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是奧地利的維也納,這裡是市中心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Maria Theresien Platz。Maria Theresia (1717-1780) 是奧地利歷代君主中比較有名的一位。一來她是奧地利史上唯一的女性統治者,她是奧地利君主制年代僅有的女性君主,而奧地利廢除君主制至今也未有過女總統或總理。二來她在世時奧地利經歷了多場重要歷史事件,不少還是她有份引發,如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七年戰爭、三分波蘭等等。三來她在處理內政方面一般都認為是表現不錯,這一點從奧地利各地仍有以她命名的廣場和街道可以看出來。她還是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王后 Marie Antoinette ,即是有著「沒麵包可以吃蛋糕」Let them eat cake /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金句的那位,的母親。
好了,這裡其實跟世界大戰無甚關係,只是順手 po 一些照片而已。
這是附近的「霍夫堡皇宮」Hofburg,是當年王室的居所之一,現在也是奧地利總統的居所。由於位處市中心,不像市郊的「美泉宮」Schönbrunn 般有著超大的御花園,名氣沒那麼響,但這裏頭的博物館都有著不少展品,值得一看。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Austrian National Library / 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位於 Hofburg 之內,相當富麗堂皇,來的人基本上是觀光多於看書。這裡也擺有一些介紹奧地利歷史和文化的展覽。
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ph (1830-1916) 的海報。他在1848年登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途的1916年才駕崩,近代奧地利歷史大事有很多都是在他任內發生,是一位相當重要的歷史人物。
先簡介一下這時奧地利面對的形勢。奧地利在19世紀時是個幅員廣大的國家,領土包括今日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部和烏克蘭西部 (當時稱為加利西亞 Galicia)、羅馬尼亞西部 (當時稱為外西凡尼亞 Transylvania)、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等等。奧地利本土實際上只佔整體的一小部份,國民也是其他種族的人佔多數,要維持這個領土和人民,絕不容易。
奧匈帝國在1910年的民族分布 (wiki) |
Franz Joseph 就任的1848年,是歐洲近代有名的革命之年,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各地均爆發革命,奧地利內也有,其中對國家最大威脅的是匈牙利民族主義份子乘機要求獨立。雖然奧地利政府最終成功鎮壓掉這些叛亂,但如何維持國家統一,這個問題之後仍一直困擾的奧地利。
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爭」Austro-Prussian War 中大散,匈牙利方面見奧地利原來是外強中乾,民族主義份子又再冒起。Franz Joseph 為保住匈牙利,同意提升匈牙利的地位,讓匈牙利建立自己的政府,外交和軍事則是要奧和匈協調,「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 之名因而出現。
之後的事在下面再講。
來到另一處。這間小教堂的底下是奧地利王室「哈布斯堡」Habsburg 家族的墓地,擺放著歷代王室成員的棺木。Habsburg 家族從13世紀到20世紀一直統治著奧地利。
Franz Joseph 的棺木。旁邊的是他的皇后 Elisabeth (通稱 Sisi) 和兒子 Rudolf,忘了哪一邊是哪一個人。這一家人雖然貴為當時全歐洲最有權勢的王室之一,但生活過得並不美滿。
Sisi 年輕時的照片 (wiki) |
1889年,奧匈帝國爆出一宗震驚全歐洲的大八卦兼醜聞。Franz Joseph 和 Sisi 唯一的兒子,當時30歲已婚的皇儲 Rudolf,跟一位年輕女子搞婚外情。Franz Joseph 下令 Rudolf 要跟情人斷絕關係,但 Rudolf 不從,結果跟情人在別墅中一起殉情!
本來就身體不好的 Sisi 受到更大打擊,更加不再返回維也納,到處流浪 (雖然是很富貴地流浪)。1898年,Sisi 在日內瓦逗留期間,在湖邊公園被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
而由於 Rudolf 死亡,Franz Joseph 的弟弟的兒子 Franz Ferdinand 成了新的皇位繼承人。後來 Ferdinand 打算跟一位 Sophie Chotek 結婚,但 Franz Joseph 認為對方的父親只是個伯爵,不夠門當戶對,反對這門婚事。Ferdinand 堅持非她不娶,Franz Joseph 最終也讓步,但就下令冷待 Sophie Chotek。Ferdinand 當時的頭銜是 Archduke 大公,即是比公爵還要高級,但 Sophie Chotek 在婚後只能有 Duchess 公爵夫人的頭銜,低了一級。即使 Ferdinand 將來登基,Sophie Chotek 也不能使用皇后的頭銜,兩人的孩子也不能有皇位繼承權。Franz Joseph 和 Ferdinand 因而反目。
唉,只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將下來是奧地利「軍事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Military History / Heeresgeschichtliches Museum。
博物館內展品甚多,主要是從17世紀開始,也有很多英文解說,可以放心慢慢看。
Franz Joseph 的衣服。
Ferdinand 一家人合照。
1914年6月28日,Ferdinand 夫婦到薩拉熱窩巡視,乘坐轎車。
之前講過奧匈帝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薩拉熱窩所在的波斯尼亞地區,是奧匈帝國在1878年從土耳其奪得,並在1908年正式吞併的新領土,民心未穩。而且麻煩在波斯尼亞本身就是個民情複雜的地方,有三個族群的人雜居,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波斯尼亞人......這又影響到幾十年後的波斯尼亞戰爭 (1992-1995),但這是另一件事了。
刺殺 Ferdinand 夫婦的兇手,大都是塞爾維亞族人。
Ferdinand 夫婦兩人的車子在途經一條「拉丁橋」Latin Bridge 的時候,兇手之一的 Gavrilo Princip (7張照片中最上方者) 衝上前向車上開槍,Ferdinand 夫婦兩人都中槍,並在送往醫院途中傷重不治。
兇手被捕的樣子。
Ferdinand 的死令奧匈帝國大為震怒。由於兇手是塞爾維亞族人,奧匈立即向塞爾維亞問罪,但此時仍未確定是否要藉機向塞爾維亞出兵。一來,如前面提及過,Ferdinand 在國內不算受歡迎,據說皇帝 Franz Joseph 對事件的看法是「總算不會由 Ferdinand 繼承皇位」。二來也要有證明塞爾維亞政府本身是涉案才有理由出兵。三來塞爾維亞有俄羅斯為盟友,而俄羅斯又有英法兩個盟友,奧匈內部知道不能隨便出兵 (奧匈的盟友則是德國)。
但無論如何,奧匈在一個月後的1914年7月28日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而在幾日之內,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等相繼捲入戰爭,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博物館名氣最大展品:Ferdinand 夫婦當時乘坐的車子。
一些武器的展品。
Franz Joseph 在一戰中間的1916年逝世,享年86歲,由他弟弟的孫兒繼位,成為「卡爾一世」 Karl I。可是奧匈帝國的戰況並不理想,在1918年確定戰敗後,Karl I 在同年11月12日宣佈「退出政壇」,其後更離開奧地利。雖然他沒用「退位」這個字眼,但奧地利的君主制實際上已經結束,歐洲歷史上名門中的名門的 Habsburg 家族也退出歷史舞台。
戰敗後的奧匈帝國領土被瓜分,奧地利成為一個小國,現在到訪維也納,不難發現其建築物的華麗程度可以跟倫敦、巴黎等相比,只是人氣和繁忙程度遠遠不及。
奧地利戰敗後的政局並不穩定,畢竟從世界頭幾名的大國,一下子變為個小國,是很難令人接受。博物館在這之後的部份,會介紹極端份子其後如何上位,和跟納粹德國合併。話說回來,希特拉其實是在奧地利出生......
奧地利跟納粹德國合併後的地圖。
雖然一般人都將二戰的罪名放在希特拉和德國上,但其實奧地利的角色也相當微妙的,畢竟在這期間奧地利是作為德國本土地被管治,奧地利也有很多人加入了納粹黨和軍隊......
無論如何,奧地利在二戰後已經不再發甚麼「奧國夢」,甘於平淡,在1955年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奧地利現時是歐盟成員,但並非北約成員。
同場加影。筆者在奧地利旅行期間剛好遇到一件另類大事:奧匈帝國末代皇帝 Karl I 的長子,即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儲 Otto von Habsburg 逝世,享年98歲。這是當日擺在 hostel 櫃檯的報紙的頭版。
好了,我其實看不太懂的......總之 Otto von Habsburg 數日後在維也納舉殯,除了奧地利前王室成員,瑞典國王、盧森堡大公、列支敦斯登親王、奧地利總統和總理、匈牙利總統、克羅地亞總理、捷克外交部長......等等的人士都有出席。根本是國葬級的招待嘛......
既然叫奧匈篇,有奧地利當然就要有匈牙利啦。這裡是布達佩斯。
「布達城堡」Buda Castle。布達佩斯 Busapest 是由布達 Buda、佩斯 Pest 兩個地段組成的,在多瑙河西岸的是布達,東岸的是佩斯,布達城堡位於布達的小山丘上,再上面那張照片的風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整個城堡面積頗大,內有美術館和博物館,但介紹歷史的部份不多,內部裝潢也遠不及維也納的宮殿們。所以今次介紹的重點不在這裡。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Hungarian National Museum。
在中國人社會,由於個「匈」字,不少人會以為匈牙利跟匈奴有甚麼關係,但其實匈牙利人在匈牙利語中是自稱為 Magyar「馬札爾人」,博物館內也沒提及甚麼匈奴人。西方學界一般認為匈牙利人是在9世紀左右從現今大約俄羅斯的地方來到中歐,建立匈牙利王國並且令匈牙利人信奉天主教的第一任國王 Stephen I 是10到11世紀的人,跟匈奴人差了N百年。
Franz Joseph 和 Sisi 的畫像。由於英文解說很少,大多數物品都要靠估......
Franz Joseph 的周邊商品,碟上另一人好像是當時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前面都講過了,奧匈帝國和德國當年是重要盟友。
一些應該是一戰期間的海報。
應該是反對奧匈帝國在一戰戰敗後被瓜分的宣傳品,還將匈牙利被瓜分跟法國做比較。
請看這張 wiki 圖片。咖啡色的部份是奧匈帝國本來歸奧地利管的地區,米色部份則是匈牙利管。被瓜分後,東北部給了波蘭,西北部獨立為捷克斯洛伐克,東南部給了羅馬尼亞,南部給了南斯拉夫,西南則併入意大利。無論是奧地利還是匈牙利,國土都大大減少。
由於這個緣故,匈牙利在二戰開始時被納粹德國利誘,說大家同是一戰的受害者,應該合作恢復過往的光榮,匈牙利於是成了納粹德國的盟國,不過在戰場上沒甚麼亮眼表現就是。
匈牙利在二戰後期被蘇聯佔領,迎來了共產時代。
共產黨統治下都有一人一票選舉的,好民主呀!
這是筆者所住 hostel 中掛著的一幅地圖。就這樣看是匈牙利的地圖,但對歷史有認識的人應該會發現當中奧妙:現時匈牙利的部份並非位於地圖正中,而且它毫無需要地將整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西部、克羅地亞等都完整地包括在內。它雖然畫上了現在的國界,但它呈現的其實是一戰前帝國時期的匈牙利領土!可以對照回上面的 wiki 圖片。弄這樣的圖是有何意思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對了,雖然外界經常講「奧匈帝國」,但奧地利和匈牙利似乎對「奧匈」這個物體有著不同感覺。奧地利傾向將「奧匈」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匈牙利則傾向集中講「匈」的部份,博物館就花了不少篇幅講解「奧」和「匈」是怎樣不同,「匈」是為何被併入「奧」等等。
最後是布達佩斯有名的溫泉。只是拍照時水池這邊剛好沒人而已,顧客其實不少的。可能因為筆者浸過不少日本溫泉,所以來到後感覺這些只是大型的溫水泳池和水上遊樂場,完全不是那回事......不過調整心態後,其實也是挺好玩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