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民連分裂成了大新聞. 其實此事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 今天演變成這局面實在不能說令人感覺很突然. 當然對比一年前甚至兩年前, 大概沒幾人能想到社民連起落會這麼快. 雖然我一年前也曾經分析過社民連分裂的機會頗大, 但這個 cycle 來臨之快確實超出我想像. 近因恐怕太多爭議了, 先再講解一下是甚麼遠因會令社民連在本質上就容易分裂.
一 左派本質. 綜觀西方民主國家的政黨政治, 左派跟右派的一個很大分別就是左派一向是比較鬆散而右派是比較堅固的. 這是因為雙方意識形態相差很遠. 左派思想發展得也比較完備也有很多種, 加上左派本來就比較偏理想主義, 極左人士很容易因為根本上的意識形態之爭, 在權力未到手前就先行內鬨. 右派的成立基本上是跟左派相對而成的, 主流思想是有, 但不及左派多元化. 而且右派跟左派不同的是, 他們很多時候本身就代表執政跟權力階級, 所以著眼點不是體現意識形態而是守住權力, 即使內鬨也是有個限度. 社民連某程度上就是由一群對現實不滿的理想主義者所組成. 他們反對現有權力架構, 重視意識形態, 目標是攻擊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結果連自己人也一拼攻擊, 就演變成這個局面了.
二 社運本質. 社民連不少成員在創黨前都是社會運動人士, 擅長遊行示威, 但搞社會運動跟搞政治要求的能力卻大大不同. 社會運動一般都是比較草根和隨意的, 影響施政固然重要, 但明確跟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卻更重要. 在這個過程中, 如何在參與中體現民主價值是主, 而相對地組織力和協調力就較次要了, 因為講求組織力的話參與者的訴求就必然會被集中妥協. 所以真正的社會運動人士是不喜歡太過組織化跟妥協化的行動的, 而這正正就是政黨跟社運的最大分別. 政黨除了表達訴求, 更加要爭取選票和議席, 再透過影響制度中的其他參與者來實際地影響施政. 為了鞏固影響力, 政黨必然比社運更講求組織力及協調力, 支持者越集中就越方便跟其他政黨談判, 但這個集中化也代表多元意見要被妥協掉. 所以由社運轉化成政黨的過程中, 如何在集中跟多元之間平衡是最大議題. 社民連由多方面人士組成, 結果必定在組織集中化過程中造成很多成員的不滿.
三 示威本質. 社民連成員不但是左, 還要是極左; 不但是社運, 還是行動最激烈的一群; 社民連在很多人眼中就是示威抗議的意思. 當然, 我們不應該將社民連簡單化為只有這一個用途, 但事實上是這一個印象在大眾甚至不少支持者間也存在著, 而這示威本質也影響到社民連的建黨過程. 領導層還要身先士卒去"教"支持者示威和鼓勵支持者示威, 所以僅管社民連的領導層除了行動還有理論, 但一般人只看到行動而看不到理論, 甚至連支持者也逐漸變質, 令政黨的示威本質越來越強. 而當支持者們都學會了這個示威本質, 這又加強了上述兩個本質的影響. 為什麼我不能示威其他黨友? 黨領導要集中化難道不是想搞河蟹? 既然支持者們都已經學會了示威抗議的技巧, 結果就像 "給人魚還是教人捉魚" 的道理一般, 他們當然也能把這技巧拿來為自己而用, 黨內亂上加亂.
最後, 社民連的成員都是各懷鬼胎. 有人是社運份子, 也有人是神秘逃亡外國後又神秘返港參政, 也有人是在別的政黨撈不到好處後跳槽脫黨......這樣的烏合之眾如果能維持住, 也許反而更需要研究.
老朱你講呢三點我覺得正正歸納左係社民連旗下果三種人
回覆刪除第一種係空有激情浪漫但對現狀又苦無出路,惟有訴諸偏激思想,就好似西班牙帝國不再之後,西班牙人係內戰中既表現
第二種係理想化d理論化d,佢地既情操可以感染甚至號召人,但始終組織力弱,我會聯想到mazzini孫中山一類啟蒙者
第三種根本好多都係投機分子,叫幾句口號撈d政治本錢,日頭聖母夜晚妓女,今日係人聽日係鬼後日唔知係人定鬼,等人統戰,呢d人毫無原則可言而社會上俯拾皆是
不知為何而戰、不懂如何而戰、不曾為誰而戰,其實都係小資情懷,呢種小資俱落部點可能長久,文攻武嚇再加功名利祿,大部分人都一哄而散,豈是當中有原則既人可以回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