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8日

不同博物館看世界大戰:奧匈篇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erdinand 在「薩拉熱窩」Sarajevo 遇刺身亡,事件引發奧匈帝國於一個月後向兇手所屬的塞爾維亞宣戰,而隨著雙方的盟友德國、俄國、法國、英國等陸續參戰,第一次世界正式爆發。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一百周年,歐洲各地都會陸續舉行紀念活動,雖然筆者現時並非身處歐洲,但以前去過好幾個國家的相關博物館和紀念館,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站是奧地利的維也納,這裡是市中心的「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Maria Theresien Platz。Maria Theresia (1717-1780) 是奧地利歷代君主中比較有名的一位。一來她是奧地利史上唯一的女性統治者,她是奧地利君主制年代僅有的女性君主,而奧地利廢除君主制至今也未有過女總統或總理。二來她在世時奧地利經歷了多場重要歷史事件,不少還是她有份引發,如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七年戰爭、三分波蘭等等。三來她在處理內政方面一般都認為是表現不錯,這一點從奧地利各地仍有以她命名的廣場和街道可以看出來。她還是法國大革命中被送上斷頭台的王后 Marie Antoinette ,即是有著「沒麵包可以吃蛋糕」Let them eat cake / Qu'ils mangent de la brioche 金句的那位,的母親。

好了,這裡其實跟世界大戰無甚關係,只是順手 po 一些照片而已。


這是附近的「霍夫堡皇宮」Hofburg,是當年王室的居所之一,現在也是奧地利總統的居所。由於位處市中心,不像市郊的「美泉宮」Schönbrunn 般有著超大的御花園,名氣沒那麼響,但這裏頭的博物館都有著不少展品,值得一看。


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Austrian National Library / 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位於 Hofburg 之內,相當富麗堂皇,來的人基本上是觀光多於看書。這裡也擺有一些介紹奧地利歷史和文化的展覽。


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Franz Joseph (1830-1916) 的海報。他在1848年登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途的1916年才駕崩,近代奧地利歷史大事有很多都是在他任內發生,是一位相當重要的歷史人物。

先簡介一下這時奧地利面對的形勢。奧地利在19世紀時是個幅員廣大的國家,領土包括今日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南部和烏克蘭西部 (當時稱為加利西亞 Galicia)、羅馬尼亞西部 (當時稱為外西凡尼亞 Transylvania)、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等等。奧地利本土實際上只佔整體的一小部份,國民也是其他種族的人佔多數,要維持這個領土和人民,絕不容易。
奧匈帝國在1910年的民族分布 (wiki)

Franz Joseph 就任的1848年,是歐洲近代有名的革命之年,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各地均爆發革命,奧地利內也有,其中對國家最大威脅的是匈牙利民族主義份子乘機要求獨立。雖然奧地利政府最終成功鎮壓掉這些叛亂,但如何維持國家統一,這個問題之後仍一直困擾的奧地利。

1866年,奧地利在「普奧戰爭」Austro-Prussian War 中大散,匈牙利方面見奧地利原來是外強中乾,民族主義份子又再冒起。Franz Joseph 為保住匈牙利,同意提升匈牙利的地位,讓匈牙利建立自己的政府,外交和軍事則是要奧和匈協調,「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 之名因而出現。

之後的事在下面再講。


來到另一處。這間小教堂的底下是奧地利王室「哈布斯堡」Habsburg 家族的墓地,擺放著歷代王室成員的棺木。Habsburg 家族從13世紀到20世紀一直統治著奧地利。


Franz Joseph 的棺木。旁邊的是他的皇后 Elisabeth (通稱 Sisi) 和兒子 Rudolf,忘了哪一邊是哪一個人。這一家人雖然貴為當時全歐洲最有權勢的王室之一,但生活過得並不美滿。

Sisi 年輕時的照片 (wiki)
Sisi 是巴伐利亞 (Bavaria / Bayern) 國王的女兒,當年是公認的大美人,嫁給 Franz Joseph 後育有1子3女。但 Sisi 並不習慣維也納的生活,有婆媳關係問題,又經常生病,幾年後就開始經常藉故離開維也納,邊療養邊旅行。

1889年,奧匈帝國爆出一宗震驚全歐洲的大八卦兼醜聞。Franz Joseph 和 Sisi 唯一的兒子,當時30歲已婚的皇儲 Rudolf,跟一位年輕女子搞婚外情。Franz Joseph 下令 Rudolf 要跟情人斷絕關係,但 Rudolf 不從,結果跟情人在別墅中一起殉情!

本來就身體不好的 Sisi 受到更大打擊,更加不再返回維也納,到處流浪 (雖然是很富貴地流浪)。1898年,Sisi 在日內瓦逗留期間,在湖邊公園被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

而由於 Rudolf 死亡,Franz Joseph 的弟弟的兒子 Franz Ferdinand 成了新的皇位繼承人。後來 Ferdinand 打算跟一位 Sophie Chotek 結婚,但 Franz Joseph 認為對方的父親只是個伯爵,不夠門當戶對,反對這門婚事。Ferdinand 堅持非她不娶,Franz Joseph 最終也讓步,但就下令冷待 Sophie Chotek。Ferdinand 當時的頭銜是 Archduke 大公,即是比公爵還要高級,但 Sophie Chotek 在婚後只能有 Duchess 公爵夫人的頭銜,低了一級。即使 Ferdinand 將來登基,Sophie Chotek 也不能使用皇后的頭銜,兩人的孩子也不能有皇位繼承權。Franz Joseph 和 Ferdinand 因而反目。

唉,只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將下來是奧地利「軍事歷史博物館」Museum of Military History / Heeresgeschichtliches Museum。


博物館內展品甚多,主要是從17世紀開始,也有很多英文解說,可以放心慢慢看。


Franz Joseph 的衣服。


Ferdinand 一家人合照。

1914年6月28日,Ferdinand 夫婦到薩拉熱窩巡視,乘坐轎車。

之前講過奧匈帝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薩拉熱窩所在的波斯尼亞地區,是奧匈帝國在1878年從土耳其奪得,並在1908年正式吞併的新領土,民心未穩。而且麻煩在波斯尼亞本身就是個民情複雜的地方,有三個族群的人雜居,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波斯尼亞人......這又影響到幾十年後的波斯尼亞戰爭 (1992-1995),但這是另一件事了。


刺殺 Ferdinand 夫婦的兇手,大都是塞爾維亞族人。

 Ferdinand 夫婦兩人的車子在途經一條「拉丁橋」Latin Bridge 的時候,兇手之一的 Gavrilo Princip (7張照片中最上方者) 衝上前向車上開槍,Ferdinand 夫婦兩人都中槍,並在送往醫院途中傷重不治。


兇手被捕的樣子。

Ferdinand 的死令奧匈帝國大為震怒。由於兇手是塞爾維亞族人,奧匈立即向塞爾維亞問罪,但此時仍未確定是否要藉機向塞爾維亞出兵。一來,如前面提及過,Ferdinand 在國內不算受歡迎,據說皇帝 Franz Joseph 對事件的看法是「總算不會由 Ferdinand 繼承皇位」。二來也要有證明塞爾維亞政府本身是涉案才有理由出兵。三來塞爾維亞有俄羅斯為盟友,而俄羅斯又有英法兩個盟友,奧匈內部知道不能隨便出兵 (奧匈的盟友則是德國)。

但無論如何,奧匈在一個月後的1914年7月28日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而在幾日之內,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等相繼捲入戰爭,是為第一次世界大戰。


本博物館名氣最大展品:Ferdinand 夫婦當時乘坐的車子。


一些武器的展品。


Franz Joseph 在一戰中間的1916年逝世,享年86歲,由他弟弟的孫兒繼位,成為「卡爾一世」 Karl I。可是奧匈帝國的戰況並不理想,在1918年確定戰敗後,Karl I 在同年11月12日宣佈「退出政壇」,其後更離開奧地利。雖然他沒用「退位」這個字眼,但奧地利的君主制實際上已經結束,歐洲歷史上名門中的名門的 Habsburg 家族也退出歷史舞台。

戰敗後的奧匈帝國領土被瓜分,奧地利成為一個小國,現在到訪維也納,不難發現其建築物的華麗程度可以跟倫敦、巴黎等相比,只是人氣和繁忙程度遠遠不及。


奧地利戰敗後的政局並不穩定,畢竟從世界頭幾名的大國,一下子變為個小國,是很難令人接受。博物館在這之後的部份,會介紹極端份子其後如何上位,和跟納粹德國合併。話說回來,希特拉其實是在奧地利出生......


奧地利跟納粹德國合併後的地圖。

雖然一般人都將二戰的罪名放在希特拉和德國上,但其實奧地利的角色也相當微妙的,畢竟在這期間奧地利是作為德國本土地被管治,奧地利也有很多人加入了納粹黨和軍隊......

無論如何,奧地利在二戰後已經不再發甚麼「奧國夢」,甘於平淡,在1955年宣佈成為永久中立國。奧地利現時是歐盟成員,但並非北約成員。


同場加影。筆者在奧地利旅行期間剛好遇到一件另類大事:奧匈帝國末代皇帝 Karl I 的長子,即是奧匈帝國末代皇儲 Otto von Habsburg 逝世,享年98歲。這是當日擺在 hostel 櫃檯的報紙的頭版。


好了,我其實看不太懂的......總之 Otto von Habsburg 數日後在維也納舉殯,除了奧地利前王室成員,瑞典國王、盧森堡大公、列支敦斯登親王、奧地利總統和總理、匈牙利總統、克羅地亞總理、捷克外交部長......等等的人士都有出席。根本是國葬級的招待嘛......


既然叫奧匈篇,有奧地利當然就要有匈牙利啦。這裡是布達佩斯。


「布達城堡」Buda Castle。布達佩斯 Busapest 是由布達 Buda、佩斯 Pest 兩個地段組成的,在多瑙河西岸的是布達,東岸的是佩斯,布達城堡位於布達的小山丘上,再上面那張照片的風景就是在這裡拍攝的。整個城堡面積頗大,內有美術館和博物館,但介紹歷史的部份不多,內部裝潢也遠不及維也納的宮殿們。所以今次介紹的重點不在這裡。


「匈牙利國家博物館」Hungarian National Museum。


在中國人社會,由於個「匈」字,不少人會以為匈牙利跟匈奴有甚麼關係,但其實匈牙利人在匈牙利語中是自稱為 Magyar「馬札爾人」,博物館內也沒提及甚麼匈奴人。西方學界一般認為匈牙利人是在9世紀左右從現今大約俄羅斯的地方來到中歐,建立匈牙利王國並且令匈牙利人信奉天主教的第一任國王 Stephen I 是10到11世紀的人,跟匈奴人差了N百年。


Franz Joseph 和 Sisi 的畫像。由於英文解說很少,大多數物品都要靠估......


Franz Joseph 的周邊商品,碟上另一人好像是當時的德國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前面都講過了,奧匈帝國和德國當年是重要盟友。


一些應該是一戰期間的海報。


應該是反對奧匈帝國在一戰戰敗後被瓜分的宣傳品,還將匈牙利被瓜分跟法國做比較。

請看這張 wiki 圖片。咖啡色的部份是奧匈帝國本來歸奧地利管的地區,米色部份則是匈牙利管。被瓜分後,東北部給了波蘭,西北部獨立為捷克斯洛伐克,東南部給了羅馬尼亞,南部給了南斯拉夫,西南則併入意大利。無論是奧地利還是匈牙利,國土都大大減少。

由於這個緣故,匈牙利在二戰開始時被納粹德國利誘,說大家同是一戰的受害者,應該合作恢復過往的光榮,匈牙利於是成了納粹德國的盟國,不過在戰場上沒甚麼亮眼表現就是。


匈牙利在二戰後期被蘇聯佔領,迎來了共產時代。

共產黨統治下都有一人一票選舉的,好民主呀!


這是筆者所住 hostel 中掛著的一幅地圖。就這樣看是匈牙利的地圖,但對歷史有認識的人應該會發現當中奧妙:現時匈牙利的部份並非位於地圖正中,而且它毫無需要地將整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西部、克羅地亞等都完整地包括在內。它雖然畫上了現在的國界,但它呈現的其實是一戰前帝國時期的匈牙利領土!可以對照回上面的 wiki 圖片。弄這樣的圖是有何意思呢?那就不得而知了......

對了,雖然外界經常講「奧匈帝國」,但奧地利和匈牙利似乎對「奧匈」這個物體有著不同感覺。奧地利傾向將「奧匈」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匈牙利則傾向集中講「匈」的部份,博物館就花了不少篇幅講解「奧」和「匈」是怎樣不同,「匈」是為何被併入「奧」等等。


最後是布達佩斯有名的溫泉。只是拍照時水池這邊剛好沒人而已,顧客其實不少的。可能因為筆者浸過不少日本溫泉,所以來到後感覺這些只是大型的溫水泳池和水上遊樂場,完全不是那回事......不過調整心態後,其實也是挺好玩的啦。

2014年6月24日

當然有國家容許外國人投票

剛剛看新聞看到香港特首梁振英,說國際標準和其他國家是不會容許外國人投票,而香港容許外國人投票,所以香港做法跟國際標準或外國做法不同。當通識又好,當反駁他又好,當是筆者太空閒也好,但外國的確有例子是容許非本國人投票,甚至參選的,就是筆者早陣子也寫過文章討論的歐洲議會選舉。

要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參選或投票,有兩大資格,一是是歐盟成員國的國民,二是符合身處的歐盟成員國當地的參選/投票資格,符合其中一項都可以參加選舉。例如要在英國參加歐洲議會選舉,無論你是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國民,或者你是符合英國本身的選舉資格,都可以。

歐洲綠黨前黨魁 Daniel Cohn-Bendit,本身是德國人,但他卻曾經以法國綠黨 Europe Écologie – Les Verts 的名義,循法國的選區當選歐洲議會議員。

著名政治學者,提出「單單制促成兩黨制、比例制促成多黨制」的 Maurice Duverger,是法國人,卻曾經以意大利共產黨 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 的名義,循意大利的選區當選歐洲議會議員。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 Anita Pollack,她並非任何一個歐盟成員國的國民,而是澳洲人,卻成功當選歐洲議會議員。這是因為英國容許其他英聯邦成員國的國民參加選舉,所以即使 Anita Pollack 並非歐盟成員國的國民,但她符合了英國當地的選舉資格,於是也可以參加歐洲議會選舉。

英國國會網頁:

People wishing to stand as an MP must be over 18 years of age, be a British citizen or citizen of a Commonwealth country or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MP = member of Parliament = 國會議員)

(http://www.parliament.uk/about/mps-and-lords/members/electing-mps/candidates/)

所以英國也是容許來自特定國家的外國人參與選舉的。

以上例子顯示,是否容許外國人參選,並非所謂的民主國際標準 (如有) 的重要一環,所以梁振英拿這一點作例子,說香港做法跟國際做法不同,似乎不太適合。

至於梁的講話的另一部份,說香港政府的權力跟外國不同,更是不知道他提來幹嘛。中央和地方權力關係沒有有國際標準,亦跟是否民主制度無關。單是在英國,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三個地方政府的權力就已經不同,倫敦和曼徹斯特等不同城市的市長和市政府權力又是不同。不會有國際標準規定單一制跟聯邦制或邦聯制要怎麼做,中央政府、州政府、省政府、邦政府、市政府、縣政府、區政府等等一定要怎麼劃分,就是民主。

2014年6月20日

食住假民主先?

香港政改爭議,親中派經常拿出一個「食住先」的理論,說即使今次的政制改革方案不是完美,總先算是有進步,要香港人暫且接受。但現在的政制改革方案並不是完美與不完美之爭,而是有選擇的自由選舉和別人幫你做選擇的所謂選舉之爭。而且,制度改變了之後會連鎖地影響往後的運作,我們不能將改革當成個別事件看待,一個低質素的選制絕對有可能千秋萬代沒辦法再修改,不存在暫且接受。

門面民主

在一般人眼中,專制 (authoritarian) 和民主 (democracy) 是二元對立,不是專制就是民主,但學術界其實越來越多聲音認為兩者之間有些模糊地帶。不同學者對這個狀況有不同叫法,筆者認為當中最適合的叫法是「混合政權」hybrid regime,帶出了這種政權是混合了兩方面的做法。筆者作為曾經修讀政治學的人,定義民主時會引用讀書時人人都引用的已故美國政治學大師,前耶魯大學教授 Robert Dahl 的 polyarchy 定義。民主應有以下的基本條件:

1. Elected officials 政策由民選者決定
2.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選舉公開公平進行
3. Inclusive suffrage 廣泛的選舉權
4. Right to run for office 廣泛的被選權
5. Freedom of expression 言論自由
6. Alternative information 不同的資訊渠道 (新聞自由)
7. Associational autonomy 集會、結社自由

有了這些,很明顯是民主,沒有的話,很明顯是專制。但如果有些條件有,有些又沒有呢?如果有選舉進行,但它不是公平公開進行,如果有人會因為政見跟執政者不同就不准參選,如果反對執政者的新聞是不准傳達的,如果 facebook youtube 上是不許有訊息批評政府的,即使有選舉進行,實際上決定結果的到底是一般選民還是一群特權份子?這樣是民主嗎?

有些香港人說「民主就是民主啦,哪有真假之分」。對不起,真的有假民主這回事的。以前讀書時見過一個字眼,雖然採用的學者不多,但我覺得挺有趣的,叫做 façade democracy。Façade 這個字解作建築物的正面、門面、外觀,多數是用來形容歐洲那些很富麗堂皇的建築物的外牆,Façade democracy 直譯就是「門面民主」。外面看上去不錯呀,電視畫面看到一堆人在票站投票,但這個投票是否有實際意義?決定誰當領導人的,真的是人民投下的一票嗎?

例如北韓,今年3月也舉行了選舉,北韓傳媒大肆宣傳,呼籲選民踴躍投票,結果共有1764萬人投了票,投票率達99.97%,遠遠高於香港甚至大部份西方國家。這場選舉,每個選區只有一個候選人,全都屬於「祖國統一民主主義戰線」,選民只需投支持或反對票。最終所有候選人都順利當選,當然包括以100%全票當選的偉大的金正恩元帥。從門面上看,很民主呀。

又例如烏茲別克總統 Islam Karimov,自1990年蘇聯解體後就職至今。他的統治是公認的專制和腐敗,人權狀況極差,反對派被打壓,示威者會直接被開槍鎮壓,總統長女 Gulnara Karimova 旗下有多間大企業,身家估計有數億美元,次女 Lola Karimova 據報亦在世界各地都有別墅,生活奢華。烏茲別克人均GDP只有約二千美元。卡里莫夫在1991年以86.0%的高票當選,2000年以92.0%連任,2007年再以88.1%連任。其中在2000年的選舉,他的唯一對手表明參選是為了陪跑,讓卡里莫夫不會自動當選,讓選民有機會可以循例地到票站投一次票。這位對手還說自己其實都是投了卡里莫夫一票。

並不是容許人民去票站投下一票就算是民主。如果有些人覺得這樣就是民主,無須理會選舉是否自由是否有競爭,不理會自己投下的一票有沒有實際意義,那我覺得這些人不是追求民主,只是追求一個表面,追求「門面民主」,追求一種像在 facebook 上打卡的過癮。我會建議應該放寬在票站內用手機的限制,讓人們自拍兼上 fb 打卡,「我投了票了 yeah」,滿足這些人。然後,說不定這場選舉可供大家選擇的候選人是梁振英、邵善波、張志剛,然後後兩者都說「其實我是陪跑,為了讓大家有機會投一次票,我都是投梁振英的」。

現在親中派的推銷手法,我覺得有點像推銷員在推銷信用卡。「哎呀,你先簽下這張新卡吧,我們第一年免收年費的,怎麼計你都是沒損失的,而且我們這個 offer 下次未必有的了,就簽下吧。」信用卡簽完很容易 cut,但如果這其實是某些收費電視台,簽了約就怎麼 cut 都 cut 不掉的,你是否還是「食住先」?

路徑依賴與修改政制的複雜性

政治學上有所謂「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 之說。簡單講就是歷史是一條不歸路,你做了一個決定就不會逆轉,往後的歷史都會受你之前的抉擇影響,事件之間是相互關連,不是個別事件。例如中國將香港給了英國,將台灣給了日本等等,都是不可逆轉的事件,而即使香港已經交回中國十七年,兩地社會的差別仍然非常明顯,甚至人心上有越走越遠的情況。我們可以套用「食住先」的思維到歷史事件上:

「道光皇帝,你再跟英軍糾纏下去也不會有好處,食住先啦,將香港割給英國了事啦。」

「老佛爺,你再跟倭寇糾纏下去也不會有著數,食住先啦,將台灣割給東洋就算了吧。」

「張伯倫,希特拉只是說要讓德國重新武裝,英國又不會有直接損失,就食住先啦。」

「張伯倫,希特拉只是要德國跟奧地利合併,英國也不會有損失,就食住先啦。」

「張伯倫,希特拉只是要吞併蘇台德區,才那麼一點地方,就食住先啦。」

一天到晚都「食住先」,要「食住先」到何時?當然也有人不選擇食住先:「Margaret,阿根廷說要福克蘭群島,很小事而已,食住先啦。」「食你個頭呀!」

親中派說,「食住先」啦,其他的事下次再討論過啦。但真的是食了就下次可以重新來過嗎?正如剛才所說,歷史抉擇是互相連結,會有連鎖效果的,不能單獨看待。政治制度改革也是一樣。

修改政治制度是很複雜的一回事,例如需要民情、政客利益、可供選擇的方案、修改程序等多項因素都連成一線,才做得到。原地踏步往往比落實修改容易。而且你今次改了,下次又要重新計算,因為民情會變,政客涉及的利益又會變,可供選擇的方案又要重新考慮,如果上次改了修改程序那就要再搞過。所以每次修改選制,前後都會引發一個複雜的互動關係,例如從本質上來說,是選舉制度影響政客表現,還是政客表現影響選舉制度?這個雞先蛋先問題,學術界都沒有答案。所以除非改革協議已經有附帶條件講明,今次改了a下次就要改b,否則我們不可能肯定下次一定會有機會再修改。當然,已經簽了協議,之後還要反口,也是有的。

來一個長年來都說要改革選制卻改不到的例子。智利現行的國會選舉制度,是在1990年,前獨裁者「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 下台前夕由他的政府訂下的。當時智利分為皮諾切特所屬的保守派或右派,以及反皮諾切特的民主派或左派,兩派在民間的支持是六四開,左派六,右派四,皮諾切特政府因面對國內外龐大壓力,同意實施民主改革。皮諾切特一方知道採用任何公平公開的選舉制度,右派都難以反勝奪得過半數議席,但他們想出一個很「絕」的選舉制度,即使在公平公開的情況下進行,右派不會贏,也不會輸!

這個制度就是「雙議席單票制」Binomial System,每個選區會選出兩個議席,而選民只能投一票。由於選民是六四開,大部份選區都是左派當選第一位,右派當選第二位,選出一左一右的議員。 如果左派想贏多一席,他們就要派兩個候選人參選,但六成票除二即是每個候選人拿到三成票,不足以打下右派獲得四成票的候選人。結果過去廿幾年每次選舉,即使左派得到的選票都明顯多過右派,右派在國會內都有將近一半議席。儘管六成國民是想廢除「雙議席單票制」,都取不到修改選制所須的六成議席。獨裁者皮諾切特設計的這個制度,至今都仍未修改到。智利現任總統 Michelle Bachelet 今年年初就再度提出政改方案,希望改成比例代表制,但估計獲得通過的機會不大。

其實不用跑到老遠的智利,香港的「功能組別」不也是千秋萬代,儘管大多數市民都要求廢除,也完全動不了它們嗎?「食住先」?你食吧,不過小心一下子哽死,以後沒機會再食其他東西了。

2014年6月17日

卡梅倫的「反Juncker大行動」

歐洲議會選舉已在5月25日結束,而由此引申的下一屆歐盟委員會主席 (President of European Commission) 之爭,仍是近日歐洲政界焦點,主要就是英國首相卡梅倫堅持不會讓前盧森堡首相 Jean-Claude Juncker 出任此職,並且為此槓上德國總理默克爾。而從近日發展來看,是次爭拗只再次顯示英國在歐洲政治中如何自視過高。

疑歐派勝出引發多國政治震盪

今次選舉,一般被認為是非主流、激進、極右的「疑歐派」(Eurosceptic,對歐盟有所質疑和反對者) 在多國都取得不錯的成績,在一些國家甚至是取得最多票。這些國家的主流政黨由於表現差劣,感受到威脅,狗急跳牆下唯有猛講一些歐盟要怎樣怎樣改革的言論。當然,根據過往經驗,這些言論往往只是 lip service 或「得把口」,不久之後就會沒人再提。暫時來看,較有共識的是要刺激經濟和改善就業,至於改革歐盟架構,因為意見紛紜,不太可能做到。別忘了支持歐盟的 EEP、S&D、ADLE、GEFA 等傳統派系仍合共取得751席中的約500席,是歐洲議會內的絕對多數,仍是掌權派。疑歐派內部亦有不同主張,有的要求自國退出歐盟,有些只反對歐元,亦有些只反對緊縮政策......他們難以組成同一陣線,在國內造成的影響將大於在歐盟層級。接下來看看不同國家的情況。

在歐盟發起國之一,至今仍具很大發言力的法國,疑歐派的國民陣線 FN 取得近25%得票排第一,現任總統奧朗德的社會黨 PS 只有14%排第三,而前總統薩爾科齊的人民運動 UMP 也只有21%排第二。選舉的立即結果,是對 UMP 的打擊大於 PS,UMP 的主席 Jean-François Copé 宣佈下台。這是因為總統奧朗德和 PS 民望低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大家本來就預期他們得票會低,而一般來說,PS表現差,應該是 UMP 會得利,但選票卻是流向 FN,所以實際上 UMP 的成績是最難看。加上 UMP 本身就有嚴重內鬥,近期又多次爆出醜聞,Copé 早已面臨下台壓力,今次選舉結果成了最後一根稻草。

在另一主要國家英國方面,要求英國脫離歐盟的英國獨立黨 UKIP 取得27.5%票排第一,主要反對黨工黨 Labour 以25.4%排第二,首相卡梅倫的保守黨 Conservatives 僅得23.9%排第三,副首相克萊格的自民黨 LibDem 更只有6.6%排第五,可謂輸到趴街 (第四是6.9%票的綠黨 Green Party)。適逢英國在同一個周末也舉行地方選舉,自民黨同樣輸到趴街,克萊格立即遭到黨內圍攻,雖然抵禦得到不用下台,但威信已進一步受挫。工黨的黨魁文立彬也不好過,跟法國同一邏輯,執政黨不利,應是主要反對黨工黨得利,但結果卻是 UKIP 奪冠,文立彬再次被批評未能為明年國會大選先拔頭籌。首相卡梅倫表面上所受的壓力不大,但檯面下應該不是如此,畢竟分析一向認為保守黨跟 UKIP 的票源最相近,UKIP 的票多數搶自保守黨,面對 UKIP 坐大,保守黨內肯定會有更大聲音要求卡梅倫對歐盟「硬起來」。這大概也是卡梅倫現在不斷攻擊 Juncker 不讓他做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原因之一 (詳情後述)。

西班牙長毛教授 Pablo Iglesias Turrión
在德國和意大利,情況則相反。德國總理默克爾的 CDU-CSU 和意大利總理倫齊的 PD,分別以35.4%和40.8%的高票取得首位,這將更加鞏固兩人在國內的地位,特別是出任總理不足4個月的倫齊。這也提醒我們分析歐洲議會選舉時,除了看整體大形勢,也不要忽略各國內部情況的差異。

在歐盟第五大國西班牙,執政黨人民黨 PP 雖然得票跌至26.1%,但總算保持到第一位。主要反對黨工黨 PSOE 的秘書長 Alfredo Pérez Rubalcaba 因該黨只能取得第二位 (23.0%) 而辭職。西班牙選情焦點,是一位以反緊縮政策的激進言行出位的「長毛教授」Pablo Iglesias Turrión ,第一次參選就以8%得票成功殺入歐洲議會。他以極左言論上位,對 PSOE 構成威脅。

逐個國家講會沒完沒了,所以再提多一個花絮就算了。在瑞典,一位以「女權黨」名義參選的 Soraya Post 以5.5%得票當選,被稱為是歐洲議會史上第一位主打女權主義的議員。

單是以上法國 FN、英國 UKIP 和西班牙長毛教授,就各有不同主張。FN 主要針對歐元和市場自由化,UKIP 直接要求英國脫離歐盟,長毛教授則只反對緊縮政策,其實並不反對歐盟作為一個概念。他們要在歐洲議會內合作,難矣。

卡梅倫狙擊 Juncker

選舉結束後,戰場立即轉移到下一步,歐盟行政機關歐盟委員會 (European Commission) 的下任主席人選。前盧森堡首相,代表新一屆歐洲議會中最大黨派 EPP 的 Juncker,立即跑出來宣稱自己是最有資格出任此職位的人。事實上,幾個歐盟主流政黨早前已經協議,會支持選舉後最大黨派的代表出任主席。但英國首相卡梅倫也立即出手狙擊 Juncker,表明反對他任職,英國傳媒也為他吶喊助威,形成一股非正式的「反 Juncker 大行動」。為何卡梅倫要阻止 Juncker 出任主席呢?

卡梅倫給出的主要理由是,今次選舉顯示很多歐洲民眾都對歐盟反感,認為歐盟需要大刀闊斧改革,特別是減少權力,讓各國政府取回自主權。而 Juncker 的往績顯示他是一個全力支持歐盟的主流派,並非改革者,因此反對他。另一個理由,是卡梅倫曾承諾與歐盟重新談判,為英國爭取回更多自主權,但 Juncker 不可能偏幫英國,是重新談判的絆腳石。歸根究底,英國保守黨在今次選舉中表現欠佳,卡梅倫一定面臨黨內龐大壓力,要對歐盟做些動作。如果任由 Juncker 當主席,之後還談判失敗,那卡梅倫就死定了。

雖然卡梅倫炮轟歐盟在英國國內會受到歡迎 (工黨和自民黨亦同意不能讓 Juncker 當主席),但恐怕無助他爭取其他國家支持,特別是卡梅倫舉出的其他反 Juncker 理由,說他反民主云云,簡直是謬論連篇。卡梅倫舉出的其他理由包括:

1. 沒有人直接投下一票給 Juncker:這個講法簡直荒唐。任何議會制國家的領導人都是間接選舉產生,選民先選議員,再由議員選出首相或總理,而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是議會制。德國人都是先投議員,再由議員選出默克爾當總理。意大利的倫齊更是在議會會期中途當選,上次國會大選時他根本沒參加到。在英國上一屆大選中,全英只有Witney 選區中有 33973人直接投下一票給卡梅倫,佔全國投票人數的0.1%。

2. Juncker 的 EPP 沒拿下過半議席,他能跑出是因政黨間的黑箱談判:這個講法就更搞笑了。英國保守黨在上屆選舉中也是沒拿下過半議席,卡梅倫要靠自民黨支持才當上首相。卡梅倫自己何嘗不也是靠黑箱作業才能上位?事實上,歐洲大部份採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無論是德國、意大利、芬蘭、荷蘭.......等等全都是多黨組成的聯合政府。

3. 歐洲議會選舉投票率低:投票率低是一個問題,但不至於令歐洲議會失去其民選代表的地位。如果投票率低就不民主,英國的地方選舉投票率也很低,是否要取消掉各地的直選市長和區議員?

4. 歐盟不民主,歐洲議會想決定主席更是不民主,應由各國領導人決定:上次文章都講過,歐洲議會是歐盟現時唯一直選產生的機構,是唯一直接反映民眾對歐盟看法的機構,現時所有歐盟法案都需要歐洲議會通過。由歐洲議會決定主席有何不民主呢?由各國領導人私下開會決定,反而更黑箱作業不是嗎?事實是,歐洲方面普遍評論都認為,讓歐洲議會選出主席,在理論層面是增加了歐盟的民主成份。

還看到有英國網民說 Juncker 「只當過個小國的首相,憑甚麼管整個歐盟」。嗯......按這個邏輯,應該找管過13億人的習近平或溫家寶來管歐洲囉.....事實是盧森堡作為歐盟「三都」之一,一直在歐盟中有著特殊地位。Juncker 曾連續擔任盧森堡首相 18 年,是世界民主史上,在公平公開選舉下,連續當選次數最多的國家領導人之一 (*),也曾任歐元區財長會議主席8年,長期參與歐盟政務,兩個經驗都顯示他有一定的政治手腕。單憑小國出身這一點就看輕人,更見英國人的自大和無知。

(* 在筆者認識中,只有曾任芬蘭總統26年的 Urho Kekkonen,和瑞典首相23年的 Tage Erlander 長過他。愛爾蘭的 Éamon de Valera 擔任總理和總統的時間加起來近35年,但並非連續當選。)

Jean-Claude Juncker
"The Most Dangerous Man in Europe"
英國傳媒普遍都為卡梅倫吶喊助威,「太陽報」(The Sun) 甚至以「歐洲最危險的男人」(The Most Dangerous Man in Europe) 來形容 Juncker......我還以為是希特拉還是史太林才會用上這種頭銜......算了,反正 The Sun 的公信力,連英國人自己都不信了。

另一個問題。如果不是 Juncker 做,誰做?沒人知道,卡梅倫亦沒講過。英國傳媒積極地列舉了一些歐洲政要,指他們都有足夠份量可以代替 Juncker 出任主席,但他們不是表明自己無意任職 (如 IMF 總裁 Christine Lagarde),就是說自己也支持 Juncker (如愛爾蘭總理 Enda Kenny)。英國傳媒又吹噓,有至少3個他國領導人 (荷蘭、瑞典、匈牙利) 都跟卡梅倫同一陣線,反 Juncker 大行動取得了重大階段勝利。歐盟有28個成員國,4個反 Juncker,真的是很多囉。

「反 Juncker 大行動」無進展

儘管卡梅倫多番公開反對,在歐盟中擁有最強大發言力的默克爾仍然表明她支持 Juncker。歐洲議會內的多個主流黨派也表明會按協議支持最大黨的代表出任主席,即是 Juncker。這個做法也獲得越來越多國家表態支持。歐洲輿論儘管對 Juncker 沒特別好感,但都批評英國,如果以為他反對,全歐洲就要聽他的話,未免太自以為是了。據說卡梅倫早前威脅默克爾,如果 Juncker 當選,英國將更早一步脫離歐盟,但這個講法只進一步激怒默克爾和其他領導人,認為英國在「兇」歐洲大陸。

英國傳媒猛吹噓 Juncker 有4國反對,那支持他的呢?英國傳媒不太報道,但根據筆者在網上搜尋,已經表明會根據協議支持最大黨派代表 = Juncker 的國家包括:德國、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波蘭、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拉脫維亞、馬爾他、盧森堡等。有報道更指已近20個國家支持他。反 Juncker 大行動,成數似乎越來越渺茫。

現在較為關鍵的是法國和意大利,如果再多一個支持 Juncker 的話,那歐盟六大國 (德法英意西波) 就有大多數是支持 Juncker。法國總統奧朗德和意大利總理倫齊,在選舉後都曾表示對 Juncker 有憂慮,認為他曾支持緊縮政策,而法意兩國都希望能放鬆。但兩人近日都已沒再表態,趨向中立,那接下來就要看默克爾會優先處理誰的取態了。

眾所周知英國在歐洲大陸有多「受歡迎」。英國在歐盟內向來是被孤立的,歐盟的大方針是由德國和法國帶動。但自從法國總統在2012年換人,由右派的薩爾科齊,換成左派的奧朗德,而奧朗德反對默克爾推動的緊縮政策,默克爾決定疏遠法國,改為跟同樣支持緊縮的英國合作。可是今次歐洲議會選舉後,反緊縮的聲音勢必更大,加上默克爾在德國國內的聯合政府拍檔,早前也由右派的自民黨改為左派的社民黨,默克爾恐怕正在認真考慮是否要放棄堅持緊縮政策。既然卡梅倫現在的態度如此不合理,默克爾在平衡利害後,說不定會認為此時改回跟奧朗德,甚至意大利的倫齊 (一樣是左派) 合作,容易過繼續跟卡梅倫合作。

何況英國保守黨在幾日前也有一個動作,是會進一步刺激幾個歐洲領導人,包括默克爾的。歐洲的主流右派政黨,在歐盟層級是屬於 EPP 歐洲人民黨的,也就是 Juncker 所屬的政黨,唯獨是英國保守黨加入了 ECR 歐洲保守及改革黨 (這個名字會否有點自相矛盾...)。其實英國保守黨本來也是 EPP 成員,是卡梅倫在 2009 年指 EPP 其他人太親歐,才另行成立一個具疑歐色彩的 ECR。可是卡梅倫現在可能是作法自綁,因為 ECR 的黨團近日加入了幾個疑歐派的新成員,都是其他歐盟領導人的政敵。

Danish People's Party (丹麥):此黨在今次選舉的丹麥選區取得首位,同時也是該國首相 Helle Thorning-Schmidt 的政敵。

Finns Party (芬蘭):此黨在芬蘭選區取得第3位,也是該國總理 Jyrki Katainen 的政敵。

Alternative for Germany (德國):這個是最令卡梅倫頭痛的一個。AfD 是打正旗號反歐元的政黨,政治立場跟總理默克爾南轅北轍,成員不少更是從默克爾的 CDU 脫出,分析也指它會搶走 CDU 的票。也就是說,此黨是默克爾在國內的頭號敵人之一。英國保守黨跟 AfD 成了盟友,默克爾會怎麼想呢?卡梅倫早前也心知不妙,下令保守黨成員在 ECR 黨團上要反對 AfD 的加入,但仍未能阻止。分析普遍認為 AfD 加入 ECR 將打擊卡梅倫和默克爾的關係,也會打擊他的反 Juncker 大行動。

卡梅倫算錯計已經不是第一次。2011年,在歐債危機的高峰時,德國和法國曾主張修改條約,加入要求各國政府更嚴守財政紀律的條款,並且藉機整治金融機構。卡梅倫對此表示反對,認為會危害英國金融界利益。結果條約在英國反對下無法通過 (修改條約需得到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但其他26個成員國卻丟下英國,簽署一份技術上不屬於歐盟框架的國際條約,令德法的主張實際上被執行。英國否決跟不否決,沒有分別。其實也有分別,就是英國和卡梅倫「懦爆」。

英國傳媒亂報歐洲政情,以前也試過,就是2009年的上一屆歐洲選舉。當時英國傳媒瘋傳前首相貝理雅有機會當上歐洲理事會主席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跟現在 Juncker 爭做的是不同職位),並不斷為他造勢,但歐洲大陸方面是完全冷處理。一來歐盟主席由向來都是反歐盟的英國來做,成何體統,二來貝理雅「伊拉克屠夫」身份早已令他在歐洲惡名昭彰,根本不可能有人支持他。結果此職位由又一個英國人眼中的小國,比利時的名不經傳首相 Herman Van Rompuy 出任。

事實一次又一次證明,英國對歐盟政治如何不掌握。如果默克爾最終真的寧要 Juncker 也不要卡梅倫,並為此改為跟法國或意大利合作,那卡梅倫不止在國外大敗,在國內威信也必受重挫,真是輸到「一棟都冇」。

最後需指出的是,歐盟委員會主席的工作重點是執行,負責決策的是歐盟成員國領導人。如果領導人們已經作出決定,他一定要跟從。所以對現在的卡梅倫來說,藉機推動歐盟領導人們同意其改革方案,才是上策。只要歐盟領導人同意放權、「鬆章」給英國,即使 Juncker 當上了主席,也不能抵抗。但卡梅倫只是不斷「兇」人,壞了規矩,激怒其他人,只會進一步孤立英國,令他的目標越來越難達到。

理論層面看歐盟架構的問題

今次爭拗也顯示歐盟的架構從本質上就有矛盾。首先是多重權力來源的問題。掌握權力的,應該是由國內選舉產生的成員國,還是由民眾專為歐盟選出的歐洲議會?兩者都有權說自己是代表民意,但他們的主張可能有分歧,到時候怎麼辦?

二是歐洲議會議員 (MEP) 的雙重身份問題。歐洲議會的選區大致上是依成員國國界劃分,議員們是循某一國的選區參選,他們通常同時有著國家層次政黨黨員,以及歐盟層次政黨黨員的雙重身份。例如一個德國的 MEP,可以同時是德國基民黨 CDU 和歐洲人民黨 EPP 的黨員。那他到底是聽誰的話?例如 EPP 開黨團會議決定由 Juncker 擔任代表,假設 CDU 黨魁默克爾突然跳出來反對,聽誰的話?事實上 Merkel 透過 CDU 在 EPP 中的成員,其實是間接有份選出 Juncker 為 EPP 代表。她不想 Juncker 做就應早講,不然只是今日的我打倒昨日的我。

與此同時,歐洲議會另一大黨派 S&D 代表 Martin Schulz 已經跑出來說支持 Juncker,而 Martin Schulz 本身是德國社民黨 SPD 高層,SPD 又正在跟 CDU 組成德國的聯合政府,所以 Martin Schulz 的動向也會直接影響到德國政府,即默克爾的動向......

這麼多重的關係,還跟得上嗎?所以說歐盟運作很麻煩。

然後,歐盟內部向來有兩大派的分歧。一派是「聯邦派」Federalist,主張歐盟應該有強大的中央政府,令歐盟變成類似美國那樣的架構。一派是「超國家派」Supranationalist,主張歐盟只是個聯合國,決策應是由成員國政府主導,無須成立個額外的中央政府。當然,除了政治權力,前者也傾向認為在經濟、社會等方面,歐盟國家都需要進一步整合和「一體化」,後者則認為要逐項研究。

這又涉及民主的範圍如何定義的問題。你可以一整個歐盟地分析,也可以逐個國家地分析。對 Supranationalist 來說,歐盟對成員國事務說三道四,是反民主,不尊重成員國國內民主。但對 Federalist 來說,一兩個成員國反對就阻礙整個歐盟的決策,又是反民主,不尊重整個歐盟層級的共同民主和共同意願。

但毫無疑問,一般民眾的想法是傾向前者。例如在歐債危機途中,希臘等歐豬國的國民,會覺得歐盟要求他們行緊縮政策是侵犯希臘國內民主。又例如平日歐盟對英國施壓,要求英國執行歐盟決定,又會被指是破壞英國主權。歐洲民眾的身份認同,終究是以自國為本,尚未被一個「歐洲人」身份取代。這也很難怪,畢竟民眾參與自國政治很易,參與歐盟政治卻要隔幾重山,貼身問題如醫療、教育、福利等又多是由自國政府而非歐盟處理,對自國而非歐盟有歸屬感,實屬正常。跨國民主,仍在試驗階段。

今次歐洲議會選舉,本來有機會令歐洲重新討論歐盟定位,例如是否從 Federalist 走向 Supranationalist。但一堆不在意歐盟改革方向,只直接要求國家退出歐盟的聲音冒出,反而令情況更麻煩。筆者個人是認為歐盟和歐洲一體化是個好理念,但在實行前有需要先深化民眾的認同感。現在情況,不論是對歐盟這個組織,還是對歐洲各國的發展和利益,都非好事。

2014年6月8日

西班牙的民主之路

以下文章在3月份已刊於報章《am730》上,因應近期西班牙國王退位,再拿出來: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00355



西班牙前首相蘇亞雷斯日前逝世 (注:2014年3月24日),他和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下稱胡安卡洛斯) 都是西班牙民主化中的關鍵。西班牙民主化的特點,是它是由上而下、政府主動推行政改促成的,是少數非因示威革命而達成民主化的例子。

近年香港有論者說西班牙民主搞民粹和福利,搞到國家財政混亂云云,但以往西班牙實行君主專制時,其實更亂。西班牙在18世紀宣布破產6次,在19世紀也有7次,可能是史上破產次數最多的國家。西班牙當時在南美洲有廣大殖民地,不斷開發金礦銀礦將金銀送回本土,所以政府收入應是歐洲國家中的頭幾名,怎麼還會不斷破產?難道當年已經搞民粹?是國王亂花錢啦。國王收到錢後,不是用來打仗就是用來享樂,不投資在發展和改革,結果入不敷支,還要向外借錢,終於多次賴債。西班牙自18世紀後半開始,國民越來越受不了,革命份子活躍,國家動蕩。

1931年,國王阿方索八世被推翻,西班牙爆發內戰。此戰保王和革命雙方都對敵人相當殘忍,虐殺平民無數,估計全國死了超過50萬人。內戰最終由保王派的佛朗哥將軍勝出。佛朗哥掌權後自稱「國家領袖」,實際獨裁統治,估計在其治下被迫害致死者逾10萬人,還有數十萬人要流亡海外。佛朗哥雖是保王派,卻不讓阿方索八世的兒子胡安王子回國,將王位懸空。據信他是擔心胡安王子是民主派的傳言。胡安王子於是將兒子兼王孫胡安卡洛斯交給佛朗哥做人質,但依然未能取信於佛朗哥。

胡安卡洛斯回到西班牙時只有十歲,之後在佛朗哥的監督下長大,表現出一副恭順的樣子,在公開場合做「跟得王子」陪著佛朗哥,又猛讚政府施政務實有為,得到佛朗哥信任。佛朗哥死前將胡安卡洛斯指定為繼承人,外界也相信他會繼續行獨裁統治。

1975年,佛朗哥逝世,胡安卡洛斯恢復國王的身份,但他卻突然宣布要民主化,震驚全球!胡安卡洛斯先是任命長槍黨 (即佛朗哥的政黨) 的幹部蘇亞雷斯為首相,並責成他推行政改、解除黨禁和報禁、召開選舉。胡安卡洛斯和蘇亞雷斯,親自跟反對派商討政改,連長年最反抗中央的西班牙共產黨,都獲邀參與。1977年,胡安卡洛斯登位才一年半,西班牙進行了四十多年來第一次的多黨民主選舉,推動政改的蘇亞雷斯成功勝出,並邀請各黨共同撰寫新的憲法。西班牙1978年公投通過民主憲法,正式告別佛朗哥時代。

可是,並非人人都歡迎走向民主。1981年,保守派軍人發動政變,殺入國會大樓,企圖奪權。軍人進入議事廳時,喝令議員伏下,首相蘇亞雷斯卻反抗,繼續坐在座位上。而胡安卡洛斯在當晚的電視直播中,一錘定音,表明不會因為武力威脅而停止民主進程。政變軍人見爭取不到支持,棄械投降。

西班牙順利民主化,跟內戰的傷痛有很大關係。民眾都不希望再次因為政爭而起干戈,於是集中投票給表明支持以和平談判尋求政改的政黨。1977年大選前夕,各派其實都非常緊張,因為已經四十年沒試過選舉,大家都不知道民意到底會怎樣。可幸的是溫和派大勝,為胡安卡洛斯和蘇亞雷斯繼續推動政改打了一支強心針。

自1977年首次民主選舉以來,西班牙有過6位首相,平均每人做6年,政局其實大致穩定。西班牙雖然用比例代表制,但多數選民都是集中投票給較溫和的政黨,1977年至今的所有11場選舉,頭兩大黨加起來都能取得超過8成議席,當中4次更是最大黨直接取得過半議席,這在使用比例代表制的國家中相當少見。當然,政局是否穩定跟施政是否順暢、政客是否有能是兩回事。

但西班牙的轉形也有受到批評,主要是針對轉型正義的問題。簡單來說是指一國政權更替後,如何追溯過去政府的侵犯人權暴行,例如德國清算納粹黨,南非調查白人政府種族歧視等等。西班牙可說是完全無視了這個問題。為了讓保守派免被秋後算帳,支持政改,也為了避免勾起歷史遺恨,西班牙選擇了遺忘。1977年,西班牙國會通過特赦法案,不准調查佛朗哥政權犯下的罪行,這個做法得到執政和反對黨共同贊成。從結果上來看,這樣做的確幫助西班牙政改談判,順利民主化,但得一物的同時,是否就一定要犧牲另一物呢?現在佛朗哥的女兒仍然有著女公爵的銜頭。

西班牙的經驗能否給香港政改帶來啟示?和平談判,順利達成政改,當然是最佳結果。但民主派要如何說服中央呢?所謂抗爭搞了這麼久,有幾有效大家都心裡明白。會否也要學西班牙那樣,以不動搖既得利益為交換條件?又,民主派中肯定是有人願意談判的,但選民呢?選民不撐,又怎會有人肯出頭?當年西班牙談判派可是在選舉中大勝。還有,建制方面,不斷叫人談判,但又有否表現出誠意?胡安卡洛斯上任後很快就解除黨禁、還親自跟反對派談判,不設框架,連憲法都重新寫過,真正有商有量,幾年內就實行到普選。香港以前講07/08普選,現在17年普選卻好像十劃都未有一撇!

當然,西班牙的經歷還有一個很大的啟示:篩選過仍然會出意外。胡安卡洛斯自小在佛朗哥的監督下成長,所以佛朗哥才放心傳位給他,但原來他才是最大的民主派!


印度大選結果:莫迪強勢上台

以下文章已刊於報章《am730》上: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09593

附上文章談及的拉胡爾甘地專訪,以及專訪的英文文字 transcrip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B_eWW5ttaM
http://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india/Rahul-Gandhis-first-interview-Full-text/articleshow/29455665.cms



印度大選結束,由納倫德拉‧莫迪領導的人民黨一舉拿下過半的282席,是自1984年以來首次有政黨能單獨取得過半議席,莫迪篤定成為總理。自印度獨立以來大多數時間都在執政的國大黨則慘敗,只拿到44席。不少外媒都以「歷史性」形容今次選舉結果。

莫迪將受較少制肘

人民黨拿下過半的282席,實在令人意外,因為多數民調都未能估算到,人民黨在上屆選舉中也只有116席。人民黨大勝,主因是執政國大黨表現差劣,而莫迪主打他在 Gujarat 邦「拼經濟」政績成功。這也可能顯示印度選民心態改變,走向理性務實,關注民生,少講族群矛盾。例如被稱為「賤民女王」的地區領袖 Mayawati 在今次選舉中全軍覆沒,所有議席都輸了給人民黨,可能代表「賤民牌」不如「經濟牌」。另外,儘管傳媒都愛重提 Gujarat 邦在莫迪治下發生過族群衝突,令回教徒對他不滿,仍是有大量選民倒向人民黨。今次投票率遠較上屆高,年輕選民激增,印度城市化令城市人相對鄉郊人增加,這些都有利溝淡族群議題的重要性,令選民更關心切身的經濟狀況。

人民黨可以組成強勢政府,普遍被視為是好事。因為如果須要組成聯盟,人民黨就要跟其他政黨談判和妥協,施政效率勢必減慢。同時,官職可能要「分豬肉獎」地給予地區人士,資源要分給地區政黨搞「蛇齋餅粽」,政策也會有所顧慮,一些較激進、會損害既得利益的政策難以推出。過去甚至出現過,一些地區政黨領袖爆出醜聞後威脅政府停止調查,否則會改為反對政府。莫迪仍可以選擇跟別的政黨組成聯盟政府,增加他在國會中掌握的議席,當然他在談判時將佔上風,不會被小黨威脅到。

單議席單票制的效應

人民黨能大勝,也跟單議席單議制的效應有關。如果我們不看議席,看回得票,人民黨的總得票其實只有31%,遠遠不夠半數,國大黨得票其實也有19%,但兩黨的議席卻分別是282席和44席。因為單單制是每個選區只有一人當選,所有其他候選人無論取得幾多票都是落敗,即使兩黨的得票差距不大,只要人民黨在多個選區都剛好贏過國大黨,那結果仍是人民黨議席遠遠拋離國大黨。

此制度也對那些在地方上實力堅挺的地區政黨有利。例如 Tamil Nadu 邦首席大臣 Jayalalithaa,她的政黨得票只有3%,卻取得37席,議席幾乎追上國大黨,儘管得票只有國大黨六分一。這是因為她的地區工作紮實,選舉策略得宜,在區內的主要對手又正受醜聞困擾,結果只憑少量得票也能成為新一屆國會第3大黨。如果印度是採用比例代表制,結果將有很大變化。

災難級的拉胡爾‧甘地專訪

最後談一下國大黨的失敗。其實多數分析都認為現任總理辛格的表現不俗,至少他執政10年的頭半段,印度經濟增長強勁,也推出過不少改革措施,近期印度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又高,才蓋過他的政績。多數分析還將落敗歸咎於國大黨的新代表,尼赫魯‧甘地家族第四代傳人拉胡爾。

近日有人重提拉胡爾在年初跟一位記者 Arnab Goswami 所作的專訪 (youtube 上可看到),這是拉胡爾從政10年來 (從剛當選議員計起) 的第一個電視專訪。這場專訪只能以「災難」二字形容,筆者看了頭幾分鐘,已深深感覺到拉胡爾不是當總理的料。

無論主持人問拉胡爾甚麼問題,例如他是否有決心競逐總理一職,怎麼看某高官的貪腐醜聞,怎麼看某次族群衝突,拉胡爾的回答都是「三幅被」:我們要提高女權,要讓年輕人向上流,政治制度有很多問題,要增加透明度......主持人見他沒正面回答,唯有重覆提問,但拉胡爾到後面卻忍不住,反過來 challenge 主持人:「這問題你已經問過了。我覺得這些問題很膚淺。」之後就開始教主持人,要多著眼深化民主改革、女權、年輕人這些大問題,不要老在糾纏於些小事。

學網民話齋,不要講做總理了,這樣的論述水平,連當個普通議員都成問題。我剛開始看這片段時是覺得可笑,但到後面變成覺得可悲:堂堂一個被西方傳媒吹捧為「人口最多民主國家」的地方,其執政黨竟然推出一個水平這麼差的N世祖當代表!這個黨是沒有人才嗎?他從政不是已經有十年了嗎?怎麼他的應對可以差成這樣呢?還有,他身邊是沒有智囊為他出謀獻策,或者為這個訪問作準備的嗎?

世家出身本身未必是問題,印度大把政客是世家出身,甚至有些是古代王公貴族的後人,但他們要當選要連任,都要做出成績出來,向選民負責。國大黨推出拉胡爾這個表現這麼拙劣的N世祖當代表,只是令一般人感到一股傲慢,似乎這個政黨和家族認為自己是天生注定要統治這個國家。莫迪在競選時除了打經濟牌,還有「寸」拉胡爾是「裙腳仔」,是「離地」的貴族,強調自己是從基層打拼上來。

民主社會,政黨輪替本是兵家常事,但若拉胡爾的表現繼續不長進,國大黨又不敢換人 (拉胡爾和母親索尼亞向黨中央辭職已遭駁回),前途實在堪虞。至於莫迪,管治一個邦和管治全國是兩回事,他能否將他拼經濟的經驗放諸全國,還須觀察。當然他做得到的話,對人民來說是好事,但若做不到,令選民失望,下次選舉恐怕難再維持強勢結果。

話時話,有人跟我說,一邊是個從政N年都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的N世祖,一邊是做事快狠準的基層出身,不就像唐唐對狼英?那就......三個字,不予置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