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9日

法國和德國地方選舉.

稍為講講法國和德國的最新地方選舉.

法國方面, 之前有文章提到過"小勒龐"和其所屬的"國民陣線"人氣急升, 以及總統薩爾科齊遭到國民陣線和主要反對派社會黨左右夾擊. 這反映在今次的地方選舉上.

French canton election 2011
Party / vote%(2nd) / total seats (1st+2nd) << 法國的地方選舉也是採用兩輪投票制

Total Left 49.90% 1169
Socialist (PS) 35.75% 808
Communist (PCF) 4.88% 114
Ecologists (VEC) 2.77% 27
Radical Left (PRG) 1.53% 51
Other Leftists 5.03% 169

Total Right 35.87% 731
Sarkozy's UMP 20.24% 356
New Centre (NC) 3.64% 76
Other Rightists 11.96 299

Non-aligned
Le Pen's FN 11.73% 2
Others 2.5% 50

正如我上次說到的, 由於第二輪投票時一般都變成左右兩派的動員戰鬥, 跟兩派都不合作的 FN 很難勝出, 所以即使有 11% 的票卻反而只有 2 席. 儘管如此, 這卻是 FN 首次在地方選舉中獲得任何議席, 所以可說是 FN 跟小勒龐的重大突破. 而 11% 票雖然聽起來不多, 但考慮到 FN 大概只有很少成員成功晉身第二輪投票, 這個數字其實相當可觀. 在 08 年的上屆地方選舉中, FN 在第二輪投票中更只有不足 1% 的選票.

左派方面, 其實得票並不比上屆優勝, 但由於右派的得票下跌了, 成功擴大優勢. PS 黨總書記 Martine Aubry 參選總統的呼聲更高. 而薩爾科齊的 UMP 得票較上屆再跌 5%, 跌至 20% 左右, 作為一個執政黨而言情況可說是相當不妙. 儘管他攻打利比亞的決定獲得各界支持, 這似乎不太能幫助挽回他在國內的劣勢.



至於德國, 在 "從國內形勢分析各國對利比亞取態" 一文中我有提到過默克爾因為忙於應付國內政事而不能再廢神去管利比亞, 而這次地方選舉的確把她搞得疲於奔命. 今次進行選舉的是巴登‧符騰堡州 (Baden-Wurttemburg). 巴符州在德國南部, 跟旁邊的巴伐利亞州 (Bavaria) 都是天主教地區, 傳統上是默克爾的基民黨 (CDU+CSU) 的支持區. CDU對巴符州政府的控制權從二戰結束後幾乎就沒中斷過, 今次是 1953 年以來的首次落敗. 選舉結果如下:

Party / vote% / total seats
CDU 39% 60
Greens 24.2% 36
SPD 23.1% 35
FDP 5.3% 7
Left 2.8% 0
Pirate 2.1 0
Others 3.5% 0

CDU 由於跟 FDP 的右派聯盟由於議席不夠而被拉下台. 現在相信 Greens+SPD 的左派聯盟將會成立新政府. 其實 CDU 本身仍是最大黨, 但對比以往已經是算表現差的了. 值得留意的是 Greens 成了第二大黨, 跟 SPD 組成執政聯盟的話將會成為主要合作者 (SPD 因議席較少在理論上來說是次要合作者), 這將是德國史上的第一次. 綠黨的票數本身可是較上屆多了一倍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要拜日本地震和核危機所賜.

在 "政府與傳媒與民意與民主化" 一文中 (請別介意我不斷扮先知先覺/預言_, 反正所謂的"才子"們都喜歡這樣不是嗎) 就有提到 "核電廠危機也波及到德國的默克爾政府, 因為德國現時正為國內核電廠的開發問題展開很大爭論". 總之情況就是, 德國人本來就很重視環保, 該國綠黨的勢力也很強 (相對其他國家的綠黨), 特別是反核能一向都是他們的強項. 日本核危機爆發後, 驚動了愛環保的德國人, 參加綠黨反核能活動的人一下子暴增, 震撼了整個德國政界. 默克爾立即宣佈她會重新審視政府核能政策 (她先前一直都是傾向支持的), 但這畢竟離選舉只有很短時間, 反對派都批評她這樣是騙選票的行為. 現在選舉結果似乎也顯示她這麼做並沒有幫到她的政黨. 默克爾政府在巴符州另一項不得民心的政策是, 他們打算在州首府斯圖加特 Stuttgart 市中心重整交通設施, 但這樣做肯定會破壞該處的城鎮風貌, 引來了當地人的激烈反對.

不過今次對默克爾的打擊有多大, 還有會否影響到下次的全國選舉, 則還未清楚. 因為德國各州之間的地方政治跟全國(聯邦)層面政治的關係其實頗為有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