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2日

突尼西亞人民力量

"人民力量" 現在已經是個用到不能再爛的字眼了. 過去的 "人民力量" 案例到底能為今次突尼西亞的案例帶來甚麼啟示呢?

首先, "人民力量" 本身是甚麼呢? 總體來說就是從下而上, 由人民自行推動發生的政治革命, 現代而言一般是指民主革命. 在現在民主被視為普世價值的年代, 人民力量無疑是一個帶有褒意的詞. 可是這個褒意卻是因為人們喜歡這種民眾革命, 浪漫化了人民力量才有的. 如果從一個較客觀的分析角度出發, 可以發現人民力量並不一定就是有一種守得雲開見月明的結果. 相反, 視乎各個人民力量案例本身不同的性質, 結果可以是有好有壞. 我們可以分幾方面分析這些性質.

一 舊派的性質. 人民力量成功的一剎那往往是體現在獨裁者被推翻的時候. 可是獨裁者能維持他的權力並不只因為他獨裁, 還因為他身邊有一群既得利益者去幫他維持這個政權. 他們可以是獨裁者的親信, 一群執政黨政客, 政府公務員, 軍隊等等. 獨裁者負責下指令, 而這些人負責執行, 政權才會得以維持. 所以就算獨裁者被推翻了, 這些舊派的潛在勢力依然可以影響到新政權的運作.

二 新派的性質. 人民力量通常都是有反對派參與組織的, 不然一般人根本不會無端端克服到集體行動的困難. 可是, 推翻舊派後, 這些新派是否就能成功組成並維持政府運作? 他們是真的支持民主, 還是只是另一個為自己權力著想的隱性獨裁者? 不少人以為推翻獨裁者的人就是民主人士, 但其實並非必然; 共產黨上台前也是打著民主派的旗幟. 就算他們是民主人士, 無法維持政府穩定運作的話還是會出亂子; 威碼德國就是一例.

三 革命的性質. 當然, 民主肯定是人民力量的一個主要訴求, 但也不是唯一訴求. 綜觀歷史, 很多革命都跟經濟差有關. 人民力量發生後要更重視民主還是經濟, 將是新政府的一大抉擇. 好運的話, 兩者能一起發展也是可能的, 我們不能否認這可能性, 但現實是兩種改革同時進行有時候的確只會提升額外難度, 對一個連政權是否穩定都未能確定的新政府來說是很大的要求. 所以如何把握人民取向是很重要的. 如果人民跟政府都優先選經濟, 那人民力量所帶來的民主改革就會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實現了.

突尼西亞的事件性質又如何? 舊派方面,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獨裁者的前總統已經逃亡, 舊政府還是很多人員留了下來. 現在人民針對舊派的攻擊, 正正顯示出他們也了解到建立新政府並不只限於換一個領導人. 新派方面, 我們可以看到是有多個黨派在參與的. 多元參與能確保不會一黨獨大, 但也容易造成施政混亂. 現在就判斷他們對民主改革有多堅定也似乎時間尚早. 至於選民主還是經濟? 短期來說人民當然兩項都會要求, 而政府亦有所回應, 已經答應要開放黨禁跟言論自由, 並且計劃進行經濟改革. 但一般案例告訴我們, 中期來說經濟穩定還是比較重要的. 畢竟表面上的政治改革可以很快實施, 但經濟恢復則需要一段時間. 而且別忘了突尼西亞人民力量的開端本來就是抗議經濟問題. 獨裁者雖然被推翻了, 突尼西亞的前景依然還是未算明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