸家了,很多即時新聞直頭提都沒提他。

民主黨方面,希拉莉和桑德斯則可各取所需。選前民調顯示桑德斯發力追貼希拉莉,現在他的確追得叮噹馬頭,雖敗亦不遠矣。而希拉莉,最怕的是重蹈8年前意外敗給奧巴馬的覆轍,現在贏得不多但始終是贏,可鬆一口氣。

下一個焦點當然是9號舉行初選的新罕布什爾州。新罕布什爾州位於美國東北,民眾偏左派,民主黨方面,民調都顯示立場較左的桑德斯會大勝,希拉莉目標應是做好「期望管理」不要輸太多,等之後輪到民情偏右派的南卡羅萊納州、內華達州、還有3月1日超級星期二的多場初選,可望逐步拉開跟桑德斯的距離。

共和黨方面,民調顯示特朗普在新罕布什爾州稍為領先,其他一眾候選人的支持度則差不多。現在克魯茲和魯比奧被傳媒評為艾奧瓦州贏家,很可能令選民「投贏嗰個」谷高二人支持度,特別是立場較溫和的魯比奧。如果其他二三線候選人無法在新罕布什爾州中扭轉形勢,選民、金主、大老們將進一步離棄他們,他們的退出只是遲早問題。事實上在艾奧瓦州的初選結果出爐後,共和黨候選人之一哈克比已立即退選。

一般認為共和黨二三線候選人退選會對立場較溫和的魯比奧有利,因這些人多數是溫和派,他們的支持者應會轉投魯比奧。這樣共和黨就會變成特朗普、克魯茲、魯比奧三分天下。民主黨方面,就要看三月多個南部偏右派的州份舉行初選時,希拉莉能否拉開跟桑德斯的距離。所以今屆選舉還要再觀察一輪才能知道誰佔優。最後一場初選預定6月舉行,兩黨之後會舉行黨大會正式確認該黨的候選人,正式總統選舉的投票日則是11月。

繼續給大家賭盤情況作參考:現時大熱是希拉莉,次熱是魯比奧,三四五名分別是特朗普、桑德斯、克魯茲。

講回初選制度本身。其實近年越來越多學者和政客批評,每次都由艾奧瓦州和新罕布什爾州舉行頭兩場初選,令此兩州得到不成比例的重要性。兩州加起來只有400萬人,佔全美1.4%,亦不見得有何理由一定要他們先選。50個州的初選搞成大半年,也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今屆初選因此加快了速度,首場初選在2月才舉行,預定到3月底,即2個月內,就會有33個州舉行完初選。4年前,首場初選在1月3日舉行,到3月底也才29個州舉完行初選。

初選搞這麼久另一個影響,是令政治半停擺,傳媒注意力都集中到初選上,政客亦提早放下爭議議題以免得失選民和金主。別忘了,國會議員選舉也是要舉行初選的,所以整個政壇都要忙選舉,沒時間做其他事。

現在香港的新聞天天都要講一次美國總統初選的進度,但我們真的需要這樣天天都關注美國總統的初選嗎?會不會令我們認識其他新聞的機會被壓縮了?連香港的新聞都這樣,美國的新聞會用多少篇幅講初選,剩下多少篇幅講其他新聞和社會議題,就可想而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