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如何看特首戰與選委戰

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archive.am730.com.hk/article-342011


梁振英宣布不連任,為特首戰投下震撼彈,也逼得原先舉旗不定的各方終於要行動。對比以往的特首戰,今屆戰況是相當詭異的。以上屆來說,選委戰時唐梁已經拋了個身出來,建制派也清楚地分為兩營,但今屆到選委戰都只有胡官一人已經正式宣布參選。再之前的兩屆,董生和曾蔭權尋求連任時,則是一帆風順無人挑戰。所以梁振英到這麼晚才確定不連任,還有疑似候選人這麼晚都未參選,都是與以往不同的。

最大機會,恐怕是中央也未有詳細計劃或欽點任何人,這反映在中央到這時候才著梁不參選上。學人話齋,信梁振英是因為家庭不連任,跟相信董生是腳痛一樣 too simple 了吧。多間傳媒事後都引述消息,是前一日有來自北京的欽差大臣當面告訴梁不可連任,他才作此宣布。這跟梁振英直至前幾日仍一副「戰鬥格」又周圍落區見人,還有絕大多數建制派都對梁不參選表示驚訝吻合。

中央未有詳細計劃或欽點任何人,可能是因為上次外界以為唐英年做硬,他卻連番「甩轆」被梁振英「衝燈」成功,令很多建制派甚至中央都處境尷尬有關。為免又再撐錯人要臨時煞車,都是先讓各方自由發揮,觀察多一陣才下決定吧。換個角度,如果有意參選者連自己找150個提名都做不到,甚麼事都要靠中央,這樣的人也不可能管治好香港吧。

今次泛民大張旗鼓參選選委,亦會令中央的計算更複雜。上次選舉中央最後關頭「吹雞」,梁振英亦只取得689票,即有逾500個選委沒有按中央意願投票。以當中約200人是泛民選委計,可見建制派選委亦有約300人無視中央意願。如果今次泛民取得300席,中央手中鐵票就隨時更少了,所以要狠心「斬纜」。而當中央決定不讓梁連任,不准他參選是必然的,因為他一宣布參選就未必弄得退他,而他之後落敗場面也會很尷尬。

中央勒令梁退出,可能只是出於這樣的現實計算,中央只是想換個好一點的人繼續走強硬路線。如果是這樣,泛民不可因梁退出就高興。但強硬路線參選人亦不可認為只靠走對路線就可以得到欽點,他們仍然要爭取各界和民意支持。如果「強硬+沒人望」這個組合可以過關,梁振英就不用退出了。泛民希望的,當然是相反,中央真的改變路線讓溫和派當特首。可是中央長期都是一手硬一手軟,就一兩件事上吹暖風不等於全盤轉風向,我暫時還未看到確實證據。只能說不排除這個可能性,畢竟中央也應該明白,溫和不代表不會聽話和不可信任。

個人估計中央現階段只會指明哪些人不准選 (如梁),不會指明哪個人做硬,還要看各人競選期間表現,憑自己得到多少和哪些建制派支持,泛民又有何行動等。泛民最終取得超出預期的325席,將令中央要做更多計算。提名期到二月底才結束,特首選舉日是三月,中央仍有足夠時間下決定。

所以有些人立即轉吹風「中央一定支持某某」,我是不信的,因為單從9成建制派都不知道梁振英不連任就可以知道,他們也是「被通知」的,中央一日未下指示他們也是不知道中央怎麼想的。筆者有同事向西環人員打聽,據報「小明」也是「被通知」梁不連任,可見中聯辦已成「習核心」的「核心的外圍」,而一眾建制派更是「核心的外圍的外圍」。他們大都只是道聽途說到丁碎資訊就揣摩上意或以訛傳訛,甚至是完全老作假傳聖旨。某近月狙擊「乜乜四人幫」的報章形容這是「寶藥黨」,甚是貼切。

而董生又出來「攬」某人,也不宜視為中央指示。畢竟眾所周知,董生上屆是大力向中央推薦梁的。現在中央都頂不順梁將他炒了,中央還會有幾信任董生的眼光呢?

選委戰:中產和商界都不滿

接下來講回選委戰。今次選舉毫無疑問是受反梁情緒推動,最大指標當然是泛民參選專業界別大勝,而且情況一面倒得驚人。例如衛生服務界,馬旗這位上屆唯一泛民認證選委從1千多票暴增至6千多票,最終今屆30位泛民參選者全部當選,而且得票都拋離一眾建制派的業內資深人士,不論後者是否梁粉。會計界、建築界、醫學界也是如此,泛民未有取得全部席位只是因為湊不夠人參選。連工程界這個被視為理應親政府的界別 (因為泛民阻住發展=阻住工程界搵食),也有一半席位由泛民奪得。

另一個大家需要留意的指標是在「商界(一)」之中,主打ABC的田北俊徒弟陳浩濂竟然成了界別票王,得票高於吳天海和阮蘇少湄等一眾資深商界人士。這些都可以見到專業人士,或擴闊一點至整個中產,對現屆政府有多不滿,甚至連商界上層都是這樣。

要消除不滿,換走梁固然是第一步。但如果中央只是換人不換路線,我想頂多只能消除商界中那些純粹針對梁本人的那類不滿聲音,中產和其他商界人士很快就會因港府新瓶舊酒而再次爆發不滿。事實是葉劉和林鄭在梁宣布不選後極速跳出來暗示要選,已經立即令泛民支持者提高警覺,亦可能造就選委戰在ABC訴求理應無效化下仍然大勝。要香港和諧穩定長治久安,個人始終認為由溫和派、願意溝通者做特首較適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