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在《AM730》刊出
https://www.am730.com.hk/news/%E6%96%B0%E8%81%9E/%E3%80%90%E8%A7%80%E5%AF%9F%E3%80%91%E4%B8%AD%E6%97%A5%E6%A5%B5%E9%80%9F%E5%9B%9E%E6%9A%96-%E5%8F%88%E8%A6%81%E5%A4%9A%E8%AC%9D%E7%89%B9%E6%9C%97%E6%99%AE%EF%BC%9F-126838
中國總理李克強藉中日韓三國首腦峰會討論北韓的機會訪日,簽了一些合作協議,還見了日本天皇,中日關係突然回暖。中日兩國自2012年釣島爭議轉冷,至今過了6年,的確已是一段時間,但雙方好像也沒甚麼大動作改善關係,為何突然又會回暖呢?國際傳媒評論普遍認為又關特朗普事。
總括來說,此理論認為,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外交政策變幻莫測,對北韓一時喊打一時談判,對外貿易一時收緊一時合作,令其他國家無所適從,非常不安。這當然包括中日兩國,而且北韓問題和對美貿易對兩國來說都是重要課題,故此雙方有誘因加強合作,減低因特朗普衝動行事而引發的風險。
先看日本。安倍近月民望因連爆醜聞下跌,安倍經濟學沒有新招經濟增長成強弩之末,修憲確立自衛隊地位又缺乏支持一拖再拖,打外交牌本是好牌。但即使安倍跟特朗普見面時低聲下氣想扮friend,特朗普在他面前亦友善應對,安倍一走他就變臉不理日本,像最近提高關稅就只豁免歐盟等西方盟友沒有豁免日本,安倍的朋友牌似乎打不響。北韓問題,日本亦明顯淪為配角。
於是安倍剩下的就是中國牌。跟中國改善關係和見中國領導人,既有利經濟商貿,又可在國民面前扮國際領袖。儘管日本政府一開始對亞投行和一帶一路表現冷淡,近期已逐漸轉態,多次暗示想參加。安倍貌似右傾,可是他明顯意圖淡化釣島和靖國神社爭議。事實上過去也有日本首相,如中曾根康弘和橋本龍太郎,即使曾參拜靖國神社,仍因為積極跟中國加強經濟合作獲封「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中日改善關係亦非日本一面倒倒向中國,安倍依然有繼續跟美國、台灣、印度等加強關係,中國方面也有誘因跟日本改善關係。例如,儘管中國至今仍能避免經濟硬著陸,經濟增長速度始終不如早幾年,習總上台後大力箝制反對聲音,社會矛盾漸現,如果經濟突然失速有機會演變成大問題。偏偏特朗普現在挑起貿易戰,令經濟前景更加不明朗。
儘管中方努力嘗試跟美國化解矛盾,形勢依然嚴峻。特朗普在撤換身邊人馬後,團隊都是對華鷹派,而且從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各地關閉孔子學院、何志平被查等都可以看到,美國政壇整體風氣對中國越來越不友善。今年初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後,美國傳媒亦一面倒批評習總已成獨裁者,學界則說以往想藉懷柔讓中國開放的幻想已經破滅,應該加強對華施壓。商界對貿易戰雖有怨言,也有的支持施壓逼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特朗普一連串動作下來,民望還上升了。在這樣的逆風下,中方跟美國磋商解決貿易問題都無功而還。另外跟對安倍一樣,特朗普一邊說跟習總是朋友,一邊就展開貿易戰,朋友牌又是打不響。
北韓問題方面,正如以往文章講過,金正恩上台後炒了一些親中的高官,又一直未有訪中,中朝關係其實轉冷了。近月金正恩突然跟南韓破冰,又說願意跟特朗普談判,相信中方對局勢發展亦感到意外。此時金正恩又回頭極速兩次訪華,對美態度亦反反覆覆的,估計是談判策略之一,避免中國和美國太早摸透其立場。如果特金會成真,中國始終難以預測兩人會談出甚麼,現在沒有理由對北韓放心就是了。
因此,中國亦有理由改善跟日本的關係,雙方就著改善經濟和對沖美朝局勢生變,可說是有共同利益。甚至有論者認為中日其實都不想美朝破冰。中國固然擔心北韓就此倒向美國,日本方面安倍也藉北韓導彈威脅來塑造自己是國家的保護者的形象,例如去年大選勝選後,安倍好友兼副首相麻生太郎就私下說勝選要多謝北韓。中日領袖多次會面和通電話,會否是在談如何一起破壞美朝破冰?天曉得。
綜合來看,中日改善關係固然有長遠因素,但雙方動作在特朗普上台後,特別是近期確實是增多了。儘管並非完全是因為他,也許中日極速回暖確實可說是多得特朗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