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4日

全球化對民主的限制

之前都有講過, 如果我們將"民主"視為"權力歸於人民", 那無論當中有何種機制讓人民可以實施權力, 我們還是要先面對一個大前提--誰是"人民". 之前的文章在引用這個題目時是要回應關於國民身份和移民問題, 而這些狀況都是關於一個國家以內的政事. 今次的題目"民主與全球化", 則是延伸出去, 講講國外的狀況可以怎樣衝擊關於民主的理論.

先延伸上述的移民問題. 既然說了是移民, 那當然是跟國與國之間的問題有關, 因為移民在講的就是人們從一個國家移居到另一個國家的狀況嘛. (除非你將國內人口流動也稱為"移民") 移民怎樣影響國內民主, 之前約略談過一些, 在此就不再詳述了; 總之就是國民身份和連帶的政治權利的問題. 但其實除了以國內政策之外, 移民問題還可以循國外途徑解決: 只要查出哪些國家輸出這些移民, 把這個來源堵塞住就可以了嘛. 像美國就要堵住美墨邊境, 歐盟(主要是意大利, 西班牙, 馬爾他) 也要巡查南地中海一般. 可是循國外途徑解決正帶出了民主與全球化的一個重點: 民主越來越不是一個國家之內的事宜.

這有甚麼問題呢? 問題可大了. 因為民主的理想是人民可以左右其所在國家的政務嘛. 但如果其所在國家的政務是受外力所影響, 那人民對政務的影響力就會相對受到限制, 換句話說就是民主也間接地受到了限制. 移民可能並不是最明顯的例子, 講講另一個好了. 環保問題. 現代的環境問題越來越傾像大規模地爆發, 甚至還有全球性會受到影響的 (如氣候轉變). 要應付這些問題就一定要靠國際社會共同介入. 但由於現在我們只存在國內層面的民主體制而無國際層面的民主體制, 像環保這類國際問題往往會被各國各自的國內因素所蓋過. 最有名的當然是美國不願意執行京都議訂書中的環保守則, 因為這"不符合美國利益". 我們又可以用另一個角度看. 中國處在湄公河的上游而越南柬埔寨等在下游. 如果中國從上游污染了湄公河, 下游國家基本上是很難去制止中國的. 即使這些下游國家人民100%地以民主方式支持保持湄公河清潔, 由於中國在上游的污染, 這個民主決議實際上是執行不到. 這就是所謂的"外力限制民主".

接下來是一個更實際的例子, 也是令我會想寫這個主題的原因. 國際金融. 今天葡萄牙政府倒台了. 這是因為作為"歐豬五國"之一的它想要通過財政改革來避免金融惡化並受到外界干涉, 但在野黨卻反對改革, 令政府方案失敗, 政府本身也繼而倒台. 這樣演變下去, 葡萄牙很可能繼冰島, 希臘和愛爾蘭之後需要國際組織干涉. 而這些國家的共通點都是: 他們的人民根本不想國際組織干涉他們內政. 但由於國際金融環境的限制, 政府甚至整個國家要繼續運作就不得不接受外界的干涉. 明明自國人民都不想要, 卻被國際組織粗暴干涉內政, 這很明顯是違反民主原則, 也是全球化下"外力限制民主"的最佳例子. 除了這一波金融海嘯之外, 九十年代的東南亞, 前蘇聯, 南美洲等各地都有很多國家試過因為金融問題遭到國際組織干涉內政. 古代也有國家宣佈破產這回事 (如十八七世紀的西班牙), 但現在我們看到的頻率和規模絕對是史無前例的.

當然, 凡事也有例外. 如果只是說財政狀況糟糕的話, 美英日三國其實也不比"歐豬"好多少. 但古語有云: 弱國無外交. 講到尾全球化也是很現實的. 國際金融和相關組織被誰控制? 是誰的工具? 很多陰謀論出現, 而且不少似乎都有著一定說服力. 而如果你相信列寧所講"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那我們當然不得不提最大影響的一項全球化: 戰爭. 自從康德提出來之後, "民主和平論"得到過很多學者研究, 但還是很具爭議. 而其中一個研究焦點: 民主國家是否比較傾向和平, 似乎也越來越難證實. 阿富汗, 伊拉克, 利比亞等戰爭都是由民主國家策動. 按本文的分析角度就是某國A的人民將自身意願強加在他國人民身上, 對這些他國人民來說可以謂不民主矣. 當然, 詭異的是某國A說這麼做完全是為了這些他國人民的民主著想. 大家先別管自己對這三場仗的各自感覺, 只論這個論點本身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呢? 以不民主的方式推動民主? 大家自己想想罷.

但總的來說, 隨著全球化越來越全方位地影響我們的生活, 其對民主理論的衝擊也越來越明顯. 很多學者也提出過應該要有國際層面的民主出現, 但怎樣的機制才能平衡國內與國際的差距? 國與國之間的差距? 理論與實踐的差距? 這些都是很複雜的問題, 對讀者們來說可能遙遠了一點, 但無論如何, 儘管本身定義上並沒有這一個"點", 在現代要討論民主的話就一定要連國際因素也一拼考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